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
- 格式:pptx
- 大小:306.90 KB
- 文档页数:34
古诗歌鉴赏答案1答案8.第二句借以典故抒发对男子的思念之深切,含蓄而恰到好处地表达女子内心深处欲迸发出来的情感。
(3分)“燕足留红线”取自宋曾慥类说引《丽情集·燕女坟》的典故感人至深,作者匠心独运,反其意而用之,增添无奈、凄楚之感(4分);类比见出女主人公抑郁难耐的心情。
(5分)9.首句先描景渲染萧条凄楚的气氛,统领全曲的主色调。
(2分)“芙蓉面”用得贴切形象,极言女子娇好的容颜,含蓄而准确。
(3分)把女子的容颜喻为芙蓉,更添西施般娇柔之态,极需人之呵护。
(4分)侧面表达了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
(5分)解析:这是一首描写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情的散曲,全曲含蓄但切情真意切。
首句先描景渲染萧条凄楚的气氛,统领全曲的主色调。
“芙蓉面”用得贴切形象,极言女子娇好的容颜,含蓄而准确。
把女子的容颜喻为芙蓉,更添西施般娇柔之态,极需人之呵护。
第二句借以典故抒发对男子的思念之深切,含蓄而恰到好处地表达女子内心深处欲迸发出来的情感。
“燕足留红线”取自宋曾慥类说引《丽情集·燕女坟》的典故感人至深,作者匠心独运,反其意而用之,增添无奈、凄楚之感。
“恼人鸾影闲闭扇”出自《异苑》中的罽宾国王与鸾的故事,类比见出女主人公抑郁难耐的心情,比平铺直叙的哭诉更显深刻而有力。
后两句寄纷繁的花瓣及沉香之烟以相思,草草结束相思之曲,却很好地把女子对男子的相思之意推向最高处。
全曲每句均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真切动人,含蓄深远,是元曲中体现女子对男子之思的典范。
2答案8.(4分);②不施粉黛而姿容俏丽,丽质天然。
(意思对即可。
不结合诗歌内容谈,减半给分。
)】9.(7分)【“高情已逐晓云空”句。
(2分)全词咏赞了梅的形和神,寄托了作者哀悼朝云之情。
(1分)该句即集中表露了赞美哀悼之情,(1分)“高情”指对梅的喜爱之情,实指对朝云的怀念之情;(1分)“晓云”与“朝云”语义双关;(1分)“空”写尽了作者的悲哀、失落之情。
(1分)(分项给分,未答对“高情已逐晓云空”句不影响其他各处得分。
2015-2016 高考诗歌鉴赏真题集锦参照答案2016 年(全国卷1)8.这四句描绘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大、气概弘大的景象。
作者以此为下文歌颂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隆存储气概,有益于突出诗的要旨。
9.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创始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感觉在天下太平没有时机发挥才华,难免表露出一丝英豪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全国卷 2) 8 .①曹霸所画玉花骢奇特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余人画的“凡马”在此马眼前都难免相形失容。
②曹霸先凝思构想,苦心布局,而后落笔挥洒,瞬间之间一呵而就。
【分析】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理解诗句“一洗万古凡马空”的含意。
联合诗作来看,这句诗是杜甫对曹霸所画玉花骢的赞叹之辞。
曹霸画技过人,所画玉花骢奇特雄俊,形神兼顾,其余画工所画“凡马”与此马对比相形见拙。
第二问,可联合诗中描述曹霸画马情形的诗句,归纳曹霸画马前的准备,画马时的详细情形,即可得出答案。
9.①画工如山貌不一样: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可功。
重申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获住此马飞动的神彩特别不易。
【分析】诗中关于曹霸画马的高明画技的描绘,既有正面描绘,亦有侧面烘托。
题目要求剖析诗人突出曹霸高明画技所作的铺垫,通读诗作,可从其余画工画马不可功及真马的神彩不易捕获双方面来进行剖析。
而这正照顾诗中“画工如山貌不一样”“迥立阊阖生长风”两句,可联合这两句组织答案。
(浙江卷) 21.(3 分)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寝、宫殿的荒芜残缺之景,抒亡国之痛,情形交融。
【分析】赏析诗句,第一要读懂诗句粗心。
第一首诗粗心为:一提起东都汴梁之事,人们便徒增很多鹤发。
皇家陵寝的石马残缺不全,荒弃的宫殿前,铜铸的骆驼正在呜咽。
猜想胡人的命运也不会长远,听来的边地信息,特别简单以谣传讹。
考点10 诗歌鉴赏[2016 新课标全国卷乙卷(Ⅰ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2.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2016 新课标全国卷甲卷(Ⅱ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答案1.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面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之间一气呵成。
2.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
高考诗歌鉴赏真题汇编学生版语文高考古代诗歌汇编一、【北京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7题。
(共12分)晓行巴峡王维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1】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释:【1】树杪:树梢。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书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16)“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一联中,鸟雀之声传递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下列诗句采用这一写作手法的一项是( )(3分)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
(王昌龄《古意》)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晁补之《吴松道中》)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
(张耒《感春》)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
(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17)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6分)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杜甫《秋兴八首》)二、【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0-11题。
(11分)秋兴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迮:狭窄。
110.根据中间两联,概况作者“愁”的原因。
(6分)11.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5分)三、【新课标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11分)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2016 全国高考分类汇编之诗歌鉴赏1\2016 浙江卷(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 题。
(7 分)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试说东都②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
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 3 分)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 4 分)【答案】21. 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22. 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
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沉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
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
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
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 题。
(5 分)《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证天下,天下可倍也。
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
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①而为者。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②不劳,其兴利多矣。
”无不加用【注】①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
②德:通“得”。
23.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
(不超过 6 个字)(1 分)24.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
( 4 分)【答案】23. 去无用之费24. ①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
②合理地节约用度。
③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解析】25.试题分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2016高考诗歌鉴赏题(全国卷)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来赤墀下③,迥立闾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闾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8.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5分)9.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8.答: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间一气呵成。
9.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
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8.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9. 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人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敢,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1.【2016年高考卷】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西村陆游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1】黄昏。
注释:【1】耿:微明的样子。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2)“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受,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3分)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商隐《齐宫词》)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羽《从军行》)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元吉《送陆务观提仓》)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容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分)【答案】(1)A(2)B(3)相同点:都写乡村风光和对乡村的热爱之情。
不同点:①《西村》侧重写自然风光,《游村》侧重写乡村人情和古民风俗。
②《游村》还体现出深刻的哲理。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此题从选项设置来看,分别是从词语、诗句、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把握诗歌容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分析判断。
例如诗歌中的关键词“往岁”“记今夕”已经表明了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往昔的回忆。
所以选A。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
2016高考真题语文:诗歌赏析
[2016·高考北京卷,15~1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西村
陆游
乱山深处小桃源,往岁求浆忆叩门。
高柳簇桥初转马,数家临水自成村。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
一首清诗记今夕,细云新月耿①黄昏。
【注释】①耿:微明的样子。
(1)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到西村“叩门求浆”,是在清风吹拂、新月初现的黄昏时分。
B“初转马”与“小乔初嫁了”中的“初”都是“才”“刚刚”的意思。
C.“茂林风送幽禽语”意谓清风送来茂林深处的鸟鸣,衬出西村的幽静。
D.“坏壁苔侵醉墨痕”意谓残壁上青苔侵蚀了昔日醉后留下的字迹。
(2) “茂林风送幽禽语,坏壁苔侵醉墨痕”两句,以“声”“色”调动人的听觉和视
觉感受。
下列诗句“声色兼备”的一项是(3分)( )
A.梁台歌管三更罢,犹自风摇九子铃。
(李商隐《齐宫词》)
B.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陈羽《从军行》)
C.春来茗叶还争白,腊尽梅梢尽放红。
(韩元吉《送陆务观福建提仓》)
D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一)
(3)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
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这是陆游的另一首纪游诗《游山西村》。
结合具体诗句,比较这首诗和《西村》在内容上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6分)。
2015-2016高考诗歌鉴赏真题集锦参考答案2016年〔全国卷1〕8.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9.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时机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全国卷2〕8.①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面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②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之间一气呵成。
【解析】此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理解诗句“一洗万古凡马空”的含意。
结合诗作来看,这句诗是杜甫对曹霸所画玉花骢的赞叹之辞。
曹霸画技过人,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形神兼备,其他画工所画“凡马”与此马相比黯然失色。
第二问,可结合诗中描述曹霸画马情景的诗句,概括曹霸画马前的准备,画马时的具体情景,即可得出答案。
9.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
强调此马的雄俊非凡手可得,造成此马难画的印象;②迥立阊阖生长风:写真马昂头站立,给人万里生风之感,进一步点出画家要捕捉住此马飞动的神采尤其不易。
【解析】诗中对于曹霸画马的高超画技的描写,既有正面描写,亦有侧面衬托。
题目要求分析诗人突出曹霸高超画技所作的铺垫,通读诗作,可从其他画工画马不成功及真马的神采不易捕捉两方面来进行分析。
而这正照应诗中“画工如山貌不同”“迥立阊阖生长风”两句,可结合这两句组织答案。
〔浙江卷〕21.〔3分〕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解析】赏析诗句,首先要读懂诗句大意。
第一首诗大意为:一提起东都汴梁之事,人们便徒增许多白发。
皇家陵园的石马残破不全,废弃的宫殿前,铜铸的骆驼正在哭泣。
料想胡人的命运也不会长久,听来的边地消息,特别容易以讹传讹。
叫人感到多么的凄凉啊!旧京的女子,还保留着宣和年间的发饰。
2016年全国卷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6年全国卷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2016年语文诗歌阅读专题高考真题汇编(附详解答案)一、(2016·全国卷Ⅰ·8~9 ) 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答案: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评分标准】每问3分。
第一问,“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各1分,概括全面得3分。
第二问,只答“为下文做铺垫”,不具体说明,不得分;答出“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得2分,答出“突出诗的主旨”得1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重点是景物描写。
解答本题,要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上,弄清前四句诗写了什么景,并借助关键词把握其特点,据此回答第一问;然后联系所写景象在结构、思想情感的表达等方面的作用分析用意。
第一、二句写汉江迂回流长、支流繁多,第三、四句写汉江横溃中国、气势磅礴的景象。
这样写为下文情感的抒发蓄势,更能突出赞颂之情。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答案: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评分标准】第一问2分,第二问3分。
第一问答出“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即可得2分;第二问答“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类不得分,答出“没有机会施展才干”的可得2分,如再答出“失落”可得3分。
考点10 诗歌鉴赏[2016 新课标全国卷乙卷(Ⅰ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金陵望汉江李白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代指六朝。
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1.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作者以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2.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2016 新课标全国卷甲卷(Ⅱ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①(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②,画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牵赤墀下③,迥立阊阖生长风④。
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斯须九重真龙出⑤,一洗万古凡马空。
【注】①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
②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
③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
④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指宫门。
⑤斯须一会儿。
1.如何理解曹霸画的马“一洗万古凡马空”?曹霸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2.为了突出曹霸的高超画技,诗人作了哪些铺垫?请简要分析。
答案1.第一问曹霸所画玉花骢神奇雄俊,如飞龙跃出,其他人画的“凡马”在此马面前都不免相形失色。
第二问曹霸先凝神构思,苦心布局,然后落笔挥洒,顷刻之间一气呵成。
2.①画工如山貌不同写曹霸要画的马已有众多画工画过,但画得都不成功。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汇编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2016全国高考分类汇编之诗歌鉴赏1\2016浙江卷(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
(7分)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①事,添人白发多。
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
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②。
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
饥锄荒寺菜,贫着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
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①东都:指北宋都成汴梁。
②宣和:宋徽宗年号。
21.赏析第一首中的画线句。
(3分)2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
(4分)【答案】21.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22.①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
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沉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
②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
③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
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
(5分)《墨子·节用》:“圣人为政一国,一国可倍也;大之为证天下,天下可倍也。
其倍之非外取地也,因其国家,去其无用之费,足以倍之。
圣王为政,其发令兴事,使民用财也,无不加用①而为者。
是故用财不费,民德②不劳,其兴利多矣。
”【注】①加用:更有用,更有价值。
②德:通“得”。
23.从这段文字看,“节用”的含义是□□□□□□。
(不超过6个字)(1分)24.根据选文,理解并概括墨子的“为政”思想。
(4分)【答案】23.去无用之费24.①不赞成通过对外掠夺来增强国力。
②合理地节约用度。
③珍惜人力物力,减轻百姓负担【解析】23.试题分析:简答题的信息筛选基本也是人物的某种品质,事情的原因的分析,物象的特征等,注意找到对应的文中的相应的句子,然后翻译,注意题干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词语还是自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