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ppt
- 格式:pdf
- 大小:8.44 MB
- 文档页数:41
第八章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第一节旅游资源概述一、旅游资源概述1.旅游资源的概念根据2003年颁布的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是构成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是发展旅游业的物质条件,没有旅游资源的存在,人们的旅游活动是不可能实现的。
2.旅游资源的特征从上述旅游资源的概念可概括出其具有如下特征:(1)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
旅游资源是客观存在的旅游活动的客体,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非物质的;可以是已被开发利用的,也可以是尚未被开发利用的。
(2)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旅游资源具有美学特征,能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异、求知、求美等精神需求,吸引旅游者参加旅游活动,是旅游资源的核心特征。
(3)旅游资源能被旅游业所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旅游资源的概念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在不断发展,旅游资源的范畴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扩大。
3.旅游资源的分类在《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依据旅游资源现存状况、形态和特征进行划分,旅游资源被划分成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
从属性上来看,这8个主类旅游资源仍然是从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角度进行划分的,前4个主类和后4个主类都分属人们已熟知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法概述1.旅游资源法的概念旅游资源法是指调整在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利用、合理开发与保护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旅游资源保护法的渊源我国并没有专门的旅游资源保护法,与旅游资源保护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散见于各环境与资源单行要素保护的法律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
其相关法律法规有:《森林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文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条例》、《森林公园管理办法》等。
第八章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学习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习者应当了解国内和国际对旅游资源保护的立法概况,掌握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保护的法律制度,掌握文物保护法的有关内容。
要点:风景名胜区管理法律制度,自然保护区管理法律制度,文物管理法律制度及对世界遗产的保护。
第一节旅游资源和旅游资源法一、旅游资源概念1、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概念众多。
205-206p.旅游资源泛指人们在旅行游览过程中所感兴趣的各种事物,如民族风情、山川风光、历史遗迹、地方特产等。
从旅游资源的众多概念中可以理解旅游资源的几个要点:①旅游资源要具有实用价值,必须对游客有吸引力,能引起人们的旅游动机。
②既包括已经被开发利用的现实资源,也包括尚未开发利用的潜在资源。
③既有物质的、有形的,也有非物质的、无形的。
④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资源的范围会不断扩大。
2、旅游资源的分类旅游资源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对旅游资源的分类因角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1)根据旅游资源的属性分类,可以将其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2)根据游客的感知分类,旅游资源可分为有形旅游资源和无形旅游资源两类。
(3)根据旅游资源的再生能力分类,可将其分为可再生旅游资源和不可再生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1、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问题从各国情况看,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①水体污染②植被破坏③对野生动物的威胁④空气和噪声污染⑤违章建筑⑥对文物古迹的破坏。
等。
2、保护旅游资源的意义(1)保护风景旅游区的自然生态和社会文化(2)保障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3、旅游资源立法(1)旅游资源的国内立法保护旅游业较发达的国家都很重视旅游资源保护方面的立法,如法国、埃及、日本等国。
我国也十分重视。
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年6月7日国务院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2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10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等。
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旅游资源是指具有旅游价值的自然、人文和社会资源,包括美丽的自然风景、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独特的民俗风情等。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资源管理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法律制度。
本文将介绍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一、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的概述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护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包括宪法、旅游法、环境保护法、文化遗产保护法等。
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保护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和独特性,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保障游客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二、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1. 旅游资源保护旅游资源保护是旅游资源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内容。
国家法律规定了对于具有特殊历史、文化、自然价值的旅游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制定保护区划、设立保护机构、设立保护基金等。
同时,对于非法采矿、破坏生态环境等行为也进行了明确的禁止和处罚。
2. 旅游资源规划和管理为了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制定了旅游资源规划和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旅游资源规划要求合理规划旅游景区建设,平衡旅游资源供需关系,防止资源过度开发。
旅游资源管理则包括景区管理、导游管理、旅游企业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规定。
3. 游客权益保护为了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这些法律法规主要涉及游客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合同权益等方面的保护。
旅行社、酒店、景区等旅游企业必须依法提供标准化的服务,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
当游客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4. 旅游行业监管为了保证旅游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国家加强了对旅游行业的监管。
旅游法律法规对旅行社、导游、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了规范,明确了它们的责任和义务。
此外,国家还设立了旅游监督机构,对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