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可爱的大熊猫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74 MB
- 文档页数:7
小学《可爱的大熊猫》小学三年级语文原文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音、书写和词义。
1.3能够用词语造句,运用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表达。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观察图片,激发学生对大熊猫的兴趣。
2.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2.3通过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3.2增强学生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读写。
1.3运用课文句式进行表达。
2.教学难点:2.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句。
2.2学会观察、分析大熊猫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大熊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它有什么特点?2.朗读课文2.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理解课文大意。
2.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词。
3.学习生字词3.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然后组内交流,互相纠正发音。
3.2教师讲解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词义,引导学生用词语造句。
4.分析课文内容4.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难点。
4.2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大熊猫的特点。
5.课堂活动5.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大熊猫与人类的对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5.2学生自由发挥,用课文中的句式进行表达,展示大熊猫的特点。
6.2学生进行课外拓展活动,收集关于大熊猫的资料,进行分享。
四、课后作业1.家庭作业:1.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每个写5遍。
1.2用课文中的句式写一篇关于大熊猫的短文。
2.课外拓展:2.1收集关于大熊猫的资料,进行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大熊猫的资料介绍二年级上册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我国的一级保护动物。
它们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省的深山密林中。
大熊猫全身黑白相间,胖乎乎的身子配上一对圆圆的大眼睛,特别可爱。
它很喜欢吃竹子,吃饱了就在竹林里睡觉。
别看它们胖乎乎的,爬起树来可是非常灵活。
如果你想和它们玩捉迷藏,就得赶快把手放在背后,然后飞快地跑开,在它不注意时,它会自己从树上下来。
大熊猫是肉食动物,所以它也有一个响亮的名字——熊猫!因为它们生活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的深山密林中,所以当地老百姓就给它们起了个“洋”名——“熊猫”。
大熊猫最爱吃竹叶、竹笋、玉米、南瓜等。
有时候它们也会吃竹子。
吃完之后,它们就拿着竹子一边啃一边走,有时还会爬上树去玩耍呢!
大熊猫在地球上已生活了800万年之久了。
它头大身子小,耳朵尖尖的像两片扇子一样,四肢粗短而粗壮、毛呈黑白相间。
大熊猫是以野生大熊猫为对象进行科学研究的生物学科中的重要成员之一。
—— 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