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 格式:ppt
- 大小:424.00 KB
- 文档页数:49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规律和知识点总结:1.可逆反应和不可逆反应:(1)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同时向正、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可逆反应就看是不是在同一条件下向正、逆反应方向同时进行。
2.化学反应的方向:(1)自发反应:在一定条件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成为自发反应。
无需外界帮助≠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进行或者不能进行完全的反应,例如:酒精的燃烧需要点燃,铁粉和硫粉的反应需要加热,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照等等的反应,都是自发反应。
因为在所需的条件下,反应一旦发生便能自发进行下去。
因而,自发反应与反应条件没有必然联系。
(2)能量判据:∆H < 0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是放热的。
并且反应放出的热量越多,体系能量降低得也越多,反应约完全。
规律:①一般来说,如果一个过程是自发的,则其逆过程往往是非自发的。
②自发反应和非自发反应是可能相互转化的,某一条件下的自发反应可能在另一条件下是非自发反应。
例如2NO + O2= 2NO2,在常温下是自发反应,在高温下,其逆反应是自发反应。
③吸热的自发过程或者自发反应:a. 室温下冰块融化b. 硝酸铵的溶解c. N2O5和(NH4)2CO3的分解(3)熵增加判据:∆S > 0常见的熵增加反应:(1)产生气体的反应:例如双氧水的分解(2)高温下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例如碳酸钙高温下分解(4)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H - T∆S < 0的方向进行。
3.化学平衡状态:(1)研究对象:可逆反应(2)概念: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3)化学平衡需要注意的几点:①前提是“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②实质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③标志是“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4)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①逆:可逆反应②等:v正= v逆 > 0③动:动态平衡④定: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⑤变:外界条件改变时,化学平衡被破坏,并在新条件下建立新的化学平衡。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知识清单一、化学反应的方向1、自发过程和自发反应自发过程是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而自发反应则是在给定的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到显著程度的化学反应。
例如,水总是自发地从高处流向低处,这就是一个自发过程。
而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则是一个自发反应。
2、焓变与反应方向在化学反应中,焓变(ΔH)是一个重要的热力学参数。
一般来说,放热反应(ΔH < 0)常常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但这并不是绝对的判断依据。
例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是放热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可以自发进行。
然而,氯化铵固体加热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是吸热反应(ΔH > 0),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自发进行。
3、熵变与反应方向熵(S)是用来描述体系混乱度的热力学函数。
熵变(ΔS)则是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
对于大多数自发反应,体系的熵通常是增加的(ΔS > 0),因为混乱度增大有利于反应的自发进行。
比如,固体溶解在水中,体系的混乱度增大,熵增加。
但也有一些熵减(ΔS < 0)的反应可以自发进行,这时候焓变往往起到了更关键的作用。
4、综合判断反应方向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需要综合考虑焓变(ΔH)和熵变(ΔS)。
根据吉布斯自由能(ΔG)的公式:ΔG =ΔH TΔS。
当ΔG < 0 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当ΔG = 0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ΔG > 0 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其中,T 表示热力学温度。
二、化学反应的限度1、化学平衡状态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这时的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状态具有以下特征:(1)动态平衡:正逆反应仍在进行,只是速率相等。
(2)浓度不变:各物质的浓度不再随时间改变。
(3)条件一定:平衡状态的建立与条件有关,条件改变,平衡可能发生移动。
2、平衡常数对于一个特定的可逆反应,在一定温度下,无论起始浓度如何,达到平衡时各物质浓度之间存在一个固定的比例关系,这个比例关系可以用平衡常数(K)来表示。
第1节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1.自发过程(1)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需要借助光、电等外力作用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①体系趋向于从高能量状态转变为低能量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能量);②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性(无序体系更加稳定)。
2.熵、熵变(1)熵是描述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符号为S。
(2)影响熵大小的因素①相同条件下,物质不同熵不同。
②同一物质:S(g)>S(l)>S(s)。
(3)熵变=生成物的总熵-反应物的总熵。
3.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1)焓判据:放热过程中体系能量降低,ΔH<0,具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故只用焓变判断反应方向不全面。
(2)熵判据:体系的混乱度增加,即熵增,ΔS>0,反应有自发进行的倾向,但有些熵减的过程也可能自发进行,故只用熵变来判断反应方向也不全面。
(3)复合判据ΔH -T ΔS ⎩⎨⎧<0,反应能自发进行=0,反应达到平衡状态>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都是放热反应。
( )(2)只有放热反应才能够自发进行。
( )(3)能够自发进行的反应就一定能够发生并完成。
( )(4)若一个反应的ΔH >0,ΔS <0,该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
( )(5)反应能否自发进行需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对反应的影响。
( )(6)放热过程有自发进行的倾向性,但并不一定能自发进行,吸热过程没有自发进行的倾向性,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自发进行。
( )(7)C 3H 6(g)+NH 3(g)+32O 2(g)===C 3H 3N(g)+3H 2O(g) ΔH =-515 kJ·mol -1和C 3H 6(g)+O 2(g)===C 3H 4O(g)+H 2O(g) ΔH =-353 kJ·mol -1两个反应在热力学上趋势均很大。
《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勒夏特列原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化学反应无处不在。
从食物的消化到金属的腐蚀,从燃烧化石燃料到工业生产中的各种化学过程,化学反应都在默默地发挥着作用。
而在研究化学反应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理解这两个概念对于我们预测化学反应的可能性、控制反应条件以及提高反应效率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化学反应的方向,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化学反应能否自发进行。
一个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外界持续提供能量,就能够朝着某个方向自动发生。
而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能够自发进行,我们需要考虑热力学的一些参数,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熵变(ΔS)和焓变(ΔH)。
熵,是用来描述体系混乱程度的一个热力学概念。
一般来说,一个反应如果导致体系的混乱程度增加,即熵增加(ΔS > 0),那么这个反应就更有可能自发进行。
比如,固体溶解在液体中,气体的扩散等过程,都是熵增加的过程。
焓变则反映了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如果一个反应是放热的,即焓变小于零(ΔH < 0),那么这个反应在能量上是有利的,也更倾向于自发进行。
但仅仅依靠熵变和焓变来判断反应的自发性还不够准确,我们还需要综合考虑温度的影响。
这就引出了著名的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其表达式为ΔG =ΔH TΔS。
当ΔG < 0 时,反应在给定条件下能够自发进行;当ΔG = 0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ΔG > 0 时,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了解了化学反应的方向,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化学反应的限度。
当一个化学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发生明显的变化,此时我们就说这个反应达到了限度,也就是化学平衡。
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反应似乎停止了,但实际上正反应和逆反应仍在以相同的速率进行,只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保持不变。
那么,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受到外界条件的改变时,它会如何变化呢?这就要用到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指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知识点1·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一、 化学反应的方向(一)相关概念(1)自发过程: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不需借助光、电等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 自发反应: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无需外界帮助就能自动进行的反应,称为自发反应。
注:自发自发过程可以是物理过程,不一定是自发反应。
但自发反应一定是自发过程。
(3) 自发反应与非自发反应注:a. 自发反应与非自发反应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某一条件下的自发反应在另一条件下可能是非自发反应。
如常温下,2NO + O 2 == 2NO 2是自发反应;高温下,其逆反应是自发反应。
b. 大部分自发反应在常温常压下即可自发进行且进行完全,如酸碱中和反应等。
但在一定条件下才能进行的反应也可能是自发反应,如氢气的燃烧需要点燃,但属于自发反应,所以自发反应与反应条件无必然联系。
例1-1: 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A )A. 判断过程的方向B. 确定过程是否一定发生C. 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D. 判断过程的热效应 例1-2: 下列过程是非自发的是( D )A. 水由高处向低处流B. 天然气的燃烧C. 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D. 室温下水结成冰(二)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1. 反应焓变与反应方向2. 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1)熵① 熵:在密闭条件下,体系由有序自发地转变为无序的倾向,这种推动体系变化的因素称为熵。
符号:S ,单位:J ·mol -1·K -1或J/(mol ·K)。
② 实质:熵是衡量体系混乱度大小的物理量,即表示体系的不规则或无序状态程度的物理量,是物质的一个状态函数。
熵值越大,体系的混乱度越大。
③ 影响熵(S )大小的因素a. 同一条件下,不同的物质熵值不同。
b. 同一物质的熵与其聚集状态及外界条件有关,如对同一物质而言:S(g) > S(l) > S(s)。
c. 与物质的量的关系:物质的量越大,分子数越多,熵值越大。
(2)熵变① 熵变:反应前后体系熵的变化称为熵变,符号为:△S ,单位为:J ·mol -1·K -1或J/(mol ·K)。
第2讲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1.可逆反应:在 相同 条件下,既能向 正反应 方向进行又能向 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特征是反应物与产物共存,如Cl 2+H 2O HCl+HClO 。
H 2O 电解生成H 2和O 2,与H 2和O 2点燃生成H 2O 不属于可逆反应,因为条件不同。
2.化学反应的方向:(1)熵:①概念:衡量一个体系混乱程度的物理量叫做熵,符号S 。
②熵变:△S>0,熵增加,混乱度增加;△S<0,熵减小,混乱度减小。
③同一种物质,三种状态下,熵值的大小顺序:S (气)> S (液)> S (固)。
(2)焓变△H :放热,△H < 0 ,吸热,△H > 0 。
(3)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自发反应一般能量降低,混乱度增加。
①△H<0,△S>0,反应一定自发进行;②△H>0,△S<0,反应一定不自发进行③△H>0,△S>0,高温自发进行;④△H<0,△S<0,低温自发进行例1.对于化学反应方向的确定不仅与焓变(△H )有关,也与温度(T )、熵变(△S )有关,实验证明,化学反应的方向应由△H -T △S 确定,若△H -T △S<0,则自发进行,否则不能自发进行。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温度、压力一定的条件下,焓因素和熵因素共同决定一个化学反应的方向.B .温度、压力一定时,放热的熵增加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C .反应焓变是决定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惟一因素D .固体的溶解过程与焓变有关【答案】AB3.化学平衡状态(1)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在一定条件下,将0.02 mol CO 和0.02 mol H 2O(g)通入2 L 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H2O CO 2+H 2① 反应刚开始时,反应物浓度 最大 ,正反应速率 最大,生成物浓度为 0 ,逆反应速率为 0 。
② 反应进行中,反应物浓度逐渐 减小,正反应速率逐渐 减小,生成物浓度逐渐 增大,逆反应速率逐渐 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