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年战争看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 格式:pdf
- 大小:184.07 KB
- 文档页数:2
LUOYANG NORMAL UNIVERSITY英国兴衰的启示院(系)名称外国语学院专业名称英语(专升本)学生姓名常万民学号1207112069指导老师杨会宾完成时间2014年5月摘要英国这个漂泊在大西洋中的小岛,曾经在世界历史发展的漫长时期中湮没无闻,但到了近代却突然崛起,一跃成为西方强国中的领头人,并独领风骚数百年,给人类文明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曾经号称“世界工厂”和“日不落帝国”的国家又逐渐衰落,回归到欧洲的版图之内,回归到大西洋中那个小岛。
这其中的前因后果必然是所有关注英国命运的人们想要揭开的谜底。
本文考察了英国自远古到现代的整个发展历程,紧紧围绕着英国的兴衰这一条主线,着重对英国的兴衰中起到重要或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给与阐释,并综合各种学术观点进行创新,以回答英国命运起落转折当中引起人们关注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小岛;兴衰;发展历程;前因后果英国兴衰的启示英国的发展历程可以被描绘为一条抛物线型的曲线,即由一个不引人注口的小国逐渐崛起、发展壮大、达到顶峰,再逐渐回落到原点。
其中第一个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便是英国崛起的契机何在,为什么在当时诸多境况相似的欧洲国家之中它率先走上了强盛之路。
英国崛起的第一个关键条件是英吉利民族国家的形成。
中世纪的欧洲各国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当时的“英国”、“法国”只不过是地理上的概念,欧洲人所认同的是一个大的基督教文化圈,在这样的认同之下,欧洲处在一种分裂的状态之中。
在各个“国家”内部,国王并不具有超越于贵族的权利,只是他们当中居位较高的一员。
在这样的分裂状态之中,很难说会有整体性的巨大进步。
英国在与法国的百年战争中萌生了民族意识,认识到它是不同于大陆的任何一个国家的独立存在,通过都铎诸君主的努力,建立了民族国家,其意义在于:它将一个国家凝结为一个整体,从而成为这个国家迈上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恰当载体。
在这个载体刚刚形成之时,处于最高地位的是专制君主,他己经超越于一般贵族之上,成为整个国家的代表。
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
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
特指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
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政治逐步整合。
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
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变化: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②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
为了扞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
面对议会的强烈抗议,伊丽莎白一世被迫妥协,取消了私自授予的专卖权。
民族国家的形成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
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
特指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
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政治逐步整合。
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
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变化: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②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
为了扞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
百年战争观后感《百年战争观后感》百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一场著名而激烈的冲突,发生在14世纪到15世纪之间的法国与英格兰之间。
这场战争以其长时间的持续和激烈的战斗而闻名于世,对于当时的欧洲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最近,我有幸观看了一部关于百年战争的纪录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触动和思考。
首先,百年战争是一场残酷而血腥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无数的士兵和平民丧生,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遭受了严重破坏。
战争的残酷性让我不禁思考战争的可怕和无意义。
无论是法国还是英格兰,他们由于争夺王位而展开了这场战争,然而,这场争夺使得两国陷入了血腥的深渊,带来的只是互不相让的仇恨和痛苦。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深深地体会到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摧毁性影响,对和平的向往更加强烈。
其次,百年战争也是一场民族意识觉醒的战争。
在百年战争中,法国和英格兰两个国家的人民形成了强烈的国家意识和民族团结。
战争中的困境和对外敌人的侵略使得法国人和英格兰人不得不团结起来,并且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奋力战斗。
这也让我思考到,战争虽然残酷,却能激发人们的民族意识和自豪感。
通过对战争历史的研究和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国家面临威胁和危机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团结一致,共同抵抗外敌。
再次,百年战争的结束也给人们带来了深思。
这场战争之所以被称为“百年战争”,并不是持续一百年的连续战斗,而是这段时间内法国和英格兰两国之间的长久冲突。
然而,就在这个战争看似永不停息的时候,突然间,法国王冠归位,百年战争以法国的胜利告终。
这使得我意识到,在冲突的边缘中,和平和谈判仍然是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没有人想要看到无休止的战争,只有和平的结束才能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希望和未来。
最后,观看这部纪录片让我对历史和过去有了更多的思考。
百年战争承载着欧洲历史上重要的一页,法国和英格兰的对峙和学到的经验,对当今世界依然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深思熟虑,以免重蹈覆辙。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感和温故知新的重要性。
英法百年战争对英国的影响有哪些英法百年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那么你了解英法百年战争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英法百年战争对英国的影响,希望能帮到你。
英法百年战争对英国的影响1337年,英王爱德华三世率领军队进攻法国,爆发了英法百年战争。
战争由1337年断断续续打到了1453年,最后阶段法国民族意识觉醒才扭转不利局面,艰难取得胜利,完成民族统一大业。
战场主要集中在法国土地,因此法国的兵力和经济受损最严重,其在英占区的民众受到的剥削尤其严重,很多人甚至无家可归,陷入水深火热中。
但英法百年战争对英国的影响比起法国也没有好多少。
虽有间歇,但战争持续时间长,加上当时流行的黑死病,英国为此损耗了不少人力物力,加上法国领地的丧失,可谓赔了夫人又折兵。
英法百年战争对英国的影响还波及到其统治阶层,由于战争中英国封建内部开始因为各自利益自相残杀,引发的红白玫瑰战争消灭了大批封建旧贵族,使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力量得以强大起来。
因此关于英法百年战争对英国的影响,有弊也有利。
战争是残酷的,但或许是社会矛盾得到了宣泄,刺激了资本主义市场的萌芽,战后分道扬镳的两国迎来各自的春天。
此战促进了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王权也因此进一步加强。
被迫放弃了大陆称霸之后,英国发布了一系列重商政策发展资本主义市场,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不仅大大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还成功建立海上霸权,迎来海上帝国的巅峰时期。
英法百年战争的简介英法百年战争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就是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到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
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
战争胜利使法国完成民族统一,为日后在欧洲大陆扩张打下基础;英格兰几乎丧失所有的法国领地,但也使英格兰的民族主义兴起。
英法百年战争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依旧困扰着很多人,原来当时北欧维京海盗骚扰侵略法国海岸由来已久。
卡洛林王朝时期,法兰克统治者查理三世同意这些北欧人在法国海岸诺曼底定居下来,他们后来建立了诺曼底公国。
民族国家的形成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
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
特指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
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政治逐步整合。
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
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变化: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
为了扞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
浅析英法百年战争对英国历史的影响摘要:英法百年战争是1347-1453年积怨已久的英法封建王朝为了争夺法兰西的领地及其它政治经济利益而进行的战争,战争持续了一百多年对参战双方的历史发展轨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从军事制度的影响其中如骑士制度的终结、长弓兵的兴盛与转型、军事战术的转变和对英国撤出大陆面向海洋发展及其对海军建设的影响;农民运动由于受到更加残酷的剥削生活条件恶化而兴起、运动中提出了代表其利益的两个纲领及其失败的原因和农民运动对英国社会力量对比产生的影响;民族国家由于百年战争中的自我认同和对法国的仇视及宗教改革等而形成的英格兰民族的形成而形成及其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浅析百年战争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百年战争英国军事制度民族国家百年战争的进行对交战双方的武器装备、战术思想、军事体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英国士制度作为封建主义贵族制度的伴随物始于10世纪发展于12-13世纪,并且于12-13世纪进入黄金时期而后在百年战争和红白玫瑰战争中衰落。
在战争开始前通过对苏格兰的连年征战,英国的军事体制军队战斗素质要高于法国,早在亨利二世在位的时侯就进行了军事改革,“颁布‘军事条例’,改组旧的军队,推行军事改革······国王用这笔款招募一支常备军,不受时间限制,从而使国王减少看对封臣的依赖。
”①这就是说战争开始的时候英国国王已经有一支固定的雇佣军,相对于法国的封臣义务兵役制更具有优势。
“在英国14世纪长弓渐成为法定的武器,而教堂中冢地后设靶射箭之习亦成为村落生活中游艺及盛事。
爱德华三世且明令鼓励,并禁止可以同射箭相竞争的手球,足球,棍球;跑马,斗鸡诸无益游艺”②由此可见长弓当时在英国民间军队中的地位,爱德华三世的将军们在与苏格兰军队的战斗中取双方之长创新出一种新的战术用弓箭手和骑兵混编,长弓兵处于主力地位,骑兵配合长弓兵厮杀,在与法军交战的时候等法国重骑兵冲入英国长弓兵射程内的时候弓箭手将锐箭如雪花般射入敌军,而长弓兵的箭可以射透重骑兵的铠甲射杀敌军,这让法军骑士在未到敌前已死伤不堪,然后英国骑兵再配合长弓兵屠杀法国重骑兵,短兵相接的长弓兵亦可拔刀相战,在1346年的克勒西战役中英军大败法军,而后的数次陆军交战也证明了这种战术的先进性①朱寰主编,王建吉、吴筑星等编著:《世界上古中世纪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272页。
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您问一个人的身份,她会首先告诉您就是基督徒,其次就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就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与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就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与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就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
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就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
特指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就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
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政治逐步整合。
国家就是民族的政治实体。
在西欧,民族与国家就是同步形成的。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变化: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①民族国家的形成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②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④部分农民与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专制出现了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
为了捍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她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
第16卷第3期16(3):70~76 2018年6月June2018引言“在过去两千年的历程中,尽管各地区想通过语言或者战争的方式把民族打造成政治共同体……但是帝国这一政治怪兽却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1]帝国作为一种特殊政治结构,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人们可从帝国统治中获得各种益处,也可能遭遇种种灾难。
“无论如何,帝国作为一种选择,都让人民对国家前途多了一种可能性。
”[1]英帝国思想由来已久,帝国意识增强与王权强大、民族国家形成、摆脱罗马天主教皇控制等紧密相关。
此时期强大到能摆脱教皇控制的国家,“即使仅仅在自主权方面,它也可以公正地被称为一个帝国。
”[2]亨利八世的枢密顾问于1511年提出“独立的英国就是一个帝国”主张,并极力主张海外扩张征服[3]。
此言间接指出帝国特征之一——对外征服。
因受重商主义思潮熏陶,早期英国帝国意识即扩张和殖民。
“1500—1700年,是英国重商主义时代,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4]17世纪是英国第一帝国体系和新帝国理念的确立时期[5]。
此时英国奉行商业扩张政策,对英国民族国家形成原始资本积累,尤其是殖民帝国构建均起到推动作用。
英国重商主义全面发展于都铎王朝时期,特别是16世纪后期伊丽莎白时代。
重商主义与殖民扩张相伴而生,尽管重商主义者重视对外贸易,但与殖民扩张“一本万利”的掠夺行为相比显然更热衷后者,其直接目的即拓展市场和掠夺原料。
晚期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孟在1621年发表《论英国与东印度的贸易》论著,即以掠夺印度的经商实践为基础,为重商主义走上商业掠夺和殖民扩张之路提供了脚本,马克思称此书为重商主义的“福音书”[6]。
一、英国民族意识产生由封建国家向民族国家迈进,是社会发展趋势。
恩格斯认为:中世纪最明显趋向是逐渐呈现的民族国家形态,此为现代社会进步的基础[7]。
民族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概念,言其古老,因但丁在《论世界帝国》中曾提及:“罗马民族是最高贵的民族。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民族国家的形成
识记知识点:
1.英法百年战争的影响。
深刻影响了两国的历史进程,民族意识增强,有利于英、法民族国家的形成。
2.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因素及形成时间
统一的领土疆域、统一的国内市场、全国通用的语言、共同的民族意识。
15世纪末,英、法两国发展为民族国家,
理解知识点:
君主专制: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制度的转变。
社会各阶层支持加强王权: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第 1 页共1 页。
论英法百年战争对英国的影响摘要英法百年战争是指英法两国封建王朝为争夺法兰西领地而进行的长达116年的旷日持久战。
这场战争对于战败英国来说是一场深重的灾难,但它同时也给英国带来了发展的契机。
它促使了英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他们实行宗教改革、推行英语,认识到了英吉利与法兰西的区别,最终形成了民族国家;在经济上,它给英国带来了经济上的转型,促使英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并推动了日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政治上,它使英国议会制度更为完善,国家机器大为加强,为英国日后议会君主制的确立做了准备;在军事上,它推动了英国武术装备和战术思想向前发展,推动了骑士制度的终结,并使英国人认识到了海权的重要性。
百年战争对英国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本文试图从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在经济、政治制度、军事上的进步性来浅析百年战争对英国的影响。
关键词百年战争英国影响百年战争是英法两国为争夺法兰西的领地而进行的一场长期战争。
这场战争,从1337年打到1453年,历时116年,可谓旷日持久。
不论对英国还是法国,它都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图从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在经济、政治制度、军事上的进步性来浅析百年战争对英国的影响‘一民族国家的形成是百年战争给英国带来的最大影响。
我们讨论英国,最根本的前提是它的存在性。
然百年战争之前,英国人并无多少民族意识可言,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认为当时的英国并不是一个国家。
战前的英国人并没有深切的认识到他们与法国人的差异,英吉利、法兰西不是作为一个政治实体的国家出现,它只是一些地理名词。
在当时,英国人的概念都几乎没有形成,这也是他们没有民族意识的一个原因,当然了,还有两个原因就是他们的宗教也由法国人控制、语言还未推广。
这样的一个民族。
是很难有自己的意识的。
但是,长期的战争却哺育了英国人的民族意识,使他们意识到了自己与法国人的差异。
中世纪罗马教廷是统治西欧的“大一统”基督教会,而当时欧洲已经存在支离破碎的封建体系,因此当时的人们毫无民族感情可言。
万方数据
从百年战争看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
作者:王琰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世界近现代方向,四川成都,610064
刊名: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英文刊名:
年,卷(期):2011(9)
1.许二斌.Xu Er-bin中世纪欧洲战争起因类型计量分析[期刊论文]-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
2.赵雪妤驯服利维坦[期刊论文]-魅力中国2011(15)
3.倪世光西欧中世纪的比武大赛及其原因[期刊论文]-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
4.沈敏华.Shen Minhua西欧中世纪的克吕尼运动述评[期刊论文]-探索与争鸣2006(6)
5.约翰·弗朗斯.张煜.张丽萍西方中世纪战争史研究近况综述(续)[期刊论文]-军事历史研究2003(2)
6.孟广林.陈灿.Meng Guanglin.Chen Can近百年来欧美学者对中世纪英国城市史的研究[期刊论文]-贵州社会科学2011(3)
7.倪翠兰.NI Cui-lan英国议会向近代转型的社会基础[期刊论文]-泰山学院学报2005,27(5)
8.程皖战争对中世纪英国议会形成及发展的影响[期刊论文]-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3,23(5)
9.夏保成.许二斌.XIA Bao-cheng.XU Er-bin欧洲战争原因论 --对中世纪以来欧洲战争起因的研究[期刊论文]-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
10.许二斌对欧洲历史上战争原因类型的一项计量研究[期刊论文]-史学集刊2002(2)
引用本文格式:王琰从百年战争看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期刊论文]-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