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阶段性测试题知识分享
- 格式:doc
- 大小:243.50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24分)1.下面是实验小学二(1)班同学植树情况统计图。
(1)二(1)班一共植了(______)棵树。
(2)(______)树植得最多,(______)树植得最少。
(3)如果每个表示2棵树,那么上面图中的数据各表示多少棵树?请填在下表中。
2.有12个△,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________份,算式是________。
3.在○里填上“>”“<”或“=”。
5○20÷5 30÷6○6 40○6×5 12÷3○5 6○36÷6 20○4×54.看图填空.(1)(2)每个小朋友分2块,可以分给________人(3)每个小朋友分3块,可以分给________人(4)每个小朋友分6块,可以分给________人5.一个乘数是6,另一个乘数是5,积是(____);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____)。
6.18个鲜花饼,每3个装一盒,可以装________盒。
每6个装一盒,可以装________盒。
每9个装一盒,可以装________盒。
7.芳芳有一些邮票,用去18张,还剩6张,原来有________张。
8.有3盒牙刷,平均每盒装4把。
如果把这些牙刷平均装在6个盒子里,那么每盒装(___)把。
9.算一算,填一填10.15÷3=5,表示把_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_份,每份是________;也可以表示,15里面有________________。
二、计算题(26分)11.我会算。
(18分)18÷3=6÷6=20÷5=4×2=30÷6=16﹣7=8÷4=62-40=2×5=20+3=30÷6=25÷5=18÷6=7×2=15÷3=15+6=3÷3=12÷4=12.看图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二年级数学下册学业水平测试卷(人教版)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平罗县城关第四小学安惠霞一、填一填共22分,1小题3分,2、5、8、9小题每空0.5分,其余每小题1分。
参考答案:1. 6×3=18或3×6=18;18 ÷3 = 6或18 ÷3 = 62. ②④③3.2和5或5和2;1和6或6和1,3和8或8和3,4和7或7和44.10,四, 15.126, 580,2374,30036.五千四百六十四7.2008. <, >,=9.千克,克,米10.(1)23,30,38 (2)■◇◆□二、火眼金睛来当老师共8分,每题2分参考答案:1. × 2. × 3.√ 4.√ 5. × 6. √ 7.√ 8. ×三、快乐选择,共5分 ,每题1分参考答案:1. ② 2. ③ 3.③ 4. ③ 5. ① 6. ① 7. ②四、看清题目,精心细算共 39分1.直接写得数共15分,每题1分参考答案: 2 12 4 9 93 8 1 110 90320 1100 1000 900 2002.用竖式计算共8分,每题2分参考答案:520 190 134 12103.用递等式计算共8分,每题2分,按步骤给分参考答案:55 40 4 354.列式计算共8分,每题2分参考答案:① 40÷8=5 ②20÷5=4 ③ 28÷7=4 ④ 25+60=85五、移一移,画一画共3分,答案(略)六、解决问题共22分, 4.5各5分,其余每题3分参考答案:1. 36÷6=6(天) 36÷4=9(页)2.26+30=56(名) 56÷8=7(个)3.116+268=384(元) 500〉384 够或116+268≈400(元) 500〉400 够4. ①打游戏机②看动画片③略④提问和解答各0.5分⑤发现:同学们课余时间喜欢打游戏机和看动画片。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综合试题及答案说明:本套试卷精心编写了各考点和重要知识点,测试面广,难易兼备,仅供参考。
全套试卷共八卷。
目录: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综合试题及答案(一)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考点题及答案(二)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卷及答案(三)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四)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五)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六)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七)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考试及答案(八)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次月考综合试题及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1张可以换(____)张,或换(____)张,或换(____)张。
2、6个4相加的和是________。
3、同学们排队,小丽前面有14名同学,后面有16名同学,她所在的这队共有(____)名同学。
4、6个9相加的和是(____),7个5相加的和是(____)。
5、丽丽用4米长的竹竿量井深,竹竿露出井沿部分是1米.井深_______米.6、35里面有(____)个5,63是7的(______)倍。
从40里连续减去(______)个8,得0。
7、1米=(____)厘米200厘米=(____)米7厘米+6厘米=(____)厘米42米-20米=(____)米8、在一个乘法算式中,积是其中一个因数的12倍,另一个因数是(______)。
9、一根铁丝先用去一半,再用去剩下的一半,还剩9米。
这根铁丝原来长___米。
10、8050读作:(_________________);二千零二写作:(____________)二、我会选(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3个人每人做6朵花,共做了多少朵花?列式不正确的为()。
A.3+3+3 B.6+6+6 C.6×32、把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拉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与原长方形的周长相比()。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题目大全一、除法相关(6题)1. 把18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解析:这是一道简单的平均分除法问题,用苹果总数除以小朋友的人数,即18÷3 = 6(个)。
2. 24÷4 =?并说说它表示的意义。
- 解析:24÷4 = 6。
它表示的意义有两种:一是把24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6;二是24里面有6个4。
3. 有30个糖果,每5个装一袋,可以装几袋?- 解析:这也是平均分问题,用糖果总数除以每袋的个数,30÷5 = 6(袋)。
4. 被除数是36,除数是6,商是多少?- 解析:根据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商=被除数÷除数,即36÷6 = 6。
5. 56÷7的口诀是什么?- 解析:口诀是“七八五十六”,利用乘法口诀可以快速得出56÷7 = 8。
6. 48里面有几个8?- 解析: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48÷8 = 6。
二、有余数的除法(4题)1. 34÷5 =?- 解析:34÷5 = 6·s·s4,其中6是商,4是余数。
计算过程是想5乘几最接近34且小于34,5×6 = 30,34 - 30=4。
2. 有29朵花,每7朵扎成一束,可以扎几束?还剩几朵?- 解析:29÷7 = 4·s·s1,可以扎4束,还剩1朵。
计算时看29里面最多有几个7。
3. 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6 = 4……△中,△最大是多少?- 解析: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要比除数小,除数是6,所以余数△最大是5。
4. 把40个苹果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还剩几个?- 解析:40÷7 = 5·s·s5,每个小朋友分5个,还剩5个。
三、混合运算(4题)1. 计算:25+7×3- 解析:根据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1-5单元知识梳理+单元检测卷(含答案)第一单元知识梳理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的情况。
3、根据统计图表可以做出一些判断。
4、数据收集---整理---分析表格。
第一单元检测卷数据收集整理一、选择题1.下面是我们学校二年级植树情况统计表,4个班平均植树()棵。
A.7 B.8 C.9 D.42.喜欢( )小组的人数最多?3.下面是二二班同学喜欢的体育项目人数情况.A.10 B.3 C.15 D.2二、填空题1.下面是2003年天气统计表,请你算一算.(1)上图中各种图形各有几个?请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圆(2)把记录的结果填入下表.(4)()的个数最少,有()个.(5)—共有()个图形.三、判断题1.用正字法统计数据时,“正”字的每一笔都代表5个数据。
()2.统计表和统计图都比原始数据记录单能更清楚地反映各数量之间的多少,所以统计工作一旦完成,原始数据也就没有任何作用了。
()3.统计图应该在统计表的基础上进行绘制。
()四、解答题1.春风小学春季运动会上,二年级的3名同学参加了投沙包比赛,每人投10次,每次投中用彩笔把圆涂色,没投中不涂色。
王兰(2)3人都没投中的是第()次,都投中的是第()次。
(3)这三人中的第一名是()。
(4)如果每人再接着投2次,那么刘明可能成为这三人中的第一名吗?请画“√”。
可能()不可能()2.下面是二(1)班同学最喜欢吃的蔬菜情况统计表。
(每人只投一票)正正正人。
(3)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第二单元知识梳理一、平均分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平均分的方法:(1)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可以一个一个的分,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直到分完为止。
(2)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分时可以想: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这样的一份。
二、除法1、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预习与检测专题讲义图形的运动(一)一.知识点归纳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对称是指左右两边完全相同的现象。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平移现象:平移是指物体或图形沿着竖直方向上下移动或沿着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的一种现象。
物体做平移运动时,只是位置发生变化,而本身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没有改变。
旋转现象:旋转是指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条固定轴做圆周运动的现象。
物体旋转时,本身的形状、大小不变,但是方向发生了变化。
1、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对称轴。
【经典例题】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A. B. C.【答案】A【解析】【解答】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
故答案为:A.【分析】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对称轴;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找它的对称轴,要想象沿着这条线翻折能不能重叠,据此解答。
平移:当物体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运动时,是直线运动。
自身方向不发生改变。
如:推拉窗、拉抽屉等。
【经典例题】1.下边的图形,()是通过平移左边的图①得到的。
①A. B. C.【答案】C【解析】【解答】解:下边的图形,C图是通过平移左边的图①得到的。
故答案为:C。
【分析】平移就是将图形按一定的方向和距离平行移动。
2、只有形状、大小、方向完全相同的图形通过平移才能互相重合。
【经典例题】图形从镜子中看到的样子是。
【答案】错误【解析】【解答】解:图形从镜子中看到的样子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从镜面看到的图形是左右相反,上下不变。
3、旋转: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如:大风车的运动、旋转木马的运动、教室门的运动等。
【经典例题】1.旋转就是以一个点或一个轴为中心而做的圆周运动。
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一、判断题(每道小题12分 共24分) 1. 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画出"或x.2. 下面哪几个图形是直角?是的画",不是画x.二、填空题(1-2每题12分,第3小题16分,第4小题24分,共64分)1.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在()里填几.2. 下面图形中哪些角是直角?有几个,填在()里.3.下面图形中有( )直角.() () ()()有()个直甬有()个訥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三、其它题(12分)从指定的一点起,画一个角,并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4.数一数下图有( )个正方形,有( )个长方形,有( )个直角.一、判断题(18分)用三角板量一量,下面哪个角是直角,在(3. 下面的图形里有几个直角?)里画",哪个不是画X.填空题(第1小题10分,2-5每题18分,共82分) 1. )里标出.2.()角()角()角在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量一量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4. 在下面的图形里加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 加线后的图形中有(5.下图中()个直一、我会填。
1、一条红领巾有()个角,一面国旗有()个角。
2、一个长方形中有()个直角,两块手帕有()个直角3、三角板上有()个角,其中最大的那个角是()角。
4、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5、请你给右图的角的各部分填上名称。
二、我能做好()()()()()()2、用三角板比比下面哪个角是直角,是直角的画△,不是直角的画O。
□ □ □ □ □3、用三角板比比下面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大的画△,小的画O三、我会数。
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填在(△ O )里( ) ( ) 1、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是角的在□里画",不是的画X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四、我会画。
1、画一个角。
2、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直角。
五、动脑筋还剩()个角4个角,用剪刀剪去一个角还剩()个角还剩()个角还剩几个角,你有几种答案?画一画还剩()个角还剩()个角2、图中有()个角,()个长方形)个三角形,(二年级第一学期数学《角的认识》检测试题(5)1. 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2. 数一数。
二年级数学下册阶段学习成果调查(期中)(调查范围:第一~五单元)一、我会填。
(25%)1.把24个桃子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 ) 个。
2.根据口诀“七八五十六”分别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4%)▢×▢=▢▢÷▢=▢▢×▢=▢▢÷▢=▢3.计算36÷(5+4)时,先算( )法,再算( )法,结果是( )。
4.70比26与18的和多多少?列综合算式是( )5.下面的现象,是平移的画“○”,是旋转的画“△”。
( ) ( ) ( )( )6.在〇里填上“>”“<”或“=”。
24÷6〇18÷2 45-12-13〇36÷4 18÷6×3〇18÷(6÷3)2×8÷4〇4 4×2+8〇36÷6+15 80-39-12〇80-(39-12)7.某停车场有45辆共享单车,骑走了17辆,又骑回来25辆,现在有( )辆共享单车。
(2%)8.已知○+○+○=15,△+△+〇+○=18, 则○= ( ),△=( )。
(4%)二、选一选。
(12%)1.下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①②③2.下面( )不是平均分。
①△△△△△△②△△△③△△△△△△△△3.下面各算式中,与其他两个计算结果不同的是( )。
①69-(28+16) ②69-28- 16 ③69-28+16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每句乘法口诀都能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②除数是8,被除数是16,商是多少?列式为16÷8③钟面上分针的运动是旋转现象5.小培和小优比赛写毛笔字,小培写18个毛笔字用了6分钟,小优每分钟写6个,小培每分钟比小优少写( )个毛笔字。
①3 ②6 ③96.下面( )是从右面对折后的长方形纸上剪下来的。
①②③三、计算乐园。
(26%)1.直接写出得数。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5单元阶段性综合复习(含答案)复习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书写(3分)知识技能(64分)一、我会填。
(第8题3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1.计算72÷8和72÷9时用的乘法口诀是( )。
2.计算32+(18-5)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
3.骑自行车,车轮的转动属于( )现象;升降机上下移动属于( )现象。
4.----=0(、均不为0), ÷=( )。
5.有36个苹果,平均装在4个袋子里,每袋装( )个;如果每6个装一袋,需要( )个袋子。
把42个苹果平均分给元元和她的6个好朋友,每人能分到( )个。
6.一个星期有7天,( )个星期有56天,42天是( )个星期。
7.在里填上“>”“<”“=”或“+”“-”“×”“÷”。
84=2 23=6 407=3332÷435÷5 36÷472÷8 35÷748÷88.爱心饼屋的一种蛋糕原来12元一个,现在优惠促销,一次买6个48元。
现在每个比原来便宜( )元。
二、我会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1.被除数是72,除数是9-1,列成综合算式是( )。
①72÷9-1 ②72÷(9-1) ③(72÷9)-12.下面图( )不是轴对称图形。
①②③3.下面的图案中,( )是由一个图形经过旋转变换得到的。
①②③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①24-12÷6与(24-12)÷6的运算顺序不同,但结果相同②被除数和除数都是3,商是1③任何一句乘法口诀都可以写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5.路路在计算“5+×7”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加法后算乘法了,结果得数是49。
正确的得数应是( )。
① 2 ②17 ③19三、我会算。
(共26分)1.直接写出得数。
(8分)56÷7=3×8=28÷4=40÷5=6×9=16÷8=30÷6=9÷9=2.计算下面各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下面的国旗中有()个是轴对称图形.A.3B.4C.5D.6【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解答】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丹麦、英国、加拿大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共3个,故选A.2.【答题】下面()图形折叠后不能重合.A. B. C. D.【答案】D【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解答】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紫色的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D.3.【答题】下面()不是轴对称图形.A. B. C.【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解答】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绿色树叶组成的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选A.4.【答题】将一张长方形纸对折,然后用笔尖在上面扎出“F”,再把它铺平,可见到的图形是().A. B.C. D.【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解答】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是轴对称图形,故选C.5.【答题】下面能通过平移得到的是().A. B. C.【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平移现象. 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看作平移.【解答】根据平移的定义可知,平移得到的是,故选A.6.【答题】像下面这样将一张正方形纸连续对折3次,剪出来的是().A. B. C.【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解答】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剪出来的图形是,故选A.7.【答题】任意一个长方形()轴对称图形.A.是B.不是C.不能确定【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解答】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可知,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故选A.8.【答题】下面的图形可以经过旋转设计出来.()【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旋转现象.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是旋转.【解答】根据旋转的定义可知,图形在旋转时,图形的大小不变,故此题是错误的.9.【答题】跳绳时绳子的运动属于平移现象.()【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平移现象. 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看作平移.【解答】根据平移的定义可知,绳子的运动是旋转现象,故此题是错误的.10.【答题】下面的运动现象属于平移的是().A.推开教室的门B.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时,车轮的运动C.飞机起飞时D.电风扇在工作时【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平移现象. 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看作平移.【解答】根据平移的定义可知,只有飞机在起飞时是平移现象,其他都是旋转现象,故选C.11.【答题】直线进行中的滑雪运动是()现象.A.轴对称B.平移C.旋转【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平移现象. 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看作平移.【解答】根据平移的定义可知,直线进行中的滑雪运动是平移现象,故选B.12.【答题】根据规律选一选,最后一张图片应该是().A. B.C. D.【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旋转.【解答】观察可知,四张水果图片是按顺时针依次旋转的,所以最后一张图片应该是,故选C.13.【答题】小帆船在水中的倒影是().A. B.C. D.【答案】C【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解答】根据轴对称的定义可知(如图),故选C.14.【答题】把四张扑克牌放在桌面上,王老师背过身去,让小明将其中一张扑克牌颠倒过来,王老师转回身看扑克牌,很快猜出来是哪一张扑克牌被颠倒了,你能猜出是哪一张吗?().A. B.C. D.【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旋转现象.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是旋转.【解答】如图,4张扑克牌旋转后,只有和旋转之前没有变化,所以被小明颠倒的扑克牌是,故选B.每张扑克颠倒前后对比:15.【答题】下面的数字是轴对称图形,被一张纸遮住了一半,这个数字是______.【答案】3【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解答】根据题意,这个数字是3.16.【答题】下图是轴对称图形.()【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解答】如图,是轴对称图形,故此题是正确的.17.【答题】风车迎风转动是平移现象.()【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旋转现象.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是旋转.【解答】风车的扇叶是绕着中点进行圆周运动,所以是旋转现象,故此题是错误的.18.【答题】在玩华容道时,移动木块是旋转现象.()【答案】×【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平移现象.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看作平移.【解答】根据平移的定义可知,在玩华容道时,移动木块是平移现象,故此题是错误的.19.【答题】有下图通过平移或旋转可以得到().A. B.C. D.【答案】B【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平移、旋转现象. 物体或图形在直线方向上移动(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就可以看作平移;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进行圆周运动的现象是旋转.【解答】通过旋转可以得到,故选B.20.【答题】下图中的三角形是由()对折后的纸上剪下来的.A. B.【答案】A【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认识轴对称.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解答】由选项A剪下的图形是,由选项B剪下的图形是,故选A.。
【你的支持是我努力的动力,谢谢!】第一单元检测一、选择题。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下表是二年级学生喜欢的图书人数情况。
种类连环画故事书科技书其他人数1812841.喜欢()的人数最多。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2.喜欢()的人数最少。
A.连环画B.故事书C.科技书D.其他3.喜欢故事书的人数比喜欢连环画的少()人。
A.10B.6C.4D.84.喜欢连环画的和喜欢科技书的一共有()人。
A.30B.20C.26D.12二、填表。
1.下表是小丽统计她所在班最喜欢的动画片的人数情况。
《喜羊羊与灰太狼》《猫和老鼠》《西游记》《七龙珠》正正正正正把喜欢各种动画片的人数填在下表中。
片名《喜羊羊与灰太狼》《猫和老鼠》《西游记》《七龙珠》人数2.李明调查了全班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
根据上图画“正”字整理。
水果葡萄桃子苹果香蕉人数三、数气球。
1.用合适的方法统计左面的各种气球。
2.黄色的气球比红色的少()个,绿色的气球比红色的少()个。
3.红色的气球和蓝色的气球一共有()个。
四、小军的储蓄罐。
1.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
种类1元5角1角枚数2.算一算一共有多少钱。
3.小军想买1本10元钱的书,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钱?五、二年级同学的生日在4个季节的人数统计如下。
春正正正夏正正秋正正正正冬正正正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共调查了()名同学。
2.()季过生日的人数最多,()季过生日的人数最少。
3.春季和冬季过生日的共有()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六、数图形并回答问题。
1.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个()个()个()个2.比多()个,比少()个。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七、统计全班一星期阅读课外读物的册数。
1.把上面统计的结果填入下表。
类别少儿文艺连环画故事大王册数2.阅读连环画的册数比故事大王多多少册?3.同学们最喜欢看的课外读物是什么?4.全班一星期共读了多少册课外读物?参考答案一、1.A 2.D 3.B 4.C二、1.17 7 5 32.正正正三、1.提示可以画“ ”,也可以画“⚪”,画图略。
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知识总结+达标测试卷人教版一、知识总结1、数的基本概念:数是指一个特定的数量,它可以用某种形式表示出来。
数可以用许多方法表示,比如数字、文字、图形、单词等。
2、数的特性:数具有一致性、可比性、等价性和可加性的特性。
一致性是指用相同的数量和形式表示数量,可比性是指比较两个数量的大小,等价性是指用相同的数量和形式表示不同的数量,可加性是指将两个数量相加得到一个新的数量。
3、数的分类:数可以分为自然数、有理数、无理数和整数。
自然数是指从1开始计数的正整数,有理数是指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数,无理数是指不能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数,整数是指正整数、负整数和零的总称。
4、数的分组:数可以分为奇数和偶数两组。
奇数是指用数字表示时末位数是1、3、5、7、9的数,偶数是指用数字表示时末位数是0、2、4、6、8的数。
二、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数是无理数?A. 3B. 1.5C. πD. -22. 以下哪个数是有理数?A. -4B. 0.6C. πD. √23. 以下哪个数是奇数?A. 6B. 0C. -3D. 44. 以下哪个数是偶数?A. 5B. 0C. -3D. 85. 以下哪个数是负整数?A. 2B. 0C. -3D. 4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6. 数是指一个特定的______。
7. 数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特性。
8. 自然数是指从______开始计数的正整数。
9. 有理数是指可以写成______或______的数。
10. 无理数是指不能写成______或______的数。
11. 奇数是指用数字表示时末位数是______的数。
12. 偶数是指用数字表示时末位数是______的数。
答案:1. C 2. B 3. C 4. D 5. C 6. 数量 7. 一致性、可比性、等价性、可加性 8. 1 9. 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 10. 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 11. 1、3、5、7、9 12. 0、2、4、6、8。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试卷
(新教材)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人教版教材(201~2020年)配套试卷。
全套试卷共22份(含答案)。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测评卷1
2.第八、九单元测评卷
2. 第二单元测评卷1
3.分类测评卷(一)
3. 阶段测评卷(一)1
4.分类测评卷(二)
4. 第三单元测评卷1
5.分类测评卷(三)
5. 第四单元测评卷1
6.分类测评卷(四)
6. 第五单元测评卷1
7.期末测评卷(一)
7. 期中测评卷(一)18.期末测评卷(二)
8. 期中测评卷(二)19.期末测评卷(三)
9. 第六单元测评卷20.期末测评卷(四)
10.第七单元测评卷21.期末测评卷(五)
11.阶段测评卷(二)22.期末测评卷(六)
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归纳及典型题目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研究目标:1.了解数据收集的常用表示方法:正、√、○。
2.学会用“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知道一个“正”字表示数量5.3.学会根据统计图表分析表格做出一些判断和回答问题。
4.能够用统计图表来表示数据情况。
常见题型: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研究目标:1.了解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东西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只要是平均分的过程,就可以用除法算式表示。
3.了解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4.掌握求商的方法: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和几相乘得到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
5.解决问题,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常见题型: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研究目标:1.认识轴对称图形:一个通图形,通过对折来判断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对折后能够完全重合(左右、上下两部分形状和大小相同),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折痕叫对称轴。
2.认识平移:沿着直的路线运动(上、下、左、右、斜着),在移动中没有改变大小和方向,只是位置发生路变化的的现象,叫做平移现象。
3.认识旋转:物体的每个部分都围绕着同一个点或(中心)转动的现象,叫做旋转现象。
常见题型: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研究目标:1.掌握口算题的解法: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掌握求商的方法:想“除数×()=被除数”,再根据乘法口诀计算得商。
3.解决问题。
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以及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的值,这些问题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例如,45÷9=5表示将45平均分成9份,每份为5;同时也表示45中有5个9.另外,有40瓶可乐和32瓶橙汁。
由于每8瓶可乐可以装一箱,所以我们需要计算这些可乐能装多少箱。
根据题目条件,我们可以将40按照每8个一份进行平均分割,即求40中有多少个8.因此,我们可以使用除法计算40÷8=5.需要注意的是,题目要求计算的是可乐能装多少箱,因此应该使用40这个数字,而不是32.在解题时,需要仔细阅读题目,选择有用的数字。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复习要点1、表内除法(一)6、盖住的数字是几?45÷ =5 ×8 =24 2× =18 ÷4 =9 6× =18 ×3 =15检查方法:盖住积,再次进行计算,看看计算出的结果与等号后的数字是否一样。
方法:根据给出的数实际,就想几的乘法口诀。
2、表内除法(二)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一、乘加、乘减混合运算1、看图列式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注意:1、运算顺序2、运算符号2、口算18-6×3= 7×9+7= 4×9-6=14+2×3= 25÷5+15= 10-9÷3=二、乘、除混合运算1、摆一摆、算一算练习:用5根小棒可以摆一个用这些小棒摆,可以摆几个?= ( )乘、除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注意:运算符号2、口算3×2×8= 2×4÷8= 48÷6÷4=三、拓展训练1、填空5×4 = 5×3 +()2×2 +()= 2 × 3 = 2×4 -()3×6 -()= 3 × 5 = 3×7 -()可以根据乘法的意义计算,也可以先计算出一个算式的结果,再根据结果进行计算。
3、乘、除法意义三、综合练习1、看图列式,体会乘、除法含义及关系。
2、解决实际问题1、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
2、 21个(1)如果小白兔每天吃3个,可以吃几天?(2)如果这些萝卜吃了一个星期,小白兔平均每天吃几个?(3)如果每天吃5个,吃了4天后,剩多少个?(4)如果每天吃4个,小白兔要吃6天,够吗?4、实际问题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4、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5、万以内数的认识7、千克与克的认识(10)三看结果(对照我们知道的洗衣粉1千克,海苔1克,比一比,检查一下)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 kg =()g 2000 g =()kg6000克 =()千克()kg = 7000 g6千克>()克 7000 g <()kg4千克<()克 3000 g >()kg注意符号:看清是“=”还是“>”或“<”,符号不同,填的数不同。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知识总结+达标测试卷,给孩子收藏学习!1、平均分的含义:每份分得同样的多,叫做平均分。
除法就是用来解决平均分问题的。
2、平均分里有两种情况:(1)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例: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多少本?列式:(2)包含除(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例:24本练习本,每人4本,能分给多少人?列式: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例:42÷7=6 42是(被除数),7是( ),6是( );这个算式读作( )。
5、一句口诀可以写四个算式。
(乘数相同的除外)。
例:用“三八二十四”这句口诀解决的算式是( )A、24÷6=B、4×6=C、24÷3=D、24÷4=6、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达标测试卷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21分)1.42÷6=7,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是被除数,()是除数,()是商。
2. 被除数和除数都是8,商是(),算式是( )。
3. 56里面有()个8,()里面有3个9。
4. 72÷9=(),口诀是( ),与它口诀相同的另一道除法算式是( )。
5.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24根小棒能摆()个三角形。
28个车轮能够安在()辆小轿车上。
6.()里最大能填几?()×4<32 9×()<63 36÷4>()54÷9>() 7×()<36 72÷8>()二、判断。
(每题1分,共5分)1.72块糖装在9个盒子里,每个盒子一定装8块。
()2. 计算3×9和27÷3时是用同一句口诀。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阶段性测试题
启用前绝密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单元)
出题人:分数: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3.请在密封线外答题。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30空,满分30分,每空1分)
1、算式18÷3=6,读作(),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2、在里填上+、-、×或÷。
24 6=4 6 6=12 5 3=15
30 5=25 16 4=4 7 1=7
3、圈一圈,填一填。
(1)
有()个,每()个一份,可以分成()份。
算式是()。
(2)
有()个,平均分成()份,每份有()个。
算式是()。
4、把8块糖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
哪种分法对?在对的里画“√”。
5、我会填
()×5=15 6×()=24 3×()=18 ()×4=20 五()三十()四十二
()六十二五()二十五()四得八
二、选择题。
(本大题共5题,满分10分,每题2分)
1.30÷6=5,读作( )。
A.30除以6等于5 B.30除以5等于6
2.20里面有4个( )。
A.10 B.4 C.5 D.16
3.下列算式中,商最大的算式是( )。
A.12÷3 B.36÷6 C.20÷4 D.24÷6
4.有一堆苹果,比20个多,比40个少,分得的份数和每份的个数同样多。
这堆苹果可能有( )个。
A.24 B.25 C、35
5.二年(2)班参加舞蹈队的同学站了5排,每排站6人,其中男生有9人,求女生有多少人。
用算式表示是( )。
A.5+6-9 B.5+6-9 C.5×6-9 D.5+6-9
三、计算题。
(本大题共2题,满分11分)
1、直接写出得数。
(6分)
9÷3 = 5×6 = 5×5 = 24÷6 = 15÷3 = 10÷2 = 30÷5 = 85-70 = 12÷6 = 20÷5 = 17+13 = 24÷4 = 2、看谁先到家。
(5分)
16÷4= 30÷5= 24÷6= 20÷5= 4÷2=
30÷6= 6÷3= 15÷5= 8÷2= 16÷8=
四、下面是明明调查本班学生最喜欢吃的水果,每人选择了一张水果卡片如下:(14分)
1.数一数,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水果葡萄苹果菠萝草莓香蕉火龙果人数
2.喜欢吃()的人数最少,有()人。
3.喜欢吃()的人数与()的人数同样多。
4.明明的班级一共有()人。
5.你还有什么发现?
五、列式解答(本大题共2小题,共10分,每小题5分)
1、除数是4,被除数是24,商是多少?
2、6的5倍是多少?
七、解决问题(本大题共5题,满分25分,每题5分。
)
1、有30个笔记本,每6个笔记本放在一个盒子里,需要多少个盒子?
2、把15个胡萝卜平均分给5只小兔,每只小兔有几个?
3、商店里有4盒皮球,每盒6个。
卖出18个,还剩多少个?
4、把平均分给4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几枝?
5、
足球3元福币5元乒乓球拍2元指南针1元篮球?元
(1)小明用20元钱可以买几个福币?
(2)3个篮球12元,小明想买6个篮球应付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