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港(完整)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7
宁波--舟山港一港口的位置和交通。
宁波舟山港区域是我国港口资源最优秀和最丰富的地区,港域内近岸水深10米以上的深水岸线长约333公里,港口建设可用岸线约为223公里,其中尚未开发的深水岸线约为184公里。
港口目前已建成各类泊位723个,吞吐能力超过2亿吨,2011年实际完成货物吞吐量6.91亿吨,居全国港口第一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宁波-舟山港已初步形成了一干线四大基地,即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国内最大的矿石中转基地、国内最大的原油转运基地、国内沿海最大的液体化工储运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运输基地。
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水外港,是国内发展最快的综合型大港。
宁波港陆上交通运输较便利。
白沙、洪镇、北仑三条港区铁路支线与萧甬铁路相连,并通过浙赣、沪杭、宣杭线与全国铁路网连接;329国道、沪杭甬高速公路和同三线等公路干线与港口相通,可通往杭州、上海、台州、温州等广大地区。
舟山目前尚不能通过陆路通道与外界直接相通,在建的舟山连岛工程完工后将使舟山本岛和宁波实现陆路相连。
宁波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南北和长江“T”型结构的交汇点上,地理位置适中,是中国大陆着名的深水良港。
二港口自然条件。
宁波―舟山海域北起杭州湾东部的花鸟山岛,南至石浦的牛头山岛,南北长220km;大陆岸线长1547km,岛屿岸线长3203km。
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港口岸线资源丰富。
宁波-舟山地区岸线蜿蜒曲折,分布有港湾、河口、半岛和众多岛屿。
主要海湾有杭州湾、象山湾和石浦湾等,主要入海河流有钱塘江、甬江。
1910个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形成对外海波浪的天然屏障,很多岛屿岸线-10m等深线近岸、航道通畅,适宜建港;但多数岛屿岸线后方缺乏必要的陆域。
风况:常风向北到东南,平均风速3.3米/秒;强风向偏北、偏西北,最大风速30米/秒,基本与岸线平行。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293.7毫米,多集中在3-6月及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
气温:年平均气温16.3℃,最高为39.1℃,最低为-6.1℃。
宁波港介绍宁波港是一个多功能、综合性的港口。
大中小泊位配套,集疏运条件好,铁路、公路直达港区,具有水水中转、水陆中转、海、公、铁联运等功能。
可经营矿砂、煤炭、原油、国际集装箱、件杂货、液体化工接卸、储存和中转。
1991年以来,宁波港依托深水良港优势,大力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目前,已有集装箱班轮航线近75条。
港区健全的功能带动了港口吞吐量的提升,1996年以来,全港货物吞吐量平均每年以11%以上的速度递增;集装箱吞吐量以年均43.5%的速度递增;2002年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1.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85万标箱,成为中国大陆集装箱发展速度最快的港口之一。
虽然已经进入世界级的国际大港行列,宁波港的发展脚步却没有停顿下来。
发展潜力大。
宁波港区有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宁波港区可开发利用的深水岸线121公里。
其中可建第三第四代以上集装箱泊位的岸线有19公里,泊位62个,能形成1500万标箱以上的能力。
宁波港(PORT OF NINGBO)宁波港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南北和长江"T"型结构的交汇点上,地理位置适中,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深水良港。
宁波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内外辐射便捷。
向外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
海上至香港、高雄、釜山、大阪、神户均在1 000海里之内;向内不仅可连接沿海各港口,而且通过江海联运,可沟通长江、京杭大运河,直接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及经济发达的长江流域,是中国沿海向美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等港口远洋运输辐射的理想集散地。
宁波港水深流顺风浪小。
进港航道水深在18.2m以上,25万t 至30万t船舶可候潮进出港。
可开发的深水岸线达120km以上,具有广阔的开发建设前景。
北仑港区北面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在北仑港区建码头无须修建防浪堤,投资省、效益高,且深水岸线后方陆域宽阔,对发展港口堆存、仓储和滨海工业极为有利。
波浪:宁波、镇海港区均系内江,无浪。
北仑港区四周有舟山群岛环保为天然屏障,波浪较小,无需建防波堤。
宁波港发展史略宁波文史资料第九辑·宁波港史资料专辑宋静之宁波港是中国最古老的港口之一,春秋时期称句章港,唐朝称明州港,元朝称庆元港,明朝开始称为宁波港。
宁波简称甬。
宁波港位于东海之滨,中国海岸线的中段,扼南北水路之要冲,前方有舟山群岛为天然屏障,后方为四明山和天台山所环抱,四明山向东延伸到镇海区的澥浦附近伸入东海,形成了宁波市与舟山毗连海域的岛屿,天台山余脉的太白山,在北仑区柴桥附近伸入东海,形成了舟山群岛。
这里的海岸带基本格局,早在7000前已经形成。
镇海口以北至横塘的海岸,具有利于发展浅海养殖、海水晒盐事业的泥质沙岸。
镇海口以南至北仑区郭巨镇峙头角的海岸,岸线曲折,岸滩稳定,水深湾阔的岩岸,是建设深水良港的理想之地。
镇海口内的甬江,江面开阔,水深流稳,可通3000吨级船舶,是一个优良的河港口岸。
从宁波港出发的船只,有二股天然动力可利用:其—,北赤道暖流从南方流来,经过宁波港口外的东海流向日本,北冰洋寒流由北而来,绕过日本经过宁波港口外的东海南下,两流背向回流;其二,宁波港的气候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多刮西北风,夏季多吹东南风,风向随季节不同进行有规律的转变。
唐朝大中元年(847年)明州商船利用上述的季风和洋流,从明州港(宁波港)出发,顺风顺水地航行,三昼夜到达日本值嘉岛,创造了帆船时代最快航速的记录。
以上所述的宁波港得天独厚的天时与地理优势,早在6000年前,河姆渡原始居民就开始开发利用,进行航海活动。
宁波人的祖先,为了不辜负这样优越的地理环境,几千年来,化尽心血,历尽艰难,开发港口,发展航运事业,在港口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一页。
其中,有光荣的功绩,也有屈辱的记录;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有顺利发展的实况,也有曲折停滞的记载。
了解一下宁波港的历史,必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宁波的历史和今后发展的趋势。
为此,我把所阅所见所闻的有关资料,整理成文,简述如下,供大家参考。
创建于春秋后期宁波的造船和航海事业发源地是河姆渡。
宁波港口调研报告宁波港口调研报告一、引言宁波港是位于中国浙江省宁波市东部的一个重要港口,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国际港口之一。
本次调研报告将对宁波港口的发展现状、优势和未来趋势进行介绍。
二、宁波港的历史和地理位置宁波港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229年。
它位于浙江中东沿海,紧邻杭州湾和镇海湾,背靠雪窦山,地理位置优越。
它是中国靠近上海的第二大港口,也是中国沿海地区最繁忙的港口之一。
三、宁波港的发展现状根据统计数据,宁波港的吞吐量在过去几十年里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2019年,宁波港的货物吞吐量超过1.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2800万标箱。
它成为了中国货物进出口的主要通道之一。
宁波港的发展得益于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宁波港拥有现代化的港口设施和高效的作业能力。
其次,它拥有良好的航运网络和连接国际港口的优势。
此外,宁波港还享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投资和合作伙伴。
四、宁波港的优势宁波港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地理位置优越:宁波港位于中国沿海地区,距离上海仅200公里,距离上海市中心仅约150公里。
这使得它成为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港口,与中国内陆省份和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更加方便。
2.现代化设施:宁波港拥有现代化的码头、堆场和货运设施,可以提供高效的货物装卸和仓储服务。
此外,宁波港还配备了先进的港口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处理。
3.良好的航运网络:宁波港拥有发达的航运网络,能够连接世界各地的重要港口。
它是世界液化天然气(LNG)运输的重要枢纽之一,也是中国与东南亚、中东以及其他国际市场贸易的重要通道。
4.政府支持和优惠政策:宁波市政府通过提供优惠政策、减少行政手续和促进一带一路倡议等方式,大力支持宁波港的发展。
这为各类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和发展环境。
五、宁波港的未来趋势宁波港在未来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长,宁波港将继续受益于货物流通的增加。
宁波港发展现状宁波港是中国重要的沿海港口之一,也是2400年历史的港口城市宁波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宁波港经过大力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沿海港口的重要节点,发展现状蓬勃。
宁波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是中国最早开埠的港口之一。
它距离上海市仅有200公里,在中国沿海港口之间位置得天独厚,地理优势突出。
同时,宁波港也是宁波市重要的经济支柱,在推动宁波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宁波港已经建设成为全方位的现代化港口。
它拥有丰富的港口基础设施,包括9个港区、60个泊位,年吞吐量超过3亿吨。
此外,宁波港拥有现代化的集装箱码头、油品码头、液体化工码头等,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类型的货物运输需求。
港口的基础设施得到了不断的投资和升级,使宁波港能够更好地承担起货物进出口、国际贸易等任务。
宁波港不仅在国内有着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舞台上也逐渐崭露头角。
宁波港与世界上许多港口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参与到世界航运联盟(WCA)、国际航运俱乐部等国际组织中。
宁波港积极推动港口的国际化发展,扩大对外贸易,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提升了宁波港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
此外,宁波港还致力于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它采用了一系列环保设施和措施,保护海洋生态,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同时,宁波港还实施了多项能源节约和减排措施,包括推广清洁能源应用、优化能源利用等,为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总之,宁波港的发展现状蓬勃,成为中国沿海港口中的重要一环。
它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国际合作关系和环保措施使它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宁波港有望在未来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宁波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
“宁波—舟山港”的名称将正式启用,自2006年1月1日起,原来的“宁波港”、“舟山港”名称不再使用。
宁波舟山港位于浙江省东北海岸,港区涉及宁波市和舟山市。
2006年1月1日原宁波港和舟山港正式合并。
港口条件非常优越,星罗棋布的舟山群岛诸岛屿,是港口的天然屏障。
目前港区主要分布在宁波镇海、北仑海岸,以及舟山岛南海岸。
大型国际远洋船舶经虾峙门深水航道进出。
宁波舟山港近岸10米以上深水岸线约长333公里,可用于港口建设岸线约长223公里,其中184公里尚未开发。
已建成泊位723个,吞吐能力超过2亿吨。
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1314.4万TEU,位居全国第三位,全球第六位。
货物吞吐量6.3亿吨,位居世界第一。
港口目前已成为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国内最大的矿石中转基地、国内最大的原油转运基地、国内沿海最大的液体化工储运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运输基地。
历史:宁波港发端于秦汉之际。
唐代,宁波港(时称“明州”)为中国最大的开埠港。
宋代,明州港与泉州港、广州港并列为中国三大对外贸易港口,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出发点。
明代,宁波港由于倭寇侵扰和海禁政策走向衰落。
清代鸦片战争以后,南京条约将宁波划为通商口岸。
但是,由于上海港的崛起,宁波港未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直到1973年,镇海港区开始建设,宁波港开始由内河港走向河口港。
1979年1月10日,北仑港开始建设,宁波港开始转变为海港。
1989年北仑港区被确定为中国大陆重点开发建设的四个国际深水中转港之一。
舟山港唐宋时曾为中国南北航运和国际航运的避风港和中转港。
沈家门港区是中国著名的渔业港口。
1987年4月1日,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舟山港对外开放。
2006年1月1日,宁波舟山港正式启用,原“宁波港”和“舟山港”名称不再使用。
2009年10月,随着舟山跨海大桥建成,金塘港区大浦口集装箱码头投入运营。
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进入实质性阶段。
2009年,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超过上海港,跃居世界第一。
宁波港的战略地位与发展宁波港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是中国重要的门户港之一。
然而,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宁波港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将就宁波港的现状、战略地位与发展进行探讨。
一、宁波港的现状宁波港是中国最早开放对外的五个口岸之一,自然港湾的得天独厚条件也使宁波港成为全国最早开发和使用的港口之一。
目前,宁波港已经形成了以北仑、镇海、梅山、大榭为主的四大港区,涵盖了深水航道、内河航道、铁路集疏、公路集疏、物流园区等功能。
是我国直辖市、江苏、浙江等地区的一大重要物流通道。
据统计,2019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达到11.77亿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2800万标箱,成为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口。
宁波港已经形成了以印度洋、北美及中南美、欧洲、东南亚、日本及韩国、非洲等为代表的一批国际货运航线。
二、宁波港的战略地位宁波港作为浙江经济板块的重要一部分,拥有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
从区位上看,宁波港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第一个出海口,东距上海仅3小时车程,西距南京2小时车程,北距上海1.5小时车程,南距温州不足1小时车程,港口地理位置优越。
从航线网络上看,宁波港已形成的国际运输航线已覆盖了世界上大多数主要港口,且其中不少航线已成为中国出口面向欧洲、美洲和非洲的重要交通枢纽。
从港口沿线经济地位上看,宁波港所属的浙江省已成为全国最具活力的经济强省之一,浙江市场容量巨大、开放上前所未有、交通优势突出,深化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必将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庞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三、宁波港的发展前景宁波港虽然已经成为全球知名的港口之一,但未来的发展仍然是需要不断努力的。
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宁波港如何追求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重要的问题。
一方面,宁波港需要进一步提升综合物流服务能力,积极推进智慧港口建设,通过物流信息化手段实现港口业务流程全程追踪、优化物流操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另一方面,宁波港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发挥地缘优势和经济力量,积极参与长江经济带、中原经济区、东北亚经济圈等区域协作,建设海陆空立体物流枢纽,共同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宁波港目前的集装箱码头共6个,各个码头具体信息见下:二期—宁波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NBCT三期,也叫北二集司--宁波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NBSCT四期,也叫港吉码头--宁波港吉(意宁)码头经营有限公司--CSCT五期,也叫远东码头--宁波远东码头经营有限公司--YDCT大榭,也叫招商码头—宁波大榭招商国际码头有限公司—CMICT梅山-宁波梅山岛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MSICT二期:宁波北仑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NBCT)由宁波港集团有限公司与和记黄埔港口集团共同投资组建,是宁波港第一个集装箱码头运营商和合资码头。
宁波港是集内河港、河口港、海港于一体、大中小泊位配套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
宁波港集团拥有中国最大的铁矿、原油、液化品中转基地,是国际一流深水枢纽港和集装箱远洋干线港,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有贸易运输往来。
和记黄埔港口乃和记黄埔有限公司(和黄)附属公司,从事港口投资、发展与经营等业务,占全球领导地位。
和记黄埔港口业务遍布亚洲、中东、非洲、欧洲及美洲,目前在47个港口经营292个泊位,并设有多家与运输服务相关的公司。
和黄集团在管理及经营港口方面的卓越成就和效率为业内所公认。
吃水:13.5米已有泊位:4个设备概要:桥吊(Quay Cranes) 11台龙门吊(Rubber Tired Gantry Cranes) 36台正面吊(Front Loaders) 5台堆高机(Reach Trucks) 9台牵引车(Container Trucks) 80台冷藏箱插头(Reefer Plugs)992个三期: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北仑第二集装箱码头分公司(NBSCT),成立于2000年10月30日, 码头岸线总长1258米,前沿水深-15米,拥有4个大型专业集装箱深水泊位,配备18台超巴拿马型集装箱岸桥,是宁波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唯一一家全资的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公司。
宁波港前景宁波港是一个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大型港口,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宁波港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中国沿海的经济带上,面向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是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
它与世界上许多主要港口相连,包括上海、杭州湾、深圳等,交通便利,便于与国内外的经济中心进行贸易往来。
同时,宁波港离上海港也非常近,这使得宁波港可以与上海港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强大的海上物流网络。
其次,宁波港具有丰富的资源。
它拥有深水岸线和良好的天然港湾,可以容纳大型货船和油轮停靠,同时宁波港也有大量的土地资源,可以用于建设港口相关的设施和仓储。
此外,宁波港周边地区还有许多重要的工业园区和经济开发区,这些园区提供了大量的商品和原材料,为宁波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再次,宁波港拥有先进的设施和技术。
宁波港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的现代化改造和升级,包括增设航道、修建码头、提升设备等,使其具备了高效快速的装卸能力和物流运输能力。
同时,宁波港也引进了先进的管理和运营技术,提高了其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最后,宁波港还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其出口和进口贸易量都非常大。
宁波港可以作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通过加强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宁波港也可以发展海上旅游和邮轮经济,利用其优越的自然环境和旅游资源,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综上所述,宁波港作为一个地理位置优越、资源丰富、设施先进的港口,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未来,宁波港将继续发挥其优势,不断提升其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为中国的外贸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宁波--舟山港一港口的位置和交通。
宁波舟山港区域是我国港口资源最优秀和最丰富的地区,港域内近岸水深10米以上的深水岸线长约333公里,港口建设可用岸线约为223公里,其中尚未开发的深水岸线约为184公里。
港口目前已建成各类泊位723个,吞吐能力超过2亿吨,2011年实际完成货物吞吐量6.91亿吨,居全国港口第一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宁波-舟山港已初步形成了一干线四大基地,即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国内最大的矿石中转基地、国内最大的原油转运基地、国内沿海最大的液体化工储运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运输基地。
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水外港,是国内发展最快的综合型大港。
宁波港陆上交通运输较便利。
白沙、洪镇、北仑三条港区铁路支线与萧甬铁路相连,并通过浙赣、沪杭、宣杭线与全国铁路网连接;329国道、沪杭甬高速公路和同三线等公路干线与港口相通,可通往杭州、上海、台州、温州等广大地区。
舟山目前尚不能通过陆路通道与外界直接相通,在建的舟山连岛工程完工后将使舟山本岛和宁波实现陆路相连。
宁波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南北和长江“ T ”型结构的交汇点上,地理位置适中,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深水良港。
二港口自然条件。
宁波―舟山海域北起杭州湾东部的花鸟山岛,南至石浦的牛头山岛,南北长220km ;大陆岸线长1547km ,岛屿岸线长3203km 。
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港口岸线资源丰富。
宁波-舟山地区岸线蜿蜒曲折,分布有港湾、河口、半岛和众多岛屿。
主要海湾有杭州湾、象山湾和石浦湾等,主要入海河流有钱塘江、甬江。
1910 个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形成对外海波浪的天然屏障,很多岛屿岸线-10m等深线近岸、航道通畅,适宜建港;但多数岛屿岸线后方缺乏必要的陆域。
风况:常风向北到东南,平均风速3.3米/秒;强风向偏北、偏西北,最大风速30米/秒,基本与岸线平行。
1293.7毫米,多集中在3-6月及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
雾况:年平均雾日16天,春季最多。
宁波舟山港介绍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宁波--舟山港一港口的位置和交通。
舟山港区域是我国港口资源最优秀和最丰富的地区,港域内近岸水深10米以上的深水岸线长约333公里,建设可用岸线约为223公里,其中尚未开发的深水岸线约为184公里。
港口目前已建成各类泊位723个,吞吐能力超过2亿吨,2011年实际完成货物吞吐量亿吨,居全国港口第一位;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宁波-港已初步形成了一干线四大基地,即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国内最大的矿石中转基地、国内最大的原油转运基地、国内沿海最大的液体化工储运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运输基地。
成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深水外港,是国内发展最快的综合型大港。
宁波港陆上较便利。
白沙、洪镇、北仑三条港区铁路支线与萧甬铁路相连,并通过浙赣、沪杭、宣杭线与全国铁路网连接;329国道、沪杭甬高速公路和同三线等公路干线与港口相通,可通往杭州、上海、、温州等广大地区。
舟山目前尚不能通过陆路通道与外界直接相通,在建的舟山连岛工程完工后将使舟山本岛和宁波实现陆路相连。
宁波地处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南北和长江“ T ”型结构的交汇点上,地理位置适中,是中国大陆着名的深水良港。
二港口自然条件。
宁波―舟山海域北起东部的花鸟山岛,南至石浦的牛头山岛,南北长220km ;大陆岸线长1547km ,岛屿岸线长3203km 。
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港口岸线资源丰富。
宁波-舟山地区岸线蜿蜒曲折,分布有港湾、河口、半岛和众多岛屿。
主要海湾有杭州湾、象山湾和石浦湾等,主要入海河流有、甬江。
1910 个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形成对外海波浪的天然屏障,很多岛屿岸线-10m等深线近岸、航道通畅,适宜建港;但多数岛屿岸线后方缺乏必要的陆域。
风况:常风向北到东南,平均风速米/秒;强风向偏北、偏西北,最大风速30米/秒,基本与岸线平行。
:年平均降水量毫米,多集中在3-6月及9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0%。
第37期新股透视COMPANY·责任编辑:文琪宁波港:具独特地理优势的综合性大港●本刊记者陈永即将登陆上海交易所的宁波港(601018),是中国大陆主要的集装箱和大宗货物中转枢纽和储存基地,是华东地区主要的能源、原材料等散杂货集散中心。
宁波港装卸集装箱、铁矿石、原油、煤炭、液体化工产品五大货种吞吐量居全国前列,主要港区宁波-舟山港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港口自然条件,公司腹地长江流域经济总量大、发展迅速,为公司业务增长提供了庞大的客户群和充裕的货源基础。
宁波港具有深水大港的天然禀赋,宁波港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常年不淤不冻,浙江省拥有居全国第一位的深水岸线资源,水深大于10米的深水岸线长达333公里,而其中303公里就分布在宁波-舟山港内。
宁波港拥有世界罕见的建港优势。
港口东北面的舟山群岛对风浪形成天然屏障,无需修建防波堤,水域辽阔、风平浪静;岸线前沿水深条件好,泊位单位建设成本低,码头后方拥有广阔的陆域,对于堆存、仓储及临港工业的发展极为有利。
公司目前拥有生产性泊位88个,其中,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61个,五万吨级以上特大型深水泊位37个。
宁波港经济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宁波港拥有不可多得的地理和经济区位,港口处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南北沿海航线和长江黄金水道“T”型交汇点,内外辐射便捷,向内既可连接沿海各港口,又能通过江海联运覆盖整个华东地区及长江流域七省两市,向外直接面向东亚及整个环太平洋地区,1,000海里范围内可连接香港、高雄、釜山、大阪、神户这些重要国际性货物集散港,是中国区域经济最发达的地区———长江三角洲的原材料和加工品进出的重要门户,以及中国沿海和远洋运输辐射的理想货物集散地。
宁波港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在长江流域原材料和加工品运输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码头运营商之一。
宁波港主要经营的装卸货种包括集装箱、铁矿石、原油、煤炭、液体化工产品等。
公司主要港区位于宁波-舟山港;同时,在嘉兴港、苏州港、温州港、台州港和南京港均有经营性泊位。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
高职2011级航运经济系(集装箱运输管理专业)《港口生产管理》课程考核报告
任课教师:陈静
〈二〉分析所调查港口的生产发展(吞吐量变化)历程。
2008年宁波-舟山港的货物吞吐量超过上海港成为全国第一大港。
外贸货物吞吐量排名稳居全国第二;集装箱吞吐量预计完成1122.60万标箱,全国第三。
2009年1-9月份,宁波-舟山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42,799万吨,继续保持第一位。
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64.27万标箱,较去年同期水平有大幅下降,居全国第五位。
累计完成外贸货物吞吐量17934万吨。
2010年宁波港实现货物吞吐量4.1亿吨,同比增长7.4%,增速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300.4万标箱,同比增长24.8%,增速同比提高38.7个百分点。
2011年宁波港全港货物吞吐量完成4.33亿吨,同比增长5.15%;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51万TEU,同比增长11.6%,集装箱吞吐量稳居国内第三,全球第六。
2012年宁波港全港货物吞吐量达4.51亿吨,同比增长4%,其中危险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两亿吨,达23635.2万吨,同比增长23.9%,占全港货物吞吐量的52.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67.3万TEU,同比增长8%,其中危险货物集装箱吞吐量达40.3万TEU。
〈三〉介绍所调查港口的集疏运系统。
航道:宁波港进港航道有两条:北航道,经甬江口、七里屿、大戢山至长江口灯船,可通过2.5万吨级船舶。
南航道,从舟山群岛的虾峙门进口,经螺头水道、金塘水道直抵北仑港区。
南航道除虾峙门外有约3公里长的水深为17.6米浅段外,其余水深均达20米以上,15万吨级以下船舶可自由进出,20万吨级船舶可候潮进港。
宁波港在大榭、峙头、虾峙设有雷达导航站,对船舶进行全天候导航。
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6.3 ℃ ,极端最高气温39.4 ℃ ,极端最低气温℃ , 最高月平均气温28.1 ℃ (7 月 ), 最低月平均气温 4.3 ℃ (1 月 ) 。
冰况:宁波港水域历来不冻,终年通航。
风况:常风向西北,频率13.4%;次常风向东北,频率11.0%;冬季常风向西北北,夏季常风向东南东向;强风向东北、东北北,最大风速分别为38米/秒和37米/秒。
多年平均≥6级风天数32天,≥7级风天数15天,≥8级风天数6天。
降水:本地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日数158天。
每年5~6月为梅雨季节,7~10月有台风带来的暴雨,9月份雨量占全年的25%,冬季降雨量较少。
降水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1411毫米,月最大降水量243毫米,日最大降水量145毫米,多年平均降水量≥25毫米的降水天数为11天。
潮汐:属不规则半日潮。
年平均最高和最低潮位分别为宁波港3.1米和1.43米,镇海港区2.19米和1.16米,北仑港区2.9米和1.12米:年平均潮差分别为:宁波港区1.74米,镇海港区1.71米,北仓港区1.82米。
潮流:甬江潮流顺河道而流,流速一般大潮涨、落流为1~2节,如遇甬江上游排洪时,落潮流最大可达2.5节。
大风时潮位和流速都会有一定影响。
北仑港区潮流多为往复流,已建20万吨级矿石码头设计流速为:涨潮1.50米/秒,流向298度;落潮2.0米/秒,流向114度。
波浪:宁波、镇海港区均系内江,无浪。
北仑港区四周有舟山群岛环保为天然屏障,波浪较小,无需建防波堤。
近年来,宁波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港口集疏运交通建设,市级相关部门和北仑区政府按照“齐心协力做好老路改造、全力以赴启动新线建设、高度重视场站配套”的工作思路,开展了多项专题研究,制定一系列落实措施,疏港交通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港口集疏运交通方式多、规模大。
目前宁波港口集疏运交通的方式主要有水运、公路、铁路、管道和其他(主要是皮带机)五种。
2.港口对外集疏运通道主骨架轮廓显现。
以港口为中心,以“一环六射”高速公路网为骨架,铁、公、水、空四路并进的海陆空立体型港口对外集疏运交通网络初步形成。
3.北仑区内港口集疏运路网体系基本成型。
以集装箱疏运为主,以集疏港快速路与北仑城区城市道路网分离为思路,形成高速公路、辅助性和主干疏港公路、一般街道的区内港口集疏运交通网络基本成型。
4.集疏港配套设施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集装箱堆场、仓储等设施和集卡车专用停车场是港口发展集装箱业务的重要配套基础设施。
近年来,随着集装箱吞吐量的迅速增长,宁波-舟山港后方堆场规模也有了较大发展。
5.口岸大通关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宁波口岸从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查验机构由小到大,不断发展,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监管体系。
自2003年建设电子口岸以后,宁波跻身全国一流口岸行列。
宁波是国内最早提出“大通关”理念的城市,“大通关”实施后,宁波口岸效率始终保持着全国领先地位。
四、调查总结
本次调查报告从调查构想到报告结稿共历时一个月的时间。
前期的资料搜集,小组分工大致历时一个星期左右。
利用宁波市地域优势以及相应的政策优惠,努力建设代表国际水平的先进码头群。
以大型集装箱码头,超大原油码头散伙码头以及国际邮轮码头为基础做大港口主业。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宁波铁路进港优势,将港口优势沿铁路发散,加强与铁道部门物流企业的合作。
形成运输产品多元,运输手段多样,运输地域广泛的一流物流枢纽。
企业的实地调查,与工作人员的协调约访历时五天。
资料的整理,数据的分析以及调查报告的撰写大约历时十天。
这一个月内,困难很多,收获很多,感慨体会很多。
这一个月,我们仿佛见证了一个企业从萌芽到茁壮成长,从磕磕绊绊到展翅飞翔。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也祝福宁波港能够不断地推进建设,实现提升,建成国际一流的深水枢纽港,打造我国重要的现代港口物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