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程管理模式在门诊癌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全程管理模式在门诊癌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全程管理模式在门诊癌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全程管理模式在门诊癌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全程管理模式在门诊癌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全程管理模式在门诊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本院门诊收治的61例癌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全程管理模式,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状况。结果:全程管理后患者的NRS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均优于管理前(P<0.05)。结论:给予门诊癌痛患者规范化的全程管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其生命质量,提高满意度,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标签:门诊;癌痛;全程管理

疼痛是癌症晚期患者常见症状,也是患者最难忍受的痛苦之一。据统计[1],在新发癌症患者、非转移患者、接受抗癌治疗患者及晚期癌症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随着医疗技术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希望出院后在门诊或家中接受治疗,然而门诊患者对癌痛的治疗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如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不够了解,认为可以忍受疼痛及自行停药;关于正确用药的基本知识缺乏,用药方法错误;且对健康的生活方式不重视等。与此同时,门诊的医护人员给予的健康教育不足,癌痛相关诊疗不规范,流程较复杂,不易让医生掌握[2]。因此,为了加强门诊癌痛患者的管理,保证患者在院外的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同时为本院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本研究成立了癌痛护理小组,其职责是辅助门诊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疼痛评估、规范治疗及疗效随访,进一步规范了门诊癌痛管理,并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癌痛控制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门诊收治的61例有癌痛的患者,其中男24例,女37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64±5.65)岁,其中胃癌18例,肺癌14例,乳腺癌10例,原发性肝癌7例,膀胱癌6例,骨转移癌3例,皮肤癌3例。

1.2 管理方法

全程管理前予常规护理,包括疼痛评估,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以及健康教育等。

全程管理:癌痛门诊的建立:由肿瘤内科牵头,麻醉科,疼痛科,药剂科、心理科、及护理部各部门相互协作,加上医务处的统一协调,本院疼痛治疗门诊初步建立。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营造出温馨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及人性化的服务,使患者感到轻松、舒适和便捷。1)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全方位的管理体系,加强医护人员岗位职责、服务规范和工作制度等方面的管理。并严格按照国

癌痛质控督导流程及要求内容

市癌症疼痛规化治疗质控 现场督导方法及要求 医院需准备的材料 ?准备文字汇报材料和幻灯汇报材料(时长不超过10分钟)。 ?准备相关文件资料。 ?准备涉及癌痛诊疗业务的病房2015年5月以后的癌痛患者终末病历10份,随机抽取检查。 ?准备涉及癌痛诊疗业务的病房癌痛患者运行病历10份,随机抽取检查。 ?准备癌痛患者门诊病历、处方,随机抽取检查。 现场督导流程 ?督导组组长介绍督导流程及参加督导的专家(5分钟) ?医院癌痛管理介绍(10分钟) ?专家现场查看资料、审核病历、访谈(1小时30分钟) ?专家汇总讨论,现场反馈(15分钟) ?督导结束 现场指出存在的问题、不反馈分数

督导容及标准(100分) 一、医院落实癌症疼痛诊疗质控情况(10分) (1) 组织机构(5分) (2) 制度建立(5分) 二、癌症疼痛规诊疗(70分) (1) 疼痛评估(20分) (2) 癌痛规化治疗(35分) (3) 专科会诊(5分) (4) 患者随访宣教(10分) 三、药剂管理(20分) (1) 药品配备(5分) (2) 处方管理(10分) (3) 人员参与(5分)

医院落实癌症疼痛诊疗质控情况 院是否成立以院领导牵头的癌症疼痛质控小组(5分) 检查方法:查阅文字资料,现场座谈会。 ?院领导牵头成立癌症疼痛诊疗质控小组,医务处(科)、护理部、药剂科、临床科室负责人共同参与,在院发文(3分)。 ?医院有癌症疼痛诊疗质控工作计划,医务处(科)组织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检查癌痛诊疗质控情况(2分)。 院是否建立癌症疼痛诊疗质控相关制度(5分) 检查方法:查阅文字资料,现场座谈会,抽查询问医生、护 士。 ?医务处(科)专人负责,建立癌症疼痛诊疗质控相关制度,在院发文(2分); ?癌症疼痛诊疗质控相关制度的具体措施有落实,抽查询问相关科室医生、护士(3分)。 审核分工—临床专家

癌痛病房标准

附件1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科室基本标准适用范围标准 肿瘤科三级肿瘤 专科医院 和三级综 合医院 开展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 床位数>30张 年收治中晚期肿瘤患者800例次以上 独立设置肿瘤科门诊,年开展癌痛诊治240例 或1500例次以上 达到三级医院肿瘤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 在本省(区、市)三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每年能够培养5名以上具有癌痛诊疗能力的医 师,6名以上具有癌痛护理能力的护士 二级肿瘤 专科医院 和二级综 合医院 开展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 床位数>20张 年收治中晚期肿瘤患者400例次以上 独立设置肿瘤科门诊,年开展癌痛治疗150例 或900例次以上 技术水平在同级别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具有培训同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疼痛科三级 医院 开展疼痛科临床诊疗工作2年以上 每年开展癌痛治疗150例或1000例次以上,或 每年收治癌痛患者50例以上 具有每年培训3名以上癌痛治疗医师、4名以 上癌痛治疗护士的能力 二级 医院 开展疼痛科临床诊疗工作2年以上 每年开展癌痛治疗80例或500例次以上 具有培训同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附件2 安徽省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创建申请表 医院信息医院名称级别类别医院地址邮编负责项目院领导职务手机号码 医务部门项目负责人职务手机号码 申报科室信息科室名称 □肿瘤化疗科 □疼痛科 □其他(请注明) 科室负 责人 手机号码 项目负 责人 手机号码 项目开展时间病房床位数 医师 副高及以上:人; 中级:人;初级:人进修人员 数量 医师/2013年护士 副高及以上:人; 中级:人;初级:人 护士/2013年科室住院患者人次/2013年 住院收治中晚期 肿瘤患者 人次/2013年科室门诊量人次/2013年 门诊癌痛患者 诊疗量 人次/2013年 申报科室癌痛治疗医师姓名职务职称执业证书号码 开始从事癌痛治疗时间 (年/月/日) 申报科室癌痛护士姓名职务职称执业证书号码 开始从事癌痛护理时间 (年/月/日) 近三年培训项目项目来源名称编号承担/参加国家级(或省级) 医学继续 教育项目 其他 其他 近 3 年发表论文情况 医疗篇 护理篇 科研篇

癌痛规范治疗单选题

麻醉药品临床使用与规范化管理单选题 1.精神药品按依赖性分成第一类和第二类,以下第一类精神药品为:( A ) A、咖啡因 B、曲马多 C、安定 D、利眠宁 2.现有资料显示:( D ) A.癌症未发生转移时不发生癌性疼痛 B.低于50 %的癌症患者经历疼痛 C.中、重度疼痛<30 % D. 尚有较多的癌痛病人未得到适当的镇痛治疗 3.癌痛治疗不理想的原因是:( C ) A.医务人员普遍具有癌性镇痛知识,但病人怕吗啡成瘾 B.病人积极报告疼痛病史,认为癌性疼痛完全能控制 C.许多医生对癌性疼痛评估不足,缺乏相关知识 D.医药管理部门已经不对吗啡药品进行严格管理,癌症病人的吗啡处方量不需限制 4.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 A.对疼痛的估计(包括性质和程度)应该以病人描述为主 B.对疼痛的估计应该由医生根据临床判断 C.癌症病人合并的抑郁情绪不会加重癌性疼痛 D.尽管癌性疼痛的原因有多种,但在一个病人身上仅具备一种疼痛原因 E.对同样严重程度的肺癌患者,他们所经历的癌痛程度应该是一样的 5.癌症病人使用麻醉药品控、缓制剂时,每张处方量不得超过常用量为(D )。 A、10天 B、5天 C、7天 D、15天 6.疼痛评佑原则中不正确的描述是:( D ) A.首先,医生应相信病人的主述 B.病人陈述、医生引导、家属帮助三者结合 C.查体要注意神经、肌肉体征 D.患者精神状态不在癌痛评估的范畴 E.评估包括促发因素、疼痛强度、持续时间、部位、缓解因素、加重因素等 7.评估疼痛程度不正确的描述是( B ) A.可以采用数字评分量表和视觉模拟量表 B. 2 种评估量表所记录的疼痛程度完全不一样

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细则和流程00---1

笑嘻嘻学习医院除痛病历 姓名: 性别: 住址: 联系电话: 笑嘻嘻人民医院印制

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 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细则及流程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第53号令)的要求,特制定以下管理细则和流程。 一、患者需提供材料: 1、除痛病历本。 2、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 3、签署《知情同意书》。 4、患者户口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5、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 二、开具和调配处方: 1、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凭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为患者建立门诊病历和除痛病历,并与患者或代办人签署《知情同意书》(诊断证明和《知情同意书》需加盖医院公章)后,根据病情为患者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所开具药品需在门诊病历和除痛病历本上载明。 2、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专用处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开具药品,处方应书写规范(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缺一不可),也可使用电子处方,药房必须用相对应处方打印出纸质处方归档保存。 3、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批号管理。 (1)药房必须在处方和除痛病历中注明或记录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生产批号; (2)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的专用账册和专册登记中也必须注明或记录生产批号。 4、不能提供除痛病历本和有效身份证明的,医生将拒绝为其开具处方。 5、医院应当要求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每3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 三、流程简图: 挂号(取得门诊病历和除痛病历本)→选择首诊医师就诊→办齐疾病诊断证明、门诊病历、除痛病历书写、签署《知情同意书》等证明材料→复印患者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及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找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开具麻醉、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到门诊药房取药→除痛病历等证明材料留存药房建立相关档案→下次用药前到门诊药房索取留存的资料→找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开方取药→除痛病历等证明材料留存门诊药房。

全程管理模式在门诊癌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全程管理模式在门诊癌痛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全程管理模式在门诊癌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本院门诊收治的61例癌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全程管理模式,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状况。结果:全程管理后患者的NRS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及满意度评分均优于管理前(P<0.05)。结论:给予门诊癌痛患者规范化的全程管理可显著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其生命质量,提高满意度,具有可行性和必要性。 标签:门诊;癌痛;全程管理 疼痛是癌症晚期患者常见症状,也是患者最难忍受的痛苦之一。据统计[1],在新发癌症患者、非转移患者、接受抗癌治疗患者及晚期癌症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疼痛。随着医疗技术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希望出院后在门诊或家中接受治疗,然而门诊患者对癌痛的治疗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如对疾病的相关知识不够了解,认为可以忍受疼痛及自行停药;关于正确用药的基本知识缺乏,用药方法错误;且对健康的生活方式不重视等。与此同时,门诊的医护人员给予的健康教育不足,癌痛相关诊疗不规范,流程较复杂,不易让医生掌握[2]。因此,为了加强门诊癌痛患者的管理,保证患者在院外的合理用药,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命质量,同时为本院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病房”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本研究成立了癌痛护理小组,其职责是辅助门诊医生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疼痛评估、规范治疗及疗效随访,进一步规范了门诊癌痛管理,并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癌痛控制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2月至2017年8月门诊收治的61例有癌痛的患者,其中男24例,女37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64±5.65)岁,其中胃癌18例,肺癌14例,乳腺癌10例,原发性肝癌7例,膀胱癌6例,骨转移癌3例,皮肤癌3例。 1.2 管理方法 全程管理前予常规护理,包括疼痛评估,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副反应的观察和处理以及健康教育等。 全程管理:癌痛门诊的建立:由肿瘤内科牵头,麻醉科,疼痛科,药剂科、心理科、及护理部各部门相互协作,加上医务处的统一协调,本院疼痛治疗门诊初步建立。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营造出温馨环境,为患者提供优质及人性化的服务,使患者感到轻松、舒适和便捷。1)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全方位的管理体系,加强医护人员岗位职责、服务规范和工作制度等方面的管理。并严格按照国

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细则和流程

笑嘻嘻学习医院 除痛病历 姓名: 性别: 住址: 联系电话: 笑嘻嘻人民医院印制

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 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细则及流程 为进一步加强我院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需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根据《处方管理办法》(卫生部第53号令)的要求,特制定以下管理细则和流程。 一、患者需提供材料: 1、除痛病历本。 2、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 3、签署《知情同意书》。 4、患者户口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5、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 二、开具和调配处方: 1、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凭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为患者建立门诊病历和除痛病历,并与患者或代办人签署《知情同意书》(诊断证明和《知情同意书》需加盖医院公章)后,根据病情为患者开具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所开具药品需在门诊病历和除痛病历本上载明。 2、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专用处方(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第二类精神药品处方印刷用纸为白色,右上角标注“精二”)开具药品,处方应书写规范(通用名称、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缺一不可),也可使用电子处方,药房必须用相对应处方打印出纸质处方归档保存。 3、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实行批号管理。 (1)药房必须在处方和除痛病历中注明或记录麻醉药品、第一

类精神药品的生产批号; (2)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的专用账册和专册登记中也必须注明或记录生产批号。 4、不能提供除痛病历本和有效身份证明的,医生将拒绝为其开具处方。 5、医院应当要求长期使用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门(急)诊癌症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每3个月复诊或者随诊一次。 三、流程简图: 挂号(取得门诊病历和除痛病历本)→选择首诊医师就诊→办齐疾病诊断证明、门诊病历、除痛病历书写、签署《知情同意书》等证明材料→复印患者有效身份证明文件及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找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开具麻醉、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到门诊药房取药→除痛病历等证明材料留存药房建立相关档案→下次用药前到门诊药房索取留存的资料→找具有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权的医师开方取药→除痛病历等证明材料留存门诊药房。 四、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用法用量: 1、医师应当严格执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开具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 2、麻醉药品注射剂仅限于医院内使用。 3、门(急)诊患者使用麻醉药品: (1)开具的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一次常用量; (2)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癌痛管理

癌痛综合征(DSA引导下鞘内持续药物输注系统置入术)管理流程 适应症→手术依据→术前准备→术后评估(吗啡滴定,院外加药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1、适应症 ◇ 2、患者医疗文书签署,交待注意事项。 ◇患者有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置入术的强烈要求 ◇详细告知阿片类药物使用的不良反应 ◇患者可接受鞘内药物输注系统置入术无效或者失败的风险 ◇术后出血,感染等 3、患者的评估 ◇ 4、疼痛的评估 ◇疼痛的类型,疼痛的性质,疼痛的程度。 ◇明确患者现使用阿片类药物(口服,外用等)的每日总剂量,目前疼痛的控制情况。 ◇椎管内无占位病变(MRI) 5、药物的替换及转换 ◆静脉吗啡持续输注系统(PCA:病人自控镇痛)替代现有阿片类药物(口服、外用),换算为吗啡剂量。 ◇口服奥施康定总日用量*2=口服吗啡总日用量 ◇芬太尼透皮贴总量 4.2mg/贴=吗啡30mg bid po ◆静脉吗啡输注总量=口服总量/3 ◆鞘内吗啡量=1/100静脉药=1/300口服药 ◆预计并准备每日吗啡用量。注:吗啡每日仅可于药房取一次,请提前计划每日使用量 6、PCA吗啡泵的配置建议:吗啡浓度1mg/ml,PCA每小时量=静脉吗啡输注总量/24 ,PCA追加量可 根据每24小时吗啡总量计算背景剂量。PCA锁定时间推荐为15分钟 7、静脉吗啡量的滴定 ◇使用PCA静脉泵后逐步停用口服阿片类药物。首日停用50%的口服量,第二日停用 %的口服量,第三日停用 %的口服量 ◇密切记录患者24小时静脉吗啡输注量+PCA追加量,次日吗啡剂量为前日的总量。直至完全停用口服阿片类药物。 ◇静脉吗啡量可以维持患者每日疼痛评分≤3分,每日追加PCA次数≤3,每日爆发痛次数≤3 。 ◇患者应详细记录每日疼痛的变化情况,每日PCA使用情况,每日吗啡使用量。

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标准

附件: 卫生部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标准 (2011年版)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肿瘤性疾病诊疗行为,提高我国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改善对肿瘤患者的医疗服务,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制定本标准。 一、科室基本标准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肿瘤科、疼痛科或者晚期肿瘤治疗、临终关怀相关科室。 (一)肿瘤科。 1.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和三级综合医院: (1)开展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30张,年收治中晚期肿瘤患者800例次以上,能够为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化疼痛治疗; (2)具有独立设置的肿瘤科门诊,能够为癌痛患者提供门诊服务,年开展癌痛治疗240例或1500例次以上; (3)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肿瘤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4)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每年培训5名以上癌痛治疗医师、6名以上癌痛治疗护士的能力。 2.二级肿瘤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 (1)开展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20张,年收治晚期肿瘤患者400例次以上,能够为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化疼痛治疗; (2)具有独立设置的肿瘤科门诊,能够为癌痛患者提供门诊服务,年开展癌痛治疗150例或900例次以上; (3)技术水平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4)具有培训同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二)疼痛科。 开展疼痛科临床诊疗工作2年以上,设置疼痛科门诊。 1.三级医院疼痛科门诊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治疗等工作,每年开展癌痛治疗150例

或1000例次以上;或者疼痛科每年收治癌痛患者50例以上;具有年培训3名以上癌痛治疗医师、4名以上癌痛治疗护士的能力。 2.二级医院疼痛科门诊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治疗等工作,每年开展癌痛治疗80例或500例次;具有培训同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三)其他晚期肿瘤治疗及临终关怀相关科室参照上述标准。 二、人员基本标准 (一)三级医院至少有5名医护人员专职负责癌痛评估与治疗工作,其中至少有2名医师、3名护士。 (二)二级医院至少有3名医护人员专职负责癌痛评估与治疗工作,其中至少有1名医师、2名护士。 (三)医师 1.有5年以上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或2年以上疼痛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熟练掌握《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范性文件;熟练掌握癌痛患者全面疼痛评估方法;熟练掌握各种止痛药物的特性、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患者疼痛评估和治疗工作。 (四)护士 1.有3年以上肿瘤科护理工作经验,或2年以上疼痛科护理工作经验,具有护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熟练掌握肿瘤科、疼痛科护理技能,掌握疼痛评分和疼痛护理操作流程,能够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癌痛全面评估和治疗。 3.能够配合医师做好癌痛患者治疗相关宣教工作。 三、科室基本管理标准 (一)建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规范化管理制度。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等文件要求,完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制度,改进工作机制,优化管理流程,保障患者方便、足量、合理使用止痛药物,满足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需求。 (二)建立健全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制度。

癌痛规范化治疗流程癌痛示范病房相关制度文档版

一、癌痛规范化治疗相关医师人员培训制度 1、接诊癌痛患者的医师基本要求: 1有 5 年以上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2接受过系统的癌痛规范化治疗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 3熟练掌握《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范性文件 4熟练掌握癌痛患者全面疼痛评估方法: 5熟练掌握各种止痛药物的特性、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6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患者疼痛评估和治疗工作,并能对下级医生的癌痛治疗进行纠正和指导。 2、在符合癌痛患者接诊要求的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癌痛治疗的住院医师要求:1 每年至少接受 1 次癌痛规范化治疗培训的继续教育课程培训,每次培训时间需要在 2 学时以上; 2住院医师在接受完整的规范化癌痛治疗培训后要求获得培训合格证; 3熟悉《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麻醉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规范性文件: 4熟悉癌痛患者全面疼痛评估方法。 5熟练掌握各种止痛药物的特性、使用方法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3、无痛病房医师培训制度 1肿瘤专科要求每年至少开展 1 次癌痛相关培训,培训内容涉及《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麻醉药品用药指导原则》和《精神药品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法则法规的学习和癌痛发病机理、癌痛评估、癌痛规范化治疗、阿片类药物副反应的处理、难治件癌痛的诊疗规范等内容: 2每次培训安排主治以上的高年资医师授课,授课学时数作为教学考核内容指

标之一 3每次培训内容参加人员需登记在册,纳入院内培训学分记录并作为年终考核指标之一: 4每季度进行不定期的一次考核,考核内容围绕癌痛规范化诊疗,考核成绩作为年终考核指标之一。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标准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标准 (2011年版)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肿瘤性疾病诊疗行为,提高我国癌痛规范化治疗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改善对肿瘤患者的医疗服务,提高肿瘤患者生存质量,制定本标准。 一、科室基本标准 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或肿瘤专科医院,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登记的肿瘤科、疼痛科或者晚期肿瘤治疗、临终关怀相关科室。 (一)肿瘤科。 1.三级肿瘤专科医院和三级综合医院: (1)开展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30张,年收治中晚期肿瘤患者800例次以上,能够为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化疼痛治疗; (2)具有独立设置的肿瘤科门诊,能够为癌痛患者提供门诊服务,年开展癌痛治疗240例或1500例次以上; (3)技术水平达到三级医院肿瘤科专业重点科室技术标准,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4)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具有每年培训5名以上癌痛治疗医师、6名以上癌痛治疗护士的能力。 2.二级肿瘤专科医院和二级综合医院: (1)开展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床位不少于20张,

年收治晚期

肿瘤患者400例次以上,能够为肿瘤患者提供规范化疼痛治疗; (2)具有独立设置的肿瘤科门诊,能够为癌痛患者提供门诊服务,年开展癌痛治疗150例或900例次以上; (3)技术水平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 (4)具有培训同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二)疼痛科。 开展疼痛科临床诊疗工作2年以上,设置疼痛科门诊。 1.三级医院疼痛科门诊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治疗等工作,每年开展癌痛治疗150例或1000例次以上;或者疼痛科每年收治癌痛患者50例以上;具有年培训3名以上癌痛治疗医师、4名以上癌痛治疗护士的能力。 2.二级医院疼痛科门诊能够独立开展癌痛治疗等工作,每年开展癌痛治疗80例或500例次;具有培训同级医疗机构医护人员的经验和能力。 (三)其他晚期肿瘤治疗及临终关怀相关科室参照上述标准。 二、人员基本标准 (一)三级医院至少有5名医护人员专职负责癌痛评估与治疗工作,其中至少有2名医师、3名护士。 (二)二级医院至少有3名医护人员专职负责癌痛评估与治

PDCA循环管理在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PDCA循环管理在癌痛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目的对出现癌痛症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健康教育中应用 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出现癌痛癥状 恶性肿瘤疾病患者82例,随机、均等分为2组。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实施健康教育;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疼痛程度V A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癌痛症状消失时间和癌痛控制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出现癌痛症状恶性肿瘤疾病患者治疗期间实施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标签:PDCA;癌痛;恶性肿瘤;健康教育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search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DCA circulation management in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disease cancer pains. Methods 82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disease cancer pain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41 cases in each,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health educat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period,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health education by the PDCA circulation management model. Results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V AS score improvement rang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cancer pain symptom disappearance time and caner pain controlling plan implementation total time were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incidence rate of adverse events was obviously fe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during the treatment period. 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pplication of PDCA circulation management model in the health education of patients with malignant tumor disease cancer pains is very obvious. [Key words] PDCA;Cancer pain;Malignant tumor;Health education 疼痛是中晚期恶性肿瘤常见临床表现,对抗恶性肿瘤治疗进程和患者的生存质量都会产生较为不利的影响,有效的止痛治疗对病情处于晚期阶段癌症患者而言显得尤为重要[1-3]。PDCA循环理论最早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根据信息反馈所涉及到的基本原理,进一步总结之后提出的对项目质量进行管理的方法,是充分保证护理服务质量能够得到持续性改进的一种科学、有效方法。该次对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出现癌痛症状恶性肿瘤病例中引入和应用健康教育的成效进行深入探讨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癌痛患者的护理常规

癌痛患者的护理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是一种主观感觉,并非简单的生理应答,是躯体和心理的共同体验。 一、患者入院接待护士及时询问有无疼痛情况及服用镇痛药物史,督促经管医生及时开出癌痛护理医嘱。 二、责任护士8小时内完成对患者全面疼痛评估,建立疼痛评估表,根据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在科室患者一览表上做醒目标识。 三、护士熟练掌握疼痛评估方法与工具并根据患者的病情、神志、年龄、理解 能力不同,选择不同的评估工具,对儿童和有智障的患者选用脸部表情量表。 四、入院评分小于等于3分疼痛者,每日8-10时当日责任护士评分1次、15时 分别评分1次,夜班在21点评估,并将评分结果及时记录,连续3天均小于3分时,每日8-10时评分一次;3分以上者每日责任护士在8-10时、15时分别评分1次,夜班在21点评估,直至连续3日评分在3分以下改每日一次,并将评分结果及时记录。 五、评分在3分以下的患者出现了疼痛加重的情况,及评分在3分以上时,立 即通知医生处理,处理后1小时观察疗效,并将爆发痛的评分和处理1小时后的评分记录在护理单和体温单上,评分次数由原先的1次改为3次;对于评分在3分以上的患者如果连续3日分值在3分或3分以下时,则改每日3次为1次;对于连续7日为0分的患者则停止评估疼痛;患者出现爆发痛评分。 癌痛评估原则 最重要的:1、病人的主诉(要接受、不怀疑、有反应、评估原因,不可说叫医生。) 2、病人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主要照顾者 3、行为表现如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哭泣(不建议,因对刺激反 应不同。) 最不重要的:1、测量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等变化。(只有出现合并症才会

癌痛专用门诊病历本

编号: 镇康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癌痛、慢性疼痛专用门诊病历本 姓名:性别:□男□女年龄:岁临床诊断: 药物过敏史: 家庭住址: 患者身份证号码: 代办人身份证号码: 电话: 代办人电话:

癌痛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知情同意书 麻醉药品知情同意书是为了方便癌症患者止痛领取麻醉药品、第一类 精神药品而设立。在首次申请麻醉药品时,请你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一、患者所拥有的权利 1.有在医师指导下获得足够药品止痛的权利; 2.有从医护人员、药剂人员、药品监管人员处获得止痛药品的使用和管理常识的权利; 3.有委托亲属或监护人代领麻醉药品的权利; 4.供药医疗机构不履行应尽的责任,申请人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 二、使用麻醉药品的患者及其相关亲属或监护人应尽的义务 1.保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有关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管理的规定; 2.必须向供药单位有关人员如实说明以前是否有药物依赖或滥用行为; 3.患者不再使用麻醉药品时,应立即停止取药,并将剩余药品、空安瓿、用过的贴剂交回供药单位,不得向他人转让或贩卖麻醉药品。 三、重要提示 1.麻醉药品仅供患者镇痛使用。其他一切用作它用或非法持有的行为,都可能导致您触犯刑律或其它法律、规定,要承担相应责任。 2.违反有关规定时,患者、代办人均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以上内容本人已经详细阅读,同意享有上述权利,履行相应义务,保 证将其内容告知患者或相关人员。 申请人(患者或家属)签字: 年月日 注意事项:病历中应当留存下列材料复印件: (一)二级以上医院开具的诊断证明; (二)患者户籍簿、身份证或者其他相关有效身份证明文件;

(三)为患者代办人员身份证明文件。

癌痛诊疗规范(2018版)

癌症疼痛诊疗规范 (2018年版) 一、概述 疼痛是人类的第五大生命体征,控制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益,也是医务人员的职责义务。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和难以忍受的症状之一,严重地影响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25%,而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可达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 如果癌症疼痛(以下简称癌痛)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患者往往感到极度不适,可能会引起或加重其焦虑、抑郁、乏力、失眠以及食欲减退等症状,显著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自理能力、社会交往和整体生活质量。因此,在癌症治疗过程中,镇痛具有重要作用。对于癌痛患者应当进行常规筛查、规范评估和有效地控制疼痛,强调全方位和全程管理,还应当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宣教。 为进一步规范我国医务人员对于癌痛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研究行为,完善重大疾病规范化诊疗体系,提高医疗机构癌痛诊疗水平,积极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特制定本规范。 二、癌痛病因、机制及分类 (一)癌痛病因。

癌痛的原因复杂多样,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肿瘤相关性疼痛:因为肿瘤直接侵犯、压迫局部组织,或者肿瘤转移累及骨、软组织等所致。 2.抗肿瘤治疗相关性疼痛:常见于手术、创伤性操作、放射治疗、其他物理治疗以及药物治疗等抗肿瘤治疗所致。 3.非肿瘤因素性疼痛:由于患者的其他合并症、并发症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等非肿瘤因素所致的疼痛。 (二)癌痛机制与分类。 1.疼痛按病理生理学机制,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 (1)伤害感受性疼痛:因有害刺激作用于躯体或脏器组织,使该结构受损而导致的疼痛。伤害感受性疼痛与实际发生的组织损伤或潜在的损伤相关,是机体对损伤所表现出的生理性痛觉神经信息传导与应答的过程。伤害感受性疼痛包括躯体痛和内脏痛。躯体痛常表现为钝痛、锐痛或者压迫性疼痛,定位准确;而内脏痛常表现为弥漫性疼痛和绞痛,定位不够准确。 (2)神经病理性疼痛:由于外周神经或中枢神经受损,痛觉传递神经纤维或疼痛中枢产生异常神经冲动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可以表现为刺痛、烧灼样痛、放电样痛、枪击样疼痛、麻木痛、麻刺痛、幻觉痛及中枢性坠胀痛,常合并自发性疼痛、触诱发痛、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自评表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自评表 附件2 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自评表 申报科室:医院名称:评审日期:指标名称适用范围标准评价方法标准是否达标根据病区基本标准,肿瘤科临床诊疗已开展5年以上,床位30余张。800名中晚期肿瘤患者在一年中接受了3次以上的治疗。已经独立建立了一个肿瘤诊所。在一所专科医院,一年内对240名或1500多名患者进行了癌痛诊断和治疗,达到了三级医院肿瘤重点科室的技术标准。在省(区、市)级综合医院三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每年可培养5名以上具有癌痛诊疗能力的医生,6名以上具有癌痛护理能力的护士在肿瘤科开展肿瘤科临床诊疗工作5年以上,XXXX年治疗晚期癌症患者床位数> 400人次,2家独立肿瘤科门诊。每年进行150或900次癌痛治疗的综合医院的技术水平在同级医院中处于领先地位。有经验和能力培训同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在疼痛科开展临床诊疗工作2年以上,每年开展150次或1000次以上癌症疼痛治疗。每年在三级医院接受癌痛治疗的患者50人以上,有能力培训3名以上癌痛治疗医生和4名以上癌痛治疗护士在疼痛科开展临床诊疗工作2年以上;每年在二级医院接受癌痛治疗的80名患者或500多名患者有经验和能力培训同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查阅文件和资料,并进行现场检查和查阅文件和资料。现场调查指的是文件和资料,现场调查指的是文件和资料,现场调查

内容项标准评价方法指的是文件和资料,专题讨论会得分1分完全符合1分。(1)医院领导是否负责创建活动,并成立由创建部门、药剂科、护理部、麻醉科等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组成的团队。1)组织组建活动项目组(2分)(2)建立良好的协调机制,定期组织活动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据记录,医院开业(1)项目组制定了医院的具体部门和实施计划,2)系统建立了创建示范病房的工作管理制度,并建立了示范模式(2)创建示范病房的相关制度已纳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3)病房创建制度,具体措施包括实施建设活动(1)医院有创建示范病房的计划。定期检查癌痛组织。3.管理和评估治疗情况、医疗保障、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随访实际情况和病历质量等。并记录(2分)(10分)(2分)积极配合各级评审工作(1分)项目组成员已研究过相关创作活动文件。熟悉度指数4。参与创建示范病房活动计划及相关要求的人员(2)相关创建部门的医务人员已接受相关创建活动文件的学习和培训(3分),熟悉创建示范病房的活动计划及相关要求(1)以部门负责人为组长,成立创建活动小组,并设立专门医务人员负责癌痛评估和治疗。科室应公开(2)疼痛医生应熟悉相关文件;精通综合疼痛演示模型评估方法;能够独立进行癌症疼痛患者的疼痛评估和治疗。组织管理(3)疼痛护士熟练掌握疼痛评分和疼痛护理程序,施工

癌痛试题

肿瘤科癌痛考试题 姓名_______层级_______日期_______分数_______ 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 1、癌症疼痛评估应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评估的原则。 2、癌痛常规评估是指医务人员主动询问癌症患者有无疼痛,常规评估疼痛病情,并进行相应的病历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后____小时完成评估。 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痛三阶梯止痛指南,癌痛药物止痛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于癌痛治疗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癌痛的治疗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发生爆发性疼痛时,立即给予_____阿片类药物,用于解救治疗及剂量滴定。解救剂量为前24小时用药总量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世界疼痛大会将 ( ) 人类第五大生命指征。 A.呼吸 B.脉搏 C.疼痛 D.血压 2、.对疼痛进行评估下面哪项正确( ) A.相信患者,患者说痛就是痛。 B.根据经验总体评价患者 C.只相信患者主诉便给药物治疗 D.无需动态评估患者

3以下对疼痛的描述哪个正确() A.疼痛是患者的客观感受,缺少客观体征 B.疼痛不受精神和心理因素影响。 C.用药期间的疼痛程度评估有助于及时调整止痛要物的用药剂量 D.护士应以自我观点对疼痛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评估 4、按WHO的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估,疼痛分为四级( ) A.0级 1级 2级 3级 B.1级 2级 3级 4级 C.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极重度疼痛 D.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无法忍受疼痛 5、疼痛的给药原则是( ) A.病人要求便给药 B.疼痛发作时给药 C.只要有疼痛便给药 D.按药效的强弱依阶梯顺序使用、使用口服、按时给药、联合给药、用药剂量个体化 6、三阶梯用药说法正确的是( ) A.重度和剧烈疼痛的患者,选用弱阿片类药物 B.中度疼痛的患者,选用弱阿片类药物 C.轻度疼痛的患者用阿片类药物 D.中度疼痛的患者使用解热镇痛类和抗炎类药 7、用药过程的病情观察重点有哪些( ) A.患者的心理需要

癌痛各项制度

疼痛病人出院随访制度 1、建立出院病人住院信息登记档案,内容应包括:姓名、年龄、单位、住址、 联系电话,门诊诊断、住院治疗结果、出院诊断和随访情况等内容,填写人由病人本次住院期间的主管医师及相关护士负责填写。 2、所有出院后需院外继续治疗、康复和定期复诊的患者均在随访范围。 3、随访方式包括电话随访、接受咨询、上门随诊、再次入院治疗、书信联系等, 随访的内容包括:了解病人出院后的疼痛治疗效果、疼痛变化和恢复情况,指导病人如何用药、副反应、何时回院复诊、病情变化后的处置意见等专业技术性指导。 4、随诊时间应根据病人病情和治疗需要而定,治疗用药副作用较大、病情复杂 和危重的病人出院后应随访,一般需长期镇痛治疗的慢性病人或疾病恢复慢的病人出院1周内应随访一次,此后根据临床需要定期随访。 5、负责随访的医务人员由相关科室的科主任、护士长和病人住院期间的主管医 师负责。第一责任人为主管医师,随访情况由主管医师按要求填写在住院病人信息档案随访记录部分。并根据随访情况决定是否与上级医师、科主任一起随访。 6、科主任应对住院医师的分管出院病人随访情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对没有按 要求进行随访的医务人员应进行督促。 7、医务科、护理部应对各临床科室的出院病人信息登记和随访情况定期检查指 导,并将检查情况向业务院长汇报及全院通报。

肿瘤内科癌痛宣教制度 1、积极开展肿瘤癌痛患者宣教活动,确保癌痛患者及其家属熟悉癌痛相关知识; 2、定期举办癌痛患者宣教讲座(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科普培训,发放患者宣教手册,对患者以及其家属开展癌痛治疗相关知识宣教。 3、设立创建“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活动公示、疼痛治疗知识教育宣传栏,每季度更新宣教内容。

我院门诊癌痛患者麻醉药品处方分析

我院门诊癌痛患者麻醉药品处方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18T11:08:26.75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0年第1期供稿作者:王颖[导读] 了解我院门诊晚期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的应用及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选择和应用麻醉药品提供科学依据。 王颖 (北京市第六医院药剂科 100007)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1-0069-02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门诊晚期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的应用及其合理性,为临床合理选择和应用麻醉药品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本院2009年1~12月“麻醉药品逐日登记表”为调查对象,进行统计、汇总,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门诊癌痛患者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6种麻醉药品中,4种DUI≤1.00,2种 DUI>1.00。结论我院癌痛患者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还应该进一步加强用药管理,使麻醉药品的使用更趋于安全、合理、有效。 【关键词】麻醉药品处方分析癌痛药物利用指数 癌痛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对其有效地进行镇痛治疗,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综合规划的重点之一,早在198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就制定了“三阶梯止痛”的治疗原则,并提出“到2000年让癌痛患者无痛”。国家卫生部(1993年5月14日)再次发布“癌症三级止痛阶梯疗法指导原则”,笔者对本院2009年度癌痛患者麻醉药品的运用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和评价“癌症三阶梯止痛指导原则”在本院的推行情况。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收集我院2009年1~12月门诊癌痛患者麻醉药品处方193张,对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1.2 方法以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指数(DUI)为指标,参考2005年版《中国药典》,《新编药物学》(第16版) [1]以及药品说明书和临床常用的常规剂量,确定各药的DDD 值,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当 DUI≤1为合理用药。计算公式:DDDs=药品消耗总量/该药DDD值,DUI= DDDs/用药总天数。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我院麻醉药品处方共301张,共使用7种麻醉药品。其中用于癌痛的处方193张,占处方总数的64.12%。癌痛处方中男性104张,占癌痛处方数的5 3.89%,女性89张,占癌痛处方数46.11%。调查显示我院癌痛患者中:无40岁以下患者、40~49岁为1人、50~59岁为1人、60~69岁为8人、70岁以上为113人。 2.2 麻醉药品的种类我院门急诊共使用7种麻醉药品,其中针剂2种,片剂2种,缓控释制剂3种。调查中显示用于癌痛患者镇痛治疗的共6种。 2.3 6种麻醉药品的DDD、DDDs和DUI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由一般情况可以看出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男性高于女性,可能和男性有更多不良的生活习惯有关,从年龄使用分析,以70岁以上组最高,其次为60~69岁老年组(共占癌痛处方的62.69%)。可看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患癌症的风险逐渐增大。 3.2 在我院使用的麻醉药品中,有4种麻醉药品的DUI≤1.00,方法评价为合理用药;有2种的麻醉药品DUI>1.00,方法评价为不合理用药。但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癌症病人使用吗啡极量问题的通知》对癌症患者镇痛使用,盐酸吗啡控释片应由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和病人的耐受性而作出决定剂量,缓、控释片应坚持q12 h的给药方案。但每次用药量不受极量限制,应该说凡使病人疼痛得到缓解的剂量都是正确的用量。就麻醉药品的DUI值来说 DUI>1,应理解为日处方剂量大于DDD值,而并不能说此药用法不合理[2]。 3.3 盐酸吗啡缓释片止痛效果好,维持时间长,成瘾性低,是癌症三阶梯治疗的推荐药物之一,WHO将医用吗啡的用量作为癌痛的治疗标尺。该药在我院的使用率远大于其他药品,长期口服吗啡仍是癌痛治疗的推荐方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的作用类似吗啡,其镇痛强度为吗啡的1.5~2.0倍,主要用于缓解持续的中度到重度疼痛,由于该药镇痛效果好,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近年来其使用率也在增加。盐酸羟考酮控释片正是我院今年引进的新型癌痛治疗药物。 从以上的分析结果表明,我院的临床医师已理解和执行了根据 WHO提出的“让疼痛患者不痛,并提高其生活质量而实施的癌痛三阶梯止痛疗法”的治疗原理,该原理在我院癌痛患者的镇痛治疗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3],并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我院的门急诊癌痛患者麻醉药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第 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71-181. [2] 林小春.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J].海峡药学, 2008,20(7):129-131. [3] 邱迎华,刘洋.2005~2007年麻醉药品应用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08,6(6):63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