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
- 格式:ppt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5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教案一、课程简介《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面向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和综合应用能力。
本课程内容涵盖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多媒体技术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通用性。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设置。
熟练掌握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的使用方法。
了解网络基础知识和常用网络工具的使用。
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常见多媒体软件的应用。
2、能力目标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完成文件管理、系统设置等基本任务。
能够运用办公软件进行文字处理、数据处理和演示文稿制作。
能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交流沟通和资源共享。
能够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音频视频编辑。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创新思维。
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增强学生的计算机安全意识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三、课程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和应用。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和软件)。
数制与编码。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
2、操作系统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桌面、窗口、菜单、文件和文件夹管理等)。
系统设置(控制面板、设备管理器等)。
磁盘管理和文件系统。
3、办公软件Word:文档的创建、编辑、排版、打印设置等。
Excel:工作表的创建、数据输入与编辑、公式与函数的应用、图表制作、数据管理与分析等。
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创建、编辑、动画效果设置、幻灯片切换、演示文稿的放映等。
4、网络基础网络的概念、分类和拓扑结构。
TCP/IP 协议和 IP 地址。
网络连接和设置。
浏览器的使用和网络信息搜索。
5、多媒体技术多媒体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图像、音频和视频的基础知识。
常用多媒体软件(如 Photoshop、Audition、Premiere 等)的基本操作。
教育科学SI LI C O NL L E Y●I I《浅谈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浦慧忠(无锡高等师范学校江苏无锡214021)【摘要]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高职类精品课建设入手.介绍‘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的建设目标、整体思路及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结合自身开展精品课建设实际,阐述精品课程建设中如何实现教学内容改革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关键词】精品课程内涵建设实践项日教学任务驱动中围分类号:G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71--7597(2008)1210158-01随着基础教育全面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已成为现在职业学校学生必备的素质要求。
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学科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要突出学生的技能培养。
以此为契机,我校启动r精品课程建设,现已完成了‘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的初步建设,拟申报市精品课程。
作为该课程组的主要成员,我在亲身参与课程建设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对本课程前一阶段建设过程做一个小结,也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一、精品谭程t设的目标总结多年‘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经验,在分析研究计算机基础教育学科发展方向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一套既符合非计算机专业摹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又有先进性、可行性的多层次的计算机基础系列课程教学体系。
通过课程建设使本课程的教学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形成立体化教学的新模式,培养学生成为既具有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功底.又懂专业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解决本学科中问题的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使本课程的建设符合精品课程标准要求的“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1]。
二、■品慷程t设的蔓体思路‘计算机基础》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我们的教学指导思想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精讲多练。
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
计算机系统基础精品课程计算机系统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为学生提供了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围绕计算机系统基础的概念、内容、重要性以及学习方法展开阐述。
一、计算机系统基础的概念与内容计算机系统基础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它主要涵盖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计算机系统基础,学生可以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交互关系,为后续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系统基础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计算机硬件:学习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并了解它们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 操作系统:学习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了解操作系统对硬件资源的管理和调度。
3. 计算机网络:学习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协议和体系结构,包括局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等,了解网络的组成和通信方式。
4. 数据库:学习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和查询语言,包括关系型数据库和非关系型数据库等,了解数据库的设计和管理。
二、计算机系统基础的重要性计算机系统基础是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它为学生打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供综合性的计算机知识:计算机系统基础涵盖了计算机硬件、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为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 培养计算机系统分析和设计的能力:通过学习计算机系统基础,学生可以了解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交互关系,掌握计算机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系统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提高计算机系统管理和维护的能力:计算机系统基础课程还涉及到计算机系统的管理和维护,学生可以学习到计算机系统的安装、配置和故障排除等技能,提高计算机系统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教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的定义与发展历程计算机的分类与性能指标1.2 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等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1.3 操作系统简介操作系统的功能与作用常见操作系统简介:Windows、Linux、macOS 1.4 计算机病毒与网络安全计算机病毒的定义与传播途径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与措施第二章:计算机软件与应用2.1 软件概述软件的定义、分类与开发过程软件版权与知识产权保护2.2 常用软件与应用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网络通信软件:QQ、、电子邮件等2.3 计算机编程基础编程语言的分类与选择常见编程语言简介:C、C++、Java、Python等2.4 计算机应用领域与案例科学计算与数据分析图形图像处理与多媒体应用与机器学习第三章:计算机网络基础3.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与分类网络拓扑结构与传输介质3.2 网络协议与分层模型网络协议的定义与作用OSI七层模型与TCP/IP协议族3.3 局域网与广域网技术局域网:以太网、Wi-Fi等广域网:电话网、互联网等3.4 网络设备与网络配置网络设备的分类与功能: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网络配置方法与技巧第四章:文字处理与办公自动化4.1 文字处理基础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字体、段落格式设置与排版4.2 表格制作与数据处理表格制作技巧与样式设置数据排序、筛选与公式应用4.3 演示文稿制作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幻灯片设计、动画与放映4.4 办公自动化系统与实践办公自动化概述与分类常见办公自动化设备与软件应用第五章: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5.1 网络通信技术互联网接入方式与网络速度网络浏览、与5.2 电子邮件应用电子邮件的发送与接收管理、邮件分类与搜索5.3 信息安全概述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与威胁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措施5.4 网络安全实践与案例分析网络攻击手段与防范策略网络安全事件案例分析与启示第六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6.1 计算机硬件系统主要硬件组件的功能与性能指标计算机组装的基本步骤与技巧6.2 计算机软件安装与升级操作系统安装的一般流程驱动程序的安装与更新软件升级与更新的方法6.3 计算机系统维护定期维护的重要性和方法清理磁盘和文件管理系统优化和性能检测6.4 计算机故障诊断与处理常见硬件故障的诊断与排除软件故障的常见表现与解决办法数据恢复原理与实践第七章:数据库基础与应用7.1 数据库概述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管理系统的演变数据库系统的组成7.2 数据库设计与创建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创建数据库和表格设置数据类型和约束7.3 数据查询与操作SQL语言的基本查询语句数据更新、删除和插入操作高级查询技术7.4 数据库应用实例数据库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使用数据库应用开发流程第八章:程序设计基础8.1 程序与编程语言程序的基本概念编程语言的分类与特点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8.2 算法与逻辑结构算法的定义与特性常见算法设计与分析逻辑结构:顺序、选择、循环8.3 常用编程工具与环境集成开发环境(IDE)的使用代码编辑、编译与调试版本控制与协同开发8.4 编程实践与案例分析简单的编程案例:计算器、数据分析等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实际项目开发流程简介第九章:多媒体技术基础9.1 多媒体概述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领域多媒体文件格式9.2 图像与音频处理图像处理基本技术音频文件格式与处理多媒体编辑软件的使用9.3 视频处理与动画制作视频文件格式与编码视频编辑与特效制作动画设计原理与软件9.4 多媒体应用案例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数字故事讲述与多媒体教学交互式多媒体应用开发第十章:电子商务与互联网生活10.1 电子商务概述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与类型电子商务模式与交易流程电子商务的安全与法律问题10.2 网上购物与支付网上购物平台的使用电子支付系统的原理与实践网络安全支付的注意事项10.3 社交媒体与网络生活社交媒体的基本概念与影响社交媒体平台的应用网络生活的法律与道德规范10.4 互联网创业与就业互联网创业的基本条件与风险网络营销的基本策略互联网行业就业前景与趋势第十一章:计算机图形学与动画11.1 计算机图形学概述图形与图像的区别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领域图形处理的基本概念11.2 图形软件与工具常见的图形软件及其特点矢量图形与位图图形的处理动画制作软件与技术11.3 图形设计原则与技巧设计原则:统一性、对比性、重复性等色彩理论及其在图形设计中的应用图形设计的基本技巧11.4 动画原理与制作动画的基本类型与原理帧动画与补间动画的制作动画编辑与优化技巧第十二章:与机器学习12.1 概述的定义与发展历程的应用领域与挑战的基本技术12.2 机器学习基础机器学习的定义与类型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的区别常见机器学习算法简介12.3 深度学习与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基本概念神经网络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常用深度学习框架简介12.4 应用案例自然语言处理与应用计算机视觉与图像识别智能推荐系统与智能第十三章:云计算与大数据13.1 云计算概述云计算的定义与服务模型云计算的类型与优势云计算平台的选择与使用13.2 云存储与云服务云存储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常见云存储服务及其比较云服务的安全性与隐私保护13.3 大数据概述大数据的定义与特征大数据处理的技术挑战大数据的应用领域13.4 数据分析与挖掘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数据挖掘的技术与流程数据可视化与报告第十四章:编程语言进阶与应用14.1 高级编程语言特性面向对象编程函数式编程并发编程14.2 编程语言选择与应用场景不同编程语言的特点与应用领域跨平台编程与框架现代编程语言的发展趋势14.3 软件开发方法与实践敏捷开发与Scrum方法持续集成与持续部署代码复用与模块化设计14.4 项目管理与协作工具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版本控制系统的使用团队协作与沟通工具的选择第十五章:计算机伦理与社会责任15.1 计算机伦理计算机伦理的基本原则与问题网络安全与隐私权知识产权与数字鸿沟15.2 社会责任与法律规范网络行为规范与法律责任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信息技术对社会的积极与消极影响15.3 信息技术教育与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意义与现状数字素养与终身学习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15.4 未来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发展的驱动因素未来计算技术的前景人类与机器的融合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的电子教案,内容涵盖了计算机基础知识、软件与应用、网络基础、文字处理与办公自动化、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程序设计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电子商务与互联网生活、计算机图形学与动画、与机器学习、云计算与大数据、编程语言进阶与应用、计算机伦理与社会责任等十五个章节。
《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网站“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摘要:课程网站在线考试系统是网络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结合《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网站的实际建设,研究了网站在线考试系统设计与建设的要点及做法,并提出了几个建设本系统需探讨的技术策略问题。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精品课程;在线考试系统中图分类号:tp31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2-0000-01fine course website “online examination system” design of “computer basis”zheng yan,zhang weimin(yongcheng vocational college,yongcheng 476600,china) abstract:the course website is a network of fine-line examination system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urriculum development.with “computer basis “ fine course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site,online examination system of the sit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elements and practices,and propose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need to explore several technical strategy.keywords:computer basis;fine courses;online examination system一、引言“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高校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每年期末考试的时候,由于考生人数众多,传统的纸质考试方式在出卷、安排考场和监考老师、批改试卷以及事后保存学生试卷等一系列和考试有关的工作上就显得非常的麻烦,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摘要:《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精品课程的建设体现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本文围绕课程建设基础、课程建设目标和课程建设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希望通过该精品课程的建设带动我校整个《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体系的发展,逐渐形成具有一定教学能力和规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示范基地。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建设;项目教学法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4-0000-02精品课程的建设要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引导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确保学生受益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商丘工学院各专业学生的公共基础课程,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商丘工学院定位就是立足商丘、服务河南,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力争把学院办成一所特色鲜明、有较大影响的应用型本科大学。
所以该精品课的建设重在应用。
1 精品课程建设基础1.1 硬件基础。
学校有充足的实践教学条件和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实践教学环境是我院计算机实训中心,该中心下设有机房20个,共有计算机2300台,基本保证人均一台电脑,满足教师需要。
计算机中心具有良好的网络环境,能完全满足本门课程教学的需要。
课程全面应用多媒体方式授课,学生可以利用移动存储设备下载教学资源,在网上为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有:教学大纲、授课计划、等级考试大纲、课件、学习指导、上机习题与指导、理论习题与答案、模拟测试题、在线测试、模拟考试软件、学习参考书目录等。
另外,教师利用电子邮件或mi进行答疑,探讨共同关心的问题,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其它方面的动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1.2 软件基础。
课程建设小组共有教师15人。
其中高级职称3人,占教师总数的33%,中级职称3人,硕士研究生3人;教师平均年龄为3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