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汉字文化
- 格式:pdf
- 大小:4.96 MB
- 文档页数:22
汉字的象征意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它不仅仅是一种文字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从汉字的演变和使用中,我们可以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首先,汉字的象征意义体现在其形状和结构上。
汉字的形状多取自自然界的事物,如人、山、水、木等,这些形象的象征意义使得汉字具有了生动的视觉效果。
比如,“人”字的形状像一个直立的人体,象征着人类的形象;“山”字的形状像一座山峰,象征着高大、稳固和坚定。
此外,汉字的结构也蕴含着深刻的意义。
例如,“心”字由两个“忄”组成,表达了情感和内心的世界;“家”字由“宀”和“豕”组成,寓意着家庭的温暖和和睦。
这些形状和结构的象征意义使得汉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视觉艺术和文化符号。
其次,汉字的象征意义还体现在其字义和用法上。
汉字的字义往往富有象征意味,可以通过字义来揭示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比如,“道”字的字义是指一条路,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还代表了一种哲学思想,即“道法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
又如,“仁”字的字义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还代表了一种道德观念,即关心他人、乐于助人。
此外,汉字的用法也有着象征意义。
例如,“福”字在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常用于春节期间的对联和装饰品,寓意着幸福和吉祥。
这些字义和用法的象征意义,使得汉字成为中国人民共同的文化符号和情感纽带。
最后,汉字的象征意义还体现在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紧密联系上。
汉字作为中国人民的母语,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
无论是经典文学作品、历史文献还是文化传统,都离不开汉字的运用。
汉字的象征意义在这些文化传承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比如,在古代的诗词中,汉字被用来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思想,通过字词的组合和运用,传递着深邃的意境和哲理。
在传统的书法艺术中,汉字的形状和结构被赋予了更高的审美价值,成为了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
中华传统文化——汉字中华传统文化——汉字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的结晶。
点,横,竖,撇,捺,每一笔都至关重要。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应该写一手中国字。
小时候吧,用铅笔写字,我不是班级中写字好的。
那是我经常抱怨:这可恶的汉字这么难写。
长大一些觉的这想法似乎有些大逆不道,况且用上了钢笔,字歪的不那么厉害,也就不那么讨厌了。
现在,我爱汉字,虽然我的字仍旧歪歪扭扭不好看,虽然老师已经让用可擦及中性,但是我仍旧喜欢用钢笔,因为钢笔可以练字。
汉字在整整一天都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早晨起来读着课文,我爱课本上的汉字。
中午,打开练习册,做着题,我爱练习册上的汉字。
晚上,打开电视,我爱电视上的汉字。
整整一天,我都爱汉字!年的历史。
至于汉字的个数,没有人细细的统计,但是可以从古代的调查中看出问题。
从秦朝的《仓颉》、《博学》开始,一共有3300字。
有人统计过十三经(《易经》、《尚书》、《左传》、《公羊传》、《论语》、《孟子》等十三部典籍),全部字数为589283个字。
汉字在时代的不断变化中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大致可以分为改革和自然流变。
汉字的变化好像路的变化一样,路是人们走出来的;路走出来后,人们隔一段时间就得修缮一次;修缮之后,路又渐渐发生一些变化,如变宽、变直、损毁,或者出现新的分支,需要再次修缮。
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路渐渐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需要建设新的道路,如铁路、高速公路等等。
从繁体字到简体字,汉字经历了多少蜕变啊!我爱汉字。
因为它飘逸,它整齐。
我爱汉字。
因为它轻盈,它欢快。
我爱汉字。
因为它就像中国人,坚韧不拔,端端正正,因为它是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精髓。
作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不但要牢记历史的耻辱,更要感谢祖先为我们创造了汉字。
做一个中国人写一手中国字!。
传统文化(汉字的智慧)中华汉字是神传文字,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古人造字时,把自己的道德标准也融入了构字之中,“字小乾坤大",反映出古人的正统信仰、道德至上、天人合一思想。
一个方块字,就是一方天地,汉字的形象呈现着宇宙乾坤的万象纷呈、蕴含着造化的神秀灵气。
汉字的智慧,使人从字的意境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传统汉字文化演绎着历代人们敬天信神,对传统伦理道德的遵守,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其历史使命和伟大意义在于引导人们追求宇宙真理,使生命获得升华,步入到大道的境界之中,以达天人合一。
汉字讲究一字传神,如“道”、“法"、“理”、“德”、“仁"等这些字,其实早就不是一个单纯的字义了,经过历史积淀,它们所代表和涵盖的往往都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很广的意蕴和很深的思想。
特别是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时空和不同的语境中,常常会产生不同的含义;更有一些汉字,即使在同一时空和同一语境中,也会兼具多种含义。
(一)“意”意,从心从音,从心底发出的声音就是心音,本义作“志"解(《说文》),乃心之所念、所趋、所识并称之,如《春秋繁露》“心之所谓意”.其义为:志曰意,如意念、心意,又如《大学》“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意义、义理曰意,如《唐书》“分明是非,乃出新意”;内心、胸怀曰意,如《汉书》“宽仁爱人,意豁如也”;考虑、思念曰意,如《礼记》“意论轻重之序”;意趣、理趣曰意,如春意盎然;猜测、料想曰意,如出其不意。
每个人都有他的心声,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意念、念头。
佛家认为人的一切善果、恶果都由意念所生,意念会影响一个人一生的休咎。
人的一个起心动念,都是未来果报的因,有人因一念的诚善,就暗中蒙神赐福;有人因一念的邪恶,就明显遭天谴罚,往往不必表现于事实,而祸福已感应。
此无他,善恶只在心念之间而已。
为人之道,就是要能自思内省,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时时起善念,排除邪念.如明代杨继盛在家训《谕子书》中写道:“心以思为职.或独坐时,或夜深时,念头一起,则自思曰:’这是好念?是恶念?’若是好念,便扩充起来,必见之行;若是恶念,便禁止勿思.方行一事则思之,以为'此事合天理不合天理?’若是合天理便行,若是不合天理便止而勿行。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的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而汉字文化最具特色,可以说几乎所有的文化发展及流传都在汉字中有所体现。
汉字是中国人的五大发明之一。
没有汉字就不会有辉煌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
汉语文化也是重要的文化事项,记录了中国几千年历史以来朝朝代代的大小事,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从图像演变成一撇一捺的汉字体,这中间的蕴含着多少历代文人留下的精髓的美丽。
汉字虽然和其它古老的文字一样,都经过图文文字到表意文字的阶段;而他却与其他古老文字不同,那些古文字在演变过程中有的停止使用而丧失了生命,有的变成了拼音文字,有的甚至不可识读被外来文字取代。
唯有汉字,从未间断地被使用到了今天,并一定会在数千年以后顽强地维护着自己的文化特点。
然而,在古诗词中。
更能够感受到汉字的美。
念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到南山”就可以想起忠厚的人将人格以及隐逸的生活;念李白的“翩然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能够感受到他的思想之情和淡淡伤感;念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官告”就可以想起梅花的坚毅性格;念《论语》中的“岁寒,然后言松柏之后凋也”就可以想起孤独勇敢,不惧逆境的'精神。
字字句句间都表露着中国文化的特色之处。
就是个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学最低成就,当然也就是汉字文化成就的代表。
汉字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流传下来的不可多得的一份遗产。
作为汉字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我们更应该了解汉字,把汉字当作真正的中华民族的瑰宝来传承,为汉字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和特点【摘要】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性和历史传承。
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具有独特的象形文字特点。
汉字还具有多音字和多义字的特点,使得其表达丰富多样。
汉字的结构和造字规律严谨且独特,体现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
汉字的包容性和变化性使其适应了不同时代的发展需求。
汉字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不可替代地位体现在其影响力和传播特点上。
汉字文化的延续和发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汉字的文化性质和特点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关键词】汉字文化、性质、特点、象形文字、多音字、多义字、结构、造字规律、包容性、变化性、影响力、传播、中华文化、瑰宝、不可替代地位、延续、发展。
1. 引言1.1 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化传承。
自古以来,汉字便是中华文明的象征,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
汉字的演变和发展历程,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进程,记录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记忆。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书法艺术、文学创作还是历史研究,汉字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汉字的魅力在于它的深刻内涵和丰富象征,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承载着中国人民的历史记忆和精神传统。
1.2 汉字的独特性和历史传承汉字的独特性体现在其形态和构造上,每一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汉字的字形采用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等方式,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在世界文字体系中独树一帜。
汉字的历史传承也是其独特性的重要表现,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是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石。
汉字的独特性和历史传承使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传统文化内容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中国民族在长期漫长的历史沉淀中形成的独特
文化,包括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哲学思想、宗教信仰、礼仪制度、
科学技术、医药养生等各个方面的文化。
1. 语言文字:汉字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
富的文化内涵。
中文的特点是字音、字形和字义相结合。
另外,中国
还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
2. 文学艺术:中国的文学艺术源远流长,包括传统的诗词、曲艺、戏曲、小说、散文等。
中国画、书法、雕塑、民间工艺等也是中
华传统文化的代表。
3. 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博大精深,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等学派。
这些思想对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
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4. 宗教信仰:中国有多种宗教信仰,包括道教、佛教、儒教、
基督教、伊斯兰教等。
其中,道教和佛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5. 礼仪制度:中国有悠久的礼仪制度,包括官方场合和日常生
活中的礼仪。
尊重长辈、重视家庭和睦、注重节日祭祀等等都是中华
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6. 科学技术:中国的科学技术源远流长,包括农学、医学、冶金、纺织、造纸等多个领域,涉及的内容很广泛。
7. 医药养生:中国的医药养生学不仅注重治疗疾病,更注重预
防保健。
中医药的理论和方法已被世界认可,如针灸、拔罐等方法都
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民族根基和
精神支柱,保护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
时代的责任和使命。
汉字文化的特点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汉字文化的特点:1.符号性汉字是一种符号文字,每个字都代表着某种意义或概念。
这种符号性不仅使得汉字能够精确地表达思想和情感,而且也使汉字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例如,“龙”字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吉祥、权威和力量,而“凤”字则代表着美丽、高贵和吉祥。
2.历史性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300多年的商代。
汉字的历史性不仅体现在其起源和演变上,还体现在其记录和传承了中华文明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成果。
例如,《尚书》、《诗经》、《史记》等重要历史文献都是通过汉字记录下来的。
3.系统性汉字是一个完整的文字系统,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音、形、义和笔画顺序等方面。
这种系统性使得汉字在书写、发音和含义上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规律,从而保证了汉字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4.艺术性汉字的书写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笔画和结构,形成了独特的书法艺术。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中国艺术的“灵魂”。
汉字的艺术性不仅体现在其书写的美感上,也体现在其表现出的思想、情感和个性上。
5.多功能性汉字具有多种功能,既可以用来记录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也可以用来传递信息、进行交流和传承文化。
这种多功能性使得汉字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文化交流性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文化交流性的特点。
汉字不仅在中国内部流传和使用,也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对世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例如,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的文字体系都受到了汉字的影响。
同时,汉字也通过丝绸之路等途径传播到了中亚、欧洲等地,对中西文化交流和文化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汉字文化具有符号性、历史性、系统性、艺术性、多功能性和文化交流性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汉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对中国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统文化汉字(传统文化汉字素材)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传统文化汉字,以及传统文化汉字素材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文库喔。
本文目录:1、我国传统文化汉字的由来和发展是什么?2、汉字算不算中华传统文化?3、中国传统文化知多少:汉字总共有多少个4、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是哪些?5、汉字有哪些文化内涵我国传统文化汉字的由来和发展是什么?中国人对自己文字的起源,大概在战国时期就注意到了。
有人认为结绳是汉字的起源。
但不少人表示异议,结绳是上古用以记事的方法,差不多一切原始民族都曾用过。
它即便是记事,也毕竟不能算是文字。
也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字源始于八卦。
此外,尚有“河图、洛书演进为文字说”。
中国古代最通行之说是仓颉(jié)造字,这至少在战国末年已经在广大学者中流传。
过程。
因此有不少人提出,中国的文字是由劳动人民集体创造,经“巫”和“史”整理并发展而成的。
至于“巫”和“史”又是什么人呢?这又有各种不同的猜测。
目前,中国史学界较普遍的一种说法是:中国文字源始于殷商。
不过稍有异议的人也不乏一例,根据一些人的看法,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已很成熟。
而任何事物总有一个从发生到发展渐趋成熟的过程。
因此中国文字的发生始年还可前推。
至于推多少年呢?有的主张至少上推一千年;有的主张推至夏末;也有的主张推至夏以前,各执己见。
在考古学家那儿,中国文字之源始又有分歧。
其中提出最不同凡响之见的当推郭沫若。
他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汉字究竟源始于何时呢?我认为,这可以从西安半坡村遗址距今的年代为指标。
”“半坡遗址年代距今有六千年左右。
”“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划,和器上的花纹判然不同。
”“虽然刻划的意义至今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
”“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jié)遗。
”如按此说,中国文明则应算成近六千年。
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和特点中国汉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性质和特点。
汉字作为中国文字的载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下面将从中国汉字文化的性质和特点两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性质1. 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国汉字的历史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和金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字的演变经历了古代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汉字的历史积淀丰富而悠久,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2. 多样的表现形式汉字是以单字为基本单位的文字,每个汉字都有独特的意义和构造方式。
根据笔画、结构、音韵,可以将汉字分为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等不同类型。
汉字的多样性使得它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灵活的运用方式,适应了不同的文学艺术表现需求。
3. 鲜明的民族特色汉字是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和标志,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汉字的结构、构造、象形意义等都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习惯密切相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的鲜明民族特色对于维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特点1. 丰富的文化内涵汉字作为中国文字的载体,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中蕴含着大量的历史、哲学、思想、宗教、艺术、风俗等方面的精髓,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和载体。
通过汉字的学习和运用,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精神内涵。
2. 神秘的象形意义汉字的诸多字形和构造都与其象形意义密切相关,具有神秘奇妙的魅力。
“木”字的外形就像是一棵树,“山”字就像是一座山。
这些象形字不仅具有图画的形象意义,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
4. 独特的音韵系统汉字具有复杂而丰富的音韵系统,通过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组合,可以表达丰富的语音信息。
汉字的音韵系统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国汉字文化的独特特点之一。
中国汉字的传统文化详细解读汉字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传统文化信息资源。
以下是店铺整理分享的汉字的传统文化解读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汉字的传统文化解读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久远而密切的联系。
汉字的产生、发展过程 ,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观。
从汉字与西方文字的比较 ,与我国古代的生产关系、神崇拜、玉文化以及汉字的特点等方面,论述了汉字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依存的关系 :汉字里积淀着中国文化的结晶 ,中国文化也仰仗着汉字流传得更为久远。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许多字从外形上看可以知道它的大概意思。
比如“日”形状像太阳,“月”形状像月牙。
日和月都有光,两个合在一起更亮,这就是“明”。
汉字的这个特点使它很容易受到人们主观意识的影响,因此,从汉字可以了解到一些中国传统文化观念。
一、从汉字看古人的宇宙观古人在造字时,把对宇宙的认识融进了汉字。
1、从方块字说起现在的汉字外形是个方块,可在商朝时候却不是这样。
如“龙”字像一条长长的虫子,“凤”字像一只又高又瘦的鸟。
从周朝后期开始,字形逐渐变方,经过秦朝的篆书,汉朝前期的隶书,到汉末形成了笔画平直、形体端正的方块形楷体字。
为什么2000年以前的人把字形定为方的呢?这是因为那时的人对宇宙有了明确的看法,尽管这个看法是不科学的。
他们认为天是圆的,像个圆底锅扣在我们上边;地是方的,托在我们脚下。
地既然是方的,地上的一切人工建筑也都要建成方形。
所以大到城市、院子、房屋,小到床、桌子、椅子都是方形的。
只有少数与天有关的建筑才是圆的,如北京的天坛。
汉字是大地上人们使用的记录工具,应该和大大小小的方形一致起来。
2、说“一”“一”在古人看来是万物发展的开始。
汉朝著名文字学家许慎说:“一”是最初的东西,后来的一切都是从“一”衍化出来的。
这种解释来自《周易》,也就是太极和阴阳的理论。
按着这种说法,如果把“一”看成数字,那么有了“一”才有了二三四五等无穷的数字;如果把“一”看成横,那么有了横才有了竖点撇捺等各种笔画;从文字上看,有了“一”才有了上下左右等千千万万个字。
汉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就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情感。
而汉字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的文化基因和民族精神。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汉字文化不仅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文化意义,更是代表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互通。
汉字作为最早的文字之一,其历史悠久,流传至今已有数千年。
由于汉字的优越性和适应性,它始终是中国文化和思想传承的载体。
汉字的数量繁多,形态各异,内涵丰富。
每一个汉字都能够述说着一个时代、一段历史、一种文化,并承载着人们的价值观和思想理念。
在中国历史上,汉字文化一直起着重要的文化、经济和政治作用。
以《诗经》和《书经》为代表的古代经典,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国道德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代表。
而在商业贸易上,汉字更是推动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和贸易,成为了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而今天,随着世界的变化,汉字文化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代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爆发,使得汉字文化得以更加广泛地传播和弘扬。
中国的文化产业正日益发展壮大,在文化产品与传媒方面取得了大量的成就。
而汉字文化的成果和经验,成为了中国文化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字文化不仅对中国民族的精神、文化和思想传承起着重要作用,也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世界上唯一没有经历过文字演变的文字系统,汉字对于世界文字历史和人类文化史具有重要价值。
同时,随着中国的崛起,汉字文化对于世界文化交流和亚洲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也进一步凸显。
总之,汉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和思想传承的重要载体。
汉字文化平凡而高贵,千古未改,历久弥新。
它承载着五千年的文化价值与文明创造,见证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勤勉。
汉字文化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更是全世界共同的文化财富。
中国传统文化汉字介绍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汉字是汉语的书写文字,每个字代表一个音节。
中国以普通话作为标准读音,普通话的音节由一个声母、一个韵母及声调确定,实际用到1300多个音节。
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至今者,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
汉字更是民族灵魂的纽带,在异国他乡谋生,汉字便是一种寄托,哪怕是一块牌匾、一纸小条,上面的方块字会像磁铁般吸引着你,让你感受到来自祖国的亲切。
汉字对中国周边的影响也是非常巨大的,是其它文字的母字。
汉字对周边国家的文化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形成了一个共同使用汉字的汉字文化圈。
如日本、越南和朝鲜半岛、琉球群岛等。
汉字是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根本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也可以把它视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一种文字像汉字这样持久不衰。
从甲骨文算起,汉字已有3500年以上的历史。
从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等最终停用的情况看,独占一个国家的文字是很罕见的。
埃及等国的文字虽与汉字外貌不同,但它们一产生便同时成为夭折的“短命文字”,而汉字的寿命却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种文字。
当今世界,不但汉语中的绝大多数词语都用用汉字书写,而且凡使用汉字的人所在地区,古代都属于中华民族活动的地域。
总的来说,汉字是华夏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精致的文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