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中国学会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2)
- 格式:docx
- 大小:53.79 KB
- 文档页数:5
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个性化学习开发与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概要课题名称:个性化学习开发与提高教学效率的研究。
课题类别:全国教育技术研究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审批:教育部全国教育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课题编号:立项号111820089课题组成员:课题专家组长:原国家教育科研规划办公室主任、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著名教学教材专家阎立钦教授。
课题专家副组长: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心理学博导、中高考研究专家郑日昌教授。
课题秘书长兼课题执行组长: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主持专家、中国学校教育网总编李亚平博士;课题学习技术平台研发组长:中国学校教育网技术平台研发部主任何兴才硕士等。
现就子课题(实验基地区、校)申报选题,下发课题概要及选题指南。
一、研究意义1、本课题是按照新课程改革目标和教育部的要求,集中国内一流专家进行的实证性研究。
旨在改变教学方式,针对应试教育弊端,通过分析目前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和社会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有针对性的构建个性化学习平台,选择符合学生的教学模式。
是一次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式突破的有效探索。
2、本课题提出的基于个性化学习信息平台是凸现新课程核心理念,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实验中将使个性化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个性化理论对教学的指导作用,面向每一位不同个性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各有所获,课题实验范本在中小学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3、本课题能够实现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优势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关键在于构建个性化的学习平台和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使现代教育技术真正融入整体的课堂教学系统之中,为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服务。
本课题将提供样本范示。
二、研究特征1、通过研究、实践、解决个性化学习中的问题。
2、以提高行动质量,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
3、强调科研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的合作、行动与研究的结合。
4、重视行动研究中及时反馈;允许在行动中调整方案。
学术会议领导精彩的发言5篇学术会议领导精彩的发言5篇学术会议领导精彩的发言篇一大家下午好!xxxx大学xxxx届研究生学术年会今天在这里隆重召开。
借此机会,我谨代表xxxx大学全体研究生向长期以来关注研究生学术年会举办,关心研究生学术科技创新的校党政领导以及校团委、研究生部、学工部、科技处等各职能部门的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进行专题讲座的校内外专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来自各兄弟院校研究生会的代表表示诚挚的问候,向参加本次学术年会的所有同学表示热烈的欢迎!xxxx大学研究生学术年会以“活跃学术气氛,启迪科学智慧”为宗旨,已成功举办了三届。
在历届学术年会期间,学校均邀请了国内外著名院士、专家、学者做了生动精彩的学术报告,同时,为集中展示我校研究生对本专业问题的探索与认识成果,历届学术年会均编辑出版了xxxx大学研究生优秀论文集,并对优秀论文的作者进行表彰和奖励。
这些学术论文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我校研究生在公路交通、国土资源、地质、环境、土木建筑工程和经济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领域内的新认识和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对于进一步提高我校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整体学术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术会议领导精彩的发言篇二本届研究生学术年会由校团委、研究生部、学工部、科技处共同主办,校研究生会承办,各院研究生分会协办。
自xxxx年5月启动以来,受到了广大研究生同学的广泛关注,共收到论文投稿300余篇,经由相关领域的专家的初审、复审,将最终选录100篇优秀论文编辑成集。
本届研究生学术年会共安排有开幕式、研究生学术论文征集评审与集结出版、校级学术报告会、学院学术报告会、研究生学术沙龙、闭幕式等主要内容和环节。
希望通过本次学术年会的举办,能够更加活跃我校学术科研气氛,激发我校师生的科研热情,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的发展与研究生的教育培养。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时代。
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大事记一月1月8日上午,中国教育学会秘书处举行年终总结会。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刘堂江,秘书长杨念鲁,副秘书长马建华、孟刚,以及秘书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
1月11日,“湖北省青少年学生财商教育读书暨社会实践活动启动仪式”在鄂东矿冶名城黄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团城山实验学校隆重举行。
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马建华、中国工商银行湖北省分行副行长曾沫冰、湖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王坤庆教授出席启动会并讲话。
1月15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司长王定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甘肃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殷忠民,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孟刚出席会议。
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郭戈研究员当选教育学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班华、蔡春、冯增俊、郭元祥、扈中平、靳玉乐、李夏彬、刘立德、陆有铨、王本陆、王铁军、吴永军、张廷凯当选副理事长,刘立德连任秘书长。
1月22日,由搜狐网、搜狐教育频道联合主办的“‘向教育提问’搜狐教育年度盛典”在京举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先生获得搜狐教育“2012年教育终身成就奖”。
二月2月18-20日,由李嘉诚基金会出资主办、教育部和广东省人民政府支持、中国教育学会协办、汕头大学承办的“2013‘与大师同行’训练营活动”在广东汕头大学图书馆演讲厅举行。
中国工程院韦钰院士,中国工程院刘德培院士,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高中处处长马嘉宾,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中央电教馆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郑大伟,汕头市副市长赵红,李嘉诚汕头大学发展基金会执行董事(营运)冯兆麟博士,汕头大学执行校长顾佩华等出席开幕式。
三月3月23日,“中国教育学会2013年度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教育学会秘书长杨念鲁总结2012年学会系统工作,并就2013年工作要点和《中国教育学会事业发展规划(2013-2018年)》研制情况进行说明;民政部民间组织服务中心黄一谷处长出席会议并作题为《社会组织发展与改革趋势和评估工作》的报告。
一、我国当代音乐治疗现状分析我国当代音乐治疗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的音乐电疗应用,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国内音乐治疗的应用特点仍主要体现在医疗机构的音乐电疗应用上。
后来,随着西方音乐治疗理论、方法的传入,我国音乐治疗在传承传统音乐医疗和结合西方音乐理念基础上,经过多年发展,应用领域也逐步拓展到了音乐治疗的学科建设、应用机构建设、学术研究以及音乐治疗的仪器设备开发等领域。
(一)音乐治疗学科建设我国音乐治疗的学科初建于中国音乐学院,1989年9月,中国音乐学院开设了音乐治疗大专班,招收了来自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安定医院和徐州精神病院的5名学生进校学习音乐治疗专业①,这是我国最早的音乐治疗学科建设。
1994年,中国音乐学院面向全国招收了首届音乐治疗硕士生。
2003年,中央音乐学院在国内招收首届音乐治疗专业本科学生。
2010年,中国音乐学院开始面向全国招收首届音乐治疗专业博士研究生,至此,我国已经建立了完整的从专科生到博士研究生层面的人才培养体系。
目前,国内设置音乐治疗专业的高校有: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山西长治医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江西中医学院、沈阳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重庆大学、武汉音乐学院、南京特殊教育职业及技术学院、云南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等共13所高校。
开设音乐治疗专业课程或选修课程的高校有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武汉科技大学、辽宁医学院、福州中医学院、中山大学、星海音乐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广州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大理艺术学院、河南师范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等近二十所高校。
另外,台湾开设有音乐治疗课程的学校有台南艺术大学、台北师范学院、新竹师范学院、台中师范学院、台南艺术大学、东吴大学、中正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
香港大学也开办了音乐治疗基础课程。
根据作者2013年10月,在山东潍坊举办的中国音乐治疗第十一届学术会议上统计的信息,全国现有音乐治疗专业在校学生近510余人,已毕业260名本科生、40余名硕士生。
按:9月25—26日,中国烟草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在武汉召开。
现将会上国家局副局长赵洪顺及中国烟草学会理事长张辉的讲话印发,请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
赵洪顺在2013年中国烟草学会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2013年9月26日)
赵洪顺
同志们:
学术年会就要结束了,昨天10位专家学者就科技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学术交流,张辉理事长对年会进行了总结,刚才对中国烟草学会2012年优秀论文进行了表彰,对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
国家局历来对学会都很重视,很多老领导都当过学会的理事长,学会在历任理事长领导下,工作是有成效的,国家局党组对学会工作是满意的。
刚才我们参观了湖北中烟科技园,这个科技园我看过多次,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科技园展现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研成果,令人鼓舞,很受教育,更受启发。
我认为科技园至少有三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行业技术创新的典范,二是科学技术研究转化成现实生产力、产品和品牌的典范,三是解决行业规范经
营活动的一个治本的典范。
这三个方面,湖北中烟科技园对我们有很多启示,比如解决科研工作的理论与生产实践脱节问题,防止科研工作中的形式主义,避免物资采购中的不规范等方面问题,都可能得到很大的改善。
下面,针对学会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找准学会的定位
如何发挥好学会的作用,怎么来定位,我们要做更深入的思考。
国家局领导历来都很重视学会工作,在总公司成立之初就成立了烟草学会,学会和中国烟草总公司的成长轨迹基本是一致的,烟草学会在不同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在新的形势下,怎么按照张辉理事长提出的“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服务行业”这一原则来定位,有几个重点需要大家思考。
第一,要将各级学会打造成国家局联系广大科技人员的桥梁。
科技司是一个桥梁,是官方的,与科技人员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学会这个桥梁其关系是两者对等,作用非常独特。
第二,要将学会打造成行业科技人员学术交流、展示科技创新成果的舞台和平台,举办学术年会就是提供舞台和平台。
第三,要将学会打造成行业科学普及的阵地,科学普及是学会的一个重点工作。
第四,要将学会打造成科技人员之家。
家是什么概念?三层含意,一是如果到国家局有事儿没事儿来学会看看、坐坐,学会要让科技人员有家的感觉;二是与学会有关的事情要像家里人一样为他们办,搞好服务;三是科技人员来机关不是找学会办事,我们要热情提供帮助,帮着找人办事。
科技人员要把学会当作自己的家来看待,来了要进进屋、说说事、串串门。
学会要有这样增加亲和力的概念,要从这些方面努
力。
二、突出工作重点
学会工作要突出重点,发挥学会特有的作用。
学会是机关比较特殊的一个组织和机构,有独特性。
学会有哪些工作重点,我谈几点看法:
一是要坚持办好学术期刊。
牢牢占领这个难得的展现行业科研成果和发挥社会影响的阵地。
我曾经说过这个期刊在行业里是独一无二的,面向社会的影响是难得的。
为什么难得?冠以国家字头的烟草学术期刊,全世界都没有,《中国烟草学报》名称响亮,坚持跟踪行业科技重大专项,坚持鼓励原创,人家才引用你的文章,影响力才能不断提升,期刊是学会工作的一个亮点,是学会工作的一个重点,要保持它的学术地位,只能提升,不能下降。
二是要发挥专业委员会的特色。
专业委员会具有专业特点和聚集本专业领域人才的优势,每个专业委员会都可以提出很多从学术角度、研究角度要解决的问题。
去年张辉理事长带队进行调研,提交的《部分重点品牌发展与优质原料供给调研报告》得到国家局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
每个专业委员会都要提出本专业领域一两个行业关注的热点话题、敏感问题,通过学术研究的形式进言,作为每年的一项任务,以专题研讨报告形式提交国家局。
集众人智慧,克行业难点,这既是学会的成果,也是改进工作的政策建议,这样就能够充分发挥学会的作用和专业委员会的作用。
三是重视科普宣传工作。
科普工作不能仅限于烟草工业农业一般知识的宣传,应该开拓视野。
湖北中烟科技园就是很好的科普,形象展示了最新科研成果,直观明了。
行业近年来积极推进多项科技重大专项,有些已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实际应用,这些东西要介绍给行业和社会。
科普工作非常重要,是提高行业广大职工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从科学技术的角度展示行业形象,对社会客观认识烟草行业有着积极的作用。
科普的内容很多,我认为科普这件事大有可为,应该当作事业来做,选择什么样的角度进行科普宣传需要认真研究。
四是要坚持与其他部门工作的有机结合。
学会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科普宣传、优秀人才推荐遴选、九个专业委员会组织建设以及烟草博物馆等工作内容涉及机关许多部门的工作职责,学会要主动与机关各部门进行事先沟通,听取意见,争取支持,配合工作,不干扰、不介入业务工作过程。
学会工作离不开机关各部门的理解和支持,需要学会办事机构坚持积极主动协调。
五是发挥学术团体的独特作用。
面对控烟的社会舆论,学会是一个独特的渠道,以学术研讨的形式,以社团的名义,可以公开地释疑解惑,消除对烟草行业认识的误区、误解、误读,学会可以通过发表学术研究成果表明观点和立场,发挥好学会在这方面的独特作用。
三、切实加强学会建设
一是各级领导要重视。
能不能发挥刚才讲的学会几个方面的作用,领导是否重视是关键。
二是选好、配好学会工作人员。
要按照工作要求配备学会干部,学会不是一线部门,在某种程度上是“冷板凳”,但是要把冷板凳坐热,要冷锅热
炒。
学会办事机构的同志要热爱学会工作,安心学会工作,能够在工作中积极想办法,把学会工作真正当作事业来做,要带着一种工作热情和积极态度搞好学会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这样同样是为行业改革发展作贡献,同样会有成就感。
三是要切实提高服务意识、主动意识。
科协讲“三服务、一加强”,学会的工作就是服务,要热情、积极主动地去做,这样一定能把学会工作做好。
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出“反对‘四风’、服务基层、服务群众”,要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推动我们学会的工作,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发挥学会促进科技创新、培养科技人才、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的积极作用,推动学术活动与科技创新相结合,努力搭建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创新热情,为实现“卷烟上水平”和解决“三大课题”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