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1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第1部分总则煤矿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实施安全承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抓好质量控制,不断规范、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适应煤矿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实现安全发展。
一、基本条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条件,任一项不符合的,不得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2.树立体现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与本矿安全生产实际、灾害治理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理念;3.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4.矿长作出持续保持、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承诺,并作出表率;5.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完备(井工煤矿有负责安全、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露天煤矿有负责安全、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边坡、机电、地测、防治水、防灭火、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按规定设有相应的机构和队伍;6.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取得考核合格证明;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8.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二、基本原则1.突出理念引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指导煤矿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发挥领导作用领导作用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
煤矿矿长应发挥领导表率作用,具有风险意识,实施并兑现安全承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必要的机构、人员、制度、技术、资金等保障,有效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实现安全管理全员参与。
第五部分从业人员素质本部分修订的主要变化1.人员配备及准入(1)增加了对矿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学历、工作经验方面的要求。
(2)明确总工程师为矿井防突和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技术负责人,对防治技术工作负责。
(3)明确了副总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配备数量。
(4)其他从业人员①根据《煤矿安全培训规定》(92号令),增加了其他从业人员培训、新上岗人员实习的规定。
②增加了井下不使用劳务派遣工的规定。
2.安全培训(1)基础保障:①对安全培训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规定。
②明确安全培训条件的标准是AQ/T8011-2016.③明确要求委托的机构必须具备安全培训条件。
(2)组织实施:①明确由矿长组织制定并实施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②增加了矿长组织制定并推动实施安全技能提升培训计划的要求。
③培训对象删除了劳务派遣者。
④根据《煤矿安全培训规定》(92号令),删除了“特种作业人员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含复训)并考核合格”的规定。
⑤增加了对防治水班组长的培训要求。
⑥增加了班组长按计划接受安全技能提升专项培训的要求。
⑦对班组长安全培训的实施单位做了规定。
⑧增加了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培训计划的要求,培训内容增加了应急知识、自救互救和避险逃生技能。
⑨删除了煤矿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取得资格证的期限。
⑩删除了持证上岗的要求。
⑪将“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修改为“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档案和企业安全培训档案”,实行一人一档、一期一档。
⑫删除了建立健全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复训档案的要求。
3.班组安全建设(1)制度建设中删除了班组长安全生产责任制、班后会制度、安全承诺制度。
(2)现场管理中要求作业前进行岗位安全风险辨识及安全确认。
4.不安全行为管理(1)增加了建立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的要求。
(2)要求整理本矿上年度的不安全行为,从管理、现场环境、制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并制定行为控制措施。
(3)要求对有不安全行为的职工采取多种方法进行帮教。
第1部分总则煤矿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实施安全承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抓好质量控制,不断规范、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适应煤矿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实现安全发展。
一、基本条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条件,任一项不符合的,不得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2.树立体现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与本矿安全生产实际、灾害治理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理念;3.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4.矿长作出持续保持、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承诺,并作出表率;5.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完备(井工煤矿有负责安全、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露天煤矿有负责安全、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边坡、机电、地测、防治水、防灭火、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按规定设有相应的机构和队伍;6.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取得考核合格证明;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8.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二、基本原则1.突出理念引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指导煤矿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发挥领导作用领导作用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
煤矿矿长应发挥领导表率作用,具有风险意识,实施并兑现安全承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必要的机构、人员、制度、技术、资金等保障,有效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实现安全管理全员参与。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第1 部分总则煤矿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实施安全承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抓好质量控制,不断规范、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适应煤矿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实现安全发展。
一、基本条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条件,任一项不符合的,不得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2.树立体现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与本矿安全生产实际、灾害治理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理念;—10 —3.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4.矿长作出持续保持、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承诺,并作出表率;5.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完备(井工煤矿有负责安全、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露天煤矿有负责安全、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边坡、机电、地测、防治水、防灭火、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按规定设有相应的机构和队伍;6.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取得考核合格证明;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8.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二、基本原则1.突出理念引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指导煤矿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发挥领导作用—11 —领导作用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
矿长每月组织召开事故隐患治理会改进完议,对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情况进行通报,分析事故3隐患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事故隐查资料。
未召开会议定期通报、未编制报告不得分,报告内容不符合要求扣2分查资料和现善患排查治理的措施,并编制月度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报告资场。
未建立并金保障障扣2分专每年至少组织安全管理技术人员进项行1次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方面的专培项培训训查资料。
未建考核管1.建立日常检查制度,对事故隐患立制度、未执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情况开展经常性3检查;分,检查结果理2.检查结果纳入工作绩效考核未运用扣1分行制度不得不得分3要求开展培训查资料。
未按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使用制度。
3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资金有保障分,资金无保执行制度不得得分合计:第4部分通风一、工作要求(风险管控)1.通风系统(1)矿井通风方式、方法符合《煤矿井工开采通风技术条件》(AQ1028,以下简称AQ1028)规定。
矿井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1用1备;反风设施完好,反风效果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2)矿井风量计算准确,风量分配合理,井下作业地点实际供风量不小于所需风量;矿井通风系统阻力合理。
2.局部通风(1)掘进巷道通风方式、方法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每一掘进巷道均有局部通风设计,选择合适的局部通风机和匹配的风筒;(2)局部通风机安装、供电、闭锁功能、检修、试验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3)局部通风机无循环风。
3.通风设施按规定及时构筑通风设施;设施可靠,利于通风系统调控;设施位置合理,墙体周边掏槽符合规定,与围岩填实接严不漏风。
4.瓦斯管理(1)按照矿井瓦斯等级检查瓦斯,严格现场瓦斯管理工作,不形成瓦斯超限;(2)排放瓦斯,按规定制定专项措施,做到安全排放,无“一风吹”。
5.突出防治有防突专项设计,落实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采掘工作面不消突不推进。
6.瓦斯抽采(1)瓦斯抽采设备、设施、安全装置、瓦斯管路检查、钻孔参数、监测参数等符合《煤矿瓦斯抽放规范》(AQ1027,以下简称AQ1027)规定;(2)瓦斯抽采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抽采能力满足《煤矿瓦斯抽采达标暂行规定》要求;(3)积极利用抽采瓦斯。
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评比考核制度是指为了提高企业的安全质量管理水平,建立一套评估机制,通过定期检查评比和考核,对企业的安全质量管理状况进行评估和改进。
具体的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检查评比内容:确定检查评比的标准和内容,包括对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生产设施设备、工艺流程、操作规程、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进行检查评比。
2. 考核指标和权重:明确各项考核指标和相应的权重,根据不同的行业和企业特点进行设置,重点考核的指标可以包括事故率、隐患整改率、安全培训合格率、安全设施完好率等。
3. 评比周期:确定评比的周期,可以是每月、每季度、每年等不同的周期,以及评比的具体时间和流程。
4. 评比方式:确定评比的方式,可以采用现场检查、文档审查、访谈调研等方式进行评比,也可以结合现场测评、安全质量隐患排查等方法。
5. 加分减分机制:根据评比结果,按照一定的加分减分机制,对企业进行奖惩,并建立相应的奖励和考核激励机制,激励企业积极改善安全质量管理水平。
6. 结果通报与整改跟踪:对评比结果进行通报,公示各企业的安全质量评级和排名情况,并要求企业根据评比结果进行整改和改进,定期跟踪企业的整改情况并进行考核。
通过建立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评比考核制度,可以促使企业加强对安全质量管理的重视,提高安全质量水平,降低事故与质量风险,保障人员和财产安全。
同时,也为相关部门监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保障社会安全稳定发展。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公司新修版2013) 附件1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第2部分“一通三防”一、基本条件矿井不应存在以下情况:(1)瓦斯超限作业;(2)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以下简称“突出”)矿井,未依照规定实施防治突出措施;(3)矿井未建立安全监控系统,或者安全监控系统不能正常运行;(4)未按规定建立瓦斯抽采系统,或瓦斯抽采不达标;(5)通风系统不独立,不完善、不可靠;(6)自然发火严重,未采取有效措施。
二、基本要求1、通风系统通风系统应符合以下要求:(1)采用机械通风,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装置,实现双回路供电;(2)按规定进行通风能力核定;(3)矿井内各地点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2、局部通风局部通风应符合以下要求:(1)局部通风机的安装、使用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2)使用抗静电、抗阻燃标准风筒,风筒吊挂平、直、稳,风筒末端到工作面的距离和出风口的风量符合作业规程的规定。
3、通风设施通风设施应符合以下要求:(1)风门、密闭、风桥等通风设施位置合理;(2)帮、顶、底掏槽深度符合要求,墙面平整;(3)通风设施前后5米范围内支护完好,无杂物、积水和淤泥等。
4、瓦斯防治瓦斯防治应符合以下要求:(1)设立防治瓦斯领导机构,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瓦斯防治专业队伍;(2)按规定进行矿井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工作;(3)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地点的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4)按规定测定煤层的瓦斯赋存参数,并绘制瓦斯地质图;(5)瓦斯检查工持证上岗,井下瓦斯检查地点、瓦斯检查次数及瓦斯检查工交接班等符合相关规定。
5、突出防治突出防治应符合以下要求:(1)进行突出危险性鉴定,有规范的专项设计;(2)突出矿井应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设立防突工作领导小组,配备满足防突工作需要的专业防突队伍和装备;(3)区域预测结果、区域防突措施应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并严格执行,预抽煤层瓦斯区域防突措施效果检验结果经矿技术负责人和主要负责人审批;(4)采掘工作面落实区域及局部综合防突措施;(5)防突装备、仪器、仪表的管理、检定符合相关要求。
附件1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第一条、为深入开展全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所有合法的生产煤矿,新建、技改(包括重组整合)煤矿参照执行。
第三条、考核评级标准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
第四条、申报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的基本条件:1、证照齐全有效。
2、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年度内达到安全生产目标要求。
3、隐患排查治理: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4、采掘关系正常: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抽采煤量符合有关规定,回采率达到要求。
5、自查考核奖惩:煤矿企业制定并执行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比及奖惩制度。
6、按要求建立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
第五条、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分90分及以上,且年度内无死亡事故。
井工煤矿通风、地测防治水、采煤、掘进、机电、运输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90分,其他专业均不低于80分;露天煤矿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机电、边坡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90分,其他专业均不低于80分。
二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分80分及以上,且井工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低于全国及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上年度平均水平,露天煤矿年度内无死亡事故。
井工煤矿通风、地测防治水、采煤、掘进、机电、运输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分,其他专业均不低于70分;露天煤矿穿孔、煤破、采装、运输、排土、机电、边坡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分,其他专业均不低于70分。
三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分70分以上,且百万吨死亡率低于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上年度平均水平。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原则
评分指标体系
评分指标体系是根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要求制定的,包括五个部分,分别是安全生产管理、作业环境、安全设施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培训。
评分方法
评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具体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根据评分指标进行自查,形成评分报告。
第二步是由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进行评审,确认评分结果。
第三步是由专家组进行复核评审,最终确定评分结果。
评分等级
评分等级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分数从高
到低依次排列。
其中,达到优秀等级需要得分在90分以上,良好等级需要得
分在80-90分之间,合格等级需要得分在60-80分之间,不合格等
级需要得分在60分以下。
评分结果的作用
评分结果是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重要依据,既可以反映企业的
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也可以为企业改进安全生产管理提供参考意见。
同时,评分结果也是政府进行安全生产监管、加强宏观调控的
参考依据,对于促进全社会的安全生产事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结论
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提高
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也有利于促进全社会的安全生产事业。
希望企业认真对待评分工作,按照评分指标认真自查,提高企业的评分等级。
《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新版2022)煤炭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级办法(试行)第一条为深入开展全国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22]23号)和《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22]4号)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全国所有合法的生产煤矿,新建、技改(包括重组整合)煤矿参照执行。
第三条(试行)》。
第四条申报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的基本条件:考核评级标准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1、证照齐全有效。
2、实现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年度内达到安全生产目标要求。
3、隐患排查治理:按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6号)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4、采掘关系正常: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抽采煤量符合有关规定,回采率达到要求。
5、自查考核奖惩:煤矿企业制定并执行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比及奖惩制度。
6、按要求建立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
第五条安全质量标准化煤矿分为三个等级。
一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分90分及以上,且年度内无死亡事故。
井工煤矿通风、地测防治水、采煤、掘进、机电、运输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90分,其他专业均不低于80分;露天煤矿穿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机电、边坡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90分,其他专业均不低于80分。
二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分80分及以上,且井工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低于全国及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上年度平均水平,露天煤矿年度内无死亡事故。
井工煤矿通风、地测防治水、采煤、掘进、机电、运输的单项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分,其他专业均不低于70分;露天煤矿穿孔、煤破、采装、运输、排土、机电、边坡的考核评分均不低于80分,其他专业均不低于70分。
三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评分70分以上,且百万吨死亡率低于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上年度平均水平。
目录第1部分总则 (11)一、基本条件 (11)二、等级设定 (11)三、工作要求 (11)四、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 (12)表1-1 井工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权重表 (13)表1-2 露天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分权重表 (15)第2部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17)第3部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9)第4部分通风 (12)第5部分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 (17)第6部分采煤 (20)第7部分掘进 (23)第8部分机电 (28)第9部分运输 (31)第10部分职业卫生 (33)第11部分安全培训和应急管理 (35)第12部分调度和地面设施 (37)表2-1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标准化评分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3-1 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评分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4-1 煤矿通风标准化评分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5-1 煤矿地质灾害防治与测量技术管理标准化评分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5-2 煤矿地质标准化评分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5-3 煤矿测量标准化评分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5-4煤矿防治水标准化评分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5-5煤矿防治冲击地压标准化评分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6-1 煤矿采煤标准化评分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7-1 煤矿掘进标准化评分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7-2 工序、中间、竣工验收选择检查点及测点的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第1部分总则煤矿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实施安全承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抓好质量控制,不断规范、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适应煤矿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实现安全发展。
一、基本条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条件,任一项不符合的,不得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2.树立体现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与本矿安全生产实际、灾害治理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理念;3.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4.矿长作出持续保持、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承诺,并作出表率;5.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完备(井工煤矿有负责安全、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露天煤矿有负责安全、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边坡、机电、地测、防治水、防灭火、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按规定设有相应的机构和队伍;6.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取得考核合格证明;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8.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二、基本原则1.突出理念引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指导煤矿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发挥领导作用领导作用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
煤矿矿长应发挥领导表率作用,具有风险意识,实施并兑现安全承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必要的机构、人员、制度、技术、资金等保障,有效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实现安全管理全员参与。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第1部分总则煤矿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实施安全承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抓好质量控制,不断规范、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适应煤矿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实现安全发展。
一、基本条件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条件,任一项不符合的,不得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2.树立体现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与本矿安全生产实际、灾害治理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理念;3.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4.矿长作出持续保持、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承诺,并作出表率;5.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完备(井工煤矿有负责安全、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露天煤矿有负责安全、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边坡、机电、地测、防治水、防灭火、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按规定设有相应的机构和队伍;6.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取得考核合格证明;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8.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二、基本原则1.突出理念引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指导煤矿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发挥领导作用领导作用是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
煤矿矿长应发挥领导表率作用,具有风险意识,实施并兑现安全承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供必要的机构、人员、制度、技术、资金等保障,有效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运行,实现安全管理全员参与。
安全监控(100分)
一装备设置
1.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具备“风电、甲烷电、故障”闭锁及手动控制断电闭锁功能和实时上传监控数据的功能;传感器、分站备用量不少于应配备数量的20%
标准分值15分
查资料和现场。
系统功能不全扣5 分,其他1处不符合要求扣2 分
2.安全监控设备的种类、数量、位置、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电缆敷设等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设备性能、仪器精度符合要求,系统装备实行挂牌
标准分值15分
查资料和现场。
报警、断电、复电 1 处不符合要求扣 5 分;其他1处不符合要求扣2 分3.安全监控系统的主机双机热备,连续运行。
当工作主机发生故障时,备用主机应在5min 内自动投入工作。
中心站设双回路供电,并配备不小于2h 在线式不间断电源。
中心站设备设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和防雷装置。
站内设有录音电话
标准分值15分
查现场或资料。
不符合要求 1 处扣2 分
4.分站、传感器等在井下连续使用6~12 个月升井全面检修,井下监控设备的完好率为100%,监控设备的待修率不超过20%,并有检修记录
标准分值10分
查资料或现场。
未按规定升井检修1 次(台)扣 3 分,其他1 处不符
合要求扣1 分
二检测试验
安全监控设备每月至少调校、测试1 次;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传感器每15 天使用标准气样和空气样在设备设置地点至少调校1 次,并有调校记录;甲烷电闭锁和风电闭锁功能每15 天测试1 次,其中,对可能造成局部通风机停电的,每半年测试1 次,并有测试签字记录
标准分值15分
查资料和现场。
不符合要求 1 处扣2 分
三监控设备
1.安全监控设备中断运行或者出现异常情况,查明原因,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其间采用人工检测,并有记录
标准分值10分
查资料和现场。
不符合要求 1 处扣5 分
2.安全监控系统显示和控制终端设置在矿调度室,24h有监控人员值班
标准分值10分
查现场和资料。
1 处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四资料管理
有监控系统运行状态记录、运行日志,安全监控日报表经矿长、总工程师签字;建立监控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有备份并保存2 年以上
标准分值10分
查资料和现场。
数据无备份或者数据库缺少数据扣5 分,其他1处不符合要求扣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