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教学设计【部编语文 七年级上册资源池】
- 格式:docx
- 大小:25.94 KB
- 文档页数:2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阅读、朗诵文学作品,体会文学的精神魅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重难点)2.了解文学社团,激发学生鉴赏文学、以文会友的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当你顺利学完中学语文课本的几个单元后,你是否被文学的魅力所深深打动?在广袤的文学世界里,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情感使人着迷,令人陶醉。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之《文学部落》。
让我们进行一次关于文学的探究活动,叩响文学的大门,展翅翱翔于文学的广阔天地之中。
活动一:感受文学的魅力1.解读名言,了解文学内涵文学就像炉中的火一样,我们从人家借得火来,把自己点燃,而后传给别人,以致为大家所共同。
——(法)福楼拜我压根儿对文学没什么认识,不知道什么是文学,自己想自己写。
说实在文学的认识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没有什么标准,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标准。
——王朔2.共读诗歌,思考文学意义《人,诗意的栖居》作者:德国古典浪漫派诗歌的先驱荷尔德林如果人生纯属辛劳,人就会仰天而问:难道我所求太多以至无法生存?是的。
只要良善和纯真尚与人心相伴,人就会欣喜地拿神性来度测自己。
神莫测而不可知?神湛若青天?我宁愿相信后者。
神本是人的尺规。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这块大地之上。
3.听读故事,感受文学价值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叶嘉莹她一生中的大多数时候确实无处可逃。
1945年,中国进入全面抗战第八年。
敌寇占领下的北平,人们吃又酸又臭的混合面,穿打补丁的旧衣裳。
师生在课堂上用诗句相互慰勉。
顾随在课堂上将雪莱《西风颂》里的诗句“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改写成中文诗句“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叶嘉莹模仿顾随的风格,用这两句诗写成了一阕《踏莎行》。
她要把“自己亲自体会到的古典诗歌里边美好、高洁的世界”告诉年轻人,她希望能把这扇门打开,让大家能走进去,把不懂诗的人接到里面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一. 教材分析《文学部落》是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分析和评价,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多种文学形式,既有古代文学作品,也有现代文学作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各种文学形式的特点,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文学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能力还不够成熟。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储备有限,对于一些文学作品可能存在理解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各种文学形式的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情趣。
3.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的文学兴趣,培养阅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
2.各种文学形式的特点。
3.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文学作品,让学生了解各种文学形式的特点。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激励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文学作品,包括诗歌、散文、小说等。
2.制作课件,展示文学作品和文学形式的特点。
3.准备讨论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学作品,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组文学作品,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作品属于哪种文学形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3.操练(10分钟)教师挑选一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文学形式的特点。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思辨,了解栏目设置的总体要求;2、通过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确定专栏的主要内容,感知名著的魅力。
3、能理解一本完整的刊物需要包含的各个板块要素,合作设计一份详细的班刊策划书,做好创建班刊的前期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了文化部落的综合性学习,万向初中710班的同学筹划创设自己的班刊,遇到了一些困难,希望同学们帮忙解决。
二、牛刀初试,设计刊名1、通过课件展示班刊编辑部收到的刊名投稿,请同学读一读,想一想,选择其中最喜欢的刊名,并说明理由。
迎曦励行逐梦少年足迹我们青葵朝露野雏菊(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2、通过分析探究刊名的共性,总结出刊名取名时应注意的要求。
参考:简洁明了,朗朗上口;具有文学性(有诗意);内涵丰富(有象征意味);积极向上,符合中学生形象;创新创意等3、教师小结,明确并展示刊名评价标准表,可视情况自评、互评。
三、眼观六路,设置栏目1、出示适合设置在班刊中的栏目名称,2、给出“时事热评”和“幽你一默”两个栏目的取舍问题,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引导学生对栏目设置标准加以思考。
出示具体内容(PPT显示)3、教师小结:一份好的刊物,既要有广度,又有深度;既有可读性,又兼顾趣味性。
4、出示栏目设置评价表四、合作探讨,优化内容1、设置情境,在规定情境中,深入探讨“名著推介”栏目。
2、关于《朝花夕拾》中的“成长”小组自选任务,合作探究,并以思维导图呈现探究成果,并由一位同学分享展示。
A、鲁迅的童年趣事B、纷呈的人物形象C、穿越时空的对话学生小组合作,教师逐一引导。
学生展示成果,教师点评3、教师小结五、完善细节,班刊初成1、班刊初具雏形,但仍需完善各个细节,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的刊物阅读体验中去思考。
参考:封面卷首语目录编委成员插图呈现方式多样化(纸质、电子)宣传途径六、课堂总结,班刊创建的意义不仅是文学上的提升,更是一次学科的实践检验。
我们在实践中成长,在成长中实践。
《文学部落》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成立不同的文学部落,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合作品质。
2.领略文学之美,培养学生书面与口头表达的能力。
3.学会做摘录式读书笔记。
◎课前准备:1.成立文学部落。
分组前,教师可根据所读作品的特点确定相应的组別,也可根据对学生阅读兴趣及问题点的调查了解来确定组别。
例如,通过问卷、讨论等情况来确定组別,使分组更加合理,以便交流活动有效地开展。
(1)部落组别: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童话。
(2)部落成员:由师生共同参与决定。
学生自愿加入感兴趣的部落,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配。
选举产生部落酋长。
(3)部落名称:由部落成员集体商议决定。
要求贴近自己所选定的文学样式,朗朗上口,响亮易记。
2.完成部落任务。
让部落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明确的任务,通过承担互补或互联的任务,使部落成员间形成积极的相互促进的合作关系。
(1)填写一张阅读卡片。
指导学生如何做摘录式读书笔记,和学生一起制作阅读摘录卡。
部落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选择相应的文学作品,广泛阅读,筛选确定具体篇目,填写阅读卡片。
阅读摘录卡注:对于刚上七年级的同学来说,阅读感悟应不限字数,可长可短。
随着年级的升高,可以逐渐提高要求。
(2)选定一篇诵读作品。
部落内部选定一位或几位同学参加班级诵读比赛。
篇目在本部落文学体裁范围内自定,要求积极健康,内涵丰富,适于诵读。
(3)完成一个表演剧本。
全员参与。
结合本部落文学作品特色,改编(或原创)一个表演剧本,参加班级表演大赛。
诗歌部落的剧本,可以创作一个故事,将几首诗自然地嵌入故事中。
(4)写好一份发言稿。
各部落领取发言任务:介绍本部落最欣赏的一位作家。
介绍本部落最喜欢的一部作品。
部落内部选定两位同学参加班级发言交流。
注:要鼓励全体部落成员贡献智慧,对表演剧本、发言稿、课件进行认真地修改。
3.聘请专家评委。
聘请语文教研组的老师担任评委。
在与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制订各项评分标准,并交由评委老师审核。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导学目标】1.组织读书写作交流会,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2.布置文学角,创立班刊,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丰富学生人生体验,提高学生审美品位。
【课时计划】2课时教法指导:指导活动一:读书写作交流会1.教师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书籍,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书体会。
2.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赛诗会、征文、课本剧等活动。
3.教师给学生做文字方面的专题讲座。
4.教师指导学生每月或每个学期开展兴趣小组交流会。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字是交流的工具。
文学博大精深,浩如烟海,而我们接触的往往是网络、游戏、电影、电视等“快餐食品”,时间久了,我们的欣赏水平就降低了,审美品位庸俗了,文学才是真正润泽我们心灵的营养品。
今天我们将组建属于自己的文学部落,来分享文学带给我们的诗意与美。
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活动一读书写作交流会。
(一)活动指导1.文学兴趣小组不定期开展读书和写作的交流活动。
每次活动设立不同的主题,例如大家同读一本书,做读书交流;每人为大家介绍一本自己最喜欢的书,分享自己最新的一篇文学创作,并请同学互评,等等。
2.活动形式多样化,要发挥各小组的特点。
如诗歌组用赛诗会的方式来组织写作交流,戏剧组用改编课本剧的方法来进行读书交流等。
各小组还可邀请老师作为特约指导,举办一些相关专题的文学讲座。
注意用拍照、录像、录音等形式记录小组的活动情况,以便展示成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3.全班定期举办文学兴趣小组的活动交流会,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活动成果展示给其他组别的同学,品评鉴赏,议论交流,激发同学们对各类文学作品的兴趣。
(二)活动要求正式场合的发言,要准备充分,满怀自信,克服胆怯心理。
讲话时,声音要洪亮,要准确,有地方口音的同学,平时可以多听广播,多看电视,多和发音标准的人进行交流。
要注意语言规范,不用或少用方言土语,避免使用生僻字造词语。
(三)学生展示交流活动二布置文学角。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总体构思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活动前指导,活动中帮助,组织好活动结果的展示,其他事情放手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自主设计采风计划,进行采风实践和成果展示,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搜集整理写作素材的能力。
⊙过程设计【教法学法】作为第二课堂开展的活动,应该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体,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教学流程】(一)活动前指导1、全班分为四个小组,每组十人左右,由学生民主推举出小组长,由小组决定文学采风的地点和形式。
下面推荐几种形式:(1)景点采风法:如果学校附近有旅游景点,可在景点设免费茶水供应点,询问游客所知道的俚语、传说、民间歌谣等等,因为旅游的人一般都有空闲时间,而且来自不同的地区,这样就可以从他们那里比较容易收集到更为广泛地域的资料。
还可以向当地导游询问有关景点的传说或者神化故事。
(2)农村采风法:即深入某农村,寻找比较有空闲的老人,询问他们知道的民歌、民谣、传说、谚语、歇后语等等。
一般来说,年岁较大的人都有比较丰富的阅历,而且比较乐意和年轻人交流,所以这种方法一般可以收集到很多有价值的资料。
(3)亲族采风法:每个学生都可以面向自己熟悉的人进行一次文学采风活动,向自己家中的长辈,收集有关家族的传说、故事,当然,还可以收集他们所熟知的俚语、歇后语等。
(4)工厂采风法:如果当地有比较大的外来人口聚居地,比如工厂、集市等,可以选择一个比较空闲的时间段,去调查来自不同地区的民歌、传说等。
(5)民族采风法:如果当地有少数民族聚居,可以去了解少数民族的传说、民歌等。
我国绝大多数民族都有很多动人的民间故事、民歌等,只要有耐心,一定可以收集到比较满意的资料。
2、根据小组决定的地点和形式,决定出去进行活动的时间,比较远的地方,须利用假期,就近的场所,可以利用双休日。
3、小组长写好具体活动的计划,计划内容要包括活动的地点、时间、方式、分工等,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备好录音机、照相机等设施,如果去较远地点,还要注意带好行李。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筹建文学兴趣小组,自主阅读并做摘录式读书笔记,开展读书交流会等活动,在活动中提升组织能力。
2.选定班级文学角主题,并与同学进行文学角活动策划,负责任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策划中提升创造力。
3.了解文学刊物的编辑方法,学习如何设计班级刊物,包括班刊名、目录、板块内容,在合作中提升团队意识。
【教学重点】筹建文学兴趣小组,自主阅读并做摘录式读书笔记,开展读书交流会等活动,在活动中提升组织能力。
【教学难点】选定班级文学角主题,并与同学进行文学角活动策划,负责任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策划中提升创造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我们都学过朱熹的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把读书喻为往水塘里注水,比喻深刻恰当。
人之所学,好比一个水塘,如果没有活水的注人,不但会腐,还会有干涸的一天,这也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
文学即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今天让我们一起筑就属于我们班的文学部落。
设计意图:用学生熟知的诗句导入,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引入本节课的内容。
二、活动展示(一)读书感悟互分享过渡:同学们,我们上周成立了文学小组,相信大家都找都了志同道合的同伴,这种欣喜如鲸向海,似归鸟投林。
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文学部落,感受文学带给我们的诗意和美,分享成长带给我们的快乐。
首先分享的是诗歌小组,他们将为我们带来集体诗朗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正式分享之前,老师提几点发言须知。
∙在正式场合发言,要准备充分,满怀自信,克服胆怯心理。
∙讲话时,声音要洪亮,发音要清晰。
尽量说普通话,有地方口音的同学,平时可以多听广播,多看电视,多和发音标准的人进行交流。
∙要注意用语规范,不用或少用方言土语,避免使用生造词语。
1.成果展示(1)诗歌朗诵预设: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设计意图:通过诗歌审美体验,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
陈荔教学设计之《文学部落》综合性学习(七上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综合实践活动一、活动目标读书:检阅学生在小学阶段到七年级期间的阅读量;评书:通过学生分享的阅读心得,了解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方向;做书:创建班刊,栏目分类,分组评选优秀的文章,按照班刊栏目分类选稿,组建班刊。
二、活动准备读书:每位同学在课前准备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评书:在课堂上,在小组里,分享自己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做书:全班推选出五六名同学组成班刊编辑部,由编辑部向全班同学征集班刊的名称,确定班刊形式、栏目设置等。
三、导语设计人生如书,有些人留下的是一部隽永的经典名著,有些人留下的是一部平淡的生活纪实。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青春时代,都曾有过远大的理想,但最终如愿以偿实现自己理想的人,都是有明确的方向、正确的方法以及坚韧不拔的毅力的人。
我们可以通过书中的人、事,去寻找适合自己特长的发展方向,来今早确定自己的人生规划。
那我们就从我们喜欢的每一本书开始……四、活动过程:1.教师明确本次活动的学习任务:向学生介绍本次综合性学习中需阅读、理解和搜集的资料,活动的目的,学习的程序。
(1)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包括前言、后记,查找有关作者资料以及本部作品的相关评价。
老师要关注同主题、同作家和同时期的相关作品,以及与教材内容的关联。
(2)通过活动,能够结合选材、构思、人物、主题或语言等方面,初步了解文学鉴赏的一般方法,学会做摘录式读书笔记,并且尝试进行剧本、诗歌、对联、评论、仿写、续写等多种样式的文学创作。
(3)学习中由个体自主阅读到分组创作交流,丰富阅读体验,拓展阅读思维。
【设计意图】明确阅读任务,指导学生围绕语文素养提升制定具体活动目标和计划。
2.有效合理地分组。
分组前,老师可根据所读作品的特点确定相应的组别,也可根据对学生阅读兴趣及问题点的调查了解来确定组别。
例如,通过问卷、讨论、聊天及读书摘记情况来确定组别,使分组更加合理,以便交流活动有效地开展。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组建文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写作交流会活动,并参与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培养学生组织策划的能力。
2.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并通过查找资料、交流探讨、合作互助等方式进行多样化的文学创作。
3.指导学生布置文学角、创立班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根据兴趣加入不同的兴趣小组,开展读书写作交流会活动;尝试进行文学创作。
2.指导学生布置文学角,设立展示墙,将阅读成果和优秀作品展示出来;指导学生建立班刊编辑部,共同确定班刊形式、栏目设置等,并创建班刊。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组建文学兴趣小组,开展读书写作交流会活动。
2.指导学生布置文学角,设计展示墙。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出示课件)书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
尤其是名著作品,值得我们去不断地探究。
让我们漫步其中,与文学作品对话,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提高审美品位。
在阅读的过程中,你是否有想要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否想尝试创作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去分享阅读的收获,去展示自己的作品吧!新知探究一、读书写作交流会【活动内容】1.教师出示课件,向学生展示活动的任务: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并查找有关作者和作品的相关资料;结合作品的选材、构思、人物、主题等方面,了解文学鉴赏的一般方法,尝试制作摘录式读书笔记,并进行剧本、诗歌、对联等多样式的文学创作。
2.指导学生加入各种兴趣小组。
3.以兴趣小组为单位,讨论确定本组的活动内容并具体实施。
教师给出活动示例并要求小组各组员都应有明确的分工,负责任地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
4.举办读书写作交流会。
教师指出发言时应当注意的事项,要求以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汇报展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由自主阅读到分组交流,分享阅读体验,拓展阅读思维,激发写作兴趣。
二、布置文学角【活动内容】引导学生选择教室中的一角作为文学角,设立一个文学小书架。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了解文学、认识文学、喜欢文学,学会阅读、欣赏文学作品。
2.通过评价文学人物及作家作品,练习口语表达能力,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锻炼思维能力。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难点】在活动中认识文学、了解文学,学会阅读、欣赏文学作品。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当你顺利学完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最后一个单元后,你是否被文学的魅力所打动呢?作家朱自清为你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郭沫若的奇思妙想把你引入想象的世界,冰心奶奶清新隽永的小诗告诉你人生的道理,安徒生先生的童话为你讲述了那个荒唐而可信的故事,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启迪你生活的智慧……在广袤的文学世界里,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底,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使人着迷,令人陶醉。
文学,正是它伴随我们成长,带领我们走进过去和未来,让我们的心灵获得归宿。
现在,就让我们进行一次关于文学的探究活动,一起叩响文学的大门,展翅翱翔于文学的广阔天地之中,一起吮吸丰富的营养,品尝探索的艰辛,感受成长的喜悦。
二、名作欣赏1.欣赏作品。
(1)诗歌——《当你老了》(2)散文——《春》(3)小说——《变形记》(4)戏剧——《雷雨》2.学生谈观后感或听后感。
(1)分组讨论。
(2)代表发言。
3.教师点评。
三、合作探究(1)在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一个“我爱文学”主题活动小组,安排活动主持人,确定交流、表演、展出的顺序,确定活动评委。
选一个话剧进行表演。
(2)展出各小组创办的文学手抄报。
(3)展示自己制作的课件,分享自己阅读过的文学作品。
四、核心素养解析1.【核心素养:人文积淀】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鼓励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好读书、读好书,你所在的学校准备举办“书香润心田”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行动起来,参与到这一活动中。
(1)学校准备编撰一本《名人读书名言》,你准备推荐哪些名言入书?请写下其中一条,并注明是哪位名人的名言。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一、课堂基本信息•教学班级:七年级•教学科目:语文•教学内容: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授课时间:90分钟二、教学目标•了解文学部落的起源、作用和特点•能够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和诗意结构•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丰富个人的写作语言和表达技巧三、教学重点•了解文学部落的起源、作用和特点•理解古代诗歌的意境和诗意结构四、教学难点•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格律美感五、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通过简洁生动的小故事,引出文学部落的概念。
•导入十二绝句中的《赋得古原草送别》,探究古代诗歌中的意境和诗意结构。
2. 学习环节(60分钟)2.1 文学部落的起源、作用和特点(20分钟)•分组讨论,并汇报小组成员的意见和观点。
•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讨论结果,给予初步的点拨和辅导。
2.2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阅读与分析(25分钟)•全班共同朗读,加深语感。
•教师重点讲授古典文学审美理论,并让学生从艺术审美的角度分析《赋得古原草送别》。
2.3 创作小作文(15分钟)•以自己理解的文学部落为主题,结合十二绝句中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对生活的启示,完成一篇小作文。
3. 评价环节(20分钟)•必修课内容等级标准化测评。
•学生互评。
六、教学工具•课本•PowerPoint演示文稿•小黑板七、师生互动•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学生提出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
•学生互相评价。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教学,学生对古代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意结构和写作技巧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运用这些知识到小作文创作中,巩固了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1.搭建一个文学交流的平台,成立兴趣小组,筹建文学社团。
2.建设一个发布成果的园地,成立班级文学角,创办班刊。
3.开展一次交流展示实践活动,促进活动的有序开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课时。
第一课时引导语:亲爱的同学,当你顺利学完本册课本的几个单元后,你是否被文学的魅力所深深打动。
在广袤的文学世界里,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底,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使人着迷,令人陶醉。
文学,伴随我们成长,带领我们走进过去和未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归宿。
现在,就让我们进行一次关于文学的探究活动,一起叩响文学的大门,展翅翱翔于文学的广阔天地之中,一起吮吸丰富的营养,品尝探索的艰辛,感受成长的喜悦。
◆活动一:成立兴趣小组,筹建文学社团(一)活动要求1.成立四个兴趣小组:小说组、诗歌组、散文组、戏剧组。
每人按照自己的兴趣加入其中一个组,每个小组要竞选出一名组长。
组长要求: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能带领组员开展活动。
2.组建一个文学社团:需要通过竞聘,产生一名社长,四名文字编辑,二名美术编辑。
其他同学任社员,全班同学参与。
社长要求:组织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较强,有责任心,做事踏实,能吃苦,爱好写作并有一定的写作能力。
文字编辑要求:写作能力较强,有责任心,能修改社员习作并点评。
美术编辑要求:会绘画,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给文字选图配图,有责任感。
(二)活动建议1.各同学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报兴趣小组,由语文课代表登记协调,并组织小组组长竞选活动,活动结束,语文课代表公示各小组组长和组员名单。
2.班长组织文学社团社长、编辑竞聘会,并公示竞聘结果。
◆活动二:筹备兴趣小组交流活动(一)活动要求1.每一个同学选一部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提前填写“佳作欣赏卡”,准备好发言稿。
语文课代表准备“阅读交流”活动展示策划、主持。
2.每个兴趣小组选一部文学作品,并据此排演节目展示。
节目策划建议:诗歌组、散文组可以策划朗诵节目;小说组可以策划讲故事节目;喜剧组可以策划戏剧表演等。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生动形象,体会丰富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主动探求的习惯和互助合作的精神。
3.通过文学创作活动,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活动准备:
1、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阅览室,选择文学书刊,广泛阅读,筛选确定具体篇目,填写“佳作欣赏卡”。
我最喜爱的文学作品篇名作者文体
精美语段摘录
感受最深之处
启发和教育
2、将相关课文改编成表演剧本;或搜集与该篇章有关的材料设计成手抄报。
3、在校园网发布告示,在学校张贴海报,欢迎其他班级同学前来观摩。
4、教师准备好数码相机、摄影摄像器材和多媒体。
导语:亲爱的同学,当你顺利学完中学语文课本的几个单元后,你是否被文学的魅力所深深打动。
在广袤的文学世界里,多姿多彩的人生画卷尽收眼底,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语言使人着迷,令人陶醉。
文学,正是它伴随我们成长,带领我们走进过去和未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归宿。
现在,就让我们进行一次关于文学的探究活动,一起叩响文学的大门,展翅翱翔于文学的广阔天地之中,一起吮吸丰富的营养,品尝探索的艰辛,感受成长的喜悦。
活动过程:
活动一:名作欣赏
1.欣赏作品 (1)诗歌——《献给母亲的歌》(链接课件FLAS) (2)散文——《春》(链接多媒体课件) (3)小说——《空城计》(链接电影) (4)戏剧——《白毛女》(链接电影)
2.学生谈观后或听后感⑴分组讨论⑵代表发言
3.教师点拔:(1)了解了文学知识(2)讲述了基本情节(3)分析了人物形象
1
(4)积累了名言佳句(5)领悟了创作方法(6)受到了思想教育
活动二:
小组表演 1.诗歌组:①集体朗诵诗歌(如泰戈尔、冰心等作品)。
②畅谈对诗歌的感受(节奏、语气语调、情感等)。
③即兴创作。
2.散文组:①自由朗诵散文(如朱自清、席慕容等作品)。
②了解散文与诗歌的不同之处。
③片段练习。
3.戏剧组:①概述戏剧内容(如曹禺、老舍等作品)。
②了解戏剧特点。
③谈谈自己所看戏剧作品。
4.小说组:①表达对小说的理解,对小说内容的把握。
②分析我心中的《西游记》或其他名著。
2.分组讨论,推荐代表发言。
活动三:
成果展示
1.以“文学部落”为主题,出一期墙报。
(报纸类)
2.汇集“佳作欣赏卡”以及讨论文稿,出一期班刊。
(书刊类)
3.汇集课件资料,刻录《“文学部落”主题活动课件成果》光盘。
(课件类)
4.出“文学部落主题活动花絮”专栏。
(摄影类)
总结:古今中外文学家的文学作品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使我们自由自在地在广阔的世界里遨游,感受到文学具有的巨大魅力。
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文学的洗礼,受益匪浅。
教学提示
课前可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最感兴趣或最熟悉的散文、诗歌、戏剧、小说篇目,然后再确定欣赏内容。
分为小说、散文、诗歌、戏剧四个小组,各自简单介绍自己喜爱的作家作品,大概说说心中对文学及文学作品的点滴认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