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
- 格式:ppt
- 大小:258.50 KB
- 文档页数:2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课标: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一、知识与能力1. 简述2月19日法令主要内容;结合前面所学知识,比较改革前后农奴的利益得失情况。
2..判断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评价改革的意义。
概述俄国19世纪60、70年代上层建筑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俄国进行上层建筑改革的目的和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农民改革法令》的详细条款,将改革之前与改革之后农民的处境相比较,深入理解为什么说农民的“解放”实质上是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削。
2.通过总结改革带来的影响,证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客观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意义,学习保持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事件;培养全面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既能看到事情的积极面,又能看到事情的消极面。
重点: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难点: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十九世纪中期俄国的状况如何?A 政治:农民起义不断,沙皇专制统治受到冲击;B 经济: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劳动力、资金、市场);俄国工业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C 思想:反专制统治、反农奴制的新思潮萌动;D 对外: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讲授新课】一、改革的酝酿(阅读)1、背景:A 内忧:局势动荡不安(农民起义、十二月党人起义、新思潮的涌动);B 外患:国际地位下降(克里米亚战争失败);2、宗旨:【探究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现行的农奴领有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材料二: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亚历山大二世1857年2月思考: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目的何在?答案:化解统治危机,重振大国威望。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本课目标】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重点: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难点: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与局限性。
【预习自学】一、改革的酝酿1.背景:国内外形势非常严峻,国内局势动荡,国际地位下降。
2.目的:化解,巩固统治,增强,重振大国威望。
3.表现:⑴历史基础:19世纪以来,俄国统治者曾不同程度地意识到的弊端,试图改革;⑵思想准备: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借助化解来自的阻力;⑶组织准备:成立一个讨论解放农奴问题,时机成熟后,将这一组织更名为,负责农奴制改革,还下令各地的封建地主成立委员会,主持改革事宜。
⑷个人作用:亚历山大吸取了以前改革失败的教训,大力推行改革。
4.结果: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改革方案:⑴在主要农业地区,地主不愿解放农奴,更不愿把分给农奴,还希望;⑵在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地区,人们需要,希望通过解放农奴得到投资工业;⑶在草原地区,地主们同意逐步分给农民土地,但需要农民。
二、“二一九法令”1.签署:1861年3月3日签订,(俄历二月十九),史称“二一九法令”,又称。
2.内容:⑴政治上:农奴获得了;⑵经济上:土地仍归所有,但农民可以一块份地。
农民获得的份地,除了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⑶组织上:规定由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赎金付清后,农民必需得到的同意才能脱离。
三、进步与局限1.改革的进步性:推动了俄国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巨大进步⑴法令在法律上废除了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大大扩大了俄国的来源,有利于的发展。
⑵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提高,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⑶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的发展,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2.改革的局限性: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⑴不彻底性:农民虽然不再受个别地主的支配,但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⑵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
高考历史备考知识点: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点清单导读:教书育人楷模,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学习,让自己不断成长。
让我们一起到店铺学习吧!下面店铺网的小编给你们带来了高三历史学习方法文章《高考历史备考知识点: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点清单》供考生们参考。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点清单【考点清单】改革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
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把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放在当时社会发展的大历史背景下去分析,去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每一次改革,成功的找出其理由,失败的分析其原因,注意全方位的分析评价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了解这些改革活动,探究他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历史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模块学习内容要点:1、梭伦改革(1)了解梭伦改革前雅典的社会状况,认识梭伦改革的必要性。
(2)简述梭伦改革的主要措施,指出改革的基本特点。
(3)分析梭伦改革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影响。
解析:梭伦改革是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对梭伦改革主要措施和基本特点的掌握和运用,是高考备考的重点。
考生应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提高比较分析问题能力,此考点多以材料解析题形式出现,分值10分左右。
2、商鞅变法(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解析:商鞅变法是一次较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注意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内容比较,主要考查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多以材料解析题形式出现,分值10分左右。
3、北魏孝文帝改革(1)了解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2)归纳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3)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第2课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二、学习重点:俄国“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难点:全面正确理解“二一九法令”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自主学习】【总结与升华】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经济上:A 农奴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其大小、贫瘠由地主决定;B 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仍须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金。
组织上:加强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乡,均隶属地方政府委派的调停吏管理。
时限安排:规定赎买前另设两年的过渡期。
【达标检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
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破除农奴制。
……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
……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材料二 1861((解放农奴宣言》载:“农民这样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为私产后,因为赎买了土地,他们就摆脱了对地主的义务,而成为拥有私产的完全自由的农民……”材料三 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材料四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是希望获得绝对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
……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请回答:(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级(阶层)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根本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表明农奴解放后获得了哪些权益?(3)材料三中农民抱怨的原因是什么?(4)依据材料四,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