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屑粗集料表观密度(视比重)及饱和面干密度试验记录表
- 格式:xls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1
(编号)粗集料试验检测报告(水泥混凝土用)试验室名称:报告编号:施工单位:任务编号工程名称:样品编号工程部位/用途样品名称实验依据判定依据样品描述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产地类型规格代表数量序号检测项目技术指标检测结果结果判定1 含泥量(%)<1.02 泥块含量(%)<0.53 针、片状颗粒含量(%)<154 压碎值(%)<205 表观密度g/cm >2.5006 堆积密度g/cm >1.3507 堆积空隙率(%)<478 吸水率(%)/9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10 坚固性(%)/11 碱集料反应/12 有机物含量判定/13 密度试验结果捣实密度g/cm 表观相对密度毛体积密度g/cm 表干相对密度振实密度g/cm 毛体积相对密度14 颗粒分析筛孔尺寸(mm)90 75 63 53 37.5 31.5 26.5 19.0 16 9.5 4.75 2.36 标准级配范围(%)实际累计筛余(%)符合粒级检测结论备注试验:审核:签发:日期:年月日(专用章)(编号)粗集料筛分试验检测记录表(干筛法)试验室名称:记录编号:工程部位/用途委托/任务编号试验依据样品编号样品描述样品名称试验条件试验日期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筛前试样总质量(g) 第一组第二组平均累计筛余百分率(%)规定级配范围(%)粗集料级配曲线500 500筛孔尺寸(mm) 筛上质量(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通过百分率(%)筛上质量(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通过百分率(%)筛分后总量(g)损耗(g)损耗率(%)备注:试验:复核:日期:年月日粗集料含泥量及泥块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试验室名称:记录编号:工程部位/用途委托/任务编号试验依据样品编号样品描述样品名称试验条件试验日期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试验次数 1 2含泥量含泥量试验前烘干试样质量(g)含泥量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试样含泥量或小于0.075mm颗粒含量测值(%) 试样含泥量或小于0.075mm颗粒含量测定值(%)泥块含量4.75mm筛筛余量(g)泥块含量试验后烘干试样质量(g) 集料中粘土泥块含量测值(%)集料中粘土泥块含量测定值(%)备注:试验:复核:日期:年月日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检测记录表(规准仪法)试验室名称:记录编号:工程部位/用途委托/任务编号试验依据样品编号样品描述样品名称试验条件试验日期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试样总质量(g)粒级(方孔筛)(mm)针状颗粒质量(g)片状颗粒质量(g)针、片状颗粒总质量(g)针、片状颗粒含量测定值(%)含泥量泥块含量备注:试验:复核:日期:年月日粗集料压碎值试验检测记录表试验室名称:记录编号:工程部位/用途委托/任务编号试验依据样品编号样品描述样品名称试验条件试验日期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试样编号试验前试样质量(g)通过2.36mm筛孔的细料质量(g)压碎值(%)压碎值测定值(%)换算水泥混凝土后压碎值测定值(%)备注:试验:复核:日期:年月日。
检验名称:碎石的表观密度试验方法(简易法)
试验依据: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主要仪器:1、秤;2、烘箱;3、广口瓶;4、试验筛;5、毛巾、刷子。
注意事项:1、试验前,筛除小于5.00mm的颗粒,缩分至略大于3kg 的量两份。
洗干净后,分成两份备用。
2、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
3、做完试验清理工作台。
试验步骤:1、称取两份所需量。
2、将试样浸水饱和,然后装入广口瓶中。
装试样时,
广口瓶应倾斜放置,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覆盖瓶
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
3、气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至水面凸出瓶口
边缘。
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迅速滑行,使其紧贴瓶
口水面。
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试样、水、瓶和玻
璃片总质量(m1)。
4、将瓶中的试样倒入浅盘中,放在(105土5)℃的
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放在带盖的容器中冷却
至室温后称取质量(m0)。
5、将瓶洗净,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
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取质量(m2)。
计算方式:1、表观密度(标准法)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0kg/m3:
ρ=( m0/m0+m2-m1)-αt×1000
式中:ρ——表观密度(kg/m3)
m0——试样的烘干质量(g)
m1——试样、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m2——水及容量瓶总质量(g)
αt——水温对砂的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
试验结果:1、以两个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2、当两次结果之差大于20kg/m3时,应重新取样进行试
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