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
- 格式:doc
- 大小:145.57 KB
- 文档页数:6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及缓解对策摘要:近几年,美日等国纷纷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面临巨大压力。
人民币汇率和升值问题众说纷纭,已成为近年国内外政府高官和新闻媒体特别关注的敏感话题。
人民币升值既有国内因素,也有国外因素。
现阶段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下,人民币升值是利大于弊的。
但人民币升值必须适度,特别是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因此,本文分析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以及提出了如何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相关对策建议,以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缓解对策;在世界经济进入结构调整阶段,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特别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快速、持续的发展,国际收支连续多年出现巨额顺差,外汇储备迅速增加,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经突破万亿美元的大关,超过日本,居世界首位。
因此,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也一直没有平息过,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越来越大,人民币汇率不仅成为我国经济中的一个敏感问题,而且成为国际上的一个焦点问题。
在内外因素的压力下,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人民币小幅升值2%,由8. 27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调为8. 11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同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解、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从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改以来,至2009年3月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8392,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达17.29%。
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预示着人民币升值压力是长期的,但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过高的汇率水平对经济的发展又是不利的。
本文将首先分析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内外因素,而后以此为基础寻求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措施,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一、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内外因素1.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外部因素(1)持续扩大的贸易顺差成为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压力从最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人民币面临升值的外部压力也主要压力来自于这三国或地区。
金融观察Һ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来源以及应对措施熊㊀检摘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ꎬ全球贸易往来日益频繁ꎮ合理制定人民币汇率政策ꎬ有效调控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开展对外贸易以及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升值有重要影响ꎮ文章通过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国内外压力ꎬ探究在国内经济新常态和国际形势变动下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ꎬ并提出应对缓解升值压力的措施ꎬ旨在探寻不影响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对外贸易等的情况下ꎬ减少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措施ꎬ使汇率顺应市场规律ꎮ关键词:人民币汇率ꎻ升值压力ꎻ措施中图分类号:F82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4428(2018)11-0173-03㊀㊀长期以来ꎬ我国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ꎬ外汇储备不断增加ꎬ这使得人民币升值问题成为国际热点问题ꎮ虽然长期的贸易顺差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增长ꎬ然而人民币短期内迅速升值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ꎬ对中国出口贸易也有较大影响ꎬ同时也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ꎮ随着2015年人民币被纳入SDRꎬ人民币汇率的升降对国际资本市场有更大影响ꎬ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将受到更多外部压力ꎮ而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ꎬ他的对华贸易主张也不同于之前美国的做法ꎮ他主张 命令财政部部长把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 ꎬ从而通过IMF向政府施加压力ꎬ要求调整其汇率政策ꎮ同时ꎬ由于对外的贸易顺差ꎬ许多国家都采取提高关税的行为来保护本国产业ꎬ减少中国的出口优势ꎬ从而对人民币升值施压ꎮ综合国内外形势考虑ꎬ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ꎬ合理制定人民币汇率政策ꎬ使汇率在可调控范围内变动至关重要ꎮ一㊁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内部压力来源分析(一)外汇储备较多外汇储备过多ꎬ对人民币需求大ꎬ而增发人民币可能导致通货膨胀ꎬ这就对人民币升值产生了压力ꎮ一方面ꎬ我国外汇储备2007 2014年都处于增长状态ꎬ2014之后呈现降低状态ꎬ但是总体数额还是较大ꎮ根据特里芬法则ꎬ一个国家为了保证进出口中的外汇需要ꎬ应该保持相当于3 4个月进口总额的外汇储备ꎬ以使该国在进出口上不至于出现大的外汇短缺ꎮ但是对比我国进口总额(按照当年汇率换算为美元)ꎬ可以看出我国外汇储备水平远远超出特里芬法则(如图1㊁图2)ꎮ同时ꎬ由于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有限ꎬ实际资本流动性并没有达到最大ꎬ需要应对的风险也相对较小ꎬ对外汇储备的要求也相对比较低ꎮ中国举外债数额也较小ꎮ图1㊀中国外汇储备(2007 2016年)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ꎮ图2㊀中国进口总额(按4个月所需计算)(2007 2016年)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ꎮ另一方面ꎬ持有外汇存在机会成本ꎬ如果外汇储备未能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运用ꎬ相当于等价的人民币未能发挥作用ꎬ促进中国经济发展ꎻ如果将外汇投入市场ꎬ对于国内市场而言ꎬ外汇过多ꎬ若要维持人民币汇率ꎬ需增大人民币发行ꎬ可能造成国内通货膨胀ꎻ否则ꎬ外汇贬值ꎬ可能导致外汇在国际间的流动ꎬ从而损害中国利益ꎮ(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ꎬ通货膨胀率较低国民收入增长较快ꎬ会使国内外投资者对该国经济持乐观态度ꎬ可能导致国外资本流入ꎬ从而使本币供不应求ꎬ产生本币升值的压力ꎮ同时ꎬ收入增长加速一般表示本国出口情况较好ꎬ容易产生贸易顺差ꎬ导致本国外汇储备增加ꎬ本币面临升值压力ꎮ从图3中可以看出ꎬ中国经济从2007年之后增速逐渐减缓ꎬ但是6.7%的增长速度仍然属于中高速增长ꎮ相比于其他东南亚国家㊁金砖国家以及发达国家ꎬ巴西㊁俄罗斯等国家经济都转为了负增长ꎬ韩国㊁美国等国家增长率也下降为2.4%与2.6%ꎮ这对人民币升值也产生了压力ꎮ图3㊀中国国民收入增速(2007 2016年)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ꎮ自2010年起ꎬ我国通货膨胀率保持下降趋势ꎮ通过与全球各大经济体对比ꎬ可以发现我国通货膨胀率较低ꎬ且3712014年后较为稳定(如表1)ꎮ这既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ꎬ相对其他通货膨胀率较大的国家而言ꎬ也会通过减少对外贸易产品价格的方式ꎬ通过增大出口来获取贸易顺差ꎬ形成国际储备ꎮ而这些都对人民币升值形成了压力ꎮ表1㊀中国及世界各国通货膨胀率(%)(2011 2017年)加拿大法国德国日本英国美国中国OECD20112.9121352.1115982.075173-0.267634.53.1568425.42.86470820121.5156781.9541952.008491-0.051942.82.0693372.62.23834320130.9382920.8637161.5047220.346442.61.4648332.61.60948820141.9066360.5077590.9067972.7619541.51.62222321.72315320151.1252410.0375140.234430.78951800.1186271.40.59442920161.428760.1833350.483355-0.116670.71.26158321.09447920171.5968841.0322831.7379160.4672122.72.130111.62.250728㊀㊀通过表1以及图4ꎬ可以发现我国除了2007 2010年有较大的通货膨胀率波动以外ꎬ通货膨胀率总体水平较低ꎮ而通过分析当时的国家政策和经济形势可知ꎬ2007 2010年我国有较大的通货膨胀ꎬ是由于我国宽松的财政政策㊁货币政策导致的ꎬ属于货币性通货膨胀ꎬ这种通货膨胀短期内能够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ꎮ由此可见ꎬ我国人民币长期存在升值的压力ꎬ通过合理制定货币政策ꎬ使人民币汇率符合市场规律至关重要ꎮ图4㊀中国通货膨胀率(%)(2000 2017年)注:数据来源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ꎮ(三)利率上升自2015年10月24日起ꎬ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ꎮ纵观这几年利率变动ꎬ最后一次央行于2015年确认的基础利率为1.50%(一年定期存款)ꎬ而2017年中农工建存款利率为1.75%ꎮ这说明ꎬ在中央银行放开存款汇率管制之后ꎬ各个商业银行为了揽存ꎬ提高了存款利率ꎮ而对比其他国家利率水平ꎬ美国2018年存款汇率为0.81%(一年定期存款)ꎬ日本2017年存款汇率为0.01%ꎬ欧洲等发达国家存款利率低于通货膨胀率ꎬ实际利率为负ꎬ中国利率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偏高ꎮ存款利率的提高ꎬ吸引外国资本内流ꎬ产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ꎮ同时存款率的提高ꎬ导致资本市场投资者投资成本上升ꎬ会有更多投资者倾向于将钱存在银行中ꎬ市场中流通的货币量下降ꎬ也会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压力ꎮ从理论角度讲ꎬ根据利率平价理论ꎬ利率上升或高于国际平均水平ꎬ本国货币需求增加ꎬ本币出现升值压力ꎮ二㊁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外部压力来源分析(一)持续对外贸易顺差一方面ꎬ持续的对外贸易逆差会使本国国际储备增加ꎬ造成本币升值压力ꎻ另一方面ꎬ贸易逆差国外币流失ꎬ不利于本国经济长远发展ꎮ中国贸易顺差常年保持较高的水平ꎬ是许多国家的顺差国ꎮ这些国家为了降低贸易逆差带来的不利影响ꎬ会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ꎬ这样能够减少贸易逆差程度ꎬ甚至转为顺差(如图5)ꎮ图5㊀中国进出口差额(2007 2016年)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ꎮ许多国家对中国进口商品提高关税ꎬ其实际目的并非实施 贸易保护主义 或者贸易战ꎮ比如欧盟对中国无缝钢管和铝箔征正式反倾销税的决定ꎬ很大程度是为了逼迫人民币升值ꎬ提高出口产品价格ꎬ从而保护本国产业发展ꎬ减少外汇流出ꎮ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从2002年日本提出要求人民币升值来减轻其对日本出口的压力开始ꎮ随后ꎬ美国政府开始贬值美元ꎬ但由于人民币汇率单一盯住美元ꎬ汇率受美元贬值影响ꎬ与美元价值变动方向一致ꎬ减小了美元贬值对其国内经济的影响ꎬ并成了美国最大的逆差国ꎮ这些国家为了刺激本国产品出口ꎬ减少中国产品进口ꎬ对人民币升值形成了压力ꎮ(二)国际游资流入与跨境投资国际游资数额大ꎬ在国际间转移速度快ꎬ对地区与国家经济冲击较大ꎮ近年来ꎬ受国际对人民币普遍升值的预期影响ꎬ许多游资特别是对冲基金希望通过投资人民币来获利ꎮ尽管中国的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有限ꎬ但是相关对于境外投资者的管制较松ꎬ通过购买中国内地公司的港股是这些基金的渠道ꎮ加上国内对于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放开ꎬ国内房地产等行业也有国际游资的投资ꎮ国际游资以及国际投资出于对人民币升值的看好ꎬ加大对于中国的投资ꎬ这使得资本流入境内ꎬ逼迫人民币升值ꎮ三㊁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措施(一)正确认识人民币升值压力ꎬ避免被迫升值一方面ꎬ我国应该合理调控汇率ꎬ保证国内经济正常运行ꎻ另一方面ꎬ应该警惕其他国家将汇率政策作为武器ꎬ从而打压中国经济的行为ꎮ适应经济规律ꎬ使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趋势在可控范围内ꎬ而不是迫于外部压力迅速贬值ꎮ通过«广场协议»和欧债危机ꎬ可以看到一国的汇率政策能够对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巨大的影响ꎬ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ꎮ尽管中国的汇率是参考 一揽子货币 ꎬ但是由于美元在其中的占比较大ꎬ美国若采取强势美元战略ꎬ中国人民币升值将会有更大的压力ꎮ所以ꎬ根据国内形势ꎬ考虑国外需求ꎬ对人民币进行有序调控是保障我国经济发展ꎬ防止汇率武器最有效的办法ꎮ否则ꎬ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业将造成较大的打击ꎮ虽然我国目前正在进行 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ꎬ但是一旦出口受阻ꎬ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必然会受到影响ꎮ(二)平衡国际间贸易往来ꎬ转变出口结构我国为了促进出口ꎬ对出口企业实施了一定的税收优惠和扶助ꎮ但是这一方面造成对外贸易的不对等ꎬ另一方面也给我国财政带来了压力ꎮ逐步减少对出口企业的优惠和补贴ꎬ扶持企业自主经营能力ꎮ对我国贸易伙伴而言ꎬ能够减少贸易逆差给他国国内经济造成的影响ꎻ对企业而言ꎬ也能对我国出口企业提出更高的要求ꎬ提升出口创汇能力ꎬ培养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ꎻ对我国而言ꎬ能471金融观察Һ㊀够充分发挥市场作用ꎬ更合理地配置资源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ꎮ但是这一措施也需要国家根据经济形势和实施效果逐渐推行ꎬ不能急于求成ꎮ否则容易导致许多中小出口企业倒闭ꎬ大量劳动者失业ꎬ从而对我国经济产生不利影响ꎮ与此同时ꎬ还应加强我国中小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能力ꎮ我国目前大部分出口企业仍为制造业企业ꎬ仍以价格为竞争优势ꎮ我国应鼓励出口企业支持高新技术发展ꎬ出口高附加值的商品ꎬ培养创新能力ꎬ实现创新驱动ꎬ从而减少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ꎮ(三)开拓多元化国际市场ꎬ坚持 走出去 战略建立多边互通友好的贸易合作关系ꎬ促进双边贸易ꎬ实现经济互利共赢ꎮ这样可以减少对于单一贸易伙伴的依赖ꎬ也有利于抵挡部分国家实施关税壁垒对我国经济的影响ꎬ从而减少国外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ꎮ积极推动 一带一路 的发展ꎬ鼓励企业 走出去 ꎬ加强对亚非拉等国家的贸易往来ꎮ一方面可以保障出口ꎬ发挥出口的拉动作用ꎻ另一方面ꎬ加快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ꎬ促进人民币国际化ꎬ提高其国际货币地位ꎮ鼓励交易中使用人民币ꎬ确定 一带一路 货币汇率网络中人民币的中心地位ꎬ从而降低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贸易的影响ꎬ防范汇率风险ꎬ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压力ꎮ由于我国经常性项目与资本性项目双顺差ꎬ导致外汇储备增加ꎬ对人民币升值也产生了压力ꎮ通过鼓励企业 走出去 和参与 一带一路 建设ꎬ放宽企业对外投资限制ꎬ允许适当资金外流ꎬ降低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压力ꎮ参考文献:[1]张曙光.人民币汇率问题:升值及其成本 收益分析[J].经济研究ꎬ2005(5):17-30.[2]艾书琴.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J].企业经济ꎬ2012(9):119-122.[3]赵先立ꎬ何砚.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演进㊁分析㊁估算和应对措施[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ꎬ2013(3):94-125. [4]骆克龙ꎬ王继祖.人民币升值压力来源及其纾缓[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ꎬ2004(2):56-63.[5]邢杉杉.从国际游资动向看人民币的升值可能[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110-112.[6]李林.国际游资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分析[D].北京:外交学院ꎬ2005.作者简介:熊检ꎬ女ꎬ湖南湘潭人ꎬ河海大学商学院学生ꎬ研究方向:金融学ꎮ(上接第168页)行流动性风险倍增ꎬ增加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ꎮ对此ꎬ2017年监管部门实施 监管政策+专项治理 等金融监管风暴对同业业务中存在的杠杆高㊁嵌套多㊁链条长㊁套利多等问题进行重点监管ꎬ引导同业业务回归本源ꎬ服务实体经济ꎮ2017年银行同业业务大幅下降ꎮ加上2018年4月资管新规正式实施ꎬ同业理财受到了严格的限制ꎮ如资管新规要求金融机构资打破刚性兑付ꎬ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㊁不允许表内开展资管业务ꎻ非保本资管业务要实行净值化管理ꎬ而同业理财很难达到这些监管要求ꎮ此外ꎬ资管新规为了降低期限错配风险ꎬ规定了资管产品的期限ꎻ针对资管产品层层嵌套的现象ꎬ新规进一步明确了嵌套和通道的使用标准ꎮ因此ꎬ在当前严监管的大环境下ꎬ各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监管环境的变化ꎬ在合法合规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ꎬ适时转变发展策略ꎬ在开展同业业务时要趋于谨慎ꎮ(一)明确同业业务定位ꎬ回归流动性管理本源同业业务的定位是解决银行间短期流动性管理中的问题ꎮ同业业务能够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ꎬ但上文实证结果表明ꎬ影响不是很大ꎮ因此ꎬ同业业务只能作为提高银行经营绩效的辅助途径ꎮ因此ꎬ各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情况ꎬ将同业业务置于银行发展战略的大框架之下ꎬ明确同业业务的定位ꎬ使其回归流动性管理本源ꎮ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ꎬ根据银行自身情况适当发展ꎮ(二)同业业务与银行资金营运相匹配ꎬ确保银行的稳健经营针对流动性风险ꎬ银行应当采取灵活调整的策略ꎮ具体而言ꎬ首先ꎬ探索出同业业务发展的规律ꎬ实时监测㊁及时预警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ꎬ尽量避免银行流动性松紧与市场资金价格变动的反向情况ꎮ其次ꎬ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ꎬ及时调节同业资金敞口ꎬ做好同业业务结构错配的调整与流动性风险压力测试ꎬ使同业业务与银行资金营运相匹配ꎬ确保银行的稳健经营ꎮ针对政策风险ꎬ银行要树立起风险意识ꎬ提高对宏观经济形势㊁国家政策的重视ꎻ商业银行要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ꎬ使同业业务朝着规范化㊁透明化的方向发展ꎮ(三)同业业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在大力倡导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背景下ꎬ应当推动银行同业业务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导向ꎬ回归到对金融资源进行二次优化配置ꎬ提高金融市场运行效率ꎬ确保银行同业业务趋利避害㊁良性发展ꎬ为我国实体经济持续㊁健康发展提供更加有力高效的金融支持ꎮ参考文献:[1]陈晖阳ꎬ李心丹ꎬ王宇超.银行业运行效率是否存在帕累托改进的空间 商业银行金融同业业务发展模式分析[J].南京社会科学ꎬ2015(6).[2]王宇.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业务的影响[J].中国商论ꎬ2018(9).[3]胡美军.我国金融同业业务发展的逻辑㊁问题及改革方向[J].金融监管研究ꎬ2017(6).[4]缪得志ꎬ金晓艳.银行业同业业务网络与穿透式监管研究[J].金融监管研究ꎬ2018(3).[5]张帅.我国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发展的思考[J].中国商论ꎬ2018(2).[6]李菁ꎬ赵娇. 严监管㊁去杠杆 时期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生存压力与转型之路[J].中国城市金融ꎬ2017(10). [7]姚影.新监管背景下的银行同业业务趋势及模式创新[J].中国银行业ꎬ2017(11).作者简介:李平ꎬ女ꎬ四川富顺人ꎬ淮海工学院讲师ꎬ研究方向:银行管理ꎻ黄萍ꎬ女ꎬ广西合浦人ꎬ淮海工学院讲师ꎬ研究方向:区域金融ꎮ571。
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分析及缓解升值压力的政策建议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分析及缓解升值压力的建议近年来,人民币的升值一直是我国经济面临的一个热点问题。
本文将从经济分析角度出发,探讨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建议,以缓解升值压力,促进经济稳定发展。
一、人民币升值的原因1.经济基本面:随着我国经济增长的稳步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国内居民需要在国外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从而导致人民币需求增加,拉升了人民币汇率。
2.汇率调整:自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我国开始逐步推进汇率市场化,相继放宽了外汇资金流动限制,使人民币区间波动更加明显,为人民币升值创造了条件。
3.国际市场动态:全球资本市场不稳定,美国、欧元区等国家大量印刷货币,推出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导致全球流动性过剩,资金流向亚洲市场,从而推高了人民币汇率。
二、人民币升值对经济的影响1.贸易影响:人民币升值会使我国对外贸易成本增加,进出口企业利润减少,从而导致国内经济生产和就业的减速。
2.资本流动:人民币升值会使热钱外流,对市场流动性造成压力,也可能加剧金融风险。
3.企业竞争力:人民币升值可能会降低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可能引发企业的海外生产和投资行为。
4.进口通胀:人民币升值可能会使我国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导致通货膨胀加剧。
三、缓解升值压力的建议1.加强监管管理:加强外汇监管,遏制热钱流入和违规资本流动,保证资本流向国内实体经济。
2.多渠道开放资本流动:扩大资本市场公开、便捷、合法的投资渠道,推动境内外投资者合法渠道,降低资本管制和税收障碍。
3.货币调控:适时降低利率,释放流动性,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
同时调整货币的总调和程度,协调人民币汇率稳定、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等因素。
4.引导外商投资:吸引外资来我国投资,提高对外科技的促进和领先地位,减少贸易逆差,增加出口,从而缓解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四、结语本文对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影响及建议进行了分析,可以发现,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经济影响是多方面的,应该综合考虑,制定合理的,以提升我国的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浅谈人民币升值原因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低迷、萧条,许多西方国家面临着通货紧缩的巨大压力。
与一些发达国家情况正好相反的是,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和不断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成为推动人民币升值的直接原因。
以美国和日本为首的西方国家认为中国的出口商以“不公平的低价”抢夺世界市场,因此要逼迫人民币升值,并进而将这一经济问题转变为政治责难,向中国施加压力。
在国内外复杂的经济与政治形式下,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外因1.日本叫嚣。
2002年12月2日,日本副财相黑田东彦及其副手河合正弘在英国《金融时报上》发表署名为《全球性通货再膨胀正当其时》的文章;2002年2月22日,日本财务大臣盐川正十郎在OECD七国集团会议上向其他六国提交通过提案,要求逼迫人民币升值,这是该组织自成立以来第一次公开讨论成员国以外的经济问题。
2003年3月2日,《日本经济新闻》发表文章称“中国向亚洲国际输出了通货紧缩”。
日本政府认为中国向全球特别是亚洲国家输出了通货紧缩,这是日本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原因。
由于中国出口急剧增长,国内物价水平下降,以及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导致国际市场上廉价商品的供应能力大大增加,导致日本国内物价下跌,同时日本总需求的不足,引起物价的进一步下降,从而发生通货紧缩的危险,中国正在向保口日本在内的全世界输出通货紧缩。
日本政府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有责任为稳定世界经济作出贡献,也符合起自身利益,如果中国政府不能严格限制出口,那么为了扭转国内通货紧缩局势,应该采取扩张型的货币政策,或者是让人民币升值。
2.美国施压。
2003年6月起,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外部压力从日本转向了美国。
2003年6月合7月美国财政部长John Snow和美联储主席Alan Greenspan先后公开发表谈话,希望人民币选择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认为盯住汇率制度最终会损害到中国经济。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来源及其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摘要】迫于内外压力,我国于XX年7月2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文章分析了人民币升值面临的压力及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压力来源;经济影响【中图分类号】 F830.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877704-0009-02迫于内外压力,我国于XX年7月21日起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直到现在,人民币升值仍然是世人关注的焦点。
人民币是否具有升值的压力呢?升值对中国经济有何影响?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来源外部压力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背景下,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根据货币主义汇率理论,假定其他条件不变,人民币将面临升值压力。
现在,世界许多的重要经济体都强烈要求人民币升值,尤其是美国出于本国经济、政治的需要向中国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内部压力1.国际收支顺差。
国际收支逆差表明外汇供不应求,将引起本币贬值,外币升值,反之,本币升值,外币贬值。
我国近10年来,国际收支始终保持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从这一因素来看,人民币具有升值压力。
2.利率提高。
利率下降,国内资本流出,反之,国外资本流入。
资本流动将引起外汇市场供求变化,从而对汇率产生影响。
在通常情况下,一国利率提高,信用紧缩,将导致该国货币升值。
我国在XX年10月和XX年3月两次提高利率,易于吸引国外资金的进入和中国在外资金的回流,从而拉动人民币升值。
3.外汇储备增多。
XX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经增至8189亿美元。
储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取决于央行的意图,目前,尚无央行要降低储备规模的意图,则人民币具有升值压力。
4.投机活动与市场心理预期。
目前,市场上已经形成了对人民币升值的心理预期,国际巨额游资正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我国,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一、人民币升值压力是客观存在的自2003年以来,美国政府在国内就业问题、通货紧缩、巨额贸易逆差以及财政赤字等方面承受巨大的压力,因此一改奉行多年的强势美元政策,使美元对其他主要国际货币大幅度贬值,由于人民币基本上采取盯住美元的政策,这就使得人民币跟随美元如影随形地贬值,遭到了美国、日本、欧洲等国的非议。
他们通过各种多边和双边场合来不断要求人民币升值,造成世界范围内人民币升值压力陡然加剧。
2003年初,随着日本在7国财长会上明确提出要求人民币升值的主张之后,有关人民币升值的呼声高涨,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虽然来自美元大幅度贬值后的日、美、欧和中国周边地区,但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
从汇率的决定因素来看,人民币购买力平价(PPP)、中美通货膨胀率差异、经济增长率差异和利率差异都显示出人民币升值压力。
关于购买力平价,世界银行2002年的《世界发展报告》推算,按1美元=8.28元人民币的现行汇率换算,中国的物价水平只相当于美国的21%,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计算的话,人民币汇率应提高到1美元=1.74元人民币(8.28×0.21)。
关志雄(2003)对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做出调整。
他认为,越是收入水平低的发展中国家,其本国汇率越是低于P PP。
人民币汇率与PPP的偏离可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与发展阶段相适应,另一部分是中国的特殊因素造成的。
与中国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其物价为美国的31%,其实际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偏离幅度为3.2倍,中国的物价比这一平均值还便宜32%。
如果以相同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的物价为基准,则人民币购买力平价理论应是1美元=8.28×(1-0.3 2)=5.63元。
从通货膨胀率差异看,美国自1998年以来的平均通货膨胀率为2.23%,中国同期的通货膨胀率为-0.3%,中国比美国低2.53%。
中美两国的利率差异也同样存在。
以两国最后一次调低利率后的情况来看,中国同业银行拆借利率2002年底为2.7%,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1.25%。
(情绪管理)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1、人民币升值的国内因素首先,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严重制约。
钉住汇率制的壹大缺陷是中央银行容易丧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指的是壹国央行能够自由制定适合本国的利率,而不受他国的制约,另壹层含义是央行能够调控本币供给,提供适合本国的货币量。
可是,在我国目前的政策组合和国内经济发展状况下,维持钉住美元制是以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削弱为代价的。
当下我国虽然仍属资本管制国家但资本账户已部分放,目前仍在扩大开放进程中,因此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将不断增强。
当资本流入过多时,会导致本币供给的增加,使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但当中央银行提高本币利率以防止通货膨胀压力上升时,又会导致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增加,从而使中央银行利率政策陷于俩难处境。
其次,汇率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功能失效。
众所周知,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汇率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壹项重要政策,其政策目标是促进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外汇管理目标是国际收支适当盈余,而非大量顺差。
但就政策和目标的关系而言固定汇率制和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目标是相互矛盾的。
由于钉住汇率,汇率不能随外汇供求的变化而随时变动,所以难以通过汇率的调整来实现国际收支的动态平衡。
2、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因素第壹,大规模的外资流入是升值压力的重要来源之壹。
当壹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其资本的边际产出相对较高,这能够为资本提供高额收益。
外资的大量流入在增加我国投资规模的同时,也会导致我国外汇供给的激增,为了稳定汇率,中央银行被迫进行对冲操作,这就造成外汇占款的增多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失控,使人民币面临大幅度升值的压力。
第二,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的压力得以缓解但且未消除。
中国作为壹个日益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近年来,世界经济壹直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洲经济沉疴不起,日本经济陷入失去的十年,贸易保护主义悄然抬头。
浅谈当前人民币升值原因、影响及应对方法浅谈当前人民币升值原因、影响及应对方法一、问题的提出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1月1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5997,较上一交易日(6.6128)再度走高131个基点,一举踏入6.5关口,再次创出汇改以来新高。
专家认为,2011年逐渐从紧的货币政策,令人民币升值的步伐明显加快。
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无法回避,因此,必须对此采取相应措施,以解决或缓解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正面压力和负面作用。
二、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分析1.美国次级贷经济危机的影响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西方世界在各个方面对人民币升值施加了压力,这些国家的政策和措施倾向,一方面为转移国际焦点所在,从而逐渐淡化他们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的责任以及他们在应对和解决危机方面应当承担的国际责任,另一方面是迫使人民币升值,迫使中国在事实上为金融危机带来的社会经济损失付账。
而鼓吹人民币汇率低估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决定性因素的观点等,都只是西方国家为保护在国际竞争中的各自利益,希望侵害中国的一种没有根据的借口。
需要指出的是,自中国政府在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制度实施,截至2010年第2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升值超过20%,截至6月22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跌破6.80,创下新低。
2.中国持续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据统计近十五年来我国GDP平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然而汇率作为经济发展的反应,并未根据中国经济周期及在国际地位中的变化进行调整。
这一矛盾带来了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
3.长期的贸易顺差一般来说,国际收支与汇率联系密切。
当一国的对外贸易中有较大的收支逆差时,则对外汇的需求要大于外汇的供给,从而导致本币对外币的贬值;反之亦然。
自从1994年实现人民币汇率并轨以来,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以及对外贸易的持续高速增长给我国带来了对外贸易的巨额顺差,从而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也大幅增加。
人民币升值原由及影响因素中国人民银行于2021年7月21日发布公告进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中国开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整、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汇率不再盯住单一美元,形成更富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机制。
2021年10月以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始终稳定在8.2765的水平。
但是2021年7月的汇改启动后,这种盯住状态被打破,人民币汇率始终呈现小幅度升值的趋势,人民币升值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如宏观经济政策的独立性,减弱中国外贸出口增长,不利于中国吸引外资,使中国就业压力加大等。
一、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因素分析(一)经济增长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经济实力的强弱是货币强弱的基础。
而经济实力强弱是通过很多方面、很多指标来表现出来的;其中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不仅形成本币币值稳定和坚挺的物质基础;而且也会使外汇市场上人们对该货币的信念增加。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可以说是人民币汇率坚挺的最根本的缘由。
(二)国际收支双顺差国际收支平衡理论认为,当一国国际收支消灭顺差时,各国对该国的货币需求将会增加,该国货币的对外汇率便趋于上升。
反之,假如消灭逆差,支出大于收入,该国的货币供应就会增多,其对外汇率就会下降。
另一方面,假如一国对另一国外贸赤字不断扩大,该国便会谋求通过促使对方国家货币升值来减弱对方国家的产品价格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可以说是影响人民币汇率升值最为直接和重要的影响因素。
(三)利率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利率在肯定条件下对汇率的短期影响很大。
货币学派理论认为,一国较高的利率会吸引外国资金的流入,从而使该国货币汇率上升,一国利率下跌,该国汇率走势就趋于贬值。
利率对汇率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国际间套利性资本流淌特殊是短期资金的流淌而引起作用的。
在一般状况下,假如两国利率差异大于两国远期,即期汇率差异,资金便会由利率较低的国家流向利率较高的国家。
1997年至今,人民币实际利率始终高于美元(2000年除外),利率差异导致国际流淌资本扩大套利规模。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来源以及应对措施作者:熊检来源:《市场周刊》2018年第11期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全球贸易往来日益频繁。
合理制定人民币汇率政策,有效调控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开展对外贸易以及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升值有重要影响。
文章通过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国内外压力,探究在国内经济新常态和国际形势变动下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并提出应对缓解升值压力的措施,旨在探寻不影响国内外经济形势以及对外贸易等的情况下,减少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措施,使汇率顺应市场规律。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措施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11-0173-03长期以来,我国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外汇储备不断增加,这使得人民币升值问题成为国际热点问题。
虽然长期的贸易顺差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健康增长,然而人民币短期内迅速升值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中国出口贸易也有较大影响,同时也不利于人民币的国际化。
随着2015年人民币被纳入SDR,人民币汇率的升降对国际资本市场有更大影响,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将受到更多外部压力。
而2016年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他的对华贸易主张也不同于之前美国的做法。
他主张“命令财政部部长把中国定为汇率操纵国”,从而通过IMF向政府施加压力,要求调整其汇率政策。
同时,由于对外的贸易顺差,许多国家都采取提高关税的行为来保护本国产业,减少中国的出口优势,从而对人民币升值施压。
综合国内外形势考虑,降低人民币升值压力,合理制定人民币汇率政策,使汇率在可调控范围内变动至关重要。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内部压力来源分析(一)外汇储备较多外汇储备过多,对人民币需求大,而增发人民币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这就对人民币升值产生了压力。
一方面,我国外汇储备2007—2014年都处于增长状态,2014之后呈现降低状态,但是总体数额还是较大。
根据特里芬法则,一个国家为了保证进出口中的外汇需要,应该保持相当于3—4个月进口总额的外汇储备,以使该国在进出口上不至于出现大的外汇短缺。
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及影响文军(092)一、产生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原因第一,世界经济存在的需求不足与结构不平衡问题。
当前,美国、日本和欧洲经济纷纷陷入衰退,整个世界经济滑入低谷。
生产能力的相对过剩与不平衡的结构缩小了世界经济的政策空间贸易磨擦不断,保护主义抬头,人民币成为主要发达国家的施压对象。
第二,发达国家的国政治问题。
为了转移国矛盾,日本、美国以我国通过人民币人为低估获取商品出口的竞争优势为借口,压人民币升值。
第三,我国经济的相对快速增长构成了货币强势的经济基础。
经济快速增长所带来的经济总量的扩大和效率的提高形成了人民币走强的基础,当前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持续出现的"双顺差"和外国投资大量进入,强化了人民币的强势地位。
第四,人民币汇率体制的缺陷。
当今,我国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固定汇率制度。
这种汇率制度既无法避免汇率扭曲造成的资源配置失当,也不能为汇率外均衡提供灵敏的政策手段和为宏观调控提供便利。
国资本市场发展情况来看,一些人甚至期望借助于人民币升值契机,依靠外资介入A股市场铸就十年牛市,殊不知资本本质特性便是逐利,外资进入A股市场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追求资本利得和人民币升值双重收益,“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一旦出现外资撒离事实,其对资本市场负面影响不可想象。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源源不断的新股发行会进一步强化价值投资理念,质优蓝筹股陆续登场会起到抑制投机、强化价值投资的效果,从而最终吸引国庞大储蓄资金进入A股市场。
就此而言,国庞大储蓄资金才是构成A股市场未来投资的中坚力量,而不是外资。
(“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比较大,理论上讲,1000万元就损失20万元。
原本出口企业的利润就很薄,他们愿意出口一方面是应收账款容易到位,国坏账多;也有些企业靠退税生存。
2%的升值,会使其利润更薄。
”一些纯粹以纺织品出口的企业,所受影响更为严重。
宜科科技服装辅料出口到国的利润约为10%,纺织品利润则远远低于这个数,据记者调查,一般在2%至3%,出口增长一直以“跑量”为主,过多依靠价格竞争,“一些低端纺织品出口售价已接近其生产成本,出口利润极其低微。
目前人民币升值压力大原因、影响及对策。
1.一、人民币升值的原因:进入2011年,人民币又悄然启动了升值步伐,本周以来,人民币持续升值,打破了2005年“汇改”以来兑美元最长的连续升值纪录。
1)人民币升值的外部原因。
①欧债危机缓和、美元贬值再次令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因欧元区负债沉重的成员国成功标售国债,缓和市场担忧,欧元大涨,美元指数则出现回落。
受此影响,1月19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5885元,较上一交易日升值6个基点,再创2005年汇改以来新高。
②人民币升值这一问题一直受到国际上的巨大压力。
包括美日在内的,德、法等多个发达国家都直接或者间接向我国传递过类似的信息,不断施加压力,逼迫人民币升值。
③国际汇率纠纷人民币受影响。
美国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实施后,特别是去年12月以后,美元实际上还是对多国货币贬值。
新兴市场国家面临着热钱流入和本币升值的压力并加大,2010年10月的全球汇率争端开始出现,而且现在仍在持续。
3.人民币升值的内部原因。
首先,外汇储备增速偏高“热钱”流入。
我国资本项目和经常项目“双顺差”导致的巨额外汇储备是人民币升值最根本的动力。
2010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8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8.7%。
其次,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对外出口,使得国际收支的顺差扩大。
整体经济实力的增强使得中国的投资环境日益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外投资。
第三、被动升值应对输入性通胀。
通胀放缓预期或许也是支撑人民币走高的原因之一。
据测算,如果人民币一年升值5%左右,可以抵消掉0.6%~0.7%的CPI涨幅。
2010年12月CPI同比上升4.4%,增幅为自去年7月以来首次回落。
随着我国货币政策由宽松向稳健转变,再次加息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可以预见,欧美经济体与中国的利差会进一步放大。
二、人民币升值的影响: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8.11下跌到2011年1月5日的6.6295,人民币大幅升值,对我国产生了很大影响。
人民币升值压力起因及影响[摘要]近年来人民币汇率一直是国际社会和外汇市场关注的焦点,升值压力更多来自于美国的经济干预与政治呼声。
但人民币升值并不能拯救美国经济,反而会给中国经济带来诸多不利影响。
人民币汇率应依据市场需要与中国国情保持稳定,逐步实行灵活的汇率制度。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美元贬值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贸易赤字外汇储备一、汇率之战起因这场汇率战,美元可谓始作俑者。
美元汇率的贬值看似市场行为,实则具有很强的主动性贬值动机。
首先,美联储表示可能重启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美元汇率贬值的直接诱因。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简单来讲等同于增印钞票,就是央行通过购买银行等金融机构持有的债券、票据等,把钱提供给这些金融机构,也就是向市场大规模注资,用以刺激经济增长。
持续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无疑将使美元汇率继续降低,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重大冲击。
其次,中期选举前的美国“民意”驱动。
政绩平平的奥巴马政府一直没有带领美国人民走出经济危机的阴影,国内失业问题严重,进出口贸易失衡使民众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导致美国出口降低失业率提高。
为了提升在选民中的支持率,也为了给国内经济困难找替罪羊,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矛头所向。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美元的大幅贬值长期看将有助于美国转嫁债务。
美国在国会换届后,必须着力解决结构性支出和不断膨胀的财政赤字。
巨额债务将是美国未来经济增长的一大负担,美元贬值将稀释美国的国际债务。
二、人民币升值带来影响国际政治压力和经济压力并存,人民币汇率遭遇压力并成为焦点。
人民币汇率是否应升值一直饱受争议,我们不妨看看,人民币升值会给中美两国带来什么影响。
1.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影响诚然,人民币升值会增强我国的购买力,花同样的钱能买到更多的国外产品,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惠。
也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出口企业提高技术水平,优化出口结构并减少与西方国家的贸易磨擦。
但从长期来看,持续升值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不容忽视:第一,将对我国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冲击,加大国内就业压力,引发社会不安与动荡。
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来源:1、人民币升值的国内因素首先,货币政策独立性受到严重制约。
钉住汇率制的一大缺陷是中央银行容易丧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指的是一国央行能够自由制定适合本国的利率,而不受他国的制约,另一层含义是央行能够调控本币供给,提供适合本国的货币量。
但是,在我国目前的政策组合和国内经济发展状况下,维持钉住美元制是以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削弱为代价的。
现在我国虽然仍属资本管制国家但资本账户已部分放,目前仍在扩大开放进程中,因此资本流动对汇率的影响将不断增强。
当资本流入过多时,会导致本币供给的增加,使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 但当中央银行提高本币利率以防止通货膨胀压力上升时,又会导致国际短期资本流入增加,从而使中央银行利率政策陷于两难处境。
其次,汇率政策对国际收支的调节功能失效。
众所周知,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汇率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政策,其政策目标是促进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我国外汇管理目标是国际收支适当盈余,而非大量顺差。
但就政策与目标的关系而言固定汇率制与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目标是相互矛盾的。
由于钉住汇率,汇率不能随外汇供求的变化而随时变动,所以难以通过汇率的调整来实现国际收支的动态平衡。
2、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因素第一,大规模的外资流入是升值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
当一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其资本的边际产出相对较高,这能够为资本提供高额收益。
外资的大量流入在增加我国投资规模的同时,也会导致我国外汇供给的激增,为了稳定汇率,中央银行被迫进行对冲操作,这就造成外汇占款的增多从而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失控,使人民币面临大幅度升值的压力。
第二,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的压力得以缓解但并未消除。
中国作为一个日益崛起的发展中大国,不断增强的经济实力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近年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美国经济复苏乏力,欧洲经济沉疴不起,日本经济陷入失去的十年,贸易保护主义悄然抬头。
日本作为呼吁人民币升值的始作俑者和急先锋,理由是中国向全球输出了通货膨胀。
美国接过了日本传递的接力棒,以中国货币操纵造成美国严重的制造业失业为由,继续向人民币施压。
随着美元贬值和强势美元政策的调整,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缓解美元贬值压力并解决美国巨额贸易逆差问题。
此外,美国希望人民币升值还有一些出于利益集团的斗争和政治上的考虑。
人民币升值的利弊:1、人民币升值给我国带来的机遇一是有利于增强社会各界对中国经济和货币的信心。
追求利润和规避风险是国际间资本流动的根本原因,外商是否在中国投资不单单是利润率问题,规避风险是其考虑的又一重要因素。
因此,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树立国际上对人民币的信心。
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和理性预期理论,人民币升值传递给全世界的信号将是国家综合实力增强,经济形势看好,这就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从而改善人们对政府行为和经济运行的预期,并使对外再融资更为容易,成本更低。
二是有利于减轻偿债负担。
也就是说每当人民币贬值1 % ,就会增加数十亿美元的外债。
而反之,人民币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就会给我国带来几十亿美元的外汇盈余。
加之我国中长期负债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目前又已进入偿债高峰期,人民币适度升值对于缓解当前的偿债压力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三是有利于我国调整目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产业结构中,出口制造和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了很大的比重。
这是由于我国的人力成本较低,在国际上有很大的价格竞争力。
可是一旦人民币升值,我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大的筹码- 价格,将荡然无存。
所以这就使得我国不得不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科技型产业及服务行业。
加大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力度,不再单一做代工,加工,制造出口等低利润产业。
对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相关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充分开发可用资源,提高劳动者技能和单位产出,普及机械化生产,从而用新的方式降低成本。
并努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获取新的国际竞争筹码。
四是有利于我国改变目前“重投资、重出口、轻消费”的态度。
人民币升值可以打破很多企业的“出口热”,将更多的产品销往国内。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我国的进口总量也将随之增长,更多的外国优质商品将会流入我国。
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外国商品在我国的销售价格也自然会较从前下降很多。
这样有利于我国居民进行消费,享受更多的国内外优质商品,并从中得到实惠。
这样自然就达到了拉动内需,刺激消费的作用。
只有这样,我国的发展才有了原动力,才能生生不息。
2、人民币升值的挑战一是使得我国外贸出口增长将长期受到挑战。
人民币升值将提高我出口商品的外币价格,直接削弱我国出口的价格竞争优势,影响我国在美元贬值期间转移效应和相对比较优势的发挥,增加我国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
从国际分工格局来看,相对于发达国家以研究开发和服务业为主来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制造业为主,这种贸易结构极易受到汇率水平变动的影响。
从生产要素分工来看,相对于发达国家以资本技术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来讲,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是以劳动力成本为优势的。
作为中国优势企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档次不高,附加值含量低,如果人民币升值,出口商生产成本和劳动力成本则会相应提高。
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出口利润的下降将严重影响出口商的积极性。
东南沿海很多制造加工企业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已经岌岌可危,很难再维持下去。
而且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进出口已出现逆差。
制造加工业的瓶颈和产业结构调整是人民币升值这把双刃剑的正反面,稍有差错,中国经济便会元气大伤。
二是人民币升值会使国内企业的风险加大。
中国一直实行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如果人民币升值则会加大企业的外汇风险管理成本。
从生产,销售角度来讲,汇率的变动引起进口材料,外销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从而必然影响企业在市场的竞争力。
如果现在人民币升值使其对美元这种硬通货的汇率发生变动,那么将会给许多进出口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势必增大外汇风险管理成本。
三是不利于缓解国内就业压力。
当中国需要增加就业时,人民币升值将会在某个阶段影响经济增长的进程并将逐步地抵消由于货币升值所引起的进口增长。
目前外经贸行业提供的就业机会超过7000 万人,很多新增就业机会也是由本国出口企业和外资企业提供的。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行业和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最终将体现在就业上,势必对当前就业环境的改善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四是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可能引起市场预期将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从而可能引起市场的投机行为,导致投机盛行。
在正常情况下,在没有大量美国财团恶意涌入中国用大量美元换取人民币之前,我国的经济形式是相对稳定的,我国发行的人民币数量应等于我国人民积累的财富数量。
而大量的恶意的国外财团的资金涌入中国,需要兑换大量的人民币,使得国内人民币的流通数量大大超过我国人民所积累的财富数量。
而这些人民币全部投入少数领域,表面上是拉动了我国的经济,使国内的消费量变大,实际上也使得资产价格大幅上升。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股市的影响:1.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股票市场的短期影响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的短期影响力度关键在于汇率预期变动变动的强度,因为汇率的变动影响着投机性热钱流入的强弱,股市资金的供给和市场上利率水平的变化,这些因素对证券市场共同产生作用。
在2008年经济学界就有这种看法,,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2008 年之前升至5:1,则进入中国股市的外国资金仅此一项就能实现10.6% 的年复利。
汇率变动导致本币升值对股票市场产生的短期作用主要取决于汇率变动的方式。
在实行汇率自由波动的国家,政府没有对外汇市场进行强有力的管制,通常在汇率发生波动的情况下市场汇率可能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平衡水平,市场投资者对未来汇率的预期不是很强烈,由此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比较小。
人民币升值对股市的短期影响对于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起着作用。
对于国内市场,市场投资者很有可能延迟消费、投资实业等,会导致本来用于消费和生产的资金流入股票市场。
另一方面,国内投资者由于对股票市场有着良好的预期,导致储蓄搬家,将一部分资金从银行账户转入股票账户。
比如在2010 年10 月份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导致了10 月份居民存款大幅减少了7003 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减少的这一部分居民存款绝大部分流入了股市。
对于国外市场,人民币升值提高了我国证券市场的估值水平,将会导致国际各种投机资本通过各种非正常渠道流入证券市场享受货币升值和股票升值带来的好处。
如果我国人民币大幅度升值的情况下,国际热钱流入股市推动了股票市场价格的上涨,在形成人民币更近一步升值的条件预期下,将会吸引更多的国际热钱的涌入,逐步增加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进一步推动了股票市场估值水平。
2.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股市的中长期影响中长期来说,人民币升值通过改变公司的资产、负债、收入、成本等影响上市公司的业绩,但是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资金成本效应、价格效应、资产负债定价效应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不同,从而股票市场表现的价格走势也不一样。
可以肯定的是人民币升值对于我国国内对外依存度很大的出口型和外贸型企业来说应该是一个很大的长远利空息,对于国内进口比较多的上市公司来说,由于进口成本降低,长期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人民币升值对于沪深两市的各个板块而言,其中受益最大的板块集中在地产、航空、石油加工、造纸行业里面进口高档纸的上市公司、资源类上市公司等。
人民币升值对国内通货膨胀的作用:人民币升值“抑胀”与升值预期“促胀”2008 年第一季度,外汇各项贷款增加488 亿美元,同比增加462 亿美元,增加18 倍。
而4 月份的数据更甚,外汇储备余额增长744.78 亿美元,其中贸易顺差和单月外商直接投资合计增长只有242.8亿美元,“不可解释性外汇流入”则高达501.98 亿美元。
到2009 年5 月更是达到了惊人的数字,单月外汇储备余额增加806.11 亿美元,创下单月外汇储备增长的历史新高。
这些持续流入的热钱进一步强化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进而对推动国内物价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人民币升值和强烈的升值预期并存,其结果导致CPI 下降有限。
政策建议:首先,提高人民币汇率生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 培育健全的外汇市场。
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要素不足, 关键在于现行的强制结汇制。
建议逐步取消经常项下居民和企业的用汇限制, 有条件放宽”走出去”的外汇管制, 提高我国外汇资金的利用效率, 主动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进一步扩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波动。
因为在较小的浮动区间和强升值预期下, 可能形成汇率单边上升的趋势, 而在较大的浮动区间内, 汇率存在双向走势, 使投机风险成本增大。
第二,舒缓贸易摩擦。
当前人民币面临的升值压力,很大程度上起因于我国存在的比较大的贸易顺差。
特别是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相对较大的贸易顺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