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学位论文形式审查内容表 - 河海大学研究生院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1
河海大学
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表
姓名
获得博士学位
学科、专业
获得博士学位单位
申请流动站名称
(单位和学科)
申请进站时间
年月日
填表须知
一、凡拟申请进本校博士后流动站的博士生或已取得博士学位的研究人员,
均需填写本表,一式两份。
二、填表必须实事求是,认真翔实,不可虚报或留空,如没有内容可填,请
写上无。
三、请用钢笔(或毛笔)正楷填写,不要用圆珠笔或铅笔书写。
四、导师、专家、单位推荐意见也可另附,如另附请密封直接寄至本校(210098
南京市西康路1号河海大学研究生院)。
五、所申请流动站及所属学科同意后方可领取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统一
印制的“博士后申请表”交申请者填写,经所在流动站及本校负责人审批后报江苏省人事厅专家处博士后管理办公室审核。
9。
大学博士生学位论文资格审查表1学号姓名专业导师
2学位要求课
程已修学分学位要求课程
学分是否修满
学位要求课程
加权平均成绩
成绩审核人
3
导师意见:
导师签名:
年月日
4
研究能力考核小组
成员姓名及专业
技术职务
组
长
组
员
文献
综述
阅读量外文:篇,中文:篇综述能力,写作水平好/较好/一般
对本领域的了解熟悉/较熟悉/一般/不熟悉
选题
报告
题目方案可行性可行/不可行学术价值及
应用前景
大/较大/一般/不大
选题是否适合作
为博士学位课题
是/否
经费情况预计万元,落实万元研究能力评议评分与评价:
组长签名:
年月日
5院系学位审议委员会意见
考核最终评价:A、优B合格C不合格
处理意见:
A、通过论文资格审查
B、需二次资格审查
C、终止学习
主席签名:
年月日
注:第1栏由研究生填写;第2栏教务员填写;第3栏由导师填写;第4栏由研究能力考核小组秘书填写;第5栏由院系学位审议委员会填写。
河海大学商学院博士、硕士学位小论文要求再提高!!!!!河海商学[2011] 2 号《关于印发《河海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的通知》研究生导师、研究生:经2010年12月16日第十届商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议通过《河海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河海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商学院二0一一年一月十三日河海大学商学院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数量和水平是检验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
考虑到商学院经济与管理类研究生培养的特点和要求,经过商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讨论,对《河海大学关于博士、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有关规定》中关于商学院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作如下暂行规定。
1、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有效论文,作者的第一单位必须是河海大学。
2、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有效论文,研究生本人必须是第一作者(若研究生本人为第二作者,导师必须为第一作者)。
3、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的有效论文,其内容必须与本人学位论文相关。
4、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必须达到如下要求之一:第一,SCI、SSCI、A&HCI期刊源论文,或《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论文,1篇;第二,EI、ISTP、ISSHP检索论文,2篇(其中英文期刊源检索论文至少1篇);第三, CSSCI检索源A类期刊论文,3篇。
5、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必须达到如下要求之一:第一,CSSCI检索源A类期刊论文,或国内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报论文,1篇;第二,CSSCI检索源非A类期刊论文,或EI、ISTP、ISSHP检索会议论文,或《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合计2篇;第三,在CSSCI之外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管理学和经济学期刊源论文,合计3篇。
河海大学学位论文查重检测结果处理通知范文(2022年6月22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十一届七次会议通过)各院(系):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应当遵循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恪守学术诚信,遵循学术准则,尊重和保护他人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杜绝学位论文写作中的学术失范行为,学校使用查重检测系统对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在学校抽检前开展查重工作。
学校对查重系统的总文字复制比(以下简称复制比)处理结果提出以下要求:1.学位论文整篇论文的总复制比小于等于15%,可以直接提交申请论文送审、答辩。
2.学位论文整篇论文的总复制比在15%—30%之间,学生认真修改后再提交申请论文送审、答辩。
学位论文修改时间不少于两周。
3.学位论文整篇的总复制比在30%—40%之间,学生须对其学位论文进行重大修改。
学位论文修改时间一个月。
经导师和学院审核后再次提交申请论文送审、答辩。
4.学位论文整篇的总复制比大于40%,学生必须对其学位论文进行重大修改。
学位论文修改时间三个月。
经导师和学院审核后再次提交申请论文送审、答辩。
学位论文的查重工作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系统所得出的检测结果,仅有参考价值。
不能完全依赖系统检测结果进行判定。
导师依据检测结果负责对学位论文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
学院负责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查重工作,并建立备案制度。
对学位论文的质量由导师负责,学院把关。
研究生院在以后学位授予时将使用查重系统对有关学位论文进行抽查,经查实确属学术不端行为者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处理。
在系统使用过程中,院(系)须指定专人使用系统,须对系统用户名/密码、相关检测过程、检测内容、检测结果等严格保密、不得向媒体扩散,并严禁使用该系统对本学院以外或其他不相关的论文进行检测。
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审核表论文题目
研究生姓名学号
导师姓名专业
读博期间发表论文、科研、专利、成果等情况
导师意见(是否同意申请人参加预答辩) 导师签名(手写):
年月日
预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价(包括对论文的创新型性、表达的条理性、学术水平、格式的规范性、完成工作量、论据的充分性、论证的逻辑性、研究成果、关键性结论等)
对预答辩的总体评审意见□通过,对论文适当修改后课申请答辩
□不通过,需进行重大修改,不得申请此学期答辩
预答辩专家组对论文的修改意见(此栏由预答辩专家组讨论之后填写):
预答辩组专家签名:
预答辩组秘书签名预答辩时间年月日注:通过预答辩者,需根据专家意见何导师要求修改论文,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未通过预答辩者,不得答辩。
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管理办法河海研〔2011〕49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博士研究生应具有的学术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第六条规定,博士研究生必须达到下列学术水平,才能授予博士学位:(一)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二)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第三条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一)论文的选题和成果在理论上或实践上对经济建设有较重要意义。
(二)论文立论正确、分析严谨,反映作者具有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
(三)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研究成果达到下列水平之一:1、在从事的研究课题领域发现有价值的新现象、新规律和对已有现象及规律的新解释和新证明;2、熟悉本学科方向国内外研究的最新动态,改进和发展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并有一定的学术价值;3、从事国际上某一个新研究方向的研究,国内尚无人系统研究,能将新的研究方向系统化,有自己新的理论框架,并取得了新的进展;4、创造性地运用现有知识,解决前人未曾解决过的科学技术或工程技术中的关键问题,得到专家认可,并通过实施;5、提出具有较高科学水平的新工艺方法,在生产中获得重大经济效益;对从事课题的设计与实验方法、实验技术上有较重大的创造。
(四)论文注重理论分析,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产生创造性的成果。
(五)论文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研究生独立完成。
第二章论文工作第四条文献阅读与综述报告博士研究生入学后应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所选定的研究方向和学位论文课题要求,广泛阅读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并撰写文献综述报告。
文献阅读与综述报告要求:(一)文献阅读量应不少于80篇文献,其中外文文献不少于50%。
河海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编写格式规定1、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博士学位论文编写,硕士学位论文编写应参照执行。
2、引用标准GB7713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
GB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3、定义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撰写而成,作者提出申请授予相应学位为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应能表明作者确已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并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能力,在科学或本门技术上作出了创新性成果。
4、印制要求论文必须用白色纸印刷,并用A4(210mm×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
纸的四周应留足空白边缘,上方和左侧应空边25mm以上,下方和右侧应空边20mm以上。
除前臵部分外,其它部分双面印刷。
论文装订不要用铁钉,以便长期存档和收藏。
论文封面与封底之间的中缝(书脊)必须有论文题目、作者和学校名。
5、编写格式5.1 论文构成论文由前臵部分、主体部分、附录部分(必要时)、结尾部分(必要时)组成。
前臵部分包括封面,题名页,声明及说明,前言,摘要(中、英文),关键词,目次页,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名词解释表(必要时)。
主体部分包括绪论(作为正文第一章)、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表。
附录部分包括必要的各种附录。
结尾部分包括索引和封底。
6、前臵部分6.1 封面6.1.1 封面是论文的外表面,提供应有的信息,并起保护作用。
6.1.2 封面上应包括下列内容:a.分类号在左上角注明分类号,便于信息交换和处理。
一般应注明《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的类号,同时应注明《国际十进分类法UDC》的类号;b.密级在右上角注明密级;c.“博士学位论文”用大号字标明;d.题名和副题名用大号字标明;e.作者姓名;f.学科专业名称;g.研究方向;h.导师姓名,职称;i.日期包括论文提交日期和答辩日期;j.学位授予单位。
河海大学文件河海校科教…2009‟21号──────────────────关于印发《河海大学关于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试行)》的通知各单位: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激发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鼓励和促进研究生在高水平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经2009年4月8日河海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九届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河海大学关于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试行)》,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附件:《河海大学关于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试行)》二○○九年四月三十日附件:《河海大学关于申请博士学位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试行)》按照《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工作的有关规定》,博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发表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的依据,经2009年4月8 日河海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九届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作出如下规定:一、申请博士学位者,应以第一作者(包括导师第一作者,申请者为第二作者),且第一署名单位为河海大学,公开发表一定数量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1、申请理学、工学学科门类博士学位者,发表的学术论文应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在外文学术期刊上发表并被SCI收录;2、申请法学、管理学学科门类博士学位者,发表的学术论文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1)至少有1篇学术论文在外文学术期刊上发表并被SCI或SSCI或AHCI收录;(2)有2篇学术论文被SCI或EI收录(其中至少1篇为外文文章);(3)有3篇学术论文发表在CSSCI 检索源期刊上。
3、其他等同条件如下:(1)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有个人证书),可免除论文发表的要求;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名前5位)、二等奖(排名前3位)、三等奖(排名前2位)、或发明专利授权,等同于发表相同数量的SCI或EI论文(2)成果均应以“河海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
二、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可制订高于本规定的要求,由研究生院认定。
三、如果申请者仅未满足本规定的论文发表要求,但满足原入学培养方案发表论文要求,经学院同意、研究生院批准可以组织其学位论文答辩。
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格式规范细则为进一步规范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论文编写和装订,促进研究生论文格式标准化,根据《河海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编写格式规定》的有关要求,结合社会学学科特点,特制订《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格式规范细则》。
一、学位论文一般要求1、学位论文的内容应完整、准确。
2、学位论文应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
3、学位论文中采用的术语、符号、代号全文必须统一,并符合规范化的要求。
论文中使用新的专业术语、缩略语、习惯用语,应加以注释。
4、论文装订必须用白色纸印刷,并用A4(210mm×297mm)标准大小的白纸,应便于阅读、复制和拍摄微缩制品。
纸的四周应留足空白边缘,上方和左侧应空边25mm以上,下方和右侧应空边20mm以上。
除前置部分外,其它部分双面印刷。
论文正式印刷应在答辩通过并根据答辩要求进行修改后进行,要求装订整齐、美观。
论文封面与封底之间的中缝(书脊)必须有论文题目、作者和学校名。
5、学位论文的插图、照片必须确保能复制或微缩。
6、学位论文的页码从“绪论”数起(包括绪论、正文、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用阿拉伯数字居中编连续码;文摘页、目次页、插图和附表清单、符号和缩略词说明等用罗马数字单独编连续码,页码居中。
二、学位论文各部分的内容1、论文构成论文一般由前置部分、主体部分、附录(必要时)组成。
前置部分包括封面、题名页、英文扉页、声明及说明、前言、摘要(中、英文)、关键词(中、英文)、目录页、插图和附表清单(必要时)、符号、标志、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单位、术语、名词解释表(必要时)。
主体部分包括绪论(或导言,作为正文第一章)、正文(以第二章开始命名)、结论(作为正文最后一章,需表明第几章)、参考文献、致谢、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附录部分包括必要的各种附录,如样本简况、问卷、访谈提纲等。
2、封面采用《河海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编写格式规定》要求的统一封面格式,见附录A。
河海大学研究生院文件河海研[2012]26号关于组织申报2012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根据《关于开展2012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苏教研[2012]3号),为了做好我校的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工作布置如下。
一、项目类别及有关要求1.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申报对象主要为一、二年级博士研究生,并基本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取得合格成绩者;同等条件下,非定向、非自筹经费研究生以及撰写学位论文无相应研究课题的研究生可优先申报;已承担江苏省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者不得申报;我校申报限额为100项,其中52项为省立项省资助项目。
2.江苏省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评选范围为2010.9.1~2011.8.31期间获得博硕士学位者的论文,原则上从我校遴选产生的2012年校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中推荐。
我校申报博士学位论文名额为7篇,硕士学位论文名额为19篇。
3.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列入博士、硕士研究生(含专业学位)教学计划、经过一轮以上教学实践检验、课程任课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公共课程、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
我校申报江苏省优秀研究生课程名额为3门。
4.江苏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特色活动项目应为“创新中心”管理办法中所列的实施项目。
每个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最多申报1项。
5.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立项资助与立项不资助申报名额各不超过6项。
6.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申报名额不限。
各项目申报对象的具体条件和要求见《江苏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实施管理办法(2012年)》。
二、组织申报申报工作由学院具体组织,个人申请、学科推荐相结合。
请各有关单位组织申请人认真阅读各申报文件,严格按照申报办法规定准备申报材料,用A4纸打印或复印,所交各类申报材料(含附件)要求如下:1、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1)每篇申报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一式4本;(2)《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推荐表》一式4份和有关发表的学术论文、获奖项目及专著等证明材料1套;(3)《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申报汇总表》一式1份;(4)《江苏省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申报信息表》数据库文件一式1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