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臭系统PPT专用讲解(生物滤池除臭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4.89 MB
- 文档页数:12
生物滤池除臭技术1、相关技术背景国内外现有无组织废气主要处理技术有:热氧化法、物理化学法、低温等离子法、植物提取液法、生物过滤法等。
热氧化法:利用高温下的氧化作用,将污染物分解成CO2、H2O和其它元素对应的氧化物的方法。
此方法对几乎所有污染物都能有效地进行处理。
但产生二次污染是此方法的缺点。
物理化学法:将无组织废气收集、输送到装有一系列化学处理剂的容器中,使污染成分进行中和反应、氧化反应、物理吸附等过程,消除污染物。
此方法具有处理范围广、操作简单等优点,但有二次污染物产生,运行费用偏高。
低温等离子法:利用螺旋微波低温冷光技术产生的高能离子束和电子束形成的低温等离子体,以每秒300万次至3000万次的速度反复轰击无组织废气分子,去激活、电离、裂解废气中的各种成份,从而发生氧化等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再经过多级净化,将污染物转化为洁净的物质释放至大自然。
工艺简洁、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适应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是此技术的优点。
但不适用于易燃易爆场所,并且电耗较大,运行成本较高。
生物过滤法:是将人工筛选的特种微生物菌群固定于生物载体上,当无组织废气经过生物表面时被特定微生物捕获并消化掉,从而使污染物得到去除。
此法运行费用低,易于自动化控制,不产生二次污染。
2、生物滤池除臭技术说明生物除臭工艺的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对臭气物质进行吸收和降解从而达到除臭的目的。
臭气通过湿润、多孔和充满活性微生物的滤层,利用微生物细胞对恶臭物质的吸附、吸收和降解功能,微生物的细胞个体小、表面积大、吸附性强、代谢类型多样的特点,将恶臭物质吸附后分解成CO2、H2O、H2SO4、HNO3等简单无机物。
生物滤池法除臭效率高,适合大气量低浓度的废气处理。
微生物成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湿度、pH值、氧气含量、温度和营养成分等。
该方法的优点是,处理产物环保、无害,效率高,对各个浓度的臭气处理性能优越。
2.1生物滤池除臭法的基本原理生物过滤工艺采用了液体吸收和生物处理的组合作用。
生物滤池除臭系统生物滤池除臭技术背景当前,国内外处理无组织废气的主要技术有热氧化法、物理化学法、低温等离子法、植物提取液法和生物过滤法。
热氧化法利用高温氧化作用将污染物分解成CO2、H2O和其它元素对应的氧化物,但会产生二次污染。
物理化学法将无组织废气输送到装有化学处理剂的中进行处理,但会产生二次污染和高运行费用。
低温等离子法利用螺旋微波低温冷光技术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进行处理,但不适用于易燃易爆场所,电耗较大,运行成本高。
生物过滤法将特种微生物菌群固定于生物载体上进行处理,运行费用低,易于自动化控制,不产生二次污染。
说明生物除臭工艺利用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对臭气物质进行吸收和降解,达到除臭的目的。
臭气通过湿润、多孔和充满活性微生物的滤层,利用微生物细胞对恶臭物质的吸附、吸收和降解功能,将恶臭物质分解成简单无机物。
生物滤池法除臭效率高,适合大气量低浓度的废气处理。
微生物成长、繁殖需要适宜的湿度、pH值、氧气含量、温度和营养成分等。
基本原理生物过滤工艺采用液体吸收和生物处理的组合作用。
臭气首先被液体有选择地吸收形成混合污水,再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中的污染物降解。
该方法的优点是处理产物环保、无害,效率高,对各个浓度的臭气处理性能优越。
3)微生物代谢和降解恶臭成分,最终产生无害的物质。
为了实现高效的生物除臭,需要控制好生物滤池内的温度、湿度和pH值等因素。
同时,选择适合的微生物菌群也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固定特定的微生物菌群于填料上,可以提高生物滤池的降解效率。
生物除臭的化学反应式为:污染物+ O2 → 细胞代谢物 + CO2 + H2O。
这一过程是由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反应组成的复杂过程,需要微生物之间相互协调才能实现高效的除臭效果。
生物滤池除臭系统主要由管道输送系统、生物滤池、排放系统和辅助控制系统组成。
臭气经过收集管道进入预洗池,经过预洗和调节温度湿度后进入生物滤池进行处理。
处理后达标的气体集中排放,同时循环系统和加湿系统可以保证池内空气流通置换。
生物除臭系统技术方案制作单位:苏州艾特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日期:2014年8月15日目录章节内容第一章生物除臭原理说明1-1 生物除臭工艺说明1-2 生物除臭原理示意图1-3 生物除臭应用范围第二章生物除臭净化塔2-1 生物除臭塔概述2-2 生物除臭塔原理2-3 应用范围及产品特点第三章技术方案3-1 设计依据3-2 工艺及外形计算3-3 主设备表第四章工程实施方案4-1 进度计划4-2 质量计划4-3 安全施工计划及文明施工4-4 调试及资料提交第五章服务第一章生物除臭原理说明1 具体过程及基本原理先将人工筛选的体重微生物菌群值种于填料上,当污染气体经过填料表面初期,可从污染气体中获得营养源的那些微生物菌群,在适宜的温度、湿度、PH值等条件下,将会得到快速生长、繁殖,并在填料的表面形成生物膜,当废气通过其间,有机物被生物膜表面的水层吸收后被微生物吸附和降解,得到净化再生的水被重复使用。
污染物去除的实质是以废气作为营养物被微生物吸收、代谢及利用。
这一过程是微生物的相互协调的过程,变焦复杂,它由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一集生物化学反应所组成。
生物过滤废臭气净化系统核心为高效生物滤(池)塔、有利于生物附着和生长的复合填料和微生物优势菌种。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滤(池)塔中的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利用废气中无机和有机物作为生物菌种生存的碳源和能源,通过降解异味物质维持其生命活动,将异味物质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矿物质等无臭物,达到净化废臭气体的目的。
生物过滤废臭气净化工艺,其中生物净化过程的发生是依靠吸收和吸附双重作用将气态异味物质转移到液相生物膜表面,进行微生物氧化、降解和转化异味物质的过程。
吸附是因为生物滤(池)塔的填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极其完善的微生物群落系统,对于水溶解性不好的有机物的降解尤为有效;吸收则主要针对水溶性物质。
对于吸收式生物作用的历程一般认为由以下三步:✧废臭气体首先与水(液相)接触,由于气相和液相的浓度差以及异味物质在液相的溶解性能,使得异味物质从气相进入液相(或液膜内);✧进入液相或固体表面生物层(或液膜)的异味物质被微生物吸收;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异味物质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作为能源和营养物质被分解、转化成无害、简单物质,在转化过程中产生能量,为滤(池)塔中的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提供能源,使废臭气体物质的转化持续进行。
生物滤池除臭的工作原理:臭气通过湿润、多孔和充满活性微生物的滤层,利用微生物细胞对恶臭物质的吸附、吸收和降解功能、微生物的细胞个体小、表面积大、吸附性强、代谢类型多样的特点,将恶臭物质吸附后分解成CO2、H2O、H2SO4、HNO3等简单无机物。
具体过程是:先将人工筛选的特种微生物菌群固定于填料上,当污染气体经过填料表面初期,可从污染气体中获得营养源的那些微生物菌群,在适宜的温度、湿度、pH值等条件下,将会得到快速生长、繁殖,并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当废气通过其间,有机物被生物膜表面的水层吸收后被微生物吸附和降解,得到净化再生的水被重复使用。
污染物去除的实质是以废气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吸收、代谢及利用。
这一过程是微生物的相互协调的过程,比较复杂,它由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反应所组成。
生物脱臭可以用下式表达:污染物+O2→细胞代谢物+CO2+H2O污染物中的硫系物、氮氧化物将被氧化分解成硫(硝)酸盐和亚硫(硝)酸盐,沉集在系统的滤液中,定期或定量进行排放。
生物滤池压力损耗低,比表面积大,挂膜速度快,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大幅度提高。
循环液系统不仅可以增湿,还可为生物膜提供营养,提高生物膜的活性,确保处理效果。
生物滤池针对恶臭气体的组分接种了荧光假单胞菌、苯杆菌、硫杆菌等高效脱臭细菌,对苯系物分解能力强,具有独特的处理效果。
恶臭污染物与脱臭菌接触,被分解、氧化后,转化为CO2、H2O和SO42-等无机物,净化后的气体排放。
当废气浓度较低时生物滤池可使用低浓度工业废水作为循环液,废水中的COD物质可为微生物提供营养,从而可省去专用营养液的费用。
在降解气态污染物的同时,还能分解氧化废水的污染物,作到水相和气相污染物同步治理。
一体化生物滤池除臭原理一体化生物滤池除臭原理一体化洗涤-生物滤床除臭装置具有前级喷雾洗涤吸收处理、多级生物滤床吸收分解吸收功能,生物填料保湿喷淋、保温层、加热系统、自来水与循环水可切换等辅助系统;,配有自动控制系统,可实现整个装置的自动连续运行。
它就是一种既能治理某些特定恶臭气体,又能灵活的仅通过变换洗涤吸收药剂,生物滤床填料与微生物菌种来治理复杂的混合臭气、达到事半功倍的治理效果。
洗涤-生物滤床过滤联合除臭装置,包括前级洗涤区与多级生物滤床过滤区,除臭装置在横向分为几个区域,自前而后分别就是:臭气的导入区、前级洗涤区(可按实际情况添加中与药剂)、多级生物滤床过滤区、净化气体排出区(该区与外界相连)。
在前级洗涤区与生物滤床过滤区之间、后级洗洗区与净化气体排出区分别装有气液分离装置。
在竖向前后两级洗涤区设置为三层,自上而下分别就是:位于上部的喷淋区;位于中部的填料层;位于底部的就是储水槽。
前级洗涤区的填充层,充满了高效气、液相接触的有机填料。
底部的储水槽就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具有排污功能,出水槽内的水通过水泵可以循环使用。
前后储水槽及水泵循环系统各自独立,并设有补水阀。
装置的除臭原理臭气经导入口先平流进入洗涤区,经前级水或低浓度化学洗涤液洗涤,在洗涤区完成了对臭气的水或化学药剂的吸收、除尘及加湿的预处理。
未清除的恶臭气体再进入多级生物滤床过滤区,通过过滤层时,污染物从气相中转移到生物膜表面。
恶臭气体喷洒水的作用下与湿润状态的填充材料(生物填料)的水膜接触并溶解。
进入生物膜的恶臭成分在填充材料(生物填料)中,在微生物的吸收分解下被降解。
微生物把吸收的恶臭成分作为能量来源,用于进一步的繁殖。
以上三个过程同时进行。
确保整个系统排放达标。
前级喷淋的反应:H2SO4+2NaOH-Na2SO4+2H2OHNO3+NaOH-NaNO3+H2OHCl+NaOH-NaCl+H2O微生物降解恶臭成分时的反应式:甲硫醇:2CH3SH+7O2-2H2SO4+2CO2+2H2O甲基化硫:2(CH3)2S+5O2-H2SO4+2CO2+2H2O三甲胺:2(CH3)3N+13O2-2HNO3+6CO2+8H2O洒水方式及时间前级洗涤去设计为连续循环洒水,对进入的恶臭气体进行预处理,多级生物滤床过滤设计为时间间歇式洒水,洒水量为容器的二分之一至八分之一范围。
生物除臭系统技术方案制作单位:苏州艾特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日期:2014年8月15日目录章节内容第一章生物除臭原理说明1-1 生物除臭工艺说明1-2 生物除臭原理示意图1-3 生物除臭应用范围第二章生物除臭净化塔2-1 生物除臭塔概述2-2 生物除臭塔原理2-3 应用范围及产品特点第三章技术方案3-1 设计依据3-2 工艺及外形计算3-3 主设备表第四章工程实施方案4-1 进度计划4-2 质量计划4-3 安全施工计划及文明施工4-4 调试及资料提交第五章服务第一章生物除臭原理说明1 具体过程及基本原理先将人工筛选的体重微生物菌群值种于填料上,当污染气体经过填料表面初期,可从污染气体中获得营养源的那些微生物菌群,在适宜的温度、湿度、PH值等条件下,将会得到快速生长、繁殖,并在填料的表面形成生物膜,当废气通过其间,有机物被生物膜表面的水层吸收后被微生物吸附和降解,得到净化再生的水被重复使用。
污染物去除的实质是以废气作为营养物被微生物吸收、代谢及利用。
这一过程是微生物的相互协调的过程,变焦复杂,它由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一集生物化学反应所组成。
生物过滤废臭气净化系统核心为高效生物滤(池)塔、有利于生物附着和生长的复合填料和微生物优势菌种。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滤(池)塔中的微生物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利用废气中无机和有机物作为生物菌种生存的碳源和能源,通过降解异味物质维持其生命活动,将异味物质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矿物质等无臭物,达到净化废臭气体的目的。
生物过滤废臭气净化工艺,其中生物净化过程的发生是依靠吸收和吸附双重作用将气态异味物质转移到液相生物膜表面,进行微生物氧化、降解和转化异味物质的过程。
吸附是因为生物滤(池)塔的填料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极其完善的微生物群落系统,对于水溶解性不好的有机物的降解尤为有效;吸收则主要针对水溶性物质。
对于吸收式生物作用的历程一般认为由以下三步:废臭气体首先与水(液相)接触,由于气相和液相的浓度差以及异味物质在液相的溶解性能,使得异味物质从气相进入液相(或液膜内);进入液相或固体表面生物层(或液膜)的异味物质被微生物吸收;进入微生物细胞的异味物质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作为能源和营养物质被分解、转化成无害、简单物质,在转化过程中产生能量,为滤(池)塔中的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提供能源,使废臭气体物质的转化持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