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 浆 度 与 温 度 对 比 表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1
电石渣浆液密度和浓度对比表一、密度对比电石渣浆液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通常用克/立方厘米或吨/立方米表示。
根据表格所示的数据,可以发现不同温度下电石渣浆液的密度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室温下,电石渣浆液的密度为1.2-1.3g/cm3;而在高温下(如800°C),其密度会下降到0.9-1.0g/cm3左右。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电石渣浆液中的水分蒸发,导致其密度减小。
二、浓度对比电石渣浆液的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溶质的质量与溶液总质量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
根据表格所示的数据,可以发现不同温度下电石渣浆液的浓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室温下,电石渣浆液的浓度为10%-20%;而在高温下(如800°C),其浓度会下降到5%-10%左右。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的升高,电石渣浆液中的水分蒸发,导致其浓度降低。
三、影响因素分析电石渣浆液的密度和浓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温度:温度是影响电石渣浆液密度和浓度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分蒸发速度加快,导致密度和浓度降低。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的变化,以保证产品质量。
2.压力:压力也会影响电石渣浆液的密度和浓度。
在高压下,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增强,导致密度增加;而在低压下,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导致密度降低。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好压力的变化,以保证产品质量。
3.pH值:pH值是影响电石渣浆液密度和浓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在不同的pH值下,电石渣浆液中的离子种类和数量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其密度和浓度。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控制好pH值的变化,以保证产品质量。
四、结论与建议通过对电石渣浆液密度和浓度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温度、压力和pH值等因素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变化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好产品的质量。
同时,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力度,开发出更加高效、环保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固井水泥浆性能对固井质量的影响分析摘要:为了研究水泥浆性能对固井质量的影响,利用现场水泥浆性能的相关资料并结合第一、第二界面固井质量的测井解释结果,定性地统计出水泥浆性能与固井质量间的关系。经过对水泥浆性能的统计表明,水泥浆结构使用领浆和尾浆比用单一结构的固井质量要高,且当领尾浆的长度比大于1、领尾浆的稠化时间差为40~60min时,有利于提高固井质量。水泥浆领浆和尾浆的稠化过渡时间小于20min 时,有利于提高固井质量。如果用水泥浆性能系数SPN评价水泥浆的防气窜能力,则领浆的SPN值小于3及尾浆的SPN值小于6时,有利于保证固井质量。。关键词:固井;水泥浆;性能;固井质量1前言目前,随着对固井质量影响因素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水泥浆性能对固井质量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固井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的高度重视。研究表明,水泥浆的体系以及性能都会不同程度地对固井质量产生影响,但是关于水泥浆性能对固井质量影响的研究主要是室内实验研究。利用统计现场数据的方法研究水泥浆性能对固井质量的影响还很少,只对水泥浆的少数性能进行统计,没有对水泥浆性能进行系统的统计。2固井水泥原材料2.1水泥选择目前,我国常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和G级油井水泥作为固井原材料。针对钻采地热能时热能的流失和孔壁垮塌等问题,我国研究人员展开了一系列研究。以硅酸盐水泥为原材料制备了固井导热水泥材料,以G级油井水泥为原材料与石墨混合制备导热水泥材料等。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5%~20%的混合材料及适量的石膏混合而成。G级油井水泥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根本区别在于:油井水泥具有严格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由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混合而成。针对这两种常用固井水泥的性能,国家相关学者研究分析出高温条件下,两种固井水泥的流动性与水灰比成正比关系;由于水分的蒸发,两种水泥的凝结时间都显著减少;高温下养护3d,两种固井水泥的抗压强度也受到很大影响,但是G级油井水泥下降幅度小,较为稳定。除此之外,G级油井水泥还具有较好的抗硫酸盐腐蚀作用,于是选用较为稳定的G级油井水泥作为固井原材料,研究人员更容易筛选出高导热固井水泥材料。2.2外加剂选择为了弥补固井水泥在高温条件下性能的减弱,于是研究者向固井水泥中混合了外加剂,从而来调整固井水泥的性能。常用的外加剂分为降失水剂、缓凝剂、早强剂、减水剂、分散剂等等。因此,选用合适的外加剂,对于提升固井水泥性能是非常重要的。(1)降失水剂用于固井水泥中时,减少水泥浆滤失量,有效控制固井水泥的流动性和稠化时间,工程中使用最多的降失水剂主要是以AMPS和AM为主要单体的共聚物。(2)油井水泥稳定剂是一种以多种氢氧化物为主辅以适量抗高温纤维组成的固体粉末,稳定剂的加入能防止水泥长期经受高温后抗压强度的衰退,但其加量越大水泥流动性就越差,因此需要控制加入稳定剂的用量。(3)在地热钻采深度为1800m以上时,为了防止水泥浆凝结过快,需要向固井水泥中加入缓凝剂。缓凝剂通常为羟基羧酸类、有机膦酸类以及木质素磺酸盐类,然而常用的聚合物缓凝剂在高温、强碱易发生降解,经研究如果通过聚合反应将含有多种官能团的单体聚合在一起,可以使缓凝剂具有更好的抗温性能。3水泥浆性能对固井质量的影响3.1水泥浆初稠水泥浆初稠对顶替流态有很大的影响,可影响顶替效率和固井质量。当水泥浆初稠较小时,则可能降低顶替效率;当水泥浆初稠较大时,流动度较低,导致部分环空返速达不到要求,从而影响固井质量的提高。水泥浆的初稠在5~10BC时的固井质量较高。因此,设计水泥浆初稠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提高固井质量。3.2水泥浆稠化过渡时间水泥浆的稠化过渡时间是水泥浆防窜系数的核心指标之一,稠化过渡时间越短,防窜效果越好。这是因为稠化过渡时间缩短后,减少了地层流体窜入井内的时间,有效地防止窜流的发生,从而提高固井质量。水泥浆领浆和尾浆稠化过渡时间的影响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水泥浆领浆和尾浆稠化过渡时间少于20min时,其第一、第二界面的固井优质率和总合格率都相对较高。因此,应尽量使水泥浆的稠化过渡时间控制在20min以内。表1水泥浆领浆和尾浆稠化过渡时间的影响3.3水泥浆领浆和尾浆稠化时间差值水泥浆领浆和尾浆的稠化时间差值主要影响着水泥浆的防窜效果,差值不宜过小也不宜过大。当水泥浆领浆和尾浆的稠化时间差偏小时,使领浆的缓凝效果减弱,地层流体有可能在领浆开始失重并且尾浆胶凝强度未达到240Pa时进入井内,导致窜流发生;当水泥浆领浆和尾浆的稠化时间差偏大时,领浆的过度缓凝可能会影响尾浆的凝固效果,导致窜流发生,从而使得固井质量降低。水泥浆领浆和尾浆稠化时间差的影响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水泥浆领浆和尾浆的稠化时间差值介于40~60min时,其第一、第二界面的固井优质率和总合格率都相对较高。因此,应该使水泥浆领浆和尾浆的稠化时间差控制在40~60min以内。表2水泥浆领浆和尾浆稠化时间差的影响3.4水泥浆性能系数SPN值PN值是水泥浆防窜系数的指标之一,SPN值小于3时,表示防窜效果好;SPN介于3~6之间时,表示防窜效果中等;SPN大于6时,表示水泥浆防窜效果差。水泥浆领浆的SPN值的影响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水泥浆领浆的SPN值小于3时,固井质量优质率较高;水泥浆尾浆的SPN值小于6时,固井质量优质率较高。因此,在用SPN设计水泥浆的防窜性能时,注意分别考虑领尾浆的防窜特性。表3水泥浆领浆的SPN值的影响4结论水泥浆结构使用领浆和尾浆比用单一结构的固井质量要高,且当领尾浆的长度比大于1.5和领尾浆的稠化时间差为40~60min时,有利于提高固井质量。水泥浆领浆和尾浆的稠化过渡时间少于20min时,有利于提高固井质量。如果用水泥浆性能系数SPN评价水泥浆的防气窜能力,则领浆的SPN值小于3及尾浆的SPN值小于6时,有利于保证固井质量。参考文献:[1]刁胜贤,张丽哲,任知维,等.粉煤灰水泥浆体系研究与应用[J].石油钻探技术,2002,30(5):39-41.[2]叶志富.固井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J].天然气技术,2008(3):27-29,79.[3]曾庆真.海拉尔盆地苏德尔构造带固井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5(7):121.。
蔗渣化机浆制浆工艺实验Ξ魏起华,陈学榕(福建林学院林工系,福建 南平 353001)摘 要:研究了以蔗渣为原料,用氢氧化钠、碱性亚硫酸钠,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制化机浆的制浆工艺。
并对蔗渣化机浆的物理强度和白度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蔗渣;制浆;预处理中图分类号:TQ35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3433(2000)022*******1 概述甘蔗渣是一种较好的造纸原料,在我国南方被广泛用来制浆造纸。
制浆方法主要采用烧碱法或硫酸盐法制化学浆,纸浆得率低,成本高,制浆废液对环境产生较大的污染。
用少量化学药品对蔗渣进行预处理后,经盘磨机械磨浆制备蔗渣化机具有得率高、浆颜色浅、纸浆物理强度好和污染少的特点。
因此,开发蔗渣机械浆的生产,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实验211 原料原料采用福建仙游糖厂1998年榨季甘蔗渣,实验前经过筛选,甘蔗渣含髓率为20%。
甘蔗渣除髓率为30%(对蔗渣总量),蔗渣原料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甘蔗渣原料化学成分分析(单位:%)苯醇抽出物碳水化合物木素灰分116874110221721150212 预处理工艺及设备21211 预处理设备:采用Z Q1S1型电热蒸煮锅,容积15L,每次预处理绝干蔗渣1000g。
21212 预处理工艺条件:用N aOH为药剂,液比1∶5,温度100℃,时间:升温1h,保温15m in。
21213 磨浆:预处理后的原料用实验室小盘磨进行磨浆,磨浆浓度4%,2道磨浆。
213 氢氧化钠预处理N aOH是一强碱,对纤维细胞壁有很好的润胀和软化作用以及碱抽出物和部分木素和半纤维素的溶解,使磨浆时纤维易分离和细化。
氢氧化钠用量对纸浆得率和性质的影响见表2。
表2 氢氧化钠预处理的条件与结果N aOH耗量(%)纸浆得率(%)打浆度(°SR)白度(%ISO)抗张指数(N・m g) 092352019034242893332387274048522475771955 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着氢氧化钠用量的增加,纸浆得率下降,浆中纤维束含量减少,纸浆抗张强度提高,当氢氧化钠用量为4%时,抗张指数可达45N・m g,与阔叶木(桉树)浆相近。
植物纤维原理化学法蒸煮及分析一、实验内容及目的通过对植物纤维原料的化学蒸煮使纤维分离成浆,并对浆料的质量进行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并引导学生掌握制浆工艺研究的方法,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
二、实验原理植物纤维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与化学药品反应而脱除原料中的木素使纤维分离成浆。
从制浆理论可知,因所用植物纤维原料不同,蒸煮时的温度、压力、装锅量、液比、蒸煮时间和化学药品不同,其制订的蒸煮工艺也有所不同。
三、蒸煮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1、蒸煮实验所需的仪器及药品1)实验仪器:电热蒸煮锅、洗浆袋、扳手、乳胶手套、塑料桶、铁钩、毛刷2)实验药品NaOH 浓度:AQNa2S3)蒸煮工艺条件的制订:烧碱-AQ法,烧碱法,硫酸盐法a. 原料名称:,水份:。
b. 装锅量:1000g绝干原料,需要风干原料的质量为:。
计算方法:1000/(1-水分%)原料中的含水量:。
c. 化学药品用量NaOH:AQ:0.05%Na2Sd.应补加的水量计算公式:X = 总水量-原料中的水分-液体碱的体积= 1000*6-1000/0.9*0.1-M= ml原料名称麦草木片竹子棉麻总用碱量 % 10~13 20~35 15~20 15~20液比1﹕4~61﹕4 1﹕4 1﹕4~5最高温度℃ 150~160 170~180 160~170 120~140保温时间 min 30~60 60~180 60~120 60~904)蒸煮操作工艺流程称量原料→加入桶中→加化学药品→补加水(总水量的2/3)→搅拌均匀→装锅(装入多半时加蒽醌)→冲洗料桶及手套→装入锅内→清理锅口及外沿→加盖→上紧螺母→关好阀门→空转15min→升温→记录升温曲线→放锅→洗浆升温曲线:空转(5min)→升温(℃、MPa)→15 min后→30min后(℃、MPa)→小放汽→取黑液→升温时间→最高温度时取黑液(压力MPa)→保温开始取黑液→保温结束→大放汽→放锅→取黑液2、黑液分析1)仪器及药品锥形瓶、容量瓶、量筒、烧杯、移液管、吸耳球、洗瓶、酸式滴定管HCl标准溶液、酚酞指示剂、BaCl22)测定原理:酸碱中和滴定原理测定黑液中残碱含量。
1.胶粉聚苯颗粒保温砂浆普通硅酸盐42.5水泥 700kg 优质微硅粉 70-105kg 重钙(粉煤灰或灰钙粉) 300kg 共聚物缩合胶粉 5-10k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 5-10kg 聚丙烯短纤维 2kg 6.外墙保温粘结砂浆普通硅酸盐42.5水泥 400kg 优质微硅粉 40-60kg 硅砂(40—70目) 600kg 高分子纳米胶粉(粘结型) 8—12k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 1—2kg 共聚物缩合胶粉 2—3kg2.玻化微珠保温砂浆普通硅酸盐42.5水泥 150kg 优质微硅粉 15-23kg 聚丙烯短纤维 0.2-0.5kg 共聚物缩合胶粉 2-3k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2kg 玻化微珠 1立方7.外墙保温抹面砂浆普通硅酸盐42.5水泥 350kg 优质微硅粉 35-53kg 粉煤灰 50kg 硅砂(40—70目) 250kg 硅砂(50—100目) 350kg 高分子纳米胶粉(柔韧型) 15k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2-3kg 抗裂纤维(6mm) 1kg 易分散木质纤维 5kg3.珍珠岩保温砂浆普通硅酸盐42.5水泥 700kg 优质微硅粉 70-105kg 粉煤灰 300kg 聚丙烯短纤维 2kg 易分散木质纤维 5kg 共聚物缩合胶粉 5k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 5kg 8.干粉界面剂普通硅酸盐42.5水泥 400kg 优质微硅粉 10-60kg 硅砂(40—70目) 600kg 高分子纳米胶粉(粘结型) 10-15kg 聚乙烯醇精细粉末(2488) 3k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2kg4.内墙耐水腻子灰钙(325目) 300kg 重钙(325目) 700kg 高分子纳米胶粉(柔韧型) 3k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5kg 9.瓷砖粘结剂普通硅酸盐42.5水泥 500kg 优质微硅粉 50-75kg 粉煤灰 100kg 硅砂(40—70目) 500kg 高分子纳米胶粉(粘结型) 20kg 聚乙烯醇精细粉末(2488) 3k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2-3kg5.外墙防水腻子白水泥 300kg 优质微硅粉 30-45kg 灰钙(325目) 200kg 重钙(325目) 500kg 高分子纳米胶粉(柔韧型) 10-15k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5kg 聚乙烯醇精细粉末(2488) 3kg 10.挤塑板专用界面剂普通硅酸盐42.5水泥 400kg 优质微硅粉 40-60kg 硅砂(40—70目) 300kg 硅砂(50—100目) 300kg 高分子纳米胶粉(柔韧型) 30kg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醚(HPMC) 2kg 聚乙烯醇精细粉末(2488) 5kg(二)、界面拉毛界面砂浆的配制:按中砂:水泥:界面剂=1:1:1的比例配置,先加入1份界面剂再加入1份中砂和1份水泥,搅拌成均匀的砂浆状态。
-----------------------------------------------------------------------------------------------------------------第一节化学法制浆的分类与基本概念一. 化学法制浆(Chemical Pulping)的分类1.碱法(Alkaline Pulping):烧碱法、硫酸盐法、(其它药剂为碱性的制浆方法)2. 亚硫酸盐法(Sulphite Pulping):酸性亚硫酸氢盐法、亚硫酸氢盐法、微酸性亚硫酸盐法、中性亚硫酸盐法、碱性亚硫酸盐法二 . 碱法制浆流程示意图三 . 亚硫酸盐法制浆流程示意图:四 . 蒸煮液的组成:五. 碱法制浆常用专业术语:第二节蒸煮原理一、蒸煮液对原料片的浸透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毛细管作用和扩散作用1.毛细管作用:主要靠外加的压力和表面张力产生的压力作用浸透,通过导管-、管胞、纤维的胞腔进行。
影响因素:纹孔的多少及其大小、原料品种、边材与心材(毛细管浸透速率与毛细管半径的四次方成正比)水分含量(适宜于较干的原料片,但需排除原料毛细管内的空气)压力差(毛细管浸透速率与压力差成正比)无论碱性或酸性蒸煮液,纤维轴向的毛细管作用总是大于横向的毛细管作用(约50~200倍,)2. 扩散作用:主要靠药液浓度差造成的离子浓度梯度的推动力使蒸煮液中的离子扩散浸透入原料切片内部,通过导管、管胞、纤维的胞腔和细胞壁进行。
影响因素:原料密度、水分含量(适宜于水分饱和的原料片)蒸煮液组成(影响大,扩散作用主要取决于有效毛细管截积)当蒸煮液pH>13时,纤维轴向的扩散作用与横向的扩散作用比较接近,约为1 :0.8(润胀作用的效果)当蒸煮液pH<13时,纤维轴向的扩散作用比横向的扩散作用大得多。
使浸透作用顺利的重要前提:药液与原料片的均匀混合二、蒸煮过程中的脱木素(Delignification)和碳水化合物降解(Carbohydrate Decomposition)脱木素作用导致:1. 木素结构单元之间联结键断裂木素大分子降解2. 木素分子内引进亲液基团提高溶解性总的结果:木素脱除,纤维分离成浆纤维素与半纤维素降解作用导致:糖基之间的苷键断裂大分子聚合度降低纸浆得率与强度降低三、蒸煮过程脱木素局部化学的研究研究蒸煮过程纤维细胞中木素的脱除顺序,有助于进行蒸煮过程的脱木素反应历程和动力学研究,对制定正确的蒸煮工艺条件有指导意义。
各版《中国药典》关于温度规定分类摘录表中国药典版号凡例中有关温度的规定正⽂和制剂通则中有关温度的规定贮藏项下的温度规定试验温度概念(具体温度要求从略)贮藏温度℃冷处凉处常温冷处凉处常温有特殊温度要求的⽆温度要求的(另有规定除外)53版⽆温度规定(保藏:⽣药除别有规定外,应避湿与避⾍害保藏)常温、微温、标准温度、冷藏器温度(2~10℃)、⽔浴温度、试验的温度毒素、菌苗2~10℃的冷暗处。
⽜痘苗10℃以下的冷暗处注射剂、酊剂、芳⾹⽔剂、⽢油栓等为凉或凉暗处存放,⽆温度范围规定。
青霉素、眼⽤软膏等15℃以下的凉处软膏30℃以下、栓剂30℃或35℃以下⽚剂63版⽆温度规定(贮藏:⼲燥处<相对湿度75%以下的通风⼲燥处>、遮光容器、密闭、密封、熔封或严封)冷藏冰箱或冷处、阴凉处或凉暗处、微温或温⽔、热⽔、⽔浴类毒素、菌苗、疫苗、病种球蛋⽩等2~10℃的暗处芳⾹⽔剂、催产素注射液等软膏、酊剂、浸膏与流浸膏剂、胶囊剂、眼膏剂、糖浆剂30℃以下栓剂25℃以下、⼩⼉⿇痹活疫苗15~20℃、狂⽝病疫苗2~8℃、⽜痘苗12℃以下等⽚剂、注射剂77版⽆温度规定(贮藏:遮光、密闭、密封、熔封或严封)【其他与检验有关事项】:⽔浴、热⽔、微温或温⽔、阴凉处或凉暗处(不超过20℃)、冷处(2~10℃)、试验时的温度菌苗、疫苗、类毒素、毒素等2~10℃的暗处、⼈⾎浆、长春碱等10℃以下酊剂、肝素注射液、注射⽤环磷酸腺苷、注射⽤青霉素等,缩宫素注射液等20℃以下。
阿⽚酊、环磷酰胺、复⽅樟脑酊等30℃以下冻⼲黄热活疫苗0℃以下⽚剂、注射剂、胶囊剂、软膏剂、眼膏剂、滴眼剂、滴丸剂、枸橼酸糖浆等85版⽆温度规定(贮藏:遮光、密闭、蜜密封、熔封或严封)【本版药典采⽤法定计量单位】下:温度:⽔浴、热⽔、微温或温⽔、阴凉处或凉暗处(不超过20℃)、冷处(2~10℃)、试验时的温度菌苗、疫苗、抗毒素、抗蝮蛇毒⾎清等2~10℃的暗处,⼈⾎浆10℃以下煎膏剂、酒剂、膏药、酊剂、流浸膏剂、薄荷、肝素、碘、青霉素、缩宫素注射液等20℃以下栓剂、糖浆剂、阿⽚酊、环磷酰胺等30℃以下冻⼲黄热活疫苗-20℃以下⼀年半、2~10℃六个⽉丸剂、散剂、胶剂、冲剂、⽚剂、注射剂、浸膏剂胶囊剂、软膏剂、滴丸剂、滴眼剂、枸橼酸哌嗪糖浆等90版2~10℃不超过20℃⽆【本版药典采⽤法定计量单位】下:温度:⽔浴、热⽔、微温或温⽔、室温(10~30℃)、冷⽔(2~10℃)、冰浴、试验时的温度菌苗、疫苗、抗毒素等2~10℃的暗处,⼈⾎浆10℃以下酊剂、⽓雾剂、肝素、碘、青霉素、缩宫素注射液等20℃以下栓剂、糖浆剂、阿⽚酊、环磷酰胺等30℃以下冻⼲黄热活疫苗-20℃以下⼀年半、2~10℃六个⽉⽚剂、注射剂、胶囊剂、软膏剂、眼膏剂、滴丸剂、滴眼剂、膜剂、枸橼酸哌嗪糖浆等95版2~10℃不超过20℃⽆【本版药典采⽤法定计量单位】下:温度:⽔浴、热⽔、微温或温⽔、室温(10~30℃)、冷⽔(2~10℃)、冰浴、放冷卡莫司汀冷处,菌苗、疫苗、抗毒素、抗毒⾎清等2~8℃的暗处酊剂、⽓雾剂、⼝服溶液剂、混悬剂、乳剂、肝素、碘、青霉素、缩宫素注射液等栓剂、糖浆剂、阿⽚酊、环磷酰胺等30℃以下冻⼲黄热活疫苗-20℃以下⼀年半、2~8℃六个⽉⽚剂、注射剂、胶囊剂、软膏剂、眼膏剂、滴丸剂、滴眼剂、膜剂、颗粒剂、枸橼酸哌嗪糖浆等00版2~10℃不超过⽆【本版药典采⽤的计量单位】下:温卡莫司汀冷处,菌苗、酊剂、⽓雾剂和喷雾剂、⼝服溶液剂、混栓剂、胶囊⽚剂、注射剂、膏剂、眼膏剂、滴丸剂、滴眼剂、膜20℃10~30℃)、2 ~℃)、冰浴、放疫苗、抗毒素、抗毒⾎清等2~8℃的暗处,⼈⾎⽩蛋⽩8℃以下悬剂、乳剂、肝素、碘、青霉素、缩宫素注射液等剂、糖浆剂、阿⽚酊、环磷酰胺等30℃以下剂、颗粒剂、枸橼酸哌嗪糖浆等05版⼆部(有关⽣物制品的内容来源于三部)2~10℃不超过20℃10~30℃10~30℃)、2 ~℃)、冰浴、放卡莫司汀冷处,菌苗、疫苗、抗毒素、抗毒⾎清等⽣物制品2~8℃的暗处,⼈⾎⽩蛋⽩8℃以下酊剂、⽓雾剂、粉雾剂、喷雾剂、肝素、碘、青霉素、缩宫素注射液等栓剂、胶囊剂、糖浆剂、阿⽚酊、环磷酰胺等30℃以下乳膏剂、凝胶剂25℃以下不得冷冻⽚剂、注射剂、软膏剂、糊剂、眼⽤制剂、丸剂、植⼊剂、膜剂、颗粒剂、⼝服溶液剂、混悬剂、乳剂、散剂、⽿⽤制剂、⿐⽤制剂、洗剂、冲洗剂、灌肠剂、搽剂、涂剂、涂膜剂、贴剂、枸橼酸哌嗪糖浆等05版⼀部2~10℃不超过20℃10~30℃凡未规定贮藏温度的系指常温10~30℃)、2 ~℃)、冰浴、放未发现蜡丸、锭剂、煎膏剂、糖浆剂、合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膏药、露剂、眼⽤制剂、⽓雾剂、喷雾剂、⼋⾓茴⾹油、丁⾹罗勒油、⼤蓟炭、冰⽚等栓剂30℃以下凝胶剂防冻丸剂、散剂、颗粒剂、⽚剂、胶剂、贴膏剂、滴丸剂、胶囊剂、浸膏剂、茶剂、注射剂、搽剂、洗剂、涂膜剂、⿐⽤制剂。
麦芽糖浆产品介绍及应⽤麦芽糖浆的应⽤⼀、产品概述麦芽糖浆是⽤优质淀粉为原料,经淀粉酶液化,糖化酶和真菌酶糖化,精制浓缩⽽成的麦芽糖含量在50%以上的淀粉糖浆。
⼆、⽣产⼯艺流程三、产品指标表⼀麦芽糖感官要求项⽬指标麦芽糖浆麦芽糖粉结晶麦芽糖外观呈粘稠状透明液体,⽆⾁眼可见杂质⽆定形粉末或结晶性粉末,⽆⾁眼可见杂质⾹⽓具有麦芽糖浆的正常⾹味滋味甜味温和、纯正、⽆异味⾊泽⽆⾊或微黄⾊或棕黄⾊⽩⾊或略带淡黄⾊表⼆麦芽糖理化要求表三麦芽糖浆卫⽣要求项⽬指标铅(以Pb计) ≤0.5mg/kg总砷(以 As 计)≤1.0mg/kg铜(以 Cu 计)≤5.0mg/kg⼆氧化硫残留量≤100.0mg/kg菌落总数≤3000cfu/ml⼤肠菌群≤30MPN/100ml 致病菌(沙门⽒菌、志贺⽒菌、⾦黄⾊葡萄球菌)不得检出注:上述感官要求和理化要求为国家标准GB/T 20883-2007,卫⽣要求为GB 15203-2003。
四产品特性1.麦芽糖浆的甜度低⽽温和,适⼝性强、⼝感好,由于麦芽糖浆中的麦芽糖在⾼温加热和酸性情况下⽐较稳定,通常温度下不会因麦芽糖的分解⽽引起⾷品变质或甜味发⽣变化,所以加热时不易发⽣美拉德反应,⽤于糖果⽣产中具有DE值低,熬温⾼等优点。
2.⽤麦芽糖浆⽣产糖果产品,与⽤传统的砂糖⽣产糖果相⽐,⽣产出的产品透明度⾼,不会出现“返砂”现象,并可提⾼产品的风味,显著降低⽣产成本,给企业带来较⾼的经济效益。
3.由于麦芽糖浆具有抗结晶、冰点低等优点,⽤于冷饮⽣产中,既可改善产品的⼝感,提⾼产品质量⼜可降低⽣产成本,⽬前已被冷饮⾏业作为增稠剂和增塑剂得到了⼴泛的应⽤。
4.⽤于糕点、⾯包、烘焙⾷品等⽣产过程,可起到防⽌淀粉⽼化,保湿性好,延长保质期等作⽤。
5.⾼渗透压,渗透压能使微⽣物菌体内的⽔分被吸⾛,⽣长受到抑制,麦芽糖浆的渗透压随浓度的增⾼⽽增⼤,可延长⾷品的保质期。
6.麦芽糖浆的可发酵性糖含量⾼,其中的葡萄糖、麦芽糖能被酵母直接发酵,其它多糖经⼀些微⽣物的作⽤后也能转化为可发酵性糖,可⽤于⼀些发酵⾏业。
d o i :10.3963/j .i s s n .1674-6066.2023.05.031‘预应力孔道灌浆剂“G B /T25182 2010标准修订的必要性分析杨 宇1,卢嘉一2,宋普涛3,宋雄委4,夏京亮3,王 晶3,冷发光3(1.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0011;2.山东高速青岛建设管理有限公司,青岛266300;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00013;4.邓州中联水泥有限公司,南阳474150)摘 要: ‘预应力孔道灌浆剂“G B /T25182 2010是我国首部预应力孔道灌浆剂国家产品标准,对国内预应力压浆剂的性能指标㊁试验方法及质量检验等作出要求㊂随着预应力孔道灌浆剂技术的发展,国内外相关标准的修订,‘预应力孔道灌浆剂“G B /T25182 2010中技术指标的协调性问题越来越多㊂为确保标准的先进性和引导性,该文对标准修订的必要性进行详细说明,并提出标准重点修订的内容㊂关键词: 国内外标准的协调; 负温预应力孔道灌浆剂; 修订的意义N e c e s s i t y A n a l y s i s o fR e v i s i o no f G r o u t i n g A g e n t f o rP r e s t r e s s e d D u c t G B /T25182 2010Y A N GY u 1,L UJ i a -y i 2,S O N GP u -t a o 3,S O N GX i o n g -w e i 4,X I AJ i n g -l i a n g 3,WA N GJ i n g 3,L E N GF a -g u a n g3(1.C h i n aR o a d &B r i d g eC o r p o r a t i o n ,B e i j i n g 100011,C h i n a ;2.S h a n d o n g H i g hS p e e dQ i n gd a o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M a n a ge m e n tC o ,L t d ,Q i n g d a o 266300,C h i n a ;3.C h i n aA c a d e m y o fB u i l d i n g R e s e a r c h ,B e i j i n g 100013,C h i n a ;4.D e n g z h o uU n i o nC e m e n tC o m p a n y L i m i t e d ,N a n y a n g 47415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G r o u t i n g A g e n tf o r P r e s t r e s s e dD u c t (G B /T25182 2010)i s t h e f i r s t n a t i o n a l p r o d u c t s t a n d a r d f o r p r e -s t r e s s e dd u c t g r o u t i n g a g e n t s i nC h i n a ,w h i c h s e t s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 t h e p e r f o r m a n c e i n d i c a t o r s ,t e s tm e t h o d s ,a n d q u a l i -t y i n s p e c t i o no f d o m e s t i c p r e -s t r e s s e dd u c t g r o u t i n g a g e n t s .W i t h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p r e s t r e s s e dd u c t g r o u t i n g a g e n t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t h e r e v i s i o no f r e l e v a n t s t a n d a r d s a t h o m e a n da b r o a d ,t h e r e a r em o r e a n dm o r e i s s u e sw i t h t h e c o o r d i -n a t i o no f t e c h n i c a l i n d i c a t o r s i n t h e "G r o u t i n g A g e n t f o r P r e s t r e s s e dD u c t "G B /T25182 2010.I n o r d e r t o e n s u r e t h e p r o g r e s s i v e n e s s a n d g u i d a n c e o f t h e s t a n d a r d ,t h i s a r t i c l e g i v e s a d e t a i l e d d e s c r i p t i o n o f t h e n e c e s s i t y o f t h e s t a n d a r d r e -v i s i o n ,a n d p u t s f o r w a r d t h ek e y re v i s i o n c o n t e n t s of t h e s t a n d a r d .K e y wo r d s : c o o r d i n a t i o no f d o m e s t i c a n d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s t a n d a r d s ; n e g a t i v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p r e s t r e s s e dd u c t g r o u t i n g a g e n t ;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r e v i s i o n 收稿日期:2023-09-05.作者简介:杨 宇(1991-),工程师.E -m a i l :y a n g y1@c r b c .c o m 1 标准修订的原因近年来,国内外的预应力孔道灌浆材料产品研发㊁生产和施工技术取得了很大进步,预应力孔道灌浆的性能及相应要求显著提高,各项性能更优的新型低水胶比预应力孔道灌浆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㊂灌浆料[1-4]已由最初高水胶比㊁低强度㊁低流动度性及保持和较低的泌水率要求,转变为现在的低水胶比㊁高强度㊁高流动性及保持和较高的泌水率要求,对应的预应力灌浆施工方式也从普通压浆进入到现在的真空压浆阶段,同时随着预应力工程应用环境的不断增加,预应力孔道灌浆材料也从常规应用环境逐渐拓展到负温高寒环境㊁高压高扬程灌浆环境㊁水下灌浆施工环境等,在此过程中原材料性能的提升和孔道压浆材料产品研发技术的进步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㊂921建材世界 2023年 第44卷 第5期建材世界2023年第44卷第5期‘预应力孔道灌浆剂“G B/T25182 2010是我国首部预应力孔道灌浆剂国家产品标准,自发布实施以来,有效地规范了我国预应力孔道灌浆剂产品的质量,为该类灌浆剂及其应用技术水平的发展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㊂随着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所需施工应用环境的不断增加,预应力孔道灌浆剂研发㊁生产和产品性能的进步,该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㊂1.1G B/T25182 2010的实施周期较长G B/T25182 2010于2010年发布实施,迄今已有十余年的时间,预应力孔道灌浆剂原材料种类㊁生产及施工工艺和产品性能等均发生了显著变化,公路㊁铁路㊁建材行业相继制订了预应力孔道灌浆剂标准,风电行业也制定了预应力孔道灌浆剂相关标准,这些标准对预应力孔道灌浆剂的拌制方法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对灌浆剂水料比㊁流动度㊁强度㊁膨胀率等指标进行提升完善,并增加了钢丝间泌水率等新指标㊂1.2G B/T25182 2010规定的技术指标已明显落后,亟待吸纳和推广新技术现行标准技术内容明显落后,不能对现有产品进行有效评价,不能满足保证预应力孔道灌浆质量的要求㊂1)G B/T25182 2010是基于高水料比灌浆剂配制浆液制定的性能指标㊂近几年,新型灌浆剂产品发生了跨越式的发展和变化,特别是原材料性能的提升和生产㊁施工工艺的改变,进一步提高了浆体的流动度㊁填充性㊁强度㊂目前,新型低水料比灌浆剂产品已几乎完全取代了高水料比型灌浆剂产品,特别是在高铁㊁高速公路等大型工程中更为明显㊂现行行业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 T G/T3650 2020对原标准中流动度等指标进行了调整,国家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 B50448 2015,也在原标准‘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 B50448 2008的基础上增加了用于预应力孔道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性能指标,结合现行T B/T3192㊁J T/T946等标准,提出了适用于预应力孔道的水泥基灌浆材料的试验方法及性能指标㊂因此,该标准亟待吸纳和推广新的技术并重新修订㊂2)G B/T25182 2010规定的浆液搅拌方法难以适用于低水胶比灌浆材料浆液的拌制要求㊂新型低水胶比灌浆料水胶比低,采用具有高减水率的高性能聚羧酸减水剂粉剂,与高水胶比灌浆料相比浆体搅拌难度很大,而传统行星式砂浆搅拌机转速低,采用行星式砂浆搅拌机无法将低水胶比灌浆材料搅拌均匀,灌浆材料真实流动度无法获得㊂3)G B/T25182 2010对灌浆料泌水率㊁压力泌水率要求偏低,易离析分层,难以保证浆液良好的填充性㊂4)G B/T25182 2010仅规定浆液初始流动度及30m i n流动度指标,并未对1h流动度提出要求,难以保证浆体长时间施工流动度需要㊂5)亟待补充负温灌浆及高压高扬程灌浆料相关性能指标及要求㊂近年来,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负温预应力孔道压浆料逐渐得到应用[5-9]㊂为解决120m及以上高度的风电混凝土塔筒预应力孔道压浆在低负温环境下施工时难以蓄热养护的问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王晶㊁宋普涛等开发了负温风电混凝土塔筒用预应力孔道压浆料P GM50L,该类灌浆料基本性能满足现行标准J T G T3650要求,在-10~5ħ环境下能顺利施工,在无蓄热养护的条件下,1d抗压强度能达到20M P a以上,28d抗压强度达到50M P a以上㊂该产品已完成应用1000多吨,现场应用效果良好㊂1.3G B/T25182 2010与国内相关的标准协调性较差随着技术的进步,我国水泥㊁掺合料㊁外加剂㊁灌浆料相关标准制定㊁修订频繁,更新速度快,修订周期短,其内容更新变化也较大,预应力孔道灌浆剂(料)相关铁路㊁公路㊁建材行业标准近年来也均对试验方法及技术指标进行了修订㊂此外,现行标准实施以来,‘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 B50119㊁‘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 B/T8077㊁‘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 B/T50448和‘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 B/T50080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 T G/TF50等标准规范都进行了修订,部分标准的修订内容变化较大㊂这些标准的颁布实施已经或将对混凝土行业㊁外加剂行业,特别是对预应力孔道灌浆剂行业产生重大影响㊂首先,标准G B/T25182 2010是目前国内针对预应力灌浆剂的首部和唯一的一部国家产品标准,现行的相关标准还有‘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 B/T50448㊁‘公路工程预应力孔道灌浆料(剂)“J T/T946㊁‘后张法预应力孔道灌浆外加剂“J C/T2093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 T G/T3650等标准㊂调031建材世界2023年第44卷第5期研发现,目前我国的现行的灌浆料(剂)相关标准之间协调性较差,例如:1)‘公路工程预应力孔道灌浆料(剂)“J T/T946要求水泥浆水胶比范围0.24~0.28,孔道灌浆剂浆液的初始流动度不大于17s,而现行标准中水泥浆水胶比要求不大于0.4,浆液初始流动度14~22s;2)最新修订的‘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 B/T50448标准中增加了用于预应力孔道的水泥基灌浆材料性能指标要求,规定浆液初始流动度范围为10~18s;3)该标准未有钢丝间泌水率性能要求,预应力孔道灌浆后预应力钢丝的毛细作用对浆液稳定性的影响被忽略,因此,仅规定浆液自由泌水率和压力泌水率无法真正反映浆液在预应力孔道内存在预应力钢丝毛细作用下的稳定性㊂在‘铁路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管道压浆技术条件“T B3192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 T G/T3650及‘公路工程预应力孔道灌浆料(剂)“J T/T946中均有预应力孔道灌浆材料浆液毛细泌水性能指标要求㊂我国的相关标准中,‘公路工程预应力孔道灌浆料(剂)“J T/T946 2014于2015年4月5日实施,最新修订的‘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 B/T50448 2015于2015年11月1日实施,最新修订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 T G/T3650 2020于2020年10月1日实施,上述这几部标准的技术指标较为全面,也最为先进㊂1.4G B/T25182 2010与国外相关的标准协调性较差国外相关标准主要有:1)美国P T I指导规范: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f o r g r o u t i n g o f p o s t-t e n s i o n e ds t r u c t u r e s s t a n d a r d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r o a da n db r i d g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2)欧洲标准:G r o u t f o r p r e s t r e s s i n g t e n d o n s-T e s t m e t h o d s(E N445),G r o u t f o r p r e s t r e s s i n g t e n d o n s-g r o u t i n gp r o c e d u r e s(E N446),G r o u t f o r p r e s t r e s s i n g t e n d o n s-b a s i c r e q u i r e m e n t s(E N447)和A d m i x t u r e s f o r c o n c r e t e,m o r t a r a n d g r o u t-A d m i x t u r e s f o r g r o u t f o r p r e s t r e s s i n g t e n d o n s(E N934-4)㊂就压浆料的性能指标而言,国外对压浆料的技术指标重点对压浆料耐久性性能方面作出规定,特别是对压浆材料的抗渗性㊁离子含量作出要求;国内孔道压浆技术规范对压浆料的技术规定主要集中在流动度㊁泌水性㊁膨胀性㊁强度㊁体积稳定性方面,公路标准提出预应力筋的锈蚀㊁电通量作用等技术指标㊂国内标准在压浆料泌水率方面的规定指标更为全面,除去自由泌水率外,增加了钢丝间泌水率的要求㊂另外,国内标准提出采用充盈度作为表征压浆料填充性的指标㊂同时,国内公路及铁路标准还提出在有抗冻要求时,压浆料的含气量应满足要求(相关标准)㊂就压浆料的试验方法而言,国外对孔道压浆的性能测试方法与实际压浆施工作业更接近,试验条件也更加有利㊂然而国内对压浆的性能测试方法还主要用于室内试验,而且技术指标也较为宽泛,目前的大多数压浆材料都能满足施工要求,但性能指标与实际压浆的相关性较弱,对实际工程缺乏一定的指导意义㊂2标准重点修订的内容考虑到产品的技术进步及国内外标准的协调性问题,在G B/T25182 2010修订过程中需重点对如下章节的内容进行修订,包括范围㊁规范性引用文件㊁术语和定义㊁分类㊁性能要求㊁试验方法㊁检验规则,包装㊁出厂和贮存,具体修订情况为:第1章,增加低负温产品㊂第2章,对引用的标准进行修订,更新引用标准㊂第3章,增加有关低负温预应力孔道新品种的术语定义㊂第4章,增加产品分类,将常温产品按性能指标不同划分为Ⅰ型和Ⅱ型,增加低负温产品,并根据产品应用温度范围及性能差异进行产品划分㊂第5章(原第4章)修订的内容包括: 1)提出Ⅰ型和Ⅱ型常温产品的性能指标,从流动度㊁强度等指标要求上进行区分;2)提出低负温产品的性能指标,按照适用温度范围进行低负温产品种类的划分;3)调整产品的匀质性指标;4)增加含气量㊁电通量等性能指标要求;5)调整抗压强度㊁压力泌水率等指标㊂第6章(原第5章)修订的内容包括:1)调整均质性试验方法依据标准;2)调整浆体性能试验要求,包括原材料要求㊁水料比要求㊂结合工程实际对试验用水泥要求进行调整,调整后的试验用水泥优先选用项目提供的符合G B175要求的硅酸盐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也可采用G B8076要求的基准水泥;3)参照现行公路及铁路标准,调整掺压浆剂浆料的搅拌设备(速度)要求,调整搅拌时间及加料顺序;4)增加低负温产品试验温度要求;5)参照现行公路及铁路标准,适当调整流动度㊁泌水率㊁压力泌水率等试验方法,并将流动度㊁泌水率㊁压力泌水率等试验方法内容由正文调整至附录;6)增加含气量㊁电通量试验方法要求㊂第7章和第8章(原第6章和第7章)主要结合现行其他标准及第5章内容,更新检验规则㊁出厂检验㊁贮存等内容㊂131建材世界2023年第44卷第5期3标准修订的意义综上可知,对现行国家标准G B/T25182 2010的修订是必须且必要的,这将有利于提升和保证预应力孔道灌浆剂产品的质量,从而满足设计和施工的要求,保证预应力结构工程的质量,以适应当前我国预应力孔道灌浆的发展水平,使预应力孔道灌浆剂真正发挥出应有的性能优势㊂而且该标准的修订,符合建筑材料高性能化㊁绿色化方向的总体战略要求,有利于淘汰落后的技术,吸纳先进的技术内容,与相关标准保持协调,实现我国预应力孔道灌浆剂产品质量和整体水平的提高㊂参考文献[1]张舒,杨杰,宋普涛,等.缓凝剂种类及掺量对高温环境用预应力孔道压浆料性能的影响[J].新型建筑材料,2022,49(12):67-70.[2]张鹤译.矿物掺合料对压浆料性能研究[J].水利科学与寒区工程,2020,3(1):29-32.[3]王甲春,黄国新,钟哲伦,等.预应力混凝土压浆料流变性能测试[J].硅酸盐通报,2017,36(10):3527-3530.[4]程平阶,宋小婧,李北星,等.塑性膨胀剂对预应力孔道压浆料体积变形与亚微观结构的影响[J].硅酸盐通报,2014,33(6):1329-1335.[5]逄鲁峰,庞伟琪,张健壮,等.负温公路用压浆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J].新型建筑材料,2022,49(4):39-43.[6]孙玉龙,霍曼琳,陈晓松.负温铁路用预应力孔道压浆料的试验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20,47(9):123-126.[7]李浩浩.高原地区预应力孔道压浆料自发热配合比试验研究[D].长沙:湖南科技大学,2019.[8]孔祥赟.低负温型管道压浆料工艺性能研究[J].居舍,2017(28):24.[9]朱清华,费伟全,谢松.低负温型管道压浆料工艺性能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17(4):88-90,94.(上接第124页)4结论a.陶瓷滤管一体化脱硫脱硝除尘系统运行后,出口污染物排放浓度N O x<100m g/N m3,S O2< 50m g/N m3,粉尘<10m g/N m3,均达到超低排放标准㊂b.喷氨控制系统应用后,氨逃逸<4m g/N m3,完全满足了最新的山东省地方标准8m g/N m3以下的要求㊂c.总排口N O x得到了更加稳定的控制,大幅减少了波峰波谷的波动范围,降低了N O x小时均值超标的风险㊂d.氨逃逸大幅下降,且控制稳定㊂e.氨气消耗量明显降低㊂f.随着该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为企业解决了超低排放的稳定性问题,减少了物料消耗,降低了运行成本㊂该氨逃逸精确控制系统在山东省乃至全国首推并给出完美成果,树立了行业标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行业及环境的良性发展助力㊂参考文献[1] G B26453-2011,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S].[2] G B29495-2013,平板玻璃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S].[3] D B37/2373-2018,建材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S].[4]苏毅,张唯,孙佩石,等.N O x废气的生化处理技术[J].化工环保,2004,24(z1):154-156.231。
煤炭及其加工产品检验技术第四章水煤浆的检验第一节水煤浆采样方法一、样品的定义(1)上部样在水煤浆的顶液面下,其深度的1/6处所采取的试样。
(2)中部样在水煤浆的顶液面下,其深度的1/2处所采取的试样。
(3)下部样在水煤浆的顶液面下,其深度的5/6处所采取的试样。
(4)开始样设装车(或卸车)时间为T,装车(或卸车)10℅T时所采取的试样。
(5)中间样设装车(或卸车)时间为T,装车(或卸车)50℅T时所采取的试样。
(6)结束样设装车(或卸车)时间为T,装车(或卸车)90℅T时所采取的试样。
(7)商品水煤浆试样代表商品水煤浆平均性质的水煤浆样。
(8)子样采样器具操作一次或截取一次水煤浆流断面所采取的一份样。
(9)总样从一个采样单元取出的全部子样合并成的水煤浆样。
(10)采样单元从一批水煤浆中采取一个总样所代表的水煤浆量,一批水煤浆可以是一个或多个采样单元。
二、水煤浆生产中的试样采取1.容器中采样在搅拌装置搅匀下,用勺子采取水煤浆面下约10~20cm处的浆样。
2.溜槽出口采样(敞开式溜槽)截取其整个横截面采样。
3.管道采样(1)管道出口处采样截取其整个横截面采样,若截面太大或流速太快,可沿周边采样。
(2)管道中采样在泵的出口垂直管道上水平安装取样管,如图4-1所示,取样点前后的直管段不小于3D,其取样入口中心点与管道内壁的距离应不小于D/3,取样前应先放掉部分水煤浆。
4.采样间隔和采样量生产正常后,小于24h,每1h采样1次;大于或等于24h,每2h采样1次;每次采取0.5~1.0L。
三、商品水煤浆试样采取1.水煤浆装车或卸车采样按管道采样方法在装车或卸车管道上采样。
2.罐车中采样将采样器(如图4-2所示)垂直插入装有水煤浆罐车中预定的采样位置力,拉起提绳,打开容器压盖,水煤浆即进入容器,待1~2min 后松开提绳,压盖在弹簧的作用下,自动将容器压紧,提出采样器,取出容器,倒出水煤浆样。
采样器每次可采取约0.5L水煤浆。
银浆系由高纯度的(99.9% )金属银的微粒、粘合剂、溶剂、助剂所组成的一种机械混和物的粘稠状的浆料。
导电银浆对其组成物质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其品质的高低、含量的多少,以及形状、大小对银浆性能都有着密切关系。
①金属银微粒A、银微粒的含量金属银的微粒是导电银浆的主要成份,薄膜开关的导电特性主要是靠它来体现。
金属银在浆料中的含量直接与导电性能有关。
从某种意义上讲,银的含量高,对提高它的导电性是有益的,但当它的含量超过临界体积浓度时,其导电性并不能提高。
一般含银量在80~90%(重量比)时,导电量已达最高值,当含量继续增加,电性不再提高,电阻值呈上升趋势;当含量低于60%时,电阻的变化不稳定。
在具体应用中,银浆中银微粒含量既要考虑到稳定的阻值,还要受固化特性、粘接强度、经济性等因素制约,如银微粒含量过高,被连结树脂所裹覆的几率低,固化成膜后银导体的粘接力下降,有银粒脱落的危险。
故此,银浆中的银的含量一般在60~70% 是适宜的。
B、银微粒的大小银微粒的大小与银浆的导电性能有关。
在相同的体积下,微粒大,微粒间的接触几率偏低,并留有较大的空间,被非导体的树脂所占据,从而对导体微粒形成阻隔,导电性能下降。
反之,细小微粒的接触几率提高,导电性能得到改善。
微粒的大小对导电性的影响,从上述情况来看,只是一种相对的关系。
由于受加工条件和丝网印刷方式的影响,既要满足微粒顺利通过丝网的网孔,又要符合银微粒加工的条件,一般粒度能控制在3~5μm 已是很好,这样的粒度仅相当于250目普通丝网网径的1/10~1/5,能使导电微粒顺利通过网孔,密集地沉积在承印物上,构成饱满的导电图形。
C、微粒的形状银微粒的形状与导电性能的关系十分密切。
从一般的印象出发,都只是把微粒理解为球状或近似球状的颗粒。
而用于制作导电印料的导电微粒以呈片状、扁平状、针状的为好,其中尤以片状微粒更为上乘。
圆形的微粒相互间是点的接触,而片状微粒就可以形成面与面的接触,印刷后,片状的微粒在一定的厚度时相互呈鱼鳞状重叠,从而显示了更好的导电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