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2004 2005学年第一学期试卷A卷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5
2005年司法考试国际法(含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试题评析2005年司法考试结束了,国际法三科(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仍一如既往地全部分布在第一卷,总共考了44分。
纵观这次国际法试题,主要呈现如下几个特点:(一)比重有所降低、难度有所增加从下面这两个表格来看,今年国际三法的考题与去年相比从量上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去年共考了35道题,52分,而今年只考了31道题,44分。
这种变化应属不同年份的正常调整,不属于体制性变动。
但对于大多数对国际法较为陌生的考生来说,这种变化无疑是有利的一个变化。
1.分值分布统计表2.题量分布统计表从试题的难度上来看,今年的很多题角度刁钻,难度有所增加。
比如卷一第34题关于核武器是否属于战争法规则直接禁止使用的武器,一般人多会毫不犹豫认为应属禁止之列,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国际法院对此有专门的咨询意见是相反观点。
在入卷一第41题关于“CIP汉堡”这一交易条件的理解,这道题的A选项(货物应运至汉堡港)极具迷惑性,一般考生很难想到CIP汉堡中的“汉堡”不仅可能指汉堡港,还可能指“汉堡”的内陆卸货地点。
其他如卷一第43题、第79题、第85题、第96题等,因操作性、实物性较强,且多涉及较为生僻的法条具体规定,也都有相当难度,是往年同类考题所不及的。
(二)法条主导:“国际法也有法条”与国内部门法相比,国际法在过去的律师资格考试和前三届司法考试中历来给大家的印象就是法条少,几乎可以不用象国内实体法、诉讼法那样专门去背法条即可应付考题。
虽然每年的《国家司法考试法律法规汇编》“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部分也都列有很多国内法和国际条约、国际惯例条文,但相信真去阅读这些法条原文的考生极少。
尤其是国际公法部分。
但是今年的试题一改往年重视基本理论知识点,轻法条原文考查的做法,许多题目不单考法条而且考得非常细致。
国际公法领域这个变化最为明显。
比如03年、04年司法考试国际公法部分的试题不看法条基本都可以应付,但今年这部分有一些题目必须要对法条有相当程度的熟悉方能做对。
2005年1月全国法律外国法制史试卷(1)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哪部法典包含着两河流域苏美尔法典的精华?()a.《乌尔纳姆法典》b.《苏美尔法典》c.《汉穆拉比法典》d.《苏美尔亲属法》2.在古印度种姓制中,被列为第二等级的是()。
a.僧侣贵族b.武士c.主要从事农牧业的普通大众d.被雅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3.古希腊雅典,建立并实施公职津贴办法的改革是()。
a.伯里克利改革b.梭伦改革c.克里斯特尼改革d.阿菲埃尔特改革4.罗马法中,仅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称为()。
a.公法b.私法c.万民法d.市民法5.在日耳曼法初期,不动产所有权的基本形式是()。
a.教俗贵族大土地所有权b.马尔克公社土地所有权c.农奴份地所有权d.国王土地所有权6.公元9—13世纪时期法兰西王国的法律是分散的,明显分为南北两部分,其中南部称为()。
a.习惯法区b.罗马法区c.不成文法区d.法兰克法区7.英国最早的一部普通法的权威著作是()。
a.布拉克顿著:《英国的法律与习惯》b.科特尔顿著:《土地法论》c.格兰威尔著:《英国的法律与习惯论》d.布拉克斯顿著:《英国法注释》8.被称为中世纪西欧商法之“母法”的是()的商法。
a.意大利b.英国c.德国d.法国9.按天主教教阶制,属大教职的职位是()。
a.修士b.修女c.神甫d.教徒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2005年清华大学国际法(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考研真题及详解2005年清华大学国际法(含国际公法、国际私法)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清华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国际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方向)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海牙国际私法会议2.间接反致3.法律规避4.法人设立准据法主义5.折衷主义二、简答题(每题15分)1.试述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
2.简述我国国籍法的制度。
3.简述我国关于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和执行中的互惠原则。
三、论述题(第一题20分,第二题30分,第三题30分)1.试述你自己对国际私法的范围和性质的理解。
2.阐述国家主权在国际法上的地位。
3.试述当代国际豁免制度的特点和其发展趋势。
参考答案清华大学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国际法(国际公法国际私法方向)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答: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是一个从事统一国际私法工作的国际组织。
经荷兰法学家阿塞尔主张,由荷兰政府于1893年发起召开了第一次海牙国际私法会议。
1951年召开的第七届会议上通过了《海牙国际私法会议章程》,使其正式成为一个常设的国际组织。
该组织以统一各国冲突法为主要宗旨,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工作。
截止2005年,已经召开近20届会议,通过近40个国际公约,涉及国籍、外国人民事地位、婚姻家庭、继承、物权、交通事故、产品责任、国际民事管辖权和司法协助等诸多领域,受到各国政府和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对促进各国国际私法规范的统一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国于1987年7月3日向荷兰政府交存了对该会议章程的接受书,成为其正式会员国。
2.间接反致答:间接反致是国际私法中关于冲突规范运用的反致制度的一种表现。
对某一案件,甲国或甲地区的法院根据本国或本地区的冲突规范,应适用乙国或乙地区的法律;但依乙国或乙地区的冲突规范的指定,应适用丙国或丙地区的法律;而依丙国或丙地区的冲突规范的指定,却应适用甲国或甲地区的法律,结果甲国或甲地区的法院最终适用了自己的实体法。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被誉为国际法之父的荷兰著名法学家是( )。
A、杰塞普B、格老秀斯C、普芬道夫D、瓦特尔2、作为国际法渊源之一的国际习惯是指( )。
A、通例B、国际惯例C、习惯国际法D、一般法律原则3、被誉为确立外层空间法基石的最重要的公约是( )。
A、营救协定B、赔偿责任公约C、东京协定D、外空条约4、按照现代国际法,国家承认()。
A、仅仅是对新国家这已存在的事实的宣告B、可创造一个国际法主体C、意味着承认国与被承认国建立外交关系D、为全面建交建立基础5、国家为防止和惩治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事项的法规,可设立()。
A、专属经济区B、大陆架C、毗连区D、领海6、以下是国际法院的合格诉讼当事者的是()。
A、联合国组织B、联合国安理会C、联合国其他机关或专门机构D、联合国会员国7、国际法编纂的意义在于()。
A、国际法的法典化B、使国际法汇编成册C、国际立法D、编辑成册以利查询8、联合国主要机关中负责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关是()A、联合国大会B、联合国安理会C、经社理事会D、秘书处9、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他国家对新中国的承认,属于对()的承认。
A、新国家B、新政府C、交战团体D、形成独立国家的民族10、《南极条约》对缔约国在南极的领土要求的规定是()。
A、肯定B、否定C、驳斥D、冻结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根据传统国际法学派对国际法的效力提出的观点,主要学派有()A、格老秀斯派B、自然法学派C、实在法学派D、规范法学派2、引渡的程序包括( )A、请求引渡的提出B、引渡的对象移交C、引渡请求的审查D、引渡结果的报告3、国际组织的成员有以下几种()。
A、完全成员B、部分成员C、联系成员D、观察员4、依据《关于从外层空间遥感地球的原则》,卫星遥感地球应遵守的原则()。
A、为所有国家谋福利B、向有关国家提供环保及免受自然灾害的资料C、经受感国同意D、不得散发有关受感国资料5、可以引起条约无效的原因有()A、诈欺B、错误C、贿赂D、与强行法抵触6、国际仲裁法庭可以适用的法律包括()。
甘肃政法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国际法》试题(A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B;2.C;3.C;4.A;5.C;6.C;7.C;8.B;9.D;10.C;11.A;12.C;13.A;14.A;15.B;16.B;17.A;18.D;19.C;20.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BC;2.ABDE;3.BD;4.ABC;5.ABCD:6.ABC;7.BC;8。
ABCD;9。
ABCD;10。
ABCD三、名词解释题(每题3分,共15分)庇护:国家对于因被外国当局通缉或受迫害而来避难的外国人,许其入境和居留,并给予保护。
国家豁免权:指一国的行为或财产不受外国的司法管辖。
独立权: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他国或任何外来势力干涉的权利。
普遍性管辖:国家根据国际法对于某些特定的国际罪行,无论罪犯的国籍如何及其犯罪地为何处,行使刑事管辖的权利。
国际习惯:各国重复类似的行为而具有法律拘束力的惯例。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述不使用武力原则。
在国际关系中,国家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或以国际法不符的方式侵害他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但联合国安理会按照宪章规定采取的武力行动、国家在遭受外来侵略时进行的单独或集体的自卫和在外国统治下的民族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是国际法所允许的。
2、简述《南极条约》的主要内容。
南极只用于和平目的;促进科学调查方面的自由与国际合作;冻结各国对南极的领土主权要求;定期举行南极协商会议。
3、简述使馆的职务。
在接受国代表派遣国;在接受国中保护派遣国及其国民的利益;与接受国政府进行交涉;以合法手段调查接受国的情况并报告派遣国政府;促进派遣国和接受国在经济、文化与科学领域友好关系4、简述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地位及制度。
指的是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床和洋底及其底土;国际海底区域及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由国际海底管理局代表全人类组织和控制“区域”内的活动和对资源进行管理,采用平行开发制度。
2005年1月一、单项选择题(10分,每趣1分,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弧中l1.下列贸易术语中卖方承担义务较大者为( )。
A.FAS B.CFRC DDP nCIF2,CIF合同规定卖方7月份交货,这意味着在此期限内任何一天( ).A.卖方应将货物交给承运人B卖方将货物装船完毕C.货物开始装船D.买方收到货物3.根据有关协议,雅典奥运会主办方应向中国中央电视台提供奥运会实况卫星传输信号,这属于服务贸易中的( )。
A.过境交付B.境外消费C.商业存在D.自然人流动4.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的规定,在三种基本险别中,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程度是( )。
A.平安险最大,其次是一切险,再次是水渍险B.水渍险最大,其次是一切险,再次是平安险C.-切险最大,其次是水渍险,再次是平安险Dt -切险最大,其次是平安险,再次是水渍险5.WTO争端解决机构审理除( )以外的所有WTO协议。
A.《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谅解》B《贸易政策评审机制'c.复边贸易协议D.《建立世界贸易组织协议》6.在对中国领域的海洋石油开发合作方面,中国的基本政策是( )。
A.由国家向外国企业授予特许权开发B.由境内企业与外国企业设立合资经营企业开发C.由中国国家特许的境内公司与外国企业合作开发D.由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单独开发7.GA TT1994最惠国待遇原则不适用于( )。
A.进口国采取的影响货物进口的边境措拖B进口国采取的影响货物进口的国内税方面的措施c’征收进出口关税和国内税的方法D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优惠措施8.首次提出专利保护期的多边国际公约是( ).A.《巴黎公约》B-《专利合作公约》c.《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D《伯尔尼公约》9.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跨国银行监管的国际协议是( )。
A.国际货币基金协定B世界银行协定C巴塞尔协议D.牙买加协议IO.最早建立国内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国家是( )。
A.德国B美国C加拿大D.日本二、多项选择题(IO分,每题2分,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弧中,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按提单对收货人抬头的不同记载方法可将提单分为( )A.记名提单B.清洁提单C.不记名提单D.指示提单2.根据我国有关法律,( )属于中国企业,受中国法律管辖和保护。
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2010年29.甲乙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数年后,因两国多次发生边境冲突,甲国宣布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
根据国际法相关规则,以下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并不影响乙国对甲国的承认B.甲国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说明甲国不再承认乙国作为一个国家C.甲国主动与乙国断交,则乙国可以撤回其对甲国作为国家的承认D.乙国从未正式承认甲国为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属于事实上的承认解析:标题考察外交关系的终止、国际法上的承认国际法上的承认分为法律承认与事实承认。
法律承认是认定被承认者作为法律的正式人格存在,说明承认者愿意与被承认者发展全面正常的关系,从而带来全面而广泛的法律效果。
这种承认是正式、不可撤销的。
而事实承认主要存在于英美的外交实践中,它是为了处理既需要与某个对象进行某种交往而又不愿或不宜与其进行全面正式交往的情况,产生的一种权宜之计,被认为是不完全的、非正式的、暂时的,比较模糊且可随时撤销。
选项A正确。
甲乙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是一种默示承认,所以加过终止与乙国的外交关系并不影响乙国对甲国的承认。
选项B错误。
如上所述,甲国已经对乙默示承认,而承认是不可撤销的。
选项C错误。
甲乙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已经产生了承认的法律后果,故终止外交关系并不能导致承认的撤回。
选项D错误。
甲乙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已经说明乙国正式承认甲国为一个独立的国家。
另外,建立外交是法律上的承认,不是事实上的承认。
32.中国拟与甲国就有关贸易条约进行谈判。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以下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除另有约定,中国驻甲国大使参加该条约谈判,无须出具全权证书B.中国驻甲国大使必须有外交部长签署的全权证书方可参与谈判C.该条约在任何条件下均只能以中国和甲国两国的官方文字作准D.该条约在缔结后应由中国驻甲国大使向联合国秘书处登记解析:条约的缔结,《缔结条约程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第6条:谈判和签署条约、协定的代表按照以下程序委派:〔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名义或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名义缔结条约、协定,由外交部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报请国务院委派代表。
国家司法考试卷一(国际公法)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本部分1-50题,每题1分,共50分。
1.甲、乙、丙、丁四国是海上邻国,2000年四国因位于其海域交界处的布鲁兰海域的划分产生了纠纷。
同年,甲国进入该区域构建了石油平台,并提出了划界方案;2001年乙国立法机关通过法案,对该区域作出了划定;2002年丙、丁两国缔结划界协定,也对该区域进行划定。
2004年某个在联合国拥有“普遍咨商地位”的非政府国际组织通过决议,提出了一个该区域的划定方案。
上述各划定方案差异较大。
根据国际法的相关原则和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08—卷一—31,单)A.甲国的行为不构成国际法中的先占,甲国的划界方案对其他国家没有拘束力B.乙国立法机构的法案具有涉外性,构成国际法的一部分,各方都应受其拘束C.丙丁两国缔结的协定是国际条约,构成国际法的一部分,对各方均有拘束力D.上述非政府组织的决议.作为国际法的表现形式,对各方均有拘束力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国际法渊源的相关知识。
先占是一项国际习惯法规则,指国家有意识地取得不在任何国家主权下的土地的主权行为。
先占须具备两个条件:(1)对象必须是无主地,即不属于任何国家的土地;(2)应为“有效占领”:首先,国家应具有取得该无主地主权的意思,并要公开地表现出来;其次,国家须对该地采取实际控制,包括采取立法、司法、行政措施、建立机构、标示主权等适当的行动。
题中的布鲁兰海域并非无主,亦非土地,故甲国的行为不构成国际法中的先占。
国际社会主要是由主权国家构成的,国家主权平等,故一国的国内法对其他国家没有拘束力。
这源自“平等者之间无管辖权”这句古老的法律谚语。
因此,甲国的划界方案对其他国家没有拘束力,故A项正确。
乙国国内立法虽有涉外性,但仍是国内法,不构成国际法的一部分,更不会对他国产生约束,故B项错误。
第一章国际法的性质以及与国内法的关系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国际法在我国国内适用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关于条约在国内的适用和地位,目前我国宪法没有做出统一的规定B.在民商法范围内,我国缔结的条约与国内法有抵触的部分,在国内可以直接适用条约的规定,但我国提出保留的除外C.民商事以外的条约,能否在中国直接适用要结合具体情况确定D.排除WTO协议文件在中国法院的直接适用,在WTO协议在国内的实施方面我国将倾向于主要采取“转化”的方式★2.根据英国法律的规定,国际条约如何在国内适用?(B )A.国际条约可以直接在英国国内法院得到适用B.国际条约只有在经议会立法程序转换为国内法后才能在国内适用C.国际条约只有在经过英国女王签署以后才能在国内适用D.英国的法院有权决定是否适用国际条约二、名词解释1.格老秀斯(北大1998年、外交学院2009年国际法考研试题)2.jus gentium(武大2007年国际公法试题)3.万民法(中南财经2005年国际公法试题)4.丁韪良(中南财经2005年国际公法试题)5. J.奥斯丁(中南财经2005年国际公法试题(国际私法方向考生))6.国际法上的实在法学派(苏州大学2009年国际法试题)★7.particular international law(武大2005年国际公法试题)★8.general international law(武大2009年国际公法试题)9.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联系论(武大2006年国际公法试题)10.Dualism(华政2003年国际法试题)三、简答题★与国内法相比,国际法的特征有哪些?四、辨析题★国际法主要调整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国际法的主体是国家。
五、论述题1.国家为什么遵守国际法?(北大2010年综合A卷国际法试题)2.论国际法的作用。
(武大2008年国际公法试题)3.试论中国对现代国际法的贡献。
(中南财经2003年国际公法试题)4.国际法效力的依据。
《国际法》考试试卷(A)参考答案一、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1)国家主权平等原则(2)不干涉内政原则(3)不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4)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5)民族自决原则(6)善意地履行国际义务原则2、条约的冲突是指一国就同一事项先后参加的两个或几个条约的规定相互冲突。
解决条约的冲突一般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联合国宪章》规定,宪章规定的会员国的义务和会员国根据其他条约所负的义务有冲突时,宪章规定的义务居优先地位。
(2)先后就同一事项签订的两个条约的当事国完全相同时,不论是双边还是多边条约,一般适用后约取代前约的原则,即适用后约,先约失效。
(3)先后就同一事项签订的两个条约的当事国部分相同,部分不同时,在同为两条约当事国之间,适用后约优于先约的原则。
在同为两条约当事国与仅为其中一条约的当事国之间,适用两国均为当事国的条约。
(4)适用条约本身关于解决条约冲突的规定。
3、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1)解决国际争端的外交方法①谈判与协商②斡旋与调停③调查与和解(2)通过国际组织解决国际争端①联合国大会的讨论或建议具有广泛的政治和舆论影响。
②联合国安理会对争端的解决具有广泛的职能,对于危及国际和平与安全情况或侵略行为甚至具有采取强制方式的权利。
③区域机关和区域办法(3)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①仲裁②法院方式:国际法院、国际海洋法法庭二、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答题要点:题1:(一)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理论1、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的问题,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一些观点,其中最典型的是一元论和二元论:一元论首先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同属于一个法律体系,在此基础上又分为国际法优先说和国内法优先说两派。
二元论或“平行说”认为国际法与国内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各自有其不同的性质、效力根据、调整对象和适用范围,二者互不隶属,各自独立。
2、中国学者认为:由于国内法的制定者和国际法的参加制定者都是国家,因此从理论上,国际法与国内法两个体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全国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私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在历史上,最早规定冲突规范的成文法当推( B )A.《巴伐利亚法典》B.唐朝《永徽律》C.《普鲁士法典》D.《法国民法典》中国唐朝《永徽律》中有“诸化外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异类相犯者,以法律论”这样的冲突规范。
(开创了先河)在欧洲,通过国内立法来系统地制定成文的冲突法,曾受到18世纪荷兰学派“国际礼让说”和萨维尼“法律关系本座说”的重大影响。
最早在国内法中规定冲突规则的,在欧洲可数1756年《巴伐利亚法典》和1794年《普鲁士法典》。
但对以后的国际私法立法发生更大影响的还是1804年的《法国民法典》。
2.荷兰的国际礼让学说的集大成者为( B )A.格老秀斯B.优利克·胡伯C.达让特莱D.博丹△简述国际礼让说(17世纪,引入了国家主权的概念)根据主权观念,荷兰法则区别说的代表人物胡伯把荷兰礼让学派的思想加以系统化,提出了他的著名的三原则:(1)任何主权者的法律必须在其境内行使,并且约束其臣民,而在境外则无效;(2)凡居住在其境内的,包括常住的与临时居住的人,都可视为该主权者的臣民;(3)如果每一国家的法律已在其本国的领域内实施,根据礼让,行使主权权力者也应让它们在内国境内保持其效力,只要这样做不致损害自己及其臣民的权力或利益。
这三项原则的提出,把国际私法纳入了特殊主义——国家主义的轨道。
荷兰学派在这里提出了一项重大原则,就是承认还是不承认外国法的域外效力、适用还是不适用外国法,全取决于各国的主权考虑,这种理论,已经把适用外国法的问题放在国家主权关系和国家利益的基础上来加以考虑了,这是它的一项重大贡献。
胡伯的第三原则,还强调了一个后来对英美学派发生重大影响的观点,就是既得权的观点。
3.法国规定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德国规定不动产继承适用死者本国法,法、德两国都认为自己的冲突规范在指定适用外国法时包括了外国的冲突法。
一、单项选择题1.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的依据是A.善意原则B. 国际道义C.条约必须遵守D.主权平等[C]2. 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以及所发生的事件有权行使管辖,这种管辖被称为A.领域管辖B. 国籍管辖C.保护性管辖D.普遍管辖[A]3.1907 年,厄瓜多尔的外长提出以宪法程序为承认新政府的条件,这被称为 BA.有效统治原则B.托巴主义C.威尔逊主义D.艾斯特拉达主义4. 《南极条约》规定,缔约国此前对南极地区提出的领土要求应予 CA.确认B.放弃C.冻结D.重申5.空间物体发射国应将其发射的物体报告给 CA.联合国外空委员会B.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C.联合国秘书长D.联合国安全理事会6.在我国,外交代表开始执行职务的日期为 BA.外交代表到达接受国的日期B.外交代表正式呈递国书的日期C.外交代表经接受国同意的日期D.外交代表经派遣国正式任命日期7.依据《国际民用航空公约》的相关规定,外国航空器在一国领空 BA.享有无害通过权B.不享有无害通过权C.享有“两项自由”D.享有“五项自由”8.根据 1969 年修订的 1954 年《国际防止海上油污公约) 的规定,禁排区是DA.距海岸 50 海里以内海域B.距海岸 100 海里以内海域C.距海岸 150 海里以内海域D.所有海域9. 国际法调整的对象主要是 AA. 国家之间的关系B. 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C. 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D. 国家与其他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10.被称为“外层空间宪章”的国际条约是 AA.1966 年的《外层空间条约》B.1968 年的《营救协定》C.1972 年的《责任公约》D.1979 年的《月球协定》11.下列选项中,不可归因于国家的不当行为的情况是 BA. 国家机关的行为B.非代表国家行事的人的行为C.实际上代表国家行事的人的行为D.经授权行使政府权力的其他实体的行为12. 国际法效力的根据是 CA.人类法律良知C. 国家之间的协议B.最高规范的效力D. 自然法的效力13.传统国际法认为战争开始的形式应是 DA.宣布断绝外交关系B.交火(开战)C.两军对峙D.宣战14.一国有权拒绝其他国家的航空器在其领土内装载乘客,邮件和货物运往其境内的另一地点,这种权利被称为 AA. 国内载运权B. 国家安全权C.设定“禁区”的权利D.领空主权15. 国际争端的主体主要是 AA. 国家B. 国际组织C.跨国公司D.涉外企业16.强制解决国际争端中的报复针对的行为 DA.不礼貌B.造成损害C.不道德D.违反国际法17. 国际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一般称为 BA. “大会”、“秘书长”或“理事会”B. “大会”、“部长会议”或“首脑会议C. “大会”、“秘书处”或“执行委员会”D. “议会”、“部长会议”或“首脑会议”18. 《联合国宪章》的生效日期是 AA.1945 年 10 月 24 日B.1946 年 10 月 24 日C.1948 年 10 月 24HD.1950 年 10 月 24 日19. 国家区别于其他非国家政治实体的根本要素是 DA.确定的领土B.定居的居民C.政权组织D.享有主权二、多项选择题31. 国家表示同意承受条约拘束的方式有 ABCDA.签字B.批准和交换批准书C.接受D.加入E.正式认可32.在国际法院审判的书面程序中,当事国向法院提交的诉讼文书包括 ABDEA.诉状B.辩诉状C.旁证资料D.答辩状E.复辩状33.使馆馆长的等级包括 ABDA.大使B.代办C.临时代办D.公使E.副大使34.1971 年《蒙特利尔公约》规定的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包括 ABCDEA.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使用暴力B.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使它不能飞行C.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危及其飞行安全的装置或物质D.破坏航行设备危及飞行安全E.传送假情报危及飞行中航空器的安全三、名词解释36.和解36. (1)和解也称调解,以委员会形式工作。
《国际法》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试卷A 卷
考试说明:
1、闭卷考试
2、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3、选择题答案填写在试卷首页的表格中,在题目上作答无效,其他题目在试题上作答。
选择体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被誉为国际法之父的荷兰著名法学家是( )。
A、杰塞普
B、格老秀斯
C、普芬道夫
D、瓦特尔
2、作为国际法渊源之一的国际习惯是指( )。
A、通例
B、国际惯例
C、习惯国际法
D、一般法律原则
3、被誉为确立外层空间法基石的最重要的公约是( )。
A、营救协定
B、赔偿责任公约
C、东京协定
D、外空条约
4、按照现代国际法,国家承认()。
A、仅仅是对新国家这已存在的事实的宣告
B、可创造一个国际法主体
C、意味着承认国与被承认国建立外交关系
D、为全面建交建立基础
5、国家为防止和惩治违反其海关、财政、移民或卫生等事项的法规,可设立()。
A、专属经济区
B、大陆架
C、毗连区
D、领海
6、以下是国际法院的合格诉讼当事者的是()。
A、联合国组织
B、联合国安理会
C、联合国其他机关或专门机构
D、联合国会员国
7、国际法编纂的意义在于()。
A、国际法的法典化
B、使国际法汇编成册
C、国际立法
D、编辑成册以利查询
8、联合国主要机关中负责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关是()
A、联合国大会
B、联合国安理会
C、经社理事会
D、秘书处
9、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他国家对新中国的承认,属于对()的承认。
A、新国家
B、新政府
C、交战团体
D、形成独立国家的民族
10、《南极条约》对缔约国在南极的领土要求的规定是()。
A、肯定
B、否定
C、驳斥
D、冻结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根据传统国际法学派对国际法的效力提出的观点,主要学派有()
A、格老秀斯派
B、自然法学派
C、实在法学派
D、规范法学派
2、引渡的程序包括( )
A、请求引渡的提出
B、引渡的对象移交
C、引渡请求的审查
D、引渡结果的报告
3、国际组织的成员有以下几种()。
A、完全成员
B、部分成员
C、联系成员
D、观察员
4、依据《关于从外层空间遥感地球的原则》,卫星遥感地球应遵守的原则()。
A、为所有国家谋福利
B、向有关国家提供环保及免受自然灾害的资料
C、经受感国同意
D、不得散发有关受感国资料
5、可以引起条约无效的原因有()
A、诈欺
B、错误
C、贿赂
D、与强行法抵触
6、国际仲裁法庭可以适用的法律包括()。
A、国际惯例
B、国际习惯
C、国际条约
D、司法判例
7、公海是指不包括下列哪些部分的海域()。
A、内水
B、领海
C、大陆架
D、毗连区
8、条约禁止保留的情形有()。
A、条约本身禁止保留
B、保留不符合条约的宗旨
C、有缔约国反对保留
D、双边条约
9、下列哪些条约一般不继承( )。
A、参加某一国际组织的条约
B、政治性的条约
C、道路交通条约
D、有关中立化条约
10、以下属于传统国际法领土取得方式的有:()
A、先占
B、时效
C、征服
D、全民公决
三、填空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国际法上国家的构成要素有:固定的居民、确定的领土、()和()。
2、国家领土是由()、领水、()和底层领土组成。
3、国家的基本权利可以概括为以下四项:()、平等权、()和管辖权。
4、联合国的国际法主要编纂机关是()。
5、外国商船军舰和飞机通过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实行的特殊制度,叫作( )。
6、传统国际法主体的类型有以下几种:国家、()和()。
7、传统的国际法上非强制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有()和()。
8、在国际法上,各国赋予公民原始国籍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原则,他们是(),()和混合主义原则。
9、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可以要求从测算其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海里的领海和不超过()的毗连区。
10、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开发实行()制度。
四、名词解释题(共5题,每题4分,共20分)
1、国际法:
2、保护性管辖:
3、专属经济区:
4、国际法上的外交:
5、国际争端:
五、简答题(共4题,每题8分,共32分)
1、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趋势有何显著特点?
2、简述公海自由的主要内容。
3、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缔约能力与缔约权有何区别?
六、论述题(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答,18分,两题都作答者,以第一题为准)
1、试分析国际法院的管辖权,并比较国际法院与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有何不同?
2、试述国际法上国家责任的构成、形式及其免除,国家责任制度有何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