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函数解析式的七种求法
- 格式:doc
- 大小:457.50 KB
- 文档页数:6
有关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4篇有关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4篇积累通识知识可以让我们对各种事物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积累专业知识可以让我们在自己的领域内成为专家,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回报。
下面就让小编给大家带来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篇1知识点总结本节知识包括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周期性、函数的最值、函数的对称性和函数的图象等知识点。
函数的单调性、函数的奇偶性、函数的周期性、函数的最值、函数的对称性是学习函数的图象的基础,函数的图象是它们的综合。
所以理解了前面的几个知识点,函数的图象就迎刃而解了。
一、函数的单调性1、函数单调性的定义2、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和证明:(1)定义法(2)复合函数分析法(3)导数证明法(4)图象法二、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1、函数的奇偶性和周期性的定义2、函数的奇偶性的判定和证明方法3、函数的周期性的判定方法三、函数的图象1、函数图象的作法(1)描点法(2)图象变换法2、图象变换包括图象: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对称变换、翻折变换。
四、常见考法本节是段考和高考必不可少的考查内容,是段考和高考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都有,并且题目难度较大。
在解答题中,它可以和高中数学的每一章联合考查,多属于拔高题。
多考查函数的单调性、最值和图象等。
五、误区提醒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必须先求函数的定义域,即遵循“函数问题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2、单调区间必须用区间来表示,不能用集合或不等式,单调区间一般写成开区间,不必考虑端点问题。
3、在多个单调区间之间不能用“或”和“ ”连接,只能用逗号隔开。
4、判断函数的奇偶性,首先必须考虑函数的定义域,如果函数的定义域不关于原点对称,则函数一定是非奇非偶函数。
5、作函数的图象,一般是首先化简解析式,然后确定用描点法或图象变换法作函数的图象。
高一数学必修一函数知识点总结篇2一、函数的定义域的常用求法: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3、对数的真数大于零;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1;5、三角函数正切函数y=tanx中x≠kπ+π/2;6、如果函数是由实际意义确定的解析式,应依据自变量的实际意义确定其取值范围。
一、待定系数法:1、已知()f x 二次实函数,且2(1)(1)f x f x x ++-=+2x +4,求()f x .2、已知二次函数()x f 满足()()2--2-x f x f =,且图象在y 轴上的截距为1,被x 轴截得的线段长为22,求函数()x f 的解析式。
3、已知函数f(x)是一次函数,且满足关系式3f(x+1)-2f(x-1)=2x+17,求f(x)的解析式。
4、求一次函数f(x),使f[f(x)]=9x+1;二、配凑法:5、已知221)1(x x x x f +=+ )0(>x ,求 ()f x 的解析式6、已知函数()11-23+=-x -x x x f ,求()x f 的解析式。
7、(1)已知f(x-1)= 2x -4x ,解方程f(x+1)=0. (2)若x x x f 2)1(+=+,求)(x f8、(1)已知x x x f 2)1(+=+,求)1(+x f (2)已知 ()211xf x x =++,求()f x .9、已知x ≠0,函数f (x )满足f (x x 1-)=x 2+21x ,求f (x )四、代入法:10、已知:函数)(2x g y x x y =+=与的图象关于点)3,2(-对称,求)(x g 的解析式11、已知函数()x x x f 22+=,求函数()1-x f y =的解析式。
已知)3(41)(,2)(2+=+=x x g a x x f ,若g[f(x)]=x 2+x+1,则a=_____________.12、已知f(1-cosx)=sin 2x ,则f(x)=______________.已知f(cosx)=cos5x ,则f(sinx)=______________.13、已知)3(41)(,2)(2+=+=x x g a x x f ,若g[f(x)]=x 2+x+1,则a=_____________.五、构造方程组法:14、设,)1(2)()(x x f x f x f =-满足求)(x f 15、已知3f(x)+f(x 1)=x ,求f(x)16、已知函数()x f 满足2()x x f x f 31=⎪⎭⎫⎝⎛+,求函数()x f 的解析式。
人教版新高一数学必修一求函数的解析式换元法
人教版新高一数学必修一求函数的解析式换元法是求函数的重
要方法之一,它能帮助学生掌握函数的求解方法,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换元法来求函数的解析式,以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习和理解求函数的概念。
首先,要想用换元法求得函数的解析式,我们需要了解其中的基本概念,即换元法的概念与其定义。
它是一种将原函数形式中的变量进行替换的方法,使其变为另外一种函数,从而可以解决函数的求解。
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子,用换元法求函数解析式。
假设有函数y=5x+3,我们将其中的x替换成y,可以得到
y-3=5(x-3),两边同时除以5,可以得到x=y-3/5.以看出,用换元法之后得到的函数解析式为:x=y-3/5。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函数解析式,从而更有效地求函数解析式。
另外,换元法在求函数解析式过程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1、在换元之前,首先识别函数的形式,确定变量的范围;
2、其次,要注意换元时的相互变换是否正确;
3、最后,要根据指定的变量,实际算出求解结果函数;
4、最后,要正确核对最终结果,以免出现错误。
以上就是换元法求函数解析式的基本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求得函数的解析式。
换元法是求函数解析式的有效方法,其不仅可以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函数的性质,而且可以提高学习者的函数求解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
总之,换元法在求函数解析式过程中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函数求解方法,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能力。
高一数学函数解题技巧上了高中以后,数学这门课程基本上都离不开函数的学习,考试内容也会围绕函数来考察。
经了解,高中数学必须要掌握基本初等函数以及相关的变形,方能提高分数。
那么,高一数学函数解题技巧有哪些?下文中将会做出介绍。
高一数学函数解题技巧有哪些?解题方法一:代入法代入法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出现在选择题中,就是直接把题目的答案选项带入到题目中进行验证,这也是相对比较快的一种办法,另外一种就是求已知函数关于某点或者某条直线的对称函数,带入函数的表达公式或者函数的性质,直接性的求解题目,通常适用于填空题,难度也也不会太大。
解题方法二:单调性法单调性是在求解函数至于或者最值得时候很常见的一种高效解题的方法,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性质,也是每年高考考察的重点。
但是不少同学由于对基础概念认识不足,审题不清,在解答这类题时容易出现错解。
下面对做这类题时需注意的事项加以说明,以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解题方法三:待定系数法待定系数法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已知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正确列出等式或方程。
使用待定系数法,就是根据所给条件来确定这些未知系数,要判断一个问题是否用待定系数法求解,主要是看所求解的数学问题是否具有某种确定的数学表达式,如果具有,就可以用待定系数法求解。
运用待定系数法解答函数问题的基本步骤是:1、首先要确定所求问题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2、根据题目中恒等的条件,列出一组含待定系数的方程;3,用函数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组或者消去待定系数,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
解题方法四:换元法换元法主要用于解答复合函数题型问题,把一个小的函数表达式用一个变量来表现的形式称为换元法,运用换元法解题可以降低题目的难度,便于观察和理解。
解题方法五:构造方程法不管哪种函数性坏死,函数的方程在运用中无疑是可以降低解题难度的,所以构造函数的方程也是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解题技巧,特别是在高考解答题压轴题中,构造函数这个步骤也是可以取得很高分数的,所大家必须要重视构造函数法这个技巧。
求函数)(x f 解析式常用的方法济宁一中高一数学组 贾广素(邮编272000)电话:130****4397根据实际问题求解函数的表达式,是利用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因此,有必要掌握函数解析式的求法,下面就介绍几种求解函数解析式的常用方法:一、直接法直接法就是从题设(已知)条件出发,执因索果,进行演绎推导,从而得出函数解式的方法。
例1、 已知432)(2++=x x x f ,求函数)1(+x f 的解析式。
解:由于432)(2++=x x x f ,∴)1(+x f =4)1(3)1(22++++x x =9722++x x。
例2、 已知)(x f 是奇函数,且当0>x 时)1()(x x x f -=,求当0<x 时)(x f 的解析式。
解: 当0>x 时)1()(x x x f -=,∴当x<0时,-x>0,从而)1())(1)(()(x x x x x f +-=---=-又 )(x f 是奇函数,)()(x f x f -=-;)1()(x x x f +=∴。
注:直接法是一种正向的思维,解决问题时要善于将稍复杂的问题进行分解,各个击破,它不需要特殊的技巧。
二、待定系数法用一些字母作为待定系数,然后根据条件列出含有待定系数的方程式或方程组,解出这些待定系数,从而求出函数解析式的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例3、已知)(x f 是一次函数,并且满足172)1(2)1(3+=--+x x f x f ,求函数)(x f 的解析式。
解:设)0()(≠+=a b ax x f ,则)1(2)1(3--+x f x f =ba axb a ax 222333-+-++=b a ax ++5,又 172)1(2)1(3+=--+x x f x f ,比较系数得⎩⎨⎧=+=1752a b a 解得7,2==b a ,所以所求函数的解析为72)(+=x x f 。
例4、已知二次函数)(x f y =的最大值等于13,且,5)1()3(=-=f f 求函数)(x f 的解析式。
3.1.2函数的表示高一数学复习知求函数的解的表示法(第2课时)复习知识讲解课件数的解析式题型一题型一 待定例1 (1)已知f (x )是一次函数,且f (f【分析分析】】 根据题意,设f (x )=kx +来求k 与b 的值.待定系数法(x ))=16x -25,求f (x ).b (k ≠0),再写出复合函数f (f (x ))的解析式(2)已知f (x )为二次函数,且f (x +1) 【解析解析】】 设f (x )=ax 2+bx +c (a ≠f (x +1)+f (x -1)=a (x +1)2+b (x +1)+c +a (x -1)2+=2ax 2+2bx +2a +2c=2x 2-4x ,所以 2a =2,2b =-4,2a +2c =0,解得a =1,b =-2,c =-1, 所以f (x )=x 2-2x -1. +f (x -1)=2x 2-4x ,求f (x )的解析式. 0),则b (x -1)+c【讲评讲评】】 此类型题目一般说明函数的常量,即“待定系数法”,而此题的关键在量关系,这也是今后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函数的类型,需要我们确定其系数或一些关键在于根据“恒等式”的特点来写出等方法.探究1 待定系数法:我们在解决某些问题时,常用一些字母一些条件或要求来确定这些系数,从而解决数法.待定系数法适用于:已知所要求的解析数等等,即可设出f (x )的解析式,然后根据些字母来表示需要确定的系数,然后根据而解决问题, 这样的思维方法叫做待定系的解析式f (x )的类型,如一次函数、二次函后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其系数.思考题1 (1)已知f (x )是一次函数,f (x )的解析式.(2)已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为(解析式为( )A .y =x 2-1C .y =(x -1)2+1 C ,且满足3f (x +1)-2f (x -1)=2x +17,求(1,1),且过点(2,2),则该二次函数的B .y =-(x -1)2+1 D .y =(x -1)2-1【解析解析】】 (1)设f (x )=mx +n (m ≠0),则3f (x +1)-2f (x -1)=3mx +3m +3n -2mx +2m -2n=mx +n +5m=2x +17,所以m =2,n +5m =17,解得m =2,n =7,所以f (x )=2x +7.(2)设函数f (x )=a (x -1)2+1,将点,(2,2)代入得a =1.探究2 换元法、配凑法求函数解析式已知f (g (x ))=h (x ),求f (x ),有两种方法(1)换元法,即令t =g (x ),解出x ,代入x 替换t ,便得到f (x )的解析式.利用换元法解题时,换元后要确定新元(2)配凑法,即从f (g (x ))的解析式中配凑析式中的g (x )用x 代替即可.利用配凑法解题时,要确定g (x )的值域解析式:种方法.代入h (x )中,得到一个含t 的解析式,再用定新元t 的取值范围,即函数f (x )的定义域.中配凑出g (x ),用g (x )来表示h (x ),然后将解的值域,即为函数f (x )的定义域.探究3 消元法:将函数中的自变量x 适当地置换为别的两个函数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中,通过消元为别的自变量,得到一个新的函数方程,从消元,得到所求函数解析式.。
高一数学求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的常用法:求函数解析式 1、换元法: 例1.已知 题目给出了与所求函数有关的复合函数表达式,可将函数用一个变量代换。
心) X t 解:设 2 f (x ) X X X ,则1,x 1 。
x 2 X 1 x 2 ,试求 f (X )。
1 t 1,代入条件式可得: f (t )t 2 t 1,t ≠ 1。
故得: 说明:要注意转换后变量围的变化,必须确保等价变形。
2、构造程组法:对同时给出所求函数及与之有关的复合函数的条件式,可以据此构造出 另一个程,联立求解。
f (X) 例2. ( 1)已知 (2)已知 f (X) 2f(2f(1) 3X 24X 5 XX)3X 2解:(1)由条件式,以 • 1 消去 X ,则得: X 代2_ X X,则得 8 3x4X 5f(1) X X 24x 3(2) 由条件式,以一 X 代X 则得: X 24x -3。
f( 去说明: 定义域由解析式确定,不需要另外给出。
例4.求下列函数的解析式: (1) (2) (3) ,试求f (X);f(x).3厶 X试求 2f(x)5 3OX) 2f (X)3X 24X5,与条件式联立,,与条件式联立,消,则得: 本题虽然没有给出定义域,但由于变形过程一直保持等价关系, 故所求函数的 已知 已知 已知 f (X )是二次函数,且f (0) f (∙一 X 1) 心) X 3f (x ) 2, f (X 1) f(X) X 1 ,求 f(X); 2 X ,求 f (x), f (x 1), f (x 2) 1 1 亠 2 ,求 X X f (X);(4) 【题意分析】(1) 设法求出a,b,c 即可。
若能将X 2 - X 适当变形,用.XX 1 设 为一个整体,不妨设为 X X , 已知 2 f ( x) X 3 ,求 f (x)。
由已知f (X)是二次函数,所以可设 f(X) ax 2 bx c(a 0),(2) (3) 1的式子表示就容易解决了。
高一数学函数解析式的七种求
法(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函 数 解 析 式 的 七 种 求 法
一、 待定系数法:在已知函数解析式的构造时,可用待定系数法。
例1 设)(x f 是一次函数,且34)]([+=x x f f ,求)(x f
解:设b ax x f +=)( )0(≠a ,则
二、 配凑法:已知复合函数[()]f g x 的表达式,求()f x 的解析式,[()]f g x 的表达式容易配成()g x 的运算形式时,常用配凑法。
但要注意所求函数()f x 的定义域不是原复合函数的定义域,而是()g x 的值域。
例2 已知221)1(x
x x x f +=+ )0(>x ,求 ()f x 的解析式 解:2)1()1(2-+=+x
x x x f , 21≥+x x 三、换元法:已知复合函数[()]f g x 的表达式时,还可以用换元法求()f x 的解析式。
与配凑法一样,要注意所换元的定义域的变化。
例3 已知x x x f 2)1(+=+,求)1(+x f
解:令1+=x t ,则1≥t ,2)1(-=t x
四、代入法:求已知函数关于某点或者某条直线的对称函数时,一般用代入法。
例4已知:函数)(2x g y x x y =+=与的图象关于点)3,2(-对称,求)(x g 的解析式 解:设),(y x M 为)(x g y =上任一点,且),(y x M '''为),(y x M 关于点)3,2(-的对称点 则⎪⎩⎪⎨⎧=+'-=+'32
22y y x x ,解得:⎩⎨⎧-='--='y y x x 64 , 点),(y x M '''在)(x g y =上
把⎩⎨⎧-='--='y
y x x 64代入得: 整理得672---=x x y
五、构造方程组法:若已知的函数关系较为抽象简约,则可以对变量进行置换,设法构造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求得函数解析式。
例5 设,)1(2)()(x x
f x f x f =-满足求)(x f 解 x x
f x f =-)1(2)( ① 显然,0≠x 将x 换成x
1,得: x
x f x f 1)(2)1(=- ② 解① ②联立的方程组,得:
例6 设)(x f 为偶函数,)(x g 为奇函数,又,11)()(-=
+x x g x f 试求)()(x g x f 和的解析式 解 )(x f 为偶函数,)(x g 为奇函数,
又1
1)()(-=+x x g x f ① , 用x -替换x 得:11)()(+-
=-+-x x g x f 即11)()(+-
=-x x g x f ② 解① ②联立的方程组,得 11)(2-=x x f , x
x x g -=21)( 利用判别式求值域时应注意的问题
用判别式法求值域是求函数值域的常用方法,但在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对用判别式求值域掌握不好。
一是不理解为什么可以这样做,二是学生对哪些函数求值域可以用判别式法,哪些函数不能也比较模糊。
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对本内容的一点体会。
一、判别式法求值域的理论依据
例1、 求函数1
22+--=x x x x y 的值域
象这种分子、分母的最高次为2次的分式函数可以考虑用判别式法求值域。
解:由1
22+--=x x x x y 得: (y-1)x 2+(1-y)x+y=0 ①
上式中显然y ≠1,故①式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
用判别式法求函数的值域是求值域的一种重要的方法,但在用判别式法求值域时经常出错,因此在用判别式求值域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注意判别式存在的前提条件,同时对区间端点是否符合要求要进行检验 例:求函数3
22122+-+-=x x x x y 的值域。
错解:原式变形为0)13()12()12(2=-+-+-y x y x y (*)
∵R x ∈,∴0)13)(12(4)12(2≥----=∆y y y ,解得
21103≤≤y 。
故所求函数的值域是]21,103[
错因:把21=y 代入方程(*)显然无解,因此21=y 不在函数的值域内。
事实上,21=y 时,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0,显然不能用“∆”来判定其根的存在情况。
正解:原式变形为0)13()12()12(2=-+-+-y x y x y (*)
(1)当2
1=y 时,方程(*)无解; (2)当21≠
y 时,∵R x ∈,∴0)13)(12(4)12(2≥----=∆y y y ,解得21103<≤y 。
综合(1)、(2)知此函数的值域为)2
1,103[ 二、注意函数式变形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的变化
例2:求函数6
3422-+++=x x x x y 的值域。
错解:将函数式化为0)36()4()1(2=+--+-y x y x y
(1)当1=y 时,代入上式得093=--x ,∴3-=x ,故1=y 属于值域;
(2)当1≠y 时, 0)25(2≥-=∆y ,
综合(1)、(2)可得函数的值域为R y ∈。
错因:解中函数式化为方程时产生了增根(3-=x 与2=x 虽不在定义域内,但是方程的根),因此最后应该去掉3-=x 与2=x 时方程中相应的y 值。
所以正确答案为1|{≠y y ,且
}5
2≠y 。
三、注意变形后函数值域的变化
例3:求函数21x x y -+=的值域。
错解:由已知得21x x y -=- ①,两边平方得221)(x x y -=- ②
整理得012222=-+-y yx x ,由0)1(8)2(22≥---=∆y y ,解得22≤≤-y 。
故函数得值域为]2,2[-。
错因:从①式变形为②式是不可逆的,扩大了y 的取值范围。
由函数得定义域为]1,1[-易知1-≥≥x y ,因此函数得最小值不可能为2-。
∵1-=x 时,1-=y ,∴1min -=y ,故函数的值域应为]2,1[-。
四、注意变量代换中新、旧变量取值范围的一致性
例4:求函数5
422++=x x y 的值域。
错解:令42+=x t ,则1
2+=t t y ,∴02=+-y t yt ,由0412≥-=∆y 及0>y 得值域为]2
1,0(∈y 。
错因:解法中忽视了新变元t 满足条件2≥t 。
∴设y t yt t f +-=2)(,0>y ,
),2[+∞∈t ,
⎪⎪⎪⎩⎪⎪⎪⎨⎧>≤>>≥∆2210)2(0)2(0,0y
f f y 或520≤<⇔y 。
故函数得值域为]520,(。
综上所述,在用判别式法求函数得值域时,由于变形过程中易出现不可逆得步骤,从而改变了函数得定义域或值域。
因此,用判别式求函数值域时,变形过程必须等价,必须考虑原函数得定义域,判别式存在的前提,并注意检验区间端点是否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