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刑事审判警务保障规则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10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法细则第一章一般规定1-1.制定目的和依据1-2.适用范围1-3.基本要求1-4.违反细则规定的责任1-5.修订1-6.施行时间第二章刑事案件审判警务保障2-1.职责2-2.警务受领2-3.警务准备2-4.警务实施2-5.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警务保障2-6.远程视频提讯警务保障2-7. 一般处置情况第三章执行死刑(略)第四章民事、行政案件审判警务保障4-1. 职责4-2. 警务受领4-3. 警务准备4-4. 警务实施4-5. 人民法庭警务保障4-6. 一般情况处置第五章配合执行警务保障5-1. 职责5-2. 警务受领5-3. 警务准备5-4. 警务实施5-5. 一般情况处置第六章安全检查6-1. 职责6-2. 警力配备6-3. 设施与装备配备6-4. 不得进入审判场所的人员6-5. 不得携带进入审判场所的物品6-6. 警务实施6-7. 一般处置情况第七章协助机关安全和涉诉信访应急处置7-1. 协助机关安全应急处置7-2. 协助涉诉信访应急处置工作第八章执行强制措施8-1. 拘传8-2. 训诫8-3. 强行带离8-4. 罚款8-5. 拘留第九章突发事件处置9-1. 职责9-2. 基本原则9-3. 组织领导9-4. 警务准备9-5. 警务实施第一章一般规定1-1.制定的目的和依据为进一步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改进执法作风,提高执法水平,确保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顺利进行,依照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制定本细则。
1-2.适用范围1.本细则是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严格、准确、规范执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内部规范,仅限人民法院司法警务工作适用,不得在任何法律文书中引用,不得向外部单位、个人公开。
2.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行司法警务工作任务时,应当遵守本细则规定。
1-3.基本要求1.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严格公正规范。
理性平和文明执法;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尊重社会的公序良俗;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条例颁布单位:最高人民法院文号:法发[2012]23号颁布日期:2012-10-29 执行日期:2012-12-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司法解释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职权第三章组织管理第四章警务保障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和科学管理,保障司法警察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
第三条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任务是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顺利进行。
第四条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司法警察工作,上级人民法院领导下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工作。
第五条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服从命令,严格执法。
第六条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第二章职权第七条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职责:(一)维护审判秩序;(二)对进入审判区域的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三)刑事审判中押解、看管被告人或者罪犯,传带证人、鉴定人和传递证据;(四)在生效法律文书的强制执行中,配合实施执行措施,必要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五)执行死刑;(六)协助机关安全和涉诉信访应急处置工作;(七)执行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在法庭审判过程中,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按照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的指令,对违反法庭规则,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员等扰乱法庭秩序的,依法予以强行带离,执行罚款或者居留。
出现危及法庭内人员人身安全、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等紧急情况时,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先行采取必要措施。
第九条对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及时予以控制,根据需要进行询问、提取或者固定相关证据,依法执行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法院警务保障工作,确保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院全体警务人员,以及其他参与法院警务保障工作的相关人员。
第三条法院警务保障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保障原则;(二)公正高效原则;(三)安全稳定原则;(四)服务审判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成立法院警务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院警务保障工作。
领导小组由院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
第五条法院警务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一)研究制定警务保障工作的规章制度;(二)协调解决警务保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三)组织开展警务保障工作的培训和考核;(四)对警务保障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六条法院警务处为警务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办事机构,负责具体实施警务保障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警务保障工作计划;(二)组织实施警务保障工作;(三)协调各部门之间的警务保障工作;(四)处理警务保障工作中的突发事件。
第三章警务保障工作内容第七条警务保障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安全保卫:负责法院办公场所、审判庭、羁押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二)秩序维护:负责维护法院内部秩序,确保审判、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三)协助执行:协助执行庭完成执行任务,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四)接待服务:为来访群众提供咨询、引导等服务;(五)应急处置:处理突发事件,确保法院安全稳定。
第八条警务人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一)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品行;(二)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警务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三)身体健康,能够胜任警务工作。
第四章警务人员管理与培训第九条警务人员实行岗位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确保警务工作落实到位。
第十条对警务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提高警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十一条警务人员应当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不断提升自身能力。
法院警务保障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人民法院警务保障工作,维护审判秩序,保障人民法院依法履行审判职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人民法院警务保障工作,是指为保障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的安检、安保、警务技能等服务。
第三条人民法院警务保障工作应当坚持政治建警、服务审判、确保安全、规范执法的原则。
第四条人民法院警务保障工作由司法警察部门负责,其他相关部门应当配合。
第二章安检工作第五条人民法院应当设立安检机构,对进入人民法院的人员进行安全检查。
第六条安检人员应当具备必要的政治素质、业务知识和技能,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
第七条安检人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严格执行安检程序和标准,不得擅离岗位;(二)尊重被检查人员的人格尊严,不得侵犯被检查人员的合法权益;(三)对不符合进入人民法院规定的人员,有权拒绝其进入;(四)对携带违禁物品的人员,应当予以收缴,并报告公安机关;(五)对安检过程中发现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当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公安机关。
第八条人民法院应当配备必要的安检设备,确保安检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安全保障工作第九条人民法院应当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确保审判工作顺利进行。
第十条安全保障工作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审判场所的安全保障;(二)审判活动中的安全保障;(三)人民法院工作人员和诉讼参与人的人身安全;(四)人民法院资产的安全。
第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制度,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处理。
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应当加强与公安机关、消防部门等部门的协作,共同维护审判秩序。
第四章警务技能培训与演练第十三条人民法院应当对司法警察进行必要的警务技能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实战能力。
第十四条人民法院应当定期组织警务技能演练,检验司法警察的实战能力。
第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将警务技能培训和演练情况纳入司法警察的工作考核。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法细则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法细则第一章一般规定1-1.制定目的和依据1-2.适用范围1-3.基本要求1-4.违反细则规定的责任1-5.修订1-6.施行时间第二章刑事案件审判警务保障2-1.职责2-2.警务受领2-3.警务准备2-4.警务实施2-5.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警务保障2-6.远程视频提讯警务保障2-7. 一般处置情况第三章执行死刑(略)第四章民事、行政案件审判警务保障4-1. 职责4-2. 警务受领4-3. 警务准备4-4. 警务实施4-5. 人民法庭警务保障4-6. 一般情况处置第五章配合执行警务保障5-1. 职责5-2. 警务受领5-3. 警务准备5-4. 警务实施5-5. 一般情况处置第六章安全检查6-1. 职责6-2. 警力配备6-3. 设施与装备配备6-4. 不得进入审判场所的人员6-5. 不得携带进入审判场所的物品6-6. 警务实施6-7. 一般处置情况第七章协助机关安全和涉诉信访应急处置7-1. 协助机关安全应急处置7-2. 协助涉诉信访应急处置工作第八章执行强制措施8-1. 拘传8-2. 训诫8-3. 强行带离8-4. 罚款8-5. 拘留第九章突发事件处置9-1. 职责9-2. 基本原则9-3. 组织领导9-4. 警务准备9-5. 警务实施第一章一般规定1-1.制定的目的和依据为进一步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改进执法作风,提高执法水平,确保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顺利进行,依照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制定本细则。
1-2.适用范围1.本细则是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严格、准确、规范执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内部规范,仅限人民法院司法警务工作适用,不得在任何法律文书中引用,不得向外部单位、个人公开。
2.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行司法警务工作任务时,应当遵守本细则规定。
1-3.基本要求1.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严格公正规范。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刑事审判警务保障规则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刑事审判警务保障规则一、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以下简称司法警察)刑事审判警务保障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法庭规则》和《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暂行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刑事审判警务保障(以下简称警务保障)是指司法警察为保证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顺利进行,依法实施的职务行为。
本规则所指警务保障包括:在刑事审判工作中维护审判秩序,警卫法庭安全;保护审判人员、公诉人、辩护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人身安全;预防、制止妨碍刑事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押解、看管被告人和罪犯;依法对旁听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传唤证人、鉴定人,传递、展示证据。
第三条司法警察在执行警务保障工作中应当做到:严格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严格执法、文明执法、规范执法;保守审判秘密和工作秘密;按规定着装,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持有警官证等有效身份证明。
值庭司法警察在法庭审判活动中,根据审判长、独任审判员的指令,依法履行职责。
第四条司法警察在执行警务保障任务中,配备、使用警械和武器,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的有关规定。
二、组织指挥第五条在警务保障工作中,司法警察部门应当根据案件性质、被告人数量和审理方式等情况,安排、部署警力;配备车辆和武器、警械具。
按照规定配备警力,根据警务保障要求,分别设立押解、看管、值庭、安全检查和处置突发事件分队(组);配备指挥车、囚车,必要时配备备用车辆;配备武器、警械具。
执行警务保障任务前,应当对车辆、武器和警械具进行维护、检查,确保车辆、武器和警械具处于适用状态。
第六条检查审判法庭、羁押场所的设施,对于妨碍警务保障工作的设施和物品进行改造和清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依法履行职权的规定》已于2020年6月22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05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2020年6月2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依法履行职权的规定(法释〔2020〕4号)为了保证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依法履行职权,保障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安全,维护诉讼参与人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法律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职责:(一)维护审判执行秩序,预防、制止、处置妨害审判执行秩序的行为;(二)在刑事审判中,押解、看管被告人或者罪犯,传带证人、鉴定人、有专门知识的人或者其他诉讼参与人,传递、展示证据,执行强制证人出庭令;(三)在民事、行政审判中,押解、看管被羁押或者正在服刑的当事人;(四)在强制执行中,配合实施被执行人身份、财产、处所的调查、搜查、查封、冻结、扣押、划拨、强制迁出等执行措施;(五)执行死刑;(六)执行扣押物品、责令退出法庭、强行带出法庭、拘传、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七)查验进入审判区域人员的身份证件,对其人身及携带物品进行安全检查;(八)协助人民法院机关安全和涉诉信访应急处置工作;(九)保护正在履行审判执行职务的司法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二条对违反法庭纪律的行为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依照审判长或者独任法官的指令,予以劝阻、制止、控制,执行扣押物品、责令退出法庭、强行带出法庭、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出现危及法庭内人员人身安全,严重扰乱法庭秩序,被告人、罪犯、被羁押或者正在服刑的当事人自杀、自伤、脱逃等紧急情况时,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可以直接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
第三条对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和在人民法院内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司法工作人员的行为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可以采取制止、控制、带离等强制手段,根据需要进行询问,提取、固定、保存相关证据,依法提请人民法院处以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司法警察刑事审判警务保障规则》解读-死刑二审案件必须开庭审理,始自2007年7月1日的这一司法审判领域的重大改革,对确保死刑案件的办案质量、加强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然而,当时几乎没有人注意到,这一变化将给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带来什么。
死刑二审开庭后,司法警察的工作量增加较大。
同时,由于以往刑事审判警务保障缺乏统一的规则,各地做法不一,在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较多。
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今天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刑事审判警务保障规则》,这意味着全国司法警察刑事审判警务保障有了可以统一适用的规则。
这位负责人说。
刑事审判警务保障日益复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总队总队长,董文斌清晰地记得死刑二审开庭改革刚开始实施时,自己内心的那种焦虑。
死刑案件的被告人,在押解及庭审中借机行凶、自杀、逃脱的可能性非常大。
董文斌说。
以前,区高院对死刑二审基本都是案卷审。
改革后,法警部门的压力一下子大了,因为原来在各中院死刑一审时才会发生的情况,高院也必须面对。
董文斌说。
其实,不仅是死刑案件的庭审神经高度紧张,所有刑事案件司法警察都必须全力以赴,时刻警惕着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
刑事审判警务保障工作非常复杂,不仅要注意被告人的举动,还要注意受害人的情绪。
山东省肥城市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大队长李博说。
在一次开庭中,受害人家属认为法官袒护被告人,情绪一时失控,几个人一下子冲到被告人身边,欲施拳脚泄愤。
幸亏李博眼疾手快,及时控制住了局面。
有的犯罪嫌疑人,在审判过程中千方百计地寻找机会逃跑,以逃避法律制裁。
李博说,一不小心就可能出现意外。
目前,新类型案件层出不穷,矛盾的复杂程度大大超出以前,这使得刑事审判的复杂性日益突出,在庭审中各种突发性事件随时可能发生。
最高法院的这位负责人表示,刑事审判警务保障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环节,没有充分的保障,庭审就可能进行不下去。
司法警察条例为加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和科学管理,保障司法警察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法律,制定最新司法警察条例全文。
下文是最新司法警察条例全文,欢迎阅读!最新司法警察条例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和科学管理,保障司法警察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
第三条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任务是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顺利进行。
第四条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司法警察工作,上级人民法院领导下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工作。
第五条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服从命令,严格执法。
第六条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第二章职权第七条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职责:(一)维护审判秩序;(二)对进入审判区域的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三)刑事审判中押解、看管被告人或者罪犯,传带证人、鉴定人和传递证据;(四)在生效法律文书的强制执行中,配合实施执行措施,必要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五)执行死刑;(六)协助机关安全和涉诉信访应急处置工作;(七)执行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在法庭审判过程中,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按照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的指令,对违反法庭规则,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员等扰乱法庭秩序的,依法予以强行带离,执行罚款或者居留。
出现危及法庭内人员人身安全、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等紧急情况时,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先行采取必要措施。
第九条对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及时予以控制,根据需要进行询问、提取或者固定相关证据,依法执行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2012年10月29日法发(2012)23号公布自2012年12月1日起施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职权第三章组织管理第四章警务保障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队伍建设和科学管理,保障司法警察依法行使职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的警种之一。
第三条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任务是预防、制止和惩治妨碍审判活动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顺利进行。
第四条最高人民法院领导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司法警察工作,上级人民法院领导下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工作。
第五条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活动准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服从命令,严格执法。
第六条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依法执行职务,受法律保护。
第二章职权第七条人民法院司法警察的职责:(一)维护审判秩序;(二)对进入审判区域的人员进行安全检查;(三)刑事审判中押解、看管被告人或者罪犯,传带证人、鉴定人和传递证据;(四)在生效法律文书的强制执行中,配合实施执行措施,必要时依法采取强制措施;(五)执行死刑;(六)协助机关安全和涉诉信访应急处置工作;(七)执行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八)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八条在法庭审判过程中,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按照审判长或者独任审判员的指令,对违反法庭规则,哄闹、冲击法庭,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司法工作人员、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员等扰乱法庭秩序的,依法予以强行带离,执行罚款或者居留。
出现危及法庭内人员人身安全、被告人或者罪犯脱逃等紧急情况时,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先行采取必要措施。
第九条对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阻碍司法工作人员执行职务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及时予以控制,根据需要进行询问、提取或者固定相关证据,依法执行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第十条对不宜进入审判区域而强行进入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依法强行带离;对涉嫌违法犯罪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予以控制,并视情节及时移送公安机关。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法细则第一章一般规定1-1.制定目的和依据1-2.适用范围1-3.基本要求1-4.违反细则规定的责任1-5.修订1-6.施行时间第二章刑事案件审判警务保障2-1.职责2-2.警务受领2-3.警务准备2-4.警务实施2-5.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警务保障2-6.远程视频提讯警务保障2-7. 一般处置情况第三章执行死刑(略)第四章民事、行政案件审判警务保障4-1. 职责4-2. 警务受领4-3. 警务准备4-4. 警务实施4-5. 人民法庭警务保障4-6. 一般情况处置第五章配合执行警务保障5-1. 职责5-2. 警务受领5-3. 警务准备5-4. 警务实施5-5. 一般情况处置第六章安全检查6-1. 职责6-2. 警力配备6-3. 设施与装备配备6-4. 不得进入审判场所的人员6-5. 不得携带进入审判场所的物品6-6. 警务实施6-7. 一般处置情况第七章协助机关安全和涉诉信访应急处置7-1. 协助机关安全应急处置7-2. 协助涉诉信访应急处置工作第八章执行强制措施8-1. 拘传8-2. 训诫8-3. 强行带离8-4. 罚款8-5. 拘留第九章突发事件处置9-1. 职责9-2. 基本原则9-3. 组织领导9-4. 警务准备9-5. 警务实施第一章一般规定1-1.制定的目的和依据为进一步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改进执法作风,提高执法水平,确保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顺利进行,依照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制定本细则。
1-2.适用范围1.本细则是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严格、准确、规范执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内部规范,仅限人民法院司法警务工作适用,不得在任何法律文书中引用,不得向外部单位、个人公开。
2.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行司法警务工作任务时,应当遵守本细则规定。
1-3.基本要求1.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严格公正规范。
理性平和文明执法;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尊重社会的公序良俗;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刑事审判警务保障
规则》的通知
佚名
【期刊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年(卷),期】2009(000)009
【摘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解放军军事法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现将最高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刑事审判警务保障规则》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总页数】4页(P21-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22.181
【相关文献】
1.最高人民法院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的通知 [J],
2.最高人民法院印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司法保障的意见》的通知 [J], ;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值庭规则》的通知 [J],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押解规则》的通知 [J],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印发《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庭前会议规程(试行)》《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规程(试行)》《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庭调查规程(试行)》的通知 [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法院刑事审判警务保障预案一、警力部署及职责要求1、押解看管组:负责人:xx配备警力114名押解看管组共划分为五个押解小组,参加押解干警于开庭当日7时30分准时在xx中院停车场集中,分别乘坐1-4号大巴车赴xx看守所提押被告人第一押解组:组长:xx组员:xx警力配备22名(公安干警20名)负责押解看管1-10号被告人第二押解组:组长:xx组员:xx警力配备22名(公安干警20名)负责押解看管11-20号被告人第三押解组:组长:xx组员:xx警力配备22名(公安干警20名)负责押解看管21-30号被告人第四押解组:组长:xx组员:xx警力配备22人(公安干警20名)负责押解看管31-40号被告人第五押解组:组长:xx组员:xx警力配备24人(公安干警20名、女法警2名)负责押解看管41-51号被告人职责要求:接管被告人后必须进行核对确认身份,搜身检查, 按照起诉书排名依次编号,统一使用脚镣、手铐、头套押解、看管、值庭过程中必须贴身看管被告人,被告人如厕需两名以上及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机关院内。
2、特警处突组:组长:特警队长(公安60名特警)特警警戒处突划分四个小组:第一小组警力配备10名,负责法庭内审判秩序的维护和突发事件处置第二小组警力配备10名,负责法庭外围的巡查、警戒和突发事件处置;第三小组警力配备20名,负责东门安检区域的秩序维护和突发事件处置第四小组警力配备20名,负责中院南门及院内秩序维护、巡查和突发事件处置职责要求:配合协助值勤法警维护秩序,及时处置突发事件3、交通安全保障组:组长:交警队负责人警力根据实际需要配备职责要求:负责看守所至中院沿途押解路线的交通管制,交警部门根据各个路口交通情况适当安排交警执勤,确保押解路线和庭审期间中院周边交通畅通有序(押解车队路线待定)二、突发事件的处置由司法警察和公安干警(特警)共同负责协调处置1、旁听人员违反法庭纪律,庭审过程出现哄闹和冲击法庭等(一)庭审过程中值庭司法警察应该立即制止,并按合议庭指令将其带离法庭或采取其他强制措施;担任押解任务的司法警察或公安干警应严密监控被告人,防止其借机脱逃。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法细则第一章一般规定1-1.制定目的和依据1-2.适用围1-3.基本要求1-4.违反细则规定的责任1-5.修订1-6.施行时间第二章刑事案件审判警务保障2-1.职责2-2.警务受领2-3.警务准备2-4.警务实施2-5.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警务保障2-6.远程视频提讯警务保障2-7. 一般处置情况第三章执行死刑(略)第四章民事、行政案件审判警务保障4-1. 职责4-2. 警务受领4-3. 警务准备4-4. 警务实施4-5. 人民法庭警务保障4-6. 一般情况处置第五章配合执行警务保障5-1. 职责5-2. 警务受领5-3. 警务准备5-4. 警务实施5-5. 一般情况处置第六章安全检查6-1. 职责6-2. 警力配备6-3. 设施与装备配备6-4. 不得进入审判场所的人员6-5. 不得携带进入审判场所的物品6-6. 警务实施6-7. 一般处置情况第七章协助机关安全和涉诉信访应急处置7-1. 协助机关安全应急处置7-2. 协助涉诉信访应急处置工作第八章执行强制措施8-1. 拘传8-2. 训诫8-3. 强行带离8-4. 罚款8-5. 拘留第九章突发事件处置9-1. 职责9-2. 基本原则9-3. 组织领导9-4. 警务准备9-5. 警务实施第一章一般规定1-1.制定的目的和依据为进一步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法制度,规执法行为,改进执法作风,提高执法水平,确保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顺利进行,依照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其他规性文件,制定本细则。
1-2.适用围1.本细则是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严格、准确、规执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其他规性文件的部规,仅限人民法院司法警务工作适用,不得在任何法律文书中引用,不得向外部单位、个人公开。
2.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行司法警务工作任务时,应当遵守本细则规定。
1-3.基本要求1.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严格公正规。
理性平和文明执法;模遵守社会公德;尊重社会的公序良俗;保障诉讼参与人的合法权益。
新《刑事保障规则》解读作者:赵辉刘斌来源:《新丝路(下旬)》2019年第07期摘要:为了推进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需要,最高人民法院修订颁布了《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刑事审判警务保障工作规则》,该规则作为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在人民法院刑事审判警务保障工作中的重要执法依据较旧规发生了多处重大变化,各级警队司法警察亟需正确理解与适用以保证执法工作有序进行。
关键词: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刑事保障规则最高人民法院为了深入推进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法规范化建设,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人民法院审判秩序工作需要,自2018年初开始,由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司法警察管理局对司法警务工作规范性文件开展全面梳理修改工作,将十个原有规范性文件修改为四个工作規则,于2019年1月24日修改完成并印发全国各级人民法院,3月1日正式施行。
其中包括《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刑事审判警务保障工作规则》(以下简称《刑事保障规则》),该规则整合修改了过去与刑事审判警务保障工作相关的五个规范性文件,在执法理念上突出了人权保障的宪法精神、在制规语言表述上更多地采用法言法语、在执法流程与工作环节衔接方面更加系统、更加突出司法审判人员的权威地位以及与上位法的衔接等等。
面对新《刑事保障规则》诸多重大变化,各级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警队亟需正确理解新规内涵、深入学习领会,保证在刑事审判警务保障工作实践中贯彻新理念、遵守新程序。
一、语言表述更精炼、准确新《刑事保障规则》较旧规在制规语言表述上更多地采用法言法语,文字表述更精炼、概念使用更准确。
如新规第二条“刑事审判警务保障工作(以下简称警务保障)是司法警察在刑事审判中,依法实施的押解、看管、值庭等职务行为。
”本条是关于刑事审判警务保障工作的界定,旧规使用了181字,新规将其精炼为51字,以概况列举的方式说明司法警察在刑事审判中的警务保障行为,在语言表述上更符合立法技术的要求,更客观、更精炼、更准确。
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法细则第一章一般规定1—1、制定目得与依据1-2、适用范围1—3、基本要求1-4、违反细则规定得责任1-5、修订1-6、施行时间第二章刑事案件审判警务保障2-1、职责2-2、警务受领2-3、警务准备2-4、警务实施2—5、死刑第二审案件开庭警务保障2-6、远程视频提讯警务保障2-7、一般处置情况第三章执行死刑(略)第四章民事、行政案件审判警务保障4-1、职责4-2、警务受领4-3、警务准备4-4、警务实施4-5、人民法庭警务保障4—6、一般情况处置第五章配合执行警务保障5—1、职责5—2、警务受领5—3、警务准备5-4、警务实施5—5、一般情况处置第六章安全检查6-1、职责6—2、警力配备6—3、设施与装备配备6-4、不得进入审判场所得人员6-5、不得携带进入审判场所得物品6-6、警务实施6-7、一般处置情况第七章协助机关安全与涉诉信访应急处置7—1、协助机关安全应急处置7—2、协助涉诉信访应急处置工作第八章执行强制措施8-1、拘传8-2、训诫8-3、强行带离8-4、罚款8-5、拘留第九章突发事件处置9-1、职责9-2、基本原则9—3、组织领导9—4、警务准备9—5、警务实施第一章一般规定1—1、制定得目得与依据为进一步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法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改进执法作风,提高执法水平,确保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顺利进行,依照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其她规范性文件,制定本细则。
1—2、适用范围1、本细则就是人民法院司法警察严格、准确、规范执行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其她规范性文件得内部规范,仅限人民法院司法警务工作适用,不得在任何法律文书中引用,不得向外部单位、个人公开。
2、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行司法警务工作任务时,应当遵守本细则规定.1-3、基本要求1、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严格公正规范。
理性平与文明执法;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尊重社会得公序良俗;保障诉讼参与人得合法权益.2、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执法时应当按照规定着装,佩戴人民法院司法警察标志,持有人民警察证,保持警容严整,举止端庄.3、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应当依法行使职权,预防、制止与惩治妨碍审判活动得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审判秩序,保障审判工作顺利进行,应当做到:(1)执法主体合格(2)执法程序合法(3)执法行为规范(4)执法纪律严明(5)执法作风端正4、人民法院司法警察履行职责,严禁下列行为:(1)接受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员得请客送礼(2)插手过问她人办理得案件(3)泄露审判工作秘密(4)玩忽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5)其她违法违纪行为1-4、违反细则规定得责任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违反本细则规定得,应当对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提醒、劝导或者批评;情节较重或者屡次违反得,予以通报批评或者纪律处分。