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化学7.3几种重要的盐 教学设计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42.00 KB
- 文档页数:6
7.3 几种重要的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盐的分类、溶解性、盐的性质。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
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和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进行初步探究活动。
2、能用变化与联系的观点分析化学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激发学生对生活与自然界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逐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教学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课前准备:教师:查阅盐的用途的相关资料。
学生:查阅盐的用途的相关资料。
复习酸、碱与盐的反应。
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盐2.盐的组成: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
A n B m==nA m+ + mB n-;根据盐的组成,盐可以分为钠盐、钾盐等,或硫酸盐、硝酸盐等。
3.盐的命名:酸根离子为无氧酸根离子的,命名为“某化某”,如:NaCl“氯化钠”,CuS“硫化铜”等,酸根离子为含氧酸根离子的,命名为“某酸某”,如:CuSO4“硫酸铜”,Fe(NO3)3“硝酸铁”等4.盐的溶解性(1)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均可溶;(2)碳酸盐除了K+、Na+、NH4+外,MgCO3微溶,其余都不溶,磷酸盐除了K+、Na+、NH4+外,其余都不溶;(3)盐酸盐除了AgCl不溶之外,其余都可溶的;(4)硫酸盐除了CaSO4、Ag2SO4微溶,BaSO4不溶,其余都可溶;(5)碱除了KOH、NaOH、NH3·H2O、Ba(OH)2可溶,Ca(OH)2微溶,其余都不溶。
5.盐的化学性质(1)盐+ 盐→两种新盐注: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至少一种不溶(2)金属+ 盐溶液→新金属+ 新盐溶液如:Fe + 2HCl == FeCl2 + H2↑;Cu + 2AgNO3 == Cu(NO3)2 + 2Ag;(3)盐+ 酸→新酸+ 新盐注:生成物至少一种不溶(4)盐+ 碱→新碱+ 新盐注:反应物均可溶,生成物至少一种不溶。
第三节几种重要的盐(第2课时)【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化学工业“三酸两碱”所指物质及应用;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了解有毒性的一些盐。
能力目标:课前走访调查、上网等方法收集资料。
情感目标:体验化学与工业、农业、生活的关系,提高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浓硫酸的稀释方法与操作。
【教学难点】浓硫酸的稀释方法与操作。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授、讨论、练习。
【教学过程】[新课引入] 展示:白醋、厨房清洁剂、厕所清洁剂、苏打(小苏打)、大理石、食盐、碳酸氢铵、胃舒平(斯达舒胶囊)等物品,提问:上述物品中所含主要成分是什么?有什么用途?厨房里有哪些酸、碱、盐,说说有哪些用途?1.化工产品:“三酸两碱”阅读了解:(1)写出“三酸两碱”的化学式。
(2)用途。
讲解:纯碱不属于碱,而属于盐,一个国家酸、碱、盐的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该国家化学工业的发展水平。
2.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及用途交流: 生活中常见的酸、碱、盐及用途。
苏打或小苏打用来发面;食盐用作调味品、防腐剂;碳酸氢铵是一种氮肥;白醋、厕所清洁剂中含有酸,可以用来除垢;厨房清洁剂呈碱性,可以清洗油污;大理石是一种建筑材料;胃舒平(斯达舒胶囊)含有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可以中和胃酸等。
拓展: 阅读教材、讨论我国哪位化工专家在纯碱制造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点拨: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创造了“联合制碱法”,于1926年生产出纯度为99%的“红三角”牌纯碱,并于当年获得万国博览会金奖。
3.正确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演示实验:将浓硫酸装入锥形瓶,用分液漏斗向浓硫酸中滴加水,观察到水沸腾,液滴四溅。
问:如何正确稀释浓硫酸?小结:操作要领:酸入水,沿器壁,缓缓倒,轻轻搅。
4.酸、碱、盐溶液使用注意点讨论: (1)实验中取用药品应按规定定量取用,若没有规定你认为取多少为好?为什么?实验后的药品如何处置?(2)实验中,若不慎将稀酸或稀碱沾到手上或流到实验桌上,如何处理?点拨:(1)没有规定用量时应尽可能取少量,取用少,排放少,不仅节约药品而且污染小。
7.3 几种重要的盐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主要用途2、过程与方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认识铵态氮肥的检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利用盐的一些知识,初步树立合理使用物质的科学意识。
二、任务分析1、起点能力:学生对酸、碱、盐的知识已了解。
2、教学重点:盐的正确使用。
3、教学难点:盐的性质4、课型:探究、讨论教学过程:【学生交流】根据生活经验,谈谈有关盐的应用。
【教师讲述】酸、碱、盐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学生阅读】课本54-55页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学生交流】候德榜及其联合制碱法。
【教师讲述】溶液使用的注意事项教师将有关该知识的考点,重点展示出来。
【学生交流讨论】亚硝酸钠及重金属盐的毒害【作业】59页第6题【板书】常见的盐及用途常见的盐:食盐(NaCl)、汉白玉中主要成分(CaCO3)、净水剂明矾含有的[Al2(SO4)3]、小苏打(NaHCO3)、(1)氯化钠的用途及性质物质名称及化学式生产原理主要用途主要性质食盐(NaCl)工业上一般使用海水晒盐、盐湖水煮盐等方法,物理过程。
生产氯气、烧碱;做调味品;某些食品的防腐剂;2NaCl+2H2O==2NaOH+H2↑+Cl2↑生理盐水的质量分数为0.9%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粗盐因为含有杂质而容易潮解。
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碳酸钙(CaCO3)俗称纯碱、苏打小苏打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物理性质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细小的白色晶体,易溶于水白色固体,难溶于水化学性质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CO2↑+H2O②与石灰水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①与盐酸反应NaHCO3+HCl=NaCl+CO2↑+H2O②受热分解 2NaHCO3Na2CO3+H2O+CO2↑①与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 +CO2↑+H2O②高温下分解CaCO3 CaO+ CO2↑用途用于生产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发酵粉的主要成分,医疗胃酸过多可用作补钙剂、石灰石、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加热高温。
几种重要的盐【课程标准、教材及学情分析】本内容位于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的第七章第三节《几种重要的盐》这一节中。
本节内容是初中化学理论联系生活实际的一个典范,也是初三化学升学考试中常考的一个知识点。
《课程标准》对于本内容的要求是B级要求,即:了解食盐、碳酸钙、纯碱、小苏打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在学习本内容之前,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了解了酸、碱的通性,具备了研究生活中常见化合物的能力和方法。
相对于酸和碱来讲,盐类物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更为贴近。
学生在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来学习几种常见的盐的知识事半功倍。
本知识点学习的时候,以学生熟悉的苏打饼干为情境设计,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性质,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物质中是否含碳酸钙,灼烧碳酸钙,从而熟悉科学探究的一般流程,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认识科学家侯德榜树立科学探索精神,八国联军焚烧圆明园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碳酸盐性质的探究突破重难点的方法:实验法、对比法、归纳法随堂反馈1、下列物质的名称、俗名和化学式都正确的是A、碳酸钠、纯碱、NaCO3B 、碳酸氢钠、小苏打、NaHCO3C 、氯化钠、食盐、NaCl2D 、氧化钙、熟石灰、CaO2、蒸馒头、炸油条时常用到一种白色物质,它既能中和面粉发酵过程产生的酸,又能起发泡作用,这种物质是A、NaOHB 、Ca(OH)2C 、NaHCO3D 、NaCl3、为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少量石灰石,最简便的方法是A、溶于水看是否有沉淀B 、加热看是否有气体产生C 、加石蕊试液看是否变色D 、滴加盐酸看是否有气体产生4、生石灰是石灰石、大理石经过高温灼烧制得,若生石灰中含有石灰石,除掉石灰石的方法是A、加足量稀盐酸B、加足量稀硫酸C、高温煅烧D、加足量水过滤几种重要的盐石灰石、熟石灰、生石灰之间的转化石灰石高温CO2生石灰熟石灰水检验碳酸盐取样,滴加稀盐酸,如能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含有碳酸盐。
几种重要的盐几种重教学过程:【创设情景】【明确目标】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根据你对盐的理解写出三种盐的化学式、、。
2.用哪些酸和碱反应得到下面的物质(用方程式表示)(1)NaCl ;(2)CaSO4;【新知导学】: 1、写出下列物质中的离子符号2.我国的化工专家在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盐的组成和分类1、只要含有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盐;2、根据不同的标准分类:NaClNaCl3、盐的命名:含氧酸盐命名为某酸某,无氧酸盐命名为某化某4、以下物质中①FeCl3②FeSO4、③Ca(OH)2④NH4NO3、⑤(NH4)2SO4属于含氧酸盐的是,属于硫酸盐的是,属于铵盐的是。
活动二、盐的溶解性查阅附录四,不同的盐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1. 、、、盐都易溶于水。
2. 硫酸盐中的不溶于水,、微溶于水,其他都易溶于水。
3. 盐酸盐中的不溶于水。
4. 碳酸盐、磷酸盐中的、、易溶于水,微溶于水,其他都不溶于水。
活动三、几种重要的盐的性质和用途(1)食盐:主要成分是性质:色固体,溶于水用途:①调味,腌渍食品;②配制0.9%生理盐水;③制取Na2CO3、NaOH等。
(2)碳酸钠(Na2CO3):俗称苏打、纯碱性质:色粉末,溶于水且水溶液显碱性,能与盐酸、石灰水、氯化钙等物质反应。
Na2CO3+ HCl=Na2CO3+Ca(OH)2== (制取)(复分解反应)Na2CO3+CaCl2== (复分解反应)用途:常用于造纸工业,生活中常作洗涤剂,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
问题讨论:生活中的纯碱为什么可以消除发酵后的面团的酸味?(3)小苏打:化学名称为,化学式是。
性质:色粉末,能溶于水,溶解度比纯碱小,溶于水显碱性,能与盐酸反应,加热易分解。
NaHCO3+ HCl== (这一点与碳酸盐相似)NaHCO3(分解生成碳酸盐、二氧化碳、水)用途:①做馒头时,中和发酵产生的有机酸;②作烘制糕点的膨松剂;③干粉灭火器中的灭火剂④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讨论:常见的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的物质还有哪些?(4)碳酸钙石灰石、大理石、珍珠、贝壳、水垢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石灰石的用途有:炼铁、生产生石灰、制水泥、制玻璃、做建筑材料生石灰的烧制:高温煅烧石灰石,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思考交流:①.如何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未分解的碳酸钙?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第七单元广泛应用的酸、碱、盐第3节几种重要的盐1.学会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是否与盐溶液反应。
2.知道几种常见盐的性质与用途。
3.了解化学肥料的用法,学会铵盐的检验。
1.铵盐的检验。
2.学会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金属是否与盐溶液反应。
【情景导入】同学们知道有哪些在化学方面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名字?比如道尔顿、居里夫人、门捷列夫等。
我国著名制碱专家侯德榜,1890年出生于福建省一个普通农家。
自幼半耕半读,勤奋好学,有“挂车攻读”美名。
1921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博士学位后,怀着工业救国的远大抱负,毅然放弃自己热爱的制革专业,回到祖国。
1941年,和技术人员一起研发了“侯氏制碱法”,闻名于世界,打破了当时西方国家对制碱技术的垄断,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
托起了祖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
侯德榜制得的碱指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课堂探究】探究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HCl+ NaOH H2O+NaCl盐是酸跟碱中和的产物,是酸中的酸根离子和碱中的金属离子结合而成的。
【交流讨论】观察下列盐的组成,给它们分类。
NaCl、NaNO3、Na2SO4钠盐CuSO4、CuCl2、CuCO3铜盐NH4Cl、NH4NO3铵盐CaCO3、MgCO3碳酸盐KCl、AgCl、MgCl2盐酸盐KNO3、Zn(NO3)2硝酸盐【过渡】从组成上看,盐由哪两部分组成?探究二:盐的组成和性质问题1:氯化钠、氯化钙、碳酸钠、硫酸铜、硝酸铵都是盐,它们在组成上的相同之处是什么?答案:都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组成。
问题2:请查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20 ℃)Ag+—溶不微不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都溶于水;碳酸盐除钾、钠、铵外都不溶于水;钙盐中碳酸钙不溶于水;钡盐中碳酸钡、硫酸钡不溶;银盐中氯化银不溶、碳酸银不溶;硫酸钡不溶,硫酸钙微溶,硝酸钾易溶。
问题3: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它们的反应类型。
答案:铁与硫酸铜反应;碳酸钠、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Fe+CuSO4Cu+FeSO4置换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复分解反应CaCO3+2HCl CaCl2+H2O+CO2↑复分解反应CuSO4 + 2NaOH Cu(OH)2↓ + Na2SO4复分解反应【交流讨论】在反应 Fe+CuSO4Cu+FeSO4中Fe和Cu在金属活动性表中的位置关系: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Fe的活动性大于Cu,Fe是排在H前面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Cu,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几种重要的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板书】用途碳酸钙的性质及用途【提问】生活中常见的盐还有哪些?他们又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投影】这些图片中主要含有的是什么盐?它还存在于哪些物质中?【提问】你学过碳酸钙的哪些性质吗?【板书】2、碳酸钙①性质【分组实验】1、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2、碳酸钙的煅烧【提问】为什么酚酞会变红?说明了什么?【板书】CaCO3 ====== CaO +CO2↑【提问】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三者间如何转化?【提问】碳酸钙有哪些用途呢?【小结】碳酸钙的用途【板书】②用途独立思考回答问题看图思考思考回答分组实验动手实验记录实验现象思考讨论交流师生共同归纳小组讨论交流学生上前板演师生共同归纳独立思考回答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阅读能力,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培养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和用途【提问】碳酸钠、碳酸氢钠的俗名是什么?你知道它们有哪些性质吗?【板书】2、碳酸钠、碳酸氢钠①俗名②性质【提问】碳酸钠能和稀盐酸反应,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吗?【分组实验】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提问】如何确认一块岩石含有碳酸盐呢?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回答问题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并思考共同归纳小结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思考讨论归纳小结上前台演示碳酸根的检验培养学生归纳小结的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学会应用化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高温附录1、下列常见的物质中,不代表同一种物质的是()A.氯化钠、盐 B.氢氧化钠、苛性钠C.碳酸钠、苏打 D.碳酸氢钠、小苏打2、某种物质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这种物质是()C. CaOD.NaClA. NaOHB. NaHCO33、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据研究,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 因此,买来的蔬菜在食用前最好用稀碱水或清水浸泡一段时间. 浸泡蔬菜时应加入适量 ( )A. 纯碱B.白酒C. 白糖D. 食醋4.、下列物质中,可用来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的是()A.锌粉 B. 氢氧化钙溶液 C. 盐酸 D. 硫酸5、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第三节几种重要的盐(1)一、盐一、教学设计说明从酸和碱的组成以及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入手,提出盐是由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组成,进一步提出根据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不同可以将盐进行分类。
举出学过的盐:氯化钠、碳酸钙、硝酸钾等,从而提出盐的溶解性不同,进而讲解盐的溶解性表的使用方法和记忆,常见盐的溶解性。
以铁和硫酸铜可以反应提出盐可以和某些金属反应,那么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二者才可以反应呢?借此问题提出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另一个应用,判断金属和盐反应。
写出已知的盐和酸的反应、盐和碱的反应提出二者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提出是不是任何两种化合物都能相互交换成分发生复分解反应呢?借此问题讲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盐的分类和命名;2.进一步熟悉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3。
能够根据酸、碱、盐的溶解性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具体事例,加深对盐类概念的理解,体会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学习化学知识对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性;2.结合已有酸、碱、盐知识,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总结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盐的性质、用途的学习,感悟化学的实验价值增进对化学的情感;三、重点及难点重点:几种常见盐的性质及用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课件出示】出示课件第3页,常见盐的分类请同学们将我们熟识的这些盐进行分类。
氯化钠(NaCl)氯化钙(CaCl2)碳酸钠(Na2CO3)硫酸铜(CuSO4)、硝酸铵(NH4NO3)碳酸钙(CaCO3)在进行盐的分类时我们也常根据其溶解性将盐分成可溶性盐和不溶性盐和微溶性盐【课件出示】出示课件第4页,常见盐的溶解性表,讲解查表的方法。
查阅常见盐的溶解性。
【讲解】在常见的盐中,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一般可溶于水;盐酸盐除氯化亚汞、氯化银难溶于水外,其余的可溶于水;硫酸盐除硫酸钙、硫酸银微溶于水,硫酸钡和硫酸铅难溶于水外,其余的一般都可溶于水,碳酸的正盐、磷酸的正盐除钾盐、钠盐、铵盐可溶于水外,其余的一般都难溶于水。
课时数授课时间主备人用案人3. 盐酸盐中的不溶于水。
(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酸、碱、盐在溶液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1)反应物达到的条件:一般要可溶于水(2)生成物达到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析出;有放出;有生成。
生成物应至少达到上述中的个条件,反应才能发生。
2.几种常见的复分解反应:(1)酸 + 碱→ 盐 + 水条件:一般能发生例: HCl + Cu(OH)2——H 2SO4+ Ba(OH)2——(2)酸 + 盐→ 新酸 + 新盐条件:盐为CO32-盐或盐可溶,且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例:HCl + AgNO3——H 2SO4+ BaCl2——HCl + CaCO3——H 2SO4+ Na2CO3——(3)碱 + 盐→ 新碱 + 新盐条件:反应物二者均可溶,且生成物中至少一种为沉淀例:NaOH + CuSO4——Ca(OH)2 + Na2CO3——Ba(OH)2 + CuSO4——Ba(OH)2 + Fe2(SO4)3——(4)盐 + 盐→ 新盐 + 新盐条件:反应物二者均可溶,且生成物中至少一种为沉淀例:NaCl + AgNO3——MgSO4 + Ba(NO3)2——Na2CO3+BaCl2——Na2CO3+ AgNO3——三、总结与反思四、达标检测1.初中化学涉及许多反应类型,请你整理归纳,按以下化学反应类型选择合适的反应物质,各举一例,要求有二氧化碳生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1)化合反应(2)分解反应(3)置换反应(4)复分解反应(5)不属于上述反应类型的反应2.右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C、D)可表示铁、稀硫酸、烧碱溶液、硫酸铜溶液间的反应关系,请按下列要求填空: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反应类型是;B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其反应类型是;。
“钠”些盐一、教材分析氯化钠、纯碱、小苏打是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课程标准中对它们的性质、用途及制法的学习要达到“理解”的层次。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酸碱盐的学习将更加全面、完善,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复分解反应,为酸碱盐的综合应用储备知识。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常常遇见一些“钠”盐,如食盐,纯碱,小苏打,谷氨酸钠等。
在新授课时,已经通过实物、图片、视频、实验等多种方式较为全面地认识了几种钠盐的性质和用途;感受到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了基本的实验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
但一方面由于知识点细碎、繁多,综合性强;另一方面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深度不够,系统化掌握知识能力较弱。
因而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梳理部分酸碱盐的相关知识,并建立联系。
通过采用新颖的复习模式,使学生更加有兴趣地将所学知识深化和内化,提升分析探究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从化学视角看待厨房中常见调味品,体会化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
2. 利用物质差异性鉴别食盐和纯碱,苏打和小苏打,提升实际运用能力。
3. 建立几种钠盐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过程与方法:1. 巧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
2. 参与活动探究,引导学生团结协作,培养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体会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乐趣。
2. 体会化学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几种钠盐(NaCl、Na2CO3、NaHCO3)的性质和用途。
2. 合理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鉴别,体会性质决定用途。
难点:1. 认识常见钠盐之间的差异性,共性及联系。
2. 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的升华,感受定量研究的意义。
五、教学策略探究活动实验教学与思维导图串联六、教学过程图装置:(提问)1. 实验现象?2.将Na2CO3和NaHCO3调换位置是否更好,理由?3. 能否用稀盐酸鉴别Na2CO3和NaHCO3?理由?(过渡)我们将含有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的盐称为碳酸盐,碳酸盐如何检验呢?(过渡)前面,我们利用物质之间的差异性,鉴别出了食盐和纯碱,苏打和小苏打。
第 3 节几种重要的盐第一课时教课目标【知识与能力】经过资料采集和实验研究,认识生活中常有的盐的种类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粗盐提纯和判断碳酸根离子的方法;能判断复分解反应的种类及发生条件。
【感情态度价值观】充足认识到生活中到处有化学、认识我国科学家做出的优异贡献,从而激发爱国热忱和学习激情。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粗盐的提纯、对碳酸盐的特征的认识、复分解反应看法的形成。
【教课难点】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判断。
教课过程【引入新课】生活中的盐指的是那种物质?(食盐的主要成分是NaCl)+化学中的盐:指由金属离子( 或 NH4 ) 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如CuSO4、MgCl2等。
关系:食盐属于盐。
【新讲课】一、氯化钠1.化学式: NaCl 俗名:食盐2.物理性质:白色粉末,水溶液有咸味,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
3.用途:(1)作调味品(2)作防腐剂(3)除掉积雪(降低雪的熔点)(4)农业上用 NaCl 溶液来选种(5)制生理盐水( 0.9% NaCl 溶液)Na+保持细胞内外的水分别布,促进细胞内外物质交换;Cl -促生盐酸、帮助消化,增进食欲。
4.分布:海水,盐湖,盐井,盐矿。
二、粗盐提纯去除不溶性杂质,获取的精盐中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可溶性杂质。
1.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计算产率2.实验仪器实验步骤溶解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此中玻璃棒的作用加速溶解过滤铁架台(带铁圈)、漏斗、烧杯、玻璃棒蒸发铁架台(带铁圈)蒸发皿、酒精灯、玻璃棒增补:氯化镁、氯化钙的除掉,溶解后加入过分的Na2CO 引流使液体受热均匀,防范液体飞溅溶液,过滤,在滤液中加入过分的稀盐酸。
板书设计第 3 节几种重要的盐一、氯化钠1.化学式2.物理性质3.用途4.分布二、粗盐提纯1.实验步骤2.实验仪器。
几种重要的盐课题7.3 几种重要的盐教学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碳酸盐的检验;2.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的性质;3.知道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的关系;教学重点 1.碳酸盐的检验;2.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难点 2.碳酸钙、氧化钙和氢氧化钙之间相互转化关系。
教学方法实验讨论比较归纳教学媒体实验仪器【学习过程】一、回顾、预习、交流旧知回顾:1、写出下列常见碳酸盐的化学式碳酸钠碳酸钾碳酸氢钠铜绿碳酸钙。
2、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碳酸钾与硫酸反应碳酸钙与硝酸反应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化学式)名称______氧化钙俗称___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_氢氧化钙俗称___________,化学式为______。
上述三种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合作、交流、探究活动一:检验碳酸盐存在的方法(以碳酸钙为例)(2)药品__________、_______(3)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生石灰的烧制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思考交流:1.如何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如何除去生石灰中的石灰石,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活动三:生石灰、熟石灰的性质和用途1、生石灰(1)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化学式,生石灰是一种固体。
(2)生石灰具有强烈的性,极易跟反应并放出,常用作剂,也可用于加热食品。
(注:生石灰不可干燥CO2、SO2、HCl等酸性气体。
)(3)生石灰跟水反应后转变成,这一变化的方程式为,利用此反应可制取熟石灰。
2、熟石灰(1)熟石灰的化学名称是,化学式为,熟石灰是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之为。
第3节几种重要的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组成及在生活中的用途。
2、初步学会鉴定碳酸根离子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的方法获取化学知识;
2、通过对碳酸根离子检验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合作精神。
2. 充分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了解我国科学家候德榜做出的杰出贡献,从而激发爱国热情和学习激情。
二、教学重点
1、了解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三、教学难点:碳酸根离子检验方法的探究
四、教学方法:指导阅读、类比归纳、实验探究等。
五、课时安排:1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多媒体课件播放四川海螺沟酒店亚硝酸钠中毒事件的新闻报道:大洋网-广州日报2010年10月11日报道昨天晚上,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海螺沟游客集体中毒事件出具的检验结果报告令人触目惊心。
检测显示,1公斤面条含10.8克亚硝酸盐,1公斤烫饭含11.3克亚硝酸盐,1公斤泡菜含8.41克亚硝酸盐。
权威专家透露,2-3克亚硝酸盐足以令一个成人致命,这顿早餐
可谓剧毒宴。
酒店或错将工业用盐当成了食盐。
昨晚,9名广州游客达到出院标准,从今天开始,部分康复者将陆续返穗。
)
【学生思考】食盐和盐是同一物质吗?
【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盐的定义
【实物展示】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高锰酸钾、碳酸钙、稀硫酸、澄清石灰水。
[提问]:上面物质哪些是盐?
(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老师适时引入本节课内容)
(二)探究新知
1、氯化钠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4页),然后并完成下面表格:
(多媒体展示食盐的用途及分布)
(讨论)如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分析如何从海水中得到食盐,这样得到的食盐含有较多的杂质,如何提纯食盐是我们下一节课要重点探究的问题)
【知识过渡】刚才我们展示的盐中,除氯化钠外,还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也是常见的盐,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盐。
2、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4-57页),然后并完成上面表格:
(多媒体课件展示上述三种盐的用途彩图)
[学生自选药品探究实验]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把现象填入下面表格中。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写出上述各物质间的反应方程式。
CaCO
3+2HCl=CaCl
2
+H
2
O+CO
2
↑
Na
2CO
3
+2HCl=2NaCl+H
2
O+CO
2
↑
NaHCO
3+HCl=NaCl+H
2
O+CO
2
↑
[学生讨论]1、碳酸钙、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有什么共同特点?
2、如何检验碳酸根离子?
[学生归纳]碳酸盐的检验方法:取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若有气体生成,把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此为碳酸盐。
[学生活动]请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
[教师演示实验]: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的反应
现象:试管里出现白色沉淀。
分析: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产一种难溶物。
Na
2CO
3
+ Ca(OH)
2
=== CaCO
3
↓+ 2 NaOH
[介绍候德榜]多媒体展示
七、课堂小结: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请同学谈谈学习体会。
八、巩固练习
1、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不代表同一物质的是()
A.氯化钠、盐
B.碳酸钠、纯碱
C.苛性钠、烧碱
D.碳酸氢钠、小苏打
2、有H、O、C、Cl、Na、Ca六种元素,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横线上。
(1)可用作补钙剂的盐________;(2)可作建筑材料的盐_______;
(3)可清除公路积雪的盐_______;(4)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症的盐________.
3、下图是我校实验室里的一瓶药品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1)该物质属于________(填“氧化物”、“酸”、“碱”、或“盐”)
(2)该物质中所含的金属阳离子_______。
(3)请写出该物质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延伸】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它有毒、有咸味,外观与食盐相似。
人若误食会引起中毒,危害人体健康,甚至致人死亡。
、亚硝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食盐水溶液呈中性。
如果让你来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你能设计实验方案区别吗?
九、板书设计
第三节几种常见的盐
1、氯化钠
2、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CaCO
3+2HCl=CaCl
2
+H
2
O+CO
2
↑
Na
2CO
3
+2HCl=2NaCl+H
2
O+CO
2
↑
NaHCO
3+HCl=NaCl+H
2
O+CO
2
↑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的方法
获取知识,并学会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通过对碳酸根离子的检验的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观察、分析能力;通过介绍我国科学家候德榜做出的杰出贡献,把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去。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灵活运用,第一、通过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然后让学生完成相应的表格填写,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第二、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第三、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药品探究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让不同档次水平的学生都得到锻炼与提高。
本节课在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探究中让学生自主选择药品进行探究,充分注意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情境的创设、内容的呈现方面,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尽可能地创设条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本节课中,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探究对于一小部分学生来说还存在问题,如,做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由于事先没先准备好石灰水,这样就不能很好地看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教师要巧妙地引导学生去分析原因、然后去确定实验的先后顺序,这样就会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另外,学生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对成绩差的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尝到学习的乐趣,让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反思了教学环节中的成败,并不断丰富自我,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