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议论文结构训练一
- 格式:ppt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32
高三议论文试题_议论文题目1.衡水中学2011-2012学年度高三年级第四次调研考试永远面对阳光,阴影自然会抛在后面。
————惠特曼请准确理解名句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广州市2012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扫把姐”真名叫张秀芳,是北京京市一名普通的环卫工人。
工作之余,乐观的“扫把姐”钟情于自己手中的扫把,希望能扫出自己的新生活。
每次干完活之后,“扫把姐”就会来一段“扫把舞”。
久而久之,“扫把姐”手中的扫把就像是被施了魔法,有了灵性。
不曾想,“扫把姐”的炫舞英姿竟被人偷录下来放到了网上。
超高的点击率让“扫把姐”一夜之间成了网络红人;“扫把舞”也开始蹿红网络和电视。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3.江苏省南京市四校2012届高三月考CCTV-2“第一时间·天气预报”栏目有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语:“分享阳光,分担风雨。
”你能从中获得怎样的感悟?请以“分享和分担”为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角度自选。
4.襄阳市普通高中调研统一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鲁迅曾说:“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
”对这句话你有何感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5.湖南长郡中学2012届高三第四次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成都有位97岁的“地瓜爷爷”,每天卖瓜忙。
其实,对于他来说,一天到底能卖多少地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享受这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过程。
著名歌手王菲在一首歌中唱道:“来自你感受,全让我享受其中的什么,它就给你什么样的生命状态。
”请以“享受”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高三语文作文训练(二)二水分流清浊明——议论文写作常见布局方法之“对照式”【训练目的】学习议论文写作对照式的布局方法。
【写作指导】一、什么是对照式布局?写作议论文时,不少同学往往观点不甚鲜明,思路难以拓展,因而使得文章难以具有说服和感召的力量。
怎么办?我们不妨采用对照式的结构。
对照式:用来证明论点的层次是两相对照的关系,就是在论证思路中,把两种事物或意见加以对比,或是用另一种事物或意见来烘托另一种事物或意见并加以对比;或者用另一种事物或意见来烘托某种事物或意见。
运用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能使文章在布局上对比鲜明,主次明确,从而泾渭分明,论点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方法指津——“对照式”布局模式(一)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范文示例一)引论(提出中心论点)正面论据1+分析论证(分论点)本论(证明论点)正面论据2+分析论证(分论点)反面论据3+分析论证(分论点)结论(通过正反对照进行总结,表明正确观点,照应全文)(二)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之变式(范文示例二)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反面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本论(证明论点)正面论据+分析论证(分论点)结论(通过正反对照进行总结,表明正确观点,照应全文)采用对照式结构的目的是通过正反两个方面的对照,突出说明其中一个方面的正确性。
因此作为论述重点的一方用墨要多,另一方则起烘托陪衬作用。
这种结构的一般模式是,引出对比——分析对比——总结对比。
其对比的内容可以是事实的对比、形象的对比,还可以是分析的对比、感情的对比等。
在运用对比时要注意三点:一是对比要一致,对比点一一对应;二是对比具体,其内容不能笼统;三是对比要深入,对对比内容要加以引申和发挥,揭示出事物的本质。
三、运用对照式结构模式要防止两种弊病:1.生硬对比。
有些同学在对比时只将两件事物照章写上,让人看不出其可比之处,不知为何而设,有时更是生搬硬套,令人不知所云。
2.不加分析。
不注意在比较上下功夫,未能指出其相异之处以证明观点的正确性。
高三作文复习讲义(六)高三语文备课组主备人:冯文强时间:2010.10第六讲议论文写作结构议论文写作结构模式(一)——总分式一、写作步骤:“总——分——总”式,这是总分式的完整式。
这类文章往往在序论部分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而在本论部分将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基本上是横向展开的分论点,一一进行论证,最后在结论部分加以归纳、总结和必要的引申。
简言之,即是“提出论点——用论据证实论点——做出结论”。
诗意地生活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行人每天匆匆而过,我们都在看似乎静的生活里奋力地拼搏。
若说诗意地生活,在我看来并非海明威仰望乞力马扎罗之雪时的浪漫,不是梭罗独居瓦尔登湖畔的寂寞。
而是在纷繁现世之中,留一方净土种理想,然后一刻不停去奋斗,直至收获人生一片金黄麦田。
这种生活的诗意正是王国维《人间词语》中人生三境界。
理想。
是第一层境界:“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是理想点燃星星之火,是理想洗去茫茫尘埃,是理想让我们一眼望断天涯,开始追寻之旅。
泰戈尔曾说:“我诗中的天堂正是我心中的理想。
”正是心中有理想才会奋力去追诗意的天堂。
诗意地生活,首先要有一个理想,不论它是黯淡还是光辉,也不论它是渺小还是伟大,若无理想,春天的繁花如何盛开出绚烂,夏日的星辰如何闪烁银辉,人生之路,如何扬帆起航,冲得一片诗情到碧霄?奋斗。
是第二层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柳永在《凤栖梧》中诉说对伊人的思念,生活的诗意,等待奋斗去实现理想。
现世中,诗意地生活,便是拿起奋斗的斧劈开理想的石,卷起千层浪来比万丈豪情。
昔秦始皇定下一统天下的理想,便每一步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南制百越,收为象郡,奋斗的脚步一刻都不曾停止,终于待得麾灭六国,横扫中原的壮观场面。
奋斗让理想熠熠生辉,让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承起生命不可承受之重,潇洒自由,踌躇满志,擎起人生一片艳阳天。
这等人生,谁人敢说不诗意?!收获。
是第三层境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高三语文高效课堂资料高三语文追求议论文写作的深度和广度——考前作文练习一议论文的写作,最常见的不足就是论述只是在同一个层面上展开,缺少思维的广度和思考的深度。
下面以一篇习作为例,谈谈增加议论文论述层次的几种方法。
【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玫瑰说:“我只有在春天开花!”日日春说:“我开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议论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分析】拥抱乐观①娇艳绚丽的玫瑰感叹只有在春天开放,而朴实无华的日日春却幸福自己开花的每一天都是春天。
②人的一生充满艰难困苦,人的一生不可能四季如春,然而唯有我们充满积极的心态,拥抱乐观,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处处花团锦簇、春意盎然。
③拥抱乐观,即使你很平凡,却也可以在生命的乐谱上奏出美妙的乐章。
④“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
”这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的生活。
颜回的生活艰辛,却甘于贫穷,“不改其乐”。
那是因为他拥有一颗乐观的心,他热爱自己的生活。
俄罗斯的一位在总统府工作的清洁工说:“我不过在做着和总统一样的工作,只不过他在打扫俄罗斯罢了。
”清洁工虽然是一个平凡的职业,但是这位清洁工却能够乐观地对待自己的工作,那么他的每一天必定会如同春天一样美好。
⑤拥抱乐观,即使你的生活正是一团糟,丝毫看不见光亮,却也可以走出阴霾,寻找到光明。
⑥《幸福来敲门》中的克里斯没有工作,批发的医用仪器没能卖出去,租住的房子因交不起费用将要被收回,妻子也离开了他。
克里斯的生活可谓是跌到了低谷。
然而克里斯并没有在黑暗的日子里沉沦,他努力地找工作,拼尽全力度过了实习期,脱颖而出成为了正式的职工。
在那段时间里,克里斯把生活看作一个个阶段,他从未放弃过,一直对幸福充满渴望,对生活积极向上。
最后他成功了,他让自己和儿子体会到了幸福的滋味,他让自己的生命拥有春日的暖阳。
⑦就像日日春让自己的生命都是春天,我们也因乐观让自己的生命活得出彩。
高考语文专题练习议论文写作之论证方法名篇名句不离口1.常被引用以表达壮志未酬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蜀相》2.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蜀相》3.《石头城》这月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头城》4.常被引用以表有情人心灵相通之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锦瑟》5.写早年激烈的战斗生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愤》6.【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上期中】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
老子的《道德经》:“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其中“道”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
道德可以是一种承诺,掷地有声;道德可以是一种担当,责任重于泰山;道德可以是一份善良,春风化雨;首先有一个底线,无法逾越。
但有时媒体、人民在拷问:什么是道德的底线?李克强总理说:“炎黄子孙的血管中应该流有道德的血液”。
面对道德,我们应该有怎样的责任?道德的提升,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做?根据你的感想和体悟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不少于800字,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7.【重庆一中高三上10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后奥运时代,傅园慧已经成为一种现象。
她极具个性的言行深受国民的喜爱,她不是冠军,却比很多奥运冠军还红,她被体育局总局长点名表扬,并以非冠军选手身份随团出访港澳。
她的表情包层出不穷,她也成为各大活动最抢手的红人,,微博粉丝逼近千万,身份也早已翻了几番,但对她的批评也从未停止。
她被指因过度参加活动而荒废训练,致使近期比赛表现不佳。
“论证”技巧训练教学目标:学习论证的常用技巧,写出精彩的议论文。
教学重点:学习并运用论证的常用技巧。
教学设想:讲练结合教学内容:一、导入:如今的高考作文题一般不限文体,很多考生会选择议论文体,但不少同学因为论述不够充分深刻,没有雄辩的气势和不凡的说理,所以写出的文章肤浅平淡乏味,得分很低。
那么在写议论文时如何才能“出彩”呢?这就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论证技巧。
二、常用技巧简述1、排比例证,增强气势2、对比论证,深刻有力3、名言经典,深化论证4、假设论证,反面强化5、类比论证,具体通俗三、重点方法例解与演练:1.例一: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思考:上面文段阐述的观点是什么?论证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效果?明确:古代“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处困,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
运用了排比,把事例排比铺叙,增强了文章的气势,给人以雄辩有力、不容置否之感,大大增强了“例证”的作用,很有说服力。
采用排比例证法应注意的问题:A所用的事例最好是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不同角度。
B铺排事例时要有一定的逻辑顺序,或按时间,或按国别,或主次轻重。
C同一般的例证法一样,列举事例以后要有精当的分析。
归纳小结:排比例证,它属于例证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巧妙地把事例排比铺叙,可增强文章的气势,增强“例证“的作用,达到深化论述的效果,还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演练】以“人生价值”为主题,用“排比例证法”写段文字。
【它山之石】古往今来,无数志士仁人,用他们的聪明才智,赤胆忠心,实现了真正的人生价值。
2024海淀期末议论文范文(1)预判未来天气为人类提供了诸多便利,“走一步,看三步”是棋手常念的口诀,赛场上精准的预判会带来漂亮的回击……请以“说预判”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①号文一类上48分说预判出门预判天气,投资预判经济形势,下棋预判棋局走向。
生活中,我们往往根据之前的经验和现行的走向,设想对未来的总体趋势,以调整现有的计划,实施下一步行为。
可以说,缺乏预判正如提灯走夜路,危机四伏,如履薄冰。
因而,预先判断,提前计划,这对生产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预判的“预”,强调预见性。
预见性则往往来自于对过往知识的丰富积累与归纳总结能力,因而常说“读史可以明智”。
毛主席在井冈山提出“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抗日战争时期提出“论持久战”的方针,都来源于伟人独一份的历史战争积累与洞察力。
然而,仅靠“看见”而不作为,只不过是事后诸葛亮,没有引导局势的手段与决心,非但成不了气候,还有可能以莫须有的悲观与乐观阻碍势态发展。
这就要有预判的“判”字。
所谓“判”,在于杀伐果决,在于迅速、坚定、有行动力和决断力。
其根本则在于对“预”的自信,能够更有说服力,更逻辑清晰地阐述预见性观点,那么就能更加明晰下一步的行动。
多说几句“是什么,为什么”,就自然清楚该怎么办。
有人认为,“过多地想这想那,不如先做点什么”。
这就涉及进行预判的场合与程度的拿捏。
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人的认识与经验总归是有限的,既不可能完全掌控全貌,也不可能事先推敲出最合理的道路,更何况万事万物有利有弊,人也有习惯与偏好的问题。
实践与试错的必要性就出来了,李子甜不甜,只有尝过才知道——预判只是答卷而非真理,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只有当真理被证实,知识与经验自然像滚雪球一样累积于心,预判力才会随之水涨船高。
然除此以外,预判却也能够大大缩减实验成本,就像德布罗意天才的将历史规律应用于物理规律那样,就像爱因斯坦无时无刻不在脑中思考最后提出至今无人证伪的相对论一样,人们就将先天的想象力、直觉、创造力,规训为理论,以理论为指导,以预判为引导,将理论先行于实践,这是我们所不排斥乃至提倡的,因为它会规避风险,刺激探索,指引风向直至摘取最后的果实。
议论文结构--纵式结构一、什么叫纵式结构指文章的层次以事物的纵向发展、延伸进行安排的一种结构形式。
段与段之间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衔接紧密,不可颠倒顺序。
又称纵贯式结构、演进式结构,或垂直结构,与横式结构相对。
纵式结构在各种认可均有广泛的运用。
纵式结构通常有这几种:递进式结构、正反式结构、古今式结构、引议联结等二、例文讲解1、【由古而今递进式论证】还是淡泊宁静些好“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自从诸葛亮在他的《诫子书》中讲过这话以后,经过一千余年岁月的沉淀,已凝固成一句著名的箴言而被许多人奉为座右铭。
恐怕这足以说明,这句话所包涵的人生意味该是多么隽永深长;淡泊宁静,该是多么令人崇尚的美德。
在我国历史上,能做到淡泊宁静的志士仁人并不鲜见。
博于学而精于思的庄周,曾因贫困贷米度日;楚庄王闻其才名,用厚币礼聘,许以为相,庄周却表示宁为“孤豚”,不为“牺牛”,将做官视同被宰杀而献祭的牛,甘愿清心寡欲,终于成为一代宗师。
诸葛亮少时不求闻达,躬耕于南阳,遍读诸子百家;因为通阴阳,晓八卦;仰知天文,俯察地理;定国安民,用兵施政之道,无不了然于胸,终成一代名相。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淡泊宁静,对于我国古代志士仁人来说,乃是一种修身立世所追求的境界,一种恒定志向、获取成功的路径,一种于扰攘红尘中保持独立人格的自重和高洁。
因此,作为一种美德,才世世代代被人广为称颂。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市场经济大潮的涌动,已使急功近利成为时尚;社会心态的浮躁和浅薄,也使世俗化、物欲化倾向日益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到淡泊宁静也许更难了。
但是,难以做到并非不应该做到;唯其难以做到,也就更需要我们大力倡导。
大家知道,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就是一个淡泊宁静的人。
为了攻克“歌德巴赫猜想”,他毕生沉浸在自己的数学王国,宠辱不惊,视名利同陌路。
而另一位被誉为“文化昆仑”、“学界泰斗”的钱钟书先生,则更是淡泊宁静得令人肃然。
记者采访,他回避;为他录像,他谢绝;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的编辑们曾想尽办法,但他坚决不同意上镜。
2022高三作文指导——7种议论文高分套路,可以模仿!想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很多经验,如果你没什么经验,就要听取经验,要么自己总结经验,对于写议论文来说更是如此。
下面是高分议论文常用的7种套路,学会了这些,在新学期写作文就用发愁了。
模式1:观点+素材+分析+小结观点——明确(一句话,干净利落)素材——事例典型,叙述简洁(用公众认可的例子,某人之类少用为妙)分析——紧扣中心论述,不游离小结——归纳,点破主题注意:最好多用几个素材,每个素材都应有相应的分析。
示例:生命的光芒,因位置而变幻。
(观点)扎拉·菲利普斯是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的外孙女,曾被《人物》杂志评为“全球最美丽的50个人”之一,她高雅的举止让英王室为之自豪。
然而,当扎拉公主毅然决定成为一个马术骑手时,她生命的光芒改变了颜色。
脱去冠冕,褪去礼服,她和普通骑手一样艰苦地训练,挤在地摊上挑选别人用过的马鞍。
2006年9月,她成功地赢得了“欧洲全能骑术锦标赛”冠军,整个英伦为之振奋。
(事例)在赛场这个新位置上,扎拉公主宛如露珠,尽显光芒。
她那金黄色的皇室标签变成了鲜红色的勋章。
在皇宫里,她的美丽让皇室生辉;在赛场上,她的技术让众人折服。
(评论)在生命的锦缎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向25岁的扎拉学习,怎样让适合锦色的繁花添到锦缎上绽放,怎样在不同的位置中找到生命光芒的方向。
(小结引申分析)(317字)注意:素材必须有分析。
反例:“自古才子出寒门”。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着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外出打工……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弊端: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也就失去了立足的依据。
这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