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安规》 (3)
- 格式:docx
- 大小:62.77 KB
- 文档页数:7
新版安全规程复习题(变电所某些)一、填空题1、电气作业人员对《安规》应每年考试(一)次,因故间断电气工作持续(3)个月以上者,应重新学习《安规》,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2、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危险因素)、(防范办法)及事故紧急解决办法。
3、电气作业人员应具备必要安全生产知识,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
4、雷雨天气,需要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并不准接近(避雷器)和(避雷针)。
5、运营中高压设备如必要进行中性点接地点断开工作时,应先建立有效(旁路接地)才可进行断开工作。
6、倒闸操作时,发令人和受令人应先互报单位和姓名,发布指令全过程和听取指令报告时双方都要(录音)并做好记录。
7、装设高压熔断器,应戴(护目镜)和(绝缘手套)。
8、一张工作票中,(工作票签发人)、(工作负责人)和工作允许人三者不得互相兼任。
工作负责人可以填写工作票。
9、在运营中高压设备上工作,分为三类:(所有停电工作)(某些停电工作)(不断电工作)10、在高压设备上工作,应至少由(两)人进行,并完毕保证安全(组织办法)和(技术办法)11、电气设备操作后位置检查应以设备(实际位置)为准。
12、单人操作时不得进行(登高)或登杆操作。
13、工作票一份应保存在工作地点,由(工作负责人)收执;另一份由(工作允许人)收执,按值移送。
14、一种工作负责人只能发给一张工作票,工作票上所列工作地点,以一种(电气连接某些)为限。
15、保证电气设备上安全工作组织办法有(工作票制度);(工作允许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
16、不断电工作是指工作自身不需要停电并且没有偶尔触及(导电某些)危险。
17、在发生人身触电事故时,为了急救触电人,可以不经允许,即行断开关于设备(电源),但事后应及时报告(调度)和上级部门。
18、雨天操作室外高压设备时,绝缘棒应有(防雨罩),还应穿(绝缘靴)。
1.新版《安规》规定了从事电力生产的热力和机械作业的人员在生产现场或工作中的基本安全工作要求。
适用于从事电力生产的所有人员和进入电力生产现场的有关人员。
3.各级领导人员不应发出违反安全规定的命令。
工作人员接到违反安全规定的命令,应拒绝执行。
4.厂房等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必须定期进行检查,结构应无倾斜、裂纹、风化、下塌、腐蚀的现象,门窗及锁扣应完整,化妆板等附着物固定牢固。
5.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品,高噪音以及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污染的设备、设施、场所,在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应远离人员聚集场所。
6.工作场所必须设有符合规定照度的照明。
主控制室、重要表计、主要楼梯、通道等地点,必须设有事故照明。
工作地点应配有应急照明。
高度低于 m的电缆夹层、隧道应采用安全电压供电。
7.室内的通道应随时保持畅通,地面应保持清洁。
8.所有楼梯、平台、通道、栏杆都应保持完整,铁板必须铺设牢固。
铁板表面应有纹路以防滑跌。
在楼梯的始级应有明显的安全警示。
9.门口、通道、楼梯和平台等处,不准放置杂物;电缆及管道不应敷设在经常有人通行的地板上;地板上临时放有容易使人绊跌的物件(如钢丝绳等)时,必须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
当过道中存在高度低于2m的物件时,必须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
地面有油水、泥污等,必须及时清除,以防滑跌。
10.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必须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盖板。
在检修工作中如需将盖板取下,必须设有牢固的临时围栏,并设有明显的警告标志。
临时打的孔、洞,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状。
11.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必须装设不低于1050mm高的栏杆和不低于100mm高的脚部护板。
离地高度高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不应低于1200mm。
如在检修期间需将栏杆拆除时,必须装设牢固的临时遮栏,并设有明显警告标志。
并在检修结束时将栏杆立即装回。
原有高度1000mm或1050mm的栏杆可不作改动。
12.所有高出地面、平台,需经常操作的阀门,必须设有便于操作,牢固的梯子或平台。
安规标准细则3 IEC/EN61558-1/2-6安规标准细则⼆, 电⽓间隙及爬电距离2,对于开关电源1, L-N 间须⾄少满⾜基本绝缘2, 保险丝两引脚间需⾄少满⾜基本绝缘3, 初次级电路之间,光藕初次级之间,变压器初次级之间(含初级绕组/初级PIN/初级铜箔对次级绕组/次级PIN/次级铜箔),Y电容初次级间均需满⾜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初级带电部件同外壳外部可触及部位间需满⾜最少1.0mm的穿透绝缘或满⾜双重绝缘/加强绝缘要求参考IEC61558-1 table 13,C1,D1,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需满⾜以下要求(⼯作电压以250V AC 或354V峰值计算):基本绝缘/附加绝缘: 电⽓间隙CL:2*1.1..mm Min, 爬电距离2.5*1.1 mm Min双重绝缘/加强绝缘: 电⽓间隙CL:4*1.1..mm Min, 爬电距离5.0*1.1 mm Min备注1, 电⽓间隙同爬电距离可⽤插⼊法计算备注2, 产品的污染等级以等级2计算三,⾼压及绝缘要求1,⾼压⼊法计算后为3547V AC.(参考IEC61558-1 表8)b, 到倍频倍压测试---产品空载连接到倍频倍压电路5分钟,测试过程中产品⾼压仍需满⾜要求3, 电⽓绝缘---IP20产品需承受20-30度/95%湿度条件下的湿度处理48⼩时---其它类型产品通常需承受40度/95%湿度条件下的湿度处理168⼩时四,正常温升(通常带满载进⾏测试)1, 测试电压测试电压为电源额定电压最⼤值的1.06倍2,测试频率为50HZ3, 环境温度最⼤的环境温度为25度或⽣产商指定的更⼤值4, 通常使⽤时的最⾼允许温度,见以下表15,正常温升测试的接收标准测试过程中,温度保险丝及电流保险丝不允许动作,零部件温度不得超出表1的要求,测试后产品需⽴即通过⾼压测试.六,异常测试(通常带满载进⾏测试,,有⾄少⼀个电⼦零件组成的电路均需进⾏零件的开路及短路测试)1, 测试电压测试电压为电源电压的+/-6%2,测试频率为50HZ3, 环境温度通常⽤室温4,测试⽅法a)开路或短路半导体零件和电容(满⾜安规认证的Y电容不必进⾏短路测试,光藕的两个电路间不必进⾏短路测试,⼩于15W的低功率电路中的零件不必进⾏零件的开路或短路测试), b) 组合电路的内部进⾏开路或短路测试5, 异常测试的接收标准异常测试过程中不允许:---有⽕焰释放---发出⾦属融化物---释放出有危害量的有毒⽓体或易燃⽓体---零件温度超过表3的要求异常测试后不允许出现:---⾼压失败---不允许接触到危险电压(超过35V( peak)a.c.或60V DC的电压属于危险电压)表3:短路或过载条件下的最⼤温度值6,变压器过载测试a)固有保护变压器需进⾏输出绕组短路测试b)有不可复位的或不可替换的温度保险丝的⾮固有短路保护变压器需进⾏过载测试,测试电流从额定电流开始以5%的步长进⾏增加,直致温度保险丝动作,然后⽤另⼀个样板进⾏95%的能持续⼯作的最⼤负载电流进⾏测试过载测试过程中不允许:---有⽕焰释放---发出⾦属融化物---释放出有危害量的有毒⽓体或易燃⽓体---零件温度超过表3的要求过载测试后不允许出现:---⾼压失败---不允许接触到危险电压(超过35V( peak)a.c.或60V DC的电压属于危险电压)c)⽆危害时变压器需对3个样品进⾏1.06倍的额定电压输⼊,带1.5倍的额定负载(如果1.5倍的额定负载⽆法实现,则⽤最⼤负载)进⾏测试,直致变压器达到稳定状态或开路测试后:---测试指能接触到的变压器外壳部位,温度不得超过175度---产品⽀撑件温度不得超过125度---变压器不允许释放⽕焰,熔化物,或绝缘物料的熔化滴七, 危险带电部件,接触电流---可接触到的电压不得超过35V( peak)a.c.或60V DC---按照附页J测得的接触电流(⽤U1和U2表⽰)对于AC值不得超过U1=35V峰值且U2不得超过0.35V 峰值;对于DC值不得超过U1=1.0V⼋, 变压器空载输出电压负载输出电压要求---空载输出电压不得超过50V AC 或120V DC---输出电压偏差:<U(空载)-U(满载)>/U(满载)需满⾜表101:表101-输出电压偏差九, 机械要求1,可移动设备的冲击测试对有外壳的变压器⽤满⾜IEC 68-2-63的弹簧锤对产品最脆弱的部分施加0.5+/-0.05焦尔的能量冲击3次,施加冲击前产品的固定螺丝的⼒矩调⾄2/3.2,滚筒试验,插脚扭⼒测试, 插脚拉⼒测试直插式可移动设备需承受---滚筒试验50次(产品质量⼩于等于250克时); 滚筒试验25次(产品质量⼤于250克时),执⾏测试时DC线需剪短⾄10CM---0.4Nm插脚扭⼒测试---产品完成70度/1⼩时的热测试后每个插脚需进⾏1分钟的拉⼒测试,拉⼒要求见表5备注1: 3个产品完成滚筒试验后产品的电⽓间隙及爬电距离仍需满⾜要求⼦句26.1的要求,此外产品不得出现⾼压失败及电冲击危害备注2: 插脚扭⼒测试和拉⼒测试需在⼀个新样品上进⾏,完成测试后插脚的位移不得超过1mm.3,产品对排插的附加⼒矩0.25Nm最⼤4, 防尘放⽔等级要求及II类设备要求---额定输出不超过200V A的可移动变压器放尘等级⾄少需IP20---不防⽔的产品IPX0,必须在说明书上标⽰英⽂及德⽂的”indoor use only”---额定输出不超过630V A的可移动变压器必须为CLASS II5, 电源线及外部连接线的相关要求a, 电源线长度及等级要求移动式变压器, 区别于直接装在插座上的, 要提供2 –4⽶长度的电源线(于输⼊端接⼊电源的连接软线), 导体截⾯积0.5mm2的软线除外.DC线的长度⽆特别要求.变压器IPX0级的电源线级别须为H05系列, 总重量⼩于3公⽄的, 电源线级别不能低于H03VV-F.连接Class I变压器的电源线, 要有绿/黄颜⾊的芯线⽤于接地.c,变压器接线在使⽤时经常移动的, 要进⾏摇摆测试, 条件如下:负重: 10N (线材截⾯积超过0.75mm2的); 5N(线材截⾯积不超过0.75mm2)⾓度: 左右各45°, 通过90°为1个⾏程频率: 每分钟60个⾏程20000(Z类不可拆线式); 10000(X, 或Y类可拆线式)⾏程数:备注: 圆线摇⾄⾏程数的⼀半时, 要转90°⾓; 扁线没有此规定.判定: 测试后导体间不能有短路产⽣, 单股导体断线率不能⼤于10%, 导体不能从端⼦处松脱, 护线尾不允许松脱, 线尾或线的损害导致不符合安规的情况不允许出现, 导体不能被刺穿绝缘导致导体可接触.d,线材吊拉⼒测试(对DC线和AC线均适⽤)按下表所列拉⼒值, 施加25次, 每次1秒, 之后线材上施加相应扭矩1分钟, 线材位移1mm.IEC/EN61558-2-7(玩具变压器)特别要求1, 额定输出电压不得⽽知超过24V AC 或33V DC,空载输出电压不得超过33V AC或46V DC且空载输出电压不得⽽知超过满载输出电压的2倍2, 额定输出不得超过200V A,额定输出电流不得超过10A3, 玩具变压器必须是CLASS II设备,且铭牌上必须标⽰玩具变压器标志(⼩车符号)4,在正常温升及异常测试条件下, ⾦属外壳的外部温度不得超过50度, ⾮⾦属外壳的外部温度不得超过60度5,玩具变压器的防尘登记⾄少为IP40,室外使⽤的玩具变压器的防⽔放尘等级⾄少为IP67 6,玩具变压器的机械要求在IEC/EN61558-1的基础上还需进⾏4个边及4个脚的撞击测试和40CM⾼的跌落测试10次.7,不允许⽤耦合器作为玩具变压器的输⼊部件。
新版电气《安规》试题库(公共部分)一、填空题1.为加强电力生产,规范各类工作人员的行为,保证、和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制定本规程。
(答案:现场管理、人身、电网、设备)2.作业现场的和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应、。
(答案:生产条件、安全设施、合格、齐备)3.经常有人工作的场所及施工车辆上宜配备,存放,并应指定专人经常、或。
(答案:急救箱、急救用品、检查、补充、更换)4.现场使用的应合格并符合有关要求。
(答案:安全工器具)5.各类作业人员应被告知其和存在的、防范措施及。
(答案:作业现场、工作岗位、危险因素、事故紧急处理措施)6.各类作业人员应接受相应的和,经考试合格上岗。
(答案:安全生产教育、岗位技能培训)7.作业人员对本规程应考试一次。
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以上者,应重新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答案:每年、3个月)8.新参加电气工作的人员、实习人员和临时参加劳动的人员,应经过后,方可下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并且不得工作。
(答案:安全知识教育、单独)9.任何人发现有违反本规程的情况,应,经纠正后才能恢复作业。
各类作业人员有权拒绝和;在发现直接危及、和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或者在采取后撤离作业场所,并立即报告。
(答案:立即制止、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人身、电网、设备、停止作业、可能的紧急措施)10.在试验和推广、、、的同时,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经本单位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答案: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11.本规程适用于运用中的、、、和上工作的人员。
(答案:发、变、输、配电、用户电气设备)12.35KV电气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为,110KV电气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为,10KV 电气设备不停电时的安全距离为。
(答案:1m、1.5m、0.7m)13.10、20、35KV配电装置的裸露部分在跨越人行过道或作业区时,若导电部分对地高度分别小于、、,该裸露部分的和须装设护网。
1.新版《安规》规定了从事电力生产的热力和机械作业的人员在生产现场或工作中的基本安全工作要求。
适用于从事电力生产的所有人员和进入电力生产现场的有关人员。
各级领导人员不应发出违反安全规定的命令。
工作人员接到违反安全规定的命令,应拒绝执行。
4.厂房等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必须定期进行检查,结构应无倾斜、裂纹、风化、下塌、腐蚀的现象,门窗及锁扣应完整,化妆板等附着物固定牢固。
5.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品,高噪音以及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污染的设备、设施、场所,在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应远离人员聚集场所。
6.工作场所必须设有符合规定照度的照明。
主控制室、重要表计、主要楼梯、通道等地点,必须设有事故照明。
工作地点应配有应急照明。
高度低于2.5 m的电缆夹层、隧道应采用安全电压供电。
7.室内的通道应随时保持畅通,地面应保持清洁。
8.所有楼梯、平台、通道、栏杆都应保持完整,铁板必须铺设牢固。
铁板表面应有纹路以防滑跌。
在楼梯的始级应有明显的安全警示。
9.门口、通道、楼梯和平台等处,不准放置杂物;电缆及管道不应敷设在经常有人通行的地板上;地板上临时放有容易使人绊跌的物件(如钢丝绳等)时,必须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
当过道中存在高度低于2m的物件时,必须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
地面有油水、泥污等,必须及时清除,以防滑跌。
10.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必须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盖板。
在检修工作中如需将盖板取下,必须设有牢固的临时围栏,并设有明显的警告标志。
临时打的孔、洞,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状。
11.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必须装设不低于1050mm高的栏杆和不低于100mm高的脚部护板。
离地高度高于20m 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不应低于1200mm。
如在检修期间需将栏杆拆除时,必须装设牢固的临时遮栏,并设有明显警告标志。
并在检修结束时将栏杆立即装回。
原有高度1000mm或1050mm的栏杆可不作改动。
新版安规(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一、背景电力设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
为保障电力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国家制定并不断完善安全规程和标准。
其中,新版安规是一个重要的出版物,旨在对电力设备的安全技术进行规范。
本文主要介绍新版安规在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内容。
二、内容1. 安全要求新版安规对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安全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
其中,包括对设备的绝缘、接地、防雷以及标志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对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维护保养、检测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以确保电力设备得以安全稳定运行。
2. 设备空间根据新版安规的规定,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的设备布置要求空间符合安全、通畅、方便维护、修复和安装的整体目标。
特别是电气设备空间的分布须合理,便于运维人员进行操作和检修。
同时,设备的高度和水平要符合标准要求,以保证设备的结构稳定和安全。
3. 电缆支架电缆支架的稳定性对于安全运行十分重要。
新版安规对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中电缆支架的要求包括材料、结构、安装等等多个方面。
同时,也对电缆支架的检查和维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确保电缆的安全性。
4. 端子箱端子箱是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电器系统的正常运行。
新版安规对端子箱在设计和安装时要求对不同电器系统进行区分,确保不同电器系统不会相互干扰,保证电器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5. 绝缘材料绝缘材料对于电器系统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新版安规对绝缘材料的要求包括耐热、耐电击、防潮、防腐蚀等多个方面。
同时,新版安规还对绝缘材料的选型和使用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说明。
三、新版安规对于变电站和发电厂电气部分的安全要求进行了详细和规范的规定。
必须严格遵守和执行这些规定,保障电器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
同时,还需不断更新和完善安全规定,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电力设备环境和技术要求。
1.新版《安规》规定了从事电力生产的热力和机械作业的人员在生产现场或工作中的基本安全工作要求。
适用于从事电力生产的所有人各级领导人员不应发出违反安全规定的命令。
工作人员接到违反安全规定的命令,应拒绝执行。
4.厂房等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必须定期进行检查,结构应无倾斜、裂纹、风化、下塌、腐蚀的现象,门窗及锁扣应完整,化妆板等附着物固定牢固。
5.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品,高噪音以及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污染的设备、设施、场所,在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应远离人员聚集场所。
6.工作场所必须设有符合规定照度的照明。
主控制室、重要表计、主要楼梯、通道等地点,必须设有事故照明。
工作地点应配有应急照明。
高度低于2.5 m的电缆夹层、隧道应采用安全电压供电。
7.室内的通道应随时保持畅通,地面应保持清洁。
8.所有楼梯、平台、通道、栏杆都应保持完整,铁板必须铺设牢固。
铁板表面应有纹路以防滑跌。
在楼梯的始级应有明显的安全警示。
9.门口、通道、楼梯和平台等处,不准放置杂物;电缆及管道不应敷设在经常有人通行的地板上;地板上临时放有容易使人绊跌的物件(如钢丝绳等)时,必须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
当过道中存在高度低于2m的物件时,必须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
地面有油水、泥污等,必须及时清除,以防滑跌。
10.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必须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盖板。
在检修工作中如需将盖板取下,必须设有牢固的临时围栏,并设有明显的警告标志。
临时打的孔、洞,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状。
11.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必须装设不低于1050mm高的栏杆和不低于100 mm高的脚部护板。
离地高度高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不应低于1200mm。
如在检修期间需将栏杆拆除时,必须装设牢固的临时遮栏,并设有明显警告标志。
并在检修结束时将栏杆立即装回。
原有高度1000mm或1050mm的栏杆可不作改动。
12.所有高出地面、平台1.5m,需经常操作的阀门,必须设有便于操作,牢固的梯子或平台。
IEC/EN61558-1/2-6安规标准细则二, 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2,对于开关电源1, L-N 间须至少满足基本绝缘2, 保险丝两引脚间需至少满足基本绝缘3, 初次级电路之间,光藕初次级之间,变压器初次级之间(含初级绕组/初级PIN/初级铜箔对次级绕组/次级PIN/次级铜箔),Y电容初次级间均需满足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初级带电部件同外壳外部可触及部位间需满足最少1.0mm的穿透绝缘或满足双重绝缘/加强绝缘要求参考IEC61558-1 table 13,C1,D1,基本绝缘,附加绝缘,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需满足以下要求(工作电压以250V AC 或354V峰值计算):基本绝缘/附加绝缘: 电气间隙CL:2*1.1..mm Min, 爬电距离2.5*1.1 mm Min双重绝缘/加强绝缘: 电气间隙CL:4*1.1..mm Min, 爬电距离5.0*1.1 mm Min备注1, 电气间隙同爬电距离可用插入法计算备注2, 产品的污染等级以等级2计算三,高压及绝缘要求1,高压入法计算后为3547V AC.(参考IEC61558-1 表8)b, 到倍频倍压测试---产品空载连接到倍频倍压电路5分钟,测试过程中产品高压仍需满足要求3, 电气绝缘---IP20产品需承受20-30度/95%湿度条件下的湿度处理48小时---其它类型产品通常需承受40度/95%湿度条件下的湿度处理168小时四,正常温升(通常带满载进行测试)1, 测试电压测试电压为电源额定电压最大值的1.06倍2,测试频率为50HZ3, 环境温度最大的环境温度为25度或生产商指定的更大值4, 通常使用时的最高允许温度,见以下表15,正常温升测试的接收标准测试过程中,温度保险丝及电流保险丝不允许动作,零部件温度不得超出表1的要求,测试后产品需立即通过高压测试.六,异常测试(通常带满载进行测试,,有至少一个电子零件组成的电路均需进行零件的开路及短路测试)1, 测试电压测试电压为电源电压的+/-6%2,测试频率为50HZ3, 环境温度通常用室温4,测试方法a)开路或短路半导体零件和电容(满足安规认证的Y电容不必进行短路测试,光藕的两个电路间不必进行短路测试,小于15W的低功率电路中的零件不必进行零件的开路或短路测试), b) 组合电路的内部进行开路或短路测试5, 异常测试的接收标准异常测试过程中不允许:---有火焰释放---发出金属融化物---释放出有危害量的有毒气体或易燃气体---零件温度超过表3的要求异常测试后不允许出现:---高压失败---不允许接触到危险电压(超过35V( peak)a.c.或60V DC的电压属于危险电压)表3:短路或过载条件下的最大温度值6,变压器过载测试a)固有保护变压器需进行输出绕组短路测试b)有不可复位的或不可替换的温度保险丝的非固有短路保护变压器需进行过载测试,测试电流从额定电流开始以5%的步长进行增加,直致温度保险丝动作,然后用另一个样板进行95%的能持续工作的最大负载电流进行测试过载测试过程中不允许:---有火焰释放---发出金属融化物---释放出有危害量的有毒气体或易燃气体---零件温度超过表3的要求过载测试后不允许出现:---高压失败---不允许接触到危险电压(超过35V( peak)a.c.或60V DC的电压属于危险电压)c)无危害时变压器需对3个样品进行1.06倍的额定电压输入,带1.5倍的额定负载(如果1.5倍的额定负载无法实现,则用最大负载)进行测试,直致变压器达到稳定状态或开路测试后:---测试指能接触到的变压器外壳部位,温度不得超过175度---产品支撑件温度不得超过125度---变压器不允许释放火焰,熔化物,或绝缘物料的熔化滴七, 危险带电部件,接触电流---可接触到的电压不得超过35V( peak)a.c.或60V DC---按照附页J测得的接触电流(用U1和U2表示)对于AC值不得超过U1=35V峰值且U2不得超过0.35V 峰值;对于DC值不得超过U1=1.0V八, 变压器空载输出电压负载输出电压要求---空载输出电压不得超过50V AC 或120V DC---输出电压偏差:<U(空载)-U(满载)>/U(满载)需满足表101:表101-输出电压偏差九, 机械要求1,可移动设备的冲击测试对有外壳的变压器用满足IEC 68-2-63的弹簧锤对产品最脆弱的部分施加0.5+/-0.05焦尔的能量冲击3次,施加冲击前产品的固定螺丝的力矩调至2/3.2,滚筒试验,插脚扭力测试, 插脚拉力测试直插式可移动设备需承受---滚筒试验50次(产品质量小于等于250克时); 滚筒试验25次(产品质量大于250克时),执行测试时DC线需剪短至10CM---0.4Nm插脚扭力测试---产品完成70度/1小时的热测试后每个插脚需进行1分钟的拉力测试,拉力要求见表5备注1: 3个产品完成滚筒试验后产品的电气间隙及爬电距离仍需满足要求子句26.1的要求,此外产品不得出现高压失败及电冲击危害备注2: 插脚扭力测试和拉力测试需在一个新样品上进行,完成测试后插脚的位移不得超过1mm.3,产品对排插的附加力矩0.25Nm最大4, 防尘放水等级要求及II类设备要求---额定输出不超过200V A的可移动变压器放尘等级至少需IP20---不防水的产品IPX0,必须在说明书上标示英文及德文的”indoor use only”---额定输出不超过630V A的可移动变压器必须为CLASS II5, 电源线及外部连接线的相关要求a, 电源线长度及等级要求移动式变压器, 区别于直接装在插座上的, 要提供2 –4米长度的电源线(于输入端接入电源的连接软线), 导体截面积0.5mm2的软线除外.DC线的长度无特别要求.变压器IPX0级的电源线级别须为H05系列, 总重量小于3公斤的, 电源线级别不能低于H03VV-F.连接Class I变压器的电源线, 要有绿/黄颜色的芯线用于接地.c,变压器接线在使用时经常移动的, 要进行摇摆测试, 条件如下:负重: 10N (线材截面积超过0.75mm2的); 5N(线材截面积不超过0.75mm2)角度: 左右各45°, 通过90°为1个行程频率: 每分钟60个行程20000(Z类不可拆线式); 10000(X, 或Y类可拆线式)行程数:备注: 圆线摇至行程数的一半时, 要转90°角; 扁线没有此规定.判定: 测试后导体间不能有短路产生, 单股导体断线率不能大于10%, 导体不能从端子处松脱, 护线尾不允许松脱, 线尾或线的损害导致不符合安规的情况不允许出现, 导体不能被刺穿绝缘导致导体可接触.d,线材吊拉力测试(对DC线和AC线均适用)按下表所列拉力值, 施加25次, 每次1秒, 之后线材上施加相应扭矩1分钟, 线材位移1mm.IEC/EN61558-2-7(玩具变压器)特别要求1, 额定输出电压不得而知超过24V AC 或33V DC,空载输出电压不得超过33V AC或46V DC且空载输出电压不得而知超过满载输出电压的2倍2, 额定输出不得超过200V A,额定输出电流不得超过10A3, 玩具变压器必须是CLASS II设备,且铭牌上必须标示玩具变压器标志(小车符号)4,在正常温升及异常测试条件下, 金属外壳的外部温度不得超过50度, 非金属外壳的外部温度不得超过60度5,玩具变压器的防尘登记至少为IP40,室外使用的玩具变压器的防水放尘等级至少为IP67 6,玩具变压器的机械要求在IEC/EN61558-1的基础上还需进行4个边及4个脚的撞击测试和40CM高的跌落测试10次.7,不允许用耦合器作为玩具变压器的输入部件。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一、填空1.新版《安规》规定了从事电力生产的热力和机械作业的人员在生产现场或工作中的基本安全工作要求。
适用于从事电力生产的所有人员和进入电力生产现场的有关人员。
2.电力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3.各级领导人员不应发出违反安全规定的命令。
工作人员接到违反安全规定的命令,应拒绝执行。
4.厂房等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必须定期进行检查,结构应无倾斜、裂纹、风化、下塌、腐蚀的现象,门窗及锁扣应完整,化妆板等附着物固定牢固。
5.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品,高噪音以及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污染的设备、设施、场所,在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前提下,应远离人员聚集场所。
6.工作场所必须设有符合规定照度的照明。
主控制室、重要表计、主要楼梯、通道等地点,必须设有事故照明。
工作地点应配有应急照明。
高度低于 m的电缆夹层、隧道应采用安全电压供电。
7.室内的通道应随时保持畅通,地面应保持清洁。
8.所有楼梯、平台、通道、栏杆都应保持完整,铁板必须铺设牢固。
铁板表面应有纹路以防滑跌。
在楼梯的始级应有明显的安全警示。
9.门口、通道、楼梯和平台等处,不准放置杂物;电缆及管道不应敷设在经常有人通行的地板上;地板上临时放有容易使人绊跌的物件(如钢丝绳等)时,必须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
当过道中存在高度低于2m的物件时,必须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
地面有油水、泥污等,必须及时清除,以防滑跌。
10.工作场所的井、坑、孔、洞或沟道,必须覆以与地面齐平的坚固盖板。
在检修工作中如需将盖板取下,必须设有牢固的临时围栏,并设有明显的警告标志。
临时打的孔、洞,施工结束后,必须恢复原状。
11.所有升降口、大小孔洞、楼梯和平台,必须装设不低于1050mm高的栏杆和不低于100mm高的脚部护板。
离地高度高于20m的平台、通道及作业场所的防护栏杆不应低于1200mm。
如在检修期间需将栏杆拆除时,必须装设牢固的临时遮栏,并设有明显警告标志。
并在检修结束时将栏杆立即装回。
原有高度1000mm或1050mm 的栏杆可不作改动。
12.所有高出地面、平台,需经常操作的阀门,必须设有便于操作,牢固的梯子或平台。
13.楼板、平台应有明显的允许荷载标志。
14.禁止利用任何管道、栏杆、脚手架悬吊重物和起吊设备。
15.在楼板和结构上打孔或在规定地点以外安装起重滑车或堆放重物时,必须事先经过本单位相关技术部门的审核许可。
16.禁止在工作场所存储易燃物品,例如:汽油、煤油、酒精等。
运行中所需小量的润滑油和日常使用的油壶、油枪,必须存放在指定地点的储藏室内。
17.生产厂房应备有带盖的铁箱,以便放置擦拭材料(抹布和棉纱头等),用过的擦拭材料应另放在废棉纱箱内,含有毒有害工业油品的废弃擦拭材料,应设置专用箱收集,定期清除。
18.所有高温的管道、容器等设备上都应有保温,保温层应保证完整。
当环境温度在25℃时,保温层表面的温度不宜超过50℃。
19.油管道不宜用法兰盘连接。
在热体附近的法兰盘,必须装金属罩壳。
热管道或其他热体保温层外必须再包上金属皮。
如检修时发现保温有渗油,应更换保温。
20.油管道的法兰、阀门以及轴承、调速系统等应保持严密不漏油。
如有漏油现象,应及时修好, 漏油应及时拭净。
21.生产厂房内外的电缆,在进入控制室、电缆夹层、控制柜、开关柜等处的电缆孔洞,必须用防火材料严密封闭。
并沿两侧一定长度上涂以防火涂料或其他阻燃物质。
22.主控室、化验室等必要场所应配备急救箱,应根据生产实际存放相应的急救药品,并指定专人经常检查、补充或更换。
23.应根据生产场所、设备、设施可能产生的危险、有害因素的不同,分别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24.企业必须对所有新员工进行厂(公司)、车间(部门)、班组(岗位)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告知作业现场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并按本部分和其他相关安全规程的要求,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调整岗位人员,在上岗前必须学习本部分的有关部分,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5.对外来参观人员,必须进行现场危险有害因素的告知,并在有关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现场。
对外来临时参加现场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本部分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现场参加指定的工作,开始工作前必须向其介绍现场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26.与热力和机械相关的工作人员应按本部分每年考试一次。
中断工作连续3个月以上者,必须重新学习本部分,并经考试合格后,方能恢复工作。
27.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具备必要的安全救护知识,应学会紧急救护方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法、窒息急救法、心肺复苏法等,并熟悉有关烧伤、烫伤、外伤、气体中毒等急救常识。
28.使用易燃物品(如乙炔、氢气、油类、天然气、煤气等)的人员,必须熟悉这些物质的特性及防火防爆规则。
29.使用有毒危险品(如氯气、氨、汞、酸、碱)的人员,必须熟悉这些物质的特性及应急处理常识,防止不当施救。
30.使用有放射性物质(如钴、铯)的人员,必须熟悉放射防护及应急处理常识。
31.油漆作业时,应保持现场通风良好,工作人员戴口罩或防毒面具,现场应做好防火措施。
32.任何人进人生产现场(办公室、控制室、值班室和检修班组室除外),必须戴好安全帽。
33.冬季室外作业,应做好防寒措施。
34.工作服、专用防护服,个人防护用品应根据产品说明或实际情况定期进行更换。
35.禁止在转动中的机器上装卸和校正皮带,或直接用手往皮带上撒松香等物品。
36.禁止在运行中清扫、擦拭和润滑机器的旋转和移动的部分,严禁将手伸入栅栏内。
清拭运转中机器的固定部分时,严禁戴手套或将抹布缠在手上使用。
只有在转动部分对工作人员没有危险时,方可允许用长嘴油壶或油枪往油盅和轴承里加油。
37.禁止在栏杆上、管道上、靠背轮上、安全罩上或运行中设备的轴承上行走和坐、立,如必需在管道上坐、立才能工作时,必须做好安全措施。
38.设备异常运行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时,应停止设备运行,在停止运行前除必要的运行、维护人员外,其他人员不准接近该设备或在该设备附近逗留。
39.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有良好的接地装置。
使用中不应将接地装置拆除或对其进行任何工作。
40.任何电气设备上的标示牌,除原来放置人员或负责的运行值班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不准移动。
41.不准靠近或接触任何有电设备的带电部分,特殊许可的工作,应执行标准DL 40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中的有关规定。
42.严禁用湿手去摸触电源开关以及其他电气设备。
43.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不完整或带电部分外露时,应立即找电气人员修好,否则不准使用。
不准使用破损的电源插头插座。
44.敷设临时低压电源线路,应使用绝缘导线。
架空高度室内应大于,室外应大于4m,跨越道路应大于6m。
严禁将导线缠绕在护栏、管道及脚手架上。
45.厂房内应合理布置检修电源箱。
电源箱箱体接地良好,接地、接零标志清晰,分级配置漏电保安器,宜采用插座式接线方式,方便使用。
46.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使触电人脱离电源,并进行急救。
如在高空工作,抢救时必须采取防止高处坠落的措施。
47.使用工具前应进行检查,严禁使用不完整的工具。
48.大锤和手锤的锤头应完整,其表面应光滑微凸,不应有歪斜、缺口、凹人及裂纹等缺陷。
大锤及手锤的柄应用整根的硬木制成,且头部用楔栓固定。
楔栓宜采用金属楔,楔子长度不应大于安装孔的三分之二。
锤把上不应有油污。
严禁戴手套或用单手抡大锤,使用大锤时,周围不准有人靠近。
49.用凿子凿坚硬或脆性物体时(如生铁、生铜、水泥等),必须戴防护眼镜,必要时装设安全遮栏,以防碎片打伤他人。
凿子被锤击部分有伤痕不平整、沾有油污等,不准使用。
50.锉刀、手锯、木钻、螺丝刀等的手柄应安装牢固,没有手柄的不准使用。
51.使用前必须检查砂轮片,应无裂纹等缺陷。
首次使用的砂轮片应检查其额定转速与砂轮机转速相匹配,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树脂和橡胶结合剂砂轮片存贮一年后必须经回转试验,合格者方可使用。
砂轮片磨损到原半径的三分之一时必须更换。
砂轮片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应碰撞坚硬的物体。
砂轮片应远离油脂、水或其他溶剂。
52.使用手持切割机应遵守的有关规定,操作人员必须戴好头盔或防护面罩,现场应设置围栏或设置警告标志,禁止无关人员逗留。
53.电气工器具应由专人保管,每6个月测量一次绝缘,绝缘不合格或电线破损的不应使用。
手持式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采用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应有接头。
54.不熟悉电气工器具使用方法的工作人员不准擅自使用。
使用中发生故障,应立即找专业人员修理。
55.严格使用I类电气工具。
使用外壳为金属材料的电动工具时,应戴绝缘手套。
使用电动工具时,必须同时使用漏电保安器。
漏电保安器应进行定期试验检查。
56.电气工器具的电线不应接触热体,不应放在潮湿的地上,经过通道时必须采取架空或套管等其他保护措施,严禁重载车辆或重物压在电线上。
57.使用塑料外壳的电气工器具应防止碰、磕以免损坏外壳,且严禁与汽油及其他有机溶剂接触。
58.使用电气工具时,不应提着电气工具的导线或转动部分。
在梯子上使用电气工具,应做好防止感电坠落的安全措施。
工作中离开工作场所、暂停作业或遇到临时停电应立即切断电气工具的电源。
59.使用电钻等电气工具时必须戴绝缘手套。
装卸钻头应在断电情况下进行,装卸钻头不应用锤子或其他金属敲击,严禁手持工件进行钻孔。
60.在金属容器内和狭窄场所工作时,必须使用24V以下的电气工具,或选用Ⅱ类手持式电动工具。
必须设专人不间断地监护,监护人可以随时切断电动工具的电源。
电源联接器和控制箱等应放在容器外面、宽敞、干燥场所。
61.严禁用手掌推压钉管,严禁将枪口对人。
62.不熟悉气、风动工具使用方法和修理方法的工作人员,不准擅自使用或修理气、风动工具。
63.在梯子或移动平台上使用风动工具,必须将梯子或平台固定牢固。
64.禁止使用氧气瓶等高压气源作为风动工具的气源。
65.火力发电厂在生产设备、系统上工作,需要将设备、系统停止运行或退出备用,由运行值班人员采取断开电源、隔断与运行设备联系的热力系统时,对检修设备进行消压、吹扫等任何一项安全措施的检修工作,应使用热力机械工作票。
66.火力发电厂在热控电源、通讯、测量、监视、调节、保护等涉及DCS、联锁系统及设备上的工作;需要将生产设备、系统停止运行或退出备用的,使用热控工作票。
67.工作票应使用统一格式,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但不得删减。
68.工作票一式两份,检修人员手执一份,运行人员留存一份。
69.各单位应每年对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入、工作票签发入进行安全规程、运行和检修规程的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的,经厂(公司)领导批准,予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