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不确定性决策分解
- 格式:ppt
- 大小:728.00 KB
- 文档页数:11
不确定型决策的四个准则悲观主义准则把每种投资策略中最小的值找出来,为了方便,下图中我们把该值放到了最右面的格子里,就是红字标的数字。
然后,从最右侧一侧中,找出最大的值来,与其对应的投资策略,就是结果。
就是200>100>50,结果就是保守。
乐观主义准则决策分析在每种投资策略中,把最大值标出来,放到右侧。
如下图。
最右列中,最大的值对应的投资策略就是选中的投资策略。
500>400>300,积极策略。
等可能性准则把每种投资策略的值求个平均数,放到右侧。
当然,如果给出了别的概率的话,就不是平均值,而是按概率计算出来的数值了。
这个不再多说。
如积极的是(50+150+500)/ 3=233.33从最右列中找出最大的值,283。
其对应的“保守”策略被选中。
最小机会损失准则最大限度地降低决策者的后悔值。
1.在所有的数据中,找出一个最大值,这个表中就是500.2。
然后,把表中的所有数值,替换为最大值-原数值,并把每个策略的最大值放到右边,变成下表。
不确定型决策所处的条件和状态都与风险型决策相似,不同的只是各种方案在未来将出现哪一种结果的概率不能预测,因而结果不确定。
1.等可能性法:也称拉普拉斯决策准则。
采用这种方法,是假定自然状态中任何一种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通过比较每个方案的损益平均值来进行方案的选择,在利润最大化目标下,选取择平均利润最大的方案,在成本最小化目标下选择平均成本最小的方案。
2.保守法:也称瓦尔德决策准则,小中取大的准则。
决策者不知道各种自然状态中任一种发生的概率,决策目标是避免最坏的结果,力求风险最小。
运用保守法进行决策时,首先在确定的结果,力求风险最小。
运用保守法进行决策时,首先要确定每一可选方案的最小收益值,然后从这些方案最小收益值中,选出一个最大值,与该最大值相对应的方案就是决策所选择的方案。
3.冒险法:也称赫威斯决策准则,大中取大的准则。
决策者不知道各种自然状态中任一种可能发生的概率,决策的目标是选最好的自然状态下确保获得最大可能的利润。
常用的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1. 乐观准则法呀,就好比你去买衣服,有好几件都不错,你就想着选那件让你最开心的呗!比如说有一件衣服颜色特别漂亮让你超喜欢,那你可能就会选它啦!
2. 悲观准则法呢,就像是出门前总担心会下雨而带上伞,即使大多数时候可能并不会下。
比如找工作时,总想着最坏的情况,然后做选择。
3. 等可能性准则法呀,就好像扔骰子,每个面都有可能出现,你不会特意偏向某一个。
比如选旅游目的地,觉得几个地方都差不多可能,那就随便选一个呗!
4. 后悔值准则法,这就像你错过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很后悔,下次就会更谨慎选择。
比如选股票,没选的那只涨得特别好,你就很后悔,下次就会把这种情况也考虑进去。
5. 折衷准则法,就如同你想吃蛋糕又怕胖,就找个中间状态,吃一点解解馋。
比如决定要不要投资一个项目,不会完全冒险也不会完全保守。
6. 小中取大法,这就像你兜里钱不多时,会选择最便宜的东西买。
比如在一堆工作机会中,选择那个最稳定风险最小的。
7. 大中取小法,就好像你想避开麻烦,挑一个让麻烦最小的选择。
比如安排行程,选那个可能出现问题最少的方案。
8. 大中取大法,如同你追求最好的,只看最棒的那个选项。
比如买手机,就选那个性能超级强大的。
我觉得这些不确定型决策方法都各有特点,在不同的情况下都可能派上用场,关键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呀!。
第十六章不确定型决策方法基本内容一、不确定型决策方法简述不确定型决策:指当决策者能掌握可能出现的各种状态,但不能估计各自然状态出现概率时的决策。
也叫概率未知情况下的决策。
不确定型决策一般有:“好中求好”的决策方法;“坏中求好”的决策方法;系数决策方法;“最小的最大后悔值”决策方法;等概率决策方法。
二、各种不确定型决策方法(一)“好中求好”决策准则“好中求好”决策准则:又叫乐观决策准则,或称“最大最大”决策准则,这种决策准则就是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最大利益,在各最大利益中选取最大者,将其对应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好中求好”决策准则的步骤:1、确定各种可行方案;2、确定决策问题将面临的各种自然状态。
3、将各种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列于决策矩阵表中。
4、求出每一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的最大损益值,填写在决策矩阵表的最后一列。
5、在这些最大损益值即决策矩阵表的最后一列中取最大值,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佳决策方案。
如果损益矩阵是损失矩阵,则采取“最小最小”决策准则,即取对应的方案为最佳决策方案。
(二)“坏中求好”决策准则“坏中求好”决策准则:又叫小中取大准则,或称悲观决策准则,这种决策准则就是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从每个方案的最坏结果中选择一个最佳值,将其对应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坏中求好”决策准则的步骤:1、确定各种可行方案;2、确定决策问题将面临的各种自然状态。
3、将各种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列于决策矩阵表中。
4、求出每一方案在各自然状态下的最小损益值。
5、在这些最小损益值中取最大值,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佳决策方案。
如果损益矩阵是损失矩阵,则采取“最大最小”决策准则,即取对应的方案为最佳决策方案。
(三)系数决策准则系数决策准则:是对“坏中求好”和“好中求好”决策准则进行折衷的一种决策准则。
系数依决策者认定情况是乐观还是悲观而取不同的值。
若=1,则认定情况完全乐观;=0,则认定情况完全悲观;一般情况下,则0<<1。
不确定型决策的5种决策准则
不确定型决策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决策者面临的信息不完全或者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进行决策。
下面是五种常用的不确定型决策准则:
1. 最大化期望值准则:决策者根据各种可能的结果的概率和效益,计算出每个决策选择的期望效益,选择期望效益最大的决策。
2. 极大极小准则:决策者在面对不确定性时,选择能够保证最坏情况下效益最大化的决策,即选择极大极小值最大的决策。
3. 择一法则:决策者将可能的结果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排序,然后选择排名最高的决策,即选择最优决策的可能性最大的决策。
4. 择优法则:决策者将可能的结果根据效益进行排序,然后选择效益最大的决策,即选择效益最大的决策。
5. 确定性等价准则:决策者将不确定的决策问题转化为等价的确定性决策问题,然后使用确定性决策的方法进行决策。
这些不确定型决策准则在不同的决策情境下可以灵活应用,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准则进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