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体系与创新机制概述.pptx
- 格式:pptx
- 大小:998.96 KB
- 文档页数:9
2023-11-07contents •区域创新系统概述•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机制•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影响因素•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案例分析•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展望与建议目录01区域创新系统概述定义区域创新系统是指一定地域内,由各类创新主体、创新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创新网络,旨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特点区域创新系统具有多样性、互动性、协同性、自组织性等特征,其核心在于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通过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升创新效率与创新能力。
定义与特点20世纪90年代,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欧美国家开始关注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与发展。
起源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区域创新系统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并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发展阶段区域创新系统的历史与发展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中介机构等,这些主体在创新过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的创新体系。
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创新主体包括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这些要素在创新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要素包括政策、法规、制度、文化等方面,这些环境因素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创新环境02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在区域创新系统的起源阶段,科技园区是最初的形态,旨在推动特定区域的科技创新发展。
科技园区创新环境初步合作这个阶段开始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环境,包括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等方面。
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始初步合作,形成创新网络,开展联合研发和成果转化。
03起源与初步发展0201随着时间的推移,区域内的创新要素不断积累,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集群。
创新集群政府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加大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吸引更多创新人才和资源聚集。
优化政策环境逐渐形成了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鼓励创新思维、冒险精神和成果转化。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综述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不同的界定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创类型,分析了区域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结构,说明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方面,也是创新体系区别于其他体系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界定;结构;运行机制1 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和内涵1.1 国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界定区域创新体系英文表述为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简称RIS)。
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Philip Nicholas Cooke,1992)教授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他将RIS定义为“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
瑞典的Asheim和Isaksen(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支持组织围绕两类主要行动者及其相互作用组成的区域集群。
第一类主要行动者是域内产业集群及其支持产业的公司;第二类主要行动者是制度基础结构,包括科技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中介机构、职业培训组织、产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它们具有支持区域创新的重要能力。
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的Jan G. Lambooy(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区域生产中的合作者组成的互动的、动态的结构,这些体系能使区域经济各主体充分发挥和扩展其才能,它们也能引导那些致力于建立认知能力(如学习、研究等)和构筑企业间网络的政府和组织。
加拿大的Doloreux(2002、2003)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相互作用的私人与公共利益体、正规机构和其他组织的集合,其功能是按照组织和制度的安排以及人际关系促进知识的生产、利用和传播。
1.2 国内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界定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区域创新体系定义存在众多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对区域创新体系中“区域”的理解不同。
有学者认为是经济区域(陈浩,2006;李虹,2004),有学者认为是行政区域,更多学者认为是技术区域(张斌等,2004;陈德宁等,2004;方旋等,2000);(2)对区域创新体系定义的角度不同。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论文摘要:本文对现有的区域创新系统理论进行了综述,内容涉及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结构、机制、功能、创新主体的作用、系统构建等;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理论作出了简要评价,指出了其不足之处,并进而展望了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论文关键词: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综述展望区域创新系统概念1992年提出,1990年代,英国的库克较早对它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研究,同期,我国学者也开始引入这个概念并着手这方面的研究。
迄今,关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成果已见诸不少中外文献。
本文将首先概略描述现有的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然后,对现有理论作一简要评价,并以此为基础试提出这一领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综述迄今,对于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主要涉及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结构,机制,功能,人学、政府和中介组织的作用,以及系统如何建设等内容。
、区域创新系统的涵义区域创新系统概念最早是由库克提出并定义的,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而这种体系支持并产生创新。
黄鲁成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非主体要素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
王核成、宁熙认为,区域创新网络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内互相联系,在地理位置相对集中的利益相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组成的以技术创新利制度创新为导向、以横向联络为主的开放系统,它是在地理位置相互靠近的经济主体之间通过某种方式而形成的一系列长期交易关系集合,其中既包括把各类行为主体连结起来的一般联系,更大量的则是体现在系统内以资产、信息、人才、技术的流动等具体形式之上的经济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
陈德宁、沈玉芳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指由一个区域内参加技术创新利扩散的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以及政府组成的,为创造、储备、使用和转让知识、技能利新产品提供交流关系的网络系统。
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RISS)是一个新兴的概念,自国家创新体系产生以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个创新体系的研究热潮。
1992年,英国加的夫(Cardiff)大学的库克教授最早提出并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一篇文章《区域创新体系:新欧洲的竞争规则》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与研究。
区域创新体系研究得到重视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硅谷崛起,硅谷的神奇让人们认识到区域在创新体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区域创新体系研究的另一个思想来源是产业集聚。
因此,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来源有两个:一个是国家创新体系理论;另一个是渐进经济学和现代区域发展理论。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是指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关联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其目的是推动区域内新技术或新知识的产生、流动、更新和转化。
区域创新体系由主体要素(包括区域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功能要素(包括区域内的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环境要素(包括体制、机制、政府或法制调控、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条件等)三个部分构成,具有输出技术知识、物质产品和效益三种功能。
区域创新定义强调一个区域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怎么与影响创新过程的公司活动相互作用。
它强调区域的创新过程的相互作用、社会性和学习性,强调区域的制度性结构。
区域创新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整个区域文化、社会、经济发展创新,狭义仅指与区域新技术、新知识创造、产生、流动、应用有关的过程,即熊彼特所指的创新,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的区域创新概念都在狭义上进行定义。
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增长,提高区域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区域创新战略,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一些国家已明确地制定了自己的创新战略,如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
一些国家,虽然没有正式的创新战略,但积极支持创新,如美国和瑞典(瑞典在今年开始进行“通过有活力的创新体系实现经济增长计划”)。
欧盟在1996年启动了“欧洲创新行动计划”,在2000年启动了“里斯本战略”(创新是此战略的基础),按照此战略设置了“欧洲创新趋势图”,按一定指标每年给欧洲每个国家打分,以进行创新比较和评估。
区域创新体系的设计报告摘要区域创新体系是一种用来更好的理解区域内创新过程的组织微观结构和其与外界的联系的分析途径。
由于传统的经济手段主要集中在市场上,所以其代理人在价格形成的过程中,对体制框架,包括非市场型的公共机构及政策的制定者政府都有极大的忽视。
由于这些异购代理商之间的交流与活动存在内在联系,另外又缺少一个共同的目标函数,所以这种方法的描述性大于分析性。
本文概述了来自成功的创新集群和区域的案例研究的区域创新体系基本设计原则,这些区域包括美国硅谷,德国音频谷和北京附近的中关村科技园区。
这些由努力而得来的经验是:一般情况下,这些创新体系远远超过传统的研发框架和新兴技术,但是也强调了创造一个新的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包括在创新业务基础设施方面和两个研究领域的知识的产生与将全球市场上的知识转移到生产环节的区域链接方面。
新知识的创造往往集中在高科技创新领域,这些领域是大科学,其区域比较优势在知识创造成功企业方面的执行意味着在全球市场销售新产品和服务。
这已成为中央的一个长远的区域创新系统设计目标。
它还明确指出,在世界上少部分地区,必须要达成一个临界质量,这一策略才可选。
然而,面临来自国外的激烈竞争,欧盟成员国必须接受欧洲研究区遵循这些方针,以获得在全球范围内长期的区位创新竞争力。
否则,欧洲研究区就会落后于其他卓越的国家。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比较优势,创新全球化。
JEL代码:O2,O31,R11,R58,L52引言异购代理商之间的相互交流创造了一个全面的创新态度,这一态度使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得到发展性的考虑。
这与熊彼特的观点相反,他是一个独立企业家(熊彼特1934年),被认为是唯一的一个创新的鼻祖。
在上个世纪,创新过程受到良好的组织以减少个人的重要性,比如创新过程中的独立企业家,比尔·盖茨,或者史蒂夫·保罗·乔布斯。
这不是说企业家和创业精神不是创新体系的重要元素,而是说他们需要其他的代理商来补充完善。
区域创新体系理论综述摘要: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不同的界定和区域创新体系的创类型,分析了区域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结构,说明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方面,也是创新体系区别于其他体系的本质特征。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界定;结构;运行机制1 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和内涵1.1 国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界定区域创新体系英文表述为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简称RIS)。
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Philip Nicholas Cooke,1992)教授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他将RIS定义为“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
瑞典的Asheim和Isaksen(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支持组织围绕两类主要行动者及其相互作用组成的区域集群。
第一类主要行动者是域内产业集群及其支持产业的公司;第二类主要行动者是制度基础结构,包括科技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中介机构、职业培训组织、产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它们具有支持区域创新的重要能力。
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的Jan G. Lambooy(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区域生产中的合作者组成的互动的、动态的结构,这些体系能使区域经济各主体充分发挥和扩展其才能,它们也能引导那些致力于建立认知能力(如学习、研究等)和构筑企业间网络的政府和组织。
加拿大的Doloreux(2002、2003)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相互作用的私人与公共利益体、正规机构和其他组织的集合,其功能是按照组织和制度的安排以及人际关系促进知识的生产、利用和传播。
1.2 国内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界定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区域创新体系定义存在众多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对区域创新体系中“区域”的理解不同。
有学者认为是经济区域(陈浩,2006;李虹,2004),有学者认为是行政区域,更多学者认为是技术区域(张斌等,2004;陈德宁等,2004;方旋等,2000);(2)对区域创新体系定义的角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