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宝宝的一生科技电子小报模板科学在我身边手抄报生活中的科普知识探索创新自然天文动物植物A4
- 格式:doc
- 大小:3.93 MB
- 文档页数:1
科技创新生活手抄报的模板素材科技创新生活手抄报图片1科技创新生活手抄报图片2科技创新生活手抄报图片3科技创新生活手抄报图片4科技创新生活手抄报图片51、蝉为什么会蜕皮?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就是蝉蜕。
2、蜜蜂怎样酿蜜?蜂先把采来的花朵甜汁吐到一个空的蜂房中,到了晚上,再把甜汁吸到自己的蜜胃里进行调制,然后再吐出来,再吞进去,如此轮番吞吞吐吐,要进行100~240次,最后才酿成香甜的蜂蜜。
3、为什么星星会一闪一闪的?我们看到星闪闪,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
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
大气不是绝对的透明,它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
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了。
4、为什么人会打呵欠?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
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再增加氧气来平衡体内所需。
因为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发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呵欠来。
打呵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平常更多地吸进氧气和排出二气化碳,还做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呢。
5、为什么蛇没有脚都能走路?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是它们身上最外面的一层盔甲。
鳞片不但用来保护身体,还可以是它们的「脚」。
蛇向前爬行时,身体会呈S形。
而每一片在S形外边的鳞片,都会翘起来,帮助蛇前进时抓住不平的路面。
这些鳞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并能推动身体向前爬行,所以蛇没有脚也可以走动呀!1)珍惜生命之水,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2)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3)科技引领携手创新共建和谐。
4)加快科技创新,努力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5)用创新点缀人生,让科技融入理想。
6)珍惜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7)天文地理奥妙多,奇思妙想乐趣多!8)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养蚕科学小报
1.孵出了小蚕
2.小蚕长大了一点
3.蚕变大了,变肥了
4.开始吐丝结茧了
5.结出了8个蚕茧、有一个蛾子已经破茧而出了。
我的养蚕经验:把蚕放在纸盒子,或是筛米的小筛子里,用筛子的话要放一些纸垫在筛底。
小蚕刚从卵里孵出来时,要特别小心对它,用比较嫩的桑叶喂它,换桑叶的时候用很软的毛笔来移动它,要注意力量;有时桑叶太干燥,不细心就会在换桑叶时的过程中把小蚕留在要丢弃的桑叶上。
小的时候难养一点,长大些就好办了。
幼儿园自然观察案例:蚕宝宝成长1. 介绍在幼儿园的课程中,自然观察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方式。
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生物与现象,幼儿们可以培养对自然的兴趣,并学习科学知识。
蚕宝宝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案例,通过观察蚕宝宝的成长,幼儿们可以了解昆虫的生命周期,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同时也锻炼他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2. 饲养蚕宝宝为了观察蚕宝宝的成长,幼儿园老师需要准备好蚕宝宝的饲料和饲养盒。
在课堂上,老师向幼儿们讲解蚕宝宝的生长环境和饲料,引导幼儿们一起准备好相应的设备,然后将蚕宝宝放入饲养盒中。
3. 观察蚕宝宝的饲养过程蚕宝宝成长的过程非常迅速,幼儿们每天都可以观察到蚕宝宝的变化。
他们会在饲养盒中吃食,然后休息片刻,再次进食。
这个过程中,蚕宝宝的身体会逐渐变大,幼儿们可以仔细观察它们的外形和行为。
4. 记录观察结果幼儿园老师将引导幼儿们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
他们可以用绘画、文字或拍摄照片的方式记录下蚕宝宝成长的点点滴滴。
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对蚕宝宝成长过程的印象,也可以培养幼儿们的记录和表达能力。
5. 蚕宝宝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们可以观察到蚕宝宝身上的一些变化。
它们会从幼小的蚕宝宝逐渐长成若蛾的蛹,然后最终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
这个过程不仅可以让幼儿们了解蚕宝宝的生命周期,也能让他们领悟到生命的奇妙与美丽。
6. 学习和启发通过观察蚕宝宝的成长,幼儿们既可以学到科学知识,也能培养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心。
他们还可以通过观察与记录,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了解蚕宝宝的成长过程也能够启发幼儿们对生命的理解和尊重。
7. 个人观点作为文章写手,我深深认同蚕宝宝自然观察案例的重要性。
这个案例不仅能够丰富幼儿的知识,也能够让他们在观察与记录中锻炼自己的能力。
对自然的观察不仅可以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心。
总结蚕宝宝成长的自然观察案例,在幼儿园的自然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这个案例,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习科学知识,还能培养观察与记录的能力,同时也能感受到生命的奇妙与美丽。
蚕宝宝观察日记手抄报(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叙事作文、写景作文、抒情作文、游记作文、状物作文、观察日记、书信作文、观后感、申请书、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narrative compositions, landscape writing compositions, lyrical compositions, travel compositions, narrative compositions, observation diaries, letter compositions, observations, application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蚕宝宝观察日记手抄报蚕宝宝观察日记手抄报一一个月前,我在语文课上拿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桑蚕宝宝。
蚕是对人们很有用处的动物。
蚕的一生都是宝,它的蛹营养价值很高,可以吃;它吐的丝可以做成蚕丝被、衣服、丝巾、手帕;它的粪便是黑黑的,叫蚕沙。
蚕沙和蚕蜕的皮都可以入药。
蚕喜欢在角落里结茧,把它放在一些草棍上,它就开始绕着自己吐丝,最后把自己包在茧里。
有一个成语叫“作茧自缚”,就是这样来的。
比喻人做事原来希望于自己有利,结果反把自己陷于困境。
有一句诗“春蚕到死丝方尽”,形容一个人为了一项事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中国是首先驯化和饲养桑蚕的国家,在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上的巨大成就,不仅是对世界物质文明的伟大贡献,更不愧为精神文明的东方艺术之花。
我国的蚕丝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珍品,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颗灿烂明珠。
我国蚕文化内涵丰富,融诗词、书汉、绘画为一体,集各类丝绸服饰为一堂,丰富多彩,富丽堂皇。
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
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时。
蚕,丝绸产品的主要原料,在人类经济生活及文化历史上有重要地位。
原产中国南方,古文记载黄帝轩辕氏就开始养蚕。
一、蚕宝宝孵化了:刚从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我们称为蚁蚕,身上长满细毛,约两天后毛即不明显了。
二、蚕宝宝长大了:蚕宝宝以桑叶为生,不断吃桑叶后身体变成白色,一段时间后她便开始脱皮。
三、蚕宝宝吐丝了:经过一次脱皮后,就是二龄幼虫。
她脱一次皮就算增加一岁,共要脱皮四次,成为五龄幼虫才开始吐丝结茧。
四、蚕宝宝结茧了:一般25天左右开始结茧。
需要两天时间才能结成一个完整的茧,并在茧中完成最后一次蜕皮,成为蛹。
五、蚕宝宝破茧而出:约十天后,羽化成为蚕蛾,破茧而出。
班级姓名。
班级:瑞丽图文姓名:直接输入蝶卵是蝴蝶发育的第一阶段。
它的形状常因虫种不同而大有差异,有圆球形、馒头形、梨形、纺锤形等。
颜色有红、白、橙、绿等,随着发育,颜色加深。
卵的表面有的很光滑,有的十分粗糙,还有的具各种花纹。
幼虫咬破卵壳而外出称为孵化。
刚孵化的幼虫为1龄。
蝴蝶幼虫绝大多数以吃植物的茎、叶、花、果等为生,它的口器是咀嚼式。
象家蚕一样,蝴蝶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要蜕皮,生长到一定时期,就要静止蜕皮。
每脱一次皮,就增加1龄,蝴蝶幼虫一般要脱3~6次皮,才能变成老熟幼虫。
幼虫的大小、体色、斑纹随龄期增加会有所变化。
幼虫生长发育到成熟阶段,就停止取食,选择适当场所,准备化蛹。
多数蝶幼虫老熟后,在寄主植物或其它物体上先吐丝成垫,用腹末的足钩钩在上面,然后吐丝把胸部和植物围绕起来,象电工在电线杆上操作时,腰部和线杆用安全带固定牢,接着脱掉最后一层皮,形成缢蛹,如凤蝶科和粉蝶科等。
有的蝶幼虫(如斑蝶、蛱蝶科等)吐丝作垫后,即用尾足钩钩住丝垫,将身体倒挂起来,悬在空中,人们称之为悬蛹。
成虫在蛹壳内发育成熟后,就从蛹壳内爬出来,这种现象称为羽化。
刚羽化的蝴蝶翅膀柔软皱缩,在数十分钟内,翅迅速伸展,隔1~2小时就可四处飞舞了。
雄蝶一般比雌蝶早羽化几天。
成虫的任务是雌、雄交尾,雌蝶寻找寄主植物产卵,繁衍后代。
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这是和蛾类的主要区别,蛾的触角形状多样)。
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
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专门有人收集各种蝴蝶标本,在美洲“观蝶”迁徙和“观鸟”一样,成为一种的活动,吸引许多人参加。
有许多种类的蝴蝶是农业和果木的主要害虫。
蚕妇 [宋] 张俞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
不是养蚕人。
诗的大意是:
一个住在乡下的、以养蚕为生的妇女,昨天到城市里去赶集并且出售蚕丝。
回来的时候,她却是泪流不断,伤心的泪水甚至把手巾都浸湿了。
因为她在都市中看到,全身上下穿着美丽的丝绸衣服的人,根本就不是像她这样辛苦劳动的养蚕人!
第1篇 有六条蚕宝宝从卵里爬出来了。
这种刚出生的蚕很像蚂
蚁,全身乌黑,小小的,细细的,跟线一样细。
所以人们把它们称做蚁蚕。
多可爱啊!( 4月5日)
第2篇 别小瞧这些小家伙,它们能把桑叶咬出一个个小洞,像
针眼那么大小。
它们明显变胖了。
今天又新出来3条蚕。
( 4月6日)
第3篇 从卵里爬出来的蚕越来越多了。
今天有一只要孵出的蚕
被它的壳卡住了,在妈妈的指导下,我用树叶把它给拨了出来。
好可怜的小家伙。
( 4月7日)
第4篇 蚕吃桑叶的样子很有趣,只见它们的头在叶片上不断地
上下摇动,过一会,那片叶子上就出现了一个个小洞,最终那片叶子就像个沙漏了。
( 4月8日)
第5篇 有些蚕的颈部开使出现白纹了,而且又胖了许多,不再
跟线一样细了。
( 4月9日)
第6篇 蚕宝宝的身体发白了,妈妈说它们快要脱第一次皮了。
( 4月10日) 第7篇 今天蚕宝宝的食量明显增大,一次能吃出和自己身体同样大小的洞来。
( 4月11日) 第8篇 今天蚕宝宝变得不好动了,吃的也少了,有几只几乎不吃桑叶了,小小的头昂着一动不动。
( 4月12日) 第9篇 好多蚕宝宝都不吃了,昂着头,通过查资料得知,它们完全处于休眠状态,就是脱皮前的准备。
( 4月13日) 第10篇 今天蚕宝宝还在脱皮,不吃不喝,真让人担心。
( 4月14日) 第11篇 有些蚕已经从旧皮里出来了,开始大口大口嚼桑叶。
它们每次吃到一半时,总要在吃过的地方吐些丝,调转身再继续吃。
原来这是它们怕不小心从叶子上掉下去才这样做的。
( 4月15日) 第12篇 蚕宝宝今天长大了不少,有的全身已发白,有的是一节黑一节白,真奇怪。
( 4月16日) 第13篇 最大的一只蚕宝宝大约有1厘米长了,它的小足已经能看清楚了。
看着蚕爬动的样子,我觉得真好玩!( 4月17日) 第14篇 蚕宝宝变大了,吃的也多了。
大的能把叶子边吃出个凹槽,小的也能把叶子边吃平了。
( 4月18日) 第15篇 现在的蚕宝宝能吃厚大的叶子了,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叶子中间撕开些口子,蚕果真钻到叶子中间来吃了。
看着它们快速地吃着叶子中间厚厚的部分好像很满意,可能叶子中间比边上口味好多了。
( 4月19日) 第16篇 今天好多蚕宝宝又仰着头不吃不喝了,这次我知道,它们要脱第二次皮了。
蚕的一身要脱四次皮,成为五龄蚕后就要结茧了。
( 4月20日) 第17篇 今天最早出来的蚕已成为3龄蚕了,食量惊人,几分钟就能把桑叶吃出个大洞。
我还发现,蚕脱一次皮,就比原来大一倍。
食量也猛增,储备的叶子都不够了。
( 4月21日) 第18篇 今天,我的蚕宝宝快30天了。
晚上21︰35有只蚕宝宝不吃桑叶了,到处爬,妈妈叠了个八角盒,把它放了进去。
( 5月1日) 第19篇 昨天放进盒子里的蚕宝宝,结出茧了。
茧的最外层的丝松松的,没什么形状,中间的丝紧紧,成椭圆形。
现在还没完全结好,还可以看到蚕宝宝在里面动来动去。
其它的蚕也陆续结茧了。
( 5月2日) 第20篇 今天,大部分蚕宝宝已结茧了。
有好几个黄色的,有淡黄的、鹅黄的,好看极了。
( 5月8日) 第21篇 蚕宝宝已全部结茧了。
蚕由卵变成蚁蚕(一龄蚕),到脱了四次皮后成五龄蚕,再到结成茧,这一生真奇妙啊!( 5月9日) 班级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