溴苯的制备实验
- 格式:doc
- 大小:106.00 KB
- 文档页数:1
溴苯的制备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溴苯的制备方法,这可是个很有意思的事儿呢!
咱先准备好需要的东西,就像要去打仗得先把武器备好一样。
苯啦,液溴啦,铁屑啦,这些可一个都不能少。
你想想,这就好比做饭,各种食材调料都得齐全了才能做出美味佳肴呀!
然后呢,把铁屑放进圆底烧瓶里,这铁屑就像是个小助手,能帮我们引发奇妙的反应。
接着把苯也倒进去,让它们在瓶子里好好相处一下。
接下来就是关键的一步啦,把液溴慢慢地滴进去。
这可不能着急,得慢慢来,就像给花浇水似的,不能一下子倒太多。
你说要是倒太快了,那不就乱套啦?
在这个过程中啊,会发生一系列神奇的变化。
看着那些物质相互作用,就好像是一场小小的魔法表演。
反应进行的时候,咱可不能闲着呀,得时刻注意着,观察着。
这就跟照顾小孩子似的,得时刻留意着有没有啥不对劲的地方。
等反应结束了,还得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呢。
把产物分离出来,提纯呀什么的。
这就像是从一堆沙子里找出金子,得有耐心,还得有技巧。
哎呀,你说这制备溴苯是不是挺有趣的?虽然过程可能有点复杂,但当你最后看到那纯净的溴苯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切都值得啦!就好像你辛苦种的花终于开花了一样,那种成就感呀,真是没法形容!
所以呀,大家别害怕尝试,勇敢地去做,说不定你就能成为制备溴苯的小专家呢!这可不是什么难事,只要用心,谁都能做到。
别小瞧了自己呀,咱都有这个本事!就大胆地去干吧!。
溴苯、硝基苯的实验室制备实验题一、溴苯的制备1)原理:2)2Fe+3Br2=2FeBr3实验试剂:苯、液溴、铁粉实验装置:实验资料:1.溴是一种易挥发有剧毒的药品2.溴的密度比苯大3.溴与苯的反应非常缓慢,常用铁粉作为催化剂4.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5.反应最后苯和溴会有剩余它们易挥发6.长导管在很多实验中被用作冷凝蒸气使之回流7.溴化氢的性质与氯化氢相似8.液体轻微翻腾,有气体逸出.导管口有白雾,溶液中生成浅黄色沉淀。
烧瓶底部有褐色不溶于水的液体问题:(此问题答案的得出可依照上面“反应物说明”的信息)1.本实验的现象有?2.试剂的加入顺序是怎样的?各试剂在反应中起的作用是什么?3.导管为什么要这么长?末端为何不插入液体?4.纯净的溴苯是无色的液体,而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底部是油状的褐色液体,为什么?产物中含有什么杂质,如何分离?分离步骤?5.实验过程中看到导管口有白雾,为什么?6.哪种事实说明苯与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7.该反应为什么不能在溴水中而在液溴中进行?能用浓溴水代替液溴吗?为什么?8.反应的速度为什么一开始较缓慢,一段时间后明显加快?9.生成的HBr中常混有溴蒸气,此时用AgNO3溶液对HBr的检验结果是否可靠?为什么?如何除去混在HBr中的溴蒸气?答案:1、圆底烧瓶内液体微沸,液面上方有红棕色气体,导管末端有白雾出现。
2.①为防止溴的挥发,先加入苯后加入溴,然后加入铁粉。
②溴应是纯溴,而不是溴水。
加入铁粉起催化作用,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
3、①伸出烧瓶外的导管要有足够长度,其作用是导气、冷凝。
②导管未端不可插入锥形瓶内水面以下,因为HBr气体易溶于水,以免倒吸。
4、①这是因为溴苯溶有溴的缘故。
②含有溴单质、溴化氰、苯等杂质。
③精确步骤:水洗、用10%的NaOH溶液洗、水洗、用干燥剂干燥、过滤分液、蒸馏说明各步骤的作用:a.水洗洗去溴与苯反应生成的氢溴酸。
高中化学有机实验—苯酚的酸性2有机实验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是高考常考内容。
今天给大家分享重要有机物的性质实验及注意事项。
有机实验1.甲烷(1)甲烷通入KMnO4酸性溶液中实验:把甲烷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紫色溶液是否有变化?现象与解释:溶液颜色没有变化。
说明甲烷与KMnO4酸性溶液不反应,进一步说明甲烷的性质比较稳定。
(2)甲烷的取代反应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滴,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
说明量筒内的混合气体在光照下发生了化学反应;量筒上出现油状液滴,说明生成了新的油状物质;量筒内液面上升,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量筒内的气压在减小,即气体总体积在减小。
2.乙烯(1)乙烯的燃烧实验:点燃纯净的乙烯。
观察乙烯燃烧时的现象。
现象与解释:乙烯在空气中燃烧,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乙烯中碳的质量分数较高,燃烧时有黑烟产生。
(2)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把乙烯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乙烯能被氧化剂KMnO4氧化,它的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3)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实验:把乙烯通入盛有溴的四氯化碳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及解释:溴的红棕色褪色,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反应。
3.乙炔(1)点燃纯净的乙炔实验:点燃纯乙炔。
观察乙炔燃烧的现象。
现象及解释:乙炔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伴有强烈的黑烟。
这是因为乙炔中碳的质量分数高于乙烯,碳没有完全燃烧。
(2)乙炔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把纯净的乙炔通入盛有KMnO4酸性溶液的试管里,观察试管里溶液颜色的变化。
现象与解释:KMnO4酸性溶液的紫色褪去,说明乙炔能与KMnO4酸性溶液反应。
溴苯提纯操作方法
溴苯的提纯操作方法如下:
1. 通过蒸馏法提纯溴苯。
将含有溴苯的混合物加热至其沸点(约为156),利用蒸馏装置将溴苯与其他组分(如溴、苯酚等)分离出来。
可以进行多次蒸馏以提高纯度。
2. 利用冷冻结晶法提纯溴苯。
将混合物加热并搅拌,然后冷却至溴苯的冰点(约为-30),溴苯会结晶出来。
将结晶物与溶剂分离,可以得到较纯的溴苯。
3. 使用活性炭吸附法提纯溴苯。
将混合物通入装有活性炭的吸附塔中,活性炭可以吸附溴苯等杂质。
然后再用适当的溶剂洗脱溴苯,可以得到较纯的溴苯。
4. 使用分子筛吸附法提纯溴苯。
将混合物通过装有分子筛的吸附剂床层,分子筛会选择性吸附溴苯,其他杂质通过。
随后,用适当的溶剂洗脱溴苯,可以得到较纯的溴苯。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任何提纯操作之前,应先对混合物进行初步的处理,如除去悬浮物、过滤等。
另外,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并进行必要的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操作于通风良好的实验室中。
有机化学制备实验一、知识回顾与记忆有机化学制备实验的基本步骤及实验装置:反应装置——回流1 反应装置——回流2 反应装置——回流3分离装置——蒸馏1 分离装置——蒸馏2 分离装置——分馏反应及蒸馏全套装置洗涤装置抽滤装置制乙烯简易装置制溴苯简易装置制乙酸乙酯简易装置二、方法掌握与训练以溴苯的制取为例理解有机制备实验的基本过程:1. 反应原理:其中铁粉作为催化剂,也可以用FeCl3作为催化剂;若采用FeCl3作催化剂,反应必需加热;为什么用铁粉作催化剂可以不必加热2. 反应装置:有机反应的时间比较长,可以选用上述的那种装置进行反应;烧瓶中加入的物质为;3. 反应后,反应容器中的混合物有,因此需要除杂分离,得到产品;1抽滤:除去铁粉;可以选用上述的那种装置;为什么用抽滤而不用过滤;2水洗:加入水,溶解FeCl3或FeBr3及部分尚未反应的Br2,用分液漏斗分离得到上层、下层液体;3碱洗:加入·L-1 NaOH溶液,除去溶解在产品中尚未反应的Br2,反应方程式为:;用分液漏斗分离得到下层液体;为什么不直接碱洗而先水洗;4水洗:再次水洗,除去;5干燥:用CaCl2作为干燥剂,静置干燥,除去粗产品中少量的水分;6蒸馏:得到的产品中溶解有部分尚未反应的苯,要用蒸馏操作进行分离;将干燥后的粗产品滤入50mL的蒸馏烧瓶中,加入,用水浴蒸馏回收苯;然后用石棉网小火加热继续蒸馏,当温度升至135℃时,改用空气冷凝管,收集140℃~170℃的馏分,将该馏分再次蒸馏,收集153℃~156℃的馏分,即得纯的溴苯;三、能力提升与练习实验室制备1,2二溴乙浣的反应原理如下:①CH3CH2OH CH2===CH2 ②CH2===CH2+Br2→BrCH2CH2Br1,2-二溴乙烷可能存在的主要副反应有:乙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在140 ℃脱水生成乙醚用少量溴和足量的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的装置如下图所示:有关数据列表如下:1在此实验中,要迅速地把反应温度提高到170 ℃左右,其最主要目的是______;a.引发反应b.加快反应速度c.防止乙醇挥发d.减少副产物乙醚生成2在装置C中应加入______,其目的是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a.水b.浓硫酸c.氢氧化钠溶液d.饱和碳酸氢钠溶液3判断该制备反应已经结束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将1,2-二溴乙浣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产物应在________层填“上”、“下”;5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Br2,最好用______洗涤除去;a.水b.氢氧化钠溶液c.碘化钠溶液d.乙醇6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______的方法除去;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D,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又不能过度冷却如用冰水,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乙醇在浓硫酸140℃的条件下,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乙醚;2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将乙醇氧化成二氧化碳,自身被还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3乙烯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1,2-二溴乙烷为无色;41,2-二溴乙烷和水不互溶,1,2-二溴乙烷密度比水大;5常温下Br2和氢氧化钠发生反应:2NaOH+Br2═NaBr+NaBrO+H2O;61,2-二溴乙烷与乙醚的沸点不同,两者均为有机物,互溶,用蒸馏的方法将它们分离;7溴在常温下,易挥发,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溴更易挥发,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但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9℃较低,不能过度冷却;答案1d;2c;3溴的颜色完全褪去;4下;5b;6蒸馏;7乙烯与溴反应时放热,冷却可避免溴的大量挥发;1,2-二溴乙烷的凝固点较低9℃,过度冷却会使其凝固而使气路堵塞;校本作业1.为了证明液溴与苯发生的反应是取代反应,有如图所示装置;则装置A中盛有的物质是A.水B.NaOH溶液C.CCl4D.NaI溶液2.常见的一硝基甲苯有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两种,均可用于合成各种染料;某探究小组利用下列反应和装置制备一硝基甲苯;实验步骤:①按体积比1:3配制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合物40mL;②在三颈瓶中加入15 mL13g甲苯,按图所示装好药品和其他仪器;③向三颈瓶中加入混酸,并不断搅拌磁力搅拌器已略去;④控制温度约为50℃,反应大约10 min,三颈瓶底有大量淡黄色油状液体出现;⑤分离出一硝基甲苯的总质量g;实验中可能用到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混酸的方法是;反应中需不断搅拌,目的是;2仪器A的名称是,使用该仪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3若实验后在三颈瓶中收集到的产物较少,可能的原因是;4分离反应后产物的方案如下:其中,操作1的名称为,操作2中需要使用下列仪器中的填序号;a.冷凝管b.酒精灯c.温度计d.分液漏斗e.蒸发皿5该实验中一硝基甲苯的产率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分别量取10 mL和30 mL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将浓硝酸倒入烧杯中,浓硫酸沿着烧杯内壁缓缓注入,并不断搅拌2分使反应充分进行,并防止温度过高有其他副产物生成2分2分液漏斗1分检查是否漏液1分3温度过高,导致HNO3大量挥发或其他合理答案2分4分液1分abc2分570%3分3.三苯甲醇C6H53C-OH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医药中间体;实验室合成三苯甲醇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已知:①过程中生成的中间物质格氏试剂易发生水解反应;②部分相关物质的沸点如下:物质沸点/℃三苯甲醇380乙醚溴苯③三苯甲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60;请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中玻璃仪器B的名称为;装有无水CaCl2的仪器A的作用是;2装置中滴加液体未用普通分液漏斗而用滴液漏斗的作用是;制取格氏试剂时要保持温度约为40℃,可以采用加热方式;3制得的三苯甲醇粗产品中含有乙醚、溴苯、氯化铵等杂质,可以设计如下提纯方案:其中,操作①的名称是;洗涤液最好选用填字母序号;a.水b.乙醚c.乙醇d.苯检验产品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为;4纯度测定:称取g产品,配成乙醚溶液,加入足量金属钠乙醚与钠不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mL;则产品中三苯甲醇的质量分数为;1冷凝管2分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使格式试剂水解2分2平衡压强,便于漏斗内试剂滴下水浴3蒸馏或分馏 A 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已洗涤干净490%4.苯甲酸广泛应用于制药和化工行业,某同学尝试用甲苯的氧化反应制备苯甲酸;反应原理如图:已知甲苯的熔点为﹣95°C,沸点为°C,易挥发,密度为cm3;苯甲酸的熔点为°C,在25°C和95°C下溶解度分别为和.制备产品将甲苯和L高锰酸钾溶液在100°C下反应30min,装置如图1所示.1图中冷凝管的进水口为填“a”或“b”;支管的作用是.2在本实验中,三颈烧瓶最合适的容积是填字母.A.50mL B.100mL C.200mL D.250mL相对于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用沸水浴加热的优点是.分离产品该同学设计如下流程分离粗产品苯甲酸和回收甲苯如图2.3操作Ⅰ的名称是;含有杂质的产物经操作Ⅱ进一步提纯得无色液体甲苯,则操作Ⅱ的名称是.4测定白色固体的熔点,发现其在115°C开始熔化,达到130°C时仍有少量不熔.该同学推测白色固体是苯甲酸与KCl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请完成表中内容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①将白色固体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生成白色沉淀滤液含Cl﹣③干燥白色晶体,.白色晶体是苯甲酸纯度测定称取白色晶体,配成100mL甲醇溶液,取溶液,用LKOH标准溶液滴定,重复滴定四次,每次消耗的体积如下表所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体积mL5滴定操作中,如果对装有KOH标准溶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则测定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计算样品中苯甲酸纯度为.1分液1分,分液漏斗、烧杯等1分;蒸馏1分2甲苯1分;酸性KMnO4溶液1分,溶液褪色1分3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①将白色固体B加入水中加热,溶解,冷却结晶、过滤得到白色晶体和无色溶液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2-3滴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滤液含有Cl-③干燥白色晶体,加热使其融化,测其熔点熔点为℃2分白色晶体是苯甲酸4×10-3×122×4/2分;96%2分5.溴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制备溴乙烷的原料有95% 乙醇、80%硫酸、研细的溴化钠粉末和几粒碎瓷片;某课外小组欲在实验室制备溴乙烷的装置如图;该反应的原理如下:NaBr+H2SO4→NaHSO4+HBrCH3CH2OH+HBr CH3CH2Br+H2O数据如表:乙醇溴乙烷1,2﹣二溴乙烷乙醚浓硫酸物质数据密度/g·cm-3熔点℃﹣130 ﹣119 9 ﹣116 10沸点℃132 338在水中的溶解度g/100g水互溶 1 互溶请回答下列问题:1加入药品之前须做的操作是: ,实验进行的途中若发现未加入碎瓷片,其处理的方法是 . 2装置B 的作用是除了使溴乙烷馏出,还有一个目的是 .温度计的温度应控制在 之间. 3反应时有可能生成SO 2和一种红棕色气体,可选择氢氧化钠溶液除去该气体,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是, 此操作可在 填写玻璃仪器名称中进行,同时进行分离; 4实验中采用80%硫酸,而不能用98%浓硫酸,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副反应,另一方面是为了 ;5粗产品中含有的主要有机液体杂质是 ,为进一步制得纯净的溴乙烷,对粗产品进行水洗涤、分液,再加入无水CaCl 2,进行操作.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待冷却后重新进行操作; 2冷凝回流;℃~℃; 3SO 2+2OH -=SO 32-+H 2O ;Br 2+2OH -=Br -+BrO -+H 2O ;分液漏斗;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溴化氢,同时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促进溴化氢气体的挥发,所以实验中采用浓度较低的80%硫酸,故答案为:防止溴化氢气体的挥发; 5乙醚;蒸馏;6. 己二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二元酸,主要用于制造尼龙66纤维和尼龙66树脂,在实验室中可通过环己醇的氧化反应来制备;反应原理:+8HNO 3−−−−→一定条件3HOOCCH 24COOH+8NO↑+7H 2O 反应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和热源已省略如图所示; 实验步骤:I. 在60mL 三颈烧瓶中加入 50%硝酸=ρ·cm -1和微量偏钒酸铵,瓶的正口安装电动搅拌器,两侧口分别安装仪器a 和b;用仪器b 滴加环己醇,搅拌器用玻璃搅拌棒,仪器a 另一端连接气体吸收装置,用纯碱液作吸收溶液;II. 首先将瓶内液体加热到50C ︒左右,开动搅拌器,滴入环己醇=ρ·cm -1,使反应处于微沸状态,滴加完毕后于90C ︒左右水浴加热20分钟,至反应完毕;III. 趁热倒出瓶中混合液于烧杯内,烧杯置于冰水浴中,静置冷却,析出产品,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沉淀,干燥后称重; IV . 将粗产品在水中进行重结晶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仪器b 在使用前应_________________; 2偏钒酸铵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3反应完成后,趁热倒出反应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己二酸的理论产量为______________g;5用纯碱液吸收尾气时发生的相关化学反应为:2NO 2+Na 2CO 3=NaNO 2+NaNO 3+CO 2 ① NO+NO 2+Na 2CO 3=2NaNO 2+NaNO 3+CO 2 ② 现用1000g 质量分数为%的纯碱吸收液吸收尾气,每产生标准状况下CO 2 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4g,则吸收液中NaNO 2和NaN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1冷凝管或球形冷凝管;检查是否漏水各1分 2催化剂1分3反应刚结束的时候,反应液容易倒出,若任其冷却至室温,己二酸会结晶析出,不容易倒出,造成产品的损失1分42分55:33分解析:1仪器a的名称是冷凝管或球形冷凝管;仪器b为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水;2在此反应过程中利用了硝酸的强氧化性氧化环己醇得到己二酸,故偏钒酸铵的作用是催化剂;3从题目中信息可知己二酸随着温度的降低溶解度减小,故当其冷却至室温时己二酸会结晶析出,不容易倒出,造成产品的损失,因此要趁热倒出反应液;4mHNO3= ×·cm-1×50%=,nHNO3= 63g·mol=,m环己醇=×·cm-1=,n环己醇= 100g·mol=,根据~8HNO33mol 8mol可得硝酸过量,故得到的己二酸的物质的量与环己醇的物质的量相等,故n己二酸= ,m己二酸=;51000g质量分数为%的纯碱吸收液,吸收硝酸工业尾气,每产生标准状况CO2时,吸收液质量增加了44g.①2NO2+Na2CO3=NaNO2+NaNO3+CO2↑△m=48g NO+NO2+Na2CO3=2NaNO2+CO2↑△m=32g设由NO2与纯碱反应产生的CO2为amol, 由NO和NO2与纯碱反应产生的CO2为bmol,列方程计算a+b=1 48a+32b=44 a= b=nNaNO2:nNaNO3=5:3高考原题实战1、某探究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模拟工业生产进行制备三氯乙醛CCl3CHO的实验;查阅资料,有关信息如下:①制取反应原理:C2H5OH + 3Cl2→ CCl3CHO + 3HCl可能发生的副反应:C2H5OH + HCl → C2H5Cl + H2O, CCl3CHO + HClO→CCl3COOH + HCl三氯乙酸②有关物质的部分物理性质:C2H5OH CCl3CHO CCl3COOH C2H5Cl熔点/℃58沸点/℃198溶解性与水互溶可溶于水、乙醇可溶于水、乙醇微溶于水,可溶于乙醇1装置a中盛放的试剂是;装置B的作用是;2若撤去装置C,可能导致装置D中副产物填物质的量增加;装置D可采用方法的以控制反应温度在70℃左右;3装置E中可能发生的主要无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4反应结束后,有人提出先将D中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再用过滤的方法以分离出CCl3COOH;你认为此方案是否可行,为什么答:5测定产品纯度:称取产品,配成待测溶液,准确加入molL-1碘标准溶液,再加入适量Na2CO3溶液,反应完全后,加盐酸调节溶液的pH,立即用molL-1Na2S2O3溶液滴定至终点;平行实验后,最终测得消耗标准溶液mL;则产品的纯度为;CCl3CHO相对分子质量为滴定的反应原理:CCl3CHO + OH-== CHCl3+ HCOO-;HCOO-+ I2== H++ 2I-+ CO2↑;I2+ 2S2O32-== 2I-+ S4O62-6请设计实验证明三氯乙酸的酸性强于乙酸;1、1浓盐酸说明:写浓HCl溶液也可得分;只写“盐酸”不得分除去氯化氢2Cl3CCOOH;水浴3Cl2+ 2OH-== Cl-+ ClO-+H2O H++ OH-== H2O4不行,三氯乙酸可溶于乙醇、三氯乙醛说明:只答“三氯乙酸可溶于乙醇”或“三氯乙酸可溶于三氯乙醛”也可得分;判断正确,理由错误,不得分;答“三氯乙酸的产量少”不得分5%说明:只有前三位数字完全相符才得分;有效数字不规范,暂不扣分6分别测定molL-1两种酸溶液的pH,三氯乙酸的pH较小说明:“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酸溶液的pH”、“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两种酸的强碱盐溶液的pH”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得分;未说明“等物质的量浓度”不得分;只回答“三氯乙酸与醋酸钠溶液反应生成乙酸”不得分2、实验室以苯甲醛为原料制备间溴苯甲醛实验装置见下图,相关物质的沸点见附表;其实验步骤为:步骤1:将三颈瓶中的一定配比的无水AlCl3、1,2-二氯乙烷和苯甲醛充分混合后,升温至60℃,缓慢滴加经浓硫酸干燥过的液溴,保温反应一段时间,冷却;步骤2:将反应混合物缓慢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搅拌、静置、分液;有机相用10%NaHCO3溶液洗涤;步骤3:经洗涤的有机相加入适量无水MgSO4固体,放置一段时间后过滤;步骤4:减压蒸馏有机相,收集相应馏分;1实验装置中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锥形瓶中的溶液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1所加入的物质中,有一种物质是催化剂,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步骤2中用10%NaHCO3溶液洗涤有机相,是为了除去溶于有机相的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4步骤3中加入无水MgSO4固体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步骤4中采用减压蒸馏技术,是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附表相关物质的沸点101kPa物质沸点/℃物质沸点/℃溴1,2-二氯乙烷苯甲醛179 间溴苯甲醛2292、1冷凝回流NaOH 2AlCl33Br2、HCl 4除去有机相的水5间溴苯甲醛被氧化3、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质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实验步骤:在A中加入g的异戊醇,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分钟,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馏分,得乙酸异戊酯g;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名称是: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填标号,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放出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填标号7本实验的产率是:A.30℅B.40℅C.50℅D.60℅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开始收集馏分,产率偏填高或者低原因是;3、1球形冷凝管2洗掉大部分硫酸和醋酸洗掉碳酸氢纳3d4提高醇的转化率5干燥6b7c8高;会收集少量未反应的异戊醇4、苯乙酸铜是合成优良催化剂、传感材料——纳米氧化铜的重要前驱体之一;下面是它的一种实验室合成路线:制备苯乙酸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加热和夹持装置等略:已知:苯乙酸的熔点为℃,微溶于冷水,溶于乙醇;回答下列问题:1在250 mL三口瓶a中加入70 mL70%硫酸;配制此硫酸时,加入蒸馏水与浓硫酸的先后顺序是;2将a中的溶液加热至100℃,缓缓滴加40 g苯乙腈到硫酸溶液中,然后升温至130℃继续反应;在装置中,仪器b的作用是;仪器c的名称是,其作用是;反应结束后加适量冷水,再分离出苯乙酸粗品;加人冷水的目的是;下列仪器中可用于分离苯乙酸粗品的是填标号;A.分液漏斗B.漏斗C.烧杯D.直形冷凝管E.玻璃棒3提纯粗苯乙酸的方法是,最终得到44 g纯品,则苯乙酸的产率是;4用CuCl2 2H2O和NaOH溶液制备适量CuOH2沉淀,并多次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判断沉淀洗干净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5将苯乙酸加人到乙醇与水的混合溶剂中,充分溶解后,加入CuOH2搅拌30min,过滤,滤液静置一段时间,析出苯乙酸铜晶体,混合溶剂中乙醇的作用是;4、1先加水,再加浓硫酸2滴加苯乙腈;球形冷凝管;回流;或使气化的反应液冷凝便于苯乙酸析出;BCE全选对2分3重结晶;95%4取少量洗涤液、加入稀硝酸、再加AgNO3溶液、无白色混浊出现;5增大苯乙酸溶解度,便于充分反应;5、3,5-二甲氧基苯酚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用于天然物质白柠檬素的合成;一种以间苯三酚为原料的合成反应如下:甲醇、乙醚和3,5-二甲氧基苯酚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物质沸点/℃熔点/℃密度20℃ / g·cm-3溶解性甲醇64. 7 0. 7915 易溶于水乙醚34. 5 0. 7138 微溶于水3,5-二甲氧基苯酚33 ~36 易溶于甲醇、乙醚,微溶于水1反应结束后,先分离出甲醇,再加入乙醚进行萃取;①分离出甲醇的操作是的;②萃取用到的分液漏斗使用前需并洗净,分液时有机层在分液漏斗的填“上”或“下”层;2分离得到的有机层依次用饱和NaHCO3溶液、饱和食盐水、少量蒸馏水进行洗涤;用饱和NaHCO3溶液洗涤的目的是;用饱和食盐水洗涤的目的是;3洗涤完成后,通过以下操作分离、提纯产物,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a.蒸馏除去乙醚b.重结晶c.过滤除去干燥剂d.加入无水CaCl2干燥4固液分离常采用减压过滤;为了防止倒吸,减压过滤完成后应先,再;5、1①蒸馏②检查是否漏水上2除去HCl除去少量NaHCO3且减少产物损失3dcab 4拆去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关闭抽气泵6、实验室制备苯乙酮的化学方程式为:制备过程中还有CH3COOH+AlCl3CH3COOAlCl2+HCl↑等副反应;主要实验装置和步骤如下:I合成:在三颈瓶中加入20 g无水AlCl3和30 mL无水苯;为避免反应液升温过快,边搅拌边慢慢滴加6 mL乙酸酐和10 mL无水苯的混合液,控制滴加速率,使反应液缓缓回流;滴加完毕后加热回流1小时;Ⅱ分离与提纯:①边搅拌边慢慢滴加一定量浓盐酸与冰水混合液,分离得到有机层②水层用苯萃取,分液③将①②所得有机层合并,洗涤、干燥、蒸去苯,得到苯乙酮粗产品④蒸馏粗产品得到苯乙酮;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____________;装置b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合成过程中要求无水操作,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将乙酸酐和苯的混合液一次性倒入三颈瓶,可能导致_________________;A.反应太剧烈B.液体太多搅不动C.反应变缓慢D.副产物增多4分离和提纯操作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中是否可改用乙醇萃取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分液漏斗使用前须____________并洗净备用;萃取时,先后加入待萃取液和萃取剂,经振摇并_______________后,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片刻,分层;分离上下层液体时,应先__________,然后打开活塞放出下层液体,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6粗产品蒸馏提纯时,下来装置中温度计位置正确的是________,可能会导致收集到的产品中混有低沸点杂质的装置是________;6、1干燥管;吸收HCl气体; 2防止三氯化铝和乙酸酐水解只答三氯化铝水解或乙酸酐水解也可3AD;4把溶解在水中的苯乙酮提取出来以减少损失;否,乙醇与水混溶;5检漏;放气;打开上口玻璃塞;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上口的小孔;6C;AB7、次硫酸氢钠甲醛NaHSO2·HCHO·2H2O在印染、医药以及原子能工业中应用广泛;以Na2SO3、SO2、HCHO和锌粉为原料制备次硫酸氢钠甲醛的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在烧瓶中装置如图10所示加入一定量Na2SO3和水,搅拌溶解,缓慢通入SO2,至溶液pH约为4,制得NaHSO3溶液;步骤2:将装置A中导气管换成橡皮塞;向烧瓶中加入稍过量的锌粉和一定量甲醛溶液,在80 ~ 90益下,反应约3h,冷却至室温,抽滤;步骤3:将滤液真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1装置B的烧杯中应加入的溶液是;2①步骤2中,反应生成的ZnOH2会覆盖在锌粉表面阻止反应进行,防止该现象发生的措施是;②冷凝管中回流的主要物质除H2O外还有填化学式;3①抽滤装置所包含的仪器除减压系统外还有、填仪器名称;②滤渣的主要成分有、填化学式;4次硫酸氢钠甲醛具有强还原性,且在120益以上发生分解;步骤3中不在敞口容器中蒸发浓缩的原因是;7、1NaOH溶液2①快速搅拌②HCHO3①吸滤瓶布氏漏斗②ZnOH2Zn 防止产物被空气氧化8、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苯溴溴苯密度/g·cm-3沸点/°C 80 59 156水中溶解度微溶微溶微溶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1在a中加入15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色烟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___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①向a中加入10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②滤液依次用10mL水、8mL10%的NaOH溶液、10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重结晶B.过滤C.蒸馏D.萃取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25mL B.50mL C.250mL D.500mL8、1HBr;吸收HBr和Br22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2;干燥3苯;C 4B9、某兴趣小组为研究乙酸乙酯的制取和水解,进行如下实验;实验一用乙醇和乙酸制取乙酸乙酯甲、乙同学分别使用图1、图2装置制取乙酸乙酯;1甲同学在制得乙酸乙酯后,将乙酸乙酯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的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2制取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为;3图1导管末端不能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而图2装置中的仪器C的末端可以插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原因是;实验二测定乙酸乙酯的纯度取乙同学所得乙酸乙酯样品g,放入20. 00 mL 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振荡四小时,滴入两滴酚酞后,用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重复三次实验测得盐酸用量的平均值为mL;4该乙酸乙酯样品的纯度为;5若中和滴定全过程没有误差,则此实验的误差来源可能是;仅写一种实验三测定乙酸乙酯水解反应的平衡常数在25℃,取乙同学所得乙酸乙酯样品ml放入mL mol·L-1NaOH溶液中,充分振荡足够长时间,使反应达到平衡状态,静置;。
苯的溴代反应【学习目标】溴素(br,原子序数是33),一种无机化合物,常温下为黄色油状液体,具有令人愉快的特殊气味。
易溶于水、乙醇和乙醚,其水溶液的浓度稍高时有腐蚀性。
有毒,能刺激眼睛、呼吸系统、皮肤和黏膜,对人体有害。
1苯甲醛在碱性条件下与溴水反应生成溴苯,反应如下:3苯的乙醇溶液在强酸作用下发生溴代反应,生成2-溴乙醇和2-溴乙酸,反应如下: 4苯甲酸的四氯化碳溶液与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甲烷和二溴乙烷,反应如下: 5苯甲酰氯与溴化氢和水的混合液加热反应,生成2-溴苯甲酸,再用浓硫酸处理后,得到2-溴苯甲酸甲酯,反应如下: 6溴与碘化钠溶液作用,碘化钾与溴化钠反应生成溴碘,反应如下:5苯甲酰氯与溴化氢和水的混合液加热反应,生成2-溴苯甲酸,再用浓硫酸处理后,得到2-溴苯甲酸甲酯,反应如下:另外,也可以通过加热苯与溴的混合物来制备苯甲酸。
苯甲酸中间产物比较复杂,这与苯环上的取代基的性质及溴离子有关,可以用实验加以确定。
上述反应中需要注意的是溴代反应只能发生在碱性或弱酸性环境,并且溴的电负性比碳大(溴水的pK约为8),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比溴离子的密度低。
溴水与碘化钾共热时,溴水先被分解出溴离子,碘化钾再分解出碘离子,但实际上溴水不会完全分解出溴离子,而会有溴的络合物存在,溴离子可以和溴水中的溴络合物形成配位键,从而起到了分步沉淀的作用。
苯的溴代反应需要在光照或加热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苯环上的溴原子易被氧化为溴离子,从而导致生成的溴苯的溶解性降低,故反应速率很慢。
2苯的甲醇溶液与强酸性溶液作用,苯的甲醇溶液发生消去反应,生成溴苯,反应如下:另外,还可以通过分步结晶法来制备苯甲酸,先将苯加热至160 ℃,慢慢冷却到0 ℃,过滤后用苯结晶出苯甲酸粗品;然后将粗苯甲酸晶体于温度升至80 ℃,慢慢冷却到室温,过滤后用苯重结晶,用浓盐酸除去盐酸中的碳酸氢根,并用水重结晶得到苯甲酸。
通过该反应可以确定苯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及溴离子在苯环上的影响。
一、“结晶玫瑰”具有强烈的玫瑰香气,是一种很好的定香剂。
其化学名称为“乙酸三氯甲基苯甲酯”通常用三氯甲基苯基甲醇和醋酸酐为原料制备:已知:三氯甲基苯基甲醇式量:224.5。
无色液体。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
醋酸酐无色液体。
溶于水形成乙酸,溶于乙醇。
结晶玫瑰式量:267.5。
白色至微黄色晶体。
熔点:88℃。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70℃时在乙醇中溶解度为a g。
醋酸无色的吸湿性液体,易溶于水、乙醇。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加料时,应先加入三氯甲基苯基甲醇和醋酸酐,然后慢慢加入浓硫酸并。
待混合均匀后,最适宜的加热方式为(填“水浴加热”或“油浴加热”)。
(2)粗产品的成分是结晶玫瑰与少量____________________的混合物,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提纯和检验,实验结果表明推测正确。
请在答题卡上完成表中内容。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①将粗产品溶解在中,按粗产品、溶剂的质量比为1:混合,用水浴加热到70℃回流溶剂使粗产品充分溶解得到无色溶液②将步骤1所得溶液___________③干燥步骤2所得白色晶体,__________________ 白色晶体是结晶玫瑰(3)某同学欲在重结晶时获得较大的晶体,查阅资料得到如下信息:由信息可知,从高温浓溶液中获得较大晶体的操作为。
(4)22.45g三氯甲基苯基甲醇与足量乙酸酐充分反应得到结晶玫瑰22.74g,则产率是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搅拌;油浴加热(2)三氯甲基苯基甲醇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结论无水乙醇;100/a②冷却结晶,抽滤。
③加热使其融化,测其熔点;白色晶体在88℃左右、完全熔化(3)加入晶种,缓慢降温(4)85%解析试题分析:(1)加料时,应先加入三氯甲基苯基甲醇和醋酸酐,然后慢慢加入浓硫酸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物质充分接触。
待混合均匀后,由于反应温度在110℃,所以要采用110℃油浴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
(2)待反应完全后,反应液倒入冰水中降温,由于结晶玫瑰熔点为88℃,不溶于水;醋酸酐溶于水形成乙酸,而三氯甲基苯基甲醇不能在水中溶解,所以粗产品的成分是结晶玫瑰与少量三氯甲基苯基甲醇。
实验室制取溴苯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合成反应,制备出溴苯。
实验原理:溴苯是由苯与溴化亚铁(FeBr3)催化剂进行加成反应制备的。
催化剂会使芳香体系的电子云密度减小,从而提高其电子亲合性。
实验步骤:步骤一:准备实验装置和试剂1. 准备一个干净无水的圆底烧瓶,装入苯(C6H6)和溴化亚铁(FeBr3)催化剂。
2. 准备一只分液漏斗,并在漏斗颈处插入一根游离管。
3. 准备一只带有冷却器的接收瓶,用于收集溴苯产物。
步骤二:反应操作1. 将装有苯和溴化亚铁催化剂的圆底烧瓶连接至分液漏斗,游离管的另一端插入接收瓶。
2. 缓慢滴加溴素(Br2)至分液漏斗,注意滴加速度要适中,以保证反应进行顺利。
滴加速度过快可能导致副反应的发生。
3. 在反应过程中,观察溴素的颜色变化以及反应液的温度变化。
反应结束后,停止滴加。
步骤三:产物提取1. 分离接收瓶中的有机相和无机相。
有机相为溴苯产物,无机相中含有FeBr3催化剂和未反应的溴素。
2. 将有机相倒入干净的干燥漏斗中,用无水氯化钠(NaCl)干燥有机相。
干燥后的溴苯即可得到。
步骤四:纯化溴苯1. 将溴苯再次蒸馏,用以去除残余的杂质。
2. 将纯净的溴苯收集于干净无水的容器中,即可获得制取的溴苯。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要佩戴化学防护手套、实验服、护目镜等安全设备,确保人身安全。
2. 实验条件下,溴素具有刺激性气味和腐蚀性,需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呼吸。
实验室应保持通风良好。
3. 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滴加速度,过快的滴加速度可能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
4. 实验结束后,对产生的废液和残留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实验操作步骤,制备出了溴苯。
在实验过程中,反应液的颜色和温度发生了变化,说明了反应的进行。
通过溴苯的蒸馏纯化,可以得到纯净的溴苯产物。
总结:本实验通过合成反应,成功制备了溴苯。
溴苯是一种有机溴化合物,常用于有机合成的中间体和溶剂。
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了有机合成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培养了实验操作的技能和安全意识。
2022-2023学年山西省晋城市第一中学校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B.绘画所用“宣纸”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2.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乙烷水解制乙醇;由乙烯与水反应制乙醇B.由苯硝化制硝基苯;由甲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仿C.由氯代环己烷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氯乙烷与NaOH水溶液共热;氯乙烷与NaOH醇溶液共热3.溴苯的制备实验的部分实验操作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洗涤除溴,放出除去干燥剂分离苯和溴苯4.对于有机物A()的说法正确的是A.A分子中含有8个σ键,2个π键B.A分子中所有原子均在同一个平面上C.与互为同系物D.质谱法无法鉴别和,核磁共振氢谱法可以5.某烃的结构简式为,若分子中共线碳原子数为a,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数最多为b,含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是( )A.3、4、5 B.3、10、4C.3、14、4 D.4、10、46.下列对实验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利用苯和浓溴水在溴化铁催化作用下制备溴苯B.取5mL10%的CuSO 4溶液,滴加5滴10%的NaOH溶液,再加入2mL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至沸腾,出现砖红色沉淀C.在试管中加少量淀粉和稀硫酸加热,使充分反应,冷却后加入少量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未出现银镜,说明淀粉尚未水解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某溶液置于煤气灯火焰上灼烧,只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紫色火焰,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有钠元素7.化合物X结构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mol该物质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可消耗B.所有C原子可能共平面C.分子中含4种含氧官能团D.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产物均可使酸性溶液褪色8.一个苯环上连接一个—Cl和3个—CH3的有机物的结构共有A.4种B.5种C.6种D.7种9.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分子式为的芳香烃,若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该烃命名为对二甲苯B.只含有一种等效氢的,可命名为二甲基丙烷C.二甲基丁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位于同一平面上D.用于制造轮胎的聚异戊二烯的单体,可命名为甲基二丁烯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 4 H 8 O 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12种B.四联苯的一氯代物有4种C.与具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有一种D.乙基雌烯醇(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11.法国化学家伊夫·肖万获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
制取溴苯的装置需注意1.导管要长,即导气又冷凝气体;2.导管口不能插入锥形瓶液面以下,防止倒吸;四、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1、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2)装置基本类型:装置类型固体反应物(加热)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固液反应物(加热)装置示意图主要仪器典型气体O2、NH3、CH4等H2、CO2、H2S等。
Cl2、HCl、CH2=CH2等操作要点(l)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
(2)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l/3处。
(3)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
(1)在用简易装置时,如用长颈漏斗,漏斗颈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2)加入的液体反应物(如酸)要适当。
(3)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
(1)先把固体药品加入烧瓶,然后加入液体药品。
(2)要正确使用分液漏斗。
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1、O2 2KClO3 2KCl+3O2↑2KMnO4 K2MnO4+MnO2+O2↑2H2O2 2H2O+O2↑2、NH3 2NH4Cl+Ca(O H)2 CaCl2+2NH3↑+2H2ONH3·H2O NH3↑+H2O3、CH4 CH3COONa+NaOH Na2CO3+CH4↑4、H2 Zn+H2SO4(稀)=ZnSO4+H2↑5、CO2 CaCO3+2HCl=CaCl2+CO2↑+H2O6、H2S FeS+H2SO4(稀)=FeSO4+H2S↑7、SO2 Na2SO4+H2SO4(浓)=Na2SO4+SO2↑+H2O8、NO2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9、N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10、C2H2 CaC2+2H2O→Ca(OH)2+CH≡CH↑11、Cl2 MnO2+4HCl(浓) MnCl2+Cl2↑+2H2O12、HCl NaCl(固)+H2SO4(浓) NaHSO4+HCl↑NaCl(固)+NaHSO4 Na2SO4+HCl↑2NaCl(固)+H2SO4(浓) Na2SO4+2HCl↑13、C2H4 C2H5OH CH2=CH2↑+H2O14、N2 NaNO2+NH4Cl NaCl+N2↑+2H2O2、收集装置(1)设计原则:根据氧化的溶解性或密度(2)装置基本类型:装置类型排水(液)集气法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向下排空气集气法装置示意图适用范围不溶于水(液)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典型气体H2、O2、NO、CO、CH4、CH2=CH2、CH≡CH Cl2、HCl、CO2、SO2、H2S H2、NH3、CH43、净化与干燥装置(1)设计原则: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及条件(2)装置基本类型:装置类型液体除杂剂(不加热)固体除杂剂(不加热)固体除杂剂(加热)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3)气体的净化剂的选择选择气体吸收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杂质的性质而确定,所选用的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不能与被提纯的气体反应。
溴苯的制备:
Fe+
1.试剂的加入顺序怎样?各试剂在反应中所起到的作用?
①为防止溴的挥发,先加入苯,后加入溴,最后加铁粉
②溴应是纯溴,而不是溴水。
加入铁粉起催化作用,实际起催化作用的是
2.导管为什么要这么长?其末端为何不插入液面?
①伸出烧瓶外的导管有足够长度,其作用是导气(导出HBr气体),冷凝(使苯冷凝回流)
②HBr易溶于水,且硝酸银是为了吸收HBr,导管口插入液面下会出现倒吸现象
3.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分离?
①烧瓶中剩余苯,溴苯和溴。
溴溶于溴苯,苯的密度比水小,溴苯的密度比水大
②纯净的溴苯是无色的液体,而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底部是油状的褐色液体,这
是因为溴苯溶有溴的缘故。
除去溴苯中的溴可加入NaOH溶液,振荡,再用分液漏斗分离。
4.实验现象:溶液微沸,导管口产生白雾,试管底部有褐色(溴溶于溴苯显褐色)油状物质生成,
锥形瓶中有黄色沉淀(AgBr)生成。
导管口附近看到白雾出现,是因为反应放热使HBr挥发,HBr
遇空气中的水蒸气生成的氢溴酸小液滴.
5.哪些现象说明发生了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是2→2,加成反应是2→1,生成了溴苯和HBr两种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