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政治经济学提纲+思考题

政治经济学提纲+思考题

政治经济学提纲+思考题
政治经济学提纲+思考题

第一讲导论

本章主要概念

生产关系:指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等一系列关系的总和

?生产——直接生产的过程,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生产出产品的过程。

?分配——对直接生产过程的产品的分配。

?交换——人们相互交换劳动和劳动产品的过程。

?消费——人们消耗各种产品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的过程。

?四环节之间的关系:①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与交换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②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与消费,决定着它们的水平面与性质。③分配、交换与消费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有反作用。

生产资料所有制:指人们以一定形式占有生产资料方面形成的关系

经济制度:指一定社会中居于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社会的经济制度决定着该社会的经济性质,支配和影响着其他生产关系的发展经济体制:指一定社会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具体形式,一般包括生产关系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两部分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运行过程中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经济规律是客观的,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经济规律产生的条件是客观的;

第二,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其作用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范畴:指揭示社会生产关系本质的概念

复习与思考

一、你如何理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物质资料生产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

(1)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它为人类提供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

?物质资料的生产还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人类从事其它各种活动的先决条件。

(2)人与人间有多种关系,物质生产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亦称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的含义:指社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关系、分配关系、交换关系、消费关系等一系列关系的总和。(2)社会生产过程包括四环节:

生产——直接生产的过程,即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生产出产品的过程。

分配——对直接生产过程的产品的分配。

交换——人们相互交换劳动和劳动产品的过程。

消费——人们消耗各种产品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的过程。

?四环节之间的关系:①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分配与交换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②生产决定着分配、交换与消费,决定着它们的水平面与性质。

③分配、交换与消费在一定条件下对生产有反作用。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如何创立的?后人对它作了哪些修改?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诞生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必然性:

首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提供了客观的经济基础;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需要理论指导;

最后,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建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历史和现状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10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始终没有停止过自身的发展。列宁、斯大林根据当时国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而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填补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分析这一领域的空白。后来,邓小平也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①关于生产关系的含义,区分了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两个概念②关于商品关系、市场经济的认识、提

出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一种经济体制形式。③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根本任务④关于社会主义阶段的所有制结构⑤关于公有制的含义和实现形式

⑥关于分配方式和分配制度。

三、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有哪些区别与联系?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区别

经济制度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的本质,是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经济体制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是生产关系具体运行的层次

经济制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经济体制具有相对的易变性和多样性

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联系

两者都受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都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经济体制的具体形式会影响到经济制度作用的发挥

四、如何理解经济规律的客观性?

1、经济规律是客观的。其表现在:

经济规律产生的条件是客观的。任何经济规律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生作用,并随着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随经济条件消失而退出历史舞台经济规律的作用是客观的。经济规律作用的过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可以发现、认识规律,但不能凭个人的主观好恶来改变规律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要求人们必须尊重规律,按照它的要求办事。但是人们依然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规律,利用规律。首先,要正确认识经济

规律,这是尊重经济规律、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的前提;其次,要利用

经济规律。

五、当前学习政治经济学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

有利于认识社会化大生产、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服务

有利于为经济学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如何掌握学习政治经济学的方法?

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去研究生产关系

用科学的抽象法研究生产关系

用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去研究生产关系

对现代科学方法的借鉴

第二讲商品与货币

本章主要概念

1、商品经济: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态,它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

2、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它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3、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效用或有用性。

4、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5、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6、具体劳动:是指有一定的具体目的,运用一定的具体的劳动资料作用于某一具体的

劳动对象,并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生产特定的使用价值的不同质

的劳动。

7、抽象劳动:是指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8、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

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9、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每一个普通劳动力都能从事的劳动。

10、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具有一定的知识和劳动技能的人才能

从事的劳动。

1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

关系。

12、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和计算商品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的职能。

13、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媒介的作用。

14、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储存起来。

15、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承担清偿债务或支付

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

16、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17、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是金属货币的代表。

18、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商品流通中货币需要量的规律。

19、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20、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价

格总水平全面而持续地上涨的现象。

21、通货紧缩:是指货币数量相对于商品和服务的总量来说较少,引起货币升值,价格

总水平普遍下降的现象。

22、价值规律: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交换以价值为基础进行。

23、市场机制:就是市场中的各个要素(如供给、需求、价格、利率、竞争等)之间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运动机理。

复习与思考

一、如何理解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两者是统一的,缺一而不成为商品。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必须以使用价值作为载体。

一种使用价值之所以成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通过交换供他人消费,是以同质的可以比较的价值的形成为依据的。

两者又是相互对立的,即交换的双方不可能同时既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价值。

对于卖者来说,其目的在于实现商品的价值,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他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

对于买者来说,其目的在于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他必须支付相应的价值。

所以商品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二、什么是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有何

关系?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与价值

关系:商品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二因素,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

具体劳动是异质多样的,因此才会生产出千差万别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是使用价值的源泉,但不是唯一的源泉。

抽象劳动凝结为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是商品的价值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

三、如何理解两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量的决定?

第一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

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生产某种使用

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第二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在一定时期内社会总劳动中按一定比例用于生

产社会所需要的某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总

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不是由个别生产者生产某种商品所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的。

四、为什么说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个别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它是简单商品经济中其他各种矛盾的根源。

它是商品内在的各种矛盾的根源。

这一矛盾能否解决,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并推动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五、货币是怎样产生的?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

从价值形式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看出,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的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六、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如何产生的?有什么后果?

通货膨胀的产生:是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引起纸币贬值、价格总水平全面而持续的上涨。

不利影响:(1)它会引起人们实际收入水平的下降。

(2)它会诱发成本、价格的轮番上涨,严重的通货膨胀会冲击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激化社会矛盾。

通货紧缩的产生:是由于货币数量相对于商品和服务的总量来说较少,引起货币升值,价格总水平普遍下降。

不利影响:(1)它可能破坏国民经济体系中的相对价格结构。

(2)持续的通货紧缩会使企业难以实现合理而科学的成本核算,降低微观经济效率。

七、简述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作用?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交换以价值

为基础进行。

主要作用:(1)配置资源的作用(2)促进效率的作用(3)优胜劣汰的作用八、市场机制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市场机制包含的三种最基本的要素:价格机制、供求机制与竞争机制。(市场机制

发生作用是通过它三个基本要素起作用的)价格机制:是指价格通过自身的波动,调节商品、要素的供给量与需求量,从而引起社会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变化的运动机理。

价格机制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价格变动影响供求(2)价格是竞争的重要手段

供求机制:是指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价格的变动和市场竞争态势变化的运动机理。

作用机理:

供求关系的变动引起与市场价格的波动。

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竞争关系的改变。

竞争机理:是指通过市场主体各方的竞争引起供求变化、价格波动,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优胜劣汰的运动机理。

竞争机制在商品经济中重要作用:

(1)竞争机制能够促使市场主体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对价格信号作出灵活的反应,

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努力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市场

机制能有效作用的重要前提。

(2)竞争机制能够促使社会资源在社会各经济部门之间合理流动,缓解市场的供求矛盾

(3)竞争机制促进优胜劣汰,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

竞争机制的作用是通过与其他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而表现出来的,竞争机制是其他市场机制存在与发生作用的前提条件。

竞争机制与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调节着社会资源的流动与社会生产的供求发展;另一方面,在此过程中不断地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优化

配置。

第三讲资本与资本运动

本章主要概念

1.资本:资本是商品、货币的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现代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的一般形式——它是各种生产要素价值的一般表现。

(注:资本最初总是表现为一定量的货币,但是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

2.剩余价值: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3.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其原有价值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改变原有的价值量,不发生价值增殖,被称为不变资本(c)。

4.可变资本: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价值更大的价值,使原有价值量发生改变,即发生了价值增殖,被称为可变资本(v)。

5.剩余价值率(mˊ):剩余价值(m)同可变资本(v)的比率,反映了资本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

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可变资本×100% (mˊ= m/ v×100%)

剩余价值率=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

6.绝对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而绝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7.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产生的剩余价值。

8.资本积聚:指单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来实现量的增大。

9.资本集中:指若干个规模相对较小的资本合并为规模较大的资本。

10.资本有机构成:由资本的技术构成所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11.相对过剩人口:指相对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形成的多余的劳动人口。

12. 资本循环:就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值,然后又回到原出发点的运动过程。

13. 资本周转:就是指资本周而复始连续不断的循环运动。

14. 固定资本:指以机器、厂房、工具等劳动资料形态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15. 流动资本:指以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和以劳动力形态存在的那部分生产资本。

16. 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又称物质磨损,指由固定资本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和自然力的作用造成的使用价值形态的磨损。

17. 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也称精神磨损,主要是指机器设备在有效的使用期内,由于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价值上的损失。

18. 固定资本折旧:对固定资本价值转移量的计算以及从商品销售收入中回收这部分价值的过程。

19. 成本价格:又叫生产成本。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价格之和。

20. 利润:由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21. 利润率:剩余价值或利润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

22. 平均利润率:社会总剩余价值与社会总资本的比率。

23. 生产价格: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复习与思考

一. 一般货币流通与资本流通的区别何在?

答:作为货币的货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是不同的,这表现为货币在商品流通形式与资本流通形式的区别上:

二. 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答:价值增殖与资本总公式G—W—Gˊ的第一阶段G—W中货币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关。这里所购买的商品是生产要素,包括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其中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劳动不仅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

可见,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

三. 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

答:(1)所谓的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2)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称距又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资本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

(3)从劳动过程看,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首先是劳动过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生产出使用价值,这是劳动过程的一般规律。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过程具有两个特点:①劳动是属于资本家的。②劳动产品也是属于资本家的。

(4)价值形成过程,即预付资本价值的补偿过程。价值形成过程是一般商品生产的过程,并没有实现资本价值增值,即没有产生剩余价值。资本家必然要求劳动时间延长来使其变为价值增值过程。价值增值过程不过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通过延长劳动时间,让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完成价值增值,产生剩余价值。

四. 剩余价值生产哪两种基本生产方法?

答:(1)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而绝对增加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以这种方法获取剩余价值就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相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产生的剩余价值。以这种方法获取剩余价值就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五. 资本积累的动因、决定与制约资本积累量的因素是什么?

答:(1)资本积累的动因:

①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是资本进行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

②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是资本积累的外在压力。

(2)决定和制约资本积累量的因素:

①在剩余价值量已定的情况下,资本积累量的多少取决于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分配比例;

②在剩余价值分配的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已定时,资本积累量的大小取决于剩余价值量的多少。

因此,凡是能够决定剩余价值量的因素都能制约资本积累量,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A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B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C 所用资本与消费资本之间差额的大小;

D 预付资本的大小。

六. 如何理解资本有机构提高与相对过剩人口的关系?

答: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扩大再生产与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结果:

(1)从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看,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是由总资本决定,而是由总资本中的可变部分决定的;

(2)从劳动力的供给看,伴随着资本积累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力对资本的供给却绝对地增加。

七. 试述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的区别与联系。

答:(1)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相互区别:

①在与资本积累的关系上,资本积聚以资本积累为前提,而资本集中不以积累为必要条件;

②在与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关系上,资本积聚的实现会受到社会所能提供的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制约,资本集中则基本不受社会实际生产要素增长的限制;

③在与社会总资本的关系上,资本积聚在增大单个资本的同时,也增大社会总资本,资本集中一般不能直接增大社会总资本,但可以改变社会总资本的结构与质量;

④在个别资本增大的速度上,以资本积聚方式扩大单个资本的规模,一般速度较慢,资本集中则可以用较快的速度实现资本规模的扩大。

(2)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相互联系: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都能使单个资本的规模增大,并且二者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①资本积聚使单个资本增大,增强了个别资本的竞争力,有利于它在竞争中加快资本集中;

②资本集中又使单个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能力,促进资本积累并推动资本积聚。八.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对资本增值有什么作用?

答:(1)加快资本周转,有利于避免或减缓固定资本的无形损耗。

(2)加快资本周转,有利于节省流动资本。

(3)加快资本周转,能够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九.商品的价值是如何转化成生产价格的?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有什么意义?

答: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的。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就是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在平均利润率形成的同时,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是社会各资本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也是自由竞争促使资源在社会范围内优化配置的过程。

十.生产价格的出现是否对价值规律的否定?为什么?

答:不是。价值规律只不过是通过生产价格的形式发挥作用。

原因:(1)从质的规定性来看,商品的生产价格是商品价值的变形,是在商品价值的基础上转化而来的。生产价格只是由于商品价值中的剩余价值部分依照各资本量的大小在各个部门重新分配而发生的一种变形。

(2)从量的规定性来看,虽然单个生产部门商品的平均利润与剩余价值不一致;生产价格与价值不一致;但从全社会来看,利润总额与剩余价值总额是相等的,生产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3)从生产价格的变动原因来看,它归根到底是由商品价值的变动引起的。生产价格中每一构成部分的变动,归根到底是由商品价值变动引起的,是以商品价值变动为基础的。

第四讲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趋势

本章主要概念

1. 自由竞争(247):是指商品生产者未争夺有利的生产和销售条件而进行的不受限制的竞争。

2. 垄断(250):亦称独占,是指少数大企业,凭借其拥有的巨额基本、独特资源或技术专利,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形成对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的独占、操纵与控制。

3. 金融资本(251):指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相互融合或混合生长而形成的一种新型垄断资本。

4. 金融寡头(252):指掌握着大量金融资本、操纵国家经济命脉、控制国家政权的极少数大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5. 参与制(252):指垄断资本家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的办法对许多企业实行支配,即通过掌握“股票控制额”对母公司、子公司、孙公司等建立层层控制。

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256):指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政权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7.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244):是生产过剩的危机。实质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相对过剩的

危机,而不是绝对的生产过剩。

8. 再生产周期:又称“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指资本主义再生产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开始之间的阶段性。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再生产周期由危机、停滞、中等活跃、生产过剩四个阶段,中间穿插着小的波动构成一个周期,长期以来的传统观点把再生产周期划分为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课外)

9.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这个基本矛盾。复习与思考

一. 论述竞争与资本集中的关系。(248)

答:在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中,在剩余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资本积累规律的作用下,必然引起资本的积聚和集中,同时形成生产的集中。一方面,资本集中是竞争(同一部门的竞争与不同部门之间的竞争)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资本集中又由于科技进步和信用制度而不断得到强化。

在竞争中大资本利用自己规模经济的优势吞并小资本,或若干资本合并组成性的规模更大的资本,从而形成资本集中。

二. 什么是垄断?垄断是怎样形成的?(249)

答:含义:垄断亦称独占,是指少数大企业,凭借其拥有的巨额基本、独特资源或技术专利,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而联合起来,形成对一种或几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市场的独占、操纵与控制。

产生: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

生产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在生产和资本集中阶段,一是企业数目少,企业间容易通过谈判达成妥协或勾结;二是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已占优势,易于控制与操纵市场生产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要性:在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而市场需求一定时,大企业之间为避免相互间竞争造成的两败俱伤,必寻求妥协,只有垄断瓜分市场,才可避免因生产过剩所造成的损失。

生产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然性:大企业在某个产业中的崛起,客观上给中小企业的进入造成了较高的壁垒(资金规模、技术、声誉、销售网络等)使用一个行业中的竞争者维持在一个较少数目的水平。

三. 垄断利润的来源是什么?(253)

答:垄断利润的来源不外两个方面:一是垄断企业内部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重要的直

接来源);二是存在于垄断企业外部但通过价格等机制转移到垄断企业中的价值和剩余价值。

垄断利润的外部来源包括:

其一,雇佣工人和劳动群众必要劳动创造的一部分价值通过购买消费品是的垄断高价化为垄断利润;其二,非垄断企业的一部分价值和剩余价值通过购买生产资料是的垄断高价转化为垄断利润;其三,小企业和小生产者的一部分价值或剩余价值通过出售原材料是的垄断低价转化为垄断利润;其四,社会已经形成的一部分价值和剩余价值,通过资产阶级国家对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如政府对垄断企业的减税、津贴、科研资助、优惠贷款、军事订货等)转化为垄断利润。

四. 在垄断形成的过程中,股份公司这一形势起了重要的作用。对这一结论,你的看法如何?请谈谈对股份公司这一财产组织制度特点的看法。

答: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和股份公司的发展促进了资本积累和集中。在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信用制度发展到比较成熟的程度,股份公司向雨后春笋般产生。这使得许多分散的资本得以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巨额的资本,从而有力地促进资本和生产的集中。(248)生产、基本的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垄断。

垄断是在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通过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在生产集中的基础上出现股份公司。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来看,19世纪最后30年时股份公司大发展的时期,也是垄断组织形成的时期。二者的同步发展说明,只有生产集中到一些大公司手里时,它们才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垄断。所以再垄断形成的过程中,股份公司对这一形势起了重要的作用。

股份公司:(1)通过股份制公司这种财产组织形式,可以把不同形式、种类的资本组合在一起,形成资本集聚,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力量。马克思指出:“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末恐怕走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眼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2)通过股份制公司这种财产组织形式,可以把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甚至完全对立、矛盾的所有制经济组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共同推进生产力的发展进步。

(3)通过股份制公司这种财产组织形式,可以把分散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生产力迅速联合成为集中的、高层次的、集约的社会生产力。才能真正构造成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经营的大企业集团。

(4)通过股份公司这种财产组织形式,可以为建立产权“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企业制度奠定良好基础。使企业真正具有法人财产权,可以独立运用和经营所有者投资形成的资本。

(5)通过股份制公司这种财产组织形式,可以形成新的监督和激励运作机制。(课外)

五. 国家队经济的调节和干预,从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了。请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得世纪情况,举出几个国家采用经济和政策手段调节和干预经济活动的实例。

答:现代国家对经济干预的目标:谋求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协调发展.

包括: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充分就业;国民经济稳定的增长率;稳定物价;

公平与效率的协调.

收入分配政策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调控工资和物价来调整分配格局(P204)。

其主要手段有:

1、政府通过立法强制性管制物价和工资;

2、运用规定工资增长幅度等非强制性的办法引导;

3、实行收入指数与物价指数挂钩,以避免物价上涨,导致实际工资降低,保证社

会的稳定。

第五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本章主要概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所有制的结构(284页)

社会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中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而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国有经济则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285页)

指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285页)

指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形式。

个体经济(287页)

指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支配劳动产品的一种经济形式。

私营经济(287页)

指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存在着雇佣关系的经济成分。

外资经济(287页)

指在我国开办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所形成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和外商独资的企业,简称“三资企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

即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的社会扣除以后,按照各人提供给社会

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消费品。

按要素分配(291页)

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在分配领域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它是通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实现的一种在

多种社会制度中通行的分配方式。

效率(293页)

是指人们对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公平(293页)

是指人们对既定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各种关系的认识和评价,其原则和标准因时代和社会制度而异,内容

涉及政治、法律、文化等各个领域。

基尼系数(295页)

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洛伦茨曲线(294页)

是横量经济公平的一个有用工具,能直观的表现出社会总财富在各阶层家庭中的分

布情况。

复习与思考

1.如何理解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77页)

我国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们这样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国家,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那个阶段。

(1)从社会性质来说,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2)从发育程度和发展水平来看,我过的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

筑之间还有诸多不相适应的部分,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不发达阶段。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我国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性质决定的。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其客观依据是什么?(P282~28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依据:(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与这种状况相适应需要在公有制

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已是我国现实经济中客观存在的事实。

3.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公有制经济及其实现形式?(284页)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社会主义国家的全体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的一种新型的所

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是由劳动者在全社会或社会的部分范围内运用生产资料进行生产,并品节对生

产资料的所有权获得经济利益。

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不仅包括全民所有制经济和集体所有制仅仅,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

济中的国有经济成分和集体经济成分。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是生产资料归社会全体劳动人民共同占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由于我国的全民所有制经济主要是在新中国建立过程中,通过没收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产阶级的资本所形成的,所

以我国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形式,国家作为人民的代表,行使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集体所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它同我国现

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相适应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能够容纳不同发展

水平的生产力和不同的生产社会后程度。

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利用。

要努力探索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4.如何理解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87页)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创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都有重要作用。

5.如何理解我国现阶段个人消费品的收入分配制度?(291页)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分配既不能实行单一的按劳分配,也不能实行完全的按生产要素分配,而必须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之所以要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主要理由是:(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现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

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调动社会广大成员的积极性,把分散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动员起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

6.按劳分配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1.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

2.经济社会条件要能够保证劳动者各尽所能

3.商品经济已经消亡

4.社会可以统一对社会总产品做个项扣除

7.按劳分配在我国现阶段有什么特点?

1.按照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而分配社会财富

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坚持按

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

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

状况决定的

8.如何理解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1、在效率优先的前提下兼顾公平

2、要针对公平和效率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不同特点,抓住问题的主要倾向来协调两者关系

3、要首先保证遵循公平和效率兼顾的某些原则

4、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存在于国民收入分配的两个过程

9.结合我国实际谈谈你对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关系的认识?

经过20多年的经济改革,我国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的分配格局逐步形成。但要真正建立起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规范高效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尽可能避免在体制转换过程中发生分配不公、个人收入差距过大等问题的发生,尚须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做一系列工作。

首先,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要妥善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其次,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要建立、健全市场分配机制,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型调节作用。

再次,实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要加强宏观调控,健全法制,对个人收入分配实施有效的宏观管理。

最后,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