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物第26章1剖析
- 格式:ppt
- 大小:2.03 MB
- 文档页数:5
大物各章知识点总结1.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者形状。
1.2 力的分类在力学中,力可以分为接触力和非接触力两种。
接触力是通过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传递的力,如摩擦力、弹力等;非接触力是通过距离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1.3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提出了三大运动定律,分别是惯性定律、动力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这三大定律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引力和力的关系,为后续的物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1.4 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是指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等效的力的过程;力的分解是指将一个力分解为其在不同方向上的分力的过程。
这一知识点在分析复杂系统的力学行为时非常有用。
第二章:动力学知识2.1 动量动量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物理量,它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相关。
动量的守恒是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定律,它描述了封闭系统中动量的总和不发生变化。
2.2 能量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它包括动能和势能两种形式。
动能是物体由于速度而具有的能量,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而具有的能量。
2.3 功与功率功是力对物体做的工作,它等于力和物体位移方向的夹角的余弦值乘以力和位移的乘积;功率则是功对时间的比值,它描述了单位时间内做功的能力。
2.4 经典力学经典力学是描述宏观物体运动的理论体系,其中包括牛顿力学和运动学等分支。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物体的运动规律、力的作用规律以及动力学等。
第三章:静力学知识3.1 平衡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合外力和合外力矩均为零。
平衡分为平面平衡和空间平衡两种,分别适用于平面物体和空间物体的静力学分析。
3.2 杆件杆件是静力学中经常出现的简化模型,它包括杆、绳、链等。
杆件系统通常要求满足受力平衡和受力矩平衡条件。
3.3 力矩力矩是力矢量对某一点的作用效果,它等于力矢量与力臂的乘积。
力矩的方向遵循右手定则,它描述了物体在受到力矩作用时的旋转趋势。
3.4 平衡条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要满足受力平衡和受力矩平衡两个条件。
26《鲸》(说课课件)《鲸》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毕淑敏所写的小说,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只名为老鲸的抹香鲸在东海海域中漂泊的故事。
整个小说以海洋和鲸为主题,塑造了一个生生不息的海洋世界和惊人的人性描写,同时也反映出现代社会对海洋的破坏与面临的问题。
本篇说课课件将结合文本、作者以及社会背景三个方面进行诠释和剖析。
1. 文本分析1.1 情节分析《鲸》的故事全书分为5章,故事主要讲述了一只名为老鲸的抹香鲸在东海海域中漂泊至死的故事。
整篇小说无疑是一个强烈的生死对比的故事,作者在用极为娓娓道来的文字来展现丰富的海洋生态,并逐渐揭示了抹香鲸老鲸所面临的种种困境:鲸捕者的追捕、现代航运的威胁、海洋垃圾的污染等。
1.2 人物分析本书并没有很多人物,一只名为老鲸的抹香鲸以及妻子、几只鲨鱼成为了小说的主要角色。
老鲸是作者力图表达改变世界的毅力和意志的象征,其一路的顽抗、清晰的思考和坚定的信仰都非常深刻地体现了人性的内涵。
1.3 主题分析本书主题主要集中在对海洋自然生态环境的人性反思和警惕上。
作者以倾注全意的笔锋,描绘了海洋生态与环境、人类社会和人性的多面,既有海洋和生态耕耘献身的赞美,也有人类消极放任和破坏的警醒。
小说通过塑造一个生生不息的海洋世界,为现代社会对海洋的破坏和悲哀提出了一种更为深刻的反思。
2. 作者分析毕淑敏作为中国汉语文学佼佼者之一,一生坚持“文以载道”的理念,以彰显人类内在的尊严和和平的价值为使命,为人类精神的共同寻求而奋斗终身。
其文学思想和创作风格具有现代性和人文性的精度,文学风格既有对意境性作品的浓烈兴趣和对小说艺术的专业精神,同时也拥有强大的批判意识和受到社会现实的影响。
3. 社会背景分析《鲸》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社会风起云涌的年月里所写的,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前夜,社会变革所带来的种种矛盾和问题也逐渐浮现出来。
1980年代以后,环境问题成为了全球热点话题,海洋环境问题也逐渐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而《鲸》这样一部小说显得尤为难能可贵,因为它的写作时间已经是30年前的事情了,但现在读起来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意和社会意义。
海底两万里每章概括《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
全书共2卷47章。
海底两万里每章概括200字左右1海底两万里每章概括整理1、飞逝的巨礁1866年起,出现了一件大怪事:海洋中发现一个庞然大物,就像飞逝的巨礁,多艘航船莫名其妙的被撞裂了。
公众坚决要求把着头怪物从海洋里清除掉。
2、赞成与反对对怪物主要有两派看法,一派认为是一种力大无穷的怪物,另一派则认为是一艘动力强大的“海下船”。
我(法国巴黎自然史博物馆教授阿罗纳克斯)认为,怪物是一种力量大得惊人的“独角鲸”。
美国海军部组织了一艘名为亚伯拉罕林肯号的快速驱逐舰,准备去清除“怪物”,我应邀随行。
3、随先生尊便我的仆人孔塞伊不假思索的说:“随先生尊便。
”跟我一同上了以法拉格特为舰长的驱逐舰.驱逐舰从布鲁克林码头扬帆起锚,向大西洋全速前进。
4、内德·兰德舰长和全体海员同仇敌忾,决心一定要捕获独角鲸。
只有加拿大人捕鲸手内德•兰德对独角鲸的存在表示怀疑。
5、向冒险迎去舰只在太平洋上游弋,大家的眼睛睁得大大的,努力地观察海面。
三个月过去了,海员们开始泄气了,开始怀疑自己这次搜寻行动的意义。
半年后,海员们要求返航。
舰长许诺最后搜寻三天,三天后如果还无结果就将回去。
到了规定期限的最后时刻,一向无动于衷的内德•兰德突然喊叫起来,他发现了怪物。
6全速前进林肯号企图捕获独角鲸,而独角鲸却若无其事地同林肯号捉迷藏.经过一夜一天的追逐周旋,到第二天晚上,双方形成对峙.当林肯号向独角鲸发起进攻时,独角鲸却突然熄灭电光,向林肯号喷射大水.林肯号遭遇了灭顶之灾。
7、不知其种属的鲸鱼我被抛入海里,与孔塞伊在海中相依为命。
正当筋疲力尽就要沉入海底时,被躲在独角鲸背上的内德•兰德拉出水面。
内德说,这怪物不是鲸,是钢制的。
我这才断定它是一艘潜水艇。
我们在艇顶苟延残喘,天亮时,艇盖掀开,八个壮汉出来,把我们拖进艇里去。
大物全部知识点总结大物,又称大学物理,是大学阶段的物理学课程。
它包括了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学、光学、近代物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大物课程,学生可以了解物质的结构和运动规律,掌握物理实验方法,培养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经典力学是大物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它是研究宏观物体受力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经典力学包括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和动量定理、角动量和角动量定理、能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力学定律的应用,能够解决物体的运动和碰撞问题。
电磁学是研究电荷和电磁场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
大物课程中的电磁学包括了库仑定律、电场和电势、电流和电磁场、电磁感应和法拉第定律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电磁学的基本理论,掌握电场和磁场的计算方法,能够分析电路和电磁现象。
热学是研究物体热力学性质和热传导规律的学科。
大物课程中的热学包括了热力学定律、热力学过程、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热力学的概念和基本定律,掌握热力学系统的分析方法,能够解决热传导和热力学循环问题。
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学器件原理的学科。
大物课程中的光学包括了几何光学、物理光学和光波导论等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能够分析光学器件的工作原理。
近代物理是研究微观世界和基本粒子性质的学科。
大物课程中的近代物理包括了光的波粒二象性、原子物理、原子核物理和量子物理等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微粒的波粒二象性,掌握原子和原子核的结构特性,能够解释量子物理现象。
总的来说,大物课程涵盖了物理学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方法,是理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大物,学生可以发展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为未来的专业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大物1知识点总结大物1是一门重要的物理学科,主要涵盖了力学、热学、波动、光学等内容,在物理学专业的学术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下面将对大物1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学科,涉及物体的运动规律和力的作用。
在大物1中,力学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知识点:1.1 运动学运动学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掌握运动学的基本公式和运动学问题的解法,例如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1.2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物体的受力和运动的关系,包括牛顿三定律、摩擦力、弹簧力、重力等。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理解牛顿三定律的应用,掌握计算受力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方法,并能够解决相应的动力学问题。
1.3 动量和能量动量和能量是力学中的重要物理量,它们描述了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能力。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学习动量和能量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它们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包括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原理等。
1.4 相对论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的重要内容,它描述了高速物体的运动规律和能量变化。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了解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并能够应用相对论解决相应的物理问题。
二、热学热学是研究热力学和热能转化的物理学科,包括热力学定律、热力学过程、热能转化等内容。
在大物1中,热学是重要的知识点之一,包括以下几个重要内容:2.1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包括热力学系统的热平衡、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内容。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掌握热力学定律的表述和应用,能够解决相关的热力学问题。
2.2 热力学过程热力学过程包括等温过程、绝热过程、等容过程和等压过程等内容。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了解各种热力学过程的特点和计算方法,掌握热力学过程的相关知识。
2.3 热能转化热能转化研究热能和其他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包括热机、热泵、制冷机等内容。
在大物1中,学生需要学习热能转化的基本原理和性能系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解决相应的热能转化问题。
教学目标:1. 理解互感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互感系数的计算方法。
3. 应用互感定理分析实际问题,如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互感现象的定义和原理。
2. 互感系数的影响因素。
3. 互感定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1. 互感系数的计算。
2. 互感定理在复杂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引出互感现象。
2. 通过实际例子(如变压器)引入互感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1. 互感现象的定义:当两个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在另一个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现象。
2. 互感系数(M):描述两个线圈之间互感能力大小的物理量,与线圈的相对位置、匝数、形状等因素有关。
3. 互感系数的计算公式:M = μ₀ N₁ N₂ k / (2π r),其中μ₀为真空磁导率,N₁和N₂分别为两个线圈的匝数,k为两个线圈之间的相对位置系数,r为两个线圈之间的距离。
4. 互感定理:两个线圈之间的互感电动势E₁ = -M dI₂/dt,E₂ = -M dI₁/dt,其中I₁和I₂分别为两个线圈中的电流,dt为时间变化量。
三、课堂练习1. 计算两个线圈之间的互感系数。
2. 分析一个实际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应用互感定理。
四、课堂小结1. 总结互感现象的定义、原理和互感系数的计算方法。
2. 强调互感定理在分析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分析一个实际电路,应用互感定理计算互感电动势。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通过引入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互感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讲授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分析互感系数的影响因素,并介绍了互感系数的计算公式。
通过课堂练习,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互感定理分析实际问题,如变压器的工作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互感系数的计算存在困难,因此在讲解过程中,我着重强调了影响互感系数的因素,并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
大学物理各章主要知识点总结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基础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
主要内容包括牛顿运动定律、质点的运动学、力的合成与分解、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
1. 牛顿运动定律- 第一定律:一个物体如果没有外力作用,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 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力成正比,反比于物体的质量。
F=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a为加速度。
- 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 运动学- 位移: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变化。
- 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
- 加速度:速度变化的速率。
3.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若干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可以合成一个等效的单一力。
-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互相垂直的分力。
4. 动量守恒定律- 若物体不受外力作用,则其动量守恒。
动量是质量乘以速度,p=mv。
5. 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没有外力进行功的情况下,一个物体的总机械能(动能+势能)保持不变。
二、热学与热力学热学与热力学研究物体的温度、热量传递和热能转换。
主要内容包括热量、温度、热传导、热膨胀、理想气体等。
1. 热量与温度- 热量:物体之间因温度差而交换的能量。
- 温度:反映物体热状态的物理量。
2. 热传导- 热传导是物体内部热能的传递。
如热传导方程:Q =k*A*(ΔT/Δx)。
3. 热膨胀- 物体受热膨胀时,长度、面积和体积都会发生变化。
- 线膨胀系数、面膨胀系数、体膨胀系数分别表示单位温度升高时长度、面积、体积的变化率。
4. 理想气体- 理想气体方程式:PV = nRT,其中P为压强,V为体积,n为物质的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
三、电磁学电磁学研究电荷的分布和运动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
主要内容包括静电学、电流、磁场、电磁感应等。
1. 静电学- 库仑定律:描述两个电荷间的力与电荷的大小和距离的关系。
- 电场:由电荷所形成的物理场,使得带电粒子在其内产生受力。
高中物理必记知识总结第二十六单元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必记一:洛伦兹力1、定义:磁场对的作用力通常叫洛伦兹力.2、大小:①当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时,洛伦兹力的大小为。
②当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向与磁场方向平行时,洛伦兹力的大小为.③只有电荷在磁场中才有可能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对它的作用力一定是零。
3、洛伦兹力的方向①运动电荷在磁场中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可用来判定:伸开左手,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四指指向的运动方向(或运动的反方向),所指的方向就是运动电荷所受的洛伦兹力的方向.②洛伦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和所在的平面,但V和B不一定垂直。
4、洛伦兹力与安培力的关系①是单个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而安培力是导体中所有定向移动的自由电荷受到的洛伦兹力的。
②一定不做功,但却可以做功。
必记二: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运动(不计重力)1、若V∥B,带电粒子以速度V做运动(此情况下洛伦兹力为零)。
2、若V⊥B,带电粒子在垂直于磁感线的平面内以入射速度V 做运动.①向心力由洛伦兹力提供:=mV2/R.②轨道半径公式:R= 。
③周期:T= = .频率:f=1/T= ,角速度:ω=2π/T= 。
说明:T、f和ω的两个特点:①T、f和ω的大小与轨道半径R和运行速率V无关,只与和有关。
②比荷q/m相同的带电粒子,在同样的匀强磁场中,T、f和ω均.必记三:本节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1、质谱仪:是测量带电粒子的和分析的重要工具.从谱线的位置就可以知道圆周的,如果再知道粒子的带电量q,就可以计算出粒子的质量。
2、回旋加速器: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其周期T= ,与运动速率V和半径R ,对于一定的带电粒子和一定的磁感应强度来说,这个周期是。
这是回旋加速器能赖以工作的基础,利用磁场使带电粒子偏转,利用交变电场使带电粒子,只要交变电场的周期带电粒子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带电粒子每运动就可以被加速一次,这样经过多次加速,带电粒子可以达到很高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