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稿-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办法-改

  • 格式:doc
  • 大小:18.61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生物应用职业技术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管理实施意见

(讨论稿)

教师是学院的主体,是构成教学活动的三大要素之一。师资队伍建设对培养德、智、体、美诸方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任职、培养、提高、管理、使用是学院管理中十分重要的环节。为加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管理,特提出如下意见。一、师资队伍建设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择优引进、大力培养、优化结构、组建团队、成就名师”的原则,围绕专业建设,以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为中心,以打造“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为重点,建立长效机制,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学院的深化改革、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师资队伍建设基本原则

1.坚持师德与师能共建的原则。弘扬教书育人精神,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提高人文素养,塑造为人师表的教师形象。同时组织教师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素质,提升育人能力。

2.坚持专业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原则。正确处理专业、学历和实践能力的关系。结合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和我院办学特色,特别注重专业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坚持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原则。加强校内专任教师的培养,3.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校外兼职教师,建立一支相对稳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4.坚持整体优化与重点突出的原则。在全面提高师资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同时,充分发挥中青年骨干教师的作用,重视专业带头人和教师梯队建设。

三、师资队伍建设目标

1.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忠诚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具有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和合作精神,能够联系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加强教师业务能力的培养,使全体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掌握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和专业发展的新成果;掌握现代化科学研究手段和教育信息技术。努力培养“双师”素质教师,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3.根据学院的专业设置和招生规模,通过引进、培养等多种途径优化师资队伍结构。新进教师必须具备硕士以上学位,逐步提升师资队伍学历水平。加强教师实践锻炼和技能培养,提高“双师”教师比例,使专业教师“双师”比例达90%。

四、师资队伍建设措施

(一)实施人才引进工程

1.创新引进人才机制,做好优秀人才的引进工作。根据学校发展规模和师资队伍现状,有计划地引进紧缺专业的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以上学位的人员,补充现有师资队伍的不足。

2.校企合作聘任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能工巧匠或行业专家作为校外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改善我院师资结构。

(二)实施教师素质提高工程

1.建立岗前培训制度。新教师入校后由组织人事部、教务处共同组织开展国家相关政策法规、专业设置、学校各种规章制度、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教学基本功等集中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2.完善青年教师结对培养制度,对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实施一对一的导师制。各系部根据青年教师的专业方向,组织实施导师的安排、协调、指导等工作,导师制作为见习期满的重要考核依据。

3.建立教师定期轮训制度,任现职期间,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参加1次专项培训;每五年至少参加一次业务培训、学术交流、教材编写等活动,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

4.建立师德师风建设与考核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通过学习交流、理论测试、学生评教、同行评教等多种方式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建设与考核,建立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档案,考核结果与评优、职称评聘挂钩。

(三)实施师资队伍优化工程

1.组建教学团队。依托课程建设,积极吸纳行业企业专业技术结构

的课程教学团队,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团队建”双师“人才,组建设。

2.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三年至少参加为期3个月的企业实践,积极取得与本专业相符(或相近)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或其他相关执业资格证书。教师的企业实践情况与教师的考核、职称评聘挂钩。

3.建立校外兼职教师资源库。各专业按照课程建设的需要,选聘10~20名有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建立校外兼职教师资源库。

4.建立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制度。充分发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加强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和建设。建立激励机制,实施政策倾斜,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法,加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培养和能力提高。

5.建立教师分层次培养制度。每年组织教授、副教授定期开展教育理论、前沿技术等学习与交流;组织青年教师按照专业或职称不同分期、分批进行专项培训。

6.建立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奖励制度。每年评选一定比例的院级优秀教师给予表彰奖励,并推荐申报省级教学名师或优秀教师。(五)实施质量评价工程

1.建立系(部)考核制度。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授课酬金发放制度,每学期对各系(部)教学质量进行综合评价,考核结果与授课酬金挂钩。

2.建立教师工作考核评价体系。每学年对教师从政治思想、师德表现、教学科研、教书育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奖励、职称评聘的依据。

六、师资队伍的管理

(一)教师的聘任

学院对教师实行聘任制度,积极推行教师职称聘任动态管理制度。1.校内专任教师的聘任

(1)校内专任教师的聘任是以教师职称资格为基础,根据个人能力和学院教学需要,按双方平等自愿的原则由学院每三年与教师签订受聘合同予以聘任。

(2)鼓励专任教师承担兼职实训(实验)员,负责实训(实验)室的管理建设和日常设备维护、维修,保证实训(实验)的开出率。兼职实训(实验)员按规定给予相应的补贴。

(3)教师首次上课必须执行试讲、评议、审批制度。符合上课条件的由系(部)提出申请,由教务处审核,分管院长审批后方能受聘。2.校内兼课教师

(1)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可聘任本校各行政部门和校办药厂的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兼课。

(2)校内兼课教师上课需经所在部门领导、教研室主任、系主任签字同意,报教务处审批后方能正式聘用。

(3)学院非教学行政部门中层干部兼课工作量原则不能超过每周4学时,其他兼课教师工作量原则不能超过每周8学时;教学行政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