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月结年结会计分录-最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7
会计年末结账会计分录会计年末结账是指在每一财政年结束之夜,会计人员根据当年发生的会计事务,进行的由帐目记分的会计核算过程。
会计年末结账会计分录是会计凭证的一部分,一般由会计师记录,记录会计事务的凭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法》实施细则》,会计年末结账需要审查并核对年初至业务结束期间内发生的会计事务,以确保会计凭证准确、完整、充分归类识别,综合评价年度收入、支出、账户余额、费用费率等情况。
具体而言,就是综合将各类会计凭证进行登记、调整,正确核算各项账目期末余额,编制年末结账会计分录。
一、年末结账会计分录的基本构成年末结账会计分录,通常包括四大部分: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和其他报表,其中资产负债表是会计凭证最基本及最具有代表性的报表。
1.资产负债表资产负债表是会计凭证的基本结构,具体指按照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三大要素的关系,概括性地反映企业发生的财务性事项的报表。
资产负债表是一个借贷平衡表,以此体现财务状况,反映企业收入、支出、资产增新或减少等情况。
2.损益表损益表是会计凭证中财务状况的记录,可以着重表示企业本财务年度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支出,并通过相应的计算,表明企业的净利润情况。
3.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可以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的现金收入与支出,便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以及研究企业的经营状况。
4.其他报表除上述三个报表外,还有一些其他报表和财务报表,如财务比率分析表,现金流量表,会计期初和期末统计表等。
二、会计年末结账会计分录的建立与核算1.会计年末结账会计分录的建立以会计记账凭证为确认文件,经过一定程序,以及业务记账、销账和汇总,整理出会计凭证,编制会计年末结账会计分录。
2.会计年末结账会计分录的核算会计年末结账会计分录的核算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其中包括对期末账目的复核、比对、核算等步骤。
(1)对期末账目的复核应对所有的账簿和会计凭证进行综合检查,确保账目准确无误;(2)对账目的比对比对会计凭证中所有账目,以清点确保账目完整、准确;(3)对账目的核算经过复核和比对,对所有账目进行核算,确定期末账目的准确性。
年度结账会计分录
一、本年度的收入
1.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某一时期内完成销售合同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并
获得应收账款,记账应当根据购销合同金额及收款情况进行记账,分账科目为“应收账
款”“销售收入”,记账公式为:借:销售收入(X),贷:应收账款(X);
2.其他收入:其他收入指企业根据外部及内部活动,所产生的不久成收入,如报酬、
报销款等,记账的分账科目为“其他应收款”及相应支出类科目,记账公式则为:借:
其他应收款(X),贷:其他收入(X)。
二、本年应付账款
1.应付账款:企业在某一时期内,购进商品或接受服务,根据销售协议,应支付给供
应商的货款,称为应付账款,记账应当根据进货采购销售及付款情况,进行记账,分账科
目为“应付账款”、“购买物资”及相应的费用科目,记账公式为:借:应付账款(X),贷:购买物资及费用(X);
2.应付福利费:是指按照《劳动法》有关规定,企业必须为员工支付的福利费用,其
中有社会保险费、工会会费、住房公积金等。
记账应当根据发薪时间及支付标准进行记账,记账公式为:借:应付职工薪酬(X),贷:应付福利费(X)。
结账操作:月结,年结和其它提示
会计结账是会计人员每月工作开始和结束的衔接钮带,是会计人员每月的工作内容之一。
但是,众多的会计人员在会计结账工作中,采用的结账方法各异,笔者据自己的经验,对会计结账方法做了如下的总结。
[>>会计人月末结账的方法和总结]
一、月结
1、日记账
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
应按日结出余额,日结可自然进行,既可逐笔结余额,也可每隔五笔结一次余额,每日的最后一笔应自然结出当日余额,不必另起一行。
有的会计在进行现金账日结时,总是另起一行,摘要栏内写本日合计同时结出本日收入合计、支出合计及余额。
这样做当然可行,只是一个月要另起一行写出三十几个本日合计,既占篇幅,又没必要。
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月结方法。
即在本月最后一笔记录下面划一条通栏单红线,并在下一行的摘要栏中用红字居中书写本月合计,同时在该行结出本月发生额合计及余额,然后,在本月合计行下面再划一条通栏单红线。
2、明细账。
月末年末结转的会计分录1-12月月末该处理的分录资产负债表部分1、结转制造费用借: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2、结转完工入库产品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3、计提附加税(增值税在其他科目核算)借: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费—应交城建税应交税费—应交教育费附加应交税费—应交地方教育费附加4、计提办公的固定资产折旧借:管理费用-折旧费贷:累计折旧利润表部分5、结转营业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6、结转利得借: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7、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8、结转营业成本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9、结转损失借:本年利润贷:营业外支出10、结转费用借:本年利润贷: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结转税11、结转税金借:本年利润贷:税金及附加12、计提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3、结转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14、结转应交增值税1)结转进项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结转销项税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转出未交增值税)年末关账前的会计分录最后6笔的会计分录以下分录金额以净利润200万作为基准。
1.结转全年净利润借:本年利润200万元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0万元若是亏损了,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2.计提10%法定盈余公积金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0万元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20万元3.计提任意盈余公积金借: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10万元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10万元4.计提坏账准备金借:资产减值损失10万元贷:坏账准备10万元5.计提应向股东分配的红利借:利润分配一应付股利10万元贷:应付股利-股东 10万元6.结转“利润分配”明细科目余额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 40万元贷:利润分配一提取法定盈余公积20万元利润分配一提取任意盈余公积10万利润分配一应付股利10万元广东每日财税。
月末结转会计分录月末结转会计分录如下所示: 一、计提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工会经费 1、按工资总额14%提取职工福利费借:管理费用--福利费贷:应付福利费 2、按工资总额1.5%提取职工教育费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费贷: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费 3、按工资总额2%提取工会经费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贷: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 二、提固定资产折旧 借:管理费用--折旧费贷:累计折旧 三、摊销费用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 四、计提税金 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金--营业税 贷:应交税金--城建税 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 五、结转各种收入 1、结转主营业务收 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 2、结转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 3、结转营业外收入借: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 六、结转成本、支出、税金 1、结转成本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 2、结转其他业务支出 借:本年利润贷:其他业务支出 3、结转营业外支出 借:本年利润贷:营业外支出 4、结转税金 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七、结转各项费用 1、结转管理费用 借:本年利润贷:管理费用 2、结转财务费用 借:本年利润贷:财务费用 3、结转营业费用 借:本年利润贷:营业费用 八、季度计提所得税 1、提取时 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所得税 2、结转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 3、上缴所得税 借:应交税金--所得税贷:银行存款或现金 目前我国商品零售企业广泛采用的售价金额核算法,实际上是零售价法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售价金额核算法的具体账务处理程序如下: (1)平时商品存货明细账的进销存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记入“商品成本差异”账户。
(2)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售价)×100% 具体计算时也可按以下方法计算: 进销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月末“受托代销商品”账户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l00% (3)根据进销差价率计算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进销差价,其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或,=本期“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进销差价率 (4)调整本期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
企业每月完整会计分录说到会计分录,很多人都会觉得有点陌生,甚至头皮发麻。
你可能会想,这东西跟我有啥关系?可是,说到企业运转,账务处理就是那个“幕后英雄”,每天都在默默无闻地为公司的一切运作保驾护航。
其实啊,企业每月的会计分录,就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密码,帮助我们理清钱从哪儿来,又去哪儿了。
说白了,每一笔分录,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带着账本走,才能知道钱到底花在哪了。
每个月,企业的会计人员都得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些分录。
要是你曾经做过这类工作,应该知道,搞清楚每个月的会计分录,简直就像是解一道谜题。
每一项交易背后都得有一条清晰的路径,金钱流向哪儿?哪些费用该付?又有多少收入进账?看似简单的几个数字,其实全藏着学问呢。
你想啊,企业有时候忙得像陀螺一样转,这时候你就得依靠这些会计分录,才能知道自己到底赚了多少,亏了多少。
换句话说,每个月的会计分录就是“对账单”那样的“检查员”,帮你查清一切是不是正常运行。
就拿最常见的收入分录来说吧。
比如,公司卖出去一批货,客户付款了,那这时你就得记一条收入分录,记下“现金”或者“应收账款”进账。
很多人看到账面上有了“收入”,总是想当然地认为自己发财了,哈哈,别急,先别高兴得太早。
因为啊,钱进了账,可是它进的是哪儿的账呢?是现金?还是应收账款?这可得搞清楚。
毕竟,现金收入和应收账款虽然都能增加公司收入,但性质完全不同,涉及的后续流程也差天差地。
再来看看支出分录。
每个月,企业为了正常运营,肯定会有各种各样的支出——租金、工资、办公费用、原材料采购……这些都得一个个登记下来。
如果没有每一条清晰的分录,钱袋子容易被“偷空”。
而且呢,支出并不是一笔就完事,它分可能是“现金支付”,也可能是“应付账款”。
你想啊,明明花了钱,但账面上却没有体现出来,搞不好哪天就被审计给盯上了,那可得不偿失。
还得提提企业的固定资产。
每个月,企业肯定也会有一些大宗的购买,比如设备、房产啥的。
这时候,每一项固定资产的购买,都会在会计账簿中有对应的分录。
1、整理原始凭证,报销的,抵减的。
2、开发票,盖章,借:应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3、收到进项发票,认证借: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
4、做凭证:计提税金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贷:应交税费—城建税*7%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3%
其他应交款—地方教育费附加*2% 上交时借:应交税费—城建税*7%
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3%
其他应交款—地方教育费附加*2%
贷:银行存款
5、月底结转库存商品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6、月底结转本年利润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7、月底结转本年利润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8、整理每家发票,做好登记、统计。
9、做好银行日记账,有帐变动必须提交给无锡。
小微企业年底、月末计提结转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易出错一:第四季度的所得税没有计提,本年利润出现跨年计提现象,这是不规范的。
季度计提所得税:借:所得税费用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结转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费用易出错二:股东资金(老板)与企业资金总是混在一起。
这样是错误的,股东如果帮助企业垫资,需要计入"其他应付款"如果股东决定"增资"需要办理相关手续计入"实收资本",要不然以后清算个税可就有的交了。
1.只是垫资借:银行存款贷:其他应付款-股东2、股东捐款,不赠股份:借银行存款贷浸本公积PS股东捐款不计入营业外收入。
3、股东增资借:银行存款贷:实收资本-股东易出错三:年度利润不结转。
关账利润不结转就没有办法影响后面的所有者权益。
结转本年利润(若是盈利):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结转本年利润(若是亏损):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本年利润易出错四:增值税加计抵减统一记“其他收益”一般加计抵减是用来冲"成本",只有无法冲"成本"时才确认收入。
账务处理:1.冲成本的加计抵减:借:应交税费一增值税加计抵减额贷:生产成本一X农产品2、无法冲成本时计入"其他收益":借:应交税费一增值税加计抵减额贷:其他收益(小企业用"营业外收入")3、当月有未交增值税借:应交税费一未交增值税贷:应交税费一增值税加计抵减额易出错五:年终奖年底不能计提年终奖如果年底没有计提,跨年账务将会带来很大麻烦,需要记"以前年底损益调整"科目(1)计提度年终奖借:管理费用-工资薪金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2)发放年终奖: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薪金贷:银行存款应交税费-个人所得税2万元易出错六:零售业、餐饮业等企业长期未开发票,带来涉税风险。
要申报未开票收入,与已开票收入一样。
每月计提结转会计分录第一篇:每月计提结转会计分录一、计提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费、工会经费1、按工资总额14%提取职工福利费借:管理费用--福利费贷:应付福利费2、按工资总额1.5%提取职工教育费借:管理费用--职工教育费贷:其他应付款--职工教育费3、按工资总额2%提取工会经费借:管理费用--工会经费贷: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二、提固定资产折旧借:管理费用--折旧费贷:累计折旧三、摊销费用借:管理费用(或营业费用等)贷: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四、计提税金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营业税贷:应交税金--城建税贷:其他应交款--教育费附加五、结转各种收入1、结转主营业务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2、结转其他业务收入借:其他业务收入贷:本年利润3、结转营业外收入借: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六、结转成本、支出、税金1、结转成本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2、结转其他业务支出借:本年利润贷:其他业务支出3、结转营业外支出借:本年利润贷:营业外支出4、结转税金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七、结转各项费用1、结转管理费用借:本年利润贷:管理费用2、结转财务费用借:本年利润贷:财务费用3、结转营业费用借:本年利润贷:营业费用八、季度计提所得税1、提取时借:所得税贷:应交税金--所得税2、结转所得税借:本年利润贷:所得税3、上缴所得税借:应交税金--所得税贷:银行存款或现金目前我国商品零售企业广泛采用的售价金额核算法,实际上是零售价法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
售价金额核算法的具体账务处理程序如下:(1)平时商品存货明细账的进销存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记入“商品成本差异”账户。
(2)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其计算公式如下: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售价)×100%具体计算时也可按以下方法计算:进销差价率=月末分摊前[“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账户余额+月末“受托代销商品”账户余额+本月“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l00%(3)根据进销差价率计算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进销差价,其计算公式如下: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或,=本期“主营业务收入”账户贷方发生额×进销差价率(4)调整本期已销商品的销售成本。
月结、年结会计分录(利润和利润分配)完整版(一)营业利润(或亏损)的结转1、期末将所有的收入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2、期末将所有的支出科目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的借方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勘探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3、期末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科目的净收益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本年利润4、期末将“投资收益”科目的净损失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本年利润贷:投资收益(二)利润分配(利润的转出通过借方科目转走,余额应该在贷方)1、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借: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企业盈余公积减少,通过利润非配科目,将盈余公积补亏损)2、提取盈余公积(盈余公积增加,通过利润分配科目将利润转到盈余公积科目上)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3、应分配给股东的库现金股利或利润借: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贷:应付股利4、外商投资企业利用利润归还投资借:利润分配-利润归还投资贷:盈余公积-利润归还投资5、外商投资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利润分配-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贷:应付职工薪酬6、经批准分派股票股利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贷:股本(股票面值)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实际发放的股票股利金额与股票面值总额的差额)7、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调整批准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调整增加的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盈余公积调整减少的利润分配借: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按规定用税前利润归还各种借款借:利润分配-归还借款的利润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10、按规定留给企业的单项留利借:利润分配-单项留用的利润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三)结转全年利润(或亏损)1、年度终了,企业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为净亏损,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2、年末,将“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利润归还投资-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利润归还借款-单项留用的利润借:利润分配-其他转入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四)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亏损借:有关科目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亏损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有关科目3、由于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而相应增加的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由于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而相应减少的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结转余额如为贷方余额: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为借方余额:借: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本年利润4、期末将“投资收益”科目的净损失转入“本年利润”科目借:本年利润贷:投资收益(二)利润分配1、企业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借: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补亏2、提取盈余公积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3、应分配给股东的库现金股利或利润借:利润分配-应付普通股股利贷:应付股利4、外商投资企业利用利润归还投资借:利润分配-利润归还投资贷:盈余公积-利润归还投资5、外商投资企业从净利润中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借:利润分配-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贷:应付职工薪酬6、经批准分派股票股利借:利润分配-转作股本的普通股股利贷:股本(股票面值)资本公积-股本溢价(实际发放的股票股利金额与股票面值总额的差额)7、根据股东大会或类似机构批准的利润分配方案,调整批准年度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调整增加的利润分配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盈余公积调整减少的利润分配借:盈余公积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9、按规定用税前利润归还各种借款借:利润分配-归还借款的利润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10、按规定留给企业的单项留利借:利润分配-单项留用的利润贷: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三)结转全年利润(或亏损)1、年度终了,企业将全年实现的净利润,自“本年利润”科目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为净亏损,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2、年末,将“利润分配”科目下的其他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未分配利润”明细科目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提取储备基金-提取企业发展基金-提取职工奖励及福利基金-利润归还投资-应付现金股利或利润-转作股本的股利-利润归还借款-单项留用的利润借:利润分配-其他转入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四)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亏损借:有关科目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2、调整减少的以前年度利润或调整增加的以前年度亏损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有关科目3、由于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亏损而相应增加的所得税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4、由于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而相应减少的所得税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5、结转余额如为贷方余额: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为借方余额: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简化版-----每月结转的分录,可以归纳一下几类:一、供应过程的结转天1、企业进货购买材料尚未入库时:借:物资采购贷:银行存款(或应付帐款等)2、材料验收入库,按其实际成本转账时借:原材料贷:物资采购二、生产过程的结转1、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要通过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等账户核算。
即:借:生产成本贷:应付工资、原材料、制造费用等2、生产某种产品完工后,要进行完工产品的结转借:产成品(或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三、销售过程的结转销售时借:银行存款(或应收账款等)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金--增值税(销项税)同时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或产成品)四、财务成果的结转1、结转各项收入借: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贷:本年利润2、期间费用的结转借:本年利润贷:管理费用、营业费用、财务费用3、成本支出的结转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支出、营业外支出4、税金的结转借:本年利润贷: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所得税五、月结转本年利润亏损时: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本年利润盈利时: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案例----案例1:“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如何在报表中填写?2010-4-1 11:231、我公司3月补交了2009年的企业所得税,做分录如下: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20贷: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120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2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120借: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120贷:银行存款120可是做3月份的报表时,在损益表中要不要填“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这一行,与其“所得税”那一行要填吗?还是说,只是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年初数”里的未分配利润那一行做出调整就可以了啊??其它的都可不用调了答案:利润表里面填写的是进“所得税费用”科目的金额,你这个所得税不是当年发上的,不用填在利润表中。
调整“资产负债表”中的“年初数”里的未分配利润那一行,以及相对应的“应交税金-应交企业所得税”年初数案例2:1998年11月份损益表所列“本年累计数”各项金额为:主营业务收入23975000主营业务成本16950000营业费用831000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307500主营业务利润5886500其他业务利润18750管理费用3395000财务费用344000营业利润2166250投资收益122500营业外收入71250营业外支出36250利润总额2323750该年12月份损益表账户发生额如下:科目名称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主营业务收入50000 1550000主营业务成本1075000 25000营业费用20000 1000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7500其他业务收入1000 13500其他业务支出6750 500管理费用220500 3000财务费用247500 6240投资收益1250 3750营业外收入1250营业外支出112501.请编制12月份结转收入、成本、费用的会计分录;2.根据以上资料计算全年利润、全年应缴税额和净利润(所得税率33%)。
解答:1. 做12月份结转分录,要按照每个总帐科目余额(即,收入类的当月贷方-借方;支出类要当月借方-贷方)结转,所以,你不是要罗列哦.那么分录如下:结转收入类:借:主营业务收入150万(155-5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25万(1.35-0.1)投资收益0.25(0.375-0.125)营业外收入0.125万贷:本年利润151.625万元.结转支出类:借:本年利润156.276万元贷:主营业务支出105万元(107.5-2.5)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1.75万元营业费用1.9万元其他业务支出0.625万(0.675-0.05)管理费用21.75万(22.05-0.3)财务费用24.126(24.75-0.624)营业外支出1.125万元.12月份的本月利润=151.625-156.276=-4.651万元.本月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