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适应团体辅导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4
大学新生班级适应团体辅导材料一、材料准备自我介绍卡:每个成员需要准备一张自我介绍卡,包括自己的姓名、专业、兴趣爱好等信息。
座位图:在教室中布置一个座位图,让每个成员知道自己和其他人的位置关系。
团体辅导手册:为每个成员提供一份团体辅导手册,其中包括本次团体辅导的目的、内容、流程等。
辅导材料:为每个成员提供一些辅导材料,例如问卷、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
多媒体设备:为每个成员提供一台多媒体设备,例如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以便进行多媒体展示和互动。
二、团体辅导流程破冰环节:通过一些小游戏和互动,让成员之间相互熟悉,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自我介绍环节:每个成员轮流介绍自己,展示自己的个性、兴趣和特长,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些自己的经历和感受。
团队建设环节:通过一些团队建设活动,例如拼图比赛、小组讨论等,让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信任,增强团队凝聚力。
主题讨论环节:围绕班级适应这个主题,开展一些讨论和分享,例如分享自己的适应经历、交流适应方法等。
情境模拟环节:设置一些模拟情境,例如新生报到、课堂互动等,让成员进行角色扮演和模拟操作,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总结分享环节:在团体辅导结束前,进行一次总结和分享,让成员回顾本次团体辅导的收获和感受,同时展望未来的学习和生活。
三、辅导技巧互动式学习:采用互动式学习的方式,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成员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鼓励式引导:采用鼓励式引导的方式,例如“你很棒,“你可以的”等,让成员更加自信和勇敢,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自我认知。
多元化辅导:采用多元化辅导的方式,例如个性化辅导、集体辅导等,以满足不同成员的需求和情况,提高辅导效果和质量。
多媒体展示:采用多媒体展示的方式,例如PPT.视频等,让成员更加直观和形象地了解辅导内容,提高成员的理解和记忆。
四、效果评估问卷调查:在团体辅导结束后,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了解成员对本次团体辅导的满意度、收获和建议等。
新生适应性团体辅导方案第一次活动—我们相识本次活动目的:构建团体关系,融洽团体氛围,让团体成员找到团体支持的资源建立安全的氛围,培养团体凝聚力,为以后的班级建设和相关团体辅导活动的开展打下基础。
本次活动时间:1小时30分钟左右活动场地:建议室内一:融洽团体关系,建立团体动力活动一:暖身:刮大风目的:寻找彼此间的相识性,迅速暖身,打破一开始作为的规则。
活动规则:全体成员围成一圈坐好,领导者介绍活动规则。
指导者说:“刮大风,刮大风,大风刮到所有…….(具有某一特征的人,比如说戴眼镜的人)身上”,那么具有这些特征的人就必须离开自己的位置,寻找新的位置坐下。
时间和材料:10分钟左右注意事项:这个活动常用于暖身阶段,由于带有运动的成分,容易使气氛活跃起来。
但是要注意,内容易于流于表面,因此活动的时间不宜过长。
活动二:花样握手——接龙——相互敲打放松目的:让成员进一步相识,产生亲密感活动规则:1.根据指导者的口令进行花样握手,口令包括:以前见过你——现在见到你——衷心祝福你!具体的花样握手动作由指导者演示。
2.双方握住手以后相互间进行自我介绍,介绍的内容可以包括姓名,籍贯,爱好等。
相互介绍完毕后进行猜拳(石头剪刀布),输的一方将双手搭在对方的肩膀上,组成龙。
3.组成龙后,可在团体中自由走动,与其他的龙或者成员重复以上的活动,最后所有的人结成一条巨龙。
接成巨龙后,可适当的走动一下,让大家感受一下,可适当的让大家分享一下接成一条龙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当然不必强求。
4.将巨龙的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圈,后面的成员帮前面的成员揉肩膀,捶背。
过段时间后大家集体向后转,为刚才帮自己揉肩的成员服务。
可适当的让成员分享感受,但不必强求。
时间和材料:20分钟左右注意事项:活动中会有成员不适应身体的拍触,有些部位会比较敏感,特别是女生,此时指导者注意适当的调节。
活动三:无家可归目的:让成员体会到无家可归的感觉,感同身受,体会到团体对个人的重要性,更愿意投入团体,增强团体凝聚力,另外一个重要的作用是分组。
S T U D E N T W O R K 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作用—以哈工大(威海)20级新生团体辅导为例耿楚惠王如晨(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海洋工程学院山东•威海264200)摘要团体辅导是通过小组成员在活动中观察、交流来认识班级同学,了解、感受班级凝聚力,获得新班级给予的情感支持,让自己适应大学生活。
本文根据目前大学新生的班级现状,制定团体辅导方案,以案例的形式说明团体辅导活动如何帮助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关键词团体辅导大学新生班级凝聚力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21.03.061 The Effect of Group Counseling on Freshmen's Adaptability------Take the group cx>unseling of 20 freshmen in Harbin Institute of T echnology (Weihai) as an exampleGENG Chuhui, WANG Ruchen(School of Ocean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Weihai), Weihai, Shandong 264200) Abstract Group counseling is to get to know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understand and feel the cohesion of the class,getthe emotional support from the new class,and let them adapt to college life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and communicationof group members in the activities.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reshmen's class,this paper formulates a group counseling program,and illustrates how the group counseling activities help freshmen adapt to university life and establish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 form of cases.Keywords group counseling;college freshmen;class cohesion团体心理辅导起源于19世纪前期的美国,现在团体心 理辅导应用到自信心、学习人际交流技巧等方面,w在解决 心理问题、挖掘个人潜能、培养良好人际关系方面有着积极 影响。
开学适应团体辅导方案一、团体名称“新学期,新起点”二、团体性质发展性、结构性团体三、团体目标1、协助成员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学习和生活,减少开学焦虑和压力。
2、促进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增强彼此的支持和归属感。
3、帮助成员明确新学期的目标和计划,提高学习动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四、团体对象具体年级学生五、团体规模具体人数六、团体时间具体时间,例如:每周X次,每次X分钟,共X次七、团体地点详细地点八、领导者领导者姓名九、理论依据1、社会学习理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和结果,可以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并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在团体辅导中,成员可以通过观察其他成员的分享和互动,学习到适应新学期的有效方法和策略。
2、人际沟通理论良好的人际沟通有助于个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支持,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在团体中,成员可以通过沟通和交流,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倾听技巧,改善人际关系。
3、认知行为理论个体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往往与其不合理的认知有关。
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可以改善其情绪和行为。
在团体辅导中,领导者可以引导成员觉察自己的不合理认知,并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合理的认知,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学期。
十、团体评估1、成员自我评估在每次团体辅导结束时,让成员填写自我评估表,包括对本次活动的感受、收获以及对自己适应新学期的信心等方面的内容。
2、领导者观察评估领导者在团体辅导过程中观察成员的参与度、表现、情绪变化等,评估成员的适应情况和团体辅导的效果。
3、成员互评在团体辅导结束时,让成员互相评价,了解自己在他人眼中的表现和进步,增强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支持。
十一、团体方案第一次团体辅导:认识彼此,建立信任1、开场介绍(10 分钟)领导者自我介绍,介绍团体的目标、规则和流程,让成员对团体有初步的了解。
2、破冰游戏:大风吹(20 分钟)成员围成一个圆圈,领导者站在圆圈中间。
领导者说:“大风吹。
”成员问:“吹什么?”领导者说:“吹具体特征,例如:戴眼镜的同学。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团体辅导方案第一篇: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团体辅导方案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团体辅导方案团体名称:“新起点,青春飞扬”领导者: XXX督导者:XX团体性质:同质性的、封闭式的、结构式的人际关系提升小组成员对象:在校的大学新生,男女生数量要求基本平衡团体人数:15~18人筛选方式:可采取新生自主报名,或是新生辅导员推荐团体时间:2012年5月28日起,总计两个小时团体次数:三次团体地点:需要备有活动桌椅、多媒体的教室【活动目标】(1)通过团体辅导,协助成员认识自我,对自己的认可以及自我概念的明确把握,并且对自己在新环境中的定位有一定的了解。
(2)通过团体辅导,使成员之间在活动中相知相识,相互引导,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让他们形成团体氛围、增进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对大学生活有全新的理解与把握。
(3)通过团体辅导,明确本次系列活动的目的,交流参加此次系列活动所要达到的期望,并培养对新环境的一种归属感和被接纳感。
【活动过程】1、热身活动内容:刮大风目的:活跃团体气氛,营造良好的团体环境,激发团员参与团体活动的积极性。
时间:10分钟方法:要求团员围坐一圈,按照领导者的指令迅速地抢一个座位。
如:领导者说:大风吹呀大风吹,吹所有穿黑色衣服的同学,那么所有穿黑色衣服的同学就迅速起身换座位,这时,领导者加入其中,让没有座位的同学继续主持游戏。
规则:若是成员成为三次领导者,则该成员需要表演一个节目,用来展现自己,让成员更好的了解自己。
2、主要活动A.内容:解开千千结目的:使成员体验到,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常常需要人们之间相互帮助,才能顺利渡过“难关”,并帮助同学们了解及时沟通的重要性和团队协作对一个团队成长的重大意义。
时间:10~15分钟方法:首先,领导者让大家手拉手围成圈,认清自己的左手和后手分别拉的是那位同学,然后松手。
随着领导者说开始,大家开始自由走动,领导者说停的时候,大家寻找自己刚才左右手拉的同学,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结,大家在手不松开的情况下,无论用什么方法,将交错的“千千结”解成一个大圆圈。
团体辅导策划书城轨心协大一新生第一次团体辅导一、活动背景大一新生在入学伊始会有着诸多的不适应,比如对边旁的环境,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等等。
大学是一个开放的交往平台,经常会与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系之间打交道。
但是出于尴尬,不善于表达,不习惯于沟通,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产生很多状况。
如何培养大一新生的沟通能力,消除彼此之间的隔阂,是亟待我们去做的。
二、活动目的①.通过团体辅导,协助成员加强对自我的认识,对自己的成败能以诚实的态度引以为豪。
②.使成员在与新同学游戏与互动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能在以后探索良好的人际关系。
③.在活动中有效促进成员在入学之初的认识,情感,态度及行为方面的成长。
三、活动组织1.主办单位:城市轨道交通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2.活动对象:大一全体学生3.活动方式:团体活动交流4.活动时间:总共4.5小时,分为3次,周二,周四和次周一下午7,8节,每次1.5小时5.活动地点:西报告厅6.活动报名:有意愿的同学报至班长团支书处,每班10至15人四、活动内容(团体辅导第一部分)一.大风吹游戏方法:1.人数少一张椅子数目的椅子围成一圈。
2. 除了当鬼的人以外,其余的人分别坐在不同的椅子上。
每张椅子限坐一人。
3. 做鬼的人站在中央,他可以随意说大小风吹。
如果他说大风吹,他说有X的人必须起来换位置。
如果说小风吹,则是相反,没有X的人起来换位置。
换位置时不能持续两人互换或坐回原位。
没抢到位置的人则是新鬼。
4. 坐鬼三次的人则算输,需接受处罚。
二.松鼠与大树1.所有人1~3报数,由报到1,2,的人两手相架成一棵树,剩下的一个人就充当松鼠,躲在树下。
2.领导者喊“松鼠”时,“大树”不动,扮演“松鼠”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大树,重新选择其他的大树;教师或临时人员成为“自由松鼠”也趁机寻找“树洞”,最后没有“树洞”的“松鼠”为输方。
3.当领导者喊“大树”时,“松鼠”不动,扮演“大树”的人就必须离开原来的同伴重西组合成一棵大数,并圈住某个“松鼠”,教师或临时人员扮演“自由大树”,最后没有形成“大树”的人为输方。
新生入学适应团体辅导目的:新生入学适应团体辅导(或者说入学第一堂班会课)的任务主要是促进新生互相认识、尽快适应新的环境与角色,在促进学生相互认识的基础上还可以借助一些增进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的活动,让学生对集体产生一体感。
准备:学生围成U字型而坐,当中空出场地准备活动;卡片(硬些);彩色笔(若干桶);一张大白纸双面胶透明胶活动流程:一、做些活动热身破冰1.可询问一下新生到校后饮食、睡眠、上学的交通等问题,增加与学生互动,融洽气氛。
2.自我介绍。
先教师做示范:我叫某某某,我来自某某地方,我喜欢某某某某某,接着找几位学生互动:我叫某某某,我来自某某地方,我喜欢某某某,请问你呢?(并与他握手)多找几位继续活跃气氛3.放音乐,全体学生来到场地中间,以“我叫某某某,我来自某某地方,我喜欢某某某某某,请问你呢?”的方式,以最快的时间认识最多的人(放音乐,10分钟)4.音乐停,询问最多的认识多少人。
二、做特色名片1.要求写上你的姓名、出生年月、属相、兴趣爱好、来自哪个乡镇,除此以外,你还可以发挥你的想象,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画什么就画什么。
(放音乐,10分钟)2.现在去找到与自己有共性的人,比如同生日、同月份出生的、同兴趣爱好的、同属相的、同一个乡镇的等等,能找到的共性越多越好。
(放音乐,10分钟)3.分享特色名片的特别故事(可安排小小礼物给第一个分享的,目的是不管做游戏、还是别的什么环节,大家能积极主动就会有惊喜)(5分钟)三、分小组(为画班级树准备)1.收起学生的名片,任意抽7个人为一个小组共5组(如全班共35人的话)(5分钟)2.抽出来的小组呆在一起,分4处。
做大家猜的活动,活动内容:一个人说他自己的三件事,2件真1件假,大家猜,每一个人都轮流说一次。
老师先示范:例如⑴我今年45岁,⑵我以前学过打乒乓,⑶我有2个孩子大家猜那句假的。
(主要让小组成员熟悉融洽)(10分钟)3.记得你的小组同学在这个时候是你的非常重要的人,也记得对待你的小组成员就像你想别人如何对待你一样。
大学新生班级团体心理 辅导计划(试行) ——**大学**学院心理中心学生心理工作室新生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之一:今日喜相逢活动目标:(1)消除新生的陌生感、孤独感、心理不安全感和无助感,尽快适应新环境;(2)建立相互信任,初步形成班级集体意识,为个人和集体的协调发展打下基础;(3)体验真诚交流的快乐,彼此获得情感支持;活动对象:大一新生活动场所:心理工作室或者教室活动时间:晚自习1—2小时理论分析:作为学生,从小学成长为中学生,在成长为大学生,生活方式、生活内容和生活要求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若没有及时调整心态,就会给后续年级留下“后遗症”。
如何缩短衔接进程,降低校际影响,加速新的、积极心态的形成,尽快适应新生活的新要求,是大学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的发展主要指人生的发展,世人的身心随着实践的推进,不断变化的过程。
人的心理发展是伴随着人的身体发育成熟,人的认识、情感、能力和社会性等方面获得完善和成长的过程,它是一个人整个一生中行为和心理的发展过程,并且人的发展不都被动地取决于环境,人的心理活动、人对自我的认识、人的个性特点和人的积极主动精神,都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的适应力主要指6个方面,即适应新的角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控制和调整自己的心境,培养自我认识与接受的能力,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此次的活动将带给新生极大的帮助,引导他们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活动方式:游戏活动法活动过程:(1)播放背景歌曲《相逢是首歌》(2)热身活动:姓名连珠炮:所有同学围成一圈,每个同学介绍自己时在自己名字前加三个定语,如:来自哪里,兴趣爱好,对未来的向往等;下一个同学必须说:我是坐在,,,旁边的,以此类推,对犯错的同学进行惩罚,再此过程中不允许记录。
领导者引导思考:在刚才的游戏中,你说对了所有人的名字吗?你一共记住了几个人的名字?你是如何记住别人的名字的?当别人准确说出你的名字时,你内心的感受如何?当别人说不出你的名字时,你的感受又如何?领导者小结:准确记住他人的名字是与陌生人交往的第一个技巧,因为它表达了别人对你的关心和重视等。
新生适应团体辅导总方案一、辅导目标:1、熟悉环境,促进交往,建立归属感。
2、促进对自我的了解,增强自信心。
3、学习适应环境所需要的技巧,在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过程中逐步克服角色变化带来的同一性紊乱。
4、获得和统整各种经验,为自己的未来拟订适当的目标。
二、适合人群:大学新生三、辅导简案1、亲近校园,了解赣州风土人情:熟悉校园环境。
由指导老师带领同学游历校园,介绍校园的主要功能区、景点、校史、做出成就的校友、校园里已有的传统特色活动,激发同学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介绍赣州风土人情,感受赣南客家文化(外省学生为主)。
2、我们在这里相识:热身,学习简单的自我介绍。
微笑握手,滚雪球,不打不相识。
3、Happy together:迅速分组,同舟共济(小组配合),千千结(团体配合)。
4、涩岁月:小组成员交流一下高中(或初中)时代最快乐或最不愉快的事情,克服角色突变所带来的同一性紊乱,分享相似的经验,密切关系。
3、团体中大写的我:人际关系中的我,红椅。
4、人生转折点:生命线,主题讨论——大学生活的得与失。
印发给团体成员描写大学生活感受体会的文章数篇,请大家阅读后围绕文章交换感受。
5、携手走向明天:1)传经送宝:向自己专业的师兄师姐了解对本专业的学习,人际交往,社会活动等方面的心得体会;2)前程计划书:每位同学对自己在学业,交往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思考和简单的规划,酝酿一个近期目标和一个较长远的目标,在小组中和大家交流讨论。
四、辅导具体操作:场地要求:教室活动详解:微笑握手目的:轻松气氛,促进相识。
请每位同学离开座位,在教室与尽可能多的同学握手,握手时请面带微笑,注视对方,真诚地道一声“你好”。
当辅导老师喊“停”的时候,即与正在握手的同学走到一边,进行3~~5分钟的交流,内容主要是自我介绍,了解对方,结识新团体中的第一位朋友。
滚雪球目的:学会倾听,记住他人。
小组中每人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一句话中必须包括姓名,所属(系、班级或寝室),个人特征(如爱说爱笑,喜欢唱歌,爱读书,比较腼腆等等),在依次介绍中每个人介绍自己之前要附带前面介绍过的同学的所有信息,格式如“我是来自××系的爱说爱笑的丁××同学左边的来自××系的喜欢踢球的王××同学左边的来自××系说话嗓门特别大的许××同学。
新生入学适应团体教导方案第一期(室内)一、团辅名称:愉快起航——认识你真好二、团辅目标:1、熟悉环境,促进交往,建立归属感。
2、促进对自我了解,增强自信。
三、团辅时间:新生入学第三周至第五周四、团辅地点:教室内五、活动方案:(参考)1、介绍:(5min)指导者自我介绍,并向组员介绍此次活动及内容。
2、微笑握手(5-10min)目标:轻松气氛,促进相识。
步骤:请团体中每位同学离开座位,在教室里自由走动,和尽可能多同学握手,请带着真诚和友爱,注视这些立即和自己共度四年大课时光伙伴,道一声:“你好!”当教导老师喊停时,两个正在握手道好同学就结成一对,找地方进行3-5分钟交流,介绍自己简单情况,倾听对方介绍,认识新团体中第一位好友。
3、扑克分组(3min):根据班级人数事先准备好扑克牌,分多个组就用多个数字扑克牌,每组多个人一个数字扑克牌就准备几张,比如30个人,分成5组,每组6个人,那么就能够用1-5扑克牌,每个数字6张,打混后抽牌,抽到一样数字学生为一组。
4、“滚雪球”:(10min)(1)按组围圈坐,由其中一个同学先开始说话:我是某某,我来自(学院);(2)然后这位同学旁边同学,就接下去说:我是来自XX学院某某后面…我来自…,以这类推,这就叫做滚雪球;(3)要注意听,不能够动笔,要用脑记;(4)第二轮是我是某某,我喜爱…。
共两轮。
5、寻人信息卡(20min)目标:让学生学习主动交往,在交往中介绍自己,了解她人,发觉共同爱好爱好。
步骤:(1)要求学生依据“寻人信息卡上”(附后)信息,在10-15分钟内找到含有该特征人简单交流后署名。
(2)交流“寻人信息卡”,看看谁署名最多,主持人邀请有代表性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如署名最多和某一特征署名最少。
(3)交流完成后,主持人再梳理全班信息,请含有同一特征人站在一排相互介绍交流。
6、“印象评价”(15min)目标:经过她人评价认识自己优点,找到自信步骤:(1)分组(2)每个小组依次确定一个目标,由每个组员对其进行印象评价,评价语言必需是正面主动,不能反复,被评价组员必需看着评价人眼睛,真诚说一句谢谢,再转向其它组员,继续接收评价。
新生入学适应团体辅导活动主题:扬帆起航,放飞梦想。
主办单位:行知理学学生会承办单位:行知理学学生会调研部协办单位:行知心理协会活动主旨:大一新生进入大学,开始新的人生旅途。
面对缤纷多彩的大学生活,难免有些迷茫,据调查新生的适应性问题主要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经济适应、想家适应、情绪适应等。
大学是人生的一次重大转折。
面对新的环境和学习任务的较大变化, 有的大学新生很快调整了心态, 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显得无所适从。
若新生入学阶段适应得不好, 就会影响到各个方面的正常发展, 乃至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为了使新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涯,学生会和心理专业的学生也希望通过这次机会发挥自己的优势,帮助新生更快的融入大学生活,为自己的梦想做准备。
团体辅导,是利用团体过程和团体动力的作用,促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重新评价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并可以在安全的实验性社会情境中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改变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解决每个成员所面临的成长问题或心理障碍。
学员可以在人际互动中,了解他人的相似处境,分享他人的有益经验,享受人与人互相关爱的温暖,更有效地消除心理障碍,矫正行为偏差,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自身的成长。
团体辅导以其独特的功能和方式在心理素质训练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主要的是从游戏中得到领悟,它既能帮助学员个人增强素质和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又能帮助提高团体的整体协作性和创造性,增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能力,提高团队绩效。
活动目的:1.通过团体辅导,帮助大一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尽快①人际交往与信任合作;②自我认识与接纳;③情绪管理;④价值观与生涯规划等等。
2.加强新生之间的交流,感受心的交融,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培养自我认同感。
3.通过团体辅导使新生能够从中了解并掌握一些科学的心理知识,以便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应对今后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
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5篇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
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生适应团体心理辅导方案1一、团体名称相逢是首歌二、选题理由大学新生由于各种原因而形成的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给他们带来了各种困扰,特别是大学新生的适应问题,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因此,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他们的困扰,使之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是当务之急。
三、团体性质类型封闭式、发展性团体四、团体对象文法学院大一新生五、团体规模以班级为单位六、团体活动次数及时间从开始上课的第一个星期开始,一周一次,为期四周,具体时间待定。
七、团体活动地点文法学院社会工作团体实训室八、理论依据1、根据以人为中心理论的.基本观点,人性是积极的,向上的,具有解决个人问题的能力。
个体能对自己负责,有正面的人生取向,具有成长的冲动,只要提供适当的心理环境和气氛,他们就能产生自我理解,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形成积极的行为,并最终达成心理健康。
因此,本团体充分借鉴这一观点,相信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设条件,积极引发成员心理潜能,促进他们对新环境的有效适应。
2、交互理论。
阿伦森的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
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他人、承认他人的价值、对他人起支持作用,除非从他人那里感受到了尊重、接纳和支持。
九、团体目标1、消除新生陌生感、孤独感2、增强人际沟通能力3、感受集体的温暖,增强机体凝聚力4、帮助成员形成客观的自我意识,积极的自我体验,促进成员有效适应新环境。
十、领导者介绍工作员:赵莹,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
学习过《小组社会工作》等课程,为人乐观、活泼,开朗,热情,沟通和协作能力强。
助手:秦昕,女,社会工作专业学生。
大学新生班级适应团体辅导方案大学新生班级适应团体辅导方案大学新生团体辅导方案增强班级凝聚力一、团体名称:我的大学我的家(暂定)二、团体性质:封闭性、自愿性、发展性团体三、团体规模:4060四、团体对象:11级新生五、团体活动时间、地点:待定六、团体目标1、促进大一新生班级内的交流和融合,增强班级凝聚力2、使同学们在活动中学会合作七、理论依据1、勒温团体动力学理论认为:场是融行为主体及其环境为一体的整体,场的整体性在于场内并存事实相互依存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团体凝聚力是以团体共同活动为中介。
在团体活动中,成员经过互动,彼此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从而增进成员之间的感情和思想交流。
这时,如果彼此发生认同,互相满足心理需要,就会产生亲密感和相互依赖感,加大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和团体对成员的吸引,在这样的团体中,成员心情愉快,精神振奋,行为、认知、情感一致,凝聚力就高。
相反,如果团体成员经过交流,在思想上、情感上不能产生共鸣,或有严重分歧、冲突,相互不能满足心理上的需要,成员感到心情压抑、相互离异,团体对个人的吸引力必然小,凝聚力自然很低。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
这些都是人生存过程中不可缺少的。
爱与归属的需要。
这一层次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友爱的需要,即人人都需要伙伴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或保持友谊和忠诚;人人都希望得到爱情,希望爱别人,也渴望接受别人的爱。
二是归属的需要,即人都有一种归属于一个群体的感情,希望成为群体中的一员,并相互关系和照顾。
感情上的需要比生理上的需要来的细致,如果一个人在这一方面的需要没得到满足,就会产生孤独感和被遗弃感。
一个好的社会要发展、要健全,它就必须满足人的这一渴望,同理,一个好的团体要发展、要健全,它就要满足成员的这一需要。
3、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青年期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自我同一性,同一性混乱具体表现为自我认识不全面、不客观、自我目标不明确,自我与环境适应不良,由此导致了自我认识偏差、自卑、人际关系不良,生涯规划不明等一系列迷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孤独、自我封闭、迷茫、恋爱关系的不适应等。
大一新生团体心理辅导
大一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是针对大一新生的心理辅导服务,通过团体的形式来进行心理支持和帮助。
这种辅导形式可以帮助大一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健康。
大一新生团体心理辅导通常由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教育专家组织和指导,参与者可以是同一级别的新生或同一个学院的新生。
团体心理辅导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适应大学生活:帮助新生了解大学生活的新挑战和压力,学习适应大学的学术要求和社交环境。
2. 解决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帮助新生处理学业、人际关系、情绪压力等各种心理问题。
3. 提升心理健康:通过心理教育和训练,帮助新生学习应对压力的技巧,提升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增强心理韧性。
4. 培养良好的心理支持网络:鼓励新生之间互相支持和合作,建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共同面对挑战和困难。
大一新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好处包括:
1. 经济高效:团体心理辅导可以一次面对多位新生,提高了心理辅导资源的使用效率。
2. 共同体感觉:新生在团体中能够了解到其他同学的类似问题
和困惑,从中获得共鸣和互相支持的感觉。
3. 交流机会:团体心理辅导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流空间,新生可以自由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4. 反馈和反思:团体心理辅导可以通过反馈和互动,帮助新生更深入地反思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总之,大一新生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支持方式,有助于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心理健康。
新生入学适应团体辅导方案一、团辅主题缘来一家人,快乐共成长二、团辅目的1.协助成员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巧。
2.协助成员适应入学生活。
三、团辅对象XX级新生(以班级为单位)四、团辅过程(一)破冰活动目的:热身,调动气氛相见欢时间:10分钟操作:1.按某一特征(如:上下铺)将成员分成两组,使其围城面对面的内外两圈。
2.两组成员相向走动,每见到一个人就与其握手问候,说声“你好!”,然后继续走动。
3.当主持人喊“停!”时,成员原地不动,与面对面的成员交谈一分钟。
交谈的内容可为:姓名、家乡、爱好、特长等。
然后继续走动。
(二)团体形成(二选一或必选)目的:建立团队,培养归属感1.水果拼盘时间:10分钟操作:1.活动开始前,成员随机抽取一张印有各类水果图案的卡片。
2.各成员根据卡片上的水果图案分组,图案相同的为一组。
3.各小组成员即组成一个家庭,每个家庭选出一个家长(家庭领导者)和一个形象大使(家庭对外交流发言人)。
4.每个家庭确定一个家庭名称和家庭口号。
2.彩虹城堡时间:10分钟操作:1.活动开始前,成员随机从道具盒里抽取一张彩纸。
2.各成员根据彩纸颜色分组,颜色相同的为一组。
3.各小组成员即组成一个家庭,每个家庭选出一个家长(家庭领导者)和一个形象大使(家庭对外交流发言人)。
4.每个家庭确定一个家庭名称和家庭口号。
(三)开放自我(二选一)目的:提高成员自我形象认同,培养自信、友善、宽容、幽默的心理品质1.我行我秀时间:5分钟操作:1.家长带领家庭成员走上展示台,摆出集体造型。
2.形象大使介绍家庭名称,带领家庭成员喊出家庭口号。
2.小小动物园——让我们彼此欣赏目的:1.充分发挥成员的想象力,在设计自我、阐述自我的过程中,全面了解自己。
2.发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学会欣赏他人,取长补短。
时间:15分钟操作:1.请成员闭上眼睛,充分展开想象,“现在你就是动物园里面的一员,那你觉得自己会是什么动物?”2.家庭成员分享选择这个动物代表自己的三个理由,每位成员分享完后,其他成员说出他(她)的一个优点并加以赞美。
“走进新生活”团体辅导方案
——大一新生适应团体辅导
一、活动目的:通过团体活动形式,促使班级成员尽快相识,初步形成班级集体意识,建立互信互助关系,提高对大学生活的适应能力,积极应对出现的难题和困惑,为个人与班级的和谐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团体领导:接受培训的新生辅导员
三、团体成员:新生各行政班
四、活动时间:90分钟左右
五、活动地点:活动椅教室
六、活动时间:(建议:新生入学第一周)
七、活动方案:
八、具体操作:
“走进新生活”团体辅导
团体练习一:自画像
画出过去的自己,通过各种方法展示自己的个性、爱好、成就、生活、学习等等。
画好后,每个成员再从过去经历中挑出自己最有挑战性的或者最有成就感的、最擅长的三件事情,介绍给大家。
团体练习二:困惑与烦恼
向团队成员将自己目前的状况介绍一下,列出自己最近碰到的三件烦心或者自己解决不了的事,其他的成员听后,帮忙出主意,或者将自己在这一方面的成功经验与他人分享。
团体练习三:what can I do
写出民院(大学)生活的三个最:。
大学新生适应团体辅导
(一)团体名称
携梦起航
(二)团体性质
异质的、封闭式的新生适应小组
(三)团体规模
40人左右,8~10人一组
(四)参加对象
小组成员为大一新生,且在新生普查中属于轻微心理问题的学生。
新生普查结果出来之后,约去面谈,经告知团体的目的和性质之后,自愿参加的学生。
(五)团体活动时间、活动地点
每周一次,共四次,每次2个小时左右
学校心理健康中心的团体辅导室
(六)团体目标
本团体希望刚进入大学有适应不良的大学新生提高适应能力,通过认识自我、澄清价值观、人际关系的练习提高在大学的适应力。
通过为组员营造一个真诚、尊重和温暖的小组分为,引导他们认识自我,思考自己的性格、价值观、优缺点、人际关系和人生目标等内容,以及和小组其他成员的沟通、探讨,使组员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自我接纳,增强自我尊重和自信,不但深入了解自己的个性,而且学会欣赏自己的长处,勇敢面对自己的短处。
终极目标:自我认识、促进自我成长,协助参与者发展成为有良好适应力的人。
过程目标:个人探索,了解自己,同时让别人认识自己。
(七)理论依据
按照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观,青年期主要面临的问题和困惑是自我统一性,同一性混乱具体表现为自我认识不全面、不客观,自我目标不明确,自我与环境适应不良,由此导致了自我认识的偏差、自卑、人际关系不良、生涯规划不明确等一系列迷失性的问题。
成年早期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亲密感缺乏,以及和爱情有关的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了孤独、自我封闭,恋爱关系的适应不良。
因此这一阶段的主要发展任务就是要建立同一性和亲密关系,即帮助青年人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思考自身的角色和责任,以及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确立自己的正确位置和发展方向。
设计小组的形式、小组结构,确定组长责任时,参考了个学派的治疗理论和方法。
主要采用当事人中心治疗小组的理念,充分相信组员的潜力,相信在小组中,组长的主要任务是为小组开创出一个滋润性和具有治疗功能的氛围,而组员只要得到组长起码的帮助和催促,就可以找到自己的方向和应采取的行动。
因此强调为小组开创和维持一个充满着真诚、尊重和同感的气氛,以便组员内在的丰硕潜能得到发挥,导致个人的自我形象、基本态度和个人自主的行为有所改变,迈向成长。
单元单元主题单元目标内容与活动准备
(一)相见欢小组成员相识
凝聚力初现
向团体成员说明团体大风吹
团队建设:分组、队名、起
口号、团队造型,并展示
打印团体契约
契约,并进行价值澄清团体契约
目标澄清
(二)独特的我建立信任
认识并接纳自己的独
特性,并从他人的反馈
中了解自己、接纳他人松鼠大树
信任背摔
优点轰炸
自我画像
高一点的桌子
纸和笔若干
(三)同舟共济通过相互给予建议,相
互帮助,了解到更有好
的适应有哪些,激发积
极的适应心有千千结
同舟共济
热座
若干白纸、信封
笔和报纸若干
(四)梦想成真总结自己在团体中的
收获,并相互祝福、相
互鼓励突围闯关
墓志铭
我的收获
真情告白
大头针
白纸
笔
实施过程
第一步:相见欢
目标:引发个人参与团体的兴趣;成员相互之间认识,并形成初步的凝聚力;介绍团体目标和团体契约。
研讨与练习:大风吹;团队建设;团体契约
1 每个人写胸卡,注明姓名、班级、专业。
2 热身运动大风吹
3 报数分组,从1到8,相同的数字为一组,组内同学相互认识,团队的每个成员都参与,想出队名和口号,并做出团体的造型,每个团队在全体面前意义展示,并各成员做自我介绍。
4 组长介绍团体目的:为了让大家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所以我们在这里相识,相互帮助,解决大家的适应问题,共进行四次,每周一次的团体咨询。
另外参加团体的成员需要遵守团体契约,会向成员展示团体契约的内容,大家进行讨论,有什么想法和要改进的地方提出来,在大家都认可的情况下进行改进,最后在成员自愿的情况下,签上团体契约书。
5 全体讨论对团体的期望,并由组长进行价值澄清
第二部独特的我
目标:协助成员彼此建立信任,并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学会接纳自己和他人。
研讨与练习:松鼠大树;信任背摔;我的柑橘
1 热身运动:松鼠大树
2 信任背摔:一个成员站在桌子上,由力气比较大的成员手拉手建立一个防护,站在桌子上的成员背对着大家倒下来,由众人的胳膊接着,这个过程必须保证成员的安全,每个成员轮流尝试。
3 优点轰炸:由主持人说明活动规则:一次由一个组员作为中心人物,每个组员轮流对中心人物对其优点(性格、外貌或处事方式等)或欣赏之处进行称赞,只说优点,态度要真诚,努力去发现别人的长处,不能毫无根据地吹捧,那样反而会伤害别人,被称赞的成员说出哪些优点是自己以前知道的,哪些是未曾意识到的。
要求参加者注意体验:被人称赞的感受如
何?怎样用心发现他人的长处及自己的优点?怎样做一个乐于欣赏他人、同时也欣赏自己的人?小组分享讨论,组间交流,组长代表本组同学简要谈谈对本次活动的感受,也可再请几位本组同学做补充反馈,表达感受,也可以就同学们提出的焦点问题做讨论,最后主持人做总结。
4 自我画像:活动目的是通过画“自画像”,进一步认识自己,展示一个“内心的我”。
并通过交流读懂你、我、他,促进彼此的理解。
主持人给每个人发一张纸和一根笔,每个人用8-10分钟时间在白纸上画自画像。
主持人向大家说明,每个人都通过自画像的形式向他人展示了一个自己心目中的“我”,这可能是一个公开的我,也可能是一个隐蔽的我。
每一副画都包含一个秘密,一段经历。
今天,我们把它展示出来,目的是与人交流,在交流中解读故事,加强全体成员更进一步的认识。
本次活动不是绘画比赛,只要求大家画的内容、形式等形象地反映对自我的认识即可。
画完之后小组内交流自画像的含义,同组成员可以提出疑问。
主持人发现典型案例做全组分享。
第三部同舟共济
目的增加团体的凝聚力,使成员变得融洽。
通过相互给予建议,相互帮助,了解到更有好的适应有哪些,激发积极的适应
研讨与练习:心有千千结;同舟共济;热座
1 热身练习:心有千千结
2 同舟共济:主持人说明规则:练习刚开始时,一张报纸铺在地上,代表汪洋大海中的一条船,现在需要小组成员全部站在报纸上,一个也不能少,必须同生死共命运,成员脚不能挨地,需要全部在这一条船上。
成员必须想方设法,让所有成员都登船。
在行动之前,成员可以进行充分的讨论。
完成任务后,主持人可以把报纸减半,随着难度的增加,成员的努力也会越来越强。
活动之后进行分享与讨论:活动后大家的感受如何?在活动中,你的角色是什么?你对最佳方案满意吗?你在活动中是否有成长?有哪些?
3 热座:每人一个信封,每人发若干张白纸,然后,将自己目前最困扰、最想得到帮助的问题写在纸条上,每张纸条写同样的问题,并留有足够的问题回答的空间,每张纸条上写上姓名。
例如“你对我的印象如何”“怎样才能找到意中人”“我要怎样才能找到意中人”等。
然后把写好的纸条发给每一位小组成员,请他们回答。
每位同学拿到他人的问条时,认真思考,根据自己的经验及体会,怀着真诚助人的心情,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回答,没有什么对不对之分,把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真实想法写出来。
回答者不用署名。
信封放在小组中央地上或桌上。
回答完毕,把每一个人的问题放到他的信封里。
每个成员取回自己的信封,抽出回条,一一阅读。
最后,全组集中,每人谈自己阅读完他人意见后的感想。
由于得到多个人的帮助,丰富了个人有限的经验。
第四部分梦想成真
目的:总结自己在团体中的收获,并相互祝福、相互鼓励
研讨与联系:突围闯关;梦想成真;真情告白
1 热身练习:突围闯关
2 墓志铭:主持人给每人发一张纸一根笔,说明活动规则:你得病即将离世了,现在要替自己写墓志铭,反映自己的一生。
墓志铭将会刻在墓碑上,供人凭吊。
墓志铭上除了生平、卒年外,最少还要包括以下几点:一生最大的目标、在不同年纪值得骄傲的事情,对社会、家人及其他人的贡献和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些话题不一定全包括进去,成员可以尽量用幽默以及适当的语言表达。
写完后请几位成员起来喊出自己的墓志铭。
2 我的收获:团体成员写下有关团体学习的心得,并且与成员分享,回顾和总结自己的团体经验和收获。
用时30分钟,每人发白纸一张、笔一根,发下去之后,领导者请成员们写下
团体的感受和体会。
“如我在团体中学到的三四件事情”“团体对你最有帮助的经验是什么”“怎样才能将团体中所学的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等等,写完后小组成员内讨论分享,并在团体中分享。
3 真情告白:处理离别情绪,给予彼此祝福。
每个人在背上别上一张白纸,请小组内其他成员每人写一句祝福的话或建议,小组内写完,可以找其他自己认为重要的团体内成员,请他们写,写完后,坐下想一想成员会给自己写什么,期待他们写什么。
然后拿下来仔细看。
分享读后的感想,感谢成员的真诚。
4 团体结束:和成员分享团体结束,要积极的适应大学的生活,未来会有很多挫折,但也有很多精彩,需要大家带着自己的梦想在大学里扬帆起航。
健康文档放心下载放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