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设备维修风险因素评价表模版
- 格式:doc
- 大小:250.00 KB
- 文档页数:9
工厂设备维修风险因素评价表模版9.6风险消减措施起重吊装的风险消减措施〔1〕编制科学合理的吊装方案,并经批准后才能实施。
〔2〕吊装前进展技术方案和平安考前须知交底。
〔3〕吊装前应事先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当阵风风速大于10m/s时不得起吊作业。
〔4〕必须使用经测试合格的设备,决不使用已损坏或有缺陷的起重设备。
〔5〕所有移动的起重设备,必须定期检查,时间间隔不得超过6个月。
〔6〕清理吊车旋转围现场,人员不得在此围站立和工作。
〔7〕决不超负荷使用吊装滑轮和吊装绳索。
〔8〕调整好吊钩在重物上的起吊点,以免吊起时重物摆动。
〔9〕起重吊索不断股、不套扣、不缠绕,不在吊绳上打结来缩短绳长。
〔10〕所有吊耳及吊点必须经联合检查合格前方可使用。
〔11〕吊车站位及行走路线地面需压实,必要时铺设跑板。
〔12〕吊装时各岗位分工明确,指挥信号准确无误,严禁随意操作。
高处坠落风险消减措施〔1〕作业人员身体条件符合要求,无忌高症。
〔2〕作业人员着装符合工作要求。
〔3〕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平安帽、平安带,对2m以上的作业平安带必须挂牢方可作业,制止平安带下挂上用。
〔4〕作业点下方设戒备区,并有戒备标志。
5678910111〔3〕作业人员佩戴好平安帽。
〔4〕施工人员配备工具袋,施工工具和工件有防滑落措施。
〔5〕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作业人员不存在幸运心理。
〔6〕严禁向下抛投杂物。
火灾风险的消减措施〔1〕严格遵守公司用火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有关审批权限。
〔2〕制止烟火的场所,严禁吸烟和用火。
〔3〕根据施工现场所处的位置,确定用火区域级别。
〔4〕根据用火区域级别办理用火手续,防火监护人员必须严格落实平安防火措施,备置可靠的消防器具,做好监护工作,严禁监护人脱离动火现场。
〔5〕执行“三不动火〞的平安规定。
用火区域动火,风力超过4级,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6〕动火区域不得存留易燃、易爆物品。
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平安距离不得小于5米,氧气瓶和乙炔瓶与动火点的平安距离不得小于10米。
设备维护风险评估表
1. 设备信息
设备名称:____________
设备型号:____________
设备供应商:____________
装置位置:____________
3. 风险等级评估
根据风险等级评估矩阵,将每个风险类型的风险等级进行评估,确定其对设备维护的影响程度和风险控制措施的紧迫性。
4. 风险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制定实施计
划和责任人。
5. 风险监测和改进
监测和评估已实施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及时调整和改进。
6. 总结
对设备维护风险评估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保障设备安全和稳
定运行的建议。
参考文献
(列出参考文献,如适用)。
工厂设备维修风险因素评价表模版
9.6风险消减措施
9.6.1起重吊装的风险消减措施
(1)编制科学合理的吊装方案,并经批准后才能实施。
(2)吊装前进行技术方案和安全注意事项交底。
(3)吊装前应事先与当地气象部门联系,当阵风风速大于10m/s时不得起吊作业。
(4)必须使用经测试合格的设备,决不使用已损坏或有缺陷的起重设备。
(5)所有移动的起重设备,必须定期检查,时间间隔不得超过6个月。
(6)清理吊车旋转范围内现场,人员不得在此范围内站立和工作。
(7)决不超负荷使用吊装滑轮和吊装绳索。
(8)调整好吊钩在重物上的起吊点,以免吊起时重物摆动。
(9)起重吊索不断股、不套扣、不缠绕,不在吊绳上打结来缩短绳长。
(10)所有吊耳及吊点必须经联合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11)吊车站位及行走路线地面需压实,必要时铺设跑板。
(12)吊装时各岗位分工明确,指挥信号准确无误,严禁随意操作。
9.6.2高处坠落风险消减措施
(1)作业人员身体条件符合要求,无忌高症。
(2)作业人员着装符合工作要求。
(3)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带,对2m以上的作业安全带必须挂牢方可作业,禁止安全带下挂上用。
(4)作业点下方设警戒区,并有警戒标志。
(5)现场搭设的脚手架,防护围栏符合要求。
(6)垂直分层作业中应有隔离设施。
(7)梯子和绳梯应符合要求,
(8)攀登或作业时要手抓牢、脚登稳,避免滑跌,重心失稳。
(9)夜间高处作业要有充足的照明,必要时安装临时照明灯具。
(10)特级高处作业配备防爆通讯联络工具。
(11)严禁使用吊车运送作业人员。
9.6.3坠物伤害的风险消减措施
(1)作业区域下方围栏警戒区域,禁止区域内有人走动。
(2)现场设专人监护
(3)作业人员佩戴好安全帽。
(4)施工人员配备工具袋,施工工具和工件有防滑落措施。
(5)采取正确的施工方法,作业人员不存在侥幸心理。
(6)严禁向下抛投杂物。
9.6.4火灾风险的消减措施
(1)严格遵守公司用火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有关审批权限。
(2)禁止烟火的场所,严禁吸烟和用火。
(3)根据施工现场所处的位置,确定用火区域级别。
(4)根据用火区域级别办理用火手续,防火监护人员必须严格落实安全防火措施,备置可靠的消防器具,做好监护工作,严禁监护人脱离动火现场。
(5)执行“三不动火”的安全规定。
用火区域内动火,风力超过4级,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6)动火区域内不得存留易燃、易爆物品。
氧气瓶和乙炔瓶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5米,氧气瓶和乙炔瓶与动火点的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米。
氧气瓶不能曝晒,乙炔瓶不能倒放。
(7)不了解动火周围的安全状况时不得动火。
(8)按业主要求,动火票由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向甲方安全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动火手续,并由甲方生产单位派出熟悉情况的看火监护人。
(9)电气开关及导线的载流量要符合用电设备负载要求,避免过热引发火灾。
(10)经常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发现火险隐患,由检查者填写《隐患整改通知书》下发给火险隐患单位,并有检查者负责跟踪整改。
9.6.5机械伤害的风险消减措施
(1)施工机械的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并持有操作资质合格证。
(2)工作前,操作人员应检查施工机械设备的清洁、紧固、润滑、保护接地等情况,确认合格方可启动。
(3)患有疾病有碍安全的人员,不得驾驶和操作施工机械。
(4)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严禁把机械交给其他人员驾驶和操作。
(5)施工机械应由经过批准的机组人员或专人负责使用和管理,操作人员应遵守保养规定,认真做好各级保养,保持施工机械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每班应填写运转、维护修理情况记录。
(6)操作人员中应按规定时间对机械设备运转部件加注润滑剂,开动前、工作前、工作中、停工后,均应按规定项目对各部位进行检查,并应及时排除故障或提出修理意见。
(7)施工机械在运行中如有异常响声,发热或其他故障,应立即停车切断电源或动力源后,方可进行检修、修理。
(8)施工机械不得“带病”运转或超负荷使用。
施工机械的外传动部位,应加设安全防护罩。
防护罩应便于停车检查和加注润滑剂。
(9)移动式施工机械在使用前应将移动轮子用垫块挡住或将底座固定牢靠。
(10)新的施工机械或经过大改装和拆卸后重新组装的机械设备,必须按有关现行标准进行检查、鉴定和试运转。
(11)运转中的施工机械,严禁进行维修、保养、润滑、紧固、调整等工作。
夜晚或光线不足时,作业区和驾驶室内应有足够的照明。
(12)机械开动前,应先检查地面或基础是否稳定,转动部件是否充分润滑,制动器、离合器是否动作灵活,经检查确认合格方可启动。
(13)除规定座位外,不得在机械的其它部位坐立。
运转时,不得用手触摸转动和传动部位,严禁直接调整运转皮带。
(14)重型机械设备需要通过架空线路、交叉路口、管架管廊时,应先调查了解,取得可靠数据,并经主管部门确认批准,方可通过。
(15)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工具的构造、性能、操作方法和安全要求,施工前应检查所用工具,严禁使用不合格的工具。
(16)电动或风动工具在使用中,不得进行调整和修理。
停止使用时得将工具放置在机器或设备上。
(17)电动工具的转动部位应保持清洁、润滑,转动灵活,工作中工作人员离开时,应切断电源。
9.6.6触电风险消减措施
(1)施工用电必须按规定手续申请临时用电证,非电气作业人员不得从事电气作业。
(2)施工用电严格执行JGJ46-20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用电线路采用绝缘良好橡皮或塑料绝缘导线,施工现场不得架设裸体导线。
(3)凡与电源连接的电气设备,未经验电,一律视为有电。
(4)线路送电必须通知用电单位,直至班组个人,严禁私自停送电。
(5)线路停电后,用电设备均应拉开电源开关,并挂上“严禁合闸”警告牌,电气设备检修时,应切断电源,线路且有明显切断点,挂上“有人工作,严禁合闸”警告牌。
(6)停电检修应在电源侧方向装设临时接地线,装设临时接地线的顺序是先装接地端,再装导线端,施工完毕拆除接地线的顺序与安装时相反。
(7)配电板上的电源开关应根据电气设备容量而定。
实行一闸一保一机制,严禁一闸多用(即2台或2台以上电动设备共用一台开关)。
(8)在金属容器内或潮湿地区施工,照明应采用安全行灯,电压不能超过直流12V。
(9)电气设备跳闸后,应仔细查明原因,经检修排除故障后方能合闸送电,严禁盲目合闸。
(10)手持电动工具,应装设漏电保护器,所有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均应有可靠的接地保护。
(11)在临近高压线路施工时,应设置防护遮栏,确保安全距离。
(12)线路架空或电缆埋地铺设应符合要求,电缆过路或有可能载重车辆碾压的地方必须加穿钢管保护。
9.6.7车辆伤害风险的消减措施
(1)车辆驾驶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车辆驾驶人员不准将车辆交给无证人员。
(2)遵守交通规则,在施工作业区应严格执行四川石化公司等的车辆运输要求及相关规定。
(3)保持车辆性能完好,不准许车辆带病上路。
(4)车辆起动前要先检查轮胎的汽是否充足,有无漏油,刹车、离合器及方向盘是否功能完好。
(5)车辆停靠后应将档位放在空档上,点火钥匙拔下,拉紧手刹车
(6)严禁超载,严禁客货混装。
(7)不用车辆做与其功能不符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