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三年级《望庐山瀑布》课件【三篇】
- 格式:docx
- 大小:43.66 KB
- 文档页数:12
小学语文三年级《望庐山瀑布》课件【三篇】【教学目标】1.理解4个生字,会写“炉“、“银”、“流”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重点】1.理解4个生字,会写“炉“、“银”、“流”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3.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4.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准备】教师:生字卡、挂图、课件、录音机。
学生:预习课文、读《静夜思》(李白)、搜集已学过的或课外读过的古诗。
【教学过程】一、以旧引新,激趣导入1.复习李白《静夜思》和《赠汪伦》。
(课件《静夜思》和《赠汪伦》)导语:这是大诗人李白写的诗,谁会背呢?今天,我们又学习一首李白写瀑布的诗。
2.师引述:我国唐代有个诗人叫李白。
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叫《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齐读题、释题。
释题后问: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3.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就是李白作诗时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出示庐山风景片,解说其秀丽的风光)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过渡语:诗人究竟写了些什么?我们读了课文就知道了。
1.听录音朗读课文。
2.自由读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顺诗句。
3.出示生字卡(庐、瀑、炉、疑、银、烟、流)谁会拼?(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同桌互读互查)4.让学生观察范字(银、烟、流),交流识字写字的经验。
5.有重点地指导识记(“银”字有两个“竖提”,“艮”的竖提应略向下,长于金字旁的竖提。
板书生字)6.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7.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课件《望庐山瀑布》)8.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课件注释)9.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师巡回指导。
10.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中想像: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
3.指名描述画面,师引导学生把想像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你最想说什么呢?5.感情朗读:(课件《望庐山瀑布》)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朗读古诗。
通过听录音读、跟读、范读、赛读、评读、自由读、同桌互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熟读成诵,情境背诗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小组背,表演背,齐背(配音古筝,师引述望庐山瀑布)五、拓展活动你还读过李白写的古诗,读或背给同桌听。
课件:早发白帝城六、小结是的,庐山瀑布以其雄伟壮观吸引了我们,下面我们再来欣赏那磅礴的气势。
七、布置作业1.抄生字“银、烟、流”每个写一行。
2.背诵、默写《望庐山瀑布》。
八、板书设计《望庐山瀑布》见:香炉、紫烟、瀑布挂前川听:飞流直下三千尺、对祖国山河热爱感:落九天【篇二】小学语文三年级《望庐山瀑布》课件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后的12个生字及8个二类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部分词语,学习秀,幻增,添这四个生字。
(2)准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激发学生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3)理解总分段结构,感情朗读第1小节,背诵第1小节。
教学重点与难点:感情朗读第一小节,背诵第一小节,学会课文后的生字词,理解部分的词语。
体会遗词造句的优美,体会庐山云雾的奇幻,神秘。
教学准备:录相、录音、词卡教学过程:一、揭题你们听说过庐山吗?它是我国的旅游胜地,地处江西九江市,有避暑山庄之美称,说起庐山,不由得使我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望庐山瀑布》(师背)知道它赞美什么?其实,庐山最有特色的是它的云雾,庐山的去雾有什么特点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七课,板书:庐山的去雾(读题)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感受庐山的风景、激情你们看,这就是庐山!学生边看过听。
结束提问:庐山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三、预习课文要求:(1)读准课文后生字字音以及由生了组成的词语。
(2)把课文读准确,通顺。
四、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词情况A、通过预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字词?(生答师出示)B、你利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语?(2)检查朗读情况四小节由四个同学朗读。
要求:其余同学认真听,注意有没有添字、漏字、读破句,并作记号。
(3)学生齐读课文:思考: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4)读后提问,并相对应板书:景色秀丽千姿百态瞬息万变五、学习课文第一小节过渡语:庐山的景色是这样的美丽,我们如何把看到的描写出来呢?我们试说第一处风景。
出示风景一(1)你看到了什么?(2)教师简单的描述一下,提问:如果不看图只听老师的描述,你觉得庐山的风景美吗?(3)默读课文第一小节,学习课文是如何描述的要求:划出文章的中心句,想想第一句与后几句是什么关系?检查默读情况:A、这个小节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是什么关系?B、课文中哪些词儿你不理解?(生提出问题,集体解答)C、图文对照,哪几句话描写了图上的景物,找出来,读读,你们喜欢这风景吗?请一同学试读出喜欢的语气。
D、指导朗读。
(方法:生读,生评,不当处师范读,听录音读。
培养语感)庐山内山谷、高峰、瀑布、溪流、云雾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师范读,让生感受语气的变化)E、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么多的`雾,我们在山上漫步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找出描写自己游玩时感觉的句子读读。
师引读,庐山的云雾那么多,在山上游提问:你真的能摸到云雾吗?从哪个词儿中能够看出?从哪个词儿中能够看出雾多?师引背:漫步山道F、句式比较:漫步山道,感觉真是舒服极了。
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提问:哪句句式好?为什么?描写出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G、播放腾云驾雾片断。
体会飘飘欲仙的感觉。
H、实时指导朗读,读出飘飘欲仙之感。
方法:看录相、听录音、找感觉,学一学。
I、试背:方法:引读、引背、试背相结合。
J、请一同学用优美动听的语言把我们今天学的内容介绍给在座的每一个同学听听。
六、复习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第七课庐山的云雾,了解到庐山景色秀丽、云雾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还学到了几个新的词语。
(出示词语朗读)七、作业:1、描红2、田格出示:秀、增、幻、添,四字观察其在田格中的间架结构。
并抄写。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庐山的云雾》教案之一,庐山的云雾,希望对你有协助!【篇三】小学语文三年级《望庐山瀑布》课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借助相关资料理解重点词语,进而读懂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4、提升学生自学水平、想象水平、欣赏美的水平和艺术感染力。
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教学重点:通过图画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古诗,提升学生自学水平、想象水平、欣赏美的水平和艺术感染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喜欢旅游吗,看这里,你感觉怎样,想说些什么?2、唐朝大诗人李白就曾被这里的瀑布深深的震撼,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望庐山瀑布》。
(板书诗题:望庐山瀑布)齐读。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感受诗人语言文字的'魅力吧。
二、了解诗人,检查预习1、通过预习请你用最简单的话介绍一下李白,注意不要重复。
2、老师也查找了一些资料,能够帮我们进一步了解李白,谁来读一读。
a出示课件,请一名生读。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我国历,被称为诗仙。
他的诗他的诗想象新奇,语言清新明快,所以广为流传。
b师:我们曾学过几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赠汪伦》、《夜宿山寺》、《望天门山》、《早发白帝城》等。
三、试读古诗,初知诗意1、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那么诗人李白笔下的瀑布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打开书81页)请同学们自由读,注意要读准字音。
2、谁愿意读一读?指名朗读古诗,相机纠正读音,标注节奏。
(2人)四、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1、为了更好的理解古诗,读的时候要有节奏,读出诗的韵律美。
让我们一起听一听播音员是怎么读的。
读的好吗?男、女生比赛读一次能够吗?师:好了,读的有进步,下面谁能讲讲课题的意思?生:“望”是看的意思,题目是说看庐山的瀑布。
师:那作者为什么不写看庐山瀑布,而用望这个字呢?生:因为作者是从远处看瀑布。
师:对了,那你见过瀑布吗?谁能说说瀑布的样子。
生:我在长白山上看见过瀑布,它是从高山上直流下来的水,水流得很急,像倒下来似的,远远地看去像一块白布。
师:是一块铺在桌子上的白布吗?生:是垂挂着的白布。
师:对,这样说就准确了。
水流从高山陡峭的地方倾泻下来,远远望去就像一块白布垂挂山前。
师:瀑布宏伟壮观,一泻千里,而庐山的瀑布更是秀美无比令人神往。
师:那么作者都望到了什么,让我们到诗句中去感悟吧。
请大家小组四人互读古诗,结合注解,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说说自己对诗的理解。
有什么问题也能够提出来。
(学生自由表达,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
)出示幻灯: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一)品读一、二两行诗。
(1)指名读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2)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诗中所描述的景物。
(二)品读三、四两行诗(1)指名读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提问:谁能够用朗读的方法告诉大家水流得很快?(要求学生朗读时能够突出“飞”、“直”、“落”三个字。
)2、(课件出示庐山瀑布的录象)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庐山瀑布飞泻直下的壮观景象吧。
3、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4、指导朗读诗句。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评读,配乐诵读等读好第三行诗,读时要求语调稍扬,重点指导朗读“飞流直下”,要求读时语速快速而响亮,给人以水流很快之感。
5、“三千尺”有多高?假如我们的教学楼一层有4米高,3千尺相当于250层教学楼的高度。
在这里,“三千尺”不是准确的数字,主要是形容香炉峰很高,瀑布很长。
李白在很多诗中都有意地把数字夸大了,谁能举出例子来?(课件出示文字,引导学生吟诵:)“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夜宿山寺》“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赠汪伦》“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早发白帝城》6、再读第三行诗,看看“三千尺”要怎么读,能让人感觉瀑布很长?读“三千尺”时语气舒缓,语调稍扬,表现水流很长。
7、课件出示图片,描述“银河”:农历七月,在晴天的夜晚,天空表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很多闪烁的小星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叫“银河”,瀑布看上去跟银河很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