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学 第8章 心身疾病
- 格式:pptx
- 大小:469.77 KB
- 文档页数:3
护理心理学习题参考答案模块一绪论一、单选题1.E2.C3.A4.D5.C6.C7.D8.B9.A 10.D二、思考题1.护理心理学定义的特征是什么?护理心理学(nursing psychology)是心理学和护理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护理领域,研究在护理情境下医疗服务对象和护理人员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解决护理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以实施最佳护理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其特征为:注重护理情境与护理活动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护理活动主体的内在心理因素;强调护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交叉应用性学科。
2.护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哪几个方面?研究心身交互作用对健康的影响;研究患者心理活动特点;研究心理评估和干预患者心理活动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与增强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
3.护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常用的研究方法括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
4.观察法有哪些优点和缺点?观察法的优点①不需要其他中间环节直接获得第一手资料,因此,观察的资料更加客观、真实;②在自然状态下的观察,能获得生动、丰富的资料;③观察能及时收集到正在发生的现象;④观察能收集到一些无法自行报告的资料。
观察法的缺点①只能观察外显行为,对内心思维活动和感受很难直接观察,因此观察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性病患者的内心痛苦不经本人表达就难以被观察者察觉。
②常易受时间的限制而无法观察到随时变化的心理活动,如患者入睡困难时表现出明显的辗转反侧、焦躁不安,次日医护人员查房时却无法观察到。
③观察结果容易受观察者水平和主观意识等因素的影响,如临床经验丰富的高资历护师比新入职的年轻护士更能获得客观、真实的观察结果。
另外,如观察者已经对被观察者产生了成见,则更易观察到预想中的结果,比如“邻人偷斧”。
④观察法适合于小样本研究,大样本研究时效率低,不适合采用。
模块二心理学基础一、名词解释1.心理过程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是指人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
第八章心身疾病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A型行为特征的是A、争强好胜B、办事急躁C、中度敌意D、时间紧迫感2、在心身疾病的治疗中,“将会从医疗中获益”的期望会引起A、改变环境B、安慰剂效应C、规律进食D、良好休息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心身疾病的是A、十二指肠溃疡B、恶性肿瘤C、原发性高血压D、肺结核4、下列心身疾病治疗中,特别适合使用自我调整技术和生物反馈技术的是A、原发性高血压B、支气管哮喘C、恶性肿瘤D、消化性溃疡5、心身疾病是指A、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机能紊乱B、广义的神经官能症C、心理因素参与的躯体器官的器质性变化D、心理因素引起的持久性躯体机能障碍6、某中年人,童年生活受挫折,个性克制,情绪压抑,经常焦虑、抑郁,又不善于宣泄,过分谨慎,强求合作与调和。
他的行为模式最容易患的躯体疾病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B、脑出血C、冠心病D、癌症7、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则是A、药物治疗B、心理治疗C、心身相结合的原则D、培养健全的人格,获取社会支持8、心身疾病是指( )A、心理社会因素在病因上起主导作用的躯体疾病B、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精神疾病C、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器官系统的功能性改变D、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神经官能症9、《生活事件量表》的结果以生活变化单位(LCU)表示,LCU超过150的人中可能出现严重不适,抑郁或有心脏病发作的比例是( )A、50%B、60%C、70%D、80%10、按照心身医学的观点,下列疾病中,属于心身疾病的是( )A.精神分裂症B.抑郁症C.站立性调节障碍D.大叶性肺炎11、某患者过分耐心、回避冲突;老屈从让步,说话慢条斯理、缺乏主见,常和他人的意见保持一致。
该行为类型属于( )A.A型行为B.B型行为C.C型行为D.D型行为12、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发作多与儿童对母亲的强烈依赖有关的心身疾病是( )A、头痛B、溃疡C、支气管哮喘D、类风湿性关节炎13、下列各项中,与心身疾病的诊断无关的是( )A、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特殊检查明确器质性改变B、疾病的发生有相平行的心理社会因素C、排除神经症和精神疾病D、由某种躯体疾病引发心理障碍14.下列各项中,符合心身疾病特征的是()A.发病因素与情绪障碍无关B.大多与某种特殊的性格类型有关C.发病率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D.病程往往有痊愈的倾向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1、广义的心身疾病包括那些具有明显躯体症状的________或________。
护士资格证《心理护理学》考点:心身疾病护士资格证《心理护理学》考点:心身疾病护理工作不完全是护士的事情,尤其是心理护理,很多方面体现在整个医务人员与病人的交流。
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了护士资格证《心理护理学》考点:心身疾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心身疾病*一、心身疾病的起源心身疾病的起源当是亚历克山大的“神圣的七种病” 高血压溃疡病支气管哮喘甲亢神经性皮炎溃疡性结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后称为经典的心身疾病。
二、心身疾病的概念心身疾病(心理生理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作为重要原因参与发病的躯体疾病1、狭义: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2、广义: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3、心身障碍: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齐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三、心身疾病的研究途径(一)心理动力途径以精神分析学说为基础,代表人物有亚历克山大。
邓巴(二)心理生理途径(三)行为途径四、心身疾病的分类(自学)1、循环系统: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2、呼吸系统:支气管哮喘、神经性咳嗽3、消化系统:消化系统溃疡、神经性厌食、习惯性便秘4、内分泌系统:肥胖症、糖尿病、甲亢5、泌尿生殖系统:夜尿症、原发性功能障碍6、神经系统:偏头痛、心因性运动障碍7、妇产科:痛经、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症8、骨骼肌系统: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全身肌痛症9、外科:频发手术症、整形术后综合症10、儿科:小儿哮喘、口吃11、皮肤科:神经性皮炎、斑秃12、耳鼻喉科13、眼科14、口腔科15、其他*五、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或相关因素)(一)社会因素致病因素1、生活事件2、工作负荷3、社会文化因素4、社会支持:可察觉到的社会关系资源(二)心理因素致病因素1、心理应激源2、人格特征:特指与心身疾病相关的人格特征3、情绪反应4、行为因素*人格特征对心身疾病的致病途径:(1) 决定个体的行为类型、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2) 影响个体的认知评价及其情绪反应和生理变化(3) 影响个体的应对方式和适应能力(4) 影响个体耳朵人家关系和社会支持(三)生理因素致病机制1、心理始基:患病前的机体生理学特点2、生理中介机制*六、心身疾病的特征(一)发病因素与情绪障碍有关(二)大多与某种特殊的性格类型有关(三)发病率有明显的性格差异(四)统一患者可以有几种疾病同时存在或者交替发生(五)常常有相同的或类似的家族史(六)病程往往有缓解和复发的倾向七、心身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八、几种常见的心身疾病。
漯河医专理论教案首页课程名称:护理心理学授课教师:潘博一、内容第八章心身疾病病人的心理护理二、对象13三年制护理3、4、5班三、知识目标掌握:1.掌握心身疾病的概念2.熟悉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3.熟悉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4.了解甲状腺机能亢进、青光眼、银屑病病人的心理护理。
四、重点难点1.本章重点问题: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2.本章难点问题: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糖尿病病人的心理护理五、授课形式大班理论课六、授课方法多媒体教学七、参考资料1.娄凤兰、曹枫林等主编《护理心理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戴晓阳主编《护理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刘晓红主编《护理心理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八、思考题简答: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心理护理十、教研室审查意见主任签字基本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第一节心身疾病概述一、概念与理论发展心身疾病的概念:狭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
广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心身障碍 (psychosomatic disorders),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功能性障碍,例如神经性呕吐、偏头痛。
二、心身疾病的范围及发病率经典的心身疾病的范围:Alexander最早提出七种经典的心身疾病是:溃疡病,溃疡性结肠炎,甲状腺机能亢进,局限性肠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原发性高血压及支气管哮喘.现代的心身疾病的范围:心身疾病分布于各个系统,种类甚多,主要受植物神经支配的系统与器官。
各家的归纳不一,用现代心身医学观点来看,更难概括完全。
心身疾病的发病率:国外调查人群中为10-60%;国内的门诊与住院调查,约为1/3左右。
(二)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1、性别分布女性高2、年龄分布青年人和更年期高3、职业分布脑力劳动者高4、地区分布工业化程度高的地区发病率高(二)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及发病机制致病因素:1、社会文化因素2、心理因素3、生理始基(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1、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的基本理论三种因素:(1)未解决的心理冲突(2)心理生物学理论(3)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活动性2、学习理论行为学习理论认为,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如情绪紧张、呼吸加快、血压升高等,由于个体素质上的问题,或特殊环境因素的强化,或通过泛化作用,使得这些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可被固定下来而演变成为症状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