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用数学公式运算顺序_公式总结
- 格式:docx
- 大小:10.39 KB
- 文档页数:1
小学数学公式的总结7篇第1篇示例:小学数学作为孩子们学习的基础学科之一,其中的数学公式是学习的重点之一。
掌握好各种数学公式,可以帮助孩子们快速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
下面就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小学数学中常用的公式吧。
1.加法和减法公式:在小学学习的最早期,孩子们就开始接触加法和减法,这是他们数学学习的基础。
加法的基本公式是:a + b = c,b是被加数,a是加数,c是和。
减法的基本公式是:c - a = b,c是被减数,a是减数,b 是差。
2.乘法公式:乘法是小学生学习的重点之一,掌握好乘法的公式可以帮助孩子们快速计算乘法题。
乘法的基本公式是:a × b = c,a和b是乘数,c 是积。
4.面积公式:面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孩子们需要学会计算各种形状的面积。
常见的面积公式包括:- 正方形的面积公式:A = a × a,其中a是边长。
-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A = l × w,其中l是长度,w是宽度。
- 圆的面积公式:A = πr²,其中r是半径。
-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A = 1/2 × b × h,其中b是底边长,h是高。
通过掌握这些小学数学公式,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让我们一起为孩子们的数学学习加油!第2篇示例: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掌握一些基础的数学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解题的效率。
下面就来总结一些小学数学常用的公式。
1. 加法和减法法则:加法和减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运算。
其法则可以总结为:a +b = b + aa -b ≠ b - a2. 乘法法则:乘法法则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法则之一,通常包括乘法表、乘法公式等。
a ×b = b × a4. 平方和立方:平方和立方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数学概念,其公式分别为:a² = a × aa³ = a × a × a5. 周长和面积:在学习几何知识时,周长和面积是我们经常会遇到的概念。
小学阶段所有数学公式1.加法原理:a+b=b+a2.加法交换律:a+b=b+a3.加法结合律:(a+b)+c=a+(b+c)4. 加法分配律:a(b+c)=ab+ac5.减法定义:a-b=a+(-b)6. 减法分配律:a(b-c)=ab-ac7.乘法原理:a×b=b×a8.乘法交换律:a×b=b×a9.乘法结合律:(a×b)×c=a×(b×c)10. 乘法分配律:a(b+c)=ab+ac11.除法定义:a÷b=a×(1/b)12.除法交换律:a/b=b/a13.除法结合律:(a÷b)÷c=a÷(b×c)14. 除法分配律:a(b÷c)=ab÷c15.乘方定义:a^b=a×a×…×a(b个)16.乘方幂律:a^(b+c)=a^b×a^c17. 根号定义:a^(1/2)=sqrt(a)18. 根号乘方平方律:sqrt(a^2)=a19. 根号乘方立方律:sqrt(a^3)=a^(3/2)20. 根号乘方幂律:sqrt(a^b)=a^(b/2)21.指数定义:a^b=b^a22.指数交换律:a^b=b^a23.指数乘方结合律:(a^b)^c=a^(b×c)24.指数加法结合律:a^(b+c)=a^b×a^c25.平方差定理:a^2-b^2=(a-b)(a+b)26.相似三角形:a/b=c/d27. 三角函数关系:sin²A + cos²A = 128. 余弦定理:a²=b²+c²-2bccosA29. 余三角形:sinA/a=sinB/b30. 正弦定理:a²=b²+c²-2bcsinA31. 直角三角形关系:sinA/a=cosB/b32.坐标直角坐标系:x+y=a33.勾股定理:a²+b²=c²34.平面向量:i+j=a35.向量的加法:a+b=b+a。
小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公式小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公式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注重平时的练习与积累,为大家整理了小学数学公式,小朋友们一定要仔细阅读哦!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a=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直径=半径×2d=2r半径=直径÷2r=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c=πd=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V=abh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S=6a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a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S=ch16、圆柱的表面积=上下底面面积+侧面积S=2πr+2πrh=2π(d÷2)+2π(d÷2)h=2π(C÷2÷π)+Ch17、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V=πrh=π(d÷2)h=π(C÷2÷π)h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V=Sh÷3=πrh÷3=π(d÷2)h÷3=π(C÷2÷π)h÷319、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V:体积a: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S=2(ab+ah+bh)(2)体积=长×宽×高V=abh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三角形底=面积×2÷高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8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9圆柱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c:底面周长(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3)体积=底面积×高(4)体积=侧面积÷2×半径10圆锥体v:体积h:高s;底面积r:底面半径体积=底面积×高÷3总数÷总份数=平均数和差问题(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积=底面积×高V=Sh。
一到三年级数学公式大全下面就是一到三年级的数学公式大全啦。
一、一年级1. 加法公式- 加数+加数 = 和。
比如说,1+2 = 3,这里的1和2就是加数,3就是它们加起来的和。
就像你有1个小苹果,妈妈又给你2个小苹果,那你总共就有3个小苹果啦。
2. 减法公式- 被减数 - 减数 = 差。
例如,5 - 3 = 2,5就是被减数,就像你本来有5颗糖,3是减数,就好比你给了小伙伴3颗糖,那剩下的2颗糖就是差啦。
二、二年级1. 乘法公式- 乘数×乘数 = 积。
像2×3 = 6,2和3都是乘数,6就是它们相乘得到的积。
这就好比每个小组有2个小朋友,一共有3个小组,那总共就有6个小朋友。
2. 除法公式- 被除数÷除数 = 商……余数(有时候会有余数哦)。
比如说,10÷3 = 3……1,10是被除数,就像你有10个小饼干,要平均分给3个小伙伴,每个小伙伴能分到3个小饼干,还剩下1个小饼干,这个1就是余数,3就是商。
三、三年级1. 长方形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长 + 宽)×2。
假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那它的周长就是(5 + 3)×2 = 16厘米。
你可以想象这个长方形是一个小操场,你沿着操场跑一圈的长度就是周长啦。
2. 长方形面积公式- 长方形面积 = 长×宽。
还是那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它的面积就是5×3 = 15平方厘米。
面积就像是这个长方形操场里面能站多少个小方块一样。
3. 正方形周长公式-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要是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那它的周长就是4×4 = 16厘米。
因为正方形四条边都一样长,就像一个方方正正的小盒子,四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是周长。
4. 正方形面积公式- 正方形面积 = 边长×边长。
如果正方形边长是4厘米,那它的面积就是4×4 = 16平方厘米。
一年级
1、等量变换:
A=B,A变化,B也变化。
2、《等量变换左边数字改变右边也改变》:
A=B,A变成A’,B也变成B’;
3、《加减混合运算》:
A+B-C=?(A、B、C均为数字);
4、《根据图形确定数量》:
根据一些图形确定他的数量,比如有几个正方形、三角形等;
5、《感知数量关系》:
根据一些图形的数量进行大小的比较,比如有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哪种图形多;
6、《数字比较》:
对比比较两个数字大小,比如4>2;
7、《加减法》:
解决加减法的四则运算,比如3+4=7;
8、《乘法》:
解决乘法四则运算,比如2×3=6;
9、《乘除法混合运算》:
解决乘除法混合运算,比如2×3÷4=?
10、《统计数量》:
统计一些图形的数量,比如有几个正方形,几个三角形,几个四边形;
11、《拆分图形》:
将一个图形拆分为多个小的图形,比如将一个正方形拆分为4个小正
方形;
12、《画图形》:
根据给定要求画不同图形,比如画1个正方形,2个正方形,画一个
圆形等;
13、《图形分类》:
根据给定图形,将图形分类,比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14、《数学思维》:
引导和鼓励学生有创新思维。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到6年级完整版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公式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对于小学生来说,掌握了数学公式,不仅能够解决各种问题,还能提高计算速度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将为大家整理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到6年级的完整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公式1. 加法运算规则:- 两个整数相加时,和等于两个数的和。
- 两个分数相加时,将分数化为相同的分母后,分子相加,分母保持不变。
2. 减法运算规则:- 两个整数相减时,差等于被减数减去减数。
- 两个分数相减时,将分数化为相同的分母后,分子相减,分母保持不变。
3. 乘法运算规则:- 两个整数相乘时,积等于两个数的乘积。
- 两个分数相乘时,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乘作为新分子,分母相乘作为新分母。
4. 除法运算规则:- 两个整数相除时,商等于被除数除以除数。
- 两个分数相除时,将第一个分数乘以第二个分数的倒数。
5. 数字的读法:- 1~9的读法:分别为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 10、20、30、...、90的读法:分别为十、二十、三十、...、九十。
6. 数字的大小比较:- 用符号“<”表示小于,例如2 < 3,表示2小于3。
- 用符号“>”表示大于,例如4 > 2,表示4大于2。
- 用符号“=”表示等于,例如1 + 2 = 3,表示1加2等于3。
二年级数学公式1. 三角形面积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底边长度乘以高的一半,即S = (底边长度 * 高) / 2。
2. 圆的周长公式:- 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与π的乘积,即C = π * 直径。
3. 升级的加法运算规则:- 多个整数相加时,可以按任意顺序进行运算,和不变。
4. 升级的减法运算规则:- 减数大于被减数时,差为负数,称为减法的借位。
5. 升级的乘法运算规则:- 多个整数相乘时,可以按任意顺序进行运算,积不变。
6. 升级的除法运算规则:- 如果除不尽,则商为小数,可以使用近似值表示。
小学生常用的数学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方形的周长=边长× 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S=a。
a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 d÷29、圆的周长=圆周率×直径=圆周率×半径×2 c=πd =2πr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πr11、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12、长方体的体积 =长×宽×高V =abh13、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6a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
a.a= a15、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圆的周长×高 S=ch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 1时=60分1分=60秒 1时=3600秒一、长度(一)什么是长度长度是一维空间的度量。
小学生必背常用数学公式(可编辑以下是小学生必背的常用数学公式:1.加法公式:a+b=b+a2.减法公式:a-b≠b-a3.乘法公式:a×b=b×a4.除法公式:a÷b≠b÷a5.平方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6.立方公式:(a + b)³ = a³ + 3a²b + 3ab² + b³7.分配律:a×(b+c)=a×b+a×c8.结合律:(a+b)+c=a+(b+c)9.交换律:a×b=b×a10.分数加法公式:a/b + c/d = (ad + bc)/(bd)11.制数乘法公式:a/b×c/d=(a×c)/(b×d)12.分式乘法公式:(a/b) × (c/d) = ac/bd13.百分数转小数公式:百分数%=小数/10014.百分数转换为分数公式:百分数%=分子/分母×10015.分数转换为百分数公式:分子/分母=百分数%16.两角和公式:sin(a + b) = sin(a) × cos(b) + cos(a) × sin(b) 17.两角差公式:sin(a - b) = sin(a) × cos(b) - cos(a) × sin(b) 18.两角和公式:cos(a + b) = cos(a) × cos(b) - sin(a) × sin(b)cos(a - b) = cos(a) × cos(b) + sin(a) × sin(b)20.邻角和公式:tan(a + b) = (tan(a) + tan(b)) / (1 - tan(a) × tan(b)) 21.邻角差公式:tan(a - b) = (tan(a) - tan(b)) / (1 + tan(a) × ta n(b)) 22.平行线性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对顶角相等23.相交线性质:对顶角相等、内错角互补、补角和为180度24.等边三角形性质:全等的三角形、内角均为60度、边长相等25.等腰三角形性质: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两底角相等26.直角三角形性质:一个内角为90度的三角形、两个锐角之和为90度、勾股定理:a²+b²=c²27.等比例公式:a/b=c/dF=G×(m₁×m₂)/r²29.直线方程:y = kx + b (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30.两点间距离公式:AB=√[(x₂-x₁)²+(y₂-y₁)²]以上是小学生必背的常用数学公式,掌握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更加灵活运用。
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数学公式总结大全公式定理是我们学好数学的一大关键,是我们学好数学的一个基础,因此,只有孩子将基础掌握好了,那么,在数学上的一个学习才能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数学公式总结,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6年级数学公式1. 单价×数量=总价2. 单产量×数量=总产量3. 速度×时间=路程4. 工效×时间=工作总量5. 加数+加数=和6.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7. 被减数-减数=差8. 减数=被减数-差9. 被减数=减数+差10. 因数×因数=积11.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12. 被除数÷除数=商13. 除数=被除数÷商14. 被除数=商×除数15. 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
例:90÷5÷6=90÷(5×6)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小学一至六年级数学公式大全一.图形计算公式1.周长公式类型公式字母表示?长方形周长=?(长+宽)×2 (a+b)×2?正方形周长?=边长×4 ?a×4=4a?圆的周长=?直径×π?= 2×π×半径?c=π×d =2×π×r 2,面积公式类型公式字母表示?长方形面积=?长×宽s=a×b?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s=a×a?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s=a×h?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三角形面积=?底×高÷2 ?s=a×h÷2?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a×b+a×h+b×h)×2?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 s= a×a×6?圆面积=?π×半径的平方? s=πr2?圆柱体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π×直径×高=2×π×半径×高?=c×h=π×d×h=2×π×r×h?圆柱体表面积=侧面积+2×底面积=底面周长×高+2×π×半径的平方=π×直径×高+2×π×半径的平方=2×π×半径×高+2×π×半径的平方=c×h+2πr2=π×d×h+2πr2=2×π×r×h +2πr23.体积公式类型?公式?字母表示?长方形? 长×宽×高?a×b×h?正方体? 棱长×棱长×棱长?a×a×a?圆柱体 ?底面积×高∏r2h圆锥体? 底面积×高÷3π×半径的平方×高÷3? s×h÷3πr2h÷3补充说明:长方体棱长和=(长+宽+高)×4正方体棱长和=棱长×12二.熟记下列正反比例关系:正比例关系:y=kx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正比例关系长方形的周长与(长+宽)成正比例关系圆的周长与直径成正比例关系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正比例关系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关系2.反比例关系:y=三.常用数量关系:1.路程: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2.工作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3.价量: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4.产量:总产量=单产量×面积? 单产量=总产量÷面积面积=总产量÷单产量5.份数: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6. ?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四.单位换算:1.长度单位:一公里=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2.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公亩 1公亩=1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体积单位:1立方千米=1000000000立方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 ?1亩=666.6664.重量单位: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500克=1斤5.时间单位:一世纪=100年一年=四季度? 一年=12月?一年=36天(平年)? ?一年=366天(闰年)平年二月28天闰年二月29天一季度=3个月? ?一个月= 3旬(上、中、下)一个月=30天(小月) ?一个月=31天(大月)一星期=7天一天=24小时? ?一小时=60分?一分=60秒 1小时=3600秒一年中的大月: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月、十二月(七个月)一年中的小月: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四个月) 6.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 1角=10分 1元=100分7.特殊分数值:0.5=50% ? 0.25 = 25%? ? 0.75 = 75%0.2 = 20% 0.4 = 40% 0.6 = 60% 0.8 = 80%0.125=12.5%? 0.375 = 37.5%0.625 = 62.5% 0.875 = 87.5%五.数据运算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六.数常用公式1.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2.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3.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4.植树问题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5.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6.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7.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8.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9.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10.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七.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小学生数学公式大全,第二部分:定义定理(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
如:(2+4)×5=2×5+4×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
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
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
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
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
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小学生数学公式大全:基础运算公式1、每份数×份数=总数2、倍数×倍数=几倍数3、速度×时间=路程总数÷每份数=份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路程÷速度=时间总数÷份数=每份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总价÷单价=数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总价÷数量=单价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7、被减数-减数=差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因数=积9、被除数÷除数=商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学生数学公式大全: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周长(C)面积(S)边长(a)周长=边长×4c=4a面积=边长×边长S=a×a2、正方体: 体积V棱长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3、长方形:长(C)面积(S)边长(a)周长=(长+宽)×2C=2(a+b)面积=长×宽S=ab5、长方体:体积(V);面积(s);长(a);宽(b);高(h)(1)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S=2(ab+ah+bh)(2)(2)体积=长×宽×高V=abh6、三角形:面积(s)底(a)高(h)面积=底×高÷2s=ah÷2三角形高=面积×2÷底h=s×2÷a三角形底=面积×2÷高a=s×2÷h7、平行四边形:面积(s)底(a)高(h)面积=底×高s=ah8、梯形:面积(s)上底(a)下底(b)高(h)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9、圆形:面积(s)周长(c)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2×∏×半径C=∏d=2∏r(2)面积=半径×半径×∏s=∏r²10、圆柱体:体积(v)高(h)底面积(s)底面半径(r)底面周长(c)(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s侧=2∏r×h(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s表=(2∏r×h + ∏r²)×2(3)体积=底面积×高v=∏r²×h(4)体积=侧面积÷2×半径v=2∏r×h÷2×r11、圆锥体:体积(v)高(h)底面积(s)底面半径(r)体积=底面积×高÷3v=∏r²×h÷3数学单位换算表1.长度单位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单位排位(小到大):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千米/公里(km)2.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单位排位(小到大):平方毫米(mm²)<平方厘米(cm²)<平方分米(dm²)<平方米(m²)<公顷(hm²)<平方千米(km²)3.体积与容积的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升=1000毫升体积单位排位(小到大):立方毫米(mm³)<立方厘米(cm³)<立方分米(dm³)<立方米(m³)容积单位排位(小到大):毫升(ml)<升(l)4.质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单位排位(小到大):毫克(mg)<克(g)<千克(kg)<吨(t)5.货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单位排位(小到大):分<角<元6.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1年=12月1月=31/30日1日=24时1时=60分1分=60秒大月(31天)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
一年级:1.加法公式:a+b=c2.减法公式:a-b=c3.数字顺序:从小到大排列4.数字顺序:从大到小排列5.数字的比较:a>b或者a<b6.两数之和等于另一个数:a+b=c 二年级:1.乘法公式:a*b=c2.除法公式:a÷b=c3.数字的平方:a²4.反比例关系:a*b=c5.整数相减:a-(-b)=c6.最大公约数:GCD(a,b)三年级:1.分数相加:a/b+c/d=e/f2.分数相减:a/b-c/d=e/f3.分数相乘:a/b*c/d=e/f4.分数相除:a/b÷c/d=e/f5. 单位换算:a m = b cm 或 a kg = b g6.周长:C=2πr或C=πd四年级:1.百分数:a%=b/100或a=b%2.圆的面积:A=πr²3.直角三角形定理:a²+b²=c²4.等腰三角形的周长:2a+b5.圆的周长:C=2πr或C=πd6.平均数:(a₁+a₂+...+aₙ)÷n五年级:1.三角形面积:A=1/2*底*高2.长方体体积:V=长*宽*高3.正方体体积:V=边长³4.半径和直径关系:d=2r或r=d/25.长度和角度的关系:π弧度=180°6.平行四边形面积:A=底*高六年级:1.三角形的周长:a+b+c2.三角形的边长关系:a+b>c,a+c>b,b+c>a3.直角三角形斜边:c²=a²+b²4.比例关系:a/b=c/d5. 二次方程根的公式:x = (-b ± √(b² - 4ac)) / 2a6.相似三角形定理: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一至六年级的数学公式大全一、一年级数学(主要是基础概念,较少公式)1. 加法公式。
- 加数+加数 = 和,例如:1+2 = 3。
2. 减法公式。
- 被减数 - 减数 = 差,例如:3 - 1 = 2。
二、二年级数学。
1. 乘法公式。
- 因数×因数 = 积,例如:2×3 = 6。
2. 除法公式。
- 被除数÷除数 = 商,例如:6÷3 = 2。
3. 长度单位换算。
- 1米 = 10分米,1分米 = 10厘米,1米 = 100厘米。
三、三年级数学。
1. 长方形周长公式。
- 长方形周长=(长 + 宽)×2,用字母表示为:C=(a + b)×2(其中C表示周长,a表示长,b表示宽)。
2. 正方形周长公式。
- 正方形周长 = 边长×4,用字母表示为:C = 4a(其中C表示周长,a表示边长)。
3. 面积公式。
- 长方形面积=长×宽,用字母表示为:S = ab(其中S表示面积,a表示长,b 表示宽)。
- 正方形面积 = 边长×边长,用字母表示为:S=a²(其中S表示面积,a表示边长)。
四、四年级数学。
1. 加法交换律。
- a + b=b + a,例如:2+3 = 3+2。
2. 加法结合律。
- (a + b)+c=a+(b + c),例如:(1+2)+3 = 1+(2 + 3)。
3. 乘法交换律。
- a×b = b×a,例如:2×3 = 3×2。
4. 乘法结合律。
- (a×b)×c=a×(b×c),例如:(2×3)×4 = 2×(3×4)。
5. 乘法分配律。
- (a + b)×c=a×c + b×c,例如:(2+3)×4 = 2×4+3×4。
小学生必背数学公式记忆口诀_公式总结
小学生必背数学公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小学生必背数学公式: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
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商除数=被除数。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1到6年级完整版在小学阶段,数学公式是解决各种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
掌握这些公式,不仅能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解题,还能培养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 1 到 6 年级的小学数学公式完整版。
一、基本运算公式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b + a例如:3 + 5 = 5 + 3 = 8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c = a +(b + c)比如:(2 + 3) + 4 = 2 +(3 + 4) = 93、乘法交换律: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 b × a例如:2 × 3 = 3 × 2 = 6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 × b)× c = a ×(b × c)比如:(2 × 3)× 4 = 2 ×(3 × 4) = 24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为:(a + b)× c = a × c + b × c 例如:(2 + 3)× 4 = 2× 4 + 3× 4 = 20二、图形计算公式1、正方形周长:C = 4a (其中 C 表示周长,a 表示边长)面积:S = a²(其中 S 表示面积)例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5 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 4×5 = 20 厘米,面积是 5²= 25 平方厘米。
2、长方形周长:C = 2×(a + b) (a 表示长,b 表示宽)面积:S = a × b比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 6 厘米,宽是 4 厘米,那么它的周长是 2×(6 + 4) = 20 厘米,面积是 6×4 = 24 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公式大全一、四则运算:1.加法公式:a+b=b+a2.减法公式:a-b≠b-a(减法不满足交换律)3.乘法公式:a×b=b×a4.除法公式:a÷b≠b÷a(除法不满足交换律)二、整数运算:1.结合律:(a+b)+c=a+(b+c)2.分配律:a×(b+c)=(a×b)+(a×c)3.相反数:a+(-a)=04.零元素:a×0=0三、小数运算:1.小数进位:1.5≈1.6(1.6为1.5的进位)2.小数舍位:1.5≈1.4(1.4为1.5的舍位)3.小数换算成百分数:1.5=150%4.百分数换算成小数:150%=1.5四、分数运算:1. 分数加法:a/b + c/d = (ad + bc) / bd2. 分数减法:a/b - c/d = (ad - bc) / bd3. 分数乘法:a/b × c/d = ac / bd4. 分数除法:(a/b) ÷ (c/d) = ad / bc五、平方运算:1. 平方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2. 平方差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3.平方根:√a×√a=a六、圆的运算:1.圆的面积公式:S=πr²2.圆的周长公式:C=2πr3.圆的直径和半径的关系:d=2r4.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C=πd七、多边形运算:1.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²(a为边长)2.正方形的周长公式:C=4a3.矩形的面积公式:S=l×w(l为长度,w为宽度)4.矩形的周长公式:C=2l+2w5.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1/2×b×h(b为底边长,h为高)6.三角形的周长公式:C=a+b+c(a、b、c为三边长)7.圆形的面积公式:S=πr²8.圆形的周长公式:C=2πr八、容量和体积运算:1.容量换算:1升(L)=1000毫升(mL)2.体积公式:V=l×w×h(l为长度,w为宽度,h为高度)4. 水的密度:1克/立方厘米(g/cm³)= 1克/毫升(g/mL)九、时钟和角运算:1.圆周角公式:360°=2π弧度2.直角:90°=π/2弧度3.扇形面积公式:S=(θ/360°)×πr²(θ为扇形对应的圆心角)4.角度换算:1圆周角=360°=2π弧度5.弧度换算:1π弧度=180°。
小学生常用数学公式运算顺序_公式总结
数学公式运算顺序
1. 小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2. 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运算顺序相同。
3. 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4.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小学生常用数学公式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5. 第一级运算:
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6. 第二级运算:
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相关信息:
最常用的利润与折扣问题的公式
小学生数学公式长度单位换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