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化学考点总结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731.00 KB
- 文档页数:36
人教版初三化学总复习分章精品(2018版)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3)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 (3)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3)课题2 化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4)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5)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10)课题1 空气 (10)课题2 氧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题3 实验室制取氧气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课题2 原子的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课题3 元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课题4 离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9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21)课题1 爱护水资源 (21)课题2 水的净化 (21)课题3 水的组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拓展性课题氢气(H2)课题4 化学式和化合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18中考化学:重要知识点知识归纳(3)一、初中化学溶液的酸碱性1、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硫酸氢钠、硫酸氢钾等)2、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碳酸氢钠等)3、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二、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三、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第一讲 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能力解读知能解读(一)分子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意“保持 ”指物质的每一个分子的化学性质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 质。
②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 是宏观的, 所以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物理 性质的。
例如,单个二氧化硫分子没有刺激胜气味。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外,还有其他粒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铁原子是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④“最小 ”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
2.分子的基本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 3)分子之间有间隔。
( 4)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问题 (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未变,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其他物质的分开。
如:水变成水蒸气,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这是物理 变化;水通直流电,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 结合成氧分子,这是化学变化。
( 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如果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则是纯净物, 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它的组成和 性质是固定的;如果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则是混合物,如空气是由氮分子、氧分子等构成的,它的组成不固定,混合物中各物后仍保持各自原来的性质。
(二)原子 1.原子( 1)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注意a.原子概念的理解,关键把握两点:化学变化;最小。
即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可再分,是最小的粒子。
脱离化学变化这一条件,原子仍可再分。
b.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原子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
( 2)原子的基本性质:①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②原子在不停地运动。
③原子之间有一定间隔。
2018中考化学实验部分知识点总结1:常用的仪器(仪器名称不能写错别字)A:不能加热:量筒、集气瓶、漏斗、温度计、滴瓶、表面皿、广口瓶、细口瓶等B:能直接加热:试管、蒸发皿、坩埚、燃烧匙C:间接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1)试管常用做①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②也可用做收集少量气体的容器③或用于装置成小型气体的发生器(2)烧杯主要用于①溶解固体物质、配制溶液,以及溶液的稀释、浓缩②也可用做较大量的物质间的反应(3)烧瓶----有圆底烧瓶,平底烧瓶①常用做较大量的液体间的反应②也可用做装置气体发生器(4)锥形瓶常用于①加热液体,②也可用于装置气体发生器和洗瓶器③也可用于滴定中的受滴容器。
(5)蒸发皿通常用于溶液的浓缩或蒸干。
(6)胶头滴管用于移取和滴加少量液体。
注意:①使用时胶头在上,管口在下(防止液体试剂进入胶头而使胶头受腐蚀或将胶头里的杂质带进试液②滴管管口不能伸入受滴容器(防止滴管沾上其他试剂)③用过后应立即洗涤干净并插在洁净的试管内,未经洗涤的滴管严禁吸取别的试剂④滴瓶上的滴管必须与滴瓶配套使用(7)量筒用于量取一定量体积液体的仪器。
不能①在量筒内稀释或配制溶液,决不能对量筒加热。
也不能②在量筒里进行化学反应注意:在量液体时,要根据所量的体积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
(8)托盘天平是一种称量仪器,一般精确到0.1克。
注意: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在右盘,取用砝码要用镊子,不能直接用手,天平不能称量热的物体,被称物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在两边先放上等质量的纸,易潮解的药品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固体)必须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9)集气瓶①用于收集或贮存少量的气体②也可用于进行某些物质和气体的反应。
(瓶口是磨毛的)(10)广口瓶(内壁是磨毛的)常用于盛放固体试剂,也可用做洗气瓶(11)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试剂,棕色的细口瓶用于盛装需要避光保存的物质,存放碱溶液时试剂瓶应用橡皮塞,不能用玻璃塞。
2018中考化学知识点复习总结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化学式和化合价:(1)化学式的意义: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2)单质化学式的读写①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的:a.金属单质。
如:钾K铜Cu银Ag等;b.固态非金属。
如:碳C硫S磷P等c.稀有气体。
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②多原子构成分子的单质:其分子由几个同种原子构成的就在元素符号右下角写几。
如:每个氧气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则氧气的化学式为O2双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O2(氧气)、N2(氮气)、H2(氢气)F2(氟气)、Cl2(氯气)、Br2(液态溴)多原子分子单质化学式:臭氧O3等(3)化合物化学式的读写:先读的后写,后写的先读①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化某”,如:MgO(氧化镁)、NaCl(氯化钠)②酸根与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读成“某酸某”,如:KMnO4(高锰酸钾)、K2MnO4(锰酸钾)MgSO4(硫酸镁)、CaCO3(碳酸钙)(4)根据化学式判断元素化合价,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①判断元素化合价的依据是: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②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化学式的步骤:a.按元素化合价正左负右写出元素符号并标出化合价;b.看元素化合价是否有约数,并约成最简比;c.交叉对调把已约成最简比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
2018年广东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精简版一些常见元素、原子团(根)的化合价2、初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3)白色沉淀:3、3、2、3、2、4、(其中仅BaSO 4、AgCl 是不溶于HNO 3的白色沉淀)微溶于水: Ca(OH)2、CaSO 4、Ag 2SO 4(10) 纯碱、苏打:Na 2CO 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 2CO 3 1OH 2O(11) 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小苏打: NaHCO 3(12) 胆矶、蓝矶、硫酸铜晶体:CuSO 4 5H 2O(13) 铜绿、孔雀石:CU 2(OH )2CO 3 (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 甲醇(有毒、误食造成失明甚至死亡 ):CH 3OH(15) 酒精、乙醇:C 2H 5OH(16) 醋酸、乙酸(具有酸的通性)CH 3COOH (CH3COO —醋酸根离子)(17) 氨气:NH 3 (碱性气体)(18) 氨水、一水合氨:NH 3 H 2O (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 亚硝酸钠:NaN02 (工业用盐、有毒)4、常见物质的颜色(1) 固体物质颜色3、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1) 金刚石、石墨:C (3)生石灰、氧化钙: CaO5) )盐酸、氢氯酸:HCI(7)氢硫酸:H 2S (9)苛性(2) 水银、汞:Hg(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 2(6 )亚硫酸:H 2SO 3(8)熟石灰、消石灰: Ca(OH)2A、白色固体: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钠、碳酸钙、氢氧化钠、五氧化二磷、白磷、氧化镁、氯酸钾、氯化钾、氯化钠、B、黄色固体:硫粉(S)C、红色固体:红磷(P)、氧化铁、铜(Cu)、氧化汞(HgO)D、蓝色固体:胆矶CuSO4.5H2OE、黑色固体:木炭、石墨、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铁粉、F、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锰酸钾K2Mn04G、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H、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I、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锌等金属。
2018年中考化学全套知识点全面总结(完整版)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范文最新推荐------------------------------------------------------2018中考化学知识总结一、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⑴金刚石、石墨:c⑵水银、汞:hg (3)生石灰、氧化钙:cao(4)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5)盐酸、氢氯酸:hcl(6)亚硫酸:h2so3 (7)氢硫酸:h2s (8)熟石灰、消石灰:ca(oh)2 (9)苛性钠、火碱、烧碱:naoh (10)纯碱:na2co3 碳酸钠晶体、纯碱晶体:na2co3·10h2o (11)碳酸氢钠、酸式碳酸钠:nahco3 (也叫小苏打) (12)胆矾、蓝矾、硫酸铜晶体:c uso4·5h2o (13)铜绿、孔雀石:cu2(oh)2co3(分解生成三种氧化物的物质) (14)甲醇:ch3oh 有毒、失明、死亡 (15)酒精、乙醇:c2h5oh (16)醋酸、乙酸(16.6℃冰醋酸)ch3cooh(ch3coo- 醋酸根离子)具有酸的通性 (17)氨气:nh3 (碱性气体) (18)氨水、一水合氨:nh3·h2o(为常见的碱,具有碱的通性,是一种不含金属离子的碱) (19)亚硝酸钠:nano2 (工业用盐、有毒) 二、常见物质的颜色的状态1、白色固体:mgo、p2o5、cao、 naoh、ca(oh)2、kclo3、kcl、na2co3、nacl、无水cuso4;铁、镁为银白色(汞为银白色液态)2、黑色固体:石墨、炭粉、铁粉、cuo、mno2、fe3o4▲kmno4为紫黑色3、红色固体:cu、fe2o3 、hgo、红磷▲硫:淡黄色▲ cu2(oh)2co3为绿色4、溶液的颜色:凡含cu2+的溶液呈蓝色;凡含fe2+的溶液呈浅绿色;凡含fe3+的溶液呈棕黄色,其余溶液一般不无色。
2018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D1.实验用到的气体要求是比较纯净,除去常见杂质具体方法:①除水蒸气可用: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 、生石灰等;②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CO2)、NaOH溶液、KOH溶液、碱石灰等;③除HCl气体可用:AgNO3溶液(可检验出杂质中有无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除气体杂质的原则:用某物质吸收杂质或跟杂质反应,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应,或者生成新的杂质。
2.实验注意的地方: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 、CH4)或用CO 、H2还原CuO 、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 、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的处理:CO点燃烧掉; SO2、NO2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3.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冲洗;碱流到桌上,用稀醋酸冲洗。
②沾到皮肤或衣物上:Ⅰ.酸先用水冲洗,再用3~5% NaHCO3冲洗;Ⅱ.碱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Ⅲ.浓硫酸应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4.实验室制取三大气体中常见的要除的杂质:(1)制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2)用盐酸和锌粒制H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 ,盐酸酸雾)(用稀硫酸没此杂质)(3)制CO2要除的杂质:水蒸气(H2O)、氯化氢气体(HCl)除水蒸气的试剂:浓流酸、CaCl2固体、碱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无水CuSO4(并且可以检验杂质中有无水蒸气,有则颜色由白色→蓝色)等;除HCl气体的试剂:AgNO溶液(并可检验出杂质中有3无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体)、KOH溶液(或固体);[生石灰、碱石灰也可以跟HCl气体反应]5.常用实验方法来验证混合气体里含有某种气体(1)有CO的验证方法:(先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有CO,有则先除掉)2将混合气体通入灼热的CuO ,再将经过灼热的CuO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2018中考化学知识点: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五忌”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中考网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各学科的复习攻略,主要包括中考必考点、中考常考知识点、各科复习方法、考试答题技巧等内容,帮助各位考生梳理知识脉络,理清做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2018中考化学知识点: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五忌”》,仅供参考!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五忌” :化学实验现象是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能够感觉列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
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应注意“无忌”。
1.忌把实验现象的先后顺序表述颠倒表述实验现象,要按照现象的先后顺序进行表述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不能表述成“剧烈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热量,火星四射”,因为学生首先观察到的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最后才发现“生成一种黑色物质”。
2.忌把物质的名称当做实验现象物质的名称是根据实验现象、数据、经过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的,通过外表现象是“看”不出来的。
因此,在描述现象时,切不可把物质的名称当作实验现象。
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但不能说生成氧化镁。
3.忌把实验结论当成现象实验结论需要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才能总结出来。
在物质的鉴别时要根据实验现象才能确定物质,而不能没有现象直接得出结论。
如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时,不能直接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应该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的物质是二氧化碳(结论),无明显变化的物质是氧气。
4.忌表述现象表面很多化学反应的现象十分复杂,有些现象易被忽视,导致在表述实验现象时顾此失彼,给实验分析、推断结论带来困难。
5.忌把“白色”与“无色”混淆白色是指物质对光的反射所产生的一种视觉现象,而无色则是光能全部透过物质所产生的现象。
如纯水是无色液体,氧气是无色气体,碳酸钙沉淀是白色的等。
2018天津中考解析——化学部分第一部分:试卷整体点评2018年天津中考化学试卷的整体难度适中,知识点分布情况与考查形式稳定性较高,在维持整体难度及重难点知识点分布稳定性的同时,进行了部分题型分值上的调整,第三部分填空题由2017年的14分调整为19分,第四部分的简答题由2017年的23分调整为18分,基本恢复到往年的正常水平。
从今年的考查内容上进行分析,选择题部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质性质”、“化学与生活”、“实验现象”、“基本反应类型”、“化合价”、“除杂及检验”、“计算”仍是考查重点,特别是计算中的技巧型计算可能会对考生造成一定的障碍。
填空题部分,“化学与生活”、“微观粒子”仍是考查的重点,特别是微观粒子与实验的结合需要引起重视。
简答题方面,“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粗盐提纯”、“溶液及溶解度曲线”成为考查的主要内容,弱化了对“框图推断”的考察。
实验题方面,第一题较为稳定,考查“仪器认知和装置使用”、“气体的制备与收集”,二三两题分别考查金属与酸碱盐这部分的内容,今年较往年相比,由往年在简答题部分对物质推断的考查变化为在实验部分进行考查,另外较大的计算量,特别是技巧型计算在这部分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困扰。
最后一部分计算题考察相对稳定,第一题基于化学式的常规计算,第二题考查“酸碱盐溶液计算”。
综上所述,今年试卷整体上强化了实验与技巧型计算的考查。
基于2018年天津中考化学试卷分析,建议2019年考生,系统学习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备考,构建基础知识框架,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强化对实验、计算题目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技巧。
第二部分:试卷题目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A、天然气B、氢气C、酒精D、乙醇汽油答案:B解析:根据各物质燃烧后的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判断。
A、天然气燃烧释放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A错误;B、氢气燃烧只生成水,对环境没有污染,故B正确;C、酒精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C错误;D、汽油燃烧释放出二氧化碳等气体,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错误。
2018年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17、原子的结构:原子、离子的关系: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见文末具体总结)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2018 年中考化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全的资料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区别: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区别:在化学变化中,是否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区别:看化学式是不是只有一种元素符号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O2 是单质,CO2 是化合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 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省略不写)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质子(+)17、原子的结构:原子核中子(0)原子核外电子(—)注:在原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离子的关系:得e阴离子原子得e阳离子失e 失e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19、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三者的关系: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缓慢氧化会引起自燃,两者都是氧化反应20、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MnO2变化的物质(注:2H2O2 === 2H2O + O2 ↑此反应MnO 2 是催化剂)2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2018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9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五、燃料及其利用:
3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38.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39.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六、金属
金属与氧气反应:
40.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41.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42.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
43.铝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l+3O2=2Al2O3
金属单质+酸--------盐+氢气
44.锌和稀硫酸Zn+H2SO4=ZnSO4+H2↑
45.铁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46.镁和稀硫酸Mg+H2SO4=MgSO4+H2↑
47.铝和稀硫酸2Al+3H2SO4=Al23+3H2↑
48.锌和稀盐酸Zn+2HCl==ZnCl2+H2↑
49.铁和稀盐酸Fe+2HCl==FeCl2+H2↑
50.镁和稀盐酸Mg+2HCl==MgCl2+H2↑
51.铝和稀盐酸2Al+6HCl==2Al Cl3+3H2↑
金属单质+盐-------新金属+新盐
52.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53.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CuSO4==ZnSO4+Cu
54.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Hg2==Cu2+Hg
金属铁的治炼原理:
55.3CO+2Fe2O3高温4Fe+3CO2↑
编辑推荐:2018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