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初中生物中考考点必背(完整打印版)
- 格式:pdf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27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全盘点(2020版)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认识生物一、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二、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一、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生物圈中的生物: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6.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
一、环境对生物的影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空气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1、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一、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
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发展。
左:简单初中生(jd100cz) 中:简单好家长(jd100jz) 右:扫码领取名师视频课2020 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一、生物的七大特征★★★(口诀:需呼吸,需营养,还能繁殖与生长,代谢废物要排出,细胞单位病毒殊,遗传变异普遍性,遇到刺激能反应)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吸收现成的有机物。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为排尿、出汗、呼出气体等,植物以落叶、枯枝的形式带走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如“惊弓之鸟”、“望梅止渴”、“飞蛾补火”等,对于植物来说,如向日葵的向光性、“红杏出墙”、植物根的向地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孔雀开屏。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生物,能繁殖后代,但不具有细胞结构。
二、调查★1.调查时,先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当调查范围较大时可采用抽样调查。
2.调查的步骤: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路线——调查——归类——整理。
三、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四、探究实验★★★1.六个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例如,在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土壤湿度,据此设计两种不同的环境:干燥和潮湿(形成对照),其他条件都保持相同,例如光设置为鼠妇喜欢的阴暗环境。
附加:1.要保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是由探究的因素(变量)引起的,就要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
2.鼠妇的数目不能太少,目的是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2020生物初中会考必背知识点2020年生物会考必备知识点一、生物的七大特征生物的生存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吸收有机物。
生物可以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通过排尿、出汗、呼出气体等方式排出废物,植物则以落叶、枯枝的形式带走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如“惊弓之鸟”、“望梅止渴”、“飞蛾补火”等。
对于植物来说,如向日葵的向光性、“红杏出墙”、植物根的向地性。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孔雀开屏。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生物,能繁殖后代,但不具有细胞结构。
二、调查在进行调查时,先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当调查范围较大时,可采用抽样调查。
调查的步骤包括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路线、调查、归类和整理。
三、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按照生活环境,生物可以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按照用途,生物可以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四、探究实验在进行探究实验时,需要经过六个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例如,在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需要设计两种不同的环境:干燥和潮湿(形成对照),其他条件都保持相同,例如光设置为鼠妇喜欢的阴暗环境。
要保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是由探究的因素(变量)引起的,就要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
鼠妇的数目不能太少,目的是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2.细胞通过生长和分裂使得细胞体积增大和数量增多,细胞分化则形成了各种组织。
3.人体和动物的四大组织是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而植物则有五种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分生组织和机械组织。
初中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总结1.细胞-细胞是生物构成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根据是否有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分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两者结构上有一些差异,如植物细胞拥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2.细胞器-线粒体是细胞内的能量工厂,进行细胞呼吸和产生ATP。
-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葡萄糖和氧气。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参与蛋白质合成和分泌。
-溶酶体是进行细胞消化的细胞器,具有膜结构,能分解各种物质。
-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包括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合成等。
3.细胞分裂-有丝分裂是生物体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过程,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等阶段。
-并行分裂是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没有核膜和纺锤体参与。
-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进行的特殊的细胞分裂,用于生殖和遗传变异。
4.遗传-DNA是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细胞核中以染色体的形式存在。
-遗传物质通过DNA的复制和传递实现遗传。
-遗传信息是通过基因来传递的,基因是决定一个性状的分子单位。
-遗传的规律包括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包括基因的隐性和显性、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等)和染色体遗传规律(包括连锁性、性别决定等)。
5.生物进化-生物进化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并不断演化出新物种的过程。
-进化的推动力包括遗传变异(突变)、遗传漂变、基因流动和自然选择等。
-进化的证据包括化石记录、生物地理分布、同源结构和生物化学等。
6.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生物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一个整体,包括生物群落和其所处的非生物环境组成。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群落、生物种类、生态位和食物链等。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能量逐级转化和损失。
-生态系统中共生关系、食物关系和生态平衡等概念也需要了解。
7.植物生长和发育-植物组织包括表皮、导管组织、机械组织和分生组织等。
-植物的生长是由细胞分裂和细胞伸长两个过程共同完成的。
-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点总结(完整版)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点总结(完整版)初中生地会考是对同学们学习的一种总结,那么你知道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有哪些吗。
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初中生物会考复习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一、认识生物1、生物:是有生命的个体。
区分:生物和非生物:“活的”2、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特征)除此外还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都能进行呼吸(3)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5)有遗传和变异;(6)能生病、老化和死亡;(7)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8)有严整有序的结构。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3、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生物圈(举例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这些条件包括: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环境)。
2、环境对生物的影响(1)生态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2)生态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
另一类是生物因素:(植物、动物、微生物)或(竞争关系、捕食关系、互助关系等)或(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3、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能举例说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1)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可以理解成变得环境怎么样啦):①有利的一面:如蚯蚓改良土壤,森林净化空气。
②有害的一面:蝗虫啃食庄稼,蚊蝇传播疾病(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可以理解成生物为了适应环境它怎么样啦):例如:青蛙冬眠(温度);仙人掌的叶退化为刺(水分)等。
适应方式:保护色、拟态、警戒色、假死或自残等三、生物学1、生物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调查、实验、分析等,但主要方法是实验法。
2、实验法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其中①制定计划要注意变量和设置对照组,②任何探究活动的开始都是提出问题的。
初中生物会考重点知识点归纳一、生物和生物圈。
1. 生物的特征。
-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如动物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出气体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带走一部分废物)。
-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受到触碰会合拢叶片,动物逃避敌害等)。
-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种子的萌发、蘑菇的生长、动物的繁殖等)。
-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如种瓜得瓜体现遗传,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变异)。
-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 生态系统。
- 组成成分。
- 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
- 生物部分:- 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
- 消费者:主要是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
- 分解者:主要是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 食物链和食物网。
-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
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如草→兔→狐。
- 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许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反之越弱。
例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草原生态系统强。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 显微镜的使用。
- 取镜和安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厘米左右处,略偏左。
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动遮光器,选用较大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一个明亮的圆形视野。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点总结pdf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包括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2. 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中央大液泡等结构,而动物细胞则没有细胞壁和叶绿体。
3.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内含遗传物质DNA。
4. 细胞质是细胞内充满的半流体物质,其中包含许多细胞器。
5.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是细胞的外层屏障。
二、生物的分类1. 生物可以根据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分类。
2. 生物分类等级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3. 人类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人种。
三、遗传与进化1. 遗传是指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并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
2.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它的结构像一个螺旋形的梯子。
3. 进化是生物种类逐渐演变的过程,由自然选择和遗传变异驱动。
4. 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
四、生态系统1. 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它们所在的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组成的一个整体。
2.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其基本功能。
3. 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至关重要。
五、植物的生长发育1. 植物的生长从种子开始,经过发芽、生长和开花结果等阶段。
2. 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制造出养分的过程。
3. 植物的六大器官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六、动物的生长发育1. 动物的生命周期包括受精卵、幼体和成体等阶段。
2. 动物的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
3. 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七、人体健康与营养1. 人体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2. 合理膳食和均衡营养对维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3. 常见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肥胖症等,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关。
八、微生物的世界1. 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它们的大小和结构各不相同。
2.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分解有机物、固氮等。
2020 生物会考必背知识点一、生物的七大特征★★★(口诀:需呼吸,需营养,还能繁殖与生长,代谢废物要排出,细胞单位病毒殊,遗传变异普遍性,遇到刺激能反应)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从外界吸收现成的有机物。
2.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为排尿、出汗、呼出气体等,植物以落叶、枯枝的形式带走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如“惊弓之鸟”、“望梅止渴”、“飞蛾补火”等,对于植物来说,如向日葵的向光性、“红杏出墙”、植物根的向地性。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孔雀开屏。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是生物,能繁殖后代,但不具有细胞结构。
二、调查★1.调查时,先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当调查范围较大时可采用抽样调查。
2.调查的步骤: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路线——调查——归类——整理。
三、生物的分类★★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
2.按照生活环境,将生物划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
3.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四、探究实验★★★1.六个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例如,在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土壤湿度,据此设计两种不同的环境:干燥和潮湿(形成对照),其他条件都保持相同,例如光设置为鼠妇喜欢的阴暗环境。
附加:1.要保持实验结果的不同只是由探究的因素(变量)引起的,就要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
2.鼠妇的数目不能太少,目的是避免偶然性,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3.实验结果只取最后一次时间的结果,此外,计算全班各组最后一次结果的平均值或者一个小组多次重复实验的结果求平均值,目的是减少误差,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汇编主题1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Ⅱ)(1)除病毒外,所有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2)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
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质-具有流动性,内有各种细胞器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控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液泡-有细胞液,内含各种色素、营养物等线粒体-呼吸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光合作用的场所(3)细胞小,需要借助于显微镜观察。
观察细胞的材料需要薄而透明,可以制作为临时装片。
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有擦→ 滴→取→展→盖→染。
2.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Ⅱ)包括单细胞植物(如衣藻)和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眼虫等),可以在一个细胞内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如衣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3.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生物体的不同组织(1)细胞分裂指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首先是细胞核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例如核膜消失、出现丝状的染色体等,随后细胞核一分为二;最后细胞质也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一份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每一份中含一个细胞核。
草履虫的结构进行的生命活动纤毛运动表膜呼吸口沟、食物泡营养伸缩泡和收集管排泄(2)细胞分化即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发生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结果即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组织。
4.绿色开花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Ⅰ)(1)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细胞→组织→器官→绿色开花植物体(2)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主题2生物与环境5.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Ⅰ)(1)环境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2)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3)生物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互助和斗争)和种间关系(捕食、竞争、寄生、共生等)6.生态系统的组成(Ⅱ)(1)生态系统是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