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在腹部外伤中的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2.62 MB
- 文档页数:7
医学影像学上腹部CT概述上腹部CT扫描是一种用于诊断上腹部疾病的医学影像技术。
上腹部包括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重要器官,因此上腹部CT扫描对于这些器官的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上腹部CT扫描的技术、适应症、禁忌症以及注意事项。
技术上腹部CT扫描使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对腹部进行断层扫描。
在扫描过程中,患者需要平躺在检查床上,技师将患者送入CT室,并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扫描。
扫描时,X射线会穿过患者的身体,并在计算机中形成图像。
通过断层扫描,可以获得患者腹部各个器官的清晰图像,从而帮助医生诊断疾病。
适应症上腹部CT扫描主要用于诊断上腹部器官的疾病,如肝脏、胆囊、胰腺、脾脏、肾脏等。
具体适应症包括:1、肝脏疾病:如肝癌、肝脓肿、脂肪肝等;2、胆囊疾病:如胆囊结石、胆囊炎等;3、胰腺疾病:如胰腺炎、胰腺癌等;4、脾脏疾病:如脾脏肿大、脾脏肿瘤等;5、肾脏疾病:如肾结石、肾癌等;6、其他疾病:如腹腔淋巴结肿大、腹水等。
禁忌症上腹部CT扫描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以下人群不宜进行此项检查: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2、有金属植入物或心脏起搏器等患者;3、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者;4、过敏体质或哮喘等过敏症状者。
注意事项在进行上腹部CT扫描前,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按照医生要求进行空腹或饮食控制;2、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避免穿着带有金属饰品或口袋的衣物;3、配合技师进行扫描,保持身体静止不动;4、了解CT扫描的辐射剂量和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担忧。
结论上腹部CT扫描是一种重要的医学影像技术,对于诊断上腹部器官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检查前,患者需要了解适应症和禁忌症,注意饮食控制和穿着要求。
在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技师进行扫描,保持身体静止不动。
通过上腹部CT扫描,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腹部CT影像学检查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它通过高精度的CT扫描仪,能够提供腹部内脏器官的详细图像,帮助医生准确诊断各种腹部疾病。
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意义。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11月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80例,全部给予b超检查、ct检查,将影像检查结果和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结果:手术发现本组患者脾损伤32例,肠系膜损伤21例,肝损伤11例,膀胱损伤7例,胰腺损伤5例,胆道损伤4例。
b超检查和手术结果一致率为85.00%;ct检查和手术结果一致率为93.75%。
ct检查的准确率明显高于b超检查。
结论:ct检查在诊断腹部创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比较清楚的反映出患者腹部创伤的具体面积、位置、类别,为临床医生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腹部创伤; ct诊断;手术中图分类号 r44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4-0054-02腹部创伤为临床常见的急诊病症,主要导致原因为车祸、摔伤、坠落等[1],通常情况比较危急,所以快速的临床诊断对手术方案的确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意义。
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11月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80例,全部给予b超检查、ct检查,将影像检查结果和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11月收治的腹部创伤患者80例,其中男62例,占77.50%,女18例,占22.50%;年龄最大52岁,最小17岁,平均(38.43±1.21)岁;受伤原因:车祸伤43例(53.75%),坠落伤21例(26.25%),锐器伤16例(20.00%)。
创伤后就诊时间最短1 h,最长2.5 h。
1.2 方法本组80例患者全部给予b超检查、ct检查,将影像检查结果和手术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
1.3 检查标准1.3.1 b超检查使用hitachi-420 b超检查仪,对患者的整个上腹部进行b超检查,发现腹腔内存在游离液即为阳性[2]。
CT检查在腹部损伤治疗决策中的价值尹源;金成武;李旸;孟文建;杨鸿炜;王自强;周总光【摘要】腹部损伤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诊,其诊断、伤情评估及治疗决策极具挑战。
在腹部损伤的诊治过程中,合理地应用腹部CT ,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判断手术指征,决定手术时机和选择手术方式。
【期刊名称】《创伤外科杂志》【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3页(P566-568)【关键词】腹部损伤;CT;治疗【作者】尹源;金成武;李旸;孟文建;杨鸿炜;王自强;周总光【作者单位】610041 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610041 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610041 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610041 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610041 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610041 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610041 四川成都,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腹部损伤患者的早期诊断、伤情评估和监护观察对于其外科治疗决策包括手术指征、时机和方式的选择至关重要。
目前,CT因其快速、全面、准确、客观的特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已成为腹部损伤的首选检查方法。
本文旨在结合临床典型病例,就CT在腹部损伤治疗决策中的价值进行探讨。
临床资料1 腹部钝性伤病例1:男性,75岁,钝性暴力击打致腹部疼痛3h入院。
入院生命体征平稳,腹壁肌肉紧张,散在压痛,无腹膜刺激征。
腹部CT见:多节段小肠、结肠及系膜肿胀,壁腹膜略增厚。
但腹腔及常见未见明显积液,腹腔未见游离积气(图1a~c)。
非手术治疗2d后患者自觉症状缓解,体征未加重,但未排气排便,精神差,复查CT见:肠管肿胀加重、部分阶段管壁边界不清,继发梗阻,肠壁间见小气泡,出现包裹性积液,壁腹膜增厚更明显,膀胱壁明显增厚(图1d~f)。
多层螺旋CT在闭合性腹部外伤中的应用作者:邓海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3年第02期【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闭合性腹部外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65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的多层螺旋CT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闭合性腹部外伤的CT图像特点。
结果65例患者中脾损伤32例,肝损伤17例,肾损伤6例,肠管肠系膜损伤5例,胰腺损伤5例。
结论多层螺旋CT检查可准确判断复合型腹部外伤的局部部位及损伤程度,为临床资料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闭合性腹部外伤;多层螺旋CT;诊断腹部外伤是指外力压迫、撞击导致腹部内脏器损伤。
本院对65例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做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准确,现总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临床资料65例均为从2009年10月至2011年5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闭合性腹部外伤患者,均因外伤后腹部疼痛、反跳痛、压痛、腹肌紧张而到院就治,部分伴有昏迷、休克、血尿。
其中男38例,女27例;年龄13~73岁,平均(35.4±5.1)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42例,高空坠落伤10例,拳击伤8例,摔伤3例,挤压伤2例。
1.2诊断方法65例患者均采用Activion16层螺旋CT扫描仪(日本东芝)诊断。
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从膈顶至耻骨联合水平。
扫描参数:层厚为5mm,层间距为5mm,Fov为25~40cm,螺距为15∶16,电流为200~300mA,电压为120kV,矩阵为512×512,窗位为40~50 Hu窗宽为180~200Hu[1]。
参数设置好后进行标准算法重建,部分行三位立体重建或者多平面重建。
20例采用80~100ml碘海醇肘静脉团注造影后进行增强扫描。
2结果2.1诊断结果65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为脾损伤32例,肝损伤17例,肾损伤6例,肠管肠系膜损伤5例,胰腺损伤5例。
经临床手术确诊,多层螺旋CT诊断正确率高达100.00%。
2.2闭合性腹部损伤CT表现2.2.1脾损伤本组32例诊断出脾损伤,其中脾包膜下血肿20例,脾内血肿9例,脾撕裂伤3例。
探讨。
参考文献:[1] 李组云,浣孝强,梁秀就,等.网膜和肠系膜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研究[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34(1):11214.[2] 候英勇,王坚,朱雄增,等.胃肠道间质瘤76例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特征[J].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1):20225. [3] M i ettinen M,EI2R i fai W,S ob i n LH,et a l.Evaluati on of malignancy and p rognosi s of gastr o i n t estinal s trom al tumors:a revi ew[J].Hum Pat hol,2002,33(5):4782483.[4] E mo ry TS,Sobin LH,Lukes L,et a l.Pr ogno s is of gastr o intesti nals moothmu s cle tumors:dep endence onanat om ic site[J].Am J Surg Pat hol,1999,23:28.[5] 章士正,方松华.胃肠道间质瘤影像学诊断[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01,7:127.(收稿日期:2008203212)CT检查在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卢晓冬1,杨亚芳2,李苏林1(1.泗阳县人民医院,江苏泗阳223700;2.南京医科大学,江苏南京210005) [关键词]腹部创伤;CT检查;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125098(2008)1521931202C li n ica l Applica tion of C T Exam i n a t ion i n Ven tra lW oundLU Xiao2dong1,Y ANG Y a2fang2,L I Su2lin1(1.The Peo ple’s H os pita l of S iy a ng,S iyang,J iangsu223700,China;2.Na njing Medi ca l U ni versity,N a nji ng,J iangsu210005,Chi na) Key wor d s:Ventra l wound;CT exam;C linical app lication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中意外伤害事故逐渐增多,事故创伤已经成为当前临床和生活中主要死因之一。
CT检查在诊断肠及肠系膜损伤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程 锋,石太峰,侯 卓,闫海林(江苏省如皋博爱医院放射科,江苏 如皋 226500)[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用CT检查诊断肠及肠系膜损伤(bouel and/or mesenteric injuries,BMIs)的效果。
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江苏省如皋博爱医院收治的59例BMIs患者(其病情均经手术探查得到确诊)作为研究对象。
在这些患者入院后,对其均进行CT检查,然后统计用CT检查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
结果:对这59例患者进行CT检查的结果显示,其中有52例患者发生BMIs,用CT检查诊断其病情的准确率为88.1%(52/59)。
这52例发生BMIs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是:肠壁增厚,腹腔内出现游离气体,肠系膜脂肪出现条索影,肠系膜发生水肿和血肿,肠壁周围积液。
结论:用CT检查诊断BMIs的准确率较高。
[关键词]CT检查;肠及肠系膜损伤;肠壁增厚[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7629-(2020)22-0118-02肠及肠系膜损伤(bouel and/or mesenteric injuries,BMIs)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有报道称,BMIs的发生率在各类腹部损伤中居第3位[1-2]。
对BMIs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对降低其死亡率、改善其预后至关重要[3]。
本文主要是研究用CT检查诊断BMIs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9例BM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病情均经手术探查得到确诊,均存在腹痛的症状,且其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在这59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7例,女性患者22例;其最小年龄为23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42.6岁。
其中,因发生车祸致伤的患者有41例,因从高处坠落伤致伤的患者有15例,因腹部遭到挤压致伤的患者有3例;存在腹膜刺激征的患者有42例,存在低血压表现的患者有18例。
CT平扫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应用价值徐志刚【摘要】目的:分析CT平扫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对其进行CT平扫诊断。
CT扫描完成后,由同一专业医师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各种实质性脏器是否有损伤,如肝脏、胰腺、肾上腺等,根据AAST进行分级;是否伴有游离腹水、是否伴有肋骨骨折和腰椎骨折。
根据患者手术结果和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最终诊断。
结果96例患者,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损伤114处,18例(18.75%)患者为合并多发脏器损伤,其他78例(81.25%)为单发脏器损伤。
患者脏器外伤部位:肝脏损伤28例,脾脏损伤38例,肾脏损伤42例,胰腺损伤2例,肾上腺损伤4例。
合并损伤:合并肝脏损伤+肾上腺损伤4例,合并肝脏损伤+肾脏损伤6例,合并肝脏损伤+脾脏损伤4例,合并肝脏损伤+胰腺损伤2例,合并脾脏损伤+肾脏损伤2例;合并腹水40例,合并下部肋骨骨折4例,合并腰椎骨折8例。
所有患者均无漏诊情况出现。
结论 CT平扫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快速、准确,值得临床推广。
【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4(000)010【总页数】2页(P2174-2175)【关键词】CT平扫;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应用价值【作者】徐志刚【作者单位】抚州市第五医院,江西抚州 334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42腹部闭合性损伤多发于生产、交通和生活事故中。
患者往往伴有其他部位损伤,如脑外伤、胸外伤等,使得腹部闭合性损伤被掩盖,造成诊断不明确;还有的情况是患者会表现为轻微的损伤,使得腹内脏器损伤被忽略[1]。
CT检查作为一种常用检查方法,在诊断腹部闭合性损伤方面,有着自己的优势。
本文对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进行CT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9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为,对其进行CT平扫诊断。
CT与超声检查在急诊闭合性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发布时间:2021-08-27T04:01:32.825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1年8月8期作者:李菁[导读] 诊断时间较短。
因此本文将分析CT和超声检查在急诊闭合性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
马鞍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安徽马鞍山 243000【摘要】目的:探讨CT和超声检查在急诊闭合性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择取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该院急诊科接收的闭合性腹部创伤患者总计96例,以回顾性分析形式,所有患者均予以CT扫描后,实施超声检查。
比较组间测定结果、组间诊断用时和检出率。
结果:在肾脏损伤、肝胆破裂以及腹膜后血肿和空腔脏器破裂检查符合率比较中,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平均用时(5.97±1.83)min短于CT诊断(28.51±6.8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诊断检出率94.79%显著高于CT诊断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闭合性腹部创伤诊断中,超声相比于CT诊断时间更短,准确度相对较高。
【关键词】CT检查;超声检查;闭合性腹部创伤;诊断价值前言腹部闭合性创伤多发于意外事故中,如生产损伤、意外交通事故以及生活事故等,因患者的预后决定是否存在内脏损伤[1],且腹部闭合性创伤多伴有脑外伤、胸外伤以及骨折,在一定程度上隐藏了关键病史和体征,导致诊断不明确;又因某种较为轻度的损伤,导致腹部内脏器受损。
超声检查是当前诊断急性腹部闭合性创伤的常用方式,诊断成功率相对较高[2],诊断时间较短。
因此本文将分析CT和超声检查在急诊闭合性腹部创伤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方法1.1 基本数据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急诊科共计纳入闭合性腹部创伤患者96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50例,年龄区间21—65岁,中位年龄(39.39±15.41)岁,平均体重指数为(21.88±1.62)kg/m2。
ct在腹部损伤诊治中的价值
1 CT在腹部损伤诊治中的价值
腹部损伤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外伤病例,在治疗此类损伤时,必须
尽快准确地诊断和分类,以评估溃疡风险和避免引起感染性疾病的风险。
由于传统的腹部X射线检查受有限,CT成像在腹部损伤诊断和治
疗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CT可以快速、准确地诊断腹部损伤,及时发现和诊断损伤程度和
严重性,从而指导和促进更有效的治疗和疗养。
以往的CT诊断应用遇
到的技术难题,像是拍摄时间长,图像展示受限,体积放大效果较差等。
但随着CT技术的发展,可获得更高质量、更快速、更高能见度的CT图像。
将CT成像联合脏器专科,可有效改善报告质量和治疗效果,让损伤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快速诊断的基础上,针对腹部伤口的评估,可采用多层CT技术,从而更准确地识别各种可能的腹腔组织损伤情况,提高判断准确性,
确定损伤情况和损伤位置,可识别管状构造组织,如消化系统或膀胱,以及膜结构类型损伤,如腹膜切口,确保术后处理是准确的,保证有
效的治疗结果。
CT对于手术准备尤为重要,可以指导外科手术布局,确定损伤的
厚度和范围,准确地分类损伤位置和范围,从而制定恰当的手术计划,以减少外科并发症的可能性,术后行动起来更快更直接,确保患者得
到最佳结果。
CT在腹部损伤诊断中有着重要价值,CT可以对应各种腹部损伤进
行准确诊断,从而使患者可以快速地获得有效的治疗,改善治疗的结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为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治疗效果。
DR 与螺旋 CT 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临床应用体会发布时间:2021-09-01T03:06:17.246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21期作者:王凤[导读] 目的:比较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效果王凤成都市双流区第一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空港医院)四川成都 610200摘要:目的:比较DR与螺旋CT诊断急诊胸腹部创伤的效果。
方法:将2018年9月-2021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疑似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DR、螺旋CT检查,以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DR与螺旋CT诊断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及对不同类型疾病的诊断符合情况。
结果:螺旋CT诊断胸腹部创伤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高于D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DR与螺旋CT在对肺挫伤、肺不张、气胸、胸腔积液、锁骨骨折、肩胛骨骨折、肋骨骨折、皮下气肿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对纵隔血肿、纵隔气肿、膈肌损伤、胰腺损伤、脾脏损伤、肝脏损伤、肠系膜撕裂伤、肾脏损伤、腹腔积血诊断符合率低于螺旋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急诊胸腹部创伤患者采取螺旋CT与DR检查相比较而言,螺旋CT具有较高的准确率、特异度、敏感度,且对不同类型疾病的诊断符合率更高,能较为全面、准确地诊断患者的病情,能为治疗疾病提供更为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关键词:DR;螺旋CT;急诊胸腹部创伤;诊断Clinical application of DR and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emergency chest and abdomen trauma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 of DR and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emergency chest and abdominal trauma. Methods: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emergency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raum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8 to March 2021 were studied. All patients received DR and spiral CT examination. The surgical results were taken as the gold standard to compare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DR and spiral CT, as well as the diagnostic conformity of different types of diseases. Results: The accuracy,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of spir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thoracic and abdominal trauma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DR,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between DR and CT in pulmonary contusion, atelectasis, pneumothorax, pleural effusion, clavicle fracture, scapula fracture, rib fracture and subcutaneous emphysema (P > 0.05). The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of DR for mediastinal hematoma, mediastinal emphysema, diaphragm injury, pancreatic injury, spleen injury, liver injury, mesenteric laceration, kidney injury and abdominal hemoperitoneal hematoma was lower than that of spiral CT,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DR, spiral CT has higher accuracy, specificity and sensitivity for emergency patients with chest and abdominal trauma, and higher diagnostic coincidence rate for different types of diseases. It can diagnose patients' conditions more comprehensively and accurately, and provide more reliable imaging basis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Key words: DR; Spiral CT; Emergency chest and abdominal trauma; diagnosis胸腹部创伤是临床比较常见的外伤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渐上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出现多脏器损伤,进而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