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版一年级下册古对今
- 格式:pptx
- 大小:5.50 MB
- 文档页数:49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古对今》教案三篇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十二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七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生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学生之间玩拍手游戏。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对子歌。
(教师板书:《识字6古对今》)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
2、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同时用曲线在文中标出生字词。
(2)同桌交流,再读课文,借助拼音扫除字词障碍。
(自读、小组读、分段读)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卡片,“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指名读。
(2)开火车读,小组竞赛读,评出认字小组。
2、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7个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指名认读、领读。
(2)教师范写田字格中的生字,学生书空。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文详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同学们注意给自己正音。
(2)教读课文,初步感知对子。
2、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学生自由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2)师生交叉读,教师读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读完以后再交换。
(3)师:你知道文中这些有趣的组合叫什么吗?生:对子。
(4)师:课文的对子中写了哪些事物?生:雪、霜、和风细雨、桃、柳、杨、朝霞、夕阳、莺、燕、鸟、花??师:你见过这些事物吗?它们是怎么样的?(学生自由回答)(5)引导想象,读到和风细雨、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时,你好像看到什么?3、背诵课文(1)自由试背,同桌互背。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6古对今教案与反思第【1】篇〗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中,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
由此,本课设计依据文本特点,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对子”这一传统文化,同时将识字与学文有机结合。
教学中,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主体活动作为教学活动重点,以识字为主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并采用字歌识字、字谜识字、故事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通过丰富多彩的诵读方式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生字,做字卡。
(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认识“古对今”1.互动活动一:同学们,你们玩过“相反动作对对碰”吗?如果老师说举起右手,你们就举起左手。
我说什么,你们就跟我做相反的动作,明白吗?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上——下)(大——小)(天——地)(古——今)3.教师板书“古”和“今”,引言:你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古代,今天)“古代”就是古时候,“今天”就是现在。
这两个字有什么关系?(意思相对)古人把这样的词写成了对子。
(板书“对”)4.齐读课题,学习“古”字。
(1)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猜字谜:十张口。
)(2)描红写字。
(注意:上半部第一横要写长些;下半部的“口”字要想写得好,上面大来下面小。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
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引问:你发现了什么?(每句话里都有个“对”字。
)2.学生尝试读韵文,用横线画出“对”字前后的词语,读一读,认一认,不认识的可以借助拼音,也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导语】《古对今》是⼀⾸对韵歌,描绘了四季轮回,冬去春来,昼夜交替,欣欣向荣,万物⽣长的⾃然规律。
以下是®⽆忧考⽹整理的⼩学⼀年级语⽂《古对今》原⽂、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语⽂《古对今》原⽂ 古对今, 圆对⽅。
严寒对酷暑, 春暖对秋凉。
晨对暮, 雪对霜。
和风对细⾬, 朝霞对⼣阳。
桃对李, 柳对杨。
莺歌对燕舞, 鸟语对花⾹。
【篇⼆】⼩学⼀年级语⽂《古对今》教案 【教学⽬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字,会写“古、细”等7个⽣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朝霞、⼣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
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感受⾃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头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 ⼀、游戏导⼊认识“古” 1、同学们,我们做⼀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
我说左,你说右。
谁听清楚了? 上——下 左——右 远——-近 开——关 男——⼥ 粗——细 ⾼——低 安静——热闹 勇敢——胆⼩ 寒冷——炎热 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对韵歌吗?出⽰(指名读、齐读)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对韵歌,题⽬叫做《古对今》。
板书课题:古对今古是今天要学的⽣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
齐读课题。
⼆、初读课⽂,识记字词 1、请同学们⾃⼰读两遍这⾸对⼦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多读⼏遍。
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
2、谁来读第⼀⼩节,(我读书,我倾听)第⼆⼩节,第三⼩节(评⼀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 3、师⽣合作读。
一年级下册《古对今》课文原文一年级下册《古对今》课文原文《古对今》原文gǔ duì jīn古对今,yuán duì fāng圆对方。
yán hán duì kù shǔ严寒对酷暑,chūn nuǎn duì qiū liáng春暖对秋凉。
chén duì mù晨对暮,xuě duì shuāng雪对霜。
qiū fēng duì xì yǔ秋风对细雨,zhāo xiá duì xī yáng朝霞对夕阳。
táo duì lǐ桃对李,liǔ duì yáng柳对杨。
yīng gē duì yàn wǔ莺歌对燕舞,niǎo yǔ duì huā xiāng鸟语对花香。
作者简介车万育(1632~1705年),字双亭,一字与三,号鹤田,又号敏州、云崔,湖南邵阳人。
康熙二年(1663年),与兄万备同举湖广乡试,康熙三年(1664年)三甲八十四名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户部给事中,转兵科掌印给事中。
据称他“在谏垣二十余年,拒请谒,发积弊,当路严惮之”。
性刚直,声震天下,至性纯笃,学问赅博,善书法,所藏明代墨迹最富。
主要著作著有《声律启蒙》、《怀园集唐诗》、《萤照堂明代法书石刻》十卷、《历代君臣交儆录》百卷《奏疏》、十卷、《集唐诗》十六卷以及《全史一脔》《春秋易简读余集》《祈岳游草》《怀园杂著》各若干卷。
作品出处“古对今”出自《声律启蒙》:“前对后,古对今,野兽对山禽”,译文:前和后相对,古往和今来相对,野兽和山禽相对。
“春暖对秋凉”化用《声律启蒙》:“秋凉梧堕叶,春暖杏开花”,译文:秋天凉风阵阵,梧桐叶片片落下,春天暖风拂面,杏花怒放。
《声律启蒙》是清代车万育所著的一本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