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考前温馨提示
- 格式:pptx
- 大小:150.15 KB
- 文档页数:3
临考嘱咐又是一年高考季,同学们马上就要步入高考的战场,希望同学们能够金榜题名,取得理想的好成绩。
临考前,老师对你们有最后的嘱咐,希望在考试前的自由复习及考试中对你们有帮助。
1、考试时间分配因为我们考的是全国二卷理综,时间的分配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同学们用何种答题策略,我有以下建议:①高考中不要随意更改自己已经熟悉的答题策略,防止在答题中手忙脚乱,导致出现不应该有的错误。
②答题时一定要抓紧时间,不要因极个别难题而影响整体的时间安排,最好在考试前按照自己的答题策略分配一下时间,把整张试卷分成几部分,在答题中,每答完一部分去关注一下时间,合理调整答题速度。
③选择题一定要以准确率为主要原则,不要过于匆忙而影响正确率。
2、考点预测一、选择题①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生活会以咱们常见的知识联系实际实际考察同学们对理论的应用,因此难度不会很大,但此题一定在答题中要认真阅读、仔细思考,防止在出题者原理不错而叙述出现问题。
②阿伏伽德罗常数此题涉及考点较广,有可能和混合物、氧化还原、溶液中粒子守恒、物质结构、可逆反应、气体摩尔体积、电离水解、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反应原理等角度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所以答题时,一定要对常见的易错点敏感一些,快速找出其选项中的错误点,从而能够快速、准确的答题。
③机物的性质及同分异构体此题会考察有机中常见的反应类型,例如取代、加成、消去、酯化、氧化等,联系书中常见的官能团及结构,例如烷烃、烯烃、笨的同系物、醇、酸、酯等,所以需要学生对书中常见的有机反应熟练掌握。
此外,学生还需要掌握分子式的计算、同分异构体、同系物的鉴别。
能够熟练的书写常见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类似烷烃、一取代物、二取代物、酯类、苯的同系物、烯烃等。
④电化学电化学会考察学生们对原电池,电解池及化学腐蚀和防护的相关知识,学生需要掌握电极的判断、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电极方程式的书写、金属腐蚀、金属防护等知识,能够分析常见的陌生电池。
一、常见错误提醒(1) 写有机化学方程式要用“→”,不用“=”,千万注意写条件。
(2) 写酯化、缩聚、消取反应时不要忘记写小分子(一般是水、HCl),写聚合反应不要忘记写“n”(3) 注意1,3—丁二烯的性质:1,2加成、1,4加成、加聚(如橡胶的合成)(4) 注意烷烃与X2取代时,烷烃上一个氢原子被X取代,消耗1molX2,同时有1molHX 生成。
(5) 推断题审题时,一定要把题中的每一个信息都读完,题给的信息一定要考虑。
推断出的有机物一定是很熟悉很常见的物质,若有多种选择,要选择最常见的。
(6) 燃烧耗氧量问题:①同质量的烃,含氢量大的耗氧量多。
②同物质的量的烃,耗氧量与[ ]有关。
③烃的衍生物可以对分子式进行改写,进而快速判断耗氧量。
如C3H7OH可以改写为C3H5H2O(7) 注意环状化合物的生成和书写。
(8) 再找一下做过的有机推断题中,当时自己推不出来是因为哪一点没有想到,赶紧记在这里,以便考前30分钟再提醒自己。
(9) 个别知识点提醒:(1) 能使溴水褪色的:①含碳碳双键或三键的②苯酚及其同系物③含醛基的(2) 能使KMnO4褪色的:①含碳碳双键或三键的②苯酚及其同系物③含醛基的④苯的某些同系物(3) 能萃取溴水中的溴的:①密度比水大的:卤代烃(CCl4、溴苯、溴乙烷等)、CS2②密度比水小的:苯及其同系物、直馏汽油、液态饱和烃、液态酯(4) 能与Na反应放出氢气的:含羟基的化合物(醇、酚、羧酸、葡萄糖、氨基酸、苯磺酸)二、化学实验应该注意的八个问题:1、仪器的排列组合根据实验的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根据实验的目的决定仪器的排列组装顺序,一般遵循气体制取→除杂(若干装置)→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处理。
其中除杂与干燥的顺序,若采用溶液除杂则为先净化后干燥。
尾气处理一般采用浓溶液吸收或将气体点燃(如CO)。
2、接口的连接一般应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
对于吸收装置,若为洗气瓶则应“长”进“短”出,若为干燥管,则应“大”进“小”出,若为排液量气时应“短”进“长”出,排出液体的体积即为生成气体的体积。
2024年中考化学考前须知1、化学试题和答卷①卷面要整洁,书写要工整、清楚,不要多涂改。
所以落笔要慎重。
②选择题答案用规定的铅笔填涂,填涂要符合规范:不要太淡,不要出格。
③其他题不能用铅笔做。
④答题时不能写出规定范围。
2、选择题做好是得高分的前提3、化学试卷的难度:8(容易)︰1.5(稍难)︰0.5(较难),因此基础的内容考到的多,要认真审题,容易题做到少失分,甚至不失分。
考试时做到沉着、冷静、遇生不慌、遇难不乱,仔细审题。
目标:基础题得全分,中等题少失分,难题多得分。
要防止“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提高一次成功率。
4、★中考评分标准⑴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①凡写错化学式、漏写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和未配平的均不给分。
②反应条件、沉淀及气体符号等错误。
⑵凡专用名词写错别字均不给分。
5、做题时:⑴从易到难,按卷面顺序做题,不要倒过来从后面开始做题。
⑵万一出现难度较大,经过自己慎重思考,能做出来却没有把握的题(如最后三个选择题可能会出现较难的题目),先在试卷上把答案写着,接下来做后面其他题目,切忌纠缠该题浪费时间,致使易题、熟题没时间去做,顾此失彼。
待全卷做完后再来研究没有把握的题目,即使最后对该题真的还是没把握,结束时也要把答案写在答卷上,千万不要空着。
6、考试过程中,请你做到⑴仔细审题,规范作答。
自我感觉良好,可是成绩却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审题不清。
在考试中遇到似曾相识的试题,往往不认真审题,而是凭自己的印象去做题,这就忽略了解题的关键步骤----审题。
这样通常会因为粗心大意而失分:如做选择题时,“不正确的是”有人把“不”看漏掉。
要写元素、物质的名称或写序号却写成元素符号、化学式等;要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却又写成元素名称、物质名称。
②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如Cl不能写成CL或cl;Mg、Mn不能写成mg、mn;Ca不能写成Cu;CO不能写成Co;Na2CO3不能写成NaCO3。
③专用名字、名词写错化学由于其学科的特点,专用名词有其自身的写法和要求,不能写错,如下列带点的字容易写错,特别当心:长颈漏斗、金刚石、催化剂、饱和溶液、木炭、活性炭、二氧化碳、煅烧④语言描述不到位。
考前自助餐一、方程式1.实验室制Cl2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制备NH3的化学方程式2.实验室快速制备氨气的方法3.用NaOH溶液吸收SO2的离子方程式,过量SO2通入浓氨水的离子方程式4.Cu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5.4NH3+5O2催化剂△4NO+6H2O 2SO2+O2催化剂△2SO3 N2+3H2催化剂△2NH3 3CuO+2NH3△3Cu+N2+3H2O6.Al、Al2O3、Al(OH)3与NaOH溶液反应、Al3+与[Al(OH)4]-、CO32-、HCO3-反应(快慢、量的问题)7.铝热反应 8.Na2O2与H2O、CO2反应的方程式 9.FeBr2与Cl2反应10.盛放烧碱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SiO2+2NaOH=Na2SiO3+H2O11.用烧碱溶液吸收氯气:Cl2+2OH-=Cl-+ClO-+H2O 氯气与水反应12.用KSCN溶液检验Fe3+:Fe3++3SCN-Fe(SCN)3 13.2Fe3++SO2+2H2O = 2Fe2++SO42-+4H+14.向NH4Al(SO4)2溶液中滴加少量和过量NaOH溶液反应15. NH4+与D2O水解的离子方程式16.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的现象和离子方程式17.CH3COONH4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注意不要出现“双水解”字眼二、离子检验及验满Cl-、SO42-、NH4+ Cl2、NH3三、溶液配制仪器○1固体溶解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药匙、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一定容量的容量瓶、胶头滴管○2浓溶液稀释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量筒、烧杯、玻璃棒、一定容量的容量瓶、胶头滴管○3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药匙、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四、物质分类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Mn2O7);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NO、CO、NO2、H2O);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Mn2O7、Al2O3、Na2O2);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五、氧化还原○1ClO2、Ca(ClO)2、HClO等作为氧化剂被还原时,产物为Cl-,价态变化依次为5、2、2。
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化学高考考前叮嘱1.有机常识2.离子共存3.阿伏伽德罗常数4.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化学与生活5.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6.电解质溶液(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与盐的水解平衡)7.常见金属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8.实验现象正误与实验原理因果关系30.有机化学31.化学反应原理32.化学工艺流程33.探究性实验一.有机常识(常见考点)1.化石燃料的处理:(CO2 ,CH4均可导致温室效应):只有石油的分馏(蒸馏)是物理变化,得到的汽油简称直馏汽油,是饱和烷烃的混合物。
其余煤的干馏,汽化,液化。
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裂解(裂化)汽油含有烯烃。
2.三大营养物质:糖类(包括单糖二糖多糖)﹑蛋白质﹑油脂。
油脂为酯类,是小分子的混合物,官能团有酯基和碳碳双键。
可酸性水解产物为羧酸与醇)。
或碱性下水解(皂化反应,产物为脂肪酸钠与丙三醇)。
蛋白质的官能团是肽键,是高分子。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产物为氨基酸。
Cu2+使蛋白质变性(不是盐析)糖类为单糖,二糖,多糖的总称,只有葡萄糖与麦芽糖含醛基和醇羟基,其余糖多为酮羰基和醇羟基。
单糖与二糖为小分子,多糖(淀粉纤维素)为高分子。
单糖不能在水解。
二糖,多糖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检验水解产物时候,要先加足量的氢氧化钠中和酸,再检验醛基。
麦芽糖的水解产物为葡萄糖,蔗糖的水解产物为果糖与葡萄糖的混合物。
3.有机易错点:1.油脂,单糖,二糖,光导纤维都不是高分子。
2.苯只与液溴在Fe作催化剂下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但可萃取分层,苯不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苯酚中,-OH使得苯环的对位与临位H比较活泼,能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
3.甲苯与溴水萃取分层,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4.苯中含有苯酚加溴水,生成的白色沉淀立即溶于苯,看不到现象,故除杂需用氢氧化钠溶液。
(盐类不溶于有机物,但溶于水)5.羧基,酯基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被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6.苯环上的氢不能消去反应。
化学学科中考考前温馨提示一、考前十天温馨提示1.回归课本,查漏补缺立足课本特指做题“不离”课本,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还原”到教材中去处理和解决。
2.突出重点,形成能力科学做题,专题训练。
如气体制备实验、物质探究实验、物质转化流程、性质变化计算等大题专题和各选择题专题以及套题训练,从所做过的题中总结此类试题特别是四类大题的基本特点、基本解题思路和基本解题规律,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3.总结归纳,形成方法“探究性、综合性、开放性”是今年命题的趋势。
收集本年度适应性考试、各区二模题中非选择题,归纳总结开放性题目的解题方法。
例如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提供的信息,从信息中找突破口;去掉题目陌生的“外衣”,找到与课本中匹配的原型进行解答;根据题目要求回答,如设计方案,需要写明“取样-操作-现象-结论”等。
4.加强反思,注重规范自己做过的试题是提高成绩最好的“教材”,是中考备考最宝贵的“资料”,向自己的错误学习,是提高成绩的关键,“规范细节”是“分数”,是“增长点”,做错的题目不再做错是复习的最高境界。
制作自己个性化“复习档案”,“制作流程”是:独立做题、错误分类、分类标识、分类处理、常温错题。
即先独立做题发现错误并分类(遗忘型、别字型、规范型、习惯型、杀熟型;不理解型(审题))和标识(不同错误用不同符号标识);做题与看题相结合,经常分类温习错题,越接近中考,看题越重要。
4.高效复习与考试的十大标志反思你目前的复习方法,想想前二次的模拟考试,你离高效的复习和考试中正常发挥还有多大距离?如何改进?第一,要养成清算应得而未得的分数的习惯;第二,要清除屡犯重复错误的毛病;第三,克服答题不规范的弊端;第四,改正审题不清、题义理解不准确的错误;第五,留意粗心大意出错的地方;第六,加强识记,保证记忆题的得分;第七,训练答题的速度,学会正确用时;第八,提高书写、填涂电脑卡的质量;第九,注意答题步骤的清晰性和周密性;第十,严格遵守题目的要求。
高三化学考试前的提醒一、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书写规范,化学用语正确答题时字应尽量写规范,不要求书法,但要求尽量地清晰,尽可能避免写连体字。
既有文字答题,还有符号书写,化学符号(如:CaCl2与CuCl2)、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名称,要求什么,对应作答,有机结构简式中原子间的连结方式表达正确,不要写错位。
结构简式有多种,但是碳碳键、官能团一般不要省略,酯基做好不要写成“COO”,硝基、氨基写时注意碳要连接在N原子上。
如,COOHCH2CH2OH(羧基连接错),CH2CHCOOH(少双键) 等(强调:在复杂化合物中酯基、羧基最好不要简化)。
化学用语中文名称不能写错别字。
如,“酯化”不能写成“脂化”,“羧基”不能写成“酸基”。
二、记住一些热点问题的经典习题和解题方法化学选择题出现机率大的重要考点有:①阿佛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注意PV=nRT的灵活应用);②原子结构(质子、中子、电子之间的关系);③离子方程式的判断正误、离子共存的判断;(《劝学》P9)④氧化还原反应(记住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电极反应(注意化合价升降守恒、电子转移守恒、最终产物判断);⑤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晶体熔沸点比较⑥电解质溶液中微粒浓度的关系(三个主要的守恒关系,注意抓主要矛盾,若能反应,则要分析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水解和电离情况,再做出判断(《劝学》P72~73);⑦化学平衡的移动的判断;⑧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仪器使用、物质分离和检验);⑨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官能团的性质、等效氢(同分异构体的判断))。
做选择题的四种基本方法:排除法、极值法、估算法、猜测法等。
若仍没有头绪,可填上你的第一感觉选中的代码。
答案与题目要结合考虑(一定要读完全部题包括4个选项,然后再思考)。
三、能非常熟练地联想到下列知识点:1.熟悉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电子排布和周期表的关系,化合价和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所在的族序数的关系(包括数的奇偶性),微粒的半径大小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非金属氢化物的稳定性、酸性和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高考化学临考前的叮嘱
亲爱的高考化学考生:
距离高考仅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了,相信同学们也已经进入了紧张的
备考状态。
在这个临考阶段,我想给大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和叮嘱,以
便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系统地进行复习
在这个关键的时间里,同学们要尽可能多地回顾历年高考试题,找出
常见的考点和难点,着重复习和巩固,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同时,也要做好整理笔记、总结知识点的工作,建立起清晰的知识体系。
最后,
要通过模拟考试和押题训练,来检验自己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二、注意化学实验的备考
化学实验是高考化学考试的必考内容,同学们必须要对实验所需工具
和试剂的名称、用途、操作规程有一定的了解。
同时,拓展题和综合题也
是实验知识的考查方向,要重视这些题型,以便在考试中拿到更高的分数。
三、加强解题能力的训练
高考化学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非常繁多,考生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要具备较强的解题能力。
为此,大家要多练习、多思考,通过
不断的模拟练习和解析思路,来提高解题的速度和准确度。
此外,在做题
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明确解题思路、系统化解题步骤,尽量避免出现低级
错误。
最后,我还要提醒同学们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身体状况,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饮食,避免熬夜和过度紧张。
千万不要听信别人的“绝招”或者“灵丹妙药”,保持自己的复习计划和节奏,相信自己的实力,相信自己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最后,祝愿所有的高考化学考生们都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实现自己的心愿!。
高三化学考前大提醒一、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以下指出历次化学考试考生常丢分的地方,希望大家考试时不在这些地方出差错,高标准,严要求,从平时做起,向规范要高分。
自己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在阅读时作出标记。
1、排列顺序时,分清是“由大到小”还是“由小到大”,类似的,“由强到弱”,“由高到低”,等等。
2、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分清是“=”还是“”,如一种盐水解方程式一定用“”不能用“=”,其产物也不能标“↓”或“↑”,弱酸、弱碱的电离一定要用“”不能用“=”。
多元弱酸电离、多元弱酸根离子水解:一步写成和不写可逆符号;3、别忽视题干中“混合物”、“化合物”、“单质”等限制条件。
4、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要写了。
如“溶解度”单位是克,却不写出,“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却加上“g”或“g.mol-1”。
摩尔质量有单位(g.mol-1)却不写单位,失分。
5、要求写“名称”却写分子式或其他化学式,要求写分子式或结构式却写名称。
电子式、原子或离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结构式不看清,张冠李戴。
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方程式。
书写电子式时,共价化合物忘了未成对电子,离子化合物中的阴离子与原子团离子忘了加中括号;元素符号和元素名称、结构简式和分子式、化学方程式和结构简式不要混淆。
6、所有的稀有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而误认为双原子分子。
7、273℃与273K不注意区分,是“标况”还是“非标况”,是“气态”还是“液态”“固态”不分清楚。
22 .4L.mol-1的适用条件。
注意三氧化硫、乙烷、己烷、水等物质的状态。
区分液态氯化氢和盐酸,液氨和氨水,液氯和氯水。
8、计算题中往往出现“将样品分为两等份”(或“从1000mL溶液中取出50mL”),最后求的是“原样品中的有关的量”,你却只求了每份中的有关量。
9、请注意选择题“正确的是”,“错误的是”两种不同要求。
请注意,做的正确,填卡时却完全填反了,要十分警惕这种情况发生。
考前提醒——化学【考前的心理准备】1.心态调整:化学是理综的最后一门。
之前你可能是顺风顺水;你也可能是磕磕绊绊。
但此时不是庆功的时候,也不是泄气、怨天尤人的时候,收拾好心情轻装上路,打好最后一战。
2.认识考试:在高考中充分考出自己的真实水平的正常发挥就是超常发挥。
首先,对自己要有一个合理的积极的期望值,如果目标太高或是期望值过大,会导致思维短路,正如日常所说的“欲速则不达”。
其次,学会自我暗示,树立信心。
进入考场后提醒自己“人易我易不大意,人难我难不畏难”,遇到难题时对自己说“我又不准备考满分,肯定会有难题,只要我能把我会做的题目都做对,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3.以平常心对待考试过程中的一切:在考试时,不宜过早或过晚到考场,一般提前20分钟到考场。
不要在意窗外有人巡视或外面的什么大的声响,也不要在意监考教师的走动或别人答卷等。
要遇“难”不惊,遇“易”不傲。
【考试中的应试策略】1.用好答卷铃响前的几分钟:试卷拿到后,要迅速清点试卷,按规定填涂姓名、考号,然后浏览试卷,了解本科试题的难易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确定自己先易后难的答题顺序。
2.合理把握时间:考试时既要注意答题的准确度,又要注意速度,凡是会做的题,力求一遍做对。
一份试卷中各题的分值不一样,要学会看分数花时间,切忌被某个难题缠住而费时太多。
宁可放弃某个难题,也要留点时间检查全卷。
3.解题策略:抓住得分关键点-------细心审题,规范作答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失分是由审题引起的,因此审题是解题的关键,题意审错,全盘皆输,审题时务求一字一句理解题意.Ⅰ、必须搞清楚题目告诉了什么(注意隐含条件),要求做什么,切忌题目未读完,已开始作答,或因题目似曾相识而匆忙作答。
Ⅱ、审题时要注意抓关键字、关键量、并对其圈、点、勾、画,防止所答非所问。
【如】⑴下列说法(选项)不正确的是…⑵一定…,可能…,不一定…一定不…⑶离子方程式中的过量,不足,少量,恰好等⑷实验中的分离提纯,鉴别鉴定检验⑸实验中可能限定的试剂,条件等⑹描述气体体积时的温度、压强⑺该元素对应的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最高价氧化物或对应的水化物,气态氢化物…⑻求…的质量,物质的量,体积百分含量,质量百分含量等⑼物质的特征颜色,特征反应,特征现象,特征条件等★★【注意得分的提升点——尽量减少失误】聪明的人尽量减少失误,力争多得分数。
细节决定成败,化学合格考温馨提醒
1、化学合格考的时间6.22上午第一场,考试时间90min。
2、进考场前只复习一个必考知识点(元素周期表或方程式),进场后反复记忆强化,草稿
纸下发后立即默写到草稿纸上,备用。
3、做题先读题,认真读题,并对重要题干信息做标记,再做题。
4、做二卷时一定注意题目要求:名称、化学式、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化
学反应方程式还是离子反应方程式;填字母还是填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化学式/物质名称5、基础较薄弱的同学,遇到计算题可以直接略过,时间充裕把所有题目检查完毕后再尝试
下计算题,不要空下!
6、不要轻易改答案!!!相信自己的第一直觉!除非边上坐了确确实实的学霸而你不小心瞟
到了
7、时间绝对充裕!!!90min时间!做题不要太着急,仔仔细细地把每一题都做好,仔细审
题、仔细审题、仔细审题!!!
8、化学不是60分及格,而是根据全省的比例划90%的过关率,或者根据题目的难易程度
划最低分数线,根据形式来看,今年题目较去年来说,难度可能有所降低。
9、考前一天晚上一定要休息好,充足的精力和高度集中的专注力才是制胜的法宝。
10、。
考前警示:中学化学之“必须”1,进入实验室必须阅读实验室的安全规则2,使用滴定管之前必须先检查是否漏水3,用容量瓶定容在距刻度线2-3厘米时必须改用胶头滴管滴加。
4,做银镜反应时,必须用沸水浴加热5,甲酸做银镜反应前,必须先用氨水使之刚好碱化6,纤维素水解后检验葡萄糖的银镜反应时,必须用 NaOH 溶液先碱化。
7,检验SO42- 时,必须先加盐酸(排除Ag+、SO32-、CO32- 等离子)再加BaCl2溶液8,量气管读数之前必须调整两边的液面相平。
9,中和滴定最后一滴变色后,必须在半分钟内不褪色才能确定终点10,用指示剂测定溶液的P H值时,溶液必须是稀溶液(氢离子浓度小于0.1mol/L)11, 保存液溴时,必须加一层水防止其挥发12, 易见光分解的氯水、银盐、浓硝酸等必须保存在棕色瓶中并置于冷暗处,13,制氯气时必须控制烧瓶内的糊状物在微沸状态14,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时,试管必须向管口倾斜,15, 制氧气用排水法收集满后,必须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16, 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后,必须先移开酒精灯稍后再停止通入氢气,17,比较两种非金属性元素的酸性强弱时,必须用各自的最高含正价含氧酸相比较,18,写化合物的电子式时,必须先区分是共价化合物还是离子化合物,19, 比较两物质的熔沸点高低时,必须先区分它们的晶体类型20, 计算溶液的溶解度,必须先确认该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21, 计算气体的体积时,必须先看是不是标准状态,22,计算用阿佛加德罗常数表示的微粒时,必须先仔细看清是指哪种微粒23, 由P H转换为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时,必须注意是不是强酸是几元强酸24,计算反应速率时,必须注意看清时间单位是什么25,物质需要酸化时,必须用硫酸而不能用盐酸或硝酸26, 实验室制Al(OH)3,必须用氨水而不能用 NaOH 溶液27,实验室配制AgNO3时,必须用蒸馏水而不能用自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