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广陵京杭之心景观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20.38 MB
- 文档页数:58
扬州有哪些值得一游的历史名城景点扬州,这座拥有着 2500 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
它不仅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寻。
以下是扬州一些值得一游的历史名城景点。
瘦西湖,扬州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它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闻名于世。
湖水蜿蜒曲折,宛如一条绿色的绸带,串起了一个个精致的园林景观。
沿湖漫步,你会看到五亭桥、二十四桥等著名的桥梁。
五亭桥造型别致,亭与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有南方之秀,又有北方之雄。
二十四桥则因杜牧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而名闻遐迩。
瘦西湖边,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亭台楼阁错落有致,让人仿佛置身于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之中。
个园,这座以叠石艺术著名的园林,展现了扬州园林的独特魅力。
个园以竹石取胜,园名中的“个”字,取了竹字的一半,象征着园主对竹子的喜爱。
园内四季假山各具特色,“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巧妙地运用不同的石料和造型,营造出四季不同的景色。
漫步其中,感受着园林的精巧布局和独特韵味,让人不禁对古人的智慧和创造力赞叹不已。
何园,被誉为“晚清第一园”。
它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式的典雅与西式的浪漫。
园内的回廊曲折迂回,长达千余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廊”。
通过回廊,将园内的亭台楼阁、假山池塘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何园中的片石山房,相传是石涛大师叠石的“人间孤本”,其精妙绝伦的叠石技艺让人叹为观止。
扬州古运河,它是扬州历史的见证者。
沿着古运河漫步,可以欣赏到沿岸的古迹和风光。
运河两岸,杨柳依依,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
夜晚,华灯初上,河面上波光粼粼,游船穿梭其间,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扬州。
大明寺,雄踞在蜀冈中峰之上,是扬州的著名古刹。
寺内建筑庄重古朴,佛像庄严慈祥。
平山堂是大明寺内的一处重要景点,由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所建。
站在平山堂前,远眺江南诸山,视野开阔,令人心旷神怡。
我的家乡宁静的扬州扬州,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是一座以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著称的地方。
它地处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交汇处,自古就是商贾云集、物资繁盛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扬州被誉为“鱼米之乡”和“东方小威尼斯”,其宁静、宜人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着无数游客的目光。
一、自然环境扬州地理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这座城市被长江环抱,水网密布,河流纵横交错。
特别是瘦西湖,它是扬州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景点之一。
这个人造的湖泊以其秀丽的湖光山色和精致的园林建筑闻名于世。
沿湖而建的古建筑群落和寺庙,如个园、瘦西湖公园、春晖园等,都以其精美的园林布局和独特的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游客。
二、历史文化扬州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
这座城市曾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享有“鲁班故里”和“文昌阁”的美誉。
扬州曾是诗人杨维桢、王之涣、晏殊、辛弃疾等文化名人的故乡,他们的诗作流传至今,让人们感慨扬州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氛围。
此外,扬州还有富有特色的士人文化、园林文化、饮食文化等,这些文化元素形成了扬州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三、人文景观扬州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而闻名于世。
这里有许多古建筑和名胜古迹,诸如个园、瘦西湖、瘦西湖大师园、南京扬子鳄鱼园等。
个园是中国三大名园之一,它以其精致的园林布局和精美的建筑而受到广泛的赞誉。
瘦西湖大师园是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景观布局吸引了无数的游客。
南京扬子鳄鱼园则是生态旅游的独特景点,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到扬子鳄鱼的生活状态,体验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乐趣。
四、美食与特产扬州的美食也是其独特之处。
扬州菜以其独特的烹饪工艺和口味闻名,纵横中外。
扬州炒饭、扬州狮子头、扬州肉丝炒饭等都是扬州的传统名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此外,扬州还以特色小吃和糕点而闻名,如蟹壳黄、酱鸭、麻团等。
这些美食让人们品味到扬州的独特风味和浓厚的饮食文化。
五、经济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扬州的经济发展迅速。
江苏华建A.R.T 上院景觀概念設計DESIGN OF LANDSCAPEUDG.D9 2015.08联创国际01 解读篇04 专项篇02 概念篇1.1 场地分析 1.2 项目理解 1.3 建筑分析 1.4 案例分析2.1 设计愿景 2.2 多元景观 2.3 一轴两带3.1 铺装 3.2 植物 3.3 小品00/目录03 设计篇3.1 设计策略 3.2 总体设计 3.3 三进院设计3.4 商业街设计(及高差处理) 3.5 南侧台阶设计 3.6 售楼处设计 3.7 架空层设计 3.8 空间隔断设计 3.9 活动区设计 3.10 入户设计01/ PART解读篇区位分析城市项目用地位于扬州市东北方向紧邻瘦西湖景区,距离扬州市老城区3.5km ,距离邵阳火车站10km ,距离扬州市政府5km ,距扬州大学荷花池校区5.8km 。
扬州,古称广陵。
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文化璀璨,商业昌盛,人杰地灵。
拥有风光明丽的瘦西湖景区,以及声誉卓著的百年老校扬州大学。
扬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向温带季风气候的过渡区。
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丰沛。
区位地形整体地势北高南低,高差主要集中在西南角。
项目地块(二类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用地面积: 6.99万平米上位解读三代亲情的适老社区局部打造自然园林式的生态密林区域,为三代业主提供高氧、高绿的宜居环境。
合理布置休闲座椅、健身设施、亲子乐园等不同功能的休憩、活动设施,营造 三代亲情交流互动的户外空间。
酒店式服务、科技环保社区社区入口大堂达到五星级酒店式大堂标准智能化物业管理,配套设施高达两万平米,可全面解决业主生活需求。
社区引进新风系统、太阳能节电等技术,打造“四节约一环保”的概念,让住户感受到我们对大自然尊重的生态理念。
坐拥历史人文资源的学区社区。
三代宜居的生态景观空间酒店式精致乐享的美学景观空间中式三进式园林布局的入口轴线景观尽显尊贵雅致的生活理念。
多层宅间营造法式风格的精致观感。
江苏扬州简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各位游客:这是唐朝大诗人李白的千古绝句。
此外杜甫、白居易、刘禹锡、杜牧等也曾将数百首歌颂扬州风光的诗歌留给了后人。
今天,我们将去领略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风采。
游客们:扬州地处长江下游北岸,江苏中部,江淮平原南端,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通扬运河贯穿东西。
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公里。
扬州是苏北重镇之一,江淮地区水陆交通枢纽。
辖广陵、郊区2区,仪征、高邮、江都3市和邗江、宝应2县。
全市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其中市区面积平方公里,人口44万。
扬州市境内地形西高东高,以仪征境内的丘陵山区为最低,从西向东逐渐弯曲,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市、兴化市交界一带最高,为浅水湖荡地区。
仪征市、邗江县和扬州市郊区的北部为丘陵。
沿江和沿湖一带为平原。
境内主要湖泊存有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和邵伯湖等。
扬州有多年文字可考的历史。
吴王夫差构筑耶城是扬州建城的开始。
楚怀王十年(公元前年),楚国打败了越国,在邢城基址上第二次筑城,因城墙“广被丘陵”,改称“广陵”。
这是扬州定名广陵的开始。
秦汉之际,因广陵县城靠近长江,为一县之都会,所以,又更名为江都。
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南来的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促进了长江下游一带的生产发展和经济繁荣。
隋代统一中国后,才改称扬州,据说大禹治水以后,把天下分为九州,扬州的改名取意于《禹贡》中的“淮海惟扬州”。
扬州的繁盛,使身在北方的隋场帝杨广不败向往,他在夜间也“吾梦扬州不好”。
于是他征发了数以万计的民夫开凿了南起临安(杭州),中经东都洛阳,北至琢郡(北京)的南北大运河,并在扬州蜀冈、雷塘一带小建宫殿、苑囿。
三次由洛阳乘坐龙舟南游扬州,并使当时的扬州沦为具有50万人口的关键商港。
唐时,扬州商业的经济繁荣,在全国范围内位居第一位,少于四川,存有“扬一蜀二”之说道,“雄富冠天下”之誉。
这时的扬州还沦为国际贸易港口,东南亚及西亚诸国的商船都走进扬州展开贸易。
河道的生态问题研究与应用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重点,生态护岸是恢复河道生态的基础。
江苏位于沿海东部地区,土地资源宝贵,拓宽河道受限,因此对于宽度受限河道的生态问题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升,对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河道不仅具有“航运、泄洪、排涝、灌溉、供水”等传统功能,还应具有“生态、景观、旅游”等功能。
扬州是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和“联合国人居奖” 的文化名城,历史上曾有“依水而存,因水而兴” 之说。
一直以来,扬州将河流的生态功能作为生态城市建设的灵魂。
纵贯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作为开放性的带状空间,是扬州城市的发展轴线,其护岸是形成城市印象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护岸生态建设有助于城市形象的改变与提升。
1工程概况京杭运河扬州城区段北起槐泗河口,南至施桥船闸,长约13.1km ,河口宽140m 左右,河道两岸厂企林立,码头密布,拓宽河道严重受限。
下游南绕城桥—施桥船闸段两岸自然生长着芦苇, 因土质为粉砂土,岸坡坍塌严重。
2生态护岸概述2.1生态护岸理念宽度受限内河生态护岸综合利用天然与人工材料,使护岸工程既满足航运功能,又保持生态平衡。
植被型生态护岸[1]利用植物发达的根系固土护坡,水土相互涵养,同时净化空气、水质,改善京杭运河扬州段生态护岸设计葛红群(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05摘要:根据京杭运河扬州段航道特点,介绍宽度受限河道的几种生态护岸结构设计形式,着重介绍生态鱼巢护岸结构和芦苇生态型护坡设计方案,可供内河航道尤其是宽度受限航道工程设计参考。
关键词:京杭运河;宽度受限河道;生态护岸;设计;工程效果中图分类号:U612.33; U 617.8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2-4972(2010 05-0075-04Design of ecological revetment in Yangzhou channel segment of the Grand Canal GE Hong-qun(Planning and Designing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05, ChinaAbstract:According to channel features in Yangzhou channel segment of the Grand Canal, this paperintroduces several structural design patterns of ecological revetment in the width -restricted river,with the emphasis laid on the structure for ecology of fish nest and ecological revetment design for reed, which may serve as reference for inland waterway engineering design, esp. for the width-restricted waterways.Key words:the Grand Canal;width-restricted river; ecological revetment;design; engineering effect收稿日期:2010-01-29作者简介:葛红群(1963— ,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港口与航道工程设计工作。
扬州大运河十里外滩风光带设计单位- 深度探讨一、简介扬州大运河十里外滩风光带是扬州市的一处著名风景区,其设计单位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本文中,我们将通过对该设计单位的深度探讨,来了解扬州大运河十里外滩风光带背后所承载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设计理念。
二、历史沿革1. 扬州大运河十里外滩的历史渊源2. 设计单位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扬州大运河十里外滩位于扬州市城北十里,是扬州市重点风景区之一。
其历史可追溯至唐代,当时扬州是一座商业繁华的城市,大运河是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设计单位在规划时需要考虑如何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
三、设计理念1. 设计单位的设计理念2. 风光带设计的独特之处3. 与当地文化的融合性设计单位在扬州大运河十里外滩风光带的规划设计中,注重融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尊重自然、尊重历史,打造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传统韵味的风景带。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珍视。
四、项目实施1. 设计单位在项目实施中的角色2. 设计单位对项目实施的影响力设计单位在项目实施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确保设计方案的有效实施。
设计单位通过对扬州大运河十里外滩风光带的规划与设计,为当地的旅游业和城市形象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五、个人观点我认为,设计单位在扬州大运河十里外滩风光带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
他们以丰富的设计经验和专业知识,为这片美丽的风景区注入了新的活力,让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现代的活力。
六、总结与展望扬州大运河十里外滩风光带设计单位在规划设计和项目实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他们的努力为这片美丽的风景区带来了无限可能。
我对设计单位的工作表示认可,并期待他们在未来能够继续为扬州的城市发展和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对扬州大运河十里外滩风光带设计单位的全面评估和深度探讨,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其在规划设计和项目实施中的重要性,也更加明白了其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扬州古运河畔的建筑艺术有何特点扬州,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城市,因古运河而兴,沿运河两岸,矗立着众多风格独特、韵味悠长的建筑。
这些建筑不仅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更是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首先,扬州古运河畔的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古运河蜿蜒流淌,河水波光粼粼,两岸绿树成荫。
建筑的布局和设计充分考虑到这一自然景观,巧妙地将建筑与周边的山水、树木相呼应。
许多建筑依水而建,采用了开放式的布局,让人们在室内也能欣赏到运河的美景。
比如一些传统的园林建筑,通过巧妙的借景手法,将运河的风光引入园中,形成了“园中有水,水中有园”的美妙意境。
建筑的外立面常常采用柔和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仿佛建筑是从自然中生长出来的一般。
其次,建筑风格上体现了南北交融的特色。
扬州地处南北交界之地,其建筑风格既吸收了北方建筑的雄浑大气,又融合了南方建筑的精致细腻。
在建筑的形制上,既有北方四合院式的规整布局,又有南方园林式的曲折多变。
例如,一些大型的宅院,中轴线对称,房屋高大宽敞,展现出北方建筑的庄重;而在庭院的布置上,又有着南方园林的小巧玲珑,假山、水池、亭台楼阁错落有致。
在建筑的装饰上,也能看到南北风格的融合。
北方常见的砖雕、木雕在这里被运用得炉火纯青,同时又融入了南方细腻的石雕和彩绘,使得建筑装饰更加丰富多彩。
再者,扬州古运河畔的建筑在结构上独具匠心。
传统的建筑多采用木构架结构,这种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还能够灵活地分割空间。
在一些古建筑中,可以看到复杂而精巧的斗拱结构,它不仅起到了支撑和承重的作用,还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此外,建筑的屋顶形式多样,有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等,不同的屋顶形式赋予了建筑不同的气质和美感。
而且,为了适应扬州多雨潮湿的气候,建筑的排水系统设计得十分巧妙,雨水能够迅速排走,保护建筑不受侵蚀。
建筑的细节处理也极为考究。
门窗的雕刻精美绝伦,图案丰富多样,有花卉、人物、动物等,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风景园林艺术」案例分析简介 平面图 风格特点 功能分区 局部景观总结摘要:园林艺术是一门实用功能与艺术审美相结合的艺术。
由于时代、民族、地域、社会背景、人文与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差异,会对园林艺术的表现形式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加之造园者个人实践经验、艺术修养与审美意趣的差异,不同条件的交叉组合形成了各不相同、千姿百态的园林景观。
而东西方文化思想与社会发展上的巨大差异,使得二者各自发展的同时又相互影响,更是让园林艺术形成了异彩纷呈的独特风姿。
本文将分别取东西方不同时期的个人喜爱的优秀园林案例进行分析,浅谈个人一个学期以来在园林艺术鉴赏与设计上的理解和收获。
所取案例分别是:日本京都桂离宫、中国扬州个园、英国伦敦海德公园。
关键词:园林艺术桂离宫个园海德公园Katsura Rikyū日本京都·桂离宫地址:Katsura Detached Palace; Katsura Misono NishikyÅ -ku图1-11.1简介桂山庄建于日本元和六年(公元1620 年)。
当时的主人是居住在京都八条的皇族智仁亲王。
正保二年(公元1645 年)由智仁亲王的儿子智忠亲王进行扩建。
到明治十六年(公元1883 年),桂山庄成为皇室的行宫,并改称桂离宫,归当时的宫内省管辖。
桂离宫占地6.94 公顷,有山、有湖、有岛。
山上松柏枫竹翠绿成荫,湖中水清见底,倒影如镜。
岛内楼亭堂舍错落有致。
桂离宫的主要建筑有书院、松琴亭、笑意轩、园林堂、月波楼和赏花亭等。
在“造景”方面,建筑师着眼于明朗和宽阔。
整个景区以“心字池”的人造湖为中心,把湖光和山色融为一体。
湖中有大小5 岛,岛上分别有土桥、木桥和石桥通向岸边。
岸边的小路曲曲折折地伸向四面八方,给人以“曲径通幽”之感。
松琴亭、园林堂和笑意轩都是日本“茶房”式建筑,是供在这里游玩的皇室品茶、观景和休息之处。
月波楼面向东南,正对心字池,是专供赏月的地方。
书院里收藏有上千册的古书和各种古董,都是皇室的珍品。
扬州的园林景观设计如何体现当地特色扬州,这座拥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园林景观设计而闻名遐迩。
扬州园林不仅是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的完美融合,更是当地特色的生动体现。
扬州园林的布局设计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地理环境。
扬州地处长江下游平原,水网密布,地势平坦。
园林设计师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特点,打造出众多以水为中心的景观。
水,在扬州园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或为池塘,或为溪流,或为瀑布。
例如,个园中的四季假山环绕着一泓清水,水的灵动与山的沉稳相得益彰。
而何园的片石山房,更是利用水的倒影,营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这种对水元素的运用,既体现了扬州水乡的特色,又为园林增添了几分活泼与灵动。
扬州园林的建筑风格也极具当地特色。
扬州传统建筑多采用青砖黛瓦、飞檐翘角的形式,园林中的建筑亦是如此。
建筑的造型简洁大方,注重线条的流畅与比例的协调。
同时,建筑的门窗雕刻精美,多以花卉、人物、典故为题材,展现了扬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比如,小盘谷中的花厅,门窗上的木雕细腻入微,生动地描绘了扬州的民间故事。
而且,扬州园林中的建筑还常常与回廊相连,形成曲折迂回的空间,增加了园林的层次感和神秘感。
这种建筑风格不仅具有美观性,还适应了扬州夏季炎热潮湿的气候,为人们提供了遮阳避雨的舒适空间。
植物配置也是扬州园林体现当地特色的重要方面。
扬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园林中常见的植物有竹子、梅花、桂花、柳树等。
竹子,以其挺拔的姿态和清幽的气质,常被种植在园林的角落,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与高洁,是扬州园林冬季的一道亮丽风景。
桂花,香气扑鼻,每逢秋季,满园飘香。
柳树,依依垂绿,随风摇曳,为园林增添了几分柔情。
这些植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承载着扬州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寄托。
扬州园林的景观小品同样蕴含着当地特色。
石桌、石凳、石桥、假山等景观小品,不仅实用,还具有艺术价值。
扬州的假山以叠石技艺闻名,工匠们凭借精湛的技艺,将一块块石头堆叠成形态各异的假山,有的如狮子,有的如骏马,栩栩如生。
扬州标志性建筑扬州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拥有众多具有标志性的建筑物。
这些建筑物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历史爱好者。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座扬州的标志性建筑,以带领您一窥扬州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看看扬州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瘦西湖。
瘦西湖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闻名于世。
瘦西湖的周围环绕着青山绿水,碧波荡漾的湖水映照着蓝天白云,美不胜收。
湖中有数座园林与寺庙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景观体系,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瘦西湖十景。
湖中的独秀峰、双峰插云等景点,皆展示了扬州富饶的自然景观和园林艺术的精髓。
其次值得一提的是扬州的古城墙,这是一条环绕着整个城市的城墙。
扬州古城墙的修建始于明代,其独特的护城河系统与防御工事体系使得整个城市形成了一幅完整的历史画卷。
扬州的古城墙现存的部分不多,但是它仍在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中展现出独特的历史韵味。
漫步在古城墙上,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感受千年历史的沉淀与流转。
此外,还有许多寺庙是扬州的标志性建筑,比如个园寺、大明寺等。
这些寺庙以其庄严肃穆的建筑风格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受到众多游客和信徒的敬仰。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个园寺,它以其独特的“顶花”建筑风格和精美的园林设计而闻名于世。
个园寺是扬州的一颗明珠,也是建筑艺术的杰作。
最后不得不提的是扬州的水上建筑,如园林中的拱桥和老街上的水楼。
拱桥是扬州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每一座拱桥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历史背景。
这些拱桥以其精巧的建筑结构和独特的装饰设计成为扬州的象征之一。
而老街上的水楼也是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和富有民间特色的装饰彰显出扬州的独特魅力。
扬州的标志性建筑物众多,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它们以其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扬州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欣赏这些建筑,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这座城市的深厚历史和文化底蕴。
相信未来,这些标志性建筑将继续吸引着更多的游客和历史爱好者前来探寻扬州的美丽与魅力。
浅析城市特色风貌塑造——以扬州市邗江区大运河原点公园建设项目为例摘要:本文以扬州市邗江区大运河原点公园建设项目为例,探讨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的重要性。
通过对该项目的分析,揭示了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对城市形象提升、文化传承的积极影响。
同时,结合实际案例,重点分析了扬州市邗江区大运河原点公园建设项目的特色风貌塑造,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特色风貌塑造;大运河原点公园;城市形象;文化传承;引言城市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城市面临着快速城市化、大规模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压力。
在这个过程中,许多城市的传统和历史文化特色受到了破坏和忽视。
因此,保护和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
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些特色是城市的独特魅力和吸引力所在,通过保护和塑造城市特色风貌,可以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
而且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可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为城市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城市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由此可见,城市特色风貌的塑造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2.城市特色风貌塑造的重要性2.1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形象的塑造是城市特色风貌塑造中的重要方面。
城市形象的塑造可以通过展示城市的独特魅力、文化遗产和景观等方面,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城市也更容易吸引投资者,推动经济的发展。
城市形象的塑造可以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一个具有良好形象的城市可以让居民感到自豪和自信,增强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对于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具有积极的影响。
2.2文化传承的推动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独特的精神财富,对于塑造城市特色风貌至关重要。
通过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可以展示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认可度。
文化传承可以培养居民的文化自信和认同感,通过传承和弘扬城市的文化,可以让居民对自己的城市和文化有更深的认同感,增强他们的自豪感和归属感,促进社会凝聚力和稳定发展。
通博电子携德国拜亚会议系统鼎力参与世界运博永久会址--京杭之心工程作为古城扬州城市规划的重点工程,也是世界运河城市体值得纪念的大事--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永久性会址—京杭会议中心,近日在扬州落成竣工,运博会永久会址的落成,搭建了一个与世界运河文明对话平台,作为一座现代化、国际化、综合性的会议场所和标志性建筑,对世界运河城市共同传承运河文化、加快中国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京杭之心的主体建筑——京杭会议中心,以京杭大运河命名,内部的会议厅均以世界运河命名,涵盖世界五大洲。
京杭国际会议中心规划位置为广陵新城的核心——京杭水湾范围内,北侧紧邻文昌大桥,建成后将作为世界运河博览会的永久性会址,并为扬州及周边地区提供会议场所,将作为扬州各类会议主要的举办场所之一。
会议中心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左右,限高24米。
主要功能包括:供1000人开会的阶梯性报告厅、1500平方米展厅、中型会议厅、若干小会议厅和休息室。
古老的运河水,历经千年生生不息。
运博会永久性会址是世界运河名城加强交流合作的新里程碑,必将聚焦世界目光。
京杭国际会议中心以中国传统的金黄色为外部主色调,预示着运河给人类带来的繁华与富庶,以层层叠叠的屋顶预示着世界运河城市的繁荣与发展。
会议中心的格栅外立面,如同丝丝琴弦,极富音乐的节奏感与变化,表达扬州用最美妙的天籁之音迎接四海宾朋、八方来客之意。
京杭会议中心将水的元素融入到建筑、装饰的各个部分,演绎着水与人类、水与文明的血脉关联。
会议中心外部,是由中国京杭大运河沿线35座城市之水汇聚而成的水幕雕塑。
会议中心内部装饰都采用物化的运河水纹,不仅在多处布置了由扬州小朋友庙会的运河文明、城市文明和对未来的憧憬和梦想的绘画,还在三楼布置了中国大运河文化展厅,生动再现两千多年的运河沧桑史。
德国beyerdynamic拜亚动力数字会议系统为世界领先会议系统供应商,为全球众多国家国会及会议中心提供高品质的数字会议系统设备,通博电子作为德国拜亚动力会议系统中国大陆、港澳总代理,此次携拜亚动力数字会议系统参与京杭国际会议中心会议系统工程,势必为这一世界运博永久工程提供更具世界领先的会议传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