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锈油作用机理
- 格式:pdf
- 大小:827.13 KB
- 文档页数:10
轴承防锈油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近几年来,随着汽车、精密仪家电等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汽车轴承,精密机床轴承、铁路轴承、家电用轴承等轴承行业的快速发展。
轴承一般由套圈(内外圈)、滚动体(钢球和滚子)和保持架组成。
除一些特殊用的轴承是由非金属材料滚动体和保持架组成外,绝大多数轴承都是有金属材料制成的。
金属材料在大气环境中产生锈蚀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轴承生锈会影响其精度等级、缩短使用寿命,甚至导致报废、或在使用中引发事故。
因此,轴承防锈是轴承生产和使用单位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轴承锈蚀机理金属因接触周围环境物质而进行化学或电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现象统称为腐蚀。
通常把金属在大气环境中受到水分、氧气和其他腐蚀性气体等介质的影响而引起的腐蚀或变色成为锈蚀。
在轴承行业中所讲的锈蚀是指在大气环境中,轴承零件表面形成局部微电池而引起的电化学反应。
二、轴承锈蚀现象金属腐蚀按其破坏形式可分为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
△全面腐蚀是指金属表面在腐蚀介质作用下,腐蚀速度沿着金属表面扩展比向深处扩展快,腐蚀分布在整个金属表面上。
△局部腐蚀是指腐蚀在金属个别区域发生的腐蚀,主要是斑状腐蚀、陷坑腐蚀,点状腐蚀,晶间腐蚀、腐蚀破裂、表面下腐蚀等形式。
轴承一般发生局部腐蚀。
轴承在生产过程中常见的锈蚀有:片状腐蚀、蜂窝状腐蚀、黄印锈、黑印锈、黑点、以及由碰伤、划伤、磨伤引起的锈蚀。
轴承在保管和使用过程中常见的锈蚀有:●滚动轴承的金属表面由于油膜被破坏,直接沾附酸、碱溶液而引起锈蚀,以颜色不同有黄锈、红锈、黑锈等;●滚动轴承接触面在转速极慢、处于摇动或静止状态时产生摩擦磨损而引起的腐蚀或锈蚀。
三、轴承锈蚀原因分析在自然界中,绝大部分金属以各种化合物状态稳定存在。
目前,人们使用的金属都是通过冶炼或其他化学方法把金属化合物进行分解而得到的,在这一过程中,金属吸收了能量,因此,其化学能较高,较为活泼,有重新生成各种化合物的自然趋势。
金属的腐蚀反应是一个自然现象,这是金属腐蚀的热力学基础。
防锈油防锈原理一、防锈油是怎样防锈的?导致金属锈蚀的主要介质是水和氧气。
防锈油防锈,就是隔断两者与金属表面的接触,主要作用机理是:1、吸附。
防锈油能生成密制的保护膜,使锈蚀介质无法入侵到金属中。
2、置换。
防锈油在与吸附在金属表面的微量水、手汗、氧气等锈蚀介质的竞争吸附中,把它们挤出去后自己吸附到金属表面,起置换作用。
3、增溶和中和。
有的防锈添加剂对水有增溶作用,把金属表面的微量水溶解到油中,还有的防锈添加剂有一定碱性,能中和有腐蚀性的酸性介质,起到防锈作用。
二、防锈油防锈时长是多久?单纯的讲防锈油的防锈期限,会有些片面。
因为一般选择防锈油的时候,通常是根据工件的需求来确定的。
不同的防锈油的防锈周期也不一样。
例如嘉普防锈,最长防锈周期度可以达到3年。
硬模防锈防锈油的防锈周期在2年左右。
挥发型防锈油在半年到一年。
脱水防锈油防锈周期半年到一年。
防锈周期不仅同防锈油有关系,工件存放环境的不同、包装工艺不同,其防锈周期也会不一样。
现在很快要进入五六月,五六月天,孩子的脸、雨水多发季节,嘉普防锈提醒您:一定要做好金属件的防锈。
防锈原理1、溶性缓蚀剂的吸附作用金属表面是具有多个活性中心的高能晶体结构。
极易在水、氧的存在下发生电化学腐蚀。
而防锈油中的油溶性缓蚀剂是具有极性基团和较长碳氢链的有机化合物。
其极性基团依靠库仑力或化学键的作用,能定向吸附在油-金属界面形成保护膜,抗拒氧、水等腐蚀性介质向金属表面的侵入,从而大大降低锈蚀机率和速率2、防锈油的水置换和溶剂化作用防锈油中的油溶性缓蚀剂是具有不对称结构的表面活性物质,当其分子极性比水分子极性更强,与金属的亲和力比水更大时。
便可以将金属表面的水膜置换掉,从而减缓金属的锈蚀速度;当防锈剂的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防锈剂分子就会以极性基团朝里,非极性基团朝外的“逆型胶束”状态溶存于油中,吸附和捕集极性的腐蚀性物质,并将其封存于胶束之中,使之不与金属接触,起到防锈作用。
防锈油配方成分分析,技术工艺及除锈原理导读:本文详细介绍防锈油的研究背景,原理,参考配方等,本文中的配方数据经过修改,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防锈油广泛应用于金属表面防锈处理,禾川化学引进国外配方破译技术,专业从事防锈油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为防锈油相关企业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1.背景金属是现代机械工业、国防工业、石油工业以及其它部门最重要的结构材料,但它易受外界环境或介质的化学、电化学的作用引起变质或损坏,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金属腐蚀。
腐蚀是使材料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各个部门造成很大的损失。
据统计,每年由于金属锈蚀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4%,以2005年我国GDPl8.23万亿元人民币计算,我国全年因锈蚀而造成的损失至少达360亿元以上,其危害十分惊人。
为避免锈蚀,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用防锈油来保护金属制品便是目前最常见的防护方法之一。
防锈油是机电、军工和金属加工等行业必备的一种助剂,其用途是对半成品或成品进行防锈。
国外防锈油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的,并于1952年订出了完整的MIL-P-116B标准,共20个品种(即P系列),分为溶剂稀释型、防锈脂型(包括石油脂型和皂基润滑脂型)、润滑油型(包括矿物油型和合成油型)、指纹去除型、气相型等五类。
日本于1952年开始研究,在1959-1966年,根据美军规格标准制订了日本工业标准JIS,并进行了规格的系列化,即NP系列。
随后于1980年又进行了修订,将产品分为指纹去除型、普通防锈油型、溶剂稀释型、防锈脂型和气相防锈油型五大类,共16个品种。
日本防锈油脂规格是根据美军规格标准而制订的,基本上反映了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
国内防锈油脂是随着钢铁和机械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60年代开始出现产品。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制订了GB4879—85“防锈包装”标准,列出了国产防锈油的种类和指标;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参考日本J1SK2246-1980规格标准根据我国国情制订了我国的防锈油脂规格标准。
防锈油配方及成分作用防锈油,这可是个神奇的东西!咱们平时用的工具、机械,尤其是金属制品,时间一长就容易生锈,像个老爷爷,掉了不少“牙齿”。
但防锈油的出现,就像是给它们穿上了防护服,真的是救星啊!要知道,防锈油的配方就像一碗好汤,各种成分都得配得刚刚好,才能让金属保持光鲜亮丽。
咱们得说说基本成分,通常情况下,防锈油里会有矿物油。
矿物油可不是随便的油,它可是一种经过精炼的油料,能够形成一层保护膜,就像是给金属穿上了一层保护衣。
大家可能会想,哎,油不都滑溜溜的吗?对呀!正是因为它的滑溜,才能抵御水分和空气的侵蚀。
这层膜可不能小觑,它简直就是金属的“铠甲”,让生锈无处遁形。
还有一种成分,叫做添加剂。
这个可有意思了,添加剂可以分成几类,有的负责防腐,有的增强润滑,真是各司其职。
防腐剂就像是给金属打了一针疫苗,抵挡各种“细菌”的侵袭。
而润滑剂则能让金属在摩擦中游刃有余,像个身手敏捷的武林高手,不容易被磨损。
这些添加剂的组合,让防锈油的作用更加全面,真是让人感叹科技的力量。
说到防锈油,很多人脑海中可能会浮现出那种黑乎乎的、腻腻的油脂。
其实现在的防锈油,已经进化到很高的境界,甚至有些还无色无味,使用起来特别方便,完全没有了以往油腻腻的感觉,简直是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体验。
大家想象一下,家里的铁锹、铲子,或者是一些金属玩具,定期涂抹一点儿,简直就是给它们来个“SPA”,既保养了,又延长了使用寿命,何乐而不为呢?而且防锈油不仅仅是用在家里,工厂、车间,甚至是船舶、航空器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那些机械在运行时,难免会遇到摩擦、碰撞、潮湿,防锈油就像是一位默默无闻的守护者,保证它们能平安无事。
可以说,它真的是工业界的“隐形冠军”,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瓶子,背后可是蕴藏了不少科学和技术的智慧。
说到应用,其实使用防锈油也不复杂,大家平时在家里保养工具时,记得用干净的布沾一点防锈油,轻轻擦拭就行了。
轻松得很,没什么技术含量。
就像给金属朋友们上油,保养得当,它们会更加听话,使用寿命也会变得长久,简直是经济又实惠的好办法。
防锈油配方成分分析,技术工艺及除锈原理导读:本文详细介绍防锈油的研究背景,原理,参考配方等,本文中的配方数据经过修改,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防锈油广泛应用于金属表面防锈处理,禾川化学引进国外配方破译技术,专业从事防锈油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为防锈油相关企业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1.背景金属是现代机械工业、国防工业、石油工业以及其它部门最重要的结构材料,但它易受外界环境或介质的化学、电化学的作用引起变质或损坏,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金属腐蚀。
腐蚀是使材料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各个部门造成很大的损失。
据统计,每年由于金属锈蚀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4%,以2005年我国GDPl8.23万亿元人民币计算,我国全年因锈蚀而造成的损失至少达360亿元以上,其危害十分惊人。
为避免锈蚀,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用防锈油来保护金属制品便是目前最常见的防护方法之一。
防锈油是机电、军工和金属加工等行业必备的一种助剂,其用途是对半成品或成品进行防锈。
国外防锈油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的,并于1952年订出了完整的MIL-P-116B标准,共20个品种(即P系列),分为溶剂稀释型、防锈脂型(包括石油脂型和皂基润滑脂型)、润滑油型(包括矿物油型和合成油型)、指纹去除型、气相型等五类。
日本于1952年开始研究,在1959-1966年,根据美军规格标准制订了日本工业标准JIS,并进行了规格的系列化,即NP系列。
随后于1980年又进行了修订,将产品分为指纹去除型、普通防锈油型、溶剂稀释型、防锈脂型和气相防锈油型五大类,共16个品种。
日本防锈油脂规格是根据美军规格标准而制订的,基本上反映了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
国内防锈油脂是随着钢铁和机械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60年代开始出现产品。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制订了GB4879—85“防锈包装”标准,列出了国产防锈油的种类和指标;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在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参考日本J1SK2246-1980规格标准根据我国国情制订了我国的防锈油脂规格标准。
防锈油的简介\使用及发展趋势作者:葛峰来源:《群文天地》2010年第02期金属由于受温度、湿度、氧气浓度以及其它带腐蚀性气体等介质的影响下,会发生腐蚀和变色现象,也即通常所说的生锈。
为了有效避免金属生锈,最常用的方法是在金属表面覆盖各种防锈保护层,以隔绝金属表面与腐蚀性物质的接触,从而防止金属锈蚀。
正确使用防锈油脂可对金属制品起到保护作用,达到较为理想的防锈效果。
本文就防锈油的组成、性能、分类、应用和今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防锈油的简介(一)防锈油的组成及功能防锈油主要是由基础油、防锈添加剂、成膜剂等组成,其各成分的作用如下:1、基础油:作为载体,使防锈剂在基础油中均匀分散,在添加剂的共同作用下,在金属表面形成牢固致密的吸附膜,起到防锈作用。
2、防锈添加剂:防锈油之所以能对金属起保护作用,主要是添加防锈剂的缘故,因此,防锈油的性能好坏与添加剂有直接关系。
3.成膜剂:增强防锈油膜的机械强度。
(二)防锈油的分类根据用途和状态不同,目前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以下2种1、按SH/T0692-2000《防锈油》标准分类,防锈油可分为除指纹型防锈油、溶剂稀释型防锈油、脂型防锈油、润滑油型防锈油和气相防锈油共5类产品。
其中:除指纹型防锈油:主要用于除去在金属表面留下的手汗及指纹痕迹和少量水分的防锈油。
溶剂稀释型防锈油:由稀释剂、成膜剂、防锈剂组成,按溶剂种类不同,可分为石油系列溶剂、有机溶剂和水稀释3种类型;按油膜形状,又可分硬膜油和软膜油。
脂型防锈油:以凡士林和石蜡为基础,在常温下为脂状的一种防锈油,其特点是油膜厚,不易流失和挥发。
润滑油型防锈油:以基础油中加入防锈剂及抗氧防腐剂等多种添加剂组成,以防锈为主,并具有一定的润滑作用。
气相防锈油:在润滑油型防锈油基础上,加入气相缓蚀剂调制而成,主要依靠气相缓蚀剂在常温下变成气体对金属腐蚀起到抑制作用。
2、按产品防锈周期分类,防锈油可分为工序间防锈油(防锈期1~3个月)、中短期防锈油(防锈期3~6个月)、中长期封存防锈油(防锈期6~12个月)、长期封存防锈油(防锈期大于1年)共4类产品。
怎么做到工件不生锈?防锈油是怎么做到防锈的?想要工件不生锈,就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无油迹、无手汗、无灰尘杂质和切屑以及热处理盐迹等粘附物;②无锈、无腐蚀物;③充分干燥、无水分。
防锈其实,有很多种方法可以防止金属锈蚀,如采用某些不易锈蚀的合金材料、表面涂层等,而使用防锈油是普遍采用的使用方便有成本较低的一种方法。
#防锈油#使金属锈蚀的主要介质是水和氧气,防锈油防锈就是隔断这二者与金属表面的接触,其主要作用原理是:Ⅰ.吸附:有的防锈添加剂有很强的极性,能牢固的吸附在金属表面,生成密致的保护膜,使锈蚀介质无法入侵到金属中。
Ⅱ.置换:有的防锈添加剂有很强的表面能力,在与吸附在金属表面的微量水、手汗、氧气等锈蚀介质的竞争吸附中把它们挤出去后自己吸附到金属表面,起置换作用。
Ⅲ.增溶和中和:有的防锈添加剂对水有增溶作用,把金属表面的微量水溶解到油中;还有的防锈添加剂有一定碱性,能中和有腐蚀性的酸性介质,起到防锈作用。
防锈油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防锈油应避免日晒雨淋、露天存放。
不同防锈油不要混用。
避免与酸性物质和强氧化剂接触。
贮存应远离热源,严禁明火。
万一发生火灾,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石/土灭火。
泄漏在地上的防锈油脂可用木屑、黄砂吸附。
然后将吸附过油的木屑、黄砂送有资质的废弃物处理中心处理。
皮肤接触后请用中性肥皂和温水清洗。
眼睛接触后请用大量清洁水冲洗,必要时再就医。
吞服有害,远离食品放置。
如大量食入,送医院救治。
钢铁材料该怎么除锈?不伤金属基材的除锈剂怎么选?无油防锈是什么?为什么汽车零件和精密零件用无油防锈?防锈包装材料有哪些?如何预防铸造件的浮锈和生锈问题?铸造件6个月的无油防锈不锈钢为什么也会生锈呢?不锈钢加工应该如何防锈?。
【关键字】分析防锈油配方成分分析,技术工艺及除锈原理导读:本文详细介绍防锈油的研究背景,原理,参考配方等,本文中的配方数据经过修改,如需更详细资料,可咨询我们的技术工程师。
防锈油广泛应用于金属表面防锈处理,禾川化学引进国外配方破译技术,专业从事防锈油成分分析、配方还原、研发外包服务,为防锈油相关企业提供一整套配方技术解决方案。
1.背景金属是现代机械工业、国防工业、石油工业以及其它部门最重要的结构材料,但它易受外界环境或介质的化学、电化学的作用引起变质或损坏,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金属腐蚀。
腐蚀是使材料破坏的主要形式之一,对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的各个部门造成很大的损失。
据统计,每年由于金属锈蚀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2%~4%,以2005年我国GDPl8.23万亿元人民币计算,我国全年因锈蚀而造成的损失至少达360亿元以上,其危害十分惊人。
为避免锈蚀,人们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方法,用防锈油来保护金属制品便是目前最常见的防护方法之一。
防锈油是机电、军工和金属加工等行业必备的一种助剂,其用途是对半成品或成品进行防锈。
国外防锈油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美国首先发展起来的,并于1952年订出了完整的MIL-P-116B标准,共20个品种(即P系列),分为溶剂稀释型、防锈脂型(包括石油脂型和皂基润滑脂型)、润滑油型(包括矿物油型和合成油型)、指纹去除型、气相型等五类。
日本于1952年开始研究,在1959-1966年,根据美军规格标准制订了日本工业标准JIS,并进行了规格的系列化,即NP系列。
随后于1980年又进行了修订,将产品分为指纹去除型、普通防锈油型、溶剂稀释型、防锈脂型和气相防锈油型五大类,共16个品种。
日本防锈油脂规格是根据美军规格标准而制订的,基本上反映了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
国内防锈油脂是随着钢铁和机械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60年代开始出现产品。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制订了GB4879—85“防锈包装”标准,列出了国产防锈油的种类和指标;北京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在调查和分析的根底上,参考日本J1SK2246-1980规格标准根据我国国情制订了我国的防锈油脂规格标准。
压力表阻尼油的计算公式阻尼油又称防锈油、防锈油、消泡剂,是用来防止化学介质中某些固体或液体表面的老化,减少或防止化学介质对物质所产生的腐蚀。
是化工设备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材料。
它通过各种化学反应达到与溶剂相容的目的。
在某些情况下需要添加阻尼液来保证压力表的正常工作,而且还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其功能是通过改善泵的性能、减轻油在泵内及泵轴上所产生的振动,降低泵内和周围介质之间的压力差来抑制振动,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一、作用机理它能抑制力在油泵内的传递。
油和水有一定的相容性。
因为水、油有一定的粘度较小,对热稳定性要求不高。
但是,油中水含量越多,油中的粘度越大,所以油越难凝固成液体;如果水中杂质含量较多时,则油膜易破裂;如果水中杂质含量较少时,则油会比较稳定或不易凝固。
另外由于水与油相混合形成溶液,较大时,其水分子与油相混合后会分散形成气泡。
气泡之间不断作着伸缩运动:气泡所受的横向力和竖向力所产生的横向力和竖向力同时作用于空气产生了气泡对液体产生阻尼。
1、提高工作温度。
由于油的表面张力高,因此它的耐高温性能好,并具有良好的低温抗氧化能力。
如果将其加热到100℃左右,可使粘度减小1~2个数量级。
这是因为在高温下水分子会膨胀和破裂,使粘度增大。
这是由于温度效应:油在100℃之间加热后膨胀或破裂产生大量气泡,使其在低温时膨胀或破裂,从而起到缓冲作用。
温度是油保持良好工作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2、减少振动。
减振作用可以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从而降低设备所产生的振动。
可以使润滑油不易变质、油中离子交换容量增加、离子交换膜层厚度增大、渗透系数降低、粘度增大。
提高润滑油的溶解度与抗粘附性,减少油间传递距离。
可以提高机械加工精度以及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和延长产品使用寿命3、减小密封表面的摩擦损失。
对于某些要求有较大的密封面的零件,如液压泵上用的轴承式密封面和联接油泵采用的螺钉式密封面时,则在工作过程中需使用较大的摩擦系数。
防锈油的作用和特性
信息类别:工业润滑油-专家论文发布时间:2007-12-22 浏览量:61 精品推荐:普通
防锈剂的作用是在金属表面形成牢固的吸附膜,以抑制氧及水特别是水对金属表面的接触,使金属不致锈蚀。
润滑剂中主要用于工业润滑油和金属加工冷却润滑液、金属防护油等。
作为添加剂的防锈剂,必须对金属有充分的吸附性和对油的溶解性,因此防锈剂均由很强的极性基和适当的亲油基组成。
目前使用较广、效果较好的有以下几类:磺酸盐(磺酸钙、磺酸钠和磺酸钡)、羧酸及其盐类(十二烯基丁二酸、环烷酸锌、N-油酰肌氨酸十八胺盐)、有机磷酸盐类、咪唑啉盐、酯型防锈剂(羊毛脂及羊毛脂皂、司苯-60或80、氧化石油脂)、杂环化合物(苯并三氮唑)、有机胺类等。
水溶性防锈剂主要有:亚硝酸钠、重铬酸钾、磷酸三钠、磷酸氢二铵、苯甲酸钠、三乙醇胺等。
一、防锈油之作用:
1.具有一定粘度或称度,附着金属表面形成坚硬或柔软之连续薄膜,使与空气及水隔离防止钢铁或非铁金属之生锈。
2.各种防锈油均属短期防锈性质,防锈期间可达五年左右,但如重新使用机械时,随时均可用煤油或去渍油将防锈膜洗除,此为有别于永久防锈用之防锈漆。
二、防锈油应具备之特性:
1.油膜或防锈油内极性成份容易附着于金属表面。
2.应能在指定情况下防止主锈。
3.防锈油膜应易于以溶剂洗除。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防锈油的基本原理和制备方法。
2. 掌握防锈油的制备过程及操作技巧。
3. 分析不同配方对防锈油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防锈油是一种用于金属制品防锈的润滑油,主要由基础油、极压添加剂、抗氧剂、防锈剂等组成。
其原理是利用基础油的润滑作用,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防止金属表面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分等发生反应,从而起到防锈作用。
三、实验材料1. 基础油:机油、柴油等。
2. 极压添加剂:氯化石蜡、磷酸酯等。
3. 抗氧剂:抗氧剂1010、抗氧剂168等。
4. 防锈剂:石油磺酸钡、油酸钡等。
5. 实验仪器:油浴锅、搅拌器、温度计、移液管、容量瓶、锥形瓶等。
四、实验步骤1. 配制基础油溶液:将基础油加入锥形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极压添加剂,搅拌均匀。
2. 添加抗氧剂:在基础油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抗氧剂,搅拌均匀。
3. 添加防锈剂:在基础油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防锈剂,搅拌均匀。
4. 调节油浴锅温度:将油浴锅加热至60-80℃,保持恒温。
5. 将基础油溶液倒入油浴锅中,用搅拌器搅拌30分钟。
6. 待基础油溶液冷却至室温后,用移液管取出一定量的溶液,加入容量瓶中。
7. 将溶液在室温下静置24小时,观察防锈效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防锈效果:经过24小时的静置,发现加入防锈剂的溶液表面形成了一层薄膜,而未加入防锈剂的溶液表面则无变化,说明防锈剂对防锈油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2. 抗氧化性能:通过测定防锈油的氧化诱导期,发现加入抗氧剂的溶液氧化诱导期延长,说明抗氧剂对防锈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
3. 极压性能:通过测定防锈油的极压性能,发现加入极压添加剂的溶液极压性能显著提高,说明极压添加剂对防锈油具有较好的极压性能。
六、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防锈油的制备方法及操作技巧。
2. 防锈剂、抗氧剂、极压添加剂等对防锈油的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3. 防锈油在金属制品的防锈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防锈油原理一、引言防锈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金属表面保护的化学品,其主要作用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防止金属与空气、水等物质接触而发生氧化反应,从而达到防锈的目的。
本文将从防锈油的原理、组成和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二、防锈油的原理1. 阻止空气和水进入金属表面防锈油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薄膜,可以有效地隔离空气和水等物质对金属表面的侵蚀,从而达到防锈的目的。
2. 抑制电化学反应由于金属在接触空气或水时会发生电化学反应,导致金属表面发生氧化或腐蚀。
而防锈油中含有抑制剂,可以抑制电化学反应发生,减少金属表面的损伤。
3. 形成保护膜防锈油中含有吸附剂和胶体颗粒等物质,在涂覆到金属表面后可以形成一种保护膜,防止金属表面与空气、水等物质接触,从而达到防锈的目的。
三、防锈油的组成1. 基础油基础油是防锈油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作用是提供润滑和保护作用。
不同种类的基础油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
2. 抗氧化剂抗氧化剂是一种能够抑制氧化反应发生的物质,可以延长防锈油的使用寿命。
3. 抑制剂抑制剂可以抑制金属表面的电化学反应,减少金属表面的损伤。
常用的抑制剂包括磷酸盐、亚磷酸盐等。
4. 吸附剂和胶体颗粒吸附剂和胶体颗粒可以在涂覆到金属表面后形成一种保护膜,防止金属表面与空气、水等物质接触。
常用的吸附剂包括脱脂棉、硅酸盐等;常用的胶体颗粒包括纳米二氧化钛、纳米氧化铝等。
5. 溶剂溶剂是将各种组分混合在一起的介质,可以使防锈油涂布到金属表面上。
常用的溶剂包括石油醚、丙酮等。
四、防锈油的应用1. 防锈油可以广泛应用于金属制品的保护,如机械零件、汽车零部件、钢材等。
2. 防锈油可以作为金属加工液的添加剂,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3. 防锈油还可以作为清洗剂使用,清洗金属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物,保持金属表面光洁度和亮度。
五、总结防锈油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金属表面保护的化学品,其主要作用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薄膜,防止金属与空气、水等物质接触而发生氧化反应,从而达到防锈的目的。
防锈油的种类和作用
一、防锈油的作用
①、具有一定的粘度,附着金属表面形成坚硬或柔软之连续薄膜,使与空气及水隔离防止钢铁或非铁金属之生锈。
②、各种防锈油均属短期防锈性质,防锈期间可达五年左右,但如重新使用机械时,随时均可用有机溶剂将防锈油膜清洗,此为有别于永久性防锈用的防锈漆。
二、防锈油的种类
①、溶剂型薄层防锈油,经多数企业的各种不同工艺进行生产性应用,证明对产品具有良好的防锈效果,同时易涂覆,色泽浅亮,溶剂挥发少,用量省,为厚层防锈油的三分之一以下,故节约了生产成本的三分之二以上,可用于室内工序间防锈,也可以用于包装封存防锈,另有脱水型防锈油,可保证在长时间内不生锈。
②、在溶剂稀释型防锈油或超薄层防锈油中加入某些油溶性蜡,可以获得含腊的防锈保护膜,也称之为蜡膜防锈油,它能明显的提高油膜的抗盐雾和耐大气性能。
然而,常温下蜡是固态或半固态,在油品中极易析出,影响油品的外观和质量,甚至难以获得理想的防锈效果,因此,寻找油溶性较好,能明显改善防锈性的蜡是获得稳定性好、成膜均匀含蜡防锈油的关键。
蜡膜防锈油是由成膜剂、高效缓蚀剂和基础油组成的一种溶剂型稀释型防锈油。
与其它类型的的防锈油相比,蜡膜油膜具有油膜薄、防锈性好、涂层美观等特点。
③、以水为溶剂的水溶性防锈油不含芳香烃、铅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生产中无三废排放,防锈效果也较理想,这种防锈油易涂、易除,用在封存零件防锈上,可用自来水清洗。
另外,还有凡士林防锈油、气相防锈油、防锈袋等产品在部分行业中发挥作用,但是防锈油的防锈效果与整个生产工艺、清洗、包装及温度、湿气、大气污染等条件密切相关,把防锈油当成万能的是不切实际的。
防锈油及其分类
1、防锈油
防锈油是由基础油、油脂性缓蚀剂和辅助添加剂等组成的一种混合物。
基础油通常是具有如下两种功能:一是添加剂的载体;二是与缓蚀剂一道在金属表面形成定向吸附层,增强缓蚀剂分子吸附层的密集性。
油溶性缓蚀剂主要以三种状态存在于基础油中:
(1)一部分在金属表面形成定向吸附层,其中极性基团朝向金属面,非极性集团朝向基础油,阻止有害物质对金属表面的侵蚀;
(2)另一部分以分子状态溶于基础油中,随时补充和修复金属表面的缓蚀剂吸附层;
(3)还有一部分以胶束状态分散于基础油中,一方面补充分散状态的缓蚀剂分子的消耗,另一方面捕集从金属表面置换下来的水分、汗液等有害物质,将其溶于胶束中,增强防锈油的防锈性;
(4)为了满足防锈油、脂的某些性能或使用要求,通常还需加入抗氧化剂、助溶剂、乳化剂、成膜剂、消泡剂等。
2、分类
按SH/T 0692—2000行业标准中规定,将防锈油分为五大类:
(1)除指纹型防锈油(置换型防锈油)
(2)溶剂型防锈油①硬膜防锈油②软膜防锈油③水置换型防锈油
(3)脂型防锈油
(4)润滑油型防锈油
(5)气相防锈油
本文由营口康如科技有限公司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