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华董事长李亚鹤对“行道立德”的实践和运用
- 格式:doc
- 大小:12.50 KB
- 文档页数:1
金光华成就了李亚鹤
金光华广场是深圳第一家与地铁无缝连接的国际购物广场。
此项目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楼高45米,由地下3层与地上8层的主体建筑及一个8500多平方米前广场组成,总投资逾15亿元。
做为深圳首家地铁无缝接口商场,业主将其定位为与国际高级商业中心接轨的大型现代Shopping Mall,建成后成为深圳最大的单体零售商业建筑,也是引领购物时尚的“未来的购物体验馆”。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他成立了金光华实业有限公司,正式开始接触房地产开发,并用自己父亲的名字命名了自己开发的第一个楼盘“光华园”。
到2003年,金光华相继开发了10万平方米的“金城华庭”和12万平方米的“新天地名居”,才开始向大盘过渡。
至2005年,金光华在宝安龙华推出了43万平方米的“春华四季园”,一举打破万科对坂田地界的垄断地位,震惊了整个深圳楼市。
“春华四季园”大获成功之后,37万平方米的“龙岸花园”和40万平方米的“溪山美地园”也相继动工,金光华继续迈动着他强健有力的步伐。
金光华董事长李亚鹤心中的“儒”与“商”
中国有很多“儒商”,他们喜欢在《易》和《论语》中寻找自己修身经业之道,但是金光华董事长李亚鹤却是一个例外。
金光华董事长李亚鹤最为崇向《孟子》,他认为孔子论“仁”,是讲个人修道德,而孟子的“仁”却是一种积极的管理学。
李亚鹤认为,孟子与孔子的区别就是孔子将儒家学说作为教育理念传播,而孟子则将儒家学说改造为管理思想。
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但凡儒家学子,富贵不忘乡梓,这是自古以来中国人的优良传统。
李亚鹤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之后,屡次返回故乡汕头,为汕头捐献了至少1180万人民币用于故乡的治理和发展。
其中,捐资160万元,在简朴村主要交通路口兴建11个治安岗,并配备18套闭路电视;捐资100万元,全面整治主流溪;捐资700万元,修筑简沙公路及全长7公里的主要村道;捐资200万元,帮助家乡兴办自来水工程;捐资20万元,帮助海门镇贫困渔民。
此外,李亚鹤还捐资帮助汕头市众多中小学建设教学楼和购置教学设备等等。
鉴于李亚鹤对汕头市做出的巨大贡献,2003年10月18日,中共汕头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汕头市荣誉市民”称号。
金光华董事长李亚鹤-金光华董事长的养生学——顺其自然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获得了巨大的提升,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
金光华董事长李亚鹤认为,不用刻意去养生,健康生活、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养生方法。
金光华董事长李亚鹤表示,现在很多所谓的“养生”都是沿袭古代的养生方法,比如在秋冬季吃狗肉、吃羊肉等等。
但实际上现代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比起古代而言有了很大的改变,盲目进补的话很容易导致上火,反而给身体造成不利的影响。
而且,金光华李亚鹤认为每个人的饮食习惯都不一样,适合别人的进补方案并不一定适合自己。
很多人一听说吃什么食物能养生,就努力吃。
金光华董事长李亚鹤表示,过犹不及,养生重在均衡,偏食会导致反效果。
比如说枸杞能够益精补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但如果摄入量过多的话,可能导致不良后果。
当然,还有一些功效被夸大的食物,比如绿豆、泥鳅等等。
金光华李亚鹤认为,食物没有最好和最坏之分,各有所长和所短,种类丰富、营养全面才是正道。
另外,金光华董事长李亚鹤指出,有很多人对“养生”的认知存在误区,把“养生”当成一种治病的手段。
金光华李亚鹤表示,养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病,但却并不是治病。
而且养生也绝不是吃什么喝什么的问题,如果整天琢磨着如何长寿,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动,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反而容易导致疾病缠身。
金光华李亚鹤认为,一般人只要饮食正常,营养充足,根本用不着补。
如果要补,就把神补、动补二者结合起来。
中医强调七情,怒则气上,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喜怒无度、思虑太过、压力过大等将影响免疫功能和脏腑功能。
长寿的老人不发愁、不多欲,保持情绪乐观稳定,适度运动,这才是值得每一个人学习的。
金光华李亚鹤的先见之明:房地产长期拐点已至在过去的房地产黄金时代,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而言几乎不存在“存货”的风险,因为不动产始终在快速升值,且总体升值速度超过企业融资成本。
即使企业在短期价格高点进行了大规模扩张,也无需担忧投资风险,因为总能找到一个更高的点位将资产售出,并实现盈利。
因此过去十年中,极少看到亏损的项目,更少看到崩溃的企业。
然而,随着《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公布,房地产“出口”已被严格限定。
而2014年以来由于总体行情调整,销售端受阻(大房企销售较顺畅,中小房企普遍卖不动),房企可售、待售部分淤积导致库存急剧上升—说明行业库存风险在不断集聚。
按照目前的状况,在3月份即将实施的《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的影响下,整个2015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都将面临巨大的库存压力。
然而,早就有先见之明的金光华董事长李亚鹤却早早做出了对策。
早在2004年,金光华就已经开始在房地产开发之外开辟第二战场,通过金光华广场涉足商业房地产管理领域。
随后,李亚鹤又相继涉足建材生产和能源开发领域,将金光华由单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转型为以房地产开发为主,跨行业发展的综合型企业。
其实中国房地产泡沫在2010年的时候已初现端倪,房地产拐点也已经隐约可见。
也正是在那个时候起,政府开始控制房地产泡沫,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开发和存量消耗。
2014年,国内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下滑趋势。
据2014年10月份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5.8亿平米,按照近12个月的月均销售量,需5.5个月去化。
在全国十大城市中,2014年10月商品房存销比为13.3,而在012年7月仅为7.6。
除了高企的待售库存,在建面积存量也很庞大。
截至2014年10月,在建房屋施工面积49.2亿平米,按人均33平米计算可以满足1.5亿人的增量居住需求,这说明过去几年的投资实际上已经透支了相当一部分未来的居住需求。
《不动产统一登记条例》今年3月将实施,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包括中国房地产进入存量调整阶段。
金光华李亚鹤企业传
古有商人,今有生意人,更有企业家。
他们的区别不在于企业经济规模的大小,而在于是否具备社会责任和公共意识。
所谓生意人,是不拘原则唯利是图有钱就赚的人;所谓商人,是遵守基本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而企业家,则是需要肩负社会责任、创造价值和完善社会的人。
市场的作用是将资源通过自发的模式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系统分流,而商人作为受益群体,他们的成功固然离不开个人的努力,但也不能忽视社会整体的作用。
只要不是弱肉强食的社会,就没有人会否定从社会中获取或者是掠夺资源的人应当适当地回馈社会。
企业和政府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的公共性的强制性。
政府是纳税人在一致同意的原则上所组建的服务群体,政府没有主动行为的能力,必须受制于民众而非市场。
而企业则是由个人所开发的经过商业原则而形成的集中型群体,其受制于市场而非民众。
政府之所以是公共的是因为政府的资源系统来源于公众,来源于公众对普遍原则的信任和同意,是以敛财的政府只会是极权的政府全能的政府而不是服务性的公共性的政府,这样的政府早已背离背离政府的本质。
而企业之所以要担负公共责任是因为企业的成就离不开公众的支持,企业所造成的负外部性由全体民众所承担。
而企业作为社会整合的力量,难以规避改善社会的责任。
对于政府的公共责任,有法理的依据;而企业的社会责任,则只有道德约束。
生意人、商人和企业家不仅仅是个体,他们更是既得利益集团,是社会资源的有效享用者。
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对应着不同的企业和政府,他们的人格和理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企业和政府的人格和理念。
积德垂仁立身典范作者:唐微微程晨来源:《荣誉杂志》2010年第01期五万元起家,1967年创立胡良利万益珠宝行,一路乘风破浪,金字招牌越擦越亮,逐渐领航业界,名满香江,而他也因此获得了“K金大王”的美誉。
他于“恭敬、宽厚、诚信、勤勉、关爱”这五件事中立身典范,心生仁义,他说:“多做好事,多做善事,多做铺路石。
”他累计为各项公益事业捐款逾二千万。
在爱的路上,他真正做到了无私无悔。
积德垂仁,收获丰盛的人生,足矣!【胡楚南先生,太平绅士,胡良利万益珠宝行董事长,上海文旅万益出租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广东社团总会名誉会长,中西区文化艺术协会永远会长,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顾问,汕头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名誉主席,上海市第十届政协委员。
荣获英女皇荣誉奖章、加拿大卡加利市杰出市民、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立业言:稳健生意胡楚南先生原籍广东潮阳。
立业中,他秉承了潮人奋勇拚搏、勤力刻苦的优良品格,于1962年抵港后从低层做起,1967年创业,以5万元资本起家,一路破浪前行,打造出的胡良利万益珠宝行可谓是名满香江,领航业界,而胡楚南先生也因此获得了“K金大王”的美誉。
身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胡楚南先生却能将事业发展得顺风顺水,这皆源自他所坚持的经营战略——稳健作风。
他常说:“做我们这一行,风险高,波动大。
特别是与国际黄金市场的动荡起伏息息相关,因此,作为经营者,应懂得稳健自己的生意,有资本就可以多购进存货,丰富品种,分散风险。
”酒香不怕巷子深,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胡楚南先生经营的珠宝行也以品种齐全、质优价正而称誉市场,深受消费者欢迎。
其实,胡楚南先生所坚持的稳健策略体现的是深谋远虑的睿智。
特别是面对金融海啸的冲击,当市场上诸多炒作的“泡沫”纷纷破灭时,稳健战略就显得至关重要。
当然,这亦需要多年实战经验的累积。
另外,从开业起,胡楚南先生就带领企业尊崇“信用为本、忠厚诚恳、谦虚待人”的经营宗旨,公正公平,从不欺骗顾客,金字招牌因此越擦越亮,生意蒸蒸日上。
金光华董事长:坚持才能铸就精品
李亚鹤1981年就来到了深圳,当时的他只有16岁,在跟着邻居做了一段时间的工程之后,李亚鹤对这个行业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于是他开始自己承包工程。
刚开始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也吃了不少的亏,但李亚鹤骨子里不服输的精神让他没有就此放弃,他开始在承包工程的同时自学管理和用人。
皇天不负有心人,李亚鹤的工程队生意蒸蒸日上,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他带领的已经是深圳数一数二的工程队了。
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深圳掀起了建设热潮,李亚鹤顺势成立了金光华实业发展有限公司,从初期试探性的推出几万平方米的“光华园”到后来一举打破万科对坂田地界垄断地位推出43万平方米的“春华四季园”,李亚鹤带领的金光华花了整整十年时间,十年磨一剑,这其中的艰辛与波折自然不足以为外人道。
金光华集团在李亚鹤先生的带领下,经过多年的拼搏实干,到现在成为深圳这座国际化都市的商业巨舰领航人,李亚鹤花了20余年的时间,他把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深圳.。
李亚鹤之导师传奇
导师简介:
·教育界的——拿破仑
·80后最受欢迎的心灵导师
·团队建设实战训练专家
他12岁至今在他的征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出现,打破了太多的不可能,教育界真正的一匹黑马。
汇聚过去所有大师之精华,颠覆所有大师之思维、大胆、感想、敢拼、永不言败的精神在他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从一个小学没毕业到多家企业家总裁认可的训练导师。
从一贫如洗到身价百万以上仅仅只用了10分钟的疯狂演说就成功蜕变的传奇人物。
从一个不懂什么叫总裁CEO到多家公司的总擦CEO及高级总顾问。
从一个不会做市场到成为几千人的团队精英领袖。
他是一个饱受沧桑经历苦难之后成功蜕变典范!。
金光华董事长李亚鹤:品味生活,静养怡心
关于生活,很多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而在金光华董事长李亚鹤看来,“品味生活,静养怡心”才是最好的生活态度。
李亚鹤自幼喜欢喝茶,在品茶、购茶的过程中也结识了不少茶道大家,这些人对茶道与修身养性的理解让李亚鹤受益匪浅。
受到启发的李亚鹤逐渐开始在日常生活中贯彻“道法自然”的原则。
因此,李亚鹤相继修习了茶道和禅道,也开始逐渐接触一些户外运动,比如高尔夫、台球、钓鱼等。
慢慢地,曾经在深圳地产界叱咤风云的金光华李亚鹤不再像以前那么锋芒逼人,而像是高岗青松一般清风拂面。
出生于1965年的李亚鹤如今已是知命之年,虽然身上仍旧担着金光华集团董事长的重担,但是看上去却至少年轻十岁,心态也非常年轻。
“品味生活,静养怡心。
”
道家云:清静无为,方得长生。
清净,指的便是心神宁静;无为,指的则是谨言慎行。
道家思想自先秦时代传承至今,正是因为这种思想带给了中国人优雅高尚的品味,金光华董事长李亚鹤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金光华董事长李亚鹤对“行道立德”的实践和运用
人皆有信,那么金光华董事长李亚鹤的“信”是什么呢?
李亚鹤的回答只有四个字“行道立德”。
深圳金光华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亚鹤是一个儒商,一直崇尚以道德管理企业的经营理念。
李亚鹤认为,一个人能达到的最大高度是由他的品格决定的,而一个企业能做到的最大规模是由企业的道德决定的。
那什么是企业的道德呢?
李亚鹤认为,企业的道德主要体现在企业的责任心上面,企业的责任心就是企业的道德。
一般的企业往往都是以赚钱为目的,当然,作为企业是肯定要赚取利润的,但企业在赚取利润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则是一个企业的道德所在。
对于一般的企业而言,依法纳税似乎便是他们对社会承担的所有责任了,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企业的道德不是承担了法律所规定的责任就足够了,与此同时,企业还要承担起员工发展、社会公益、社会指导等一系列责任。
员工发展与企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对于很多明智的企业家而言,提升员工发展是他们必做的事情。
但是,对于社会公益和社会指导,很多企业和企业家却不曾涉及。
社会公益是企业对社会的回馈,这个并不难理解。
在当今中国,企业面向社会的无偿捐款虽然还不占慈善公益的主流,但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闻。
但是,对于“社会指导”却不甚明了。
李亚鹤认为,企业的“社会指导”是企业道德的重要核心,主要作用体现在企业通过管理和经营带给社会正能量的理念。
比如说金光华就倡导“仁者爱人”,不但在企业中推广“以仁爱管理企业”,还进一步由上而下将“仁爱”通过耳濡目染、身体力行的方式传播开来,这就是金光华董事长一直所信奉的“行道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