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690.50 KB
- 文档页数:27
八企业发展能力分析1、企业自我进展能力分析:(1)含义:企业可动用的资金总额减去本期新增加的流淌资金需求及上缴所得税和年终分红,也确实是企业期末自我进展能力。
(2)运算:A、以主营业务利润为基础,加上有实际现金收入的其他各项收入和费用,减实际引起现金支出的各项费用:企业可动用资金总额=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金融投资收入+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盘亏和出售净缺失+折旧费+计提坏账-其他业务支出-金融费用支出-营业外支出-固定资产盘盈和出售净收益-上缴所得税-收回未发生坏账B、以税后利润为基础,加上不实际支出的费用,减去不实际收入:企业可动用资金总额=税后利润+折旧费+固定资产盘亏和出售净缺失+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盘盈和出售净收益-收回未发生坏账(3)表外筹资:A、分类:直截了当表外筹资和间接表外筹资。
B、直截了当表外筹资:是企业以不转移资产所有权的专门借款形式直截了当筹资。
如:租赁、代销商品、来料加工等,但融资租赁属于表内筹资。
C、间接表外筹资:是用另一个企业的负债代替本企业负债,使得表内负债保持在合理的限度内,最常见的是母公司投资于子公司和附属公司。
D、企业还能够通过应收票据贴现、出售有追索权的应收账款、产品筹资协议等把表内筹资转化为表外筹资。
E、表外筹资是企业在资产负债表中未予反映的筹资行为,利用表外筹资能够调整资金结构、开创筹资渠道、掩盖投资规模、夸大投资收益率、掩盖亏损、虚增利润、加大财务杠杆作用等,还能够制造较为宽松的环境,为经营者调整资金结构提供方便。
(4)企业可连续增长速度:A、定义:指不增发新股并保持目前经营效率和财务政策条件下,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
B、运算:a、依照期初股东权益运算:可连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期初股东权益=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权益乘数注:权益乘数=期末总资产÷期初权益b、依照期末股东权益运算:可连续增长率=(收益留存率×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1-收益留存率×销售净利率×权益乘数×总资产周转率)c、依照企业资产负债结构运算:G=〔M(1-D)(1+L)〕÷〔1/S-M(1-D)(1+L)〕注:G:可连续增长率L:负债经营率S:总资产与销售收入之比M:企业税后利润与主营业务之比营业净利率D:企业分利所占税后利润的比例股利支付率C、可连续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假如企业实际增长速度低于可连续增长速度,讲明企业自身有能力坚持实际增长,同时有能力偿还到期债务或提高分利水平;否则,假如高于的话,则企业必须以提高负债比率,增发股票等方法来筹借资金,保证增长所需的资金。
第八章企业发展能力分析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企业发展能力的内涵,领会对企业发展能力进行分析的框架;了解企业竞争能力的含义,领会对企业竞争能力的分析方法;了解各种周期的类型,领会对企业生命周期和产品生命周期的判断;掌握企业营业发展能力和财务发展能力的比率分析方法和评价。
二、教学重点1、企业发展能力财务比率的计算与分析2、企业竞争能力分析3.企业发展能力的分析三、教学难点1. 三年平均增长率计算公式2.资本积累率的概念与计算公式;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五、教学时数 4课时六、参考文献1.钱海波,杨亦民主编, 《财务报表分析》,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10.082.张新民,王秀丽编著, 《财务报表分析》,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013.宋军主编, 《财务报表分析》,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2.09七、思考练习同步强化练习《配套辅导》102-103第一节企业发展能力分析框架一、企业发展能力的含义企业的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政策环境、核心业务、经营能力、企业制度、人力资源、行业环境、财务状况。
而财务状况是过去的决策和行为产生的结果,而其他因素则是影响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的动因,这些因素的所有改善都应最终表现为财务状况的改善。
财务状况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在政策环境、核心业务、经营能力、企业制度、人力资源、行业环境等方面的提高,反映市场份额的扩大、收入的增加、经营成本的降低。
因此,可以从企业发展的动因与结果两个大的层面分析企业发展能力。
其中:发展动因层面主要是对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行分析。
结果层面主要是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同时由于企业的发展经常出现周期特征,因而在分析企业发展能力时还需明确企业及其产品所处生命周期,这样才能结合竞争能力与财务状况的分析得出对企业发展能力的正确判断。
二、企业发展能力的分析内容(一)企业竞争能力分析(动因)竞争能力集中表现为: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产品的竞争能力,竞争策略(二)企业周期分析企业的发展过程总是呈现出一定的周期特征,处于不同周期阶段的企业的同一发展能力分析指标计算结果反映不同的发展能力。
第八章企业发展能力分析考试题型:本章以客观题为主,但也会与其他章节结合考核发展能力指标的计算第一节企业发展能力分析框架一、企业发展能力的含义企业的发展能力的影响因素:政策环境、核心业务、经营能力、企业制度、人力资源、行业环境、财务状况。
而财务状况是过去的决策和行为产生的结果,而其他因素则是影响企业未来财务状况的动因,这些因素的所有改善都应最终表现为财务状况的改善。
财务状况指标可以反映企业在政策环境、核心业务、经营能力、企业制度、人力资源、行业环境等方面的提高,反映市场份额的扩大、收入的增加、经营成本的降低。
因此,可以从企业发展的动因与结果两个大的层面分析企业发展能力。
其中:发展动因层面主要是对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行分析。
结果层面主要是对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同时由于企业的发展经常出现周期特征,因而在分析企业发展能力时还需明确企业及其产品所处生命周期,这样才能结合竞争能力与财务状况的分析得出对企业发展能力的正确判断。
二、企业发展能力的分析内容(选择)(一)企业竞争能力分析(动因)竞争能力集中表现为:产品的市场占有情况、产品的竞争能力,竞争策略(二)企业周期分析企业的发展过程总是呈现出一定的周期特征,处于不同周期阶段的企业的同一发展能力分析指标计算结果反映不同的发展能力。
(三)企业发展能力财务比率分析发展能力的财务比率:企业营业发展能力、企业财务发展能力1.企业营业发展能力分析企业营业结果可通过销售收入和资产规模的增长体现出来,因此企业营业增长能力分析可分为对销售增长的分析、资产规模增长的分析。
2.企业财务发展能力分析从财务角度看,企业发展的结果体现为利润、股利和净资产的增长,因此企业财务发展能力分析:净资产规模增长的分析、企业利润增长的分析和企业股利增长的分析三个方面。
(1)对净资产规模增长的分析在企业净资产收益率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净资产规模与收入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
同时净资产规模的增长反映着企业不断有新的资本加入,表明了所有者对企业的充足的信心,同时对企业进行负责债筹资提供了保障,提高了企业的筹资能力,有利于企业获得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资金。
第八章企业发展能力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可以从发展的动因与结果两个大的层面分析发展能力,其中结果层面主要是对()进行分析。
A.财务状况B.经营成果C.企业制度D.人力资源2.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总体经济水平由波峰到波谷,再由谷到波峰的规律性反复交替运动过程称为()。
A.产品生命周期B.产业生命周期C.经济周期D.企业生命周期3.企业周期分析的首要环节是对()做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
A.经济周期B.企业现处周期C.企业过去周期D.企业将来周期4.关于固定资产成新率的指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固定资产成新率=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平均固定资产原值B.固定资产成新率反映了企业所拥有的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体现了企业固定资产更新的快慢和持续发展的能力C.运用固定资产成新率指标分析固定资产新旧程度时,应剔除企业应提未提折旧对房屋、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真实情况的影响D.固定资产成新率受周期影响较小5.评价发展能力指标中,反映投资者投入企业资本的保全性和增长性的指标是()。
A.资本保值增值率B.股利增长率C.销售增长率D.资本积累率6.从企业资产总量扩张方面衡量企业发展能力的指标是()A.销售增长率B.流动资产增长率C.固定资产增长率D.总资产增长率7.某企业2008年年初负债总额为8000万元,产权比率为2/3,该年的资本积累率为80%,则2008年年末所有者权益为()万元。
A.12000B.21600C. 8000D. 21400二、多项选择题1.从财务角度看,企业发展的结果体现为()的增长A.销售B.资产C.利润D.股利E.净资产2.采用内部优化型增长政策的企业发展能力分析的重点应放在()。
A.资产的增长上B.资本的增长上C.销售增长上D.资产使用效率的分析上E经济周期的分析上3.产品生命周期的介绍期具有()特点A.销售量很低B.需要大量的促销费用C.可能亏损D.生产成本相对较低E.大批量生产4.反映财务发展能力的分析指标包括()A.三年资本平均增长率B.资本积累率C.股利增长率D.固定资产成新率E.销售增长率三、判断题1.加速折旧法下固定资产成新率要高于直线折旧法下的固定资产成新率()2.通过计算与产品生命周期密切相关的几个经济指标来推算产品生命周期的方法称为直接参考法()3.采取外向规模增长型发展策略的企业资产增长率会呈现较低的水平()4.一般来说,资本的扩张主要来源于实收资本的增长,则反映企业获得了新的资本,表明企业过去具有很强的发展能力()5.销售增长率很高,说明企业一定具有很高的发展能力()四、计算题1.某企业2004年营业收入为4000万元,2005年营业收入为5200万元,2006年营业收入为6900万元,2006年末资产为2760万元,流动资产为1104万元;2007年营业收入为7938万元,2007年末资产为2940万元,流动资产为1323万元。
财务报表分析主讲人:李霞老师双洪教育自考学习平台四川自考双 洪 教 育第八章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双 洪 教 育考情分析本章考试题型: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本章重要程度:★★双 洪 教 育本章内容第一节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框架第二节 企业竞争能力分析第三节 企业周期分析第四节 企业发展能力财务比率分析双 洪 教 育第一节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框架一、企业发展动因 竞争能力分析(市场、产品)二、企业发展过程 周期分析三、企业发展结果 发展能力财务比率分析(一)企业营业发展能力分析对销售增长的分析、对资产规模增长的分析(二)企业财务发展能力分析对净资产规模增长的分析、对利润增长的分析、对股利增长的分析双 洪 教 育第二节 企业竞争能力分析企业竞争能力,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品种、质量、成本、价格、交货期和销售服务等方面能否胜过对手。
双洪教育一、产品市场占有情况分析(一)市场占有率的分析市场占有率,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市场范围内,企业某种产品的销售量占市场上同种商品销售量的比重。
影响市场占有率的因素主要有:市场需求状况、竞争对手的实力、本企业产品的竞争能力、生产规模等。
(二)市场覆盖率分析市场覆盖率,是指本企业某种产品行销的地区数占同种产品行销地区总数的比率。
影响市场覆盖率的主要因素有:不同地区的需求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民族风俗习惯、竞争对手的实力等。
双 洪 教 育二、产品竞争能力分析(一)产品质量的竞争能力分析(二)产品品种的竞争能力分析1、产品品种占有率分析。
2、新品种开发的分析(三)产品成本和价格的竞争能力分析成本是价格的基础。
成本高低决定着企业价格竞争能力的大小。
成本越低,出售产品价格升降余地越大,竞争能力越强。
(四)产品售后服务的竞争能力分析双 洪 教 育三、企业竞争策略分析企业的竞争策略,是指企业根据市场发展和竞争对手的情况制定的经营方针。
有的企业采取的是外向规模增长的政策,即进行大量的收购活动,公司资产规模迅速增长,但短期内并不一定带来销售及净利润的迅速增长,这一类企业分析重点应放在企业资产或资本增长上;有的企业采取的是内部优化型的增长政策,即在现有资产规模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提高产品质量,扩大产品销售并采取积极的办法降低成本,这一类型的企业分析的重点应放在销售增长及资产使用效率的分析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