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ol(美国在线)经营战略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23
奥利安公司案例分析案例背景奥利安是一家从事水果和蔬菜批发的公司,其业务范围遍布全美。
西海岸地区的产品配送费用相比其他地区较高,这个案例要解决的就是清理西部地区的配送业务,减少成本。
在美国西部,奥利安在加利福尼亚的弗雷斯塔和俄勒冈州的伯恩斯各有一个地区性配送中心,向基层仓库或地方仓库供货,再转山基层仓库将货物供给邻近的零售丿占。
弗雳斯塔配送中心的库存能力是50,000担,负责供应洛杉矶、菲尼克斯、盐湖城和旧金山四个城市。
伯恩斯配送中心的库存能力是15,000担,负责供应波特兰、西雅图和比尤特三个城市。
每个配送中心的周转次数为8。
表1:当前基层仓库每年货物吞吐量及运输成本:奥利安的货物现在山签约的卡车运输公司负责从地区配送中心送往基层仓库。
合同规定整车运量平均为30,000磅(300担),每公里运费为1.30美元。
表2:仓储吞吐量的五年内预测值表3:当前与五年内库存情况(单位:担)山表3可看出,若五年内的预测乔吐量比较准确的话,伯恩斯配送中心五年内的最大库存不能满足吞吐量的要求,将溢仓3875担。
如果要扩建的话,每增加10, 000担货物的储存空间需要支出300, 000美元。
奥里安的高层管理人员正在考虑合并弗雷斯塔和伯恩斯仓库,合并后的仓库要放在内华达的里诺。
这样的合并会带来2, 000, 000美元的一次性成本,但合并后总的库存有望减少40%。
据估计,每年税前库存成本是35%, 一般性产品组合100磅货物的标准成本是60美元。
具体分析1.安妮塔是否能改善当前的分拔活动?根据奥利安西部地区的分拨活动的现状,我们从以下三方面思路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安妮塔可以改善当前的分拔活动:1)指定最短路线按距离计算运输费用。
每年可节省22,216美元,3.4%的运输成本2)提高货物周转次数。
呑吐量不变悄况下,平均库存大大减少,可以节约库存成本,同时可以减轻基层仓库和配送中心的库存压力详细分析:1)指定最短路线按距离计算运输费用:使用Log ware软件的Route模块,可以得出从地区配送中心到基层仓库的最短路径。
财务案例分析案例分析一、互联网巨头美国在线(AOL)与传媒巨人时代华纳(Time Warzleme )在2000年1月10日宣布了合并计划。
合并后的新公司命名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AOLTIme Warzle),被媒体称为全球第一家面向互联网世纪的综合性大众传播及通信公司。
合并方式是采取换股方式(即股票对价方式)的新合并。
根据双方动董事会批准的合并条款,时代华纳公司的股东将按1:1.5的比率置换新公司的股票。
美国在线的股东的换股比率为1:1。
合并后原美国在线的股东将持有新公司55%的股票,原时代华纳公司的股东将拥有新公司45%的股票。
美国在线当前市值为1640亿美元,时代华纳970亿美元。
对美国在线而言,合并对其股东的估值实际上仅是市价格的75%。
而时代华纳在这次合并中的价格已达到了1500亿美元,远远超过其合并前的市值,AOL和时代华纳公司的合并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起并购案。
问题:(1)何谓股票对价方式,它的优缺点有哪些?(2)主并公司选择目标公司时应遵循哪些标准?(3)以上案例给你的启示?答案要点:1.(1)股票对价方式指主并公司通过增发新股换取目标公司的股权的价格支付方式.(2)优点:可以避免大量流出现金,购并后能够保持良好的现金支付能力,减少财务风险.缺点:可能会稀释主并公司原有的股权控制结构与每股收益水平,倘若主并公司原有资本结构比较脆弱,极易导致被购并,若无法掌握控制权,就无法取得购并整合后的综合效应,不适合非上市公司应用.2.选择标准是:收购目标公司成本较低。
目标公司环境优越。
目标公司与主并公司经营范围相似,购并后有利于增强主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目标公司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3.启示购并目标公司应以增强主并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前提。
购并公司应选择恰当的时机行低成本收购。
股票对价方式进行收购可以避免大量现金流出,是一种高效的方式。
二、迪斯尼公司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一家娱乐公司它是好莱坞最大的电影制片公司。
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并购之路目录一、案例目的二、案例背景(一)美国在线——令人艳羡的惊艳出场(二)时代华纳——收购壮大路(三)美国在线—时代华纳——有缘无分的结合三、案例分析(一)折价并购及其原因(二)对资本运营的意义(三)财务造假(四)经营战略的影响因四、案例启示(一)泡沫经济危害颇多(二)拒绝舞弊——不为五斗米折腰(三)充分利用资本运营(四)整合问题——并购企业的一块心病一、案例目的随着新兴网络行业的迅速发展,也随机迎来了良好的并购机遇。
2000年1月10日,美国在线公司(AOL)与时代华纳公司(Time Warner)正式宣布合并,宣布并购当天,两家公司的市场价值累计达到3420亿美元,成为了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例。
然而,值得深思的是,根据市值计算,美国在线的市值为时代华纳的两倍,因而合并后应占到三分之二的比例,但实际上美国在线股东在新公司的权益占比仅为55%。
究竟是何原因使得美国在线愿意付出高昂的成本进行此次的折价并购呢?并购之后在线又掀出了一系列的造假丑闻,又是否与此次并购有所关联?接下来,本文将对这一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二、案例背景(一)美国在线——令人艳羡的惊艳出场美国在线服务公司是美国最大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之一,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维也纳。
该公司提供在线信息服务,如电子邮件、新闻组、教育和娱乐服务,并支持对因特网访问。
1992年,美国在线在纽约挂牌上市,筹集资金共6600万美元。
此后,美国时代便打造出了其独特的品牌效应,在发展内部特色产品的同时,它还关注外界,买下多个知名品牌。
ICQ、Spinner、Winamp和Movie Fone等都是美国在线的产物。
其后,公司收购了网景,开始了电子商务之旅,获得了电子商务的极大成功。
1996年6月26日,美国在线与美国第一合作推出了第一种网络信用卡——美国在线VISA卡。
短短的十几年,美国在线的资本总额已经达到1640亿美元,1999年收入48亿美元,利润7.62亿美元,雇员12100人,成为世界最大的网上服务公司,也是世界最著名的电子商务平台。
并购失败案例回顾:美国在线并购邦评:在我们津津乐道蓝色光标在并购业务上的狂飙突进之时,回顾下十二年前著名的媒体合并案是如何失败而在十年后分手的。
我们在使用微信时,知道微信来源于QQ,而QQ前身叫OICQ,去掉O以后的ICQ是美国在线(AOL)的即时通讯产品,而AOL是当时美国新经济的代表。
AOL和Tima Warner的合并案号称本世纪初最大的合并案,但是也是最失败的合并案之一。
一、并购动因1、时代华纳公司(TimeWarner)时代华纳是由时代公司和华纳兄弟公司两家公司合并成立的。
它是美国的一家具有70年历史的老牌大型媒体集团,拥有CNN(美国有线电视网)、卡通电视台、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人物》杂志、《财富》杂志、《娱乐周刊》等著名报刊。
这个世界顶尖级传媒巨子可以对15个国家多种语言提供电视服务,是世界上最大的传媒公司。
在纽约证券交易所,2000年1月时代华纳的市值为1470亿美元。
2、美国在线(American Online,AOL)美国在线是一家在线信息服务公司,可提供电子邮件、新闻组、教育和娱乐服务,并支持对因特网访问。
它作为世界最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用7种语言向全球15个国家提供服务。
进入90年代以后,互联网开始普及,美国在线的业务一飞冲天。
至2000年末,其正式签约用户数已超过2700万,77亿美元的营业收入带来了高达12亿美元的利润,股票市值达到了1330亿美元的水平。
可以说是产业新,品牌大,利润高。
3、动因——美好的期待(1)世界媒体业出现“重大转折”。
两强合并,将会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媒体巨人”,不仅具备传统媒体的功能,而且拥有网络新媒体的优势,其“未来能力没有止境” 。
(2)“新、老媒体联姻”标志着世界媒体业的发展前景。
美国在线虽今年飞速发展,但只通过电话线和调制解调器的“窄带传输”已远远不能满足网络社会的要求,而时代华纳则是传统媒体中的“老大”,集电影、音乐、电视和杂志于一体,尤其是庞大的有线电视网具有“宽带传输”的高速功能。
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强强联手失败案例分析报告分工情况说明:每个小组成员负责搜寻案件背景资料以及提出对案例中提到的三个问题的观点。
最终由组长整合形成分析报告。
组员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分数情况(满分10分)潘纯杰(组长)11经济3班110107100323 9分唐晓涵12经济3班120107100323 8.5分贾莉12经济2班120107100211 8.5分徐玲燕12经济3班120107100327 9分袁林杰11经济3班110107100344 8.5分朱嘉豪11经济3班110107100350 8.5分2014年05月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强强联手失败案例分析报告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力逐渐增大。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企业纷纷走向做大做强的道路,而并购成为了企业间强强联手、做大做强的主要途径。
然而有些并购并没有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
本文通过上网搜索、文献参考等途径分析了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的案件经历,同时分析了收购之后失败的原因,最终形成了小组对本案件的分析报告。
关键词:做大做强、收购、美国在线、时代华纳1 引言2000年初期美国经济处于一个慢性萧条,失业率居高不下和物价上涨共存的经济发展时期。
此时,美国也发生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收购案件。
2000年1月10日,互联网新贵美国在线宣布以1810亿美元收购老牌传媒帝国时代华纳,成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
此次收购受到了很多相关利益主体的关注。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通过一年的时间协调与审核最终通过了收购案。
收购后不久,双方公司出现巨大的亏损,最终收购给企业带来的弊大于利。
显然这是一次失败的并购。
2 案件回顾2.1 公司简介表1 基本情况表表2 主要业务领域及实力表表3 客户情况表2.2 收购过程2000年的1月10日,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美国在线(AOL)”与美国传媒集团“时代华纳(Time Warner)这两位媒体巨人正式向世界宣布了它们的联姻计划。
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强强联手失败案例分析报告分工情况说明:每个小组成员负责搜寻案件背景资料以及提出对案例中提到的三个问题的观点。
最终由组长整合形成分析报告。
组员姓名专业班级学号分数情况(满分10分)潘纯杰(组长)11经济3班110107100323 9分唐晓涵12经济3班120107100323 8.5分贾莉12经济2班120107100211 8.5分徐玲燕12经济3班120107100327 9分袁林杰11经济3班110107100344 8.5分朱嘉豪11经济3班110107100350 8.5分2014年05月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强强联手失败案例分析报告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力逐渐增大。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企业纷纷走向做大做强的道路,而并购成为了企业间强强联手、做大做强的主要途径。
然而有些并购并没有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
本文通过上网搜索、文献参考等途径分析了美国在线收购时代华纳的案件经历,同时分析了收购之后失败的原因,最终形成了小组对本案件的分析报告。
关键词:做大做强、收购、美国在线、时代华纳1 引言2000年初期美国经济处于一个慢性萧条,失业率居高不下和物价上涨共存的经济发展时期。
此时,美国也发生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收购案件。
2000年1月10日,互联网新贵美国在线宣布以1810亿美元收购老牌传媒帝国时代华纳,成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
此次收购受到了很多相关利益主体的关注。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通过一年的时间协调与审核最终通过了收购案。
收购后不久,双方公司出现巨大的亏损,最终收购给企业带来的弊大于利。
显然这是一次失败的并购。
2 案件回顾2.1 公司简介表1 基本情况表表2 主要业务领域及实力表表3 客户情况表2.2 收购过程2000年的1月10日,全球最大的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美国在线(AOL)”与美国传媒集团“时代华纳(Time Warner)这两位媒体巨人正式向世界宣布了它们的联姻计划。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一、案例概要分析(一)并购案例背景2000年1月10日,互联网新贵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宣布以1810亿美元收购老牌传媒帝国时代华纳(Time Warner),成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
这是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宗并购案,所有形式的媒体都被整合到全球最大的媒体公司之中。
(二)并购对象分析美国在线服务(AOL)公司: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维也纳的一家在线信息服务公司,可提供电子邮件、新闻组、教育和娱乐服务,并支持对因特网访问。
美国在线服务(AOL)公司是美国最大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之一。
在2000年,美国在线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控制着美国40%的互联网用户。
时代华纳(英语:Time Warner)是美国一家跨国媒体企业,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纽约。
其事业版图横跨出版、电影与电视产业,包括时代杂志、体育画报、财富杂志、生活杂志、特纳电视网、CNN、HBO、DC漫画公司、华纳兄弟、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媒体皆为旗下事业。
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排名第381名。
在2000年,时代华纳集团是美国第二大有线电视提供商,控制着美国20%的有线电视用户以及多家广播、电视机构和报纸、杂志,拥有传送有线电视的光纤电缆同时还是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载体。
二、并购性质分析我们小组认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是纵向并购类型。
纵向并购是指生产过程或经营环节相互衔接、密切联系的企业之间,或者具有纵向协作关系的专业化企业之间的并购。
纵向并购的企业之间不是直接的竞争关系,而是供应商和需求商之间的关系。
在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中,存在一定的效率基础:1、技术性经济。
当企业进行一体化以后,生产相同数量的最终产品可能会需要更少的中间投入。
纵向一体化不仅用最初投入替代了一些中间投入,而且它也减少了对其他中间投入的需求。
在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中,美国在线有巨大的市场营销能力,而时代华纳则有高速上网技术,网络巨头美国在线和电视巨头时代华纳合并,美国在线可以轻松获得时代华纳的有线电视光缆,可以获得时代华纳的电视用户,在提供上网服务的同时还可以提供电视服务,使其网络用户更有可能在网上收看时代华纳的电视节目。
AOL(美国在线)的经营之道
佚名
【期刊名称】《通信企业管理》
【年(卷),期】1999(0)2
【摘要】尽管AOL在其13年的发展中不断调整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方向,但总体战略却一直十分清晰:不断扩大用户规模,努力成为新型大众媒体,在此过程中寻找相关的商业机会,建立相应的收入来源模式。
为此,AOL建立了从产品服务设计、市场营销到合作伙伴的一系列战略。
服务战...
【总页数】2页(P28-29)
【关键词】美国在线;战略联盟;市场推广;电子邮件;交互式;个人理财;虚拟电子市场;业务规模化;软件;市场营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6
【相关文献】
1.AOL时代华纳的醉翁之意——联想与AOL时代华纳联姻 [J], 刘国棠
2.美国在线首选之聊天软件AOL Internet Messenger [J], 封立鹏
3.美国在线(AOL)公司推出电影下载服务 [J],
C向美国在线(AOL)提供高品质IDC服务 [J], 美洲区业务拓展部
5.美国在线(AOL)收购Wildseed公司——扩大AOL无线部,进一步巩固移动策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国在线与时期华纳归并的财务试探案例简介:互联网巨头美国在线(AOL)与传媒巨人时期华纳(TimeWarzler)在2000年1月10日宣布了归并打算。
归并后的新公司命名为“美国在线时期华纳公司”(AOLTimeWarner),被媒体称为全世界第一家面向互联网世纪的综合性公共传播及通信公司。
时期华纳是一家具有70年历史的老牌媒体集团,它拥有CNN(美国有线电视网)、卡通电视台、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人物》杂志、《财富》杂志、《娱乐周刊》等闻名报刊,它早在1994年就意识到网络的进展前景,将旗下的要紧媒体打包放在pathfinder网站中,这乃至要早于绝大多数网络公司的诞生。
Pathfinder被设计成一个进入时期华纳大量网上站点的门户。
时期华纳那个世界顶尖级传媒巨子能够对15个国家用多种语言提供电视效劳,包括闻名的CNN有线电视新闻网及HBO(拥有美国3500万用户)。
拥有华纳兄弟电影制作公司、全美第二大有线网络(遍及全美3/5的基础有线网络),和唱片业务居世界首位的华纳音乐公司。
另外,它拥有丰硕的效劳对象资源,包括12000万杂志读者、32万互联网用户、10亿CNN观众、3500万HBO订户、1300万有线电视用户和拥有32万多的“公路信使”用户。
但在具体进展中,人们都直接奔赴目标网站,Pathfinder于是成为一个空壳。
尽管执行长走马灯似地连换数任,却始终不见成效,致使那个令时期华纳损失上万万美元的网站,竟成为传统媒体进展互联网战略的典型失败案例。
时期华纳在网络上的另一个尝试是口HYPERLINKWWW.cdnow,这是专营CD产品的电子商务网站,知名度很高,但经营状况一样不尽如人意。
美国在线作为世界最大的互联网效劳提供商,用7种语言向全世界15个国家提供效劳,交互技术开发居世界领先地位,拥有世界最大的拨号窄带网络与全世界下载数量最大的音乐播放器。
拥有2000万AOL注册用户,220万CornpuServe注册用户,340万国外用户,5000万AIM寻呼软件用户,5000万ICQ注册用户,2000万Netcenter注册用户。
《战略管理》第八版 案例分析 第一组美国在线 SWOT分析作者 & 演讲:汪 炜本作品谢绝拷贝优势 机会 威胁美国在线劣势优势篇优势一:很好很强大公司名称:美国在线 American Online 简写:AOL 简介时间范围:1999年年末 创立时间:1985年 最初经营领域:交互式服务、网络品牌、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服务 用户数量:2200万以上(MSN用户10倍) 服务范围:15个国家,7种语言 总部:华盛顿特区北弗吉尼业郊区 雇员:12100 年收入:1999年财政年度为48亿美元,比位于其后20个网络公司的年收入总 和还多 利润:1999年财政年度为7.62亿美元 首交公开上市时间:1992.3.19 市值:2000年1月1日,约1650亿美元 股票名称:美国在线,代码:AOL 纽约证券交易所 股票增值:1992-1999年,增长690倍,居20世纪90年代美国所有公开交易股 票之首 旗下品牌: 、CompuServe、ICQ、AIM、数字城市公司、网景网络 中心、网景导航通信者、、MovieFone、Spinner Networks、NullSoft优势二: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2200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2 05015 08. 61 072 .2785.2467.1 157.8 15 21.9 53.11992.3.19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拥有庞大的用户数量用户数量增长表时间 1992.3.19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注册用户 15万 21.9万 53.1万 157.8万 467.1万 785.2万 1072.2万 1508.6万 2050万 用户年增长率 0% 46% 142% 197% 167% 196% 37% 41% 36% 公开上市以来的增长率 0% 46% 254% 952% 3014% 5135% 7048% 9957% 13567%用户数量不断成长优势三:网络运营经验丰富前网络三巨头计算机服务公司 CompuServe源泉公司 Source神奇公司 Prodigy美国在线公司 AOL后网络三巨头Jim Kimsey Steve Case 1985.5.24 吉姆·金赛与史蒂夫·凯特共同建立量子计算机服务公司(Quantum Computer Services ),公司致力于计算机拨号联机在线服务,服务内容包括新闻、游戏和最新的肥皂剧等。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一、案例概要分析(一)并购案例背景2000年1月10日,互联网新贵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宣布以1810亿美元收购老牌传媒帝国时代华纳(Time Warner),成立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
这是美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最大的一宗并购案,所有形式的媒体都被整合到全球最大的媒体公司之中。
(二)并购对象分析美国在线服务(AOL)公司:总部设在弗吉尼亚州维也纳的一家在线信息服务公司,可提供电子邮件、新闻组、教育和娱乐服务,并支持对因特网访问。
美国在线服务(AOL)公司是美国最大因特网服务提供商之一。
在2000年,美国在线是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控制着美国40%的互联网用户。
时代华纳(英语:Time Warner)是美国一家跨国媒体企业,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纽约。
其事业版图横跨出版、电影与电视产业,包括时代杂志、体育画报、财富杂志、生活杂志、特纳电视网、CNN、HBO、DC漫画公司、华纳兄弟、等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媒体皆为旗下事业。
2012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排名第381名。
在2000年,时代华纳集团是美国第二大有线电视提供商,控制着美国20%的有线电视用户以及多家广播、电视机构和报纸、杂志,拥有传送有线电视的光纤电缆同时还是网络服务提供商的载体。
二、并购性质分析我们小组认为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是纵向并购类型。
纵向并购是指生产过程或经营环节相互衔接、密切联系的企业之间,或者具有纵向协作关系的专业化企业之间的并购。
纵向并购的企业之间不是直接的竞争关系,而是供应商和需求商之间的关系。
在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中,存在一定的效率基础:1、技术性经济。
当企业进行一体化以后,生产相同数量的最终产品可能会需要更少的中间投入。
纵向一体化不仅用最初投入替代了一些中间投入,而且它也减少了对其他中间投入的需求。
在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中,美国在线有巨大的市场营销能力,而时代华纳则有高速上网技术,网络巨头美国在线和电视巨头时代华纳合并,美国在线可以轻松获得时代华纳的有线电视光缆,可以获得时代华纳的电视用户,在提供上网服务的同时还可以提供电视服务,使其网络用户更有可能在网上收看时代华纳的电视节目。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例分析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例分析19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美国媒体业呈现出了一场令人瞩目的并购热潮。
在这场并购热潮中,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简称AOL)和时代华纳(Time Warner)的合并被认为是当时最具标志性的一宗并购案例。
这一次合并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矛盾意见,这篇文章将深入分析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并购案例的背景、动机、影响以及案例教训。
一、背景与动机1.1 美国在线(AOL)美国在线是一家成立于1985年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创始人是一位叫史蒂夫·凯斯科特的企业家。
AOL最初提供在线电子邮件服务,随后发展为提供互联网接入、即时通讯和网上内容等综合服务的公司。
其最大的特点是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强大的品牌效应。
1.2 时代华纳(Time Warner)时代华纳是一家创建于1990年的大型传媒公司,由时代杂志(Time)与华纳兄弟公司(Warner Bros.)合并而成。
时代华纳是美国最著名的传媒集团之一,旗下涵盖了电影、电视、出版和音乐等广泛领域,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品牌。
1.3 动机与目标双方合并的动机多方面考虑。
首先,AOL希望通过与时代华纳的合并,获得更多的内容资源和媒体渠道,进一步加强其在互联网领域的市场地位。
其次,时代华纳也希望通过与AOL合并,借助AOL庞大的在线用户群体,将传统媒体资源转化为在线和数字化媒体的优势。
此外,双方还考虑到合并后的规模效应和经济利益,以及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取得更大优势的可能性。
二、影响与局限2.1 市场影响美国在线-时代华纳的合并案吸引了全球媒体业的广泛关注和瞩目,被看作是传统传媒与互联网媒体的深度整合的典范。
合并后,新成立的时代华纳公司一度成为全球最大的传媒集团,垄断了广告、电影、电视等多个领域。
2.2 战略失误与差异然而,合并后的时代华纳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两家公司的文化差异和经营理念不一致成为合并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美国风险投资案例(概览)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美国风险投资培育了信息技术产业中许多著名的高科技公司,包括DEC公司、苹果电脑(Apple)、英特尔(Intel)、雅虎(Yahoo)等,这些公司在创业之初全都默默无闻,后来一跃而成为全球瞩目的佼佼者。
下面是几个比较典型的风险投资案例:1957年ARD公司对美国数据设备公司(DEC)投资不到7万美元,得到了公司77%的股份。
14年后这些股票的市值高达3.55亿美元,增长了5000多倍。
苹果电脑的创办人Steve Jobs在70年代初,与几位同事到Xerox加州总部参观,看到图象化荧幕操作电脑的雏型後感到非常震撼,决定根据所见到的创造一个属於自己的革命性电脑,结果他们于1976年成功地在车库里设计了苹果电脑(一种新型微机)。
但当时他与拍档仅有1300美元现金,根本无法进行大量生产。
风险投资家马克库拉看中电脑的发展将主宰人类未来生活,便毅然投资9.1万美元帮助他们创建了苹果公司。
苹果电脑推出市面后大受欢迎,短短5年,苹果公司就成了美国500家大企业之一,公司上市后,马克库拉的股份价值1.54亿美元。
雅虎创办人杨致远,在1993年与斯坦福大学一名研究生合创雅虎。
三年后在纽约股票市场上市,每股股价由13美元飙升到33美元,个人身价高达1.32亿美元。
杨致远表示,人人都说美国机会多,没想到机会就降临得这麽偶然,而风险投资就是帮助他抓紧这个机会。
原来,场致远在1995年上半年,便开始与风险投资公司接触,希望令公司得到更理想的发展。
他明白硅谷是一个风险投资的乐园,在那里平均每天就有一家公司上市,故此当时微软、美国在线(AOL)等想收购雅虎,都遭他拒绝。
结果,他终于找到风险投资基金的支持,而公司也得以成功上市。
在生物技术领域,美国1976年创办的基因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就在其创业期得到风险投资家期旺森的支持。
到1993年美国销售额前10位的生物技术药品中,有5种是该公司开发的,其销售额占生物技术药品销售额的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