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探找矿在危机矿山找矿中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6
地球化学技术在勘查中的应用与前景展望地球化学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地球化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和方法,通过对地球表层物质的成分、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来揭示地球内部构造、矿产资源分布、环境污染等信息的一门技术。
地球化学技术在勘查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且具有广阔的前景。
首先,地球化学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矿石、岩石和土壤样品中的元素含量和组成,可以确定矿床的类型、规模和储量等关键信息。
例如,通过对矿石中金属元素的分析,可以判断出金矿床的存在与否,并进一步评估其开采潜力。
此外,地球化学技术还可以帮助确定矿床的成因和演化过程,为矿床的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地球化学技术在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地球化学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土壤、水体和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含量,评估环境污染的程度和影响范围。
同时,地球化学技术还可以追踪污染物的来源和迁移路径,为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通过对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分析,可以确定污染源,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此外,地球化学技术在水资源勘查和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而地球化学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水体中的溶解物质、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组成,判断水源的类型、水质的优劣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
例如,通过对地下水中同位素的分析,可以判断水源的补给方式和水体的循环过程,为合理开发和管理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未来,随着地球化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其在勘查中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一方面,随着分析技术的提高和仪器设备的更新,地球化学技术可以更加精确地分析样品中的元素含量和组成,提供更可靠的勘查数据。
另一方面,随着数据处理和模型建立技术的进步,地球化学技术可以更好地揭示地球内部构造、矿产资源分布和环境演变规律,为勘查工作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总之,地球化学技术在勘查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且具有广阔的前景。
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化学分析与地球化学在矿产资源勘查中,化学分析与地球化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化学分析通过对矿石样品中元素、成分的测定和分析,可以为勘查人员提供宝贵的信息,为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而地球化学则通过研究矿石样品中元素的分布、浓度等地球化学特征,揭示矿床的形成和演化规律,为勘查人员指导勘查钻探和选矿工作。
本文将从化学分析和地球化学两个方面探讨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一、化学分析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化学分析是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对样品中的元素、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可以帮助勘查人员了解矿石的组成、含量和性质,为后续的勘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岩石矿物成分的分析岩石矿物成分的分析是矿产资源勘查的首要任务。
通过采集样品进行化学分析,可以确定岩石中各种矿物的含量和种类,进而判断该岩石属于哪一类矿床类型。
例如,通过对铜矿石样品的化学分析,可以确定其中铜的含量,评估矿石的成矿价值。
2. 元素含量的测定元素含量的测定是化学分析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测定样品中元素的含量,可以了解矿石中各种元素的丰度和分布规律。
这对于评估矿石的品位、选矿的合理性以及矿床的成因解析等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对一些含金矿石进行化学分析,可以确定其中金的含量,为后续的选矿工作提供依据。
3.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鉴定在矿产勘查中,不仅需要对矿石样品进行元素和成分的分析,还需要对相关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鉴定。
有机物和无机物的鉴定可以帮助勘查人员了解矿石的某些特性,比如有机质含量、有机质类型等,为矿产资源的评估和开发提供依据。
二、地球化学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地球化学研究矿石样品中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揭示矿床的形成和演化规律,为勘查人员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指导勘查钻探工作和选矿过程。
1. 元素分布的研究通过对矿石样品中元素分布情况的研究,可以揭示矿床的成因和矿石形成过程。
地球化学研究可以帮助勘查人员了解矿床附近地质环境的演化过程,为确定勘查区域和勘查深度提供科学依据。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地球化学勘探与矿化特征分析在找矿中的整合与创新黄 敬摘要:地球化学勘探和矿化特征分析是矿产资源勘探中的两个重要领域,它们的整合与创新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理论基础、技术方法和实际案例等方面探讨了地球化学勘探与矿化特征分析的整合与创新。
关键词:地球化学勘探;矿化特征分析;找矿地球内部充满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资源对于人类的工业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地勘探这些矿产资源,地球科学家一直在不断探索新的方法。
地球化学勘探和矿化特征分析是两个关键领域,它们为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本文将讨论如何整合和创新这两个领域,以提高矿产资源的勘探效率。
1 理论基础的整合与创新地球化学勘探和矿化特征分析在理论基础上有很多共通之处,都关注地下矿床的特征。
因此,将这两个领域的理论基础整合,可以提供更全面的理论支持,从而更好地理解矿床的分布规律。
1.1 元素和矿物的关联元素与矿物之间的关联在地球化学和地质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这种关联帮助地质学家和矿物学家更好地理解地球内部的构成和过程,为矿产资源勘探和矿床研究提供了主要思路。
元素是物质的基本构成单元,地球上的所有物质都由不同元素组成,矿物是一种具有特定化学成分和晶体结构的自然形成的固体物质,这些元素组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矿物,每种矿物都包含一组特定元素。
例如,石英主要由硅和氧元素构成,方铅矿主要含铅和硫元素。
地质学家可以通过研究矿物中的元素含量来了解地球内部的化学成分和矿床的性质,不同类型的矿物通常与特定元素关联,这为找矿工作提供了重要线索。
例如,金通常与石英矿物相伴随,铜矿常与辉铜矿或黄铜矿有关,通过分析矿物样品中的元素含量,找矿工作者可以初步确定潜在的矿床位置。
地球化学研究也依赖于元素和矿物之间的关联,从而了解地球内部的化学过程,地球内部的矿物变化和地质作用会导致元素的重新分布和富集,这对地质演化的理解非常关键。
地球化学分析在矿床成因研究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分析是矿床成因研究中的重要工具之一。
通过对矿石、岩石和地壳中元素、同位素组成的分析,可以揭示矿床的成因过程以及地球深部的物质循环。
本文将介绍地球化学分析在矿床成因研究中的应用。
一、矿床成因的基本原理矿床成因研究是在揭示矿床生成过程中,通过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索矿床的形成条件和成矿机制。
矿床的形成与地壳板块运动、岩浆活动、地热活动以及水文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通过对矿床中矿物和岩石样品的元素和同位素组成的分析,可以了解矿床成矿物质的来源、运移和浓缩过程,为矿床的成因提供线索。
二、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地球化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光谱分析、质谱分析、电子探测、化学分析和同位素分析等。
其中,同位素分析是矿床成因研究中最为重要的手段之一。
同位素是具有相同原子序数但质量数不同的同一种元素,其组成不同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可以通过同位素比值的测定来揭示地质体系的演化过程。
三、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的应用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是矿床成因研究中常用的手段之一。
通过对矿石、土壤和岩石中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可以了解矿床成分的分布规律。
例如,研究发现在铜矿成矿作用过程中,富铜矿体周围的岩石中富集了大量的铜元素,这为寻找新的铜矿床提供了线索。
四、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的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在矿床成因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位素分析可以揭示地壳中元素的地质过程、成矿作用过程以及地球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例如,通过对铅同位素的测定,可以判断铅矿床的成因类型,从而指导实际勘探工作。
此外,通过对锆石中铀同位素的测定,可以确定岩浆活动的时代和形成深度,为寻找富锆石的矿床提供了依据。
五、地球化学分析在矿床勘探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分析在矿床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矿石、土壤和水体中元素和同位素的分析,可以找到与矿床成因相关的特征元素和异常区域,从而指导实地勘探工作。
例如,在铀矿床的勘探中,研究人员通过对土壤和地下水中铀同位素的分析,发现了一系列与铀矿床形成相关的异常地球化学特征,为铀矿床的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简介:王永明(1980~),男,从事地质科技和管理工作,高级工程师。
收稿日期:2020-08-12 改回日期:2020-10-12第43卷 第1期 化工 矿 产 地 质 V ol.43 No.12021年03月 GEOLOGY OF CHEMICAL MINERALS Mar. 2021论地球化学在地质找矿中的重要性王永明中化地质矿山总局化工地质调查总院,北京 100013摘 要 本文分析了地球化学在地质勘查中的重要作用,包括提升找矿效果、强化找矿有效性,随后介绍了地质找矿中地球化学所获成就,包括地质找矿中地球化学作用地位、地球化学形成的三次大规模矿产开发,最后介绍了地球化学获得成功的原因,包括创建理论基础、标准物质研制和分析技术持续发展、地球化学海量数据支持,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地质找矿 找矿效果中图分类号:P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296(2021)01–0092–05中国人口基数大,资源消耗总量高,导致自然资源日渐缩减,部分矿产资源因为不采取合理的开采方式,可利用和可开采资源逐渐减少。
经过长时间、大范围的矿产资源开采后,进一步增加了找矿难度。
为此,需要相关地质从业人员能够合理利用各种先进方法,提升找矿效果。
地球化学作为一种地质找矿技术手段,在矿产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地球化学在当下地质勘查中的重要作用1.1 提升找矿效果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过程中,随着工作难度持续提升,地球化学的应用优势和应用价值也越加突出,该种找矿方法逐渐变成先导类找矿手段,提升了整体找矿效果。
结合当下矿产资源的实际分布与储藏状况分析,整体矿产资源消耗呈现出一种持续上升的趋势,而那些已探明以及处于地表浅层的矿产资源逐渐被开采殆尽,进而增加了矿产开发难度。
应用地球化学,能够进一步提升地质矿产资源整体开发效率。
通过合理应用地球化学技术还能够提高各地矿产开采效率,符合当下社会发展需求,能够促进地质找矿的持续发展[1]。
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地球化学勘查数据解释地球化学勘查是矿产资源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矿区地表、地壳和地球各层进行采样分析,获取丰富的地球化学勘查数据,为矿产资源的评估和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本文将探讨地球化学勘查数据的解释方法和在矿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一、地球化学勘查数据解释的基本原则1. 元素含量解释元素含量是地球化学勘查中研究的重要对象。
对于矿物元素含量异常异常高或异常低的解释,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与矿化体相关的元素异常高或异常低,可能表明该地区存在矿产资源。
例如,黄金矿床通常与As、Ag、Hg等元素伴生,如果这些元素含量高于背景值,可能预示着黄金矿床的存在。
其次,地球化学勘查中常用的指数元素、比值元素对异常值的解释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Au/Cu比值常用于研究铜矿床,如果该比值较高,可能预示着铜矿床的存在。
最后,元素异常值的分布特征也需要被充分考虑。
如果异常值呈集中分布,可能与地质构造或矿化体的走向有关;如果异常值呈散乱分布,则可能与地质外因素有关。
2. 矿化类型解释地球化学勘查数据在解释矿化类型时,应结合地质背景和矿区特征进行分析。
矿物的地球化学勘查数据通常与矿化类型相关,常见的矿化类型包括硫化物矿床、氧化矿床、氢氧化物矿床等。
在解释矿化类型时,我们可以通过元素含量、元素相对比值、元素分布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研究。
3. 地质背景解释地球化学勘查数据的解释还需要考虑地质背景的因素。
根据不同的地质背景,矿化作用的类型和机制也有所区别。
因此,矿化过程中元素含量的异常值与地质背景密切相关。
例如,硫化物矿床通常在还原环境下形成,硫、铜等元素含量较高;而氧化矿床则通常在氧化环境下形成,Cu、Pb、Zn等元素含量较高。
二、地球化学勘查数据解释的实例应用1. 硫化物型铜矿床解释在地球化学勘查数据中,铜的含量往往是解释硫化物型铜矿床的重要指标。
硫化物型铜矿床具有较高的Cu含量和较低的Fe含量。
因此,通过观察Cu/Fe比值,我们可以初步判断地区是否存在硫化物型铜矿床。
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前景地质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成分、构造、成因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其应用广泛,对资源勘探具有重要作用。
地质地球化学方法以其高效、准确的特点,为矿产资源的勘探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分析手段。
本文将探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前景,并阐述其在矿产勘探中的重要性。
一、地质地球化学方法的应用前景地质地球化学方法是以地质学、化学学科为基础,结合物理学、数学等相关学科,研究地壳化学元素的分布,控制地质过程,以及在资源勘探中的应用。
其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在矿床评价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通过对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可以有效地判断地质体内是否存在矿化作用及其成矿潜力。
地球化学方法能够综合考虑矿床成因的多种因素,如地质、矿化特征、矿床类型等,对储量、品位、成矿规模等进行评估,为找矿方向和勘探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其次,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在矿石加工过程中的应用前景巨大。
矿石中的杂质元素对矿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地球化学方法能够准确测定矿石中的杂质元素含量,为矿石的选择、分选等加工工艺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地球化学方法还能够对矿石中有毒元素进行分析,为矿石的环境友好型加工提供保障。
此外,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在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应用前景广泛。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地球化学方法在环境监测、环境修复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可以对土壤、水体、大气等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进行分析,为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最后,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在石油、天然气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前景也非常广阔。
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可以通过对矿石中各种元素的分析,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矿产的成因进行研究,为勘探工作提供指导。
同时,地球化学方法还能够对含油、含气岩石进行分析,找出潜在的油气资源,为勘探的精细化提供支持。
二、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在矿产勘探中的重要性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在矿产勘探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矿床勘探中的应用矿床勘探是寻找和评估矿产资源潜力的关键过程。
随着资源的不断枯竭和开发难度的增加,传统的勘探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对矿床的准确评估和资源预测的需求。
而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作为一种先进的矿床勘探手段,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通过分析和测定矿石中稳定同位素的丰度和组成,揭示了地球系统中物质循环和地质过程的细微变化。
这种研究方法不仅可以提供关于矿床成因和演化历史的重要信息,还可以为勘探人员提供指导和决策的依据。
例如,在铀矿床勘探中,钍同位素具有明显的勘探指示意义。
铀矿床的形成与地球深部岩浆活动和流体作用密切相关。
通过测定矿石中钍同位素的比值,可以判断岩浆活动的程度和密度,进而预测铀矿床的丰度和分布情况。
这为矿床勘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方法。
此外,在金矿床勘探中,氧同位素也被广泛运用。
金矿床的形成与地球表层的水体和热液作用密切相关。
通过测定矿石中氧同位素组成的变化,可以揭示矿床形成过程中的地质环境和物质来源。
这对于评估矿床的潜力和确定开采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在铜矿床勘探中,硫同位素也被广泛应用。
硫同位素可以指示矿床成因和沉积环境,对于评估矿床的成矿潜力和寻找新的矿床类型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硫同位素的测定和分析,勘探人员可以确定合适的勘探区域和方法,提高勘探效率和成功率。
总的来说,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矿床勘探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通过分析和测定矿石中的稳定同位素,可以获取关于矿床成因、演化历史和矿产资源分布的重要信息。
这为矿床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显著提高了勘探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降低了勘探风险和开发成本。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实验分析手段的完善,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在矿床勘探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不同同位素的测定和组合分析,建立更加精准和准确的矿床模型和预测模型。
这将为勘探工作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决策依据,推动矿床勘探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地球化学的应用实例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内部和地球表层的化学组成、结构、演化以及地球化学过程的学科。
地球化学的研究范围广泛,涉及地球内部岩石矿物的成因、大气和水体的化学特征、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以及环境污染等方面。
在实际应用中,地球化学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将介绍几个地球化学的应用实例。
一、地球化学在矿产资源勘探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在矿产资源勘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地表和地下水体、土壤、岩石等样品的化学分析,可以确定地下矿体的存在和分布。
例如,在铜矿勘探中,地球化学分析可以通过铜元素在地壳中的赋存状态,确定铜矿的形成环境和矿体的分布规律,为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二、地球化学在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在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中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对大气、水体、土壤等样品的化学分析,可以监测环境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污染物质的浓度和分布。
这些数据可以评估环境的污染状况,并为制定相应的污染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在水源地保护中,地球化学分析可以确定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来源和迁移途径,为水源的保护和治理提供支持。
三、地球化学在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在地质灾害预测和防治中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地球化学分析可以通过研究地下水体、土壤、岩石等样品的化学特征,判断地质灾害的潜在风险。
例如,在滑坡灾害的预测中,地球化学分析可以通过分析土壤中的水分、有机质和重金属元素等,判断土壤的稳定性,并提前预测滑坡的可能性,为灾害防治提供依据。
四、地球化学在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在古环境研究中也有广泛应用。
通过对古代岩石、古土壤、古植物等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可以重建古环境的演化过程。
例如,在古气候研究中,地球化学分析可以通过分析古代岩石中的同位素含量,推测古气候的变化,并了解古代地球环境的特征和演化规律。
五、地球化学在地球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在地球科学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地球内部岩石、矿物、地幔物质等的化学分析,可以揭示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演化历史。
找矿技术P rospecting technology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及其应用陈航华(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四〇队,广东 清远 511520)摘 要:在我国新发展形式下,地质矿产勘查技术不断发展创新,尤其是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现已经被广泛应用。
将化学地球与构造地质理论融会贯通,应用到实际找矿工作中,理论结合实践,解决了以往矿产勘查中的种种困难,使找矿工作更加高效、准确。
本文从构造地球化学找矿工作原理着手,阐述利用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发展历程和意义。
最后,对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的应用,以具体案例展开详细分析。
关键词:构造地球化学;找矿方法;实践应用;预测隐伏矿体中图分类号:P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1)04-0070-2Structural geochemical prospecting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CHEN Hang-hua(No.940 Branch of Nonferrous Metals Geological Bureau of Guangdong Province,Qingyuan 511520,China)Abstract: Under the new development form of China, the geological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ing and innovating, especially the tectonic geochemical prospecting method, which has been widely used. The combination of chemical earth and tectonic geology theory is applied to the actual prospecting work. The theory combined with practice solve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ast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makes the prospecting work more efficient and accurate.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principle of tectonic geochemical prospecting, and expound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significance of using the method of tectonic geochemical prospecting. Finally, the application of tectonic geochemical prospecting method is analyzed in detail with specific cases.Keywords: tectonic geochemistry; prospecting method; practical application; prediction of concealed ore bodies构造地球化学法是一种将地球化学和构造地质相结合的找矿新方法,同时研究地质构造组成和地质化学元素活化迁移及其运动内在规律。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是一种利用地球化学原理和方法,通过对矿石、土壤、水体等样品进行分析,以推断地下矿产资源的存在和规模的技术手段。
在矿产资源勘查中,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一、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基本原理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是基于地球的化学性质和过程,并利用地球物理学、岩石学、矿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原理进行研究。
通过收集矿石、土壤、水体等样品,并对其进行化学分析,可以获得有关矿产资源类型、分布、含量等信息。
二、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的应用1. 矿体成因研究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矿石中的元素组成、同位素组成等,推断矿床的成因类型和演化过程。
例如,通过分析金矿石中的硫同位素比值,可以判断金矿床是来自于岩浆活动还是热液活动,从而指导勘查工作。
2. 矿床研究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可以通过采集矿石、土壤、岩石等样品,并对其进行化学分析,获取有关矿床类型、规模、富集程度等信息。
例如,通过分析矿石中的金、银含量以及矿石中其他元素的关系,可以判断矿床的富集程度和开采潜力。
3. 环境评价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查中还可以用于环境评价。
通过分析矿区周围土壤、水体中的重金属含量等,可以评估矿产资源勘查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4. 矿产资源评价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可以通过采集大量的样品,并进行全面的化学分析,从而评价矿产资源的潜力和价值。
通过分析矿石中的元素含量、组成特征等,可以评估矿产资源的数量和品位,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三、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发展现状当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勘探技术的不断创新,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正不断发展壮大。
新型的仪器设备、分析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为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和可行性。
同时,地球化学勘探技术与其他勘探技术的综合应用也日益普及,为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提供了更全面、准确的数据支持。
浅谈化探在地质勘查类中的应用化探是地球物理勘查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地表和地下的物理场进行测量和分析,来研究地下的构造和岩性分布,从而为地质勘查提供重要的信息。
在地质勘查中,化探的应用十分广泛,可以用来寻找矿产资源、地下水资源、地质构造和岩层情况等,为矿产勘探、地质灾害预测和工程建设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一、化探在矿产勘查中的应用在矿产勘查中,化探是一种重要的勘查手段。
地球内部存在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而这些矿产资源通常分布在地下的特定岩层或构造中,化探可以帮助地质人员寻找这些矿产资源的踪迹。
磁性勘查是化探的一种常用方法,在矿产勘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测量地表磁场的分布情况,可以发现地下的磁性矿产资源。
例如在寻找铁矿石时,磁性勘查可以找到铁矿石的磁场异常,从而帮助确定铁矿石的存在和分布。
类似地,磁性勘查还可以用来找到其他磁性矿产资源,如磁铁矿、锰矿等。
电磁勘查也是一种在矿产勘查中经常使用的化探方法。
通过在地面上设置电磁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向地下发送电磁波,并测量地下岩石对电磁波的响应,可以发现地下的电阻率异常。
这些电阻率异常可以反映地下可能存在的矿产资源,如油气藏、煤矿、金属矿产等。
地震勘查是化探的另一种常用方法,尤其在寻找油气资源时有着重要的应用。
地震勘查通过在地表布设地震源和地震接收器组成的地震勘查网,向地下发送地震波,并观测地下不同层次对地震波的反射和折射情况,可以推断地下的地层构造和地质条件,从而找到有可能存在油气资源的地质构造体。
地下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地质勘查中的化探方法可以帮助地质人员找到地下水资源的位置和分布,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重要的依据。
电磁法是在地下水资源勘查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化探方法。
地下水通常存在于地下不同的含水层中,而这些含水层的电阻率不同,电磁法可以通过测量地下岩石对电磁波的响应,找到地下可能存在的含水层的位置和分布。
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中的地球化学勘探技术随着全球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长,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矿产资源勘探开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就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不同阶段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并提出未来发展趋势。
一、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简介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是通过对地球化学参数(如元素、同位素、化学组成等)的测定与分析,来揭示地壳中潜在矿产资源信息的技术手段。
它的主要任务是寻找矿床、矿化带,确定矿产资源的分布和类型,为矿产勘探提供科学依据。
二、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前期调查阶段的应用1. 地表土壤样品分析地表土壤样品分析是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前期调查阶段最常用的手段之一。
通过对地表土壤中矿产元素的测定与分析,可以初步判断区域内是否存在潜在的矿产资源,并定位可能的矿化带。
2. 地球化学探测方法地球化学探测方法包括激光诱发荧光、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技术手段。
这些方法可以对矿产元素进行精确的测定与分析,为勘探人员提供更准确的矿产资源信息,以指导后续的勘探工作。
三、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勘探阶段的应用1. 岩石样品分析岩石样品分析是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勘探阶段重要的手段之一。
通过对岩石样品中矿产元素的测定与分析,可以进一步确认矿产资源的类型和分布,并为后续的开发提供指导。
2. 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地球化学剖面测量是利用地面、航空或卫星等方式对大范围地区的矿产元素进行测量与分析,以揭示地下潜在矿产资源的分布和类型。
这种方法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大范围地区的地球化学信息,为勘探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四、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球化学勘探技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
未来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素联合勘探多元素联合勘探将不同元素的分析结果相互关联,形成更准确、全面的矿产资源勘探信息。
例如,通过多元素的地球化学探测方法,可以鉴别不同矿产元素的共生模式,进一步提高勘探效率。
2. 空间分辨率的提高通过利用现代化的遥感技术和地球化学勘探仪器,未来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将具备更高的空间分辨率,可以对不同地区进行更精准、详尽的勘探。
地-井TEM在危机矿山深部找矿应用中的典型实例张杰1,邓晓红1,郭鑫2,武军杰1,王兴春1(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2. 河北省区域地质矿产调查研究所,河北廊坊065000)摘要:地-井瞬变电磁法的应用与研究在国内较少,在当前对矿产勘查深度要求不断增大的形势下,为了示范该方法在深部找矿应用中的效果,进一步在国内推广,选择在安徽黄山岭、湖北铜绿山矿区开展地-井TEM测量试验,结果在黄山岭未见矿钻孔中探测发现了一处井旁盲矿异常;正确地探测出了铜绿山1200多米深部已见矿体的延伸方向。
这两个实例展现了地-井TEM法的典型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地-井TEM法具有探测深部盲矿和追踪矿体延伸方向的良好效果,值得在我国的深部找矿工程中广泛地推广应用。
关键词:地-井TEM;深部找矿;典型;实例地-井TEM测量已是一种较成熟的方法,在国外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成果,但由于各种原因,在我国一直没有被广泛的重视和推广,随着我国矿产资源不断的被开发利用,大批矿山逐渐面临资源枯竭的危机,急需向矿山深部及外围寻找新的资源量,在此背景下,地-井TEM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在危机矿山专项的支持下,物化探所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多个矿区开展了地-井TEM测量,在安徽黄山岭铅锌矿区的外围发现了一处井旁盲矿异常,在湖北铜绿山铜矿和安徽金口岭铜矿的深部发现了井中见矿异常,推断出了已见矿体的延伸方向,并得到钻探验证【1】,为矿山深部及外围的找矿突破提供了重要信息。
1 地-井TEM方法技术简介地-井TEM测量,就是将发射回线布置在井孔上方或附近地面上,用接收探头在钻孔中逐点测量地下介质产生的感应二次场,其方法原理如图1所示【2】【3】,在不接地回线中供以双极性脉冲电流,从而产生激发电磁场,在该电磁场的激励下,地下介质受感应而产生涡旋电流,当发射回线的脉冲电流从峰值跃变到零,激发场立即消失,而地下介质中的感应涡流并不立即消失,而是有一个衰变过程,这个过程的特征与地下电性结构分布有关。
地球化学探找矿在危机矿山找矿中的应用[摘要]本文全面总结了国内外在找盲矿或隐伏矿方面的化探
新方法、新技术研究成果,论述了各种方法的特点、用于盲矿或隐伏矿体预测的有效性及其应用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危机矿山深部及其外围进行盲矿或隐伏矿定位预测的化探方法。
[关键词]化探找矿矿体预测化探方法
矿产是国家建设的重要基础资源,要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必须有足够的矿产资源作后盾。
目前我国的矿产资源形势非常严峻,在原有矿山周边或深部找到新矿体成为当前找矿的重中之重。
实践证明,化探在现有矿区深部及其外围找盲矿是一种直接、快速、有效的方法技术。
为了取得最好的找矿效果,文章全面总结了国内外矿区化探新方法、新技术,并总结了各种方法在矿区深部及其外围找盲矿或隐伏矿的效果,并提出了在危机矿山深部及其外围盲矿或隐伏矿预测的最佳化探方法。
1 我国化探找矿的研究现状
化探主要找矿方法有:原生晕找矿模型、构造叠加晕法、汞气测量、地电化学、深穿透—地气法、包裹体气晕和离子晕法、热晕法、卤素测量等方法,我国在上述方法研究与应用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2 原生晕找矿模型—构造叠加晕找矿模型的研究
原生晕方法是寻找热液成因的盲矿或隐伏矿效果最好的化探方法,我国在研究原生晕分带理论和方法技术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
破:使用原生晕找矿→发展为原生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和找矿模型→又发展为原生叠加晕模式和找矿模型→构造叠加晕模式和找矿模型。
2.1 原生晕找矿模型研究
原生晕或岩石地球化学异常模式是对一个具体矿体、矿床、矿田的元素组合、含量变化、特别是异常发育特点及其分带特征的客观反映和高度概括,用异常模式图表示;原生晕找矿模型是指在建立了矿体、矿床、矿田地球化学异常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总结出了地球化学找矿标志及找矿方法,是异常模式、找矿标志和找矿方法的集成。
2.2 原生叠加晕—构造叠加晕找盲矿新方法、新技术研究
1)原生叠加晕法:是在原生晕找盲矿理论基础上,根据热液成因的矿床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脉动叠加特点,提出了脉动成晕叠加理论,即矿床的原生晕形成的是多期多阶段脉动成晕叠加结果,据此建立矿床的叠加晕模式,确定盲矿预测标志,并用模式和标志在矿区深部及其周围进行盲矿预测。
2)构造叠加晕法:根据热液型矿床成矿成晕严格受构造控制,其原生叠加晕分布于构造及其上下盘围岩中,一般在构造内矿体原生晕最发育,由于应用原生晕预测盲矿的关键是研究矿体(晕)的轴向分带特点,研究构造中的原生叠加晕的轴向分带及其叠加结构足以反映矿体(晕)的总体轴向分带。
在构造蚀变带中选择性地采取有蚀变及矿化叠加的样品,不但强化了异常或找矿信息,而且大
大减少了采样量和分析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找矿效果。
应用构造叠加晕模式和盲矿预测标志的综合称为构造叠加晕找矿模型。
3)构造叠加晕的特点:其技术提高了原生晕解释水平,不仅对过去用一般原生晕理论不能解释而认为杂乱无章的原生晕轴向“反常”、“反分带”等异常现象做出了合理解释,而且将“前尾晕共存”、“反分带”和“地化参数轴向转折”等无规律的反常现象变成了判别深部有否盲矿存在的重要标志。
4)构造叠加晕法在危机金矿山深部及其外围找盲矿应用证明,预测的准确性高,效果显著,已取得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 20世纪90年代以来,应用其构造叠加晕模型对20多个危机大中型金矿区深部及外围盲矿预测,共提出了盲矿预测靶位200余个,预测金属量超过200t,到2005年底,一些矿山对部分预测靶位用钻孔或坑道进行了验证,如河南秦岭金矿、河南文峪金矿、陕西太白金矿等部分矿山验证预测靶位见矿后,写来证明的就已获金金属量达65. 9t,已取得了显著找矿效果,也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3 包裹体气晕、离子晕及其叠加晕找金盲矿新方法
金矿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根据金矿成矿成晕多期多阶段叠加的特点,系统研究了典型金矿床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石英包裹体的温度和包裹体的气相成分、液相成分、相对光密度的特点,研究各阶段石英包裹体气晕、离子晕的轴(垂)向分带,总结出了气相成分中co2、ch4 ,液相f- 、cl- 是矿体的特征前缘晕;液相成分中ca2+ 、mg2+是尾晕的特征指标。
提出了石英脉型金矿深部盲矿
预测的包裹体气晕、离子晕及其叠加晕的模型。
为在矿区特别是危机矿山深部及外围盲矿预测又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
3 危机矿山深部及其外围盲矿预测的化探新方法及其组合
为解决危机矿山接替资源,要在矿区深部及其外围找盲矿和隐伏矿,以同样投入取得更好效果,必须选择最有效的方法、技术。
综合方法也应是地、物、化方法中最有效方法组合。
1)在矿区深部,特别是在已知矿体深部寻找盲矿或第二个矿体富集带,采用构造叠加晕方法是最佳方法:首先研究和建立矿区内已知矿床的构造叠加晕模式和盲矿预测标志,用建立的模式及标志对矿区深部预测。
2)矿区及其外围基岩出露良好,矿区构造蚀变带或含金石英脉发育,但有待评价其深部含矿性的地区,采用构造叠加晕方法是最佳方法:首先研究和建立矿区内已知矿床的构造叠加晕模式和盲矿预测标志,用建立的构造叠加晕模式及标志对矿区及外围构造蚀变带或含金石英脉分别进行预测。
3)矿区及其外围基岩出露良好的危机矿山,外围找矿采用以目标追踪采样为主体的基岩地球化学成矿预测为最佳方法。
应注意研究和建立矿区内已知矿床的岩石地球化学异常特征模式作为异常评价的标志。
4)矿区及其外围为厚层外来沉积物覆盖区,采用一次采样,分别进行土壤热释汞、土壤热释卤素及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的联测方法或地电提取法为最佳组合方法:首先研究矿区内已知矿床上方
土壤中的异常特征,作为异常评价标志。
5)矿区处在戈壁或干旱荒漠区,在区内覆盖浅,地表发育大量残积岩屑分布区,可采用岩屑- 构造叠加晕测量:即在采岩屑样品时要挑选有小裂隙、蚀变、矿化碎屑组成样品。
首先研究和建立矿区内已知矿床的构造叠加晕模式和盲矿预测标志,并作为评价岩屑- 构造叠加晕异常评价的标志。
6)若矿区及其外围是部分为基岩出露,部分被厚层外来沉积物覆盖,则须分别采用基岩出露条件和厚层覆盖区的上述最佳方法及组合。
应当指出的是:在矿区深部及其外围进行盲矿预测,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首先研究和建立矿区内已知矿床的异常模式和找矿模型,用该矿区的模式和标志找同类型盲矿效果会更好,但也要注意根据成矿条件和成矿系统理论发现新类型矿床。
若矿区外围普查区没有条件建立已知矿床的模式和确定盲矿或隐伏矿预测标志,采用上述方法预测时,可对普查区的构造或蚀变带或发现的异常进行分类排序,指出区内哪条构造或哪个异常相对最好,构造蚀变带哪一段相对最好,确定验证顺序。
[参考文献]
[1]欧阳宗圻,李惠,刘汉忠等. 典型有色金属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1990.
[2]李惠. 石英脉和蚀变岩型金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 1991
[3]邹光华,欧阳宗圻,李惠,等. 中国主要类型金矿床找矿模型. 1996
[4]邵跃. 热液矿床岩石测量(原生晕法)找矿. 1997
[5]吴承烈,徐外生,刘崇民. 中国主要类型铜矿勘查地球化学模型. 1998
[6]阮天健,朱有光. 地球化学找矿. 1985.
[7]罗先熔. 地球电化学勘查及深部找矿.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