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养勿过偏 主张动静结合、劳逸结合、补泻 结合、形神共养,从机体全身着眼进行调养,不 可失之过偏,用之太偏就忽略了其他方面。
3.审因施养 强调养宜有针对性,要根据实际 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因人、因时、因地 不同而分别施养,不可一概而论。
二、中医养生的内容
情志养生 心理养生 饮食养生 起居养生 运动养生
夜食反多损的原则。
癌症本身为消耗性疾病,再加上手术 大伤元气,放化疗引起患者食欲不振、 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严重影响营 养的吸收利用,造成患者饿体质下降, 消瘦,甚至恶病质。
这时保护患者的脾胃功能是关键,饮 食调理对病人的康复起着极为重要的作 用。
及时摄入基本营养素,以保持体重,维持机 体代谢。基本营养素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 合物、维生素、纤维素、无机盐和水。含蛋白 质丰富的食品如鱼类、肉类、家禽、蛋、奶、 淀粉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维生素、纤维素、 无机盐等,参与调节机体新陈代谢。
症状: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反应迟钝、烦躁、焦 虑等,在生理方面出现疲劳、乏力、气短、失眠、厌食、 便秘、腰腿疼痛、心悸等。出现“三高一低”(高血脂、 高血糖、高血粘度、低免疫力)等
有关的研究资料表明:世界人口中近半数处于亚健康 状态。
中医学对亚健康状态成因的认识
环境异常 环境污染 心理因素 工作节奏快,来自社会和各方面的
中医养生与冬季保健
主讲人:
引言
健康与长寿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之一; 健康是人类的最大的财富; 健康是最大的本钱; 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日益繁荣与进步,
精神活动的丰富多彩,物质生活的极大提 高,人们对健康的渴望越来越迫切,因此 也越来越重视学习并遵循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 与历代医家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反 复探索、求证,逐步认识与实践后 形成的,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比较 系统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